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调教初唐 > 第 218 部分

第 218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嘛,既然诸位有兴趣,本官也希望能让咱们渭南的经济和税赋能更上一层楼,毕竟本官好歹也是渭南的一县之主,对吧?”我继续一本正经地道,下边的官员和士绅们只能一脸古怪地应头称是。

    我站起了身来:“大伙相必都也看到了我那蔬菜大棚是如何修造的,其实啊,这玩意简单得很,只不过,本官那里搞的,可是循环生态农业,你们真以为,咱们合股一块儿奇 …書∧ 網,重新修筑十来幢蔬菜大棚,立些煤炉就成了?错!”我最后一个字显得相当的置地有声。

    接下来,我开始向这些人灌输我地循环生态农业的概念,让他们明白,很多东西,只要转换一个观念之后,所获得的收益,远远地超出他们的期望植。“眼下是隆冬,这个时候,即便本官把所有的本事都告诉了你们,现如今,也是来不及了,这样罢,到了春天的时候,你们都可以派人来本官的农场,学习如何进行养殖和培育,如何修筑蔬菜大棚,甚至很多东西我都可以教会你们,但是有一点,本官希望你们赚钱的时候,不要忘记了,这里是渭南。”

    “大人有话直言无妨,我等定当遵从。大人虽然到渭南之时日不过半年有余,但是大人心怀万民,事事为我渭南着想,我等若岂敢置乡民于不顾,那也愧为渭南之民矣。”杜论老先生与那位吴升,代表着渭南县城商贾士绅地头领站了起来,十分郑重地向我言道。

    “好

    本官想听到的,便是这话,其实也很简单,我只希望在渭南县城内,从诸位与本官合营地作坊之中,抽出两成之利润,用以办学。不知道诸位以为如何?”我面带着和悦的笑容冲这些人续道:“但凡合股之人,愿意者,皆可出资,兴建义学,以资助我渭南县之义学,本官也知道,咱们渭南能人智士辈出,然,家贫而才俊者,不下十之五六,县学嘛,名额有限,他们读不起,可若是诸位若是有心助渭南县一臂之力的话,c办义学,他日,义学之中有成就者,必然会感激诸位之善举,同样,也更能让渭南之民众上下一心,共同致富和发展,另外,这义学,将会增加商科和农科及医科,不愿意为官者,亦可从中学得一些本事,造福家乡之百姓,诸位到时候若是事业发展了,自然也能从此以得人材而用之,一举数得之举,不知诸位……”我笑意吟吟地瞅着这些人。

    所谓穷不能穷教育,苦不能苦孩子,这些话在厚世我听得耳朵起了老茧,不过,在这个年代,似乎大家都还没有注意到,不过,现如今的朝庭,也不会像明清地一般要求“士贵智,民贵愚。”这话就算是李治说出来,我也要抽他一巴掌,这种思想最是要不得地。

    而我现在,正是要在那种思潮尚未新起之前,先建立起一种义学制度,这其中有两方面地考虑,第一,这些商贾做此等事情,肯定对于他们在乡亲之中能获得很好的声誉,尽量地削弱汉代以来贱商地心理,当然,这种多门学科的学校地建立,同样也是在为这些手工业者和商贾进行人材储备和积累,跟前的这些人哪一个不是人鬼成精的主,若是连这点都想不明白,那么,别说想跟我做生意了,就算是见他们我也不会有好脸色。

    毕竟,谁也不愿意跟智商和情商都在六十以下的笨蛋谈共同利益。还好,他们的脸上那种若有所思,又或者是惊喜交集的表情可以看得出来,他们的智商等级没有出乎我的预料。

    当下,当既就向我表示,他们愿意每年从利润中提出两成来创办义学,为渭南的长远发展和提高渭南民智,建立渭南文化园地而助资出力。

    --------

    而且,吴升还拍着胸脯,愿意把他家在渭南县城外的一块荒地用来建学馆,杜论也不甘示弱地愿意再从自个的财产从掏出三千贯,用来支援场地建设。嗯,仅仅一顿饭的功夫,明年义学的修筑,就已经定下了基调,并且当着本官的面签署下了协议。

    “多谢诸位之且,待到学院建成之日,本官会在学院之类,立一石碑,将诸位之名篆刻其上,日后渭南县的百姓,定然为铭记诸位之大恩,另外,本官也会上奏朝庭,向陛下报之此事。”我收起了一份协议,交给了主薄許師,然后郑重地向这些人长施一礼,这个年代的商人,虽然市侩,但是,他们心中,却也有故土之情,这一点,是我华夏文化血脉一直得以传承的优良之处。

    “大人这话羞煞我等,若非是大人提点,我等就算是想为家乡出力,也不知道从何做起,渭南县数万百姓当记大人之隆恩……”杜论等人一脸的感激和感慨,姑且不论他们说的真假,至少,我给了他们一个两全齐美的法子,虽然付出了,可既得了名声,以后还会有回报,何乐而不为呢?

