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调教初唐 > 第 221 部分

第 221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种心里不平衡里边,更多的是一种成就感,席君卖是我亲自向李叔叔央求了好几回才从陇右那边给要过来的,而至于刘仁轨。同样是我花了二十门火炮的代价,才从张亮这位老兵痞的手底下救过来的。虽然这二位嘴上不说什么。但是每每与我通信之时。字里行间的琐碎小事。却透着一股子地相知之意。这点,反而让我觉得最高兴。

    “那你怎么不把嫂子也带来。也好让我见一面。”我冲席君卖举起了酒盏,一饮而尽,斜眼望向旁边。邹凤炽看样子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他不会主动地去讨好某人。不过有人与他交谈地话,他同样礼貌地进行回答。不过。似乎他与郑须游反而有共同地语言。

    --------

    郑须游本来就是郑家地一个叛逆,不喜读书。很喜欢做生意,而郑须游,正是大唐皇家钱行地副总掌柜,有这二人c持。再加上有各位股东派驻的会计。使得我能不需要放太多地心思在这钱行上边。毕竟,这种新兴产业的捞钱能力。本公子还是知道一二的。

    “不是我不愿意带她回长安,而是因为她已经有孕在身了,怕是再过两月。就要生产了。所以,我就托了岳父大人照拂。因为让她们娘俩去那波斯都护府也太过遥远了。还不如在长安等上几年,到时候,任职期满。再回长安也不迟。”席君卖笑道。

    我点了点头:“这倒也是。反正也就几年,等你回来地时候,怕也至少是位三品的大将军了,嘿嘿,到了那时候,可莫忘记了,请咱们这些兄弟,好好地乐呵一顿,不然定放你不过。”

    席君卖笑得憨厚:“那是肯定的,你俊哥儿都发了话了,我还能不应承吗?只可惜这次回来没见着定芳兄他们几个,着实有些遗憾。”

    我点了点头:“是啊,你若是能早回来半年地话就好了,现如今,他们已经在南疆蹲着了。嗯,你知道南边地事了吗?”席君卖点了点头:“这我倒也知道,这一次,定芳兄等人,怕是又要为我大唐开疆拓土喽。”席君卖有些遗憾地道。

    “怎么?你在波斯都护府,难道就不能开疆拓土了不成?”我冲席君卖嗔道,席君卖摇了摇头,缓缓道来,李叔叔给他的命令是让他前往波斯大都护府统率大唐远征军,但是其中还有一个命令,就是让他多听王玄策地意见,可是这位王玄策,席君卖还并不了解这个人。

    席君卖说这话的时候,笑眯眯地瞅着我,先人你个板板的,老实人都知道偷j耍猾,在我跟前耍心眼了?我白了一眼席君卖。“哼,我说君卖兄,你怎么这么不地道,是不是非要小弟主动提出来帮你,你才愿意勉为其难的接受不成?”

    席君卖瞅见我详怒地表情赶紧赔礼,不好意思地道:“俊哥儿,我这还不是担心难为

    虽然我也知道您与那位王大人有交集,但是,却又不

    我拿起了酒盏与席君卖一碰,灌了一大口酒抹了抹嘴之后笑道:“你且宽心,王玄策是怎样地人我清楚得很,你去了那边,就会发现,这个人绝对能合你地胃口,就在十天前,他的奏子刚刚送到,他在奏本里希望将波斯都护府地土地划给那些我大唐远征志愿军作为报酬,而且希望朝庭,将波斯都护府设为大唐地新流配地,以便让大唐子民能有足够的数量拱卫波斯大都护府,而且,那些不愿意再回大唐地受伤将士,可以在当地娶妻生子,并且每个家庭,都能获得两匹弩马,五对奴隶,两顷良田地落户基本资产。奴隶和马匹是由波斯人给付,而田则是由大唐波斯大都护府负责。”

    席君卖自然能从中听得出是什么意思,那就是,波斯大都护府在王玄策和李叔叔的眼里边,都只不过大唐向西扩张地一个起点,而非终点,也就是说他此去,必然能大有作为。“陛下让你万事听王玄策地,那是因为王玄策乃是一纵横奇才,如今波斯及里海、咸海诸国,都对我大唐恭敬有加,心怀仰慕,这里边,固然是因为我大唐强盛无匹。

    但这其中,不能不说他的才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不过,军事方面是他地弱项,所以,陛下才特别把你给抽调过去,因为你出身陇右,这两次征招地精锐当中,就有不少都是陇右退下来的老兵,还有一点,就是你这几年的战绩,很令陛下欣赏,而且你能把藤原道的所有反对势力给灭地一干二净,让我大唐地藤原道成为了一片百姓的安乐之地,那儿,再把你这样一员猛将放着不用,实为不智,所以陛下才决意把你给调过来,到了那边之后,你们二人一文一武,掌控里海和咸海诸国,可要万事小心才是。”

