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重生之十福晋 > 第 83 部分

第 83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可跟着去了京城,若真让她给攀着了弘暄,阿布…”

    其木格老爹立马拍板,叫拖娅立即收拾东西进京,怎么也得将科尔沁的美梦给搅黄了!

    于是,肩负着毁人姻缘这一重大使命的拖娅便奔奔跳跳的跟着查干巴拉上路了,眼见北京城门在望,拖娅兴奋的掀开帘子,朝外瞅个不停,瞧了弘暄,忙叫道:“弘暄…”

    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多投推荐票和粉红票,谢谢

    第二百八十七章 急

    第二百八十七章急

    托娅注定要让乌尔锦葛喇普郡王失望了,因为太后身体抱恙,免了拖娅进宫请安。

    但拖娅倒也没闲着,在弘暄的牵线搭桥下,很快就与萨春混了个老熟。

    温布在京的居所与查干巴拉的住地相隔不远,所以两小姑娘天天都结伴而行,饶有兴致的在京城的大小商业街道上闲逛着,当然,每次都是满载而归,见着拖娅天天大包小包买回的东西,查干巴拉真怕回程的时候还得多加几辆马车。

    拖娅听说娜仁吉娜只逛过一次街时,心里可痛快了,天天盼着弘暄出宫,好捎话给娜仁吉娜,炫耀炫耀自己正自由自在的逛着好玩的北京城。

    可弘暄自从在查干巴拉他们抵达京城的当天出宫(露)了一面后,其他时间都被关在宫里出不来,只能派人出来传个话,问个安,急得拖娅直跺脚,特意让娜仁吉娜眼红的话总不能让奴才来传达吧?

    托娅急,查干巴拉也有些着急上火。

    见弘暄出宫如此不便,查干巴拉头一个想到的就是康熙不喜欢弘暄与阿巴亥部走得过近。

    而临行前,乌尔锦葛喇普郡王转门给九阿哥备了份厚礼,叫查干巴拉到时见机行事。

    查干巴拉到京后,立即就知道老十因那混账折子失去了进京贺寿的资格,便断定老十连储位冷门都算不上了,因此本以为给九阿哥送的礼物就是亲厚些,应该也激不了什么波澜,所以便大咧咧的将厚礼抬进了九阿哥府,以感谢九阿哥对弘暄的关照有加。

    但随后才发现,弘暄居然被康熙看得这么紧,明显就是防着弘暄与阿巴亥部加深感情,因此,查干巴拉便有些急了,担心康熙会以为阿巴亥部对九阿哥起了什么心思…

    而弘暄更是郁闷,那日回宫后,弘暄本还想着向康熙讨一天假,让自己好好陪陪舅舅,就算不能在府里置办酒席,也该寻一处酒楼办场招待。

    不想,刚进宫,就被康熙叫进了乾清宫,简单问了问查干巴拉安顿好没,然后就开始考量弘暄的功课,弘暄又不是老十,从来不怵考试,何况这等小测验,因此,弘暄答得非常流利,不说可以得满分,至少也能打个95分,康熙自然满意的不停点头。

    就在弘暄想趁康熙心情好请假的时候,康熙却突然一脸严肃的问道:“弘暄,你说为什么朕这次没让你阿玛回京?”

    弘暄楞了楞,心想,我还想问您呢,当下便摇头道:“孙儿不知道。”

    康熙看着弘暄,一字一顿道:“那你就慢慢的想,给朕想出个所以然来,否则,甭想踏出宫门半步。”

    弘暄彻底傻眼了,这是哪儿跟哪儿啊,正想先忽悠过去算了,康熙又发话了:“弘暄,你若敢给朕交上来些官面文章,那就搬出阿哥所去,朕也懒得瞧你。”

    弘暄完全呆了,打了个激灵后,立即跪下,老实道:“孙儿定不糊弄皇玛法。”

    康熙缓缓点点头,“起来吧,这事别让旁人知道。”

    弘暄点点头,离开时,还是忍不住,苦着脸问道:“皇玛法,您能给孙儿一点提示不?”

    康熙摇摇头,“朕能提点你一时,提点不了你一辈子,自己悟去。”

    弘暄想了想,小声问道:“皇玛法,没两天就是万寿节了,若我到时还没想出来,是不是也不能参加万寿节庆典啊?”