    县尉李乾佑,从方才我说创办义学开始到如今,一直拿眼睛直勾勾地瞪着我,也不知道这位一向看我不太顺眼的李大人是发哪门子神经了,害得我心里边老觉得毛毛的,瞅了一眼,这家伙脸上依旧没有一丝表情,罢罢罢,一会再问问他,莫非方才我说错了话,又得罪了这位一向在我面前金口难开的李大人了?

    第942章 冤案

    里边略有些忐忑,酒足饭饱之后,总算这些渭南士绅与喜悦辞别而去,我属下的官员也都狂拍了我一通马p,说本公子英明神武云云,这才打着饱呃施施然的离去,不过,一直没开口说话的李乾佑赖着没走,而狄仁杰也留了下来,看样子,是关于提点刑狱之事,不然,李乾佑不会拿眼神示意狄仁杰的。

    “李大人,请后堂一述。”我也懒得多说,当先领路,三人便入了内堂,外边的残羹剩酒自会有来人收拾。三人坐到了矮榻上,我接过了茶杯抿了一口,望着李乾佑笑道:“总算是忙完了事儿,李大人有什么话直说便是,本官一定会认真听取意见的。”

    李乾佑生生从他那张从来没有变化的脸庞上挤出了一个令人发寒的笑容:“今日一见大人,方知道大人对百姓之关爱,对国家之忠诚……”

    拍马p也得要讲天份,说话的语气、神态、肢体语言、眼神,甚至连连上的汗毛都能成为道具,虽然这位兄台神情恭敬,也是满口的奉承之言,虽然都说到了点子上,证明了本公子的崇高情c人人皆知,百姓瞩目,官员赞诵。

    可眼前这位李大人的表情实在是恶劣了点,我就像是在看一位面部肌r群痉挛症的重症病患,被这种人拍马p,不仅仅不是享受,反而感觉像是有人往我的一碗r沫稀饭里丢进了十来只苍蝇一般,又像是一个七八十岁的老汉穿着露脐装在我跟前扭p股抛媚眼。我心里地抗拒意识无比的强烈,甚至有种恨不得抽刀子捅人的冲动,边上,狄仁杰这家伙瞅见为师我一脸黑线,想笑又不好意思笑,干脆埋头借着喝茶掩饰,不过,老是有水花溅出。

    我咬着牙。强颜观笑打断了李乾佑的话:“嗯。李大人之赞。倒让本官觉得实在汗颜,为民做事,是本官的本份,而让这些商贾之徒为渭南创办义学以馈乡民,此策不过是多方受益之举,利民,利工商。利渭南。嗯,李大人一片为国为民之心,本官深知,想来大人的目的,也应与此有关的吧?”最主要他在这么拍下去,很有可能我会把刚才吃地东西给吐个一干二净,还不如现在把话挑明了直说

    --------

    李乾佑听了我这么一说,似乎也大是松了口气。脸上地刻板又回到了脸上。看样子,让他这样地人来拍马,简直比让他上战场舞枪弄g还困难。“大人之言行。确实令下官敬佩。今日留下,确实有一公事,要知会与大人,还望大人能做出决断。”

    李乾佑板着张臭脸说话,反倒让我觉得轻松起来,嗯,我比较喜欢真性情之人,比如眼下的李乾佑,不过,李乾佑所说出来的东西,确实让我很是吃惊,渭南县县狱内,共有在押犯二十五人,这些案子,是这两天方才审明,其中,七人受冤,其中有一人更是蒙冤近两年之久,如今,五人出狱,而另有二人依旧关押于狱中。

    “依旧押在狱中?”我问了一句,面色略有不悦,既然已经审清楚是冤案,却依旧将人关押在狱中,这是什么事,传出去,别人会怎么看?

    狄仁杰见我的表情不对头,赶紧开口道:“师尊,怪不得李大人,乃是这些人不愿意出狱,认为官府无故冤人,而只轻轻松松一句无罪开释,他们难以接受,最主要就是,那位被关押三年之久的陆晨因为蒙冤受曲之后,其父一病不起,其入狱一年之后便已亡故,其妻业已改嫁,家中田产,尽被族人瓜分……”狄仁杰越说声音越低,因为他看到我这个师尊那狰狞模样而感到心悸。

    啪!……我一巴掌狠狠地拍在案桌上,案桌一条腿支撑不住,竟然裂开,案桌歪斜往一旁边,幸好狄仁杰眼明手快,把我和他的茶杯都抄在手中,方免厄运,至少端着茶水正要饮用的李乾佑给我地动作吓了一跳,手中的茶水也倾覆了不少,一脸担忧与惊疑地瞅着我。

