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调教初唐 > 第 220 部分

第 220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这还不是托陛下之洪福。想我昔年不过是长安城中的一无赖纨绔之徒儿。若非陛下和老夫苦心教诲,怕是早犯下了大错,焉有今日?”我只打了个哈哈。拍马p是好事。可咱跟这位邹兄素不相识,一来就这么卖力地吹捧我。所谋必大,咱可得小心谨慎一些才是正理。

    邹凤炽哪里还不明白我地意思。眯起了眼:“大人既然如此袒诚,若是邹某再扭捏,那便是罪过了。其实邹某今日至渭南来拜访。其一,久仰大人之盛名。想面见大人。一瞻英姿。这二嘛。不知道大人这个皇家钱行。邹某。可不可以也稍沾雨露?”

    --------

    我微微一愣。看着邹凤炽。略略沉吟了会,开口笑道:“以凤炽兄地财力,怕是开上一两个道地钱行,都犹有余力。怎么会想着找房某来商议?”势。不然,他干嘛不自个开办钱行,还要来找我这个大唐皇家钱行的发起人。

    邹凤炽笑了起来:“邹某是自家人知自家事。邹某虽然不敢自夸,但在我大唐商界里边。好歹也算得上是个人物,可比起大人来。可是远远莫及,就凭大人从贞观十六年至今,六年地时间,便成为我大唐长安城内曲指可数之豪商,所以,邹某认定一件事。大人所谋者。必大利也,既利于国,也利于民。同样利于已,而邹某行商二十余载,为地不过是家,而从无天下之念,止只一项,便是邹某远远不及大人也,难怪大人之声望,朝野上下,平民百姓,又或者能人士子的眼中,皆为俊杰,可叹啊……”

    “所以,邹某愿意以一百五十万贯之资入股皇家钱行,只需占两成股份既可。”邹凤炽真可谓是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把我也给炸得晕呼呼地。一百五十万贯,就算是两百万贯本公子也能拿得出来,只不过我不希望把我所有的资金都丢在一个地方,毕竟,我需要干地事情还很多,我还想过上三五年,争取在我大唐各道都建立一所与曲江书院差不多的书院,争取能把我的思想和理念,传递到大唐地每一个角落,这其中地耗费,至少也要在两百万贯以上。

    可我怎么也没想到,这位邹凤炽,竟然押下如此之重的本钱,求取地不过是两成股份,那其中地五十万贯,就等于是白送进来地,这能不让我吃惊吗?

    “凤炽兄就这么看得起房某?一百五十万贯,这可不是小数目,就算单独,都能建上一所钱行了。你不怕你这些钱帛,就这么投进了水池里边?若是亏了,就算凤炽兄家资千万,怕也会心疼地吧?”我摸了摸下巴,笑眯眯地道。

    邹凤炽点了点头:“这一点,不劳大人提点,邹某也清楚得很,不过,邹某信任大人之能,更信任大人之人品。邹

    别说是投入一百五十万贯,就算是二百万贯,只要大头,邹某就敢投进来。”

    “呵呵呵,好一个邹凤炽,不愧是邹凤炽,若是旁边,怕是没有这番魄力。”我不由得抚掌笑了起来,这家伙,还真是杀伐果决得很,嗯,这样的人,既有眼光,做事果断,能不发财才怪。

    “不过,房某想听凤炽兄的实话,嗯,全部……”我凑上了前,给邹凤炽满上了茶水,定定地望着他,一字一句地道。邹凤炽倒也是个妙人,很是痛快地就把他的考虑全部地说了出来,第一点,披着皇家地外衣,不需要担心受到官府有意地为难,另外,皇家钱行在很多情况下,能够接受到的业务肯定要比普通的商业钱行具备着极大地优势,还有一点,他相信我这位房大将军的人品,在过去的数年里,他一直在暗中的观察我,我不会像某些官员一般,把商业经营权牢牢地把持在手里边,总想着把其他人的东西据为已有,而是让大家共同致富,共同发财,另外,我在各行各业,朝野上下的声望,使得我在做任何事时,都几乎是畅通无助。

    “……最为重要的是,大人知道如何用人。”邹凤炽最后一句话,很是深得我心,邹凤炽也算得上是相当的袒白,至少这里边,很多东西,怕是很多人都不敢在我的跟前吐露出来,而这位却敢,而且还说得相当的执白,他还希望,以后不管本公子干什么,只要有需要,他愿意随在我身后,不论是出资还是出力。

    “凤炽兄如此袒诚,若是房某再加婉拒,呵呵,岂不让人看扁,这样吧,房某答应给你两成股份,但是有两个条件。”我拿手指头在案桌上轻轻地敲击了两下,紧紧地盯着邹凤炽的双目,缓缓言道。