    康熙笑了笑,道:“那天除外。”

    弘暄这才高兴了些,拍着脑袋回了阿哥所。

    可随后,弘暄便再也乐不起来,为什么不要老十回京贺寿?弘暄想了千万种理由,但都没法完全说服自己,自然更不可能是康熙想要的答案了。

    加之,康熙又专门叮嘱过不许旁人知道,弘暄本想写信问问老十这个当事人都没法,只好每天将自己关在书房,对着白纸唉声叹气。

    九阿哥的日子也不好过。

    万寿节千头万绪,各种琐碎的事弄得九阿哥天天都睡不了一个饱觉,成天挂着两个黑眼圈在各个场地不停的穿梭。

    八阿哥和十四见九阿哥如此忙碌,也识趣的没去打扰他,就是去了,九阿哥和他们也说不上一句囫囵话。

    可今儿十四却专门跑到畅春园拦下焦头烂额的九阿哥,“九哥,你先缓缓,我这有事问你。”

    九阿哥跺着脚道:“什么事?赶紧的。”

    十四将九阿哥拉到一角,问道:“九哥,我觉得这事很奇怪…”

    九阿哥不耐烦道:“说正题。”

    十四忙道:“我前几日想去拜访查干巴拉,他一直避而不见…”

    九阿哥不在意道:“这有什么,你一个皇子跑去和他结交,他自然要多动动心思,他哪知道你打的是人家妹妹的主意啊,先和你说清楚,这事我不掺和,没时间…”

    十四红了脸,气急败坏道:“九哥,你说什么呢,弘暄这几日也没出宫,放学后也不和弘春他们玩,将自己关在屋子里…”

    九阿哥疑惑道:“他没出宫找查干巴拉?”

    十四摇摇头,“在城门口接到查干巴拉后,他就再也没出过宫,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

    九阿哥思索道:“奇怪啊,你问过弘暄没?”

    十四摊手道:“他说要认真读书。”

    九阿哥想了想,道:“我今晚先问问查干巴拉…”

    十四忙充满希翼的说道,“那个,九哥,那个…”

    九阿哥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十四还想纠缠,就见一小太监跑过来,告诉十四,说康熙召见。

    十四一下就变了脸色,要知道畅春园离紫(禁)城可不近,康熙还不知道等了多久呢,当然,十四也没忘给报信人记上一笔,若马打快些,那在半道上就能追上自己…

    果不其然,气喘吁吁的十四一到乾清宫,就听到康熙冷冷的哼了一声,十四支吾道:“皇阿玛,儿子去畅春园瞧万寿节的准备事宜了…”

    康熙冷冷道:“怎么,想去礼部办差?”

    十四忙摇头,小声道:“皇阿玛,礼部的事儿子不大懂…”

    康熙再次哼了一声,才道:“你十哥进献的洋大炮今儿抵京了,你去看看。”

    十四悄悄吁了一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

    四阿哥掌管着户部,这几日也不得清闲,各地总督、巡抚回京后,都少不得要到户部来打个照面,一个个都可劲儿的哭穷,伸手要银子,巴不得户部将整个大清的国库银子全拨给自己。

    如今老十一看就知道是没希望的了,所以四阿哥便没再过多关注与老十相关的各路消息,而是将全部注意力放到了三阿哥和八阿哥身上,瞧着他们的私下动作,四阿哥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码得有些少,请大家多多海涵,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多投推荐票和粉红票,谢谢

    第二百八十八章 思绪

    第二百八十八章思绪

    康熙五十二年三月。这个举国关注的月份终于姗姗到来。

    礼部作出特别规定,三月初一到月终,京官都要穿蟒袍、补褂,打破只穿朝服七天的常例。

    为庆祝活动搭置的彩棚,也从西直门一直延伸到畅春园,长达20里。

    在九阿哥的亲自过问下,宴请老者的菜单也终于制定,每桌十道菜,每道菜与一个乡镇及特产有关,三月初一这天送交给康熙过目后,总算得了句:“倒费了点心思…”

    虽然这句话严格说来也算不上夸奖,但这毕竟是九阿哥牺牲了大量的睡眠时间、冷落了诸多美妾红颜、疏忽了蒸蒸日上的商业帝国、设计了诸多堪称完美的庆典方案、事无巨细的盯着大量琐碎的工作后,听到的唯一一句好话,所以,这让人精似的九阿哥也差点喜极而泣,早知道就先上菜单了!

    不过,九阿哥差点乐极生悲,p颠p颠从乾清宫出来的九阿哥见了内大臣马齐,便以万寿节总策划人的身份,自然而然的问起,“大人辛苦了。皇上出宫那天,沿途侍卫都…”

    不过,九阿哥话一说出口,就立即反应过来,在马齐诧异的表情还没显(露)出来前,就当即改口道:“都是有福之人啊,告辞,告辞…”

    直到走进阿哥所,九阿哥额头的冷汗还一直冒个不停,竟然问起安保这等机密大事,还不知道康熙会怎么想呢,九阿哥心想,看来皇差办多了,人的脑子容易短路,等万寿节过完了,还是专心当自己的富家翁好,当然,若康熙念自己这趟差办得不错,再给升升爵位那就更美了…