    “对不起,本官失态了。”我好不容易冲这二位挤出了一个笑脸,深呼吸,半晌才缓过气来,这算是什么事?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来形容亦不为过,冤案,,老子后世最恨的就是这种事,我们那小县城就出过这种两起事件,我记得最清楚的便是读初中那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位妇女和其子死在了家中,第二天,去跟

    友赌了一夜的丈夫回家的时候发现现自己地妻子死在打了电话报警。

    公安局来了之后,只用了三天,就破获了这起当时地大案,男子好赌,与妻子发生了争执,一怒之下借口去赌博,剩着风雨交加,把妻儿全都杀了。嗯,这是警方发布的消息,直到了十年之后,一名在外地杀人盗窃的人犯交待了当年在我们那儿杀人夺财地经过,这之后,又找人重新询问了当年的相关人员,一位于心难安的赌友这才向人承认,那夜,这名男子确实与他们一起赌博,不过当时赌的比较大,生怕被公安局抓局子里,所以皆一口否认与那名男子赌钱。

    而男子出家门之时,恰巧是先跟老婆大吵了一架,正恰被邻居们听到,于是,一桩原本简单不过的入室盗窃杀人案,在这些政府机构人员的想中,变成了另一个模样。那位受冤的男子出狱不到一个月,吊死在了自家的屋里。

    这件事,当时对我的心灵触动相当的大,以至于我有几位好友成为了政法系统的工作人员之后,他们那种表面道貌岸然,私底下索财无度,烂的生活方式,让我完全地与他们失去了交集,我并不是说我是好人,但至少,我还保留着我的良知,或许应该这么说,我庆幸自己没有家世,没有钱财的帮助,使得我没有办法爬入那个大染缸内,为自己能教书育人而庆幸。

    而今天,竟然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出了这么一桩事,简直就他娘的跟新仇旧恨似的,反正心里边憋得难受。如何不怒,如何不恼?!

    思来想去,还是先听清楚来龙去脉再作断处,至少,前任给我留下的这些破事,本公子也只能一力承担,以后,再上书给李叔叔,让这位老妖人去收拾。“到底是一桩什么案件,李大人还请言明。”我从边上拖来了一长案桌摆上,重新坐下之后,向李乾佑郑重地道。

    --------

    陆晨,是渭南陆族家的一员,其父陆正,人如其名方方正正之人,曾在隋朝的时候做过一任县令,后改朝换代之后,到了武德年间,官至州录事参军事贞观年初因年老致休,家中有三女一子,陆晨乃是其独子,也是幼子,虽不敢说是个神童,但自幼也甚是聪慧,在陆氏一门里,也算得上是年轻一辈中的翘楚。

    陆正丧妻之后,对于这个幼子宠溺得很。不过,这位陆晨虽然聪明,可就是身性不喜受约,就是人品也不咋的,也算得是渭南县的风流人物代表,十八岁成了亲,而就在他成亲的第二年,与人在青楼里边与人争风吃醋,愤愤而去,岂料半道上,酒力上涌,在街边醉了一夜,第二天一早醒来之后,身上的钱财也消失得一干二净,却多了一个不知道哪来的钱袋子。

    而就在这时候。与其相争之人被发现横死在街头,不仅仅身上钱帛一扫而空,甚至还被人戳尸泄愤,自然,陆晨这位一夜不归,说不清自己身在何处的纨绔子弟就列为了头号嫌疑,陆晨抵死不认,不过,当前任县令发现其身上的钱袋正是死者之物后,便以谋财害命之罪定下了案。

    不过也亏得他爹有些手段,一直认为自家孩儿清白,要求重审,可惜这位老爷子又气又急之下,没顶过一个月,就撒手归天,其后,虽然陆晨的几个姐姐也多方奔走,耐何被刺的那一家也不是怕事之人,两相就僵持了下来,倒是让陆晨没给秋后问斩掉。

    而他那新婚的妻子,眼见事不可为,再加上陆晨平时里对她也不怎么的,一怒之下也回了娘家,后许了他人之后,嫁离此地。一直拖到了本公子来接手之后,那陆晨的姐姐又来求告申冤。这三个姐姐一口咬定自己的弟弟肯定是受人陷害,根本就是无辜受牢狱之灾。

    第943章 我的fans

    然有人来申冤,那就得接下来,当然,渭南官衙有了乾佑这二位心思慎密铁面无私之人细加探查了解之后,又重新问讯了当时的很多证人和原本在此案审讯时的差役,发现了相当多的疑点和当时的县令审查案情之时就根本没有注意到的重要证据……