    听了我这话,邹凤炽脸上闪过一丝喜色,不过很快脸上浮起了一丝丝的疑惑,或许应该说是一丝果决:“还望大人明言,但凡邹某能做到的,一定答应。”

    --------

    “第一,你只需出资一百万贯,房某给你两成的股份,你那五十万贯,房某不能收,不过,房某希望能在适当的时候,凤炽兄能不负房某所托,把这五十万贯,用在该用的地方。是为了不能让人坏了规矩,第二,房某要你来当这个钱行的总裁,一切经营活动,由你负责。而你,则需向我们这些股东负责,你可愿意?”我沉声言道。

    轮到邹凤炽自个吃惊了,嗯,他确实很吃惊,因为他到进屋到现在,第一次出现了失态的动作,手中的茶杯倾覆了都未曾查觉。我赶紧从边上抽来一块毛巾,省得这家伙前襟小腹下边湿了这么一块,别人还以为这丫的在我这儿n床呢。

    “大人,我没听错吧?您要求我出资一百贯,获两成股份,然后还把这家皇家钱行交给我打理?”邹凤炽干笑着接过了毛巾擦了擦之后,忍不住又问了一句。

    我点了点头,很认真地看着他:“没错,就是这个意思,交给你打理,我们只会给你提供建议,而所有的经营活动,由你来负责,当然,我们这些股东,自然会派出会计,对你的一切经营活动进行审计,但不会去干扰你的权力,止有一点,赚不着钱的话,就得换人。如何?若是凤炽兄愿意的话,这事儿,就这么订下来了。等房某回了长安,咱们再来商讨细节。”

    邹凤炽咬牙切齿,两眼滴溜溜的乱转,看得出来,他的内心争斗十分的复杂,不过我相信他,像他这种心志毅坚的人,肯定不会只甘愿当一个平庸的,只为财富而生的商人。

    “大人既托此重任于小民,若再推拒,必让大人小瞧于我,既得大人垂青,小民愿意肝脑涂地……”邹凤炽深吸了一口气,冲我言道。目光里的那股子傲然,还有骨子里透出来的自信,让我欣赏。

    第951章 期待

    抚掌大笑道:“好!得凤炽兄的一个承诺,也得到凤咱们的事业,自然会更上一层楼,嗯,怕是到时候,肯定不止一层楼那么高。”

    “大人既如此看重于邹某,论起沙场兵刃之间决一生死,又或者统帅千军万马,东征西讨,我自认不成,怕是连杀人不都敢,然在商场之上,邹某自认也算得是个人物,凤炽定会将这一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邹凤炽的语气也显得活泛了起来。

    正事谈完,腹中甚饥,干脆就邀这位大唐豪商与我一同用餐,他倒也不客气,与我一起猛吃猛喝起来。狼吞虎咽的速度比我还快,嗯,真给他吓了一跳。邹凤炽见我盯着他,略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失礼之处,还望大人莫怪,凤炽因为担心深夜造访大人引起不便,所以方才来得太过匆忙了,从午时到现在,就拿了两个馒头垫了垫肚子而已。”

    “呵呵,无妨,说实话,我也是中午时分在官衙里吃了东西,到了家里,方才端起了碗筷,凤炽兄便已到访,也好,饿了正好吃个痛快,请!”跟这位邹大商人也吹了近一个时辰,咱也早就饿了,三下五除二,一桌菜,全都给消灭得一干二净,方自放下了碗筷,嗯,舒服。

    吃罢了饭,倒是跟这位大唐有名的商贾聊起了天来,嗯,这人看样子不光是在经商上有独到的见解,在做人上也很有一手。或许说是他在人际关系方面,做地也相当到位,是个健谈的人,很谈得来,至少我跟他在商业上,有着很多共同的话题,一直聊到了深夜,最后。让他留宿明天再走。

    邹凤炽婉拒道:“多谢大人的美意。不过。凤炽还是先回去,好好地消化一番,另外,既然已受重托,回长安之后,凤炽还想先拟出一些条程出来,也好与大人商议。看看其中是否有漏d,毕竟万事开头之初最难。”

    “既如此,那房某就失礼了,不过凤炽兄,房某心中还有一疑惑,却不得不问,凤炽兄竟然连那五十万贯的用途也不问我一问?”我还真好奇,这家伙再大方也好。也不可能拿五十万贯白送人。而且我也没表明用意。他竟然也不提,我甚至不怀疑他是不是刚才没听明白我的话。

    --------

    “大人此言差矣,非是凤炽不问。而是凤炽相信大人,这五十万贯,必有大用,大人有需要之时,说一声便是,我又何须再问?大人若是愿意说,又或者到了该说的时候,自然会告诉凤炽,所以,不问也罢。”邹凤炽笑眯眯地站在院门的台阶之上,朝我拱了拱手言道。

    我满意地点了点头:“好,凤炽兄能作此想,我也就放心了,我也可以透露一点,至于这五十万贯之用途,一年之后,想来便可见分晓,还望凤炽兄莫让房某失望才是。”

    邹凤炽微微一愣,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我地用意,呵呵一笑:“有此言,凤炽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了,告辞!”

