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调教初唐 > 第 219 部分

第 219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陛下既然是赶着来的,想必也还未吃饭罢,臣请陛下移步……”我见事情差不多了,也松了一口气,边上地李治拿手肘顶了顶我,指了指自己的肚子,冲我挤眼,我哪还不明白他的意思,赶紧冲李叔叔笑道。

    “不用了,朕倒是听闻你们这里有个工作餐?是这个名儿没错吧?嗯,就整这个来用便是。”李叔叔大手一挥,很是潇洒地道。

    边上的许师待要说话,我给了他一个眼色:“你去便是,让那酒店多做几份,另外也给外边的侍卫一些,辛苦了一早,也总不能让这些勇士空着肚子。”

    不多时,一份份的工作餐便已送至内堂,皆是两菜一汤,一荤一素,边上还有米饭一碗,馒头两个,李叔叔很有兴致地尝了一筷:“唔,不错,贤婿,为何要想着整出这么个工作餐来,有何寓意呢?”李叔叔也不客气,端起了碗大嚼起来,看样子,李叔叔也是饿得够呛。

    我扒了口饭便朝李叔叔笑道:“陛下,我们这些干工作的,毕竟不比他人,有时候工作忙碌起来,连家都归不得,只能就近用餐。可若是官衙之中的人员若是去了酒楼吃喝,其一,虽然费用是咱们官府出,可是有些人为了摆气派,常常三五个菜,有时候还叫上酒来,浪费不说,还容易造成不好的影响,另外,有些酒楼还不愿意收钱。如此久而久之,必然养成奢之风气,所以小婿无奈之下便想了这么一个法子,一来,用餐固定,每隔一旬接帐一次,如此一来,咱们既能节省经费,也能让大伙一快儿用餐,便于交流,另外嘛,二菜一汤,也足以让人饱餐了。”

    第946章 大有深意?

    叔叔喝了一口菜汤笑了起来也倒细得很,由小见大,你倒在这些方面很有一手,嗯,这个法子好,朕也觉得这两菜一汤,足矣。”

    李叔叔吃完了最后一口馒头之后,拍拍p股,终于与我一块告别了官衙里的工作人员,随我出了官衙,说是要直接去看我的蔬菜大棚,路上遇到了不少的百姓和士绅,他们倒是认不得我身边的李叔叔,不过倒是认得我这位县令大人,都冲我抱拳为礼打招呼。

    我也一一回礼,嗯,官吏也百姓的关系好了,这样也才容易展开工作,李叔叔笑眯眯一直没有说话,出了城之后,也没有同意我骑马过去的请求,而是与我一块儿漫步踏雪而行,赵昆等人自然牵马走在后边,跟房成也聊起了天来,毕竟见的面多了,倒也熟悉起来,加上房成这人一向对人亲善所以这二位倒也还是有说有笑的。

    白雪皑皑,银装素裹,远处的顽童在雪地里边追逐打闹玩着堆雪人,还有两个小家伙互塞雪脖子,嘻嘻哈哈地冲了过来,李叔叔身边的侍卫就想朝前去驱赶,我赶紧站了出来,冲那俩个混小子喝道:“狗娃,柱子,怎么又疯到这儿来了,还不回家,一会我让你爹来抽你!”

    小家伙浑然不在意我的威协,还冲我吐了吐舌头:“干嘛听你的,对了,你家老三啥时候才来,咱跟他还欠着一架没打呢。”

    听了这话。着实让本公子大失面子。怒了:“两个臭小子,还敢在我跟前摆谱,瞧我怎么收拾你们!”抄起了两团雪,啪啪,揍在这两个拔腿就逃的小家伙p股上。方自畅快地笑了起来:“小子,本公子我要不是有事,一会非抽烂你们地p股!”

    兴奋完了一回头。见李叔叔跟李治两个目瞪口呆地瞅着我,有些不好意思地干笑两声:“岳父大人。这些小混球不知理数。还望岳父大人莫怪。”

    李叔叔脸上浮起了笑容摆了摆头:“你小子。这些小家伙都什么人。连你这个县令大人都这么地不卖帐。”

    --------

    “就是附近的一些乡民的孩子。前些日子我家老三那混球在这儿跟他们干了一架。嗯,两边就结下了仇……”我唾沫横飞地向李叔叔控诉着这些小家伙的干的坏事。嗯,不少,这帮子小家伙抓j撵狗地,整天就没干过啥好事,让我给教训过几顿。可这些小孩子太皮实了,照样累犯。不过,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儿,我总犯不着真的把人家地娃儿给狠抽一顿吧?