    刚走进阿哥所,九阿哥便再次意识到自己的脑袋已经成一团浆糊了。

    京郊丫髻山道观的主持李居祥为了祝康熙0大寿,在丫髻山东顶建起了玉皇阁,王公大臣及旗民也跑来凑热闹,请在京的高级道士到丫髻山建万寿道场,三月初一也终于搞定。于是,康熙遂命十二阿哥、弘暄以及御前太监魏珠前去降香。

    九阿哥昨儿还专门抽出宝贵的半刻钟跑到阿哥所给弘暄交代各种注意事项…

    九阿哥不大愿意承认自己真的变傻了,便在弘暄的院门前转了个弯,朝十四家跑去。

    见了诧异出来迎客的十四福晋。九阿哥红着脸,胡诌了两句,怏怏而归。

    十四这几天正为老十送来的大炮犯愁,已经在西山火器营小住了两三天…

    出得宫门后,九阿哥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甩了甩脑袋,觉得自己这段时间脑袋里的弦绷得太紧了,是得好好放松放松了…

    九阿哥歪着脑袋想了想,竟然一个娇媚的容颜也想不起来,九阿哥这下彻底郁闷了,怎么就没个可心的人呢?难道自己还得费心思想今晚歇哪儿不成…

    于是,当晚,气呼呼的九阿哥干脆跑回畅春园,蒙头一人呼呼睡起了大觉…

    而丫髻山上,弘暄看着满山赛若繁星的灯火,却是一丝睡意也没有。

    对于康熙布置的作业,弘暄这几日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正确答案,本以为会将阿哥所住穿,不想没两天,康熙就下旨。命他与十二阿哥到丫髻山上香。

    这派一皇子没问题,派两皇子还是没问题,可派一皇子、一皇孙,而且还不是嫡皇孙,这问题可就来了,至少弘暄听九阿哥的口气,康熙这个命令,让许多人又将视线重新聚集到了自己身上。

    不用九阿哥提醒,弘暄自己都知道,弘皙肯定会将自己恨得满头包。

    于是,弘暄就更糊涂了,瞧这架势,自己阿玛是不大可能有机会上位了,可为什么皇玛法还要将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呢?

    弘暄想着想着心中就有些小小的愠怒,弘暄心想,若阿玛能当太子,那这些东西都是我该受的,可如今却摆明了就是让我白遭罪,我凭什么啊!

    不过弘暄可不敢借机糊弄两句,让康熙将他赶出宫去,虽说如此以来,自己一家大小倒可以团圆了,但康熙的心怕也得给伤透了。

    虽然弘暄这几年也渐渐体会到康熙远非面上那么好说话,对康熙,他不能象对老十那样肆无忌惮,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毕竟老十是他的爹,世上不还有浪子回头金不换这么一说吗?可康熙却有百多个皇孙,天天向上的一抓一大把。那些浪子,就算回数百次头,康熙大概也懒得瞅上一眼。

    何况,弘暄还从康熙身上感受到了祖孙情,不说皇孙了,就是皇子,除了废太子和四阿哥,又谁能有幸让康熙天天检查功课的?当然,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不幸,比如弘暄他爹,但就是他哭着喊着,康熙也不见得会给他这不幸的机会啊!

    所以,弘暄从内心来说,还是非常感激康熙的,弘暄清楚,自己不是天才,只是脑袋不笨罢了,如今在文化课上能成为尖子生,康熙可没少费心血。

    而且关键是康熙也不嫌弃弘暄,尽管弘暄的骑术还是没能争到第一,尽管在热河的时候弘暄从没在赛马场上给康熙争一回脸,但康熙从未因此而不待见他,反而大夸特夸弘暄的狩猎成绩。弘暄的箭术那还是得了老十真传的,而且,康熙还安慰过弘暄:“你骑术从未跑过第一,但大部分时候,你打的猎物却是最多的,可见,不见得事事都要跑得快才好。”

    因此,弘暄觉得康熙对自己还是动了真情的,这在冷酷的皇家尤为难得,因此,弘暄也舍不得真的伤了康熙的心。

    所以愠怒后的弘暄。还是乖乖的跟着十二阿哥出了宫门,没一脸不忿的跑到乾清宫去告诉康熙,“皇玛法,我知道,您不让阿玛回京为您贺寿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您真是圣明啊…”

    弘暄看着天上的星星,想不明白为什么一向对他疼爱有佳的康熙要将他架到火上烤呢?