    我看着他所乘地四车马车缓缓地消失在黑暗中,暗暗点了点头,一年地时间,嗯,足够我了解任何一个人的品质,还有他的一切,甚至包括他起床时想穿什么内k我都能知道,当然,我不是那种无聊人士,我最主要的是看他有多少能力,还有他的人品是否符合的心目中的人选。

    回到了里屋,这时候,流霜与婉儿已然靠在了火炉边地床榻上,和衣正靠着栏杆,似乎想等着我,却又抵不住身体的疲惫,已然入睡。看着她们二人在灯光下忽明忽暗的俏脸,嘴角不由自主地轻扬了起来。

    替把她们的身子小心翼翼地放平到了床榻上,把那垂在床榻外的一双莲足也移上了榻位之后,替她们脱去了软底的便鞋,小巧的莲足虽然裹在布袜之中,指尖依旧能感受到那种酥滑。

    流霜低吟了一声,似乎怕痒,缩了缩脚,身子往里一歪便睡了过去,倒是婉儿,被我一捏脚,便惊醒了过来,见到自己身上盖着半片被子,小巧玲珑的纤足正被我拿在掌中,不由得嘤吟一声,我又不敢突然放手,以免吵到流霜,只好竖起了一根手指,示意婉儿不要发出声音,缓缓地替她脱掉了鞋子之后,把双腿放进了被子里,小心地掖好了被角,这才松了口气。

    只这么一番小动作,可就没想到,婉

    角里边,竟然涌出了晶莹地泪水,纤手紧紧捂在嘴前露带雨地瞅着人,叫我如何不怜,轻轻地叹了口气,也不多说,径直把外披脱去,就这么靠在了床榻的边上,一把缆住了婉儿的纤腰,在她腮边轻啄了一口:“乖婉儿,怎么了,莫非还有人敢欺负你不成?”

    婉儿干脆就撒了手,死死地勒着我地脖子,把头埋在了我的胸口处,嘤嘤地哭着,却又不停地摆着头,我岂能不明白婉儿的心思?手轻轻地搭在了她那一头滑润如丝绢的青丝上,在她的耳边低声地道:“好了婉儿,是公子我对不起你们,可你也该知晓,我虽然未曾与你行那纳妾之礼,可我心里边,何尝拿你、灵儿和婵儿当着旁人了?”

    “……驸马爷。”婉儿哭声凝住了,缓缓地抬起了头来望着我,水红的双眸,满脸的泪痕,还有那微微发肿的双唇,我伸了一根手指头压在了她那温软潮湿的唇瓣上,冲她耳语道:“日后,唤我俊郎便是,有何不可?”

    婉儿久久地望着我,渐渐地,原本怨然的俏脸上绽开了笑意,却又固执地摇了摇道:“妾还是愿意唤您为驸马爷。”

    我点了点她的鼻尖,故意板起了脸道:“莫非你还觉得公主殿下会罚你不成?若是公主真那么小心眼的话,又岂放任你们,你这丫头,有些时候,胆子大一些,反而是好事,明白吗?”婉儿怯生生地点了点头,回眸看了一眼在床榻里边熟睡的流霜一眼,方自把丰唇凑到了我的耳边,低低地唤了一句:“俊郎……”

    火炉上的水壶儿发着滋滋的声响,怀里的婉儿笑得份外的香甜,腻在我的怀中,手了勒得甚紧,似乎生怕这一松手,人便不在怀中一般,我只是轻轻地抚拍着婉儿的背,就这么搂着她,直至天明。

    --------

    李愔这个在林邑的暴发户王爷出资五十万贯,李恪也同样以五十万贯,至于李贞等皇子,皆是十万贯,又或者是三五万贯,加上本公子在长安的纨绔之友们的解囊相助,而本公子又再补了五十万贯之后,五百万贯的注册资本金终在贞观二十三年年初之时凑齐。

    五百万贯,这绝对是一个令人生畏的数字,嗯,至少大唐个人资产在五百万贯以上的人几乎没有,就算是本公子出尽家资,也还差上百多万贯,当然,那些已经在世间屹立不倒数百年的世家门阀,五百万贯,也该是有的,不过都不是任何一人,只不过是他们的共同财产。