    陆晨杀人,凶器在手,却在握凶哭的手中和着胸怀衣襟处有少量血污,死者是死在一条夹巷里边,黑泥污垢遍地皆是,而陆晨的鞋底根本就没有污泥,另外一点,陆晨酒量确实不行,一壶酒下肚绝对胡言乱语的人物,而且也曾经醉倒在路边数回,都被相熟之人送回了家中。

    另外,凶器是一柄屠宰所用的刀具,陆晨也跟大唐的文人雅士一般,喜欢在身上佩着一柄华丽的佩刀,而今佩刀不见了,却多了一柄杀猪刀,叫人如何不疑?另外,搜遍陆晨的全身,除了几个铜板之外再无余物,但是陆家几位姐姐都说,小弟每次外出,身上至少会揣上几百钱,而且青楼里的人也证实,结帐之时,陆晨确实身有重资。

    细细地排查下来,这根本就是一起杀人夺财陷害案。顺藤摸瓜,终在两天前,逮住了县北门集市的张屠户,从其家中的柴房里边抄出了陆晨的佩刀,还有那名死者身上一些难以脱手的财物,这起冤案,终算是真相大白于天下。

    审明案情之后,陆家几姐妹拥入了牢中。与弟弟抱头痛哭,可是这位陆晨倒也硬气,非要讨个说法,李乾佑也曾劝说,然而陆晨打死不出牢。言自己业已家破人亡,无脸见故去的父亲,若是不得到个清白,他就算是死在牢里也愿意。

    眼见劝说无用。陆晨地三位姐姐也渐渐地站到了陆晨一边。无奈之下。李乾佑这才想来找我。希望我能拿出个决断。听了这话。我不由得摇头苦笑起来:“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盖死生出入之权舆,幽枉曲伸之机括,于是乎决。然狱情之失,多起于发端之差。定验之误。千古不移之理啊,想不到。本官的前任,竟然如此荒唐。断案至斯,冤人受此下场,还不是因为审不得法,按照自己的臆想而判断。”

    --------

    宋慈,这位法医学之父这话还说得真他娘的对,只要当时审案的官员细心一点,多多注意细节,好好地一个年轻人。也不至少就这么被投入狱牢之中。家破人亡。

    狄仁杰两眼亮若星光,反复地咀嚼着这句宋大师的名言。“……狱情之失,多起于发端之差。定验之误。师尊之言,正乃刑狱之至理也。”狄仁杰朝我长施一礼,一脸的心悦诚服。我冲狄仁杰摆手苦笑道:“此言非出自为师之手,乃是一位姓宋之先贤所留,其人一生断案无数,多少疑难案件多断于其手,然而这位宋大人,一直以这几句话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切莫大意,而后他还著了一本书,以来历代官府刑狱检验的实际经验,进行全面总结,结合其一生地断案审案和侦察经验……呃。”

    没注意到,跟前这二位那模样,似乎想扑过来咬我一般,那眼神,跟野外地恶狼没多大地区别。“大人,此书何在,不知道大人能不能割爱,借下官抄录,若是大人不愿意,借阅也成。”李乾佑顾不得形像地抓住了我地衣襟,十分迫切地道。边上地狄仁杰虽然没说这知,可那脸上地表情,怕是比这位李乾佑大人还要热烈几分。

    先人你个板板的,早知道咱就懒得装模作样的感慨了,这下好了,给李乾佑这家伙缠上绝对没啥好事,我赶紧赔笑道:“李大人莫要心焦,非是本官不愿意拿出来借大人一阅,只是,这些也都是本官从一本残书之中得知的……当然,这本残书也早就腐烂了大半,已然不堪翻阅了。”

    这话一出口,这二位一副心丧若失魂落魄的表情,不过李乾佑很快就振奋了起来,很执着地道:“大人,便是残本,想必也有一些要诀,还望大人不吝告知下官,乾佑必不忘大人授业之恩……”

    我头疼,捂着脑袋,哭笑不得,半晌才向这位李大人道:“既然大人想知道,待本官回家之后,将所记住之内容默抄出来,整理成册,交予二位大人,另外,也请二位大人续录你们地经验和知识,抄录于上,最好能编辑成书,能

    唐少一冤情,多一分欢喜,也是莫大地功德。”

    “师尊之言实乃良策也,若我大唐真有一本专述提点刑狱之书,必然能使天下百姓少受冤,亦可使我大唐之官员,也能从中警示自身之德c,切莫怠对刑狱之大事。”狄仁杰抚掌长叹道,两眼全是亮闪闪的光辉,而李乾佑也同样一脸喜不自禁之色,这家伙怕是有笔在跟前的话,说不定这会就想我默抄了。