    李叔叔身后的一帮子大内侍卫全都乐得咧开了嘴。李治也笑得两排门牙直发光:“俊哥儿您可真能耐,连这些小家伙都敢跟您对着干。还真没见过。”

    原本也笑得乐呵呵地李叔叔听了李治这话,眉头略略一皱:“稚奴啊,你以为你师尊就这点能耐,连几个乡村娃子都收拾不了不成?他这么做。其实大有深意得很……”

    李治:“……还请父皇请点儿臣。”李治一头雾水地瞅了边上虽然面无表情,可实际上本公子也同样一头地雾水。我自个咋就不知道我有啥子深意捏?可瞅李叔叔一本正经很严肃地表情。似乎这位老流氓不像是在挖苦又或是戏弄于我。

    “如果你是百姓。你看到自家地孩子敢在县令大人跟前嬉闹,而又不受责罚,你会做何想?”李叔叔冲李治问道。李治眨了眨眼,思考了半晌。小心地瞅了我一眼之后低声言道:“若是儿臣,定以为这位官员太过软弱。不擅于治理民生。”

    听了这话,可把我给气地七窍生烟,这娃子,是不是活的腻味了,等一会没人的时候,看本公子怎么报复你,别以为太子爷就了不起,咱有的是招收拾你这个坏蛋。

    “你!”李叔叔气的立了眼角,不过旋及一叹:“你这孩子,看样子还是出来得太少了,根本就不了解何谓民间之疾苦啊,你可知道,百姓一向畏官如虎,你难道觉得这是好事不成?……”李叔叔一番苦口婆心下来,不单是李治,连我也明白了,没想到,本公子的平易近人,反倒成了李叔叔最看重地治理民生的根本。

    嗯,这话不错,官府若是远离民众,高高在上,有用吗?更多地是引起百姓的反感,虽然我一直是这么干的,不过,我没有想到李叔叔会觉得本公子跟乡村娃子之间

    会有这么多的妙处,看来,本公子不拿拳头去揍这帮是正确的。很庆幸自己没这么当着李叔叔的面干,不然,这老流氓不知道又冒出啥浑话来。

    “儿臣知错了。”李治诚心诚意地向李叔叔言道,李叔叔点了点头:“罢了,这也怪你不得,常年与你交道之人,何尝有过寻常百姓人家,嗯,你若是有空,多多倒你师尊这边来走动走动,多看多听,这才是正理,明白吗?”

    “是,儿臣知道该怎么做了。”李治点了点头老老实实地答道。这边,我自然是摆出了一副谦虚地表情。

    李叔叔满意地点了点头之后,看了远处奔走地孩童一眼,脸上浮起了悠哉的笑容,踏着雪继续前行,走了数步,歪头冲我笑道:“老夫方自踏入渭南,就见渭南如今之建设,可比那年朕从泰山封禅回来之时齐整多了,人行边,车马行道,井井有条,方到了这官衙之前,又见你来了一手漂亮的,可谓是大获人心,而你这份工作餐,更是让老夫吃得痛快得紧哪。嗯,光是你这几手,天下能如你一般之能吏,曲指可数。”

    我赶紧恭敬地答道“岳父大人此言差矣,此非小婿一人之力,乃是陛下一力地支持,还有陛下与太子殿下所荐之良材共同努力,不然,凭小婿一人,能做得几件事?又能让渭南变多少?”

    “哈哈哈,罢了,老夫也不夸你了,你也不用自贬身价,什么样的人,能办什么样的事,老夫清楚得很,今日就光在县衙里见到的那几人,确实没一个不是俊材,老夫这个伯乐,原本以为自个找倒的是匹千里马,谁知道,竟然是一副无价的马骨。”李叔叔拍了拍我的肩膀大笑着背走朝前大步踏去。

    我呆在原地,先人你个板板的,本公子可是人,不是马,更不是排骨马,老流氓,本公子早就知道这老家伙不是啥子好鸟。心里愤然,嗯,瞅见边上的李治嬉皮笑脸的,冲这家伙一瞪眼:“这几日的功课作了没,还不拿来让为师检查?!”

    --------

    李治一听这话,顿时两眼发黑,赶紧朝我比划个噤声的手势,朝我赔笑低声道:“俊哥儿您就莫闹了,我爹还不是夸您嘛,您老人家大人大量,切莫把气撒小弟的脑门子上。”

    后边的赵昆等人虽然不知道我跟太子爷在说什么,可是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得出来,嗯,觉得我跟太子的行为很猥琐,没办法,这事能儿正大光明吗?李叔叔会放过我俩才怪。