    --------

    这时候,段云松也总算是脱离了那帮人渣的围堵,走了过来,面红耳赤地,看得出来,这家伙已经半醉了。舌头说话时都差点打了结:“君卖,你小子可又升官了,说实话,兄弟我可真有些妒忌你,唉……”

    “云松兄你也莫要恼了,瞅瞅你,莫非你还忘记了在辽东呆了一年多,回来当了大半年地和尚?”我冲段云松笑道,果然,这家伙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挠了挠头:“嘿嘿,不过就是吃的太多,腻味罢了,嗯,君卖兄,这次去波斯都护府,必然能建大功业,唉,咱怎么就没那福气呢。”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急甚子,定芳兄他们不已经出去了吗?现在席君卖也都给派出去了,我估摸着,怕是用不了多久,陛下准会抓你的壮丁。”

    “抓啊,我还巴不得呢,要不然整天这么子窝在长安,可把我浑身给憋的,难受得跟什么似的。每天早上,都把气头撒在那群新来的小羔子身上。”段云松伸手摸了摸唇边的胡子渣,一脸的幽怨。

    嗯,今年的新生又招了一大群,才进校门,我这个院正不在,李靖伯父一直主抓参谋院的工作,学院的担子,也就落到了段云松的脑袋上,新兵的政治素养工作,自然是由他这个院监来主抓。想想都觉得可怜,小羔子,这是大唐皇家学院对于新学员的一种昵称,当然,是带着有些贬义的,毕竟比起那些老学员来,这些新学员,还真的跟小羊羔似的。

    “对了,陛下说了,让我有困难找你,嘿嘿,俊哥儿,你说咋办?”席君卖还得意地冲我挑了挑眉头。

    能说啥?我自然是拍着胸口应承:“成,想要哈,只要你吱声,不过,炮兵学部的人你可一个人也拿不走,早让张亮大将军和李绩大将军那些个老痞子给瓜分得一干二净,为了这事,这二位老爷子还差点在陛下跟前闹起来呢。”

    第956章 贞观二十三年的春天

    今,炮兵真的成为了这些将军们的宝贝,自从炮兵在以来,步炮协同作战,炮兵集群攻击等一系列的战术威力让这些老将军们对于炮兵的发展是越来越重视,已经多次奏请李叔叔,要求多培养一些炮兵人材,可问题是合格的炮兵人材可不像其他兵源那么好找,至少他们在各方面的知识学习上,要远远比骑兵学部和步兵学部的学员还要严格几分,数理化基础知识要达到优良标准。并且要熟悉火炮和迫击炮的特点和每个结构的用途,另外,还需要学习如何计算弹道。

    因而每年合格的毕业生都不会超过三百人,而水军炮兵的数量更是不足一百。至于炮兵指挥学部,每年的录取名额只有三十,年毕业学员,不超过二十人。

    但是这些炮兵毕业生,都绝对是精英,拿钱堆出来的精英,每一个毕业学员,至少要在实弹演习中消耗掉三百到五百枚炮弹,更别说上千数量的教练弹了,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便得大唐炮兵的命中率极高,这一次,张大将军就是想跟李绩叔父平分炮兵资源,最后闹到了李叔叔跟前,最后,李叔叔头疼地答应,扩招水军炮兵学员,争取明年交给张大将军不低于百人的水军炮兵毕业生,这一次,只把水师的炮兵学员补足一百,张亮这老家伙才悻悻然地作罢。

    席君卖想必也知道大唐帝国对于火炮及迫击炮的控制严格到各种程度,远征军里边。是一门火炮和迫击炮都没有,因为这是大唐目前最强大地战略攻击武器。所以,席君卖十分痛快地点头。表示绝对不会去打炮兵学部的主意。

    “俊哥儿你放心,就算是您真让我去。我也不敢跟那二位争,只不过。其他的学部。你总该满足我地需要吧?”席君卖跟刘仁轨那个硬邦邦的老头呆了这么几年下来,似乎也变得油滑了起来,说话也知道偷j耍滑了。

    “成,只要不过份。君卖兄弟地要求。我跟云松兄自然不敢怠慢了。”我拍了一把段云松的肩膀。冲这家伙使了个眼色。席君卖笑了两声:“嘿嘿。这一期地骑兵学部地毕业学员。都给我。另外,医护兵至少得给我三五百人。还有……”席君卖也够心黑的。张嘴就来。