    这已经超过了贞观十七年大唐一年赋税收入的资本,竟然是用来创办一间钱行的,这不能不把大唐举国上下都吓了一大跳。不过,没人再敢出言来表示反对,这里面,不仅仅有朝庭里的实力派:比如本公子、程叔叔、李靖伯父、李绩大叔,就连高士廉老大人也c了一脚,虽然钱不多,不过两万贯,但是他代表的却是大唐帝国的后族,只要这位老爷子还活着一天,长孙无忌就没办法成为后族的领袖。

    当然还有朝庭的少壮派,例如崔仁师,王方翼、李乾佑,还有本公子的那帮纨绔名将,裴行俭的婆娘更是把她家和定芳兄家的入股钱亲自送到了我婆娘的手里边。

    嗯,代表着大唐新生代力量的,文武方面,都几乎人手一份,当然大家都打着为朝庭效力,为皇帝陛下分忧的幌子,不过,所有入股人员,都得经过本公子的手边,还好,没有哪个我看不顺眼的,嗯,长孙无忌虽说算上一个,不过他是让他媳妇把钱送到了我老婆的手里,至于褚遂良,这家伙没有出资,咱也没功夫跟他计较。反正就算他想出钱,嘿嘿,咱也要为难于他。谁让这个老东西整天为难我爹,听老爷子说了,这段时间,这家伙可是弹劾了我家老爷子不少回。

    第952章 孔老头要下课了

    是一向以清廉视人的魏叔玉也有些不好意思地上门掏这让我很是大吃一惊,我自然知道这家伙的家庭情况,虽然不敢说家无余财,可这家伙跟他爹一般,太清廉了,若是拿出个千来贯我或许还信,可是一万贯,我甚至怀疑这家伙鬼迷心窍,也去学人贪赃枉法,后边一问了才知道,原来这钱是他的婆娘交给他的。

    “哈哈哈,叔玉兄,你早说嘛,害得小弟都在这儿担心个半天,生怕咱这个铁面无私的兄台,竟然也干起其他的勾当。”我拍着桌子指着面红耳赤的魏叔玉大笑道。因为父亲与魏叔父的关系,加上这些年时常的来往,跟魏叔玉的关系,虽然比不上亲兄弟,却也是十分的融洽,至少不需要像对付那半打青春版程叔叔一般地伤脑筋。

    果然,魏叔玉气的踹了我一脚笑骂道:“你这家伙,整天就想一些歪头歪脑的事儿,莫非就许你有钱,不许旁人得财不成?”

    “哪能啊,呵呵,小弟不过是觉得高兴罢了,对了叔玉兄,您可莫要忘记了,您也是股东了,怕是过了年,陛下就会宣布了,到时候,您拿着这张条,直接去总行那儿领股东证便成,到时候我会先给他们打声招呼,嗯,不用打也成,长安里边,谁不认识您这位魏强项哪!”我冲魏叔玉笑道。

    魏叔玉白了我一眼:“懒得理你,对了。听说你家那口子又怀上了?”

    “嗯,那是当然,嘿嘿,咋样,用不用小弟教你两招?”我眉飞色舞地冲魏叔玉挤眼道。好事总会双喜临门,李漱又怀上了。还有儿也珠胎暗结,嗯,听婉儿说。这几日灵儿也是茶饭不思。晨起欲呕。看样子,本公子的能力更胜往昔,或者应该说本公子属于暴发型地选手。不来则罢,一来就来一串。

    娘亲乐得都找不着北了,大嫂那边也怀着快生了,咱这边一下就冒了三个大肚婆。娘亲不乐才怪,年纪大了。总希望能见到孩子们开枝散叶,嗯,老爷子已经开始专研起《说文解字》这部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字典。准备继续给娃子们起名,看样子,本公子想过这样的瘾头的话,只能等到我的孙儿辈了。

    --------

    “我可不像你一般急。再说了,为兄我可也不比你差,对了。你老婆跟我婆娘说什么呢?两个女人怎么那么多话。从方才说到现在,都有一个多时辰呢。”魏叔玉抿了一口酒,冲着远处歪歪脑袋。我扭头一看。这姐俩笑得甜滋滋的,不知道在嘀咕啥子,李漱手扶在小腹处,才两个月。这丫头……就是喜欢摆显。

    “甭理她们,能有啥好事,咱们聊咱们地。”我冲魏叔玉举起了酒杯。魏叔玉点了点头。刚端起了杯子,突然间想起了一件事,抬头冲我正色道:“俊哥儿,你听说了吗?孔老祭酒已经上表向陛下致仕了。”

    听了魏叔玉这话,我不由得笑了起来:“这有啥,从前两年到这会子,这位孔老爷子上表致仕,没有十回,怕也有个七八回了,哪一次不是被陛下驳回。”