    “什么话嘛,为师是那种公报私仇的人吗?只不过方才见你一脸嬉色,还以为做出了什么成绩呢。”我白一眼这个无耻之徒很是愤然地道。最恨的就是别人说中我的心事。

    李治赶紧在我耳边嘀咕,好话连篇,我这才转怒为喜,嗯,人只要知错能改就好,深呼吸,阳光底下,让人不觉寒意,倒从心底里升起了一丝畅热起来。

    这时候,已然接近了本公子的大本营,应该说是本公子的生态农业基地,李叔叔在我的引领之下,兴致勃勃地参观着,每一项都不放过,遇上啥子不明白的都要问上一问,嗯,总而言之,李叔叔终于走到了蔬菜大棚的时候,终于完全明白了循环生态农业的妙用。

    李叔叔自已动手,从竹架上摘下了一根黄瓜,放到了边上勃那尔斤提来的水桶里边洗了洗,放进了嘴里咬了一口,脆生生,清甜的味道顿时入喉,李叔叔眯起了眼睛,很是享受地打量起这仿佛与冰天雪地隔绝,宛若世外桃园一般的蔬菜大棚。一面嚼着黄瓜一面叹道:“老夫可真没想到,就四百来牛母牛为引,还有这菜棚,还有那个贮粪室,发酵池……你居然能让这些东西环环相套,环环相扣,没有一丁点儿的浪费,老夫方才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第947章 大唐钱行

    本农活,竟然也能这么干?牛壮而猪肥……怕是到得些产出,你怕是至少能嫌上万贯之资了,若再加上蛋、奶)。|品,啧啧,老夫可谓是大开了眼界。对了贤婿,你这些,都能推广吗?”

    李叔叔两眼发着光,神彩飞扬,边上的李治这位太子爷也无耻了点,一手提着一根黄瓜,这边嚼一口,那边咬一嘴的,也不知道这小p孩子刚刚吃饱了饭,哪来那么大的肚量。

    李叔叔问话,我只得强打精神:“自然是可以推广的,毕竟这此些东西,但凡是以耕作为生的农民都有,那些地主富户,若是照小婿这些方法施为,别的不说,至少能让他的收入,翻上数倍不止。”

    “哦?呵呵,老夫信你,不过贤婿,照你此法而施为,岂不是富者越富,贫者越贫?那些贫苦一些的下等户,他们怎么办?”李叔叔停下了吃黄瓜的动作,皱起了眉头冲我问道。

    “下等户自然也有办法,小婿正在与渭南北部三个村、西部两个村,东部五个村、南部一个村计十一个村寨的庄户商谈一个协议。”我微微一笑,相当自信地道。本公子的循环生态农业已经激起了渭南百姓们对我这位县令大人的信心。

    为了能让渭南县整体经济和农业得到高速发展,我以村为组织,每个村不论户等,而是按其所出的田地的大小,还有牛、猪、j鸭等物折合股价。而官府则出技术,而本公子正正构思,准备跟当地地士绅合股在当地开设了一家钱行,提供贷款购卖材料和修筑各种相关建筑。

    合作时限为五年,从第一年起。每年利润的三成用来尝还钱行的贷款,而官府付出的技术不收取费用。如此一来,整个村庄的百姓自然也能够集体致富。

    --------

    “钱行?这又是什么玩意?”李叔叔眯着眼睛一脸地好奇。就算是站我边上的李治也同样很好奇,因为如今唐初。根本还没有一家专门从事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专业金融机构。大多都是私人之间地借贷性质。就像是我跟你借钱。咱俩去官府作个见证,然后每年付你几成利。实际也就是高利贷。

    高利贷的起源要早于银行,就是因为人们在很早以前就知道如何用钱来升钱。但是国家却缺乏一个规范地管理办法。直到唐代后期,才出现了类似于银行地钱庄。

    李叔叔和李治都不清楚到底什么叫钱行。这我当然能理解。我便开始向李叔叔和李治解释:“什么叫钱行。嗯,举一个最简单地例子,岳父大人您的钱放在家里边不安全。怎么办?那您就把您地钱,存入我们的渭南钱行里边。这里,我们不但不收您地保管费。而且,还向您付利息。存款的利率分为几种,最低地是活期存款,是百分之零点五。如何您存一年的定期。那就是零点八,存二年一点一五。存三年……照此类推,最长的期限目前止订三年,三年到期之后。您地定期自动转为了活期存款。等到您来取钱的时候,我们就会把您地钱,还有该付给您的利息都交到您地手中。”

    李叔叔和李治对望了一眼。歪过了脑袋来:“贤婿。你莫不是吃饱了撑着了?我把钱交给你保管。你反倒送钱给老夫用?你,我说贤婿啊,老夫方才夸过你,可谁曾想,一转眼,你倒给老夫弄了这么个赔钱的玩意,你真是钱多了烧的?”李叔叔那副恨铁不成钢,苦口婆心的要劝我弃恶从善地模样让我着实哭笑不得。