    想起火上烤,弘暄便又不(禁)想起了萨春,原本约好找时间去郊外自家庄子上弄只家(j)来烤着玩的,结果自己不能出宫,而太后又不见客。

    弘暄去给太后请安的时候还专门瞧过太后的脸色,看上去身体很好啊…

    不过,从今天起,宫外的诰命应该会陆续进宫给太后请安了,弘暄觉得回去得给萨春带个话,挑下午晚些时候去慈宁宫请安,否则自己也没时间溜过去…

    想完了萨春,弘暄又想起来拖娅,还好有萨春在外面,自己虽然没尽到地主之谊,但两小姑娘倒还是玩得不亦乐乎。

    然后又想到自己的舅舅,说来自家外公确实很疼自己,不仅给自己几个兄弟和安安捎了些礼物,还叫三舅给自己带了些金子,还特意解释了,因父母不在身边,身上备些银钱总是好的。

    而且还专门叮嘱三舅将金子拿到京城钱庄兑换成银子,存成了小额银票,因此塞给弘暄的便不是金光灿灿的真金白银,倒也不显眼,总共有九百多两呢,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可能查干巴拉对其木格砸银子免费推广(奶)粉子一事,感到非常不好意思,毕竟自家可是收了其木格货款的,所以托人给弘暄捎银票的时候,查干巴拉还巴巴的写了个条子:“给你,你就收着。你阿玛没少关照我们,本来那(奶)粉子我们也是说不收钱的,可你额娘没同意…”

    关键是其木格的爹也没怎么坚持。

    于是,为了减轻查干巴拉的心里负担,弘暄便让人将酸(奶)的事告诉了查干巴拉,告诉他就算汉人不喜欢(奶)粉子,还可以做酸(奶)呢,而且如今汉人也没那么嫌(奶)粉子腥味重了,应该慢慢的能卖出去。

    可查干巴拉一听说弘暄涉足了酸(奶)行业,本着让弘暄赚钱的宗旨,当天晚上就跑到各个点心铺子将酸(奶)席卷一空,也亏得弘暄为了怕亏本,每天的货都铺的不多,而且那天又是晚上,所以倒没费查干巴拉多少银子。

    可第二天一早,查干巴拉又派人去收货了,害得真正的顾客一口也没尝到,拖娅回家正有些遗憾,不想却发现屋里堆了一大堆的酸(奶)罐子,惊喜之下,还以为自己这个三叔分外宠溺自己,得意洋洋的叫人给萨春送了些去,还写信给弘暄炫耀了一把。

    弘暄才知道,敢情扰乱市场的大客户是自己的舅舅…

    但哭笑不得弘暄还是认为,自己娘舅挺好的…

    西山火器营的十四也是睡不着,披衣来到较场,在月色下细细打量着老十派人漂洋过海送来的大炮,心中郁闷的无以复加…

    西洋大炮的威力确实不小,十四在西山火器营实地测试后,也觉得这的确是个好东西,但十四却不赞同在吕宋水师中配备这类大炮,怎么也得先紧着八旗来啊,但十四对老十的眼光却还是不得不钦佩,看来老十不光挑马选刀在行,对火器也不生疏啊…

    但康熙知道后,却好像没什么兴趣,压根就不提是否带着一帮皇子皇孙亲临西山火器营见识见识,就在十四开始写折子,请康熙正眼瞧瞧这大炮时,不想康熙又发了一道旨意,叫十四将西洋大炮拾掇拾掇,万寿节正式庆典那天拖到畅春园来…

    十四以为这大炮也就混在一堆礼炮里,可不想一打听才知道,二十四门礼炮早就准备就绪,没西洋大炮的事…

    那这大炮该怎么拾掇啊?十四完全没主意,再说了,这礼物是老十献的,怎么让自己来帮着装饰啊?!

    十四觉得自己冤啊,这大炮来个闪亮登场,功劳是老十的,这大炮若没造成任何影响,罪过多半得落到自己头上…

    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多投推荐票和粉红票,谢谢

    第二百八十九章 趣逗

    第二百八十九章趣逗

    京中的人愁的愁。烦的烦,郁闷的郁闷,气恼的气恼,而远在吕宋的老十则是一脸黑线。

    一穿着红色短打衫的小人站在老十面前,得意洋洋的问着:“阿玛,我是谁?”

    老十瞪着他,道:“怎么穿成这样?快去把衣服换了。”

    眼前的小人乖巧的点点头,道:“嗯,马上换,阿玛,快猜,我是谁?”

    老十(摸)了(摸)额头,痛苦的哀嚎了一声,“儿子…”

    老十的儿子再次点点头,指了指老十,道:“我知道,我是阿玛的儿子,我叫什么?阿玛,快说。”

    老十闭着眼睛道:“聿儿…”

    小p孩顿时大笑起来,“哈哈哈,阿玛又猜错了…”然后便扭着肥p股。一溜烟的跑了,许久,老十都还听得到他那猖狂的笑声,真不知哪来的那么大的肺活量。

    老十有些绝望的闭上双眼,家门不幸啊。

    “扑哧”一声,其木格实在忍不住,笑出了声。

    老十睁开眼,冲其木格吼道:“笑,你还好意思笑,瞧瞧,爷才离家几天,瞧这三个兔崽子被你教的,慈母多败儿,以后别埋怨爷没提醒你!”