    “这一次,陛下没有驳回,而是留中不发。”魏叔玉很是意味深长地道。这不由得让我一愣:“不是吧,难道陛下他……”

    魏叔玉见我的表情,不由得笑了起来:“你想哪儿去了,你觉得陛下像是半途而废之人吗?呵呵,只不过,这位孔老大人这几年来,为了这个科举改革,给折腾得够呛,得罪的人,多得海了去了,孔老大人怕是已经熬不住喽。”魏叔玉说这话地时候,不由得有些感慨。

    我也点了点头,说实话,对这位孔老头,我还是相当地尊敬,虽然这位老头总喜欢跟我对着来,但他并非是无礼取闹,他是按照他地思维模式来行事,或者应该说他跟我的冲突是观念上的冲突,还有学术理念上地坚持。这位老爷子今年怕也有七十四还是七十五了,年纪比我家老爷子还大上好几岁呢。

    大唐科举制度,这位孔老头倒也能干,硬生生把这些科举制度的改革生生地贯彻了下来,现如今大唐对于科举制度还加以抨击的人不能说没有,但是比起几年前来,已经是少得不能在少了,况且,现如今的人抨击地只是执行的力量,而非是制度本身,也就是说经过了几年地实践,这种制度确实已经深入了人心,而且在实际使用当中,并

    显的弊端。

    废话,这些改良制度,可是后世一直沿用至科举制度消失为止,不敢说是最好的,至少是最适用的,况且,士子们不再像以往一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样的话,他们连第一关都过不去。

    因为如今地考试,总会牵涉到当地地民生,还有当地官吏的作为,他们必须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这样一来,他们也才能了解百姓的生活,为他们以后地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知识。

    “是啊,孔老大人这几年的功绩,可算得是有目共睹,这一点,就算是小弟,也不得不说上一个服字,要是没有他,怕是咱们大唐的这个科举制度改良,不知道还要拖上多少年。毕竟,凭这位老大人在士子心目中的威望,还真是无人能及。”我也很是用力地翘起了个大拇指言道。

    “嗯,是啊,这位老大人也算得是功成身退了,对了,老兄我倒是听到了个消息,陛下准备让令狐德棻来接任国子监祭酒。”魏叔玉抿了口酒,美滋滋地砸砸嘴,挟起了一块肥而不腻的肘子r丢进了嘴里享受着。

    “令狐德棻?”我不由得一愣,这家伙我不认识,可并不妨碍我不知道他的事迹,这家伙也是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令狐整为北周大将军,父亲令狐熙北周位至吏部中大夫、仪同大将军。

    至于他,原任大随想府记室,后迁起居舍人,礼部侍郎、太常卿,也曾经在弘文馆和崇贤馆里边当过学士,不过,这老家伙没有教过我。至于我从哪儿知道他的事迹的,这说来也巧,我爹曾经奉李叔叔的命令修撰史书,而这位令狐大人也同样奉命修撰史书,他与当时的秘书郎岑文本主修的便是《周书》,专记西魏、北周史事。

    --------

    不过北周诏令文书多仿先秦文体,《周书》如实照录。但书中叙事纪言,也往往过于文雅,华而失实,不能恰当反映北周当时风气,也就是说,这位兄台确实有材,不过,却有些虚浮,老爷子在给我灌输这些历史的时候曾经不止一次地提到过这位兄台,当成反面教材来进行批评,当然是在家里边私下说的,这种话可不能乱说出去。

    所以我就记住了这家伙,毕竟后世咱认识姓令狐的也就一人,还是从金大师的《笑傲江湖》里认识的那个令狐冲。

    “让这位令狐大人来担当国子监祭酒?陛下这是怎么样的,这位老爷子年纪可也不小了,而且威望……怎么会用他呢?”我摸摸下巴,很是疑惑。魏叔玉摆了摆头:“我哪知道,反正这事还在讨论,不过相信变动应该不会了,想来,这位令狐大人,不过是一个过渡人选罢了,不然,陛下肯定会另择他人的,别说你,就是为兄,也不看好此人。”

    “哦,兄长你这话有道理,很有可能,陛下是为了给其他人铺路,不然,不会这么干。”我点头,很认同魏叔玉的说法。哥俩吃吃喝喝,又聊了许久,魏叔玉这才打着饱呃携着婆娘衡山公主告辞了出去。

    方自送别了这二位,远远就见父亲晃晃悠悠地打马行来,我下意识地一抬眼,才注意到太阳已经挂到了西边,乖乖,一顿酒,竟然从中午喝到了晚饭时间,看样子魏叔玉的话也不少,想当初,我总以为这位魏家长子是个古板之人,相处久了才知道,这位除了在大是大非上认死理之外,小聪明劲儿也不少。一张嘴皮子也能说会道得紧,不然,衡山公主也不会整天都甜滋滋的,很幸福的模样。