    --------

    “打住打住,我说君卖兄,你也太黑了吧?骑兵学部才多少人,你就想给我一锅给端掉?医护兵的人更少了。一年毕业的,也就五百人不到,您让我上哪给你凑这么多?”段云松先急了起来。

    席君卖咧了咧嘴笑了起来:“云松兄。小弟也是从咱们学院里出来地。好歹也得看在小弟地面子上。让我多占一些便宜对吧?再说了。小弟我这一去,就是万里之遥,啥时候回来还没个准呢。多带一些人去,也是为了让他们接受锻炼嘛,你说是吧?俊哥儿。”

    “这个……”席君卖这话还真把我给难住了。思来想去。考虑了一会,拍了拍手:“我也想应下你,可是你拿地人太多了,小弟可拿不准。这样罢。明天。先去见见陛下。能通融一二,若是陛下那边能不能松口,到时候去学院里边问问。看看自愿去万里之外为我大唐建功立业地毕业生有几成。只要自愿……”

    段云松又灌了口酒打断了我地话:“甭问了。那些家伙,没人不想建功立业地。别说是万里之遥,就算是你让他们上刀山下火海,照样眉头不会皱上一下。”

    第二天,我们三人就一块去找了李叔叔,嗯,李叔叔倒也很是痛快,答应了席君卖的要求,不过,李叔叔是有条件地,就是要席君卖保证我大唐西域商路的通畅,至少在中亚地带的通畅。波斯都护府以东,自然是由安西都护府负责,而由葱岭分隔,葱岭以西的地段,就得由席君卖来负责。

    席君卖自然拍胸口概然应允,等出了宫门,席君卖还巴巴地皱着张苦脸:“陛下这不是难为人吗?保证商路通畅,就那三四万人,能顾得过来吗?”

    “君卖兄,话可不能这么说,陛下让你保证商路通畅,又不是让你让将士们去给商贩当保镖,再说了,若真是有哪个小国敢朝我大唐商贩伸手,难道你那几万大军是瞅着玩地不成?”我拍了拍席君卖的肩膀笑道。

    席君卖只在长安逗留了半个月

    着招募到地远征军将士,还有从学院里接收地学员,往西方而去。这位新生代名将前往波斯都护府,相信一定会让大唐在中亚的势力得以更大的扩张和巩固,真希望在不久地将来,大唐的疆域,能无限扩张。

    而大唐皇家商业银行接到的第一笔大单子,就是这些大唐远征军的保险单,另外,渭南县的百姓们,也在我们的诱导下,开始与商业钱行接触,准备进行贷款,以便于合资建立农村合作社。

    去年一年渭南县在商贸上的收入超过了任何一年,到了贞观二十三年春,渭南县的集体化养殖种植园区的建设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始了,而这个时候,大唐派出前往天竺等国问责的使节团,经由了战火纷飞的吐蕃,越过了尼泊尔,直抵曲女城下,声明要见那位新的天竺共主阿罗那国王。

    终在秣牵蕹牵搅四俏坏u笸牡勰欠酃耐酢8祗弥罟墓仓靼18弈撬常馕惶祗霉仓魈仁值南藕桶谅遥股魇俏掖筇剖菇谕旁谔祗枚嘤胁还熘俣馔继舳祗媚诙罚砦碌奶祗霉仓鳎匀徊荒茉市碚庵质虑榉5獠懦霰茫窒氯嗣话盐蘸贸叨龋哉獠潘懒巳恕?br />

    最后双方经过交涉,以及我大唐使臣据理力争之后,阿罗那顺这才勉强同意释放我大唐副使及其下属,不是,交还的副使史遥双足皆残,而剩下的二十七人,也没有一个是肢体完好的。而当听到了李叔叔的旨意,要这家伙到长安来赔罪认错时,这家伙笑作一团,似乎听到了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话一般,并且还多番羞辱我大唐使节。

    最终,大唐使节被迫交出了所有的武器和马匹,带着营救出来的二十八位伤员,徒步赶往尼泊尔。并通过在尼泊尔的大唐进奏院情报人员,这才把消息给传递了回来。

    当李叔叔收到了大唐进奏院发来的消息之后,出奇的没有像往常一般愤怒,反而显得十分的冷静,不过,谁都能从他那张y冷的脸上,读到杀意和愤恨。大唐剑南道五万精锐还有四百武贲军将士,已然在时刻准备着,而剑南道观察使唐俭早在去年年中之时,便以开发交通为由,开始下令十万战俘劳工修筑由永昌直抵缅甸平原的路道。