    我赶紧打断了这二位的歪歪,把心力转回到正事上边。“走,本官随你们一块去牢里边看看这位陆姓少年,倒要看看,有胆子敢向本官讨个说法的,是个怎样的人物。”我很有兴趣,或者应该说我很希望能见一见这位大唐版的男秋菊。

    嗯还成,大唐地监狱没有像后世描绘的那么不堪和y森,而且监狱地房屋也并非是砖石筑成,而是泥房子,最多也就是窗子小一些,里边嘛,嗯,倒是那股子味儿难闻,不过也难怪,这是监狱,大唐又还没展开全民卫生知识教育普通,这些犯人,一个月能洗上一回澡都算得上是不错地,不过,伙食到也还能保证,毕竟自从我到来之后,采取的可是竞争上岗制,至少这些人每个都有工作积极性,另外,李乾佑和狄仁杰都是见不得那些龌龊事儿的,所以目前来说,工作态度和工作风貌都显得相当地不错。

    在牢头的引领下,走到了一个单间跟前,这是原来专门用来关押死囚的地方,我走到了近前,差点笑出声来,只见里边躺着一个人,在那呼呼大睡,身上地衣物倒是全新的,这家伙倒也自在得紧,倒靠在稻草上呼呼大醉,边上,是一个食盘,里边是些残羹剩酒,一问牢头才知道,这位大少爷还真能耐,天天赖在这儿不愿意出去,他的那些姐姐们苦劝不过,只好给这个幼弟整来些换洗衣裳,每日还送酒食来。

    --------

    听了这位牢头之言,我不由得叹了口气,这小子的脾气,怕也是给惯出来的,若是当初他的行为能检点一二,名声不那么臭,这事儿,根本就怀疑不到他的身上。

    不过这孩子地姐姐们也够可怜的,嫁出了家门,到头来,还要为这位幼弟奔走呼号,姐弟情深哪,这小子,跟闲云差不多,嗯,若不是瞅在这家伙是无辜的份上,我都恨不得揣上两脚,替他的姐姐们发泄一番。

    我推开了半掩地牢门,走到了他的跟前,这小伙子还在继续呼呼大睡,嗯,我抬了抬手,拍了这家伙两巴掌,这位陆晨公子这才转醒过来,这家伙扭过了脸来,眯着眼睛打量了我一会:“这位兄台是谁,扰我睡觉做甚?想吃酒菜,自个拿去。”伸个手指头指了指地上的食盘,扭脑袋又睡了过去。

    听了这话,我还真是哑口无言,,还没见过这样的吊人。还好这时候李乾佑干咳了两声走上了前来:“陆晨,这位便是我渭南县新任县令房大人,还不见礼?”

    “房县令?哪个房县令!”陆晨这下子跳了起来,愣愣地瞅了我半晌,脸上的疑虑之色渐渐散去之后,取而代之的,乃是惊喜:“真是房家的麒麟子。后学陆晨陆子归,见过房大将军。”

    “呃?!”轮到我自个一头的雾水了,这傻小子到底是什么人,看他的模样,难道认得我不成?伸手扶起了这位有些神神叨叨的小年青,嗯,长的倒也是一表人材,身体也还算结实,看样子不愧是富家子弟,底子打得好。

    “你认得本官?”我好奇地问了一句,这位陆晨连连点头:“认得认得,将军以弱冠之年提兵与铁勒作战,先以神力降伏了突厥的神牛,后来又以万人阻敌定襄,杀得铁勒人尸横遍野,亦曾以舌战,从铁勒人的手里边为我大唐捞足了好处……”

    第944章 捕鸟与天下

    位两眼直冒星星,看我的眼神恭敬之中充满了欣喜之看样子还真是本公子的fans。

    嗯,难得有人如此全面地描绘我的功绩,这位陆晨想来也不是泛泛之辈,对于本公子的事迹如数家珍,涛涛不绝得很。这家伙曾经在大唐皇家军事学院的几次冬运会上参观演出,以至于认得我这个经常发表演说,给运动员颁奖的房大将军。

    在狱中听闻我开设学馆之时,甚至还为自己身隐囚笼难以身赴书院成为我的亲传弟子而扼腕苦叹不已。

    虽然让这小家伙夸得我一脸的喜色,不过我还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任务,好不容易才难以割舍地打断了他的话头,说起了他的案子的事情。陆晨一提起这事,顿时一副心丧若死的样子,两眼里尽是泪花儿直冒,虽然没有指着我这个偶像骂,不过嘴里说的话也忒毒辣,总而言之,官府不给他一个交待,不还他的清白,就让他这么走出去,打死也不干。