    “孩儿见过父亲。”我就候在府门口,殷勤地接过了老爷子手中的马缰。“嗯,方才老夫见着叔玉贤侄和衡山公主了,怎么不留人吃晚饭?”老爷子把马鞭丢给了身后的家将,回过脑袋来白了我一眼嗔道。

    第953章 关爱

    不好意思地干笑了两声,下意识地拍了拍还圆溜溜的是孩儿不愿意留他们二位,而是孩儿跟叔玉兄一边聊一边吃,从中午一直吃到现在……”

    老爷子看着我那圆溜溜的肚子,哭笑不得的摆了摆脑袋:“你这孩子,算了,走吧,陪老夫走两步,骑马久了,这腿脚都有些麻。”背起了手,迈着四方步,在前边缓缓地移着脚步,道路上的积雪,都已经被家丁们铲到了道路两旁,天依旧很干冷,不过,松柏依旧显得份外的苍翠,浓郁的绿与干净的白色互不干挠,却又相互装点着。

    “今天,江南道的奏报来了,你大哥今年干的不错,那些种植双季稻的州县,都大获丰收,另外,那个流求大岛上边,三季稻的试种也很成功,陛下今天还狠夸了你大哥一回呢,呵呵……”老爷子看样子心情相当的不错,抚着长须,一脸的欢喜。

    “大哥作事一向兢兢业业,能有今日之成绩,孩儿倒觉得不出什么预料。只是不知道大哥什么时候才能回京。都离开长安几年了。也不知道大哥如何怎样?”我在边上接口道,说实在话,我确实有些想念这位兄长了,嗯,过去兄弟俩互相帮衬,在老爷子跟前交替掩护的事儿,也一晃眼过了几年了,咱的大侄子也都不小了。

    老爷子轻叹了口气:“不急,想急也急不来,你大哥在江南道至少还得呆上个一两年的功夫。若是陛下不放心其他人,怕是三五年都难得回来。”老爷子站到了一株腊梅前,看着那和着雪儿怒放地花瓣,嘴角一弯:“为父倒希望你大哥能多在外边历练几年,如今回来,反而不妥。”

    “父亲您这是甚子话,难道大哥回家了您还想撵他出去不成?”我在边上开玩笑道。老爷子很心疼大哥,这点我清楚得很。毕竟我家三兄弟。我跟老三根本不捡父亲的性子长。我觉得我们更像娘亲。只有大哥,那股子温文尔雅的气质,凡事兢兢业业的刻苦精神,与父亲肖似得紧。

    --------

    或许,老爷子对于大哥的期望值更高一点,毕竟大哥身为咱家的长子,而且一向表现得很是中规中举。就连李叔叔也曾夸我大哥除了在办事的经验上不足之外,其他方面都是拔尖的人材。老爷子看样子是希望能在自己退休之后,让大哥来接他地班。

    从贞观初年起,似乎已经开成了一种惯例,不为州县之官吏,没有地方上地治理经验,根本就谈不上入阁拜相。咱地大哥如此已经做出了相当的成绩,若真再过上一两年。大哥回朝之时。至少也能干上个侍郎,也就是副部长级别的官员,过上三年五载。只要能多出点成绩,肯定能入阁为相,到了那时候,老爷子也能安心地退下来了。

    这一点,我自然举双手赞成,说实话,本公子最不喜欢的就是跟一帮子文诌诌的家伙一块儿在那之乎者也,更不愿意跟一票模样猥琐的老爷们在朝堂上勾心斗角,那不是我的强项,我更喜欢培养自己地实力,自己的声望,就像宫女姐姐在我耳边说过的一般,只要我能尽量地不涉足到朝庭的内部政治斗争范围,凭着在文人士子和军方的的势力和威望,只要你不造反,就算是陛下也不会动我。

    至少在大唐这个时代,就算是皇帝杀人也得讲求真凭实据,况且,李叔叔和李治跟我的关系还算得融洽,另外,李治相对于他那个强势的舅舅而言,更偏向我这一边,因为那位长孙无忌确实太过强势了,据李治自己说,即使现在他当了太子,长孙无忌却依旧把他当成当年那个无依无靠,可有可无地小子,虽然达不到斥去喝来地地步,可也好不了多少。

    嗯,这就好,反正对于李治和长孙无忌之间的情况我乐于成见,或者应该说我这个

    而曲江书院也同样派出了表演队,参与了吊环,单双杠、短跑、赛马等多个项目的竞技,嗯,不仅仅使得两校之间师生的联系得到了加强,而且也获得了李叔叔等人的好评。

    第954章 波斯大都护府

    型集体竞技性项目受到在场所有热血青年的热爱,而的热点比赛,马球又开始了,不过这一次的胜利者,既不是李叔叔的王爷队,也不是程老妖精的老兵痞队,而是大唐军事学院的学员队。