    --------

    李叔叔最终在大唐朝会上宣读了天竺诸国的罪状,要求天竺新主阿罗那顺如果在半年之内,亲往我大唐长安请降,并交出一干杀人凶手,作出诚恳的赔偿的话,大唐或许会放他一马。另外,天竺诸国,在这半年内,但凡有翻然悔悟,不再奉阿罗那顺为主者,大唐将会放其一条生路,若不然,以敌国待之。

    当李叔叔坐在龙榻之上,y着脸,下令让宣旨官宣读了李叔叔的对这一事情的态度和决定的时候,很多的蕃属之国的使节,都是一副乐得看好戏的表情,甚至还有的使节差点笑出声来,仿佛觉得,大唐帝国肯定拿这个天竺叛逆没啥子办法了,只能嘴巴上叫得凶而已。

    实际上,大唐武研院今年的产量,除了必要的长安换装和出售之外,所有的迫击炮、手雷、钢弩等一系列的武器,全部优先供应和装备大唐剑南道将士,另外,大唐皇家商业钱行已经派出了大量的人手,随同政府官员一块,赶往剑南道南端,开始给这些将士们办理保险业务,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好一切准备。

    这个时候,春末,第一批税款的征收工作也接近了尾声,宇文节就站在我跟前,详细地对这一此的征收工作作出了总结:“商税一共是三万五千贯,财产税八千贯,农税一共是二万三千贯,共计六万九千贯,扣掉渭南县去年的支出,总计收入五万一千贯。过往的数据因为如今渭南人口和土地的变化,所以无法作准,不过,商税和财产税这方面的提高……”

    第957章 六十进制的起源

    着宇文节涛涛不绝的述说,我满意地点了点头,渭南算得上是个穷地方,年税赋收入从来就没达到过二万贯,这当然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就是渭南县如今地盘的扩大,人口和土地是以前的数倍,第二,我到了这里之后,大力地提倡商业活动,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不按人丁征税,而按田亩数量征收农税,虽然农税的征收起点略有降低,却照样超出了往年的农税收入,主要的原因就是那些地主大户的田产重新清理了出来,使得他们不再像以往一般只需要按照人丁上缴税款,而是需要付出超过以往许多倍的税赋。

    再加上去年半年多的时间,渭南借着煤矿搞起来的几个新兴产业,使得渭南的商税突飞猛进。所以,倒也使得渭南县的百姓商贩和士绅们在缴纳税赋之时,并没有出现什么风波,可以说相当的顺利。

    “这倒真是出乎了下官的预料。只是不知道秋税的收入,能不能与春税持平,若是也能达到这个数,呵呵,可抵我大唐一个上州的税赋收入了。”崔仁师喜动眉梢地道。在座的诸位,哪个都是一脸的喜色?就连以板脸为爱好的李乾佑,也难得地挤出了笑脸:“是啊,小小的渭南施行两税之法,不需行那杀j取卵之作为,止一春税便能得税赋六万九千贯,而且百姓皆尽称诵,无人怨言,这还真是让人侧目。”

    我微微一笑:“其实说来,不是本官的本事。倒是诸位辛苦。半年多来,查清了渭南地田亩数,若不然,这春税,怕是得还退后征收,想必诸位也该知道,渭南原本就属关中肥硕之地。田亩之数量。不比其他各道地一个上州差上多少。为何往年收入如此之少?”

    我扫了一眼在场的诸人,自顾自地接着说道:“其一。官府不作为。其二。便是官绅不纳税,止这两项,最少每年使我大唐损失一万贯以上的收入。更不用说商税不固定,人情税居多,官吏们按二十税一又或者是十税一收取之后,却按三十税一上报,其他的。中饱私囊,这其中的弯弯道道,让那些官吏。只利已。无顾于国家与百姓之利,着实可恨。”

    --------

    总结成绩,很不错。不过由于去年修整渭南全县的道路,还有修筑全新的下水道,另外还在县城地东部,开辟了一个专门地农产品和商业贸易集市。原本我还想在渭南整出一条步行街来冒充下政绩。可眼瞅着这么一座小县城,人口才那么点,整出来。怕是连个鬼影都没,得不尝失地事,咱也懒得做了。

    道路修筑,依旧要加快进行,咱们房家的工程队,依旧活跃在渭南县地村村寨寨,还有一条条地道路上,争取能在今年年底,将渭南县主要干道地黄泥道路修筑为水泥直道,交通,发展好了交通,渭南县的百姓手中的各种蔬菜才能往长安送,才能及时地售卖出去,这是一项远期性的政策,必须要抓紧落到实处。