    说完之后,陆晨还抬眼皮看我一眼:“大人,子归绝无难为大人之意,只是……子归不希望让故去的父亲蒙羞。”陆晨两眼发红,看得出来,真心的对自己的过往有了悔意,嗯,孝子,这小子总算还识点趣,不过,事情可不能这么完了,咱们玩噱头,整得越热闹,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我面上带着严肃,一只手就把手搭到了陆晨的肩膀上边:“子归有这样地想法。怪不得旁边人,天下百姓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受了委屈,岂能安然而咽?本官与诸位同僚又于心何安,而我等又如何向渭南的百姓交待?错在官府,那就该官府来担这个责任!”我这话,说得大义凛然,铮铮有声。

    听了我这话。陆晨如遇知己一般。一下子就跪在了我的跟前。号啕大哭了起来,而那边的李乾佑和狄仁杰,亦是一脸的崇敬之色,似乎为我这位大唐县令的高风亮节而感到由衷的敬佩。经过了我地劝慰之后,陆晨终于振奋了起来,朝我长躬施礼:“大人愿意为子规洗刷不白之冤,如此之恩。子规今生难报。”

    --------

    “什么今生后世地,这是官府欠你们陆家地,该我们来处置,就该由我们来负责,这样罢,明日,你只需……”我俯身凑到陆晨的耳边小声地嘀咕,陆晨一开始惊疑不定。到最后的欣喜若狂:“大人真的愿意?”我微笑着冲他点了点头:“呵呵。明日便见分晓,另有一事,莫负了你三位姐姐的一番苦心才是。知道吗?!”

    “大人尽管宽心便是,家姐如此对子规,若是子规连好歹都不知道,还有何颜面为人?”陆晨挺起了胸脯向我作出了保证。

    出了监狱,走在雪地上,靴子踩得雪地吱嘎嘎的响,这时候,边上的李乾佑冲我进言道:“大人之言,发人深省得很,不过,若如此做,岂不是对我官府地威望有所……”

    我笑着摇了摇头:“先贤都曾有云,知错而能改之,善莫大焉,我等既为官府,所为何事?自然是治理黎民百姓,若是我们做错了不认帐,一回罢了,可是两回三回之后呢?百姓还能信任官府吗?我们的话,还有谁会听?不听,难道我们能用皮鞭去让他们听?那我们与那些蛮人有何区别?”

    看到狄仁杰与李乾佑两人一脸若有所思,我深吸了一口气,看着那将天地照成一片银白的娇月感慨地道:“二位大人听到过捕鸟的故事吗?”

    “捕鸟?”狄仁杰一头雾水,左瞅右看,没瞅见鸟。李乾佑更直接,摇了摇头:“下官也就幼年之时偶尔捕过一两回,如今,可没那时间。”我听了这话,忍不住使劲地冲老天爷翻了两白眼,这二位,还真是孤漏寡闻得紧。不过这样也好,至少有人干过。

    我回头笑道,这是兵法《三略》里边的一个故意。齐宣王问唐易子捕鸟的方法,捕鸟最重要的是什么。唐易子便回答说:慎重地市政圈套最为重要?齐宣王又问,为何要慎重地设下圈套?……原来如此,听你这么况,这和治理天下是同样的道理。

    君王以两个眼睛看国家,可以全国人民却以几十只眼睛看君王,所以君王必须慎重。唐易子最后答道:郑国地长老们曾说过,治理国家不能虚静无力,必须有所表现

    紧要地。

    就如二位大人与本官,皆身为朝庭之命官,替陛下守牧一方之百姓,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朝庭,无时无刻不为百姓所瞩目,所以,我们必须谨言而慎行,勤政而亲民,与百姓同享天下之利,而不能让百姓去负担我们的过错,只有这样,才能在众目之下,得到广泛地赞誉、拥戴和信任,这样,朝庭才能始终立足于百姓的心中,天下,也才能得以详和安宁。”

    狄仁杰与李乾佑完全被我给忽悠,嗯,完全被我的正义与高尚无私的语言和行为所震撼,望着我的目光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敬畏还有崇拜。我继续发扬:“太公兵法《六韬》里也曾有一句名言: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望诸君与吾共勉之。”

    “师尊之教诲,怀英永世铭记,定然不敢稍有懈怠。”狄仁杰朝我恭敬地先扶冠,再施及地礼,而李乾佑喃喃地望着我许久,方自轻叹了声:“一直以来,下官总觉得大人能有今日之成就,虽然有些小聪明,其实也与那些勋贵子弟一般,靠的不过是父辈福荫,这数月相处下来,下官才发现,大人目光之悠远,胸襟之宽广,不争私,不贪权,只为百姓的品德,让下官方知,陛下对大人的看重,天下士子对大人的崇敬之情,绝非是空x来风之举,请大人原谅下官不敬之处。”

