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盛世收藏 > 第 18 部分

第 18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呵呵,看来你不止捡了漏,而且还捡了大漏,让我来猜猜是什么?”柳月摸了摸身后背包里面的石头,说道:“普通的石头呢,当然不会让你这么高兴,看来一定是块疯狂的石头,这里离寿山这么近,肯定就是田黄石啦。”

    唐风说道:“还没准,我觉得像是一块乌鸦皮。”

    柳月说道:“难怪你心情这么好,从分量上来看,如果真是乌鸦皮,光l石的价值就有两百多万了。如果再能找一位名家出来雕刻,比中一次彩票头奖更值钱,要不要我帮你找一位名家呢?”

    “不管什么话,加上‘如果’就不是好话,还是找地方填饱肚子要紧。”唐风说道:“这里有很多家小吃店,你要去哪一家?”

    柳月说道:“我知道一家,现在就带你去。”

    唐风奇怪的问道:“你不是说你没来过福州吗?你怎么对这里怎么熟悉的?”

    柳月说道:“哦上网查的,这里有家‘同利r燕老铺’,是百年老字号。”看来柳月也不习惯撒谎,她说这话的时候迟疑了半天也就算了,脸上还很不自然,好在同利r燕的招牌很快出现,她马上说道:“我们进去吧。”

    太平燕除了燕皮之后跟北方的饺子和南方的馄饨大同小异,是福州著名的风味小吃,也是福州风俗中的喜庆名菜。太平燕有太平、平安的吉利寓意,福州人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都要吃太平燕,有“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的说法。福州最正宗的太平燕就在这家同利r燕老铺,走进店门,一幅对联映入眼帘,上面写着——百年同利,中华燕皮。两个人点好东西后找了个位置坐下,一会儿,带着汤的r燕就端上了桌,唐风对吃不讲究,他只是觉得味道挺鲜,两个人边吃边聊,柳月问唐风道:“唐风,你将来有什么打算?”

    唐风说道:“没什么远大的理想,只想靠着自己的所学在北京站稳脚跟,到时候再把我爷爷接过来就可以了,当然,能财是最好的,我这个人不嫌钱多。”

    农民有农民的诉求,许多老实巴交的农民辛辛苦苦一辈子仅只是为了能把户口本上的农业户改成非农业户,尽管,现在的户口本好像已经起不了什么作用了,但是,让子孙后代脱离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就是他们简单而又质朴的追求。唐风的追求也很简单,他就是需要钱,因为他还有很多疑问需要有钱才能找到答案。有一个问题让唐风想了二十多年都没有想明白,他的爷爷也一直不肯告诉他,他的父母在哪里?在他们村就没人见过唐风的父母,他总不可能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吧?

    柳月对唐风的直白很有好感,她最反感的就是商人故作高深,赚钱就是赚钱,弄得跟拯救世界那么高尚就没意思了,她说道:“以你的能力要做到这样并不是很难,有目标,生活才不会空虚,说真的,我挺羡慕你的。”

    唐风吃一个r燕后,惊异的问道:“你怎么会这么想?”

    柳月说道:“我之所以选择田野考古这个专业就是不想呆在那个闷死人的家。”

    唐风摇着头说道:“好吃好喝的还会闷死人,你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柳月说道:“你不会懂的,家里边规矩多,他们就是希望我笑不露齿做个名门淑女,将来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嫁了。这往好了说呢,是政治婚姻,往坏了说呢,我就是利益筹码,婚姻也是为家族的展添砖加瓦,这就是锦衣玉食的代价。”

    唐风说道:“这样也挺好呀,起码不用为了生计而愁,下半辈子早早的有了保障,你们家的人再怎么着也不会找个歪瓜裂枣、半身不遂、偏瘫脑残的人跟你结婚吧?”

    柳月说道:“你就不觉得缺点什么吗?比如,爱情,就算他很优秀,可我也不能保证自己喜欢他呀。你这样多好,靠着自己的本事走南闯北,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没有那些规规矩矩的东西框着你。”

    风非常不文雅的端起碗喝了一大口汤,他放下碗说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唐家何尝不是如此。

    第五十三章 意外收获

    唐风买好单,两人离开了同利r燕老铺,在街上,柳月蹦蹦跳跳的走在前面,她很是得意的回头对唐风说道:“这样无忧无虑的日子才是一种享受呢。”唐风看着她那释放心情的兴奋样儿,不禁摇了摇头,环境可能不是在塑造性格而是在扼杀性格,要不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都有着截然不同的双重性格呢?