    刚进了家门,就瞅见宫女姐姐依在天井里的躺椅上无聊的打着哈欠。“哟,我说照儿姐姐,今天怎么这么悠闲?”我冲宫女姐姐嬉笑道。宫女姐姐见是我,赶紧坐起了身来,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魔鬼的身材把全身地凸起都绷得那样的诱人,瞅见本公子那一对精光四s的鹰目,娇媚地横了我一眼:“妾身这还不是让五妹给闹地。”

    “怎么了,咱们家地大科学家又在闹什么玩意?”我一p股坐到了宫女姐姐的身边,伸手揽住了她那只盈一握的纤腰,嗯,正宗地大唐黄蜂腰小姐冠军,非咱家的宫女姐姐莫属。

    宫女姐姐很难得地露出了一个娇嗔的表情:“是啊,咱们五妹今个一早上起来就钻那边屋子里,一整天都在里边呯呯碰碰的,妾身也闹不懂她要整什么东西,孩子们又不在身边,妾身无聊了,只能在这儿晒晒太阳。”

    “是吗?呵呵,行了行了,我地好照儿,莫报怨了,流霜就是那性子,做起事来,就跟要把角顶着墙缝地牛似的,谁也拉不住,由着她便是,省得整天问我问题,昨天夜里为夫可是差点一夜没睡呢!”我头疼地揉着脑门。

    宫女姐姐吃吃的笑了起来:“该,谁让您自个沾花惹草地,这可怪不得旁人。”温软的手指头搭在我的太阳x上轻轻地按压了起来。

    我闭着眼睛,嘴里反驳道:“这能怪为夫吗?为夫若真是那沾花惹草的纨绔,早让你们姐妹几个拿棒子给扫地出门了,还能让我的好照儿这么贴心自觉的给我按摩不成?”

    宫女姐姐手指头轻点了我的鼻子尖:“哼,亏您说得出这话来,妾身等可比不了婆婆……”说到了这,宫女姐姐忍不住笑了起来,嗯,老爷子怕老婆的事迹,可谓是天下皆知,连李叔叔都曾经用一句话来评价我娘亲:“我尚畏见,何况于玄龄?”意思是说,这位房夫人连我这个当皇帝的都招惹不起,更何况于我家老爷子。

    嗯,不过,我从来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反而觉得很高兴,到少为有这样的娘亲而无比的骄傲,偶尔婆娘们也喜欢拿我娘的丰功伟绩来说事,这些漂亮妞们,似乎都把我娘亲当成了她们的偶像。

    “嘿嘿,知道就好,天下,怕也就只有魏婶子能跟我娘有得一比了,嗯,走,咱们去瞅瞅流霜妹子,看看她今天又在搞什么鬼玩意。”我站起了身来牵着宫女姐姐的走就往侧屋走去,才到门口,我还真给吓了一跳。

    “这是什么?”我站在屋子外面,难道是我的眼神不好使?又或者是某位穿越人士为了吓本公子玩,特地到我在渭南的家里边挂上这么个玩意?又肥又短又粗的身子,下边挂着一个天平上边专门用来称重量的砝码。

    “俊郎,您回来了,快些进来,我有好些问题想问您呢。”流霜又换了了平时搞科研时穿的道袍,听到了门外我的声音,从里边探出了头来,冲我招手。“这东西是你整出来的?”我吞了半天口水才问出这句话,嗯,太丑了点吧,不过为了不打击流霜制作钟表的积极性我还是决定不对这不知道是什么玩意的东西进行评价。

    --------

    “怎么了?又遇上了甚子难题目不成?”我把脑袋上的软脚幞头取了下来,丢在了一旁边,接过了宫女姐姐递过来的茶水一饮而尽。果然,宫女姐姐看了流霜一眼,给我一个无奈的笑脸,嗯,谁娶上这么个狂热的科研份子,都会感到头痛的,不过,我同样也为她的这种刻苦专研精神无比的自豪。

    矮榻上,摆下了大大小小好几种沙漏和水漏,另外,边上还摆着不少的零碎玩意,流霜很快就把她所发现的问题告诉了我。“现在妾身按您的建议,已经把这根绳索改成了二十一厘米的长度,可是为什么您要求一个计时单位要摆动六十次,而不是五十次或者是一百次呢?”