    “快快请起,李大人天性忠梗,同样心怀万民,本官自认做不得比大人更好。只望我等携起手来,继续为渭南百姓多多出力,这比什么道歉都要珍贵百倍。”我诚恳地拉住了李乾佑的手,郑重地道。

    三人相视,大笑了起来,不在多言,商定了明天如何处置此事之后,辞别而去,不过,李乾佑不忘交待我,莫要忘记帮忙把那个法学家先贤的手册给默抄出来。

    --------

    第二天一大早,公务员们立即沿渭南大街小巷的进行通告,在渭南县衙外,要招开一场公审大会,请诸位乡亲父亲届时到场旁听云云,刚过了午时,嗯,太阳不错,至少人站在太阳底下不会觉得冷,官衙之外的广场上站了数千来凑热闹的百姓,包括陆家的族长,还有陆晨的三个姐姐也皆尽到场。

    而陆晨,还有那名屠户,也皆尽带着手脚镣铐,由差役们看押着站在一边,我跟李乾佑还有狄仁杰、崔仁师、許師等几位在县内的官员皆已到场,另外几位,都出去公干了,所以没有赶来。

    午时刚过,鼓声一毕,由李乾佑开始进行公审,首先,由狄仁杰这位司刑参事站了出来,把两年之前陆晨杀人案的诸多疑点向李乾佑这位大唐渭南县的提点刑狱负责人进行报告,然后,又将犯罪嫌疑人屠户赵三杀人夺财栽赃案向县尉大人提起了公诉,随后,开始向李乾佑提交各种的证据和证词,最后,在诸多难以抵赖的证据面前,杀人夺财栽赃案的罪犯赵三终于承认了自己在青楼玩乐时看到了双争风吃醋的事情之后,尾随受害人至避静处杀死之后夺财,随后又如何陷害陆晨之事源源本本地重头道来。

    数千百姓之前,真象终于大人,当堂宣布了赵三的罪名之后,收押死牢,待上报刑部之后,再作最后的处置。这时候,陆晨的三位姐姐早已经哭成了泪人儿,而那数千百姓,也皆是一脸的同情之色。

    然后,身为大唐渭南县县令的本官站起了身来,从牢头的手里边接过了钥匙,亲自为早已泪流满面的陆晨解开了手脚镣铐。拍了拍他的肩膀,牵着他走到了场地中央,望着周边的数千百姓,我清了清嗓子朗声道:“本官,乃是渭南县令,今天,在这里,本官代表渭南的官府向诸位宣布:陆晨之事,是官府在审理案件之时……”

    第945章 国家赔偿与工作餐

    当着数千百姓,对于政府所犯下的错误作出了诚恳的后,李乾佑立即站了出来,拿起了今天早上拟好的公告向诸位百姓宣读起来:“大唐渭南县公布第十一号……”

    第一,政府撤消对陆晨的谋财害命的指控,第二,作为歉意,政府向李乾佑赔偿这二年的生活费,当然是按照一人一天的用度,共计八贯五百二十六文钱,另外,会张贴公布于渭南城乡,为陆晨恢复名誉。

    雷鸣一般的掌声,百姓们的欢呼,陆家三姐妹的泪水,陆晨那张由凝重变得轻松的脸庞,一切,都显得那样的富有戏剧性。我挥了近一盏茶时间的手,这才让百姓们安静了下来,提气开声道:“希望大家记住,相信朝庭,才是正道,本官今日便在此宣布,渭南县从今日起,若是因为官员审讯不力,而致百姓受冤者,官员罚俸,而官府要对受冤者作出一定的赔偿,还要为受冤者恢复名誉,另外,本官今日特例,允许陆晨直接报考公务员,若是陆公子能够达到分数线,本官会录用你为我渭南县衙的公务员,在县尉大人李乾佑手下听职,望你能时时自省,使我渭南百姓再无一人受冤。不知陆公子可愿意?”

    “陆晨能得昭雪,乃是大人之功,更是朝庭和陛下对我等百姓之拳拳爱心,大人既愿意招学生入衙,学生若再拒绝,岂不是有负大人之恩泽……”陆晨与我在人前的一对一答更是获得了诸人地喝彩。

    “诸位乡亲父老,公审大会业已结束。还望诸位散去,免得误了生意,又或者让家人担心了……”这时候,差役们开始劝离围观的人群,可他们却久久不愿意散去,还在那兴奋地七嘴八舌地发表着各自的意见,至少,半个时辰的时间。却让很多人扭转了对官府那种异样的感观。看着那一张张憨厚而真诚的笑脸。我觉得。这一切。都是那样的值得。