    生活就像一出电影,极少数幸运的人在本色演出,一部分人在适应角色,而更多的人仅只是跑龙套的路人甲。

    我们,早已被环境改变得无比虚假。

    柳月指着前面不远处一家名为“文房”的古玩店对唐风说道:“我们去那里看看吧。”

    文房有四宝,笔墨纸砚,而这家名为“文房”的古玩店经营的就是这四件宝贝,随着电脑的普及,书写方式逐渐开始向键盘转移,用钢笔圆珠笔的人都在不断减少,懂书法的更是凤毛麟角,所以,这家经营文房四宝的古玩店门可罗雀也就不足为奇了。

    唐风和柳月一起走进店门,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毛笔,古玩店自然不同于文具店,这些毛笔的价格都不低,他们针对的是高端市场。虽然懂书法的凤毛麟角,但这凤毛麟角的一拨人中的大多数都是出类拔萃的社会精英,市一级以上的领导很少有不懂书法的。像林沐雨那样纯为兴趣爱好而练习书法的人已经不多了,而那些学习书法的小学生们基本都是被家长着练习的。

    文房四宝中,除去砚台之外的其他三宝很难跟古玩划上等号,唐风本来对这些并不感兴趣,他只是想买一套好点的笔墨纸砚送给林沐雨。最负盛名的文房四宝分别是,浙江湖州的笔、安徽徽州的墨、安徽宣州的纸、广东端州的砚,这家古玩店经营的就是这四种“名牌产品”。

    文房四宝,湖笔要,浙江湖州出产的毛笔简称湖笔,湖笔的源地和主要产地在湖州市的善琏镇,这里素有“笔都”的美誉。湖笔都是纯手工制作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一支湖笔从原料进口到出厂,一般需要经过十二道大工序,一百二十多道小工序,这还仅是指用竹管做的湖笔,如果采用其他优质材料做笔管的话,工序还要多。

    唐风就看上了一套用金丝楠木做笔管的紫毫湖笔,一套毛笔由规格不一的三支毛笔组成,就这么一套毛笔,售价是三千块。这价钱听起来令人乍舌,但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它是用金丝楠木做的,金丝楠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优质良材,它树直节少,纹理顺而不易变形,千年不腐不蛀,价值要高于其他的优质硬木。金丝楠木和紫檀木一样,早在清初就绝迹了,也就是说,这套毛笔所用的金丝楠木一定是古木。同样的,紫毫也是最稀贵的一种做笔原料,好笔管好笔毛,价钱是要贵一点的。

    一千块一支的毛笔,唐风毕竟是农民出生,换了平常他一定舍不得买,这不是钱的问题,但既然是送给林沐雨的,他二话不说,大大方方的买了下来。

    走进一家店,从表情就可以看出老板跟伙计的区别,这家古玩店的老板明显不在,一开始,年轻的伙计只顾着偷瞄柳月,对唐风不理不睬的,但当唐风出手买下他们店里最贵的毛笔时,他立马就热情起来了。伙计一边替唐风包装一边说道:“这位先生好眼力,这种金丝楠木紫毫只有十套,这是最后一套了。”

    唐风跟他客套了几句毫无营养的话之后开始挑选宣纸,中国的宣纸是贯穿古今的名纸,写字骨神兼备,作画神采飞扬,是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它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美誉。中国流传至今的古籍善本和书画墨迹大多都是以宣纸为载体的。宣纸不光物美而且价廉,就算是陈纸价格也不过几十块,唐风接着又买了一刀陈年宣纸,储存五年以上的纸张就可以称之为陈纸,刀是量词,一刀就是一百张。唐风接着准备挑选油墨,已经完全把注意力转向唐风的伙计轻声对唐风说道:“这位先生,我们店里还有别的客人留下来寄卖的古纸和古墨,您要不要看看?”

    唐风心中一下子就明白了,怪不得这家伙突然之间变这么客气,还老打听自己是哪里人,原来还有这么一出。唐风才不会相信这家伙口中所谓的寄卖,这就是上不得台面的黑货,就跟过去大街小巷卖碟片的人一样,看着猥亵的客人就来一句,哥们,要不要猛一点的?还有一种可能,这些东西说不定是这家伙瞒着老板在捞外快,甭管怎么地吧,这种东西就是要卖给像唐风这样的过路客才放心。

    唐风点了点头,说道:“拿出来看看。”

    伙计接着说道:“东西肯定好,但价钱嘛”他这句话只说了一半。

    唐风说道:“东西好,价钱别太离谱就没有问题。”

    “好来,您稍等。”伙计说完话,马上打开店堂最里边的货柜

    柳月就在唐风身边,她听见了他们的对话,她低声问唐风道:“你就不怕他拿出来的是黑货?”

