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重生之十福晋 > 第 167 部分

第 167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九阿哥哼了声,“爷才不管这些虚名呢。”

    弘历瘪瘪嘴,道:“九伯,试试嘛,名声能变好,干嘛还任由他发臭啊。”

    九阿哥扬眉道:“说来听听。”

    弘历忙道:“九伯,咱们要是透出话去,说弘政大哥的迎亲婚船准许民间商队加入,你说,外面的流言会不会立马改了风向?”

    九阿哥没好气道:“你少打这些歪主意我再告诉你一遍,弘政绝对不能娶洋人,你给我记住了”

    弘历耷拉着脑袋,很是沮丧,觉得九阿哥简直是油盐不进。

    不想,更沮丧的还在后头,弘政给九阿哥的信到了。

    本来寒着一张脸的九阿哥看完信后,却舒心的笑了,“弘历,你瞧瞧。”

    弘历疑惑的接过信,一看,傻眼了,弘政不仅向九阿哥陈恳的承认了错误,还表示他放弃娶克里蒂丝,但希望九阿哥能奏请老十等一年后再给指婚,倒不是心存幻想,而是弘政不希望自己大婚的时候,克里蒂丝还在西班牙幸福的幻想着成为东方媳妇,这样太不地道了些,总得先给克里蒂丝一个交代。

    所以,弘政告诉九阿哥,他又给弘参去了封信,叫弘参找西班牙商船给克里蒂丝捎去,还特意注明了,以这封信为准,以免第一封情意绵绵的信在海上耽搁晚到,让克里蒂丝误会。

    弘政告诉九阿哥,“一年的时间,克里蒂丝怎么也该收到这封信了,不管她是怨也好,恨也罢,至少不会再傻傻的等了,那么我才能安心娶亲…”

    弘历看完信后,又看了看高兴得哼起小曲的九阿哥,不知该做何表示。

    第二天一早,弘历便顶着两个黑眼圈,看来是一夜都没睡好。

    九阿哥没好气道:“你一夜辗转难眠?又不是你想娶洋人,你有什么放不下的”

    不想,弘历却给九阿哥跪下了,“九伯…”

    九阿哥板起脸道:“弘历,如今弘政总算开了窍,你就别再钻牛角尖了,弘政的媳妇一定必须务必得和咱们长得一样”

    哪知弘历却小声道:“九伯,我是给你请罪的。”

    九阿哥诧异道:“请什么罪?”

    弘历羞愧道:“昨儿晚上我一开始还在埋怨弘政大哥呢,怪他不像男子汉,而且还在想到底是谁在他跟前嚼舌,让他改了主意,等我回京后一定要收拾那个坏弘政大哥婚事的人…”

    九阿哥摆摆手道:“你在这卖力的帮他,可他却突然改了主意,你这么想也没错,起来吧。”

    弘历一下红了眼眶,道:“九伯,你对我真好。”

    九阿哥笑道:“臭小子你才知道啊。”

    弘历红着眼道:“我后来才想到,我光想着怪九伯不体谅弘政大哥了,但我却没想过要体谅九伯,我还当着众人的面说瞎话,让九伯怕是到死都没翻身的余地了…”

    九阿哥和煦的笑道:“那天你瞎说,不都认过错了嘛,今天干嘛还提,好了好,别这么扭捏,这可不像你,起来了,起来了。”

    弘历用手背擦了下眼睛,道:“我那天认错不是真心的。”

    九阿哥笑道:“好了,九伯知道了,不怪你,你起来吧。”

    弘历并没顺势起来,而是道:“九伯,你怪我吧,我太混账了,我只想着九伯该怎么对弘政大哥,怎么对我,却没想过我该怎么对九伯,说白了,我就是自私自利,我是个自私自利的小人。”

    九阿哥起身拉起弘历,道:“弘历,别难受了,九伯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心眼实在,所以九伯才不会和你计较…”

    弘历低头道:“我不能拿心眼实在当犯错的借口。”

    九阿哥笑道:“没关系了,你下次多注意些不就行了?”

    弘历点点头,保证道:“九伯,我以后不会这么自私了,真的。”

    九阿哥微微笑道:“对外人该自私还得自私,别想着去当圣人。”

    弘历想了想,道:“当圣人不好吗?”

    九阿哥笑道:“圣人太累,没意思,咱们但求对得起至亲的人就好了。”

    弘历思索了一下,道:“嗯,我先努力让至亲的人不寒心,然后再看看能不能当圣人。”

    九阿哥乐道:“没想到你小子志向还挺远大的啊。”

    弘历咧嘴道:“不是,我是想,万一顺便就能将圣人当了呢。”

    九阿哥楞了楞,道:“顺便?你也不怕那些圣人从坟墓里跳起来找你说理?”