    “岳父大人您莫急,小婿这还没说完呢。咱们这钱还有另一项挣钱地业务呢,您瞧,若是百姓来找我们钱行贷款,这利率,自然就跟存款不一样了,短期小额贷款的利率为百分之三起,小额地意思就是十贯以内,而长期的贷款从一年起,最长的年限为五年,一年期地贷款利率为百分之五,五年期地贷款为百分之十……”我向李叔叔详细地解说我所理解的东西。

    后世什么赚钱最稳定?银行,至少在我的眼里银行赚钱最稳定,别地不说,一借一贷之间地差别,绝对是无本地买卖,您想,只要你掌握有一定的现金流,然后一借一贷下来,光是吃其中的差价,那是多少?我有个在银行工作的同学就曾说过,这个世界上,受到国家政策保护,最赚钱的是啥?

    融业,可惜咱才疏学浅,对于金融业只有一点和概念也知道,银行正是金融业的标兵。

    李叔叔越听越来劲,嗯,最主要就是对于我的这个理念似乎感到新鲜好奇,详细地询问着。最后,李叔叔眯起了眼:“那这钱行怎么缴纳税款呢?”

    “这就要有专门的审计人材,来对钱行的帐目进行核查,按照所得的利润,小婿以为,这种新兴的行业,乃是金融,所以,应缴税率就不得像以往的田税和财产税一般,小婿以为,按照百分之二十的比例缴纳税赋,上缴国家。”

    李治吸了一口凉气:“百分之二十,那不就是五税一?俊哥儿您真愿意这么干?”

    我白了李治一眼:“干,为什么不干,殿下您想,除了一开始的准备金之外,几乎就是无本的买卖,只不过,小婿这个钱行目前还止在纸上,还未真正的施行,就是想问问陛下,若是陛下应允,小婿才作施行。”

    五税一,很高吧?嗯,还不是怕李叔叔和朝庭不同意?毕竟咱知道新兴产业的难度有多大,而且这种金融企业首先必须获得国家的认可,不然,你以为你吊门吊样的开了个钱行,国家会对你不闻不问?不把你当成肥羊宰了才怪。

    对于钱行,我早有想法了,可是大唐目前阶段来说货币的流通量不足,所以我的这个愿望一直束之高阁,但是如今,本公子治理渭南,要开展,就需要进行融资,才能整体的提高渭南的经济实力,拓展渭南的发展之路,可咱也不是圣人,也好吃饭饮酒。总不能把钱白借吧?

    --------

    再加上,唐代的民间私人借贷利率平均下来也在三成以上,根本就是高利贷,我总不能为了开发渭南,也采取杀j取卵的这种借贷模式,所以,才决定用这种法子来做。

    “五税一?”李叔叔从地面捡起了一片散落的菜叶子,放在掌中把玩,眼中尽是难明的光芒,大伙都不说话,我也不敢说话,生怕一c话,若得李叔叔不悦,老家伙不同意,那咋办?

    李叔叔过了老半晌,把那片菜叶子丢入了水桶内清洗之后,摆到了边上的菜篮子里边,这才长叹道:“老夫也知道,咱们大唐的百姓苦啊,每每灾年,必然会向地主借贷以买粮种,不过往往一年到头来,所获之收入,却难以承受那些高利,一来二去,三五年余,百姓便只能卖地而求生,朕谁大唐天子,可却也一直苦无良法,不过今日,贤婿的这个主意,倒是给老夫开了一条新路。”

    回首望着我。“这儿不是谈话之地,去你家里边,好好跟老夫说叨说叨此策。”

    不再多言,随着李叔叔一块儿朝我的家中赶去,不多时,就到了我在渭南的家中,安坐下后,除了我跟李叔叔和太子之外,就剩赵昆这位保镖头子,其他的人自然全在屋外,不得入内。

    我把我考虑了想当长的时间,写出来的关于建立钱行的构思,厚厚的一大叠全交给了李叔叔和李治阅览。一面向他们解说一些新名词和他们难以理解的地方。

    “……小婿还有个建议,希望我大唐能够成立一个相关的审计机构,既可以审计我大唐各项工程的用度,也能审计钱行这一类的机构,使得钱行不敢偷漏税款,而且,每年钱行必须将其借贷报表上报州府或者是长安,当然,还应该无序的随时抽查到当地去查实报表之真伪……”我在边上侃侃而谈,钱,咱早就够花了,怕是本公子家里的钱帛,也够我一家子安坐在家中好吃好吃好几百年。

    钱对于我来说不过是一个数字,我只希望的是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大唐在我的调教之下,越走步子越坚实,道路越宽阔。

    -------------------

    第948章 看你上钩不?