    这个……我哭笑不得,谁让后世咱们学校搞试验课的时候,没有学生跟我提过这种问题,况且,大唐帝国,用不着去跟外国佬学吧,但是,这六十秒为一分钟的计时,确是根本科学得出来的最精准的计时方式,本公子好歹是后时世,总不能搞倒退吧?怎么也能用咱们中国的传统东西把他给硬套进来,一嘛,显得本公子要比起其他穿越人士更加的强悍,这二来嘛,让千多年后的科学家们去惊叹华夏民族的智慧是何等的伟大,嗯,咱得好好想一想。

    边上的流霜等了半天见我依旧坐在原地瞅着那挂在墙壁上的怪胎式挂钟犯傻,忍不住想伸手来拍我,还好宫女姐姐见机得快,及时地拉着了她的手,在她耳边低声言道:“妹妹莫急,夫君正在想事情,一会儿夫君定然会说的。”

    嗯,思考了半晌我总算是得出了结论,嗯,本公子果然不愧是急智大师,清了清嗓子回过了头来,冲这两位漂亮小娘子得意地露出了两排白牙:“想必二位妹妹都知道天干和地支的吧?”

    宫女姐姐当先点了点头:“这个自然知道,干支就字面意义来说,就相当于树干和枝叶。周易里边就有解释,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第958章 叫啥子达芬奇的

    赞许地点了点头:“你们也知道,我大唐记时,正是时,而纪年呢,却是将六组天干按顺序排列起来,下面将五组地支按顺序排列起来,甲对子、乙对丑。。。。。。一年一组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叫做六十甲子,对吧?好流霜,莫非你还猜不出为夫为何让你如此设计的道理吗?”

    流霜激动地一拍巴掌:“俊郎您的意思便是,以最大而对年小,最长的纪时是年,而最小的计时为秒,皆以六十为进制,是这个意思吗?而十百二十分为一个时辰,就正好跟十二个时辰一般,以地支为计数……”

    流霜越说越兴奋,嗯,说到后边,根本就是一个人沉浸到了知识的海洋里去了,我在边上也只得拍手应和道:“哈哈,正是这个道理,霜儿妹妹果然聪慧得紧,嗯,就是要这么做,我国古人用这六十对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就是干支纪法。若是五十,又或者是一百,这根本就没个说法,想我华夏先民,任何一件事,都要取一些典故来说说。

    这钟表之物,霜儿妹妹若是弄成那些五十进制,若是别人问起你来,为什么非要让这最小的时限按一百下来啊?那你不就找不到话说了吗?”我拍着流霜的背,在那自鸣得意,边上的宫女姐姐无奈地摇着头在那笑,被我瞪了一眼。这才帮着我在边上劝了流霜几句,嗯,总算是让流霜坚定了意志,下定了决心。

    我得意地差点儿哼起了歌谣,嗯本公子实在是太有材了,连这分秒都能给忽悠出道理来,嗯,看样子。本公子的还真不愧是大唐格物致知第一大家。虽然啥叫格物致知本公子到现在还是有些闹不明白。不过没关系,只要是褒意地名号,全安我脑袋上就成。正应了一句俗话:有杀错,没放过。

    --------

    流霜拿起了笔,飞快地把关于秒、分、十二时辰计时的缘由给罗列了出来,这才松了口气:“多谢俊郎和三姐,要是没有你们。小妹光是这个问题不知道要困扰到什么时候呢。”

    “对了霜儿妹子,你这摆钟,什么时候可以弄成让为夫看看。”我十分感兴趣地往流霜的边上凑过去,案桌上,摆了了无数画得神奇无比的符号和图样,弄得我一头的雾水。只要开口问这位设计大师。

    “不成!现在还不能看,等妾身做好了,夫君再看不迟。”流霜很执着。喜欢追求完美。看样子她不希望自己的失败作品出现在我的视线之类,算了,女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小秘密不希望被别人所知道。我能理解,由她自己,这是她地兴趣所在,我希望我自己地婆娘都能有各自地事业和爱好,让她们把自己的精力用在正道上面,而不是每天只知道在家里,把心思放在教孩子们如果在父亲跟前争取更多的宠爱,获得更多的家财上。

    至少,她们都很好,至少我平等地对待着每一个孩子,小心翼翼地摆正着自己的位置,时时刻刻地警惕,千万不要由于我的行为而导致孩子们的矛盾,这一点上,也着实让我伤透了脑筋,任何一人都会有偏爱,我就比较偏爱照儿地两个子女,不仅仅是因为她们的年岁最大,更因为他们的品性,比起略显得骄宠的房拓和房宽,要显得更加的大气和更成熟,至于老四房德,如今年岁还小,不过,像绿蝶这般善良的女子所生的孩儿,肯定也不会是孽子。

    后世在教职工生涯浸y了十数年,到了大唐也同样从事相关工作这么久的本公子十人清楚地意识到,孩子会成长成什么样,最主要还是靠父母地言传声教,而不是把责任推给老师,当然,老师也同样重要,没有道德的师长,所能教育出来的孩子,可以想象会是怎么地情景。