    “黑货到不要紧,最怕是假货。”唐风笑了笑才接着说道:“几张古纸和古墨才多大的事儿,够不上倒卖文物的大罪。”

    “来了。”伙计从柜子里拿出来一个黑色塑料袋包着的包裹。

    第五十四章 精品纸墨

    伙计先将那个不大不小的包裹放在货柜上,然后一层层的打开,最先映入唐风眼帘的是一刀包裹着毛边纸的古纸。唐风轻轻移开这刀古纸的封条,将毛边纸拨开,里面是一叠整整齐齐白色的古纸。唐风展开其中的一张,这张纸长一米多,宽半米多,按照书画纸的划分,是四尺纸,这种纸的纸质洁白如玉,柔软似绵,纸的两端有荷叶花边,中间还有云样的暗花纹。

    柳月指着纸的一端轻声对唐风说道:“这边有暗印。”

    唐风点头小声说道:“我这边也有。”柳月那边的暗印上写着“蜀笺”两个字,唐风这边的暗印写着“大风堂监制”五个字。唐风仔细的看了看,这种纸的白色并不是很刺眼,反而显得有些淡旧,没有一点杂质,手感光滑匀净,应该是陈年旧纸无疑。

    当然,这短短几个字就能概括的简单直观感觉并不是唐风做出结论的依据,结论只是一道闪电,能量聚集的过程远长于迸发的结果。说是古纸,其实并不准确,应该是旧纸才对,这就是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大千纸,当时的知名书画家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等人都使用这种纸绘画。

    而大千纸本身就是张大千在抗战时期从四川夹江的“粉连史”纸的基础上改造成的优良纸张,因为这种纸是张大千全程研制设计的,所以人们就把这种纸命名为大千纸。唐风仔细的数了数这刀纸,不出他所料,果然是96张,那时的大千纸每刀就是96张。数完张数后,唐风和柳月对望了一眼,柳月的眼神中满是兴奋,唐风心里也很高兴,这东西很值钱。

    千万不要以为普普通通的纸张值不了多少钱,这玩意儿可是抢手货,在中国书店2006古籍书刊资料春季拍卖会上,两张民国制描金素蜡纸笺的成交价是2200元。而上世纪70年代安徽泾县宣纸厂为国画大师李可染定制的“师牛堂”纸,目前的行情已经达到了每刀10万元以上的价位,一张纸的价格就在1000元以上,这些市场行情预示着这一刀大千纸的价值将在20万以上。

    古纸的价值绝对不是虚高,它的价格超乎常规是有道理的,因为古纸是鉴别那些动辄就是成百上千万元的名家书画真伪的原始旁证。而且,古纸还能修补同时期的古籍善本和书画作品。

    唐风压下心中的狂喜问伙计道:“这东西你从哪里弄来的?”

    伙计略微有些紧张,他说道:“这个你就不要问了,我发誓,这东西绝对是从合法途径得来的。”

    通过伙计说话时的神情举止,唐风心里一下就亮堂了,不管合法不合法,反正这东西来路不正。现在的唐风几乎可以肯定这位伙计不知道它的真实价值是多少,因为他的眼力有限又不敢交给其他人鉴定。他笑着说道:“我当然相信你是从合法途径得来的,这怎么卖的?”

    伙计想了想,说道:“6000块。”

    唐风没有马上答应,他皱着眉头说道:“6000块太贵了,3000块怎么样?”这不是唐风小气,因为后面还有一样东西,如果唐风马上就答应,后面就要被宰了。

    看到唐风的还价也是以千作单位的,伙计心中也是暗自高兴,他说道:“5000块最少了。”

    唐风为难的说道:“我最多出到4500块。”

    伙计想了想,点头说道:“成交。”

    柳月取下唐风的背包,对伙计说道:“等下一件东西谈好价钱一起付账好不好?”