    中午时分,一直看到了夜晚,李叔叔依旧津津有味地着,仿佛要把我所整理出来的这些相关资料给吃透,能够在他的脑海里边拟化出一间钱行来。我不知道自已喝了多少杯茶水了,嗯,可连小便都没上过一回,依旧觉得口干舌燥,看样子本公子吐出来的唾沫星子都快抵上三五斤茶水了。

    李叔叔后边的赵昆也已经盘坐在地上,驻着他的宝刀,两眼眯成缝,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可以看得出来这家伙在打磕睡。李治也同样努力地去理解什么叫钱行,什么叫金融,什么叫金融活动,不过他那张皱成一张死面饼子的脸孔上可以看得出来,这家伙的领悟能力最多只相当于李叔叔的三分之一,李叔叔的目光越来越显得热切了,就连送来的晚膳,也就是狼吞虎咽了吃了,抹抹嘴就接着继续审视。

    嗯,钱行的注册资本,有两种,一种是地区性银行,也就是大唐的一道,这种银行的注册资本至少要达到一百万贯,这个门槛,说高也不高,大唐家财百万贯者并不多,但也肯定少不了。就算是他们的钱不够,还不一样可以合伙入股。再说了,只要大唐严厉地打击私人借贷,这样一来,钱行,这种有国家保护的商业机构,就会成为大唐百姓们存钱贷款的不二选择。

    只有达到了这个门槛的,才允许开设钱行。另外,想将你地网点开遍本地区。那么。每一个网点的开设,都必须要获得当地政府机构地认可,开出了公文证明,方可营业。

    要不然。随随便便几个地痞流氓,又或者是有坏心眼地垃圾,弄点儿钱来装点出一个门面,装修一番,也装模作样地办起钱行来。到时候。携款潜逃。百姓们咋办?肯定会怪朝庭。所以,这个准入制度的门槛必须要有,而且要有很多的条约进行约束。必须很严格,才能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

    我可不希望因为本公子原本一个好好地利国利民的好计策,倒头来,让人千夫所指,让百姓唾骂。甚至让我在穿越人士里成为最失败的典范。

    --------

    “你的意思是说,朝庭成立一个由朝庭来管理的制度性钱行。只负责政策上地调整,例如监控我大唐这类机构地存贷款利率等,而不对百姓经营业务对吧?唔,这倒是个好法子,不过,你这个存款准备金又是什么东西?”

    “那这个存款准备金又是何物?”李叔叔伸手指点了点上边地一处名词冲我问道。“这存款准备金,也就是专门用来以务客户提款地需要。如果说。银行把钱都给贷了出去,那么若有人来取款,那咋办?取不到钱的话。百姓岂不是觉得这钱行根本就是一个只进不出的鬼地方,谁还愿意拿钱去存,所以呢,小婿才想了这么一个法子,一开始,为了让平民百姓放心,这存款准备金可以提高一些,按存款率地百分之三十缴存在国家钱行,若是过上五到十年之后,百姓们都信任了钱行,不再担心自己的钱会损失掉,这时候,我们在降低存款准备金的比例,不过,无论怎样,都不能低于百分之十五。”

    打个比方,钱行存款共计有一百万贯,那么,他就得先交纳三十万贯给当地的国家钱行的金库里存放着,剩下地七十万贯,才是可以用来发放的贷款资金。

    在我地眼里,银行那一套也很简单,嗯,至少我觉得很简单,反正咱又不搞其他金融活动,只搞储蓄和借贷,这样一来,同样有大利可赚。钱行的贷款基准利率最高为一成,这在最大程度上杜绝了私人借贷之风,当然,贷款,咱也只搞抵押贷款,这一项工作得严格把关,正所为谁贷的款,谁负责收回,如果对方恶意的不愿意还款,那么咱们官衙里见面。

    再说了相对于大唐目前三成到五成的私人利率,一成,怕是刚开会都被会人抢个净光,所以,贷款上的把关,必须是精于算计,忠心为钱行服务的人员。

    当然还有一点,如果对方愿意是三年还款,可到了那时候,对方因为天灾人祸,又或者是做生意亏本了,那样地话,可以申请贷款延期,这样一来,同样避免了百姓地困苦……

    “国家成立一间钱行,然后,负责监督和管理下边的商业钱行,是这个道理对吧?”李叔叔抿了抿嘴,红红的舌头跟毒蛇地信子似

    一缩地,看得人发寒。

    我赶紧点头表示认同李叔叔的理解。李叔叔伸手摸了摸脑门,脸上地欢喜之色越加地浓重,我知道,机会终于来了。“岳父大人,小婿亦想请陛下入股,借陛下之天威和声望,百姓自会信任陛下的诚信,到时候,小婿地这个商业钱行地经营活动就能更好地开展。除了陛下出资按总股份的比例获得股份之外,小婿想以皇家的名义,将此钱行成为大唐皇家钱行,这个名义,可值百分之十地股份,不知道岳父大人以为如何?”