    其木格笑道:“谁让你分不出他们三兄弟的,算了算了,小孩子都没定(性)的,这游戏再玩两天,他们也就没了兴致。”

    老十没好气道:“再玩两天?从码头下船到现在,不止两天了吧?”

    一想起码头的事,老十的火更大了,嗓门又高了八度,“爷的脸都叫他们给丢完了!”

    想那日,老十一脸的灿烂,一大早就跑到码头,伸长脖子对着大海翘首以望,还不忘叫人清场,叫来接收补给物资的官员先到一边好好凉快去。

    终于。在老十绕着码头走了十圈后,天边出现了一群船队,老十的亲兵陆六忙叫道:“爷,爷,福晋到了,福晋到了。”

    老十的嘴角本来已经何不拢了,听了陆六的话,忙抿紧了嘴巴,瞪眼道:“胡说什么呢?不知道爷是专程来接大格格的?”

    周围的亲兵都抿嘴忍住笑声,幸灾乐祸的瞅着陆六。

    陆六缩了缩脖子,朝亲兵队伍中躲去。

    老十呵道:“还不去告诉旗语兵,叫商船先靠岸。”

    陆六忙一溜烟的跑了。

    不一会儿,就见船队变了队形,走在前列的军船朝两边闪开,让出中间的一艘大海船。

    老十举目一望,海船甲板上除了兵丁,还是兵丁,别说安安了,连其木格的影子也没见着,老十有些郁闷了,其木格不好意思倒也罢了。安安怎么也该跑到甲板上冲自己挥手喊阿玛吧?

    终于,船越来越近,甲板上的人影越来越大,老十已经瞧见徐大强了,但还是没一个女眷的影子,老十的嘴抿得更紧了。

    海船终于靠岸,徐大强赶在一帮兵丁前下了船,“爷吉祥。”

    老十用鼻子发了个“嗯”的音,便不再说话,海船的安保队长也跑来给老十见礼,“末将参见王爷。”

    老十矜持的点点头,“辛苦了。”

    一班兵丁护卫下船排好队形后,甲板上还没瞧着其木格和安安的身影,老十微微皱了皱眉头,心想,难道她们在等爷上船去接她们?

    老十扭头看了看徐大强,不想,徐大强也伸着脖子瞅着甲板,老十心想,合着你先下船就为了在码头上伸脖子啊?

    就在老十准备伸腿上船时,终于瞧见一小姑娘出现在甲板上,老十还来不及展(露)笑颜,就傻了眼,怎么后面还有一串…

    老十眨了眨眼,没错,那三个臭小子也跟来了,还穿着一模一样的衣服,生怕别人分不清他们?

    三个小家伙手牵手,有模有样的踏着正步走着弯线。其木格则走在队伍的最后,好像还笑ii的。

    “阿玛,阿玛…”安安终于看到了老十,忙跑了起来,这下可好,身后三个小家伙也不再表现兄友弟恭,松开了手,撒腿跟着安安后面追,本来就歪歪扭扭的队形更乱了,其木格和一群丫鬟婆子也忙碎步小跑跟在后面。

    安安跑到下船梯前时,顿了顿,见已经有婆子赶在了三个弟弟的前头,这才放心大胆的冲下下船梯,冲入老十的怀里,“阿玛,阿玛,终于见着您了,咯咯,阿玛…”

    老十笑着抱起安安,道:“安安长高了,也长重了,阿玛都快抱不动了。”

    安安瞅了瞅老十,不大满意的说道:“阿玛好像瘦了点呢…”

    父女两久别重逢。一肚子的体贴话还没来得及说,就见三个小家伙被婆子们抱下了船梯后,纷纷挣扎着重新下地,朝老十跑来,还不忘大叫着,“阿玛…”一看就是自来熟的…

    老十放下安安,看着三个朝自己跑来的小不点,对他们一点也不认生非常满意,还冲后面的其木格扬了扬眉,表示孩子教得好啊…

    不想,三个小家伙跑到老十面前站定后。便听三张嘴一齐说道:“阿玛,猜猜看,我是谁?”

    老十张大了嘴巴,瞅瞅安安,安安捂嘴偷笑着,看样子是不打算伸出援手。

    周围的兵丁护卫都瞧着,老十只好张嘴道:“淘气的小子。”

    一个小家伙听了,忙冲身后的其木格喊道:“额娘,阿玛不猜。”

    另一个听了,则纠正道:“错了,阿玛笨,猜不出来。”

    剩下一个也附和道:“嗯,阿玛笨。”

    老十当场黑了脸,恼怒的想,这帮浑小子怎么就不晕船呢?