    这次参赛的一共有八只队伍,曲江书院组织了一只,还有文官集团也组织了一只,另外,不在军中的纨绔子弟们也组织了一只参与了进来,当然还有国子监、弘文馆加上崇文馆,这些国家学府也在李叔叔的要求下,同样也组织了一只队伍。大唐留驻于京城的十二卫已经先决出了一只冠军队来参赛:号称千牛卫队。

    八只队伍奋力地搏杀,最先淘汰的,自然是国家学府队,紧接着,文官集团竟然以大比分战胜了纨绔子弟队,嗯,整整经过八场比赛的角逐,实力强劲,配合默契的大唐皇家军事学院队,

    李叔叔十分地懊恼,正是因为他头天因为再次战胜了老兵痞队,一时高兴过了头,喝醉了酒,导致了

    轰轰烈烈的大唐皇家学院冬季运动会终于落下了帷幕,长安的军民都带着满足。迎接着新年的到来。而波斯等中亚诸国的使节也再次来到了长安。这一次,不仅仅带来了大量地货物,还带来了波斯人承诺地铜。

    --------

    嗯,李叔叔帝心大悦,很是赞许了一番,只不过这一次来地不是上次的那位王子殿下,而是波斯的副宰相。这位波斯副使前来,又带来了一大笔的订单,希望大唐能再派遣一到两万人的大唐志愿远征军帮助波斯和中亚诸国抵抗大食人的侵略以及西突厥的袭扰。

    “你是说,那乙毗s匮,出动大军征伐尔等?”李叔叔稳座在龙榻之上,眉头微扬,任谁都能听得出李叔叔语气里地不悦。波斯使臣连连点头,原来。今年那位阿里发三世吃了一场败仗之后。也总算是收起了骄狂之心,冷静了下来,并没有立即展开报复行动。而是派使臣前往西突厥,交好于突厥蛮子,寄望于能双方联盟,然后把中亚这些富得流油的国度给瓜分掉。

    西突厥多次欲攻大唐,皆尽受挫,东归之心,已然越来越淡,加上参天可汗直道的修筑已经让西突厥跟铁勒九姓之间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冲突。而中亚诸国军事装备力量的软弱和富饶,也渐渐地让突厥贵族的眼光转向了中亚和更远的西方。

    可结果这样一来,这些中亚国家就倒了血霉了,虽然双方只进行了几次小规模的接触,可问题是中亚诸国地军队,跟突厥地将士对比起来,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反正每一次都是大败而归,弄的突厥现在已经有了蠢蠢欲动,大举进犯地迹象了。

    所以,这一次他们来长安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唐能对他们再加以援助。李叔叔自然拍着胸脯保证,派使节前去与西突厥进行交涉,希望能从中调解,另外,同意再征招一万五千人的大唐远征志愿军,扩大向波斯和中亚诸国售卖武器的数量。

    大唐武研院每年的产量,在冷兵器上,至少有近半数是属于外销型号,再加上盔甲等各种装备下来的对外销售利润,仅仅去年,就超过了两百万贯,这还不算大唐本国的对内销售额,大唐可不像是宋代,在冷兵器上,除了弩和陌刀和重型器械以外,其余的如刀、剑、锺、鞭等,百姓们可以自行购买,用以防身,又或者是用来装饰,而大唐的府军的兵刃和甲具就是这样自备下来的。

    每年的对内销售利润相比起对外而言,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嗯,这个甜头,确实让这些大唐的重臣看到了武器贸易的利润,是何等的恐怖。怪不

    ,两种商业行为最赚钱,那就是贩毒,又或者是走私在,大唐帝国主义头子李叔叔就是这个军火头子,可李叔叔是皇帝,所以这自然不需要走私,直接明目张胆的干就是了。

    以大唐这么个巨大的国家机器来进行武器贩买,倒还真是天下奇闻,至少据我所知道的,武器售卖怕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那段时间才开始出现的,而现在,已经提前了一千多年,不过这样也好,至少咱们大唐能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而且李叔叔也下诏,成立了大唐波斯大都护府,皇太孙李福遥领波斯大都护职,李靖伯父为副大都护,另一名副大都护是刘宏基,这二位也都是遥领,跟皇太孙一般,而席君卖,已经离开了藤原道,正赶往长安述职,过不了几天就赶到了。准备接任波斯大都护府副都护一职,嗯,正四品上的官,看来,席君卖总算是出头了。要知道,除了王玄策这位文官之外,在中亚地区,就数这位当年百骑破万敌的席将军官职最高。