    “哦?”李叔叔,看着我,似乎在心里边盘算着什么,而边上,我拿脚尖顶了顶李治,丢过去一个眼色,这小家伙自然知道如何配合:“父皇,儿臣也觉得师尊此言有理,毕竟,此事若能由父皇来首开先例,就算是那些以高利谋取百姓的土地之宵小,想来,也不敢反对此事,这钱行,儿臣也以为,越早成立越好,儿臣也愿意追随父皇,往钱行里入股。”

    李治这话绝对出于真心,这家伙虽然没啥经济头脑,不过,跟在我p股后边这么多年,没吃过猪r也见过猪走路?咳咳,没见过本公子赚钱的多少,至少他跟我合股干的任何事儿都是整天数钱进口袋,自然明白跟着我,啃定能有r吃,也有汤喝。

    李叔叔没有说话,眨了眨眼睛,似乎在盘算啥子,而我跟李治,都只能直勾勾地瞅着李叔叔,李叔叔似乎还在犹豫,,看样子,咱不再扔点再料的鱼饵,李叔叔这条鬼精的万年鱼是很难上钩的。

    我清了清嗓子:“另外,若是陛下应允,我大唐皇家钱行还愿意为了支持国家,开办我大唐将士的保险业务。”

    --------

    “保险业务?”李叔叔两眼一眨,瞅着我没说话,似乎想听明白我到底说的是什么鬼东西。我一脸的正气,站起了身来,目光悠远地望着窗外,神情相当的肃穆:“陛下,我大唐虽然强盛,然而时有边患,国家为了维护统一和正义,派出我大唐精锐扫平敌人和叛逆,才能使得我大唐得以安宁,然后,国家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别的咱就不说了,光是每年花费在那些失去了劳动力和失去生命的将士身上的钱帛,也怕得有数十万贯之巨吧?”

    “差不多,光是贞观十八年对高句丽一战,为了抚恤阵亡和失去劳动能力的将军,我大唐就花了近五十万贯,而为新罗雪仇,灭百济,征倭国一战,咱们大唐的武器装备是越加的精锐,阵亡和失去腿脚劳力的将士倒是少了许多,不过,也花了近二十万贯。”李叔叔一脸的难过,看样子,他也很心疼我大唐精锐的损失,当然,也有可能李叔叔是心疼自己的口袋一下子又少了那么些钱帛。

    “这个,就跟小婿方才提到的保险有关,若是让钱行来做的话,不仅仅能让国家减少损失,还能大涨陛下之声望。”这一招再没用的话,咱也没招了。李叔叔疑惑地皱起了眉头:“贤婿,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想干一个赔钱的买卖?”

    “岳父大人,其实这是一个互利互惠的办法,小婿就算亏,实际也亏不了多少钱,但是为了国家,小婿愿意担上这份担子。”我雄纠纠气昂昂地向李叔叔慨然答道。李叔叔这下子还真来了兴趣了:“说说,这保险是啥玩意。”

    “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也就是小婿看到我大唐那些将士在沙场上拚命搏杀,很多人命丧黄泉,但是家中孤老,虽说国家会免其税赋,然而缺少了劳力,依旧困难,所以小婿才想着,该为我大唐的将士们做点什么,也想让我大唐军人知道,陛下,不仅仅是率领他们无敌于天下的统帅,更能保障他们的身家幸福安康。”

    第949章 家里来了一驼子

    义凛然的话,本公子随口就来,李叔叔虽然还不明白我话里边赞扬他的英雄事迹还是感到了相当的满意,脸上的抬眉纹都笑得多了几道。保险,简单的来说就是你出钱交给我,以合同的形式,保证你在期限内可能发生的残废或者死亡的情况,那么,我就承担给付你保险金责任的商业性行为。

    说得更简单一点,李叔叔出兵一万去作战,向我支付了每人两贯的保险金,这样一来,国家只需要一开始付出一小笔的费用,而后的费用,全部由我来承担,那么在期限内,若是无人伤亡,这些钱,自然归我这个人所有。

    当这一万人中,有一千人伤残时,那么,我会向死者支持五十贯的抚恤赔偿金,若是残疾,那么,我们也同样一次性支付其二十五贯的残疾补助金,当然,也可以分其支付至其死亡为止。嗯,听起来,似乎本公子干的是赔钱的买卖,实际上,后世的保险公司,哪个不是吃得满嘴的肥油,而且,只要打出了名头,只要能开办这一项业务,自然会想办法地向着普通百姓开放,到那以后,财源自然会滚滚而来,平常百姓也成为投保人之后,用其投来的钱,又转而用来贷款,一来二去的,嗯,想不发财都难。