    为了不让外人看笑话,老十忍住气,朝其木格使了个眼色,便领着安安朝马车走去。

    不料,身后还传来一阵叹息,“唉,阿玛跑了。”

    “这是不对的…”

    “不是男子汉…”

    气得老十恨不得当场将他们踢到海里去,但老十为了敦郡王府的面子,终于还是忍了下来,装聋作哑吧,唉…

    但到了暂住地后,其木格还来不及换洗,就被老十抱怨上了:“不是说只带安安来吗?怎么将他们也带来了?”

    本来其木格也没打算带三胞胎一起出海,但一想,反正船队里自己最大,若孩子们晕船,那就返航好了,除了耽搁点时间,也不会有其他损失。要知道再有大半年,老十在吕宋的两年任期就要结束了,如今总得将孩子带到海上试试,若晕船严重,也好早想辙。

    可能因为孩子还小。三人的精神气都还不错,让其木格喜出望外,这一试便直接试到了吕宋。

    虽然老十不在身边,但其木格和安安每天都会给他们讲阿玛,还笑着说,阿玛见了你们,肯定分不清你们谁是谁来,因此他们对阿玛这个称呼一点也不陌生,一下船便开始测试老十的眼力。

    他们三个小脑袋瓜子对老十的识别力过于高估了,所以临靠岸时,非闹着要换衣服,一定要穿成一样,给老十增加难度。

    而其木格这次带的随从,除了彩云和乌力吉外,其余的都是从前山寨庄子上挑选的媳妇姑娘,经过一番简单培训后,匆忙上岗。因担心孩子的嬷嬷受不了长途海航,便一个也没带,因此,这一路上,孩子们便全黏着其木格和安安,吃饭穿衣都要其木格亲自接手,所以他们临时起意要换衣服,其木格便有些手忙脚乱,时间便耽搁得有些久,害得安安没能如老十所愿的站在甲板上冲老十挥手。

    老十听了后,很是不高兴,扬言要让其木格好生看看,孩子到底该怎么教。

    其木格不以为意,道:“别扯起你的大嗓门,当心让村民瞧笑话。”

    这次老十虽然提前做了接待准备,但还是照例征用的村长的房子,这房子的院墙可不怎么厚,

    于是,在老十家丑不可外扬的爱面子思想的帮助下,三个小的除了觉得这个阿玛话不多外,再无其他感受,想干嘛还是继续干嘛,一点也不给老十面子。对了,这三个臭小子还有一大罪状,总喜欢缠着安安,让老十想悄悄问安安手里还缺不缺银子都没找到空隙!

    可其木格却乐得清闲,还坐着说话不腰疼,“小孩子都喜欢和大孩子玩,这太正常不过了。”

    今天可好,穿着短打衫都敢跑来挑衅了,是可忍孰不可忍,老十认为是时候该给这三个小子一点颜色瞧瞧了。

    不等老十发飙,门口又闪进一小人影,还是穿着红色的短打衫,站在门口,对老十笑道:“阿玛,你再猜?我是谁?猜不出来吧?我是厥儿!”说完又跑了。

    老十站起来,气呼呼的道:“瞧瞧,将爷的话当什么了?才说回去换,又这副模样跑来,其木格,今天你别拦我,我一定要好好收拾收拾这兔崽子!”

    其木格笑得前仰后倒,道:“爷,你没瞧出来,这三个家伙在逗你呢,第一个是修儿,刚才的是聿儿,厥儿还没出场呢,哈哈…”

    得,谁听过儿子逗阿玛的?老十悲愤啊,悲愤得突然觉得弘暄分外可爱,当下脱口而出,“爷真没想到,弘暄竟然还成了听话的了。”

    说起弘暄,其木格当即就止住了笑声,有些担心的问道:“爷,皇阿玛会同意弘暄提前来吗?”

    其木格一到吕宋,就告诉老十,自己非常担心弘暄,这次万寿节老十未获准回京贺寿,不知道弘暄会不会被宫里的势力小人欺负,九哥毕竟住在宫外,不是万事都能照看到的。

    而老十则表示,他已经写了折子,请康熙等万寿节过了,就派人将弘暄送来,倒也算得上是慈父了。

    老十也没了心思收拾三个小兔崽子,旋即坐下,道:“皇阿玛当初说过让弘暄来接我们回京的,如今不过提前几个月罢了,应没问题,你就别c心弘暄了,对了,西班牙那个商业协会的会长说想和咱们做生意,我见你要来,便定了日子,你和他谈谈吧,如果行,就试试,安居岛如今可花了咱们不少银子,对了,你想法再叫他给爷弄几门大炮来,如今投奔安居岛的弃民越来越多,是时候修防御工事了…”