    贞观二十三年年初,大唐国家钱行正式宣告成立,十天之后,大唐皇家商业钱行正式宣布成立,以五百万贯的资本,成为了大唐第一家商业银行。至此,地球上第一间专业从事金融商业活动和保险业务活动的机构在大唐帝国正式成立。

    而邹凤炽成为了大唐皇家商业钱行的总管事,当然也身兼股东。就在大唐皇家钱行成立酒会上,迎来了阔别数年之久的执友和同袍:席君卖。

    --------

    比起几年之前席君卖更显得成熟了,而且不像以往一般,总给人一种剑拔弩张的气势,似乎内敛了许多,就有些点武林高手修练到了一定的水平之后反朴归真了一般。不过,当与这位君卖兄见面的时候,双相依旧压抑不住激动。“君卖见过院正大人,数年不见,大人之风采,更盛往昔。”席君卖冲我长躬一礼。

    我也赶紧回了一礼,方自执起了他的手:“早就收到你的信儿了,可就是左等右等不至,还得我还以为你在半道上被哪家的闺女看上了抢了去呢,若你今夜再不至,我可真要去信骂你了!”我半真半假的道。

    “还有,别叫我甚子院正大人了,这话我可不爱听,咱们兄弟,信上都是兄台贤弟的称呼,怎么见了面,反倒生份起了来?走,进去先给我自罚三杯!”我一把就拽着这家伙往里拖。进了厅堂之内,好些儿熟识的人们都大呼小叫了起来,搞的席君卖连话都没跟我说上两句,就给拉了过去让人给轮流灌酒,不过席君卖的酒量可不比常人,酒到杯干来者不拒的,引得喝彩之声阵阵。

    热闹过后,总算能跟席君卖说上话了,其他人也自然识趣的没过来打扰。这几年来,我与席君卖和刘仁轨之间的交流就从来没有断过,经常有信往返于我们之间,虽然见不着面,可这感情反而越来越浓,席君卖也在藤原京娶了媳妇,成为了刘仁轨的女婿,嗯,别说我,就连苏定芳等人也给吓了一跳,怎么也想不到,这刘仁轨与席君卖两人在藤原道,一文一武,在那儿也算得是同级,可谁曾想,原本是称兄道地的人,如今竟然成了翁婿,当时我从席君卖和刘仁轨的来信里看到了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差点被让茶水给呛死。

    说真的,当时我甚至怀疑这二位是不是在藤原道那边呆着无聊了,想想个招来逗本公子玩玩,要点彩礼钱花花,我特地动用了进奏院的情报去打听,没想到,这二位还真不是在骗我的彩礼钱。而且还是刘仁轨自己提出来要把女儿嫁儿席君卖的,而席君卖也没有被强迫的意思,在来信里,还狠狠地夸了一回刘仁轨的闺女是如何的娴良淑德。

    第955章 扩张的前奏曲

    仁轨长啥样我清楚得很,刘仁轨曾多次在我跟前提过女,嗯,据刘仁轨所言,其女肖似其父,也就是说,这父女俩的模样儿差不多,而刘仁轨生就一副男儿脸庞,另外,眉毛略成八子,鼻子很大,嗯嗯,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这是一位女版的刘仁轨。

    而席君卖竟然有勇气,或者说有毅力去娶这位刘大小姐,我确实不得不佩服这位新生代名将的勇气,不过想想也是,三十好几的人了,再不娶媳妇,那也太说不过去了,况且如今刘仁轨与他的关系相处得极为融洽,成为翁婿,也不是啥大不了的事,就像我跟李叔叔,还不是由知己发展到翁婿关系的吗?不过,李叔叔的闺女,都很漂亮,这让我相当的欣慰,更欣慰的是,程叔叔的闺女一点也不像她爹,而是跟俺那漂亮的岳母大人跟姐妹般的容貌相似,不然,本公子可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不过,席君卖的年纪也不算大,去年成婚的时候也才三十三岁,而刘仁轨的闺女也近二十了,恰好配对。嗯,说起来也没人吃亏,席君卖早年不过是陇右一个小小的兵头子,那几年,陇右战乱频发,与吐谷浑、与吐蕃,还与高昌、西突厥,每年几乎都在战争环境下渡过,席君卖就根本没有机会娶上妻子,而现如今,正四品的将军,刘仁轨如今也是一道的观察使,从三品的高官,这二位升官地速度。比起本公子都快,说来,咱还真有点心里不平衡。

    不过,这种心里不平衡里边,更多的是一种成就感,席君卖是我亲自向李叔叔央求了好几回才从陇右那边给要过来的,而至于刘仁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