    当然,这是以后的事,现在,本公子是在扮演一位忠心为国,为陛下,为大唐而放弃自己的应得利益地杰出爱国人士。

    “……文武不爱钱武不怕死,至少能让我大唐将士不必在担心身后之事。如此一来,我大唐军人,敢不向陛下效死力?会不拥戴我大唐王朝?”我最后作出了总结,更点出了重点,那就是,这事儿,是以皇帝的名义来做,自然。大唐将士们。就会更加的团结在李氏皇朝的周围。如此一来,就算是有人想煽动兵变,怕是话才出口,就被那些狂热爱国的士兵给剁成了r馅。

    李叔叔很激动,站起了身来,在绕着案几直转悠,眉飞色舞的表情。而本公子,见到李叔叔这个熟悉的动作之后,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安然地坐下,抿起了香茶。

    --------

    而边上的李治,却还是一脸地疑惑,似乎对本公子竟然为掏自个地家底去为国为民,这也太神奇了点。嗯。这位墙头草级别地太子爷殿下很理解他的师尊是啥人,没偏宜的事,他就还没见我去老老实实的去干。

    就像现在。来了渭南,不过半年多的时间,已经以共同致富的名义,已经从各方面找了不少的钱,虽然这些钱我又重新投了进去,可就从这一点来看,我这个师尊就还真没干过哪样亏钱地卖过。李治的怀疑,很正常,不过,现在不是告诉他的时候,我只是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那意思就是,放心,钱是大大的有。

    李治隐蔽地翻了一对白眼,继续很恭敬地眼神看着他那位神神叨叨在矮榻上瞎转悠的父皇。我依旧安之若素地抿着茶水,渐渐地,李叔叔疾走的步伐渐渐地缓慢了下来,我得意地在心里边默数:“一、二、三……”

    “好!朕干了!”李叔叔一p股坐回榻上,一捞袖子大巴掌在桌上一拍,很像是位已经快揭不开锅的土匪头子终于愿意离开美丽妖娆地押寨夫人下山去干一票似地。

    李叔叔很痛快,说干就干。“老夫不能亏了天下百姓,更不能亏了那些为我大唐打江山、守江山的将士们,嗯,贤婿,老夫知道你手边宽裕,这样罢,先借老夫二十万贯如何?”李叔叔一脸慈祥的看着我,笑脸眼儿眯眯地,大半夜的,灯光幽暗,忽明忽暗的,很有恐怖气氛。我吞了口唾沫:“既是岳父大人相借,小婿又怎能推托,二十万贯小婿自然会双手奉上。”

    “好!不愧是老夫的爱婿,如此一来,加上老夫的内库,嗯,今儿就出大血本,老夫出资五十万贯。”李叔叔大巴掌抚了抚长须,冲我笑了笑:“贤婿放心,待钱行有了收益,老夫自然会还你,决不赖帐。若是钱行真不成功,老夫就只要回成本便成!”李叔叔果然是痛快人,痛快得我都想抄起刀子照这老流氓的脑门乱刀劈下,想看清楚老流氓的厚脸皮功夫是不是比起二十一世纪北约坦克所使用的多种硬度重叠模块式装甲板还要坚硬。

    “嘿嘿,岳父大人的人品,小婿能不信任吗?”里边气的直哆嗦,

    人渣,分明就是威胁,赤ll的威胁,就是在提醒本本公子办砸了这事,那二十万别想拿回来不说,老流氓还绝对会让我赔偿他的损失。

    李治一咬牙,伸出了一根手指头,气的老子差点拿一阳指戳这个无耻的墙头草,或许是见我脸色不对头,李治干笑两声,紧接着把余下的手指头也全都翘了起来。

    本公子自然也不甘于人后,同样出资五十万贯,而随后,渭南县的士绅共同出资十万贯,或许是他们并不相信这种新兴的业务能够赚大钱,所以有所保留,不过即便这样,他们还是尽了一份心力,我很荣幸。

    由于有了外人的参加,很快,商业银行正在筹集股份的消息立即风传了开来,整个渭南和长安都开始议论纷纷,有说好的,也有说坏的,特别是那些对土地一向贪婪无底的世家门阀,果然不出我所料的跳了出来对此举大加的抨击,不过,很不幸的是,没过两天,李叔叔下诏,允许本公子筹建大唐第一家商业银行,并且,李叔叔注资五十万贯,太子注资同样是五十万贯,另外还发布了要给大唐的将士们上保险的好消息,果然,这个问题一抛出来之后,原本有些持担忧态度的军人立即转而站到了赞同的这一面,而大唐的十数万将士更是热烈的拥戴此举,大唐军事学院的学报更是专版刊载了皇帝陛下下令开展保险业务,保护大唐军人的演讲全稿。