    未出场的厥儿说,粉红票多了,我才出去逗阿玛…

    汗,小声求推荐和粉红票,谢谢大家支持

    第二百九十章 亮相

    第二百九十章亮相

    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康熙带着皇子皇孙来到太庙祭祖,专门感谢爱新觉罗的老祖宗们在冥冥之中对他的保佑,也不排除是专门去显摆一下自己的功劳。

    不过,人家也确实有显摆的资本: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十六岁除鳌拜,二十八岁终于平定了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三十岁收复台湾,三十二岁到三十四岁两次派兵收复雅克萨,三十七岁、四十三岁和四十四岁三次亲征葛尔丹…

    看着太庙里列祖列宗的画像,康熙默默显摆完自己的功劳,又开始诉说自己的烦恼,不外乎就是他如今已经到花甲之年,百年后,这万里江山该托付何人?儿子们看着个个如狼似虎,却各有软肋,如今看着好不容易发现了个好苗子,可,唉,总得给他时间细细筹划和调教啊…

    得,康熙又顺带为自己祈寿了。人家理由多正当,可是为了大清的千秋万代才无奈想当一回老寿星的…

    康熙默默与老祖宗们交流完,有些落寞的转过身,瞧了瞧以三阿哥打头的皇子们,抿紧了嘴角,心想,这帮人中到底有几个是真心期望朕万万岁的!

    再瞧了瞧人群中的弘暄,口观鼻,鼻观心的站在那,康熙脸色稍微好了些,想着弘暄昨儿进献寿礼时说的话,康熙脸色微微有了笑意。

    弘暄的寿礼没一丝新意,说来还应是被唾弃的一类,可人家会说话啊,“孙儿如今没能耐寻些奇珍异宝来献给皇玛法,也没能力为皇玛法排忧解难,只好用心抄了本金刚经,孙儿每写一个字都会潜心祈求佛祖保佑皇玛法身体康健,寿比南山。不过,届时等皇玛法七十大寿时,孙儿一定寻份有分量的礼物让皇玛法好好高兴高兴…”

    本来康熙就想多活几年,听弘暄这么一说,自然开心,这心情一好,便觉得弘暄说的是大实话,没钱没权的,想找特别的礼物也是有心无力啊…

    于是。弘暄抄写的金刚经便被康熙留在了乾清宫,其他小皇孙、格格抄的佛经则全叫太监搬到佛堂去了,好似这些小朋友写字时都在骂娘…

    偏心偏得没了边的康熙在太庙前犹自出神想了想,自己70寿辰时,弘暄会送什么特别大礼呢?

    虽然弘暄如今没能力,但老十有啊,于是,第二日,在畅春园举行万寿节宴会时,康熙便头次见着了那传说中的西洋大炮。

    24门礼炮鸣响后,一队炮手便推出了未经过任何装饰的崭新的西洋大炮。

    这大炮老十早叫人重新刷过了一道漆,将西班牙制造的所有痕迹都全给磨了去,还在炮身印上了万寿无疆四个庸俗无比的大字。

    但十四在经过几天的思考后,找来漆匠,再次将大炮粉刷了一道,特意将老十为了应景弄上的那四个大字也给抹去了,十四的逻辑是,这大炮可不是让内务府锁进仓库的,也不是放在理藩院让蒙古王公和藩国使臣参观的,而是得装备八旗的,因此。要来个闪亮登场,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统统不需要,简简单单的用实力说话那才是最实在的。

    但老十送来的西洋大炮,与清朝从明朝手中继承的红夷大炮相比,显得要轻巧许多,块头自然说不上威武。因此,当老十的礼物在十四的策划下,亮相于众人眼前时,并没能引起轰动,反而遭到了大伙无声的嘲笑,康熙狠狠的瞪了十四一眼,认为十四这是变相对他示威,而四阿哥终于微微松了口气,这些日子因老十吹捧,十四夸赞,四阿哥一直担心康熙会叫他拨巨款给老十,户部空虚啊,上哪儿找钱去,如今见了实物,四阿哥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十四镇定自若的走道康熙面前,道:“请皇阿玛移步二宫门。”

    康熙漠然道:“不必。”

    于是,十四只好将望远镜递给康熙,道:“请皇阿玛注目观看。”

    康熙点点头,身边的太监魏珠忙从十四手中将望远镜接了过去。

    十四又看了看康熙,得了康熙的点头示意,这才一挥手,那些炮手便有条不紊的开始朝里面装炮弹,然后随着一声巨响,远远的瞧着一股烟子缓缓升起。一帮文人有些不知所谓的看了看十四,又瞅了瞅西洋大炮,见康熙一脸的严肃,便闭紧了嘴巴,没叫好,也没喝倒彩。九阿哥有些同情的看了看十四,看来十四想领兵打仗也难了,怎么一点也不动脑子呢,才鸣放了礼炮,你这又不痛不痒的放一炮,这叫什么事啊,难道是提醒大伙,这炮口除了能对准天上,还能对准远方…