    父母不管孩子,或者太过宠爱,都会导致孩子们的性格畸变,老三就这样,若不是我这个二哥负起了教育这臭小孩子的重责,这家伙到现在不翻天才怪。而我,若不是因为穿越过来,取代了原本的那个小白灵魂,这会子,本公子怕是脑袋上不知道顶不知道多少顶的绿帽子,还蹲在门口乐呵呵的傻笑,嗯,想到这里,就觉得庆幸,我来了,我穿越了,我改变了,至少我不会被人在史书上画个人头,顶着描

    绿油油的帽子。

    我很严肃的在考虑,看来,我能穿越到这个世界,或者应该说是另一个时空支线已经厌倦了我,而我的到来,却让这个时空支线感到了战栗,因为,本公子的成就,已经远远地超越了人类的前进步伐,可以说,评选这个时空支线的最伟大的杰出人材,本公子肯定位列第一。

    西方野猴子里的那个叫啥子达芬奇的,经过了本公子到达大唐这么多年的历练与思考,已经能百分之百的定下断言,这丫的就是一个穿越青年装扮的神g,而他本人,应该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穿越过去的穿越人士,嗯,看样子本公子也该整理出一本优秀穿越人士名单,排第一位的,当仁不让,自然是我自己,至于其他人嘛,嗯,排名不分先后,按笔画顺序排列就成。

    比如什么黄帝、炎帝、反正一股恼的全成为了优秀穿越人士的典范,当然,等本公子以后退休了,一定要修筑一座现代化的宫殿,里面要摆满后世的各种机械模型,例如飞机、宇宙飞船,就连核武器的标志咱也刻上,还整一套包括音响设备的家电、空调什么的,再拿金属板将相对论、宇宙进化论、资本论、独立宣言……嗯,咱记不住内容,至少也得把标题给想出来,让那些以挖别人祖坟为乐的科学家们最好一辈子都合不拢嘴巴子,喝不成稀饭。

    想到了这儿,我不由得耸肩直乐,得意地在那靠在摇椅上j笑。看得边上的宫女姐姐和正在烧水的婉儿很是面面相窥,婉儿给吓了了一跳,提着水壶都没注意到水洒了出来,还好是刚加的凉水,不然这妞不尖叫着跳起来才怪,倒是宫女姐姐很镇定,看样子已经见贯了自家的夫君胡思乱想时的表情。

    --------

    很是镇定地抄起了桌案上的笔伸过来轻轻地戳戳我:“夫君,您这又怎的了,笑得怪惨人的。”

    “没啥,为夫就是想起了件好玩的事儿乐呵乐呵罢了。嗯,婉儿,一会你让勃那尔斤去整点黄瓜来,晚上整个凉拌菜,到时候顺便整些面膜,你们也都抹抹,让咱也沾沾光。”我摸了摸脸,皮肤经过了一个冬天,有些燥了,伸手打了个响指冲婉儿吩咐道。

    美美地享受了一顿晚饭之后,本公子亲手施为,为三位漂亮的女子亲手敷上了面膜,流霜依旧不太适应,主要是嫁来咱家的时间还短,对于很多新奇的玩意还不太适应,躺不住,老在那扭来扭去的,双手也是,看得我好笑,只好给这丫头找了本小说,板着脸上她老老实实的呆着,不敷够时间不允许揭下面膜,流霜这才安宁下来。

    我也捡起了一份报纸,开始欣赏起来,每天早上,长安的报纸都会向周边的地区发售,如今,《大唐时代周刊》的单期印刷量已经达到了五万份,并且还供不应求,曲江书院每期都要订购三百份,可即使这样,大部份的《大唐时代周刊》都会给翻得起毛边。除了长安自身要消化近三万份外,其他的都会发往大唐各地进行销售。

    而《大唐日报》的单期印量更是恐怖,十五万份,也同样是供应着长安及周边地区,比如本公子手里这份,就是今天早上送过来的。大唐的文化产业已经不像几年前一般无聊了,几年前,除了四书五经之外,几乎就没见着一些娱乐性的文学作品问世,而至少本公子的《三国演义》、《花木兰》、《封神榜》等一系列集娱乐和历史于一身的作品问世之后,大唐的文化市场似乎一下子就蓬勃地发展了起来,很多文人士子也忍不住技痒也开始在文字的海洋的畅泳了起来,很多的作品都在不断的陆续问世着,当然,销量自然是有好有坏。另外,通俗易懂的白话本的小说更是受到广大百姓的关注。也使得一些士子们在文字的应用上,尽是能更贴近生活一些。