    “没问题。”伙计说道:“不过,这个盒子里的东西价钱可就不低了,因为这是康熙贡墨。”

    唐风暗感无奈,大千纸每年都在生产,一般人很容易区分新纸和陈纸,但很难分辨古纸和陈纸之间的差别。但康熙贡墨就不一样了,所以,下面这盒贡墨只怕很难得到一个捡漏的价格,这个伙计又不是笨蛋。他说道:“一分钱一分货,只要东西好,价钱没问题。”

    制作古墨最开始多用松烟、油烟,随着审美的提高,后来的古墨逐渐加入了珍珠、玉屑、龙脑、麝香等名贵药材,再经过十几道工序,千捣万杵而成。因此,古墨大多墨质如黑玉、芬芳宜人。而且,高档的古墨还融汇了众多名家的技艺,集绘画、篆刻、书法于一体,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又因为古墨的题材涉及到山水风光、花鸟虫鱼、帝王将相、风俗民情等方面,能从一个侧面表现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状况,所以,历经千百年而流传下来古墨就成了浓缩历史的藏品。

    古墨的种类很多,最具价值的古墨是御墨和珍玩墨。古墨的最高成交记录发生在

    2007年的年底,一套十锭装的清乾隆御制西湖十景集锦色墨以448万元人民币

    的高价成交,平均每锭古墨接近50万元。这套墨即是御墨又是珍玩墨,所以价值才会如此之高。

    唐风打开那方写有“贡墨”二字的黑漆盒,里面只装了一锭长方形的黑色古墨,古墨的正面镌绘着金色的漱金双龙对峙捧珠图案,侧面的一边写着“安徽巡抚臣李成龙恭进”几个金色楷书,并留有“康熙戊戌年”的落款。李成龙是康熙55年到雍正3年时的安徽巡抚,做为徽州地区的父母官,此贡墨当属徽墨无疑。

    御墨就是皇帝使用的墨,清代御墨分两类,一种是内务府制墨,一种是当时的封疆大吏或朝中大臣请墨家制造并进贡给皇帝的贡墨,这块古墨具有很明显的贡墨特质。既然是给皇帝进贡的墨,质量就不用说了,肯定是最好的。

    唐风将这锭古墨拿在手中看了看,这锭古墨显得很古朴,黑色有些苍老混暗,色泽没有问题,这是长期受空气侵蚀的原因。

    再看外观,图案精刻细镂、纤毫毕现,字体圆润中隐含苍劲,也没有问题。

    最后,唐风将古墨放到鼻端闻了闻,有一股淡淡墨香味,这种香味很柔和,没有任何刺鼻的味道,香而不艳,真正达到了古色古香的传神境界。

    唐风对伙计说道:“确实是贡墨无疑,清朝时期,各地每年的春贡、万寿贡和年贡都会贡墨,因此,清朝贡墨的存世量并不少,你开个价吧,如果合适我就要了。”

    第五十五章 只欠东风

    “先生果然是行家,你放心,我不会乱开价的。”这个伙计显然对古墨的行情做过一番研究,他说道:“一口价,五万块。”虽然五万块的开价已经接近实价,但还是有利润空间的。这伙计也不容易,东西留在身边,他难免天天担心惦记,而且他只是打工的,算不上是职业商人,唐风不想过多的跟他砍价,他说道:“你也不容易,就五万块吧。”

    付款不是问题,在采购寿山石之前,唐风就准备了十万块现金放在背包里,他接过柳月递过来的背包,取出足额的现金付了帐。伙计难掩兴奋,数钱的时候手都在微微颤抖,曾几何时,唐风也是如此,只是他掩饰得更好而已。

    接着,唐风和柳月两个人又开始看这家古玩店的砚台,虽然打着端砚的旗号,但这里所买砚台的质量着实令人不敢恭维。端砚位居中国四大名砚之,从古至今就十分名贵,但砚材毕竟是不可再生资源,端砚的砚材更是早已枯竭,别说老坑,就连新坑都已经无石可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除了正宗古砚之外,现在市面上的端砚基本都是假冒仿制产品,毫无价值可言。这文房四宝是唐风准备送给林沐雨的礼物,他当然不愿意草草了事,两人不再停留,一起离开了这家古玩店。

    两个人一起走上街头,这时,前面的一则红色告示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他们饶有兴趣的走过去看告示内容,告示上面写着:庆祝祖国六十华诞,十月份将举办大型灯会,为再现原汁原味的古代灯会胜景,即日起每晚七时停电

    柳月看过通告之后说道:“原来整个十月份都有灯会,嗯,有创意,停电之后才能让人充分的感受到灯会的韵味。”

    “还创意呢,分明就是馊主意。”唐风摇着头说道:“不用说,这肯定又是行政干预下的面子工程,现在的领导干部都爱搞这一套,不管老百姓愿意不愿意,先停了电再说。”

    柳月说道:“会给商家带来不方便是肯定的,但也算是吸引眼球的好办法,各有好处吧。”

    唐风看了看时间,说道:“我们回去吧。”

    月摇着头说道:“这么着急回去干什么,还没有逛够呢。”

    唐风笑着说道:“现在逛完了晚上的灯会来逛什么啊。”

    “真的啊。”柳月很是高兴的说道:“我还正在想办法让你晚上一起来呢,我一个人还真不敢来。”看来柳月这个女孩子自我保护意识还挺强。

    两个人返回宾馆来到前台,柳月拿出自己的身份证一本正经的对前台小姐说道:“小姐,我要开房。”前台小姐看了看柳月,又看了看唐风,心中一阵纳闷,如今的女孩子也太主动了。

    唐风对前台小姐说道:“要顶楼的房间。”

    柳月不解的问唐风道:“为什么要顶楼的房间呢?”