    三天之后,我在渭南的官衙里,接待了一位较为特殊的客人。“怎么回事,门都没敲,啥事值得你这么大惊小怪的?”我正在跟流霜和婉儿一家三口甜甜蜜蜜地吃晚饭的当口,打着酒呃的勃那尔斤闯进了进来,一根油呼呼的手指头指着外边:“有个驼子找公子您。”

    --------

    “驼子?我说勃那尔斤,你莫不是喝多了吧?渭南哪来的驼子?”我不耐烦地道。渭南县城我认识的人里边可没哪位是驼子,长安咱也没认识过这么一位人物。

    勃那尔斤干笑两声:“公子,他是从长安来的,说是专程来找公子您商谈要事的。”

    “长安?”我摸摸下巴,怪事了,哪位啊?倒是边上的流霜推了我一把:“俊郎您去见客人吧,人家也是大老远的跑来的,您总不能不见吧?妾身把饭菜搁炉子上边热着,一会您回来再吃也不迟。”

    “好吧,你们俩在这儿呆着,我去去就来。”既然猜不出,那咱就去瞅瞅,看看是不是那位纨绔兄台吃饱了没事干装驼子玩。到了前厅,不由得微微一愣,说真的,咱还真没见过这位兄台,嗯,年纪大概四十来岁,容貌也还算得上是一表人材,可就还真跟勃那尔斤说的似的,肩高背曲,是个驼子。

    “草民邹风炽,见过房大人,冒昧前来拜访,还望大人莫怪邹某无礼才是。”见人先露三分笑脸,虽然驼背,却没有一丝的自卑之色,很是从从容容的,那表情,仿佛是与我相识多年一般,嗯,这家伙很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

    “邹凤炽?”我挠了挠头,这名头咱似乎在哪儿听过,邹凤炽笑道:“草民在长安有个混号邹骆驼,不知道大人可否知晓。”

    “你是邹,邹凤炽?!”我不由得低呼了一声。睁大了眼仔细地打量起他来,身上的穿着十分的得体,既不像那种暴发户一般的穿金戴银,反倒透出一股子淡淡的书卷之气,不像是一位商人,倒是位学业有成的士子或学者,这倒还真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没错,邹凤炽这人在长安来说,也算得上是小有名号的人物,从年轻时一个小小的行脚商贩开始做起,二十余年之功,便已成为大唐帝都长安城有名的富户,嗯,家财虽然不敢说能排上前十,但是凭着个人的本事,短短二十余年积累出这么惊人的财富,绝对是一顶尖的人材。

    第950章 对你,我有大用

    唐最顶尖的商业人材,竟然不顾寒冬,于雪夜前来渭我,这里边,肯定有什么目的,我心里边想着,不过表面自然是欢欣鼓舞状:“哎呀,房某着实想不到,竟然是长长闻名已久的大豪商亲临寒舍,凤炽兄之名,房某可是如雷贯耳啊,呵呵,请入座,来人,上茶!”我长袖一摆,请这位大唐商业界的传奇人物入座。

    “凤炽不过是一贱商,在长安虽稍有薄名,岂敢当得如雷贯耳之赞,倒是大人之名远播,莫说是长安,就算是远在西域,也知大人之威名,但凡敢与我大唐为敌者,也得先拈量拈量,能不能过房大人这一关。”邹凤炽这话正说到了我的心坎里,对这位大唐商界奇人的好感又添了几分。

    抿了一口茶水,冲邹凤炽笑道:“凤炽兄也夸得太过了,房某可担当不起,呵呵,凤炽兄风雪之夜到访问,不知有何事?”对付这种精明的商人,咱还是决定不跟他兜,最主要是把自个让他给兜晕掉,人要有自知之明,在敌我未明之前,切不能过多的纠缠。

    邹凤炽也饮了口茶水,把手放在煤炉边上烤了烤,冲我笑言道:“说实话,凤炽对于大人之名,早就听闻,大人之材,可谓是大唐独一无二,胸中韬略非常人所不能及也,沙场能亲提兵刃斩将夺旗,若是指挥大军,也能全功而灭对我大唐不尊之属国。文采之上,更是天下文人士子之楷模。而大人在商场上地成就。更让邹某拜服……”

    “呵呵。这还不是托陛下之洪福。想我昔年不过是长安城中的一无赖纨绔之徒儿。若非陛下和老夫苦心教诲,怕是早犯下了大错,焉有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