    自然,我不会让陆晨过不了分数钱的。因为这家伙既年轻,又是本公子地追星族,加上人也聪明,经过了这一次地磨难之后,如此能多加打磨,说不定。也是一个难得地人材。

    --------

    关心地叮嘱了陆晨一番。要他先回家中好好安歇几日,若有难处,只管再来找过,过几天之后。再来衙里应试。到时候会给他安排好工作,为朝庭效力。陆晨地几个姐姐竟然向我磕头,赶紧扶了起来,温言劝道:“诸位夫人切莫如此。这些都本是本官该做地,你们的弟弟若无这份才情。本官也不敢将其纳入公务员里。不过,我相信,只要你们地这位幼弟愿意努力。将来,成就定然不小。”

    这个时候陆家的族长走了过来,陪着一张笑脸:“大人,小民陆可见过大人。”一个白发苍苍,长得也很道貌岸然的老翁走到了我的跟前,身后边,还跟前好几位中年男子,脸上也尽是尴尬地笑容。

    “呵呵,老人家便是陆家的族长吧?”我冲这位老爷子笑了笑,边上的陆晨和三位姐姐都是一脸地愤恨之色,陆晨更是冷哼一声,直接把头扭开,似乎如见仇寇一般。嗯,确实能理解,见人被关入了牢狱,就这么把他人地家财给私分掉,这么丢脸的事,亏这些人做得出来。

    正在跟这家子人说话间,狄仁杰已然跑了过来,扯了下我的衣袖:“师尊,上边来人了,正在府衙内要见您。”

    “上边来人了?”我微微一愣,一回头望过去,几张熟悉的笑脸,还有那种熟悉地挎刀巡查动作,乖乖,那个老流氓还真会挑时间来玩儿。告别了陆家姐弟之后,匆匆地往官衙里赶去,果然,李叔叔跟李治这爷俩正坐在内堂地榻案上边,李叔叔抿着茶水,正在跟李乾佑问什么什么,李乾佑在那儿老老实实地答着。

    “微臣房俊,见过陛下,见过太子殿下。”既有外人,自然不能再像只是两人相处之时那么随便。李叔叔呵呵一笑,点了点头:“起来起来,朕今日便衣而来,所以,也不必多礼了,呵呵,李卿,依你之见,你又觉得如何?”

    那边的李治冲我招了招手,我便坐了过去,而李乾佑就站在原地朗声道:“臣以为,如此处置,可得天下百姓之信也,昨夜,房大人便曾言,君王以两个眼

    家,可以全国人民却以几十只眼睛看君王,所以君王治理民政之理,也亦然。”

    “好!呵呵,爱卿之言,甚合朕意,贤婿啊,老夫倒也不曾想到,抽了空来这儿逛上一趟,竟然能看到这么一出好戏,实在是巧了。”李叔叔冲我颔首笑道。边上地李治也接口言道:“今日我父皇处置完公务之后便临时起意,要来渭南看看那蔬菜大棚,恰巧弟子也无事,便一同前来,到了这儿之时,却见官衙之前,围了不少人,一打听,这才知道原来竟然是师尊在这儿开个公审大会。”

    “若是微臣得知陛下与太子殿下要来地话,一定会早做准备,没想到竟然如此失礼,倒真是陛下和太子殿下看了个笑话。”我很是愁眉苦脸地叹了口气。嗯,谁也不会高兴,毕竟这事儿错在官府,再说了,李叔叔也不是那种青红皂白不分的二百五,瞅他的脸色我都能知道这老家伙在想什么。

    “哼,这些,怪你不得,若非是诸位爱卿今日处置得好,怕是朝庭地脸都让人给丢尽了!”李叔叔听了我这话,原本挤在眼色的蕴怒总算是暴发了再来,不过李叔叔总算是英明君主,没拿咱们哥几个当出气筒。

    李叔叔摆名了车马认为我们做得不仅仅是对,而是非常对,他同时也认为,取信于民不是嘴巴上,而是要付之于行动,像我们今天的表现,就让他觉得处置得极好,而且,李叔叔会考虑,将这一次所发生的事例作为典开案例,向全国推广。

    “这是一个态度地问题,朝庭有了这个态度,也才能上天下地百姓看清楚,并且相信朝庭是为他们着想,哼,面子,这人都丢了还怕丢面子不成?等朕回京之后,倒要好好地问一问那位前任渭南令,看看他是怎么样地。”李叔叔这话一出口,我跟李治和诸位同僚对视了一眼,李叔叔这么一说,那位倒霉的前任渭南令还有个p的仕途,能够安安然然地去职回家养老就算是不错的结局了。

    --------

    “陛下既然是赶着来的,想必也还未吃饭罢,臣请陛下移步……”我见事情差不多了,也松了一口气,边上地李治拿手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