    唐风说道:“顶楼视野开阔,晚上在落地玻璃边俯瞰万家灯火的感觉很爽。”

    这回连一直坐在电脑前的前台先生也抬起了头,这家伙的脑海中不由的出现了一对赤身的男女在酒店顶层房间的落地玻璃前干那种事儿的画面,这可是日本片的经典画面啊,那种感觉很爽,这个美女更爽。

    “好的,没有问题。”前台小姐一番c作将房卡交给柳月。

    唐风看了看柳月的房卡号码,又摸出自己的房卡看了看,说道:“嗯,离我的房间不远,我们上去吧。”两个人一起离开了前台,留下面面相觑的前台先生和前台小姐,有龌龊的思想,看什么都是龌龊的。

    电梯里面,唐风手机的短信铃音传来,他拿出手机看了看,是林沐雨的短信,这几天他们没有通电话,只用短信交流。完短信的唐风对柳月说道:“逛完灯会我们明天一起回北京吧。”

    柳月点头说道:“嗯,你们多订一张票给我。”

    将柳月送到她的房间后,唐风来到了陈彦的房间,这次陈彦没有跟他开玩笑,开门见山的说道:“我联系了几个石雕方面的高手,回到北京就可以开工,这些都不是问题,关键是经营策略,你打算走什么路线?”

    唐风沉思了片刻,问陈彦道:“都有些什么路线呢?”

    陈彦说道:“那就要看对目标消费的定位了,如果是高档定位,就要走收藏艺术的路线,那就要开在古玩市场附近,那里玩收藏的客户多一点。如果是中档定位,那就走实用艺术的路线,店面要选在各大商业圈的附近,那里的高收入多,毕竟,工薪阶层还没有到欣赏艺术、享受生活的阶段。低档的就简单了,走实用生活路线,就开在装璜市场的附近,新装修的房间里摆几块石雕还是能提升品位的,客源应该比较稳定。反正,只要确定目标消费群,我就能根据这个弄出不同的石头。”

    唐风说道:“虽然我们的石头可以算是石中精品,但离收藏价值还有点远,走中档路线比较合适,尽量做小摆件和印章。”

    “哈哈。”陈彦笑着说道:“一知半解好骗钱,开在商业圈附近就必须以小摆件的为主,做实用艺术是不错。但是,那边的房租也是最贵的,房价都已经接近六位数了,我查了查资料,这些地方的层租金每天每平方是30块钱。”

    “啊?”唐风张大嘴巴难以置信的说道:“这么贵啊。”30块一个平方,开个一百平方的店面每个月光租金就是9万块,每天赚不到3000块钱就亏本,这还不包括人工。

    彦摇着头说道:“没办法,谁都知道中国的地产商比乌鸦还黑,但它们就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空放着也不降价。”

    “认栽吧。”唐风转头望向窗外,无奈的说道:“多的都已经投出去了,现在是骑虎难下,贵点就贵点,祈祷我们的生意能好一点吧。”尽管麻烦还有很多,但好歹算也是万事俱备,就等着东风了。

    陈彦耸了耸肩,说道:“只要认准了方向就好说了,不管怎么样,先一路走下去,是悬崖还是桃花源就看造化了,回到北京找个庙烧香吧。”

    第五十六章 返程

    唐风说道:“船到桥头自然直,不要想那么多,今晚去逛灯会,怎么样?”