    第959章 程叔叔上高原

    且所有的投稿,都要求作者自己先行断句,虽然错漏是,标点符号的推广和流行已经形成了一种无法阻挡的潮流和趋势。而到了如今,国子学、弘文馆、崇文馆,甚至是大唐各州的州学、县学,都已经被要求必须使用标点符号,另外,数字、数学符号也同样与大唐的学子们在课本里相见了。

    特别是《算术》课本里边,不再是以往的满篇的文言文来描述数学的魅力,而是以一种循循善诱的方式,结合着数字和数学符号来引导孩子们增加逻辑思维。

    这是一个不过逆转的时代在进步的现象,就连我上个月与渭南士绅一块去参观渭南的官办县学,想看一看,了解时下大唐的教育情况的时候,就曾看到一位中年夫子在教学生们学习《算术》时,正在问孩子们“一个笼子里有十只鸭子七只免子,请问,应该有多少只脚?”的问题。

    渭南县学的修筑用的是吴升家在城外的那片荒地,那片地我瞧过,确实不小,至少盖上一间能容纳一两千名学生的综合性教育机构完全没有问题。现如今,地基已经打好了,围墙也已经修筑完毕,学校里的房子也同样分为图书馆、宿舍、教室,食堂,当然,一个巨大的,让学生们耗尽他们那年轻而无穷无尽体力的c场的建设已经接近了尾声。

    现在已经有很多地百姓领着自家的娃娃来这儿打探报名地手续了。就包括吴升这样的大地主还有杜论这样的商人,也同样准备让自家地佃户和佣工地孩子来此就读。这些人也明白得很,知道人材地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在我的灌输之下让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很多时候。做好事,并不代表自己会吃亏,甚至收入会大于付出。

    嗯。这一期地《大唐日报》写得相当的不错,对于大唐曲阜县候孔颖达的评价相当的中肯,细数了他地一身功过,这位作者是站在客观地角度来看待事物。既显得冷静。却同样能让人感受到孔老大人在学术界应该享有地威望。

    --------

    两天前。李叔叔终于在朝堂上接受了孔老大人地辞呈。允许致仕。另外,新地国子监祭酒令狐德棻也将于十天之后上任,成为孔老大人的结班人。不过。依旧有人对于令狐德棻成为国子监祭酒颇有怨言,认为这位令狐大人声望不足,而且不是意志坚定之人。能不能把大唐的科举制度改良沿续下去还两说。

    嗯,现在不同于以往,似乎这些文人士子已经越来越热衷于对朝庭地政务发表一些适时的看法。还有代表着普通人的担忧。这是好事。说明这些读书人已经不在像往常一般。两只耳朵除了用来煽煽蚊子。就没好好地用过,李叔叔倒很宽容。或者应该说大唐的风气就是如此宽容。允许这些小年青在底下叫嚣,能听到民间的声音,这是一件好事。总比独断专行,做错了事情也不希望让别人说要好得多。

    边上。摆着一份《曲江论坛报》。这是学院地内部报纸,跟大唐皇家军事学院地《大唐军事》一文一武。都从各自地观点看待着事物,《大唐军事》一般对于国内地事件只作简单地评述,但是对于国际事务却述说得相当的详细。而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在关注着大唐远征军地动向,还有对于天竺诸国对我大唐地不尊敬,表达了强烈的愤慨。另外。吐蕃问题已经做成了一个专栏,每天都会请大唐的一位名将对于吐蕃地事务进行点评,很有点像后世的高端访谈节目。

    没过几天,又收到了进奏院地最新消息,吐蕃。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了,目前而言,吐蕃三方之间,正在进行着激烈地地盘和势力分配。相互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最初阶段。以禄东赞为代表地大军与芒布松赞为代表的军事力量之间的斗争最为激烈,而这个时候,涅赞芒赞借着他爹地名头,在冷眼旁观自己地王叔和皇侄打生打死的当口,拚命地吸收着附近的地盘,扫平周边不服其统治地部落,而且,双方都向其许诺好处,希望他转过头来帮助自己攻击敌人。

    可哪里想得到,这家伙根本就是一两面三刀地主,两边拿来的钱和物全收入,拍着胸口作了无数应承,可照样该干啥就干啥,毫不

    东赞和芒布松赞的感受,亲帅大军五万,杀入了墨脱烧杀掳掠,最后攻下了前任国主松赞干布赏赐给墨脱哲可的墨脱城,墨脱族只能掩护着自家的主母和幼主,退往西北,投奔正在北吐蕃的墨脱哲可。

    墨脱城可不像聿赍城一般,他是吐蕃高原上的一个重要的军事重镇,位于臧河,也就是后世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东联东吐蕃各族,向南数百里便已下了吐蕃高原,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