    八阿哥正在责怪自己该多帮十四分担些,可瞧了一帮武将的反应,觉得自己似乎应该乐观些…

    一帮武将一个个都张大了嘴巴,吃惊的看着那不起眼的西洋大炮…

    康熙楞了片刻,旋即淡定的说道:“来啊,派人去看看,这炮弹落了多远?”

    一御前侍卫忙领命而去,十四则提醒道:“皇阿玛,望远镜…”

    康熙再次瞪了十四一眼,没理他。而是走近还有些发烫的大炮,问道:“有多重?”

    十四忙道:“一千五百斤。”

    大清现役的大炮就没有少于3000斤的,因此,十四的回答让一帮武将深深吸了口气。

    过了一会儿,听了侍卫的回报,康熙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这大炮的s程竟然有20里,要知道一搬的大炮也就7、8里,偶尔能s到10里那也就顶天了。

    康熙沉吟着,侍卫也沉吟着,十四忍不住。小声问道:“没其他的了?”

    侍卫无奈,只好硬着头皮道:“回皇上,炮弹所落之处炸出了一寿星状的石头。”

    康熙再次狠狠瞪了十四一眼,道:“呈上来。”

    于是,就见一寿星模样的石头被抬了进了,大约有半人高。

    十四忙领头跪倒,恭喜康熙喜获此石,乃大吉之兆。

    于是,大伙也全跪下了,三呼万岁。

    康熙不由翻了个白眼,瞅了瞅魏珠手里的望远镜,觉得十四就是蠢货,提前备望远镜干嘛?简直是(欲)盖弥彰,作假都不会!

    而十四犹自还在为成功让西洋大炮引起了康熙和武将的注意而由衷的高兴,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康熙给扣了分…

    接下来的几日,康熙又在畅春园办了三次宴会,分批次宴请了5岁以上的老者,总共不下7000人,诸皇子、皇孙和宗室子孙年纪在10岁以上、20岁以下的都出来为老人们执爵敬酒、分发食品,扶80岁以上老人到康熙帝面前亲视饮酒,以示恩宠,这等盛况一时传为佳话…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三月二十八日畅春园最后一场千叟宴结束后,整个万寿节也就基本圆满结束了。

    九阿哥总算舒了口气,还好没出茬子,于是便想进宫在康熙面前好好晃晃,提醒提醒康熙,别忘了给自己来点奖励。

    但刚进宫没走多远,就遇着黑脸的十四,九阿哥奇怪道:“十四弟,怎么了?你这是要出宫啊?”

    十四郁闷的点点头,“皇阿玛命我去西山火器营,说什么时候望眼镜能看清20里外半人高的石头像,再回来…”

    九阿哥哑然,无奈的目送十四远走后,想了想,也许今天不是去讨赏的好日子。改天再去吧,于是,便转道去了阿哥所,不想弘暄一见他,就如见着了救星一般,“九伯,您一定得帮我…”

    九阿哥傻眼了,看来以后进宫得事先看看皇历…

    今天更得有些少,时间也晚,请大家海涵。

    请大家继续多投推荐票和粉红票,谢谢

    第二百九十一章 教育

    第二百九十一章教育

    万寿节一过,温布便头一个向康熙递折子辞行。

    这倒不是他察觉到什么。或者康熙给了他什么暗示,而是他的的确确离开敖汉部太久了。

    但是萨春到慈宁宫辞行的请求则被婉转的回绝了,说是太后这段时间身体透支的特别厉害,……的确,整个万寿节期间,太后也给折腾的够呛……不过,慈宁宫也没短了给萨春的赏赐。因此,别说温布了,就是弘暄也没意识到萨春被紫(禁)城列为了拒绝来往户。

    但弘暄觉得自己怎么也该亲自与萨春说声保重,不管怎样,酸(奶)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可全靠萨春的无意之语。

    弘暄正在想辙,九阿哥就送上门了,怎能叫弘暄不喜出望外。

    当下,弘暄就拉着九阿哥,请九阿哥拜托宜妃娘娘,宣萨春进宫来一趟。

    九阿哥听了弘暄的请求,顾不上打听八卦新闻,就直扑主题,“你虽然出宫要麻烦些,但并不是不能出去,为什么要寻这复杂的法子?”

    弘暄红着脸。小声道:“皇玛法交代的作业没做完,不能出宫。”

    因九阿哥这段时间一直打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