    陈彦嘿嘿一笑,说道:“柳月也要去吧。”

    唐风在点头,陈彦却在摇头,他说道:“你们俩去吧,小子,我觉得你们俩挺有缘分的,你叫唐风她叫柳月,合起来可是风花雪月呀。”

    “瞎说什么呢?我跟她可是很清白的。”唐风很是严肃的说道:“老实说,我还真没朝哪方面想过,我只是把她当朋友而已。”

    男人,多数是不缺乏责任感的,尤其是农村长大的唐风,他还保留着古老而又纯朴的爱情信仰,他很用心的想要照顾好林沐雨。但是,责任永远与压力并存,林沐雨是唐风生命中的第一个女人,因为担心照顾不好她,唐风心中难免会有压力。因为他没有要照顾柳月一生一世的责任感,所以他跟柳月呆在一起就不会感觉到压力,柳月让他感觉很轻松。从男人的观点看来,这大概就是爱人跟红颜知己的区别吧。

    只不过,男人跟女人的想法不一样,在唐风身上也有男人固执的一面,林沐雨恰恰是不想给他任何压力。

    陈彦对唐风的严肃嗤之以鼻,他说道:“都是男人,你就不要跟我来这一套了,男女之间就那么点事儿,朋友朋友,这‘朋’处久了就‘有’了。”

    “。”唐风才不会听他鬼扯,他言归正传的说道:“没什么事我们明天可就回去了。”

    “我恨不得马上就飞回去。”陈彦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说道:“现在订机票还来得及,我们走吧。”

    “行。”唐风点头答应,两人一起走出房间。

    晚上七点,柳月和唐风又回到了南后街,夜幕中的南后街,花灯和月色交相辉映,闪耀出缤纷绚丽的光芒,整条街闪烁成了一片灯海。仿古的街道、摇曳的灯光将人们暂时带离了现代都市慌乱耀眼的霓虹,亦幻亦真中,柳月和唐风彷佛回到了古代的城市,柳月很兴奋的点头说道:“嗯,真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两人一起往街道深处走去,前面,一群手提各式花灯的孩子嬉笑吵闹着朝他们跑来,唐风看着这些肆意挥霍着美好童年时光的孩子们,露出了苦涩的微笑,每个人都会有遗憾,唐风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一个小女孩因为跑得太急,一不小心,摔倒在离唐风他们很近的地方,柳月跑上去蹲下身扶起她,关心的问道:“小妹妹,摔疼了没有?”

    孩子总是摔不疼的,小女孩呵呵一笑,摇着头说道:“不疼,谢谢姐姐。”

    柳月看着小女孩身后摔脏的衣服,说道:“衣服上都是灰尘,姐姐帮你拍一拍好不好?”

    “嗯。”小女孩点了点头乖乖的转过身去。

    “真乖。”柳月忙着帮她拍灰,这边完事了,那边的唐风捡起掉在地上花灯交给女孩,说道:“还没有摔破,拿着吧。”

    “谢谢哥哥。”女孩很高兴的接过花灯,然后,她突然望向身后,说道:“妈妈来了。”

    “妈妈。”小女孩蹦蹦跳跳的扑进年轻母亲的怀里,那位母亲搂着女孩微笑着责怪她跑得太急。

    柳月转头对唐风说道:“好可爱的孩子。”

    唐风说道:“他们是最幸福的,可以全心的享受生活赋予他们的快乐,不用像大人那般,始终在戒备和猜忌中徘徊往复。”

    柳月说道:“还要在真假之间反复斟酌,这是你的职业特性,而且你还把它带进了你的生活。”

    唐风奇怪的问道:“你怎么会这么说?”

    柳月说道:“你一开始不就在小心的提防我吗?”

    唐风刚想说话,柳月指着一个卖花灯的铺子说道:“我们去那里看看花灯好不好?”

    唐风点头说道:“嗯,走吧。”

    花灯的种类有很多,卖花灯的铺子就包裹在琳琅满目的花灯中间,柳月提起一盏可爱的兔子花灯对唐风说道:“好看吗?”

    唐风点头说道:“好看。”

    柳月又捧起另外一盏莲花灯问唐风,唐风也说好看,柳月连续提了几盏花灯,唐风都说好看,柳月不满的问他道:“喂,敷衍也不带你这样的。”

    唐风说道:“我们都这么大人了,还玩这些小孩子的东西干什么,装嫩也不带你这样的。关键是我们明天就要走了,难不成带着个花灯上飞机啊,我们到前面。”

    “是——,大叔。”柳月有些不乐意的离开了花灯铺,唐风快步跟了上去,柳月走了好几步之后,还依依不舍的回头看了几眼那些的花灯。

    突然,柳月眼前一晃,刚才那盏莲花灯被唐风捧到了她的面前,唐风说道:“送给你的,这盏花灯小巧玲珑,带上飞机也不会碍事的。”

    “呵呵,谢谢。”柳月接过花灯之后,看到唐风一脸的坏笑,她不无得意的说道:“早看见你手里拿着花灯了。”

    “你怎么不早说呢?”唐风说道:“害我费尽心思的藏了半天。”

    “我这是防着你呢?”柳月说道:“万一你到时候来一句,不是买给我的,我怎么办呢?”

    他们的声音飘忽、飘忽,最后飘散在游人的嬉笑声中;忽明忽暗的灯光摇曳、摇曳,逐渐模糊成一片浓浓的暖色调,两个人的背影便在这片温暖的色调中慢慢淡化。

    古人早已把灯会的意境描绘得出神入化,“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在华丽的描绘热闹的风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则在隐晦的勾画浪漫的风情。

    第二天下午,三个人一起登上飞往北京的班机,黄昏时分,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柳月有家人来接先一步离开,唐风和陈彦一起来到公交车站。

    陈彦说道:“寿山石可能还要等几天,j血石应该已经到了,我明天会把我师叔请到家里把那块半吨的j血石解开。对了,明天你也来吧,顺便叫我师叔看看那块田黄原石,如果真是乌鸦皮,我可不敢接这活儿,还得交给师叔他老人家。你放心,不是我吹,在北京的雕刻界,我师叔敢认第二,绝对没几个人敢认第一。”

    “哈哈,那就好。”唐风笑着说道:“石中之王,名家篆刻,绝对能卖个好价钱。”他的话才说完,到朝阳区的班车就来了,他告别陈彦坐上公交车一路赶回林沐雨的家。

    ★兄弟们,周一冲榜,要顶起啊。★

    ————————推荐好友力作《妖孽学生》——————一个九零后的大学生带着几只妖怪宠物上大学的故事,轻松搞笑,值得一看。

    第五十七章 收获季节(一)

    夜幕初降,唐风抱着一束鲜花回到了林沐雨所住的小区,他在电梯里拨通了林沐雨的电话。

    林沐雨接听电话道:“唐风,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去机场接你。”

    “嗯,还有几天吧。”唐风一直没有告诉她自己回北京的具体日程,他忍住笑,说道:“沐雨,我在福州订了一束鲜花,他们在北京的分部会送到家里来,你有没有收到呢?”

    林沐雨说道:“没有啊,哦,你等一等,有人敲门了。”

    这个时候,唐风已经按响了林沐雨家的门铃,林沐雨透过猫眼往外望去,门外是一大束鲜花。她没有多想,马上打开门,鲜花突然移开,露出了唐风的脸,他一把抱住林沐雨说道:“林小姐,送给你的。”

    林沐雨从唐风的肩头抬起头来,笑着说道:“呵呵,你什么时候学会来这一套了。”

    唐风笑着说道:“既然来到了北京,就要学会与时俱进嘛。”

    林沐雨望了望楼梯的两头,说道:“好啦,松手了,被邻居看见了多不好。”

    唐风松开林沐雨,后者拉着他走进房间然后关上了门,唐风将背包摆在林沐雨的写字台上,说道:“我有礼物送给你。”

    “什么东西呢?”林沐雨喜滋滋的坐到了唐风的身边,唐风拿出背包里的那套金丝楠木紫毫毛笔、安徽徽州贡墨和那刀大千纸,说道:“文房三宝,这几天我再多跑跑古玩市场,如果还能淘到一方好砚的话,四宝就聚齐了。”

    林沐雨拿起贡墨和大千纸看了又看,说道:“这都是你在南方淘来的吗?”

    唐风点头说道:“嗯,算是捡漏吧。”

    “虽然我看不明白真假,但我相信你的眼光一定错不了。”林沐雨说道:“按照市场行情,我的天,价值好几十万呢。”

    唐风笑着说道:“这些都不重要,沐雨喜欢就好。”

    林沐雨摇着头说道:“我不要。”

    “为什么?”唐风问道。

    林沐雨起身捧起唐风的脸,在他嘴上亲了一口,说道:“傻瓜,你现在的事业才刚刚起步,不要过多的把心思花在这上面。”

    唐风说道:“这不是事业,我本来就是买来送给你的。”

    “你还真把我当书法家呢。”林沐雨微笑着说道:“就我这种三脚猫功夫,用这些实在是浪费,你好好收起来吧,说不定日后会有大用处的。”

    “喂。”唐风说道:“这是我第一次送你礼物,你就这么不给面子。”

    “不是不给你面子。”林沐雨轻声在唐风耳边说道:“你忘了吗?你之前就送给我了一份大礼呢。”

    唐风不明所以的说道:“我没有送过你什么吧。”

    林沐雨坐到唐风的大腿上,用很轻很轻的声音问道:“你的第一次不是送给我了吗?”

    “你不也是吗?”男人跟女人恰恰相反,男人打死都不会承认自己超过二十岁还是处男的,唐风轻声狡辩道:“男人的第一次跟女人的第一次是不一样的,再说,那也不是我的第一次。”

    林沐雨拉着唐风的两只手掌看了又看,唐风奇怪的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看你用的哪只手啊。”林沐雨笑着将脸埋进了唐风的胸膛,唐风要送给她的礼物就这样被她轻描淡写的推掉了。

    第二天,唐风拿着田黄原石来到了陈家,那块半吨多重的昌化石就摆在陈彦家的院子里,陈彦正陪着刘书南和一位老者查看这块唐风认为里面有大量j血的原石。看到唐风进来,陈彦一边招呼他老婆泡茶一边做介绍,这位老者就是陈彦的师叔,名叫范诚如,是雕刻界硕果仅存的几位泰斗之一。他年近七旬,身材枯瘦,背略有些驼显得很矮。皱纹密布的脸上有很多老年斑,还戴着一副度数很高的老花眼镜,看上去精神状态并不好。

    唐风微一鞠躬后才向范诚如伸出了手,他说道:“范老您好。”

    范诚如很客气跟他握手,笑着说道:“哈哈,唐风,听二子说过你的事儿了,小伙子很有前途啊。”

    唐风连忙客气一番,范诚如摆了摆手,说道:“都是自己人,就不用客套了,进入正题吧。”

    这边的陈彦早就备好了切割机的配件,范诚如围着这块j血石原石绕了一圈,用手指着中段说道:“七分天成,三分手工,从中间横切,不要破坏自然的表面。”

    刘书南搀扶着范诚如,说道:“师叔,您老人家还是先坐一会儿吧,这边还要等一段时间。”

    请开了老人,陈彦和刘书南开始组装切割机,这是一台小型多用途龙门式切割机,组装调试都需要个把小时,完全外行的唐风只能坐在客厅陪老人聊天。

    由于陈彦的工作室太小,所有的工具连同石料都放在了客厅,一番寒暄,范诚如对唐风说道:“人老了,精神不能长时间集中,我就不拐弯抹角了,把你那块田黄原石拿出来看看吧。”

    唐风从背包里取出那块呈椭圆状梯形的黑色田黄原石递给老者,老者取出放大镜仔细看了看,又敲打了一番,皱着眉头说道:“外面这层石皮很厚,如果这真是块乌鸦皮,里面就是年代很老的田黄,现在只能从侧面先切开一道口子看一看,如果出了金黄色,价值将在三百万以上。”

    唐风知道这位老人说得含蓄,反过来说,如果不是田黄,三百块就到底了,唐风说道:“要不,我们现在就切开看看?”

    “那好。”范诚如说完话就要起身,看着他动作有些吃力,唐风连忙过去搀扶他,老人摆了摆手,说道:“放心,我的身子骨好着呢,你去把工具箱里那套雕刀给我拿来。”

    唐风取来整套雕刀时,范诚如已经坐在了工作台边,虽然这位老人看上去精神不是很好,但他拿石头的手却很稳,他将石头稳稳的固定在了专用台钳上。

    整套的雕刀就放在一个裹起来的皮囊中,唐风摊开皮囊,几十把雕刀就别在皮囊的夹层里。老人取过一把长长的刻刀稳健有力的刺进黑色的石皮,唐风说道:“范老,还是我来吧。”

    “哈哈。”范诚如笑着说道:“这可不是力气活儿,里面的学问大呢,多划进去一寸就是好几万的损失。”

    刻刀很锋利,石头在刀锋的刻划下发出一种撕扯碎布的声音,老人一刀下去,石皮被切开了一条缝,唐风望向石缝,里面露出了一丝淡淡的黄色。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让我多收获一些推荐票吧。★

    第五十八章 收获季节(二)

    范诚如拿出放大镜仔细看了看石缝,这次下刀下得恰到好处,刚好划开黑色的石皮,却一点也不伤及里面的“r”,r是行业术语,是指被石皮包裹的田黄本身。老人点头说道:“基本可以肯定是田黄,你的运气不错,初步判断应该是三层皮的老田黄。”虽然只开了一道口,老人还是凭借经验做出了判断,田黄石赌石赌的就是这么一刀。

    初步确认之后,范诚如下刀更为谨慎,他不愧是浸y石雕多年的泰斗,刀法非常细腻娴熟,能将石皮如线条般一条条的剥离开来。

    好久之后,一条黄色的带状凹槽就出现在石头的侧面,那层黑色石皮的截面清晰可辨,这层截面约有七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