    弘历歪着脑袋道:“本来就是可以顺便啊,比如说吧,九伯想对得起皇阿玛,可皇阿玛要对得起天下臣民,那九伯不就也顺带的得对得起天下臣民了嘛,那过个几十年,九伯没准就冷不丁的成了爱民如子的好王爷了,那离圣人不也就不远了?”

    九阿哥还真没想过这逻辑,只好笑道:“爷这个不务正业的人会得到‘爱民如子’这个赞,怕你皇玛法头一个就不同意,呵呵。”九阿哥还无奈的摇摇头,就自己这吓人的名声,想漂白,难啊…

    弘历则绷起了小脸,道:“九伯,做生意怎么就不务正业了?我就觉得挺好的,真的,比那些假道学们好多了。”

    说到这,弘历又放低了声音,道:“我以为九伯和那些假道学们不一样,所以当九伯不同意弘政大哥婚事的时候,我才会特奇怪,我一直以为九伯应该是会同意的,因为九伯你自己都在特立独行,而且我皇阿玛和皇额娘他们也都挺赞成的,所以…”

    九阿哥(摸)(摸)额头,皱眉道:“你皇阿玛他们就是太惯孩子了,惯得没了点边。”

    弘历小声道:“我倒不觉得,因为皇阿玛是满人,皇额娘是蒙古人,所以他们认为不同种族联姻没什么。”

    九阿哥郁闷道:“这能一样嘛?弘历,我府里也有蒙古小妾,可她也就是长得不那么纤细而已,放人堆里绝不会引起众人围观,可那克里蒂丝呢?她是到哪儿都打眼若她再生个儿子,得,一家人出门想低调都没法,弘历,九伯我名声够大了,不稀罕他们为我的府邸再挣什么知名度”

    弘历却道:“九伯,胡家园胡同不就不着沙俄的降军嘛,他们的孙子辈也瞧不出有什么不同来。”说到这,弘历又来了句,“老百姓都能嫁洋人,为什么弘政大哥就不能娶洋人呢?”

    九阿哥顿了顿,道:“咱们这边的闺女嫁过去,生的孩子是洋人的子孙,可洋人嫁过来,生的孩子可是咱大清的子孙,能一样嘛”

    弘历道:“九伯,何必这么自欺欺人,你到胡家园胡同去走一走,除了那些老沙俄人,年轻的有几个会沙俄话?而且好多也不去教堂呢,我和哥哥们以前去过那,我没骗你。”

    九阿哥找不到有力的说辞,只好道:“弘历,你刚才可才说了,要为九伯我想的。”

    弘历点点头,道:“我没别的意思,我不是还想让九伯让步,我就是没想明白而已,九伯,你怎么还不如平头老百姓想得通透呢?”

    九阿哥怔了片刻道:“因为爷是康熙爷的九皇子,自然要和他们想得不一样”

    弘历立马反驳道:“可我皇阿玛却和他们想得差不多啊。”

    九阿哥郁闷了:“所以你皇阿玛是君,我是臣”

    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谢谢

    第五百九十四章 争功

    第五百九十四章争功

    畅春园里

    老十眉飞色舞的给康熙汇报着工作,“皇阿玛,西北大军大捷,那些潜入境内的沙俄人没一个逃脱的,虽然策旺阿拉布坦逃窜了,但要扫平他,那是指日可待,呵呵;还有,九哥已经前往安居岛,反正那些商人都认购了,咱们不收钱也不大好,因弘参太小了,所以儿子便请九哥过去坐镇,据说认购数已经达到了750多万两,哈哈。”

    康熙扫了老十一眼,泼着冷水道:“策旺阿拉布坦都没逮到,有什么好乐的?还有,听说罗卜藏丹津在青海也很不老实,你现在高兴是不是太早了点?国债,哼,你发出去就不用还了嘛?以为天上掉馅饼啊,真是的,活生生的让朝廷去借贷,你还有脸笑得出来。”

    老十瘪瘪嘴,言不由衷的道:“皇阿玛教训的是。”

    康熙瞅了瞅眼角眉梢依旧带着笑的老十,怎么看都觉得刺眼,想当初,自己可是亲征了葛尔丹三次啊,最后一次也没将葛尔丹给活捉了,人家是自己服毒自杀的,老十倒好,以太子的身份带队一次就将策旺阿拉布坦赶出了西藏,一上台就差点活捉策旺阿拉布坦,瞧那架势,没准活捉策旺阿拉布坦的战报如今都在路上了也不一定更可气的是,战报上还说杀死沙俄人400,活捉97人,就算杀死的人数有弄虚作假之嫌疑,但活捉的却没法糊弄人,想当初雅克萨之战朝廷动了多少军力,那战俘也没多到多少…

    两厢一对照,康熙便觉得自己落了下乘,自尊心受不了了。

    更让康熙没想到的是,国债竟然还真的搞起来了,虽然广东福建起了些波澜,但却没怎么影响全国局势,而且数目还不小,750万,好家伙,这能干多少事啊…

    康熙很郁闷,当初国库空虚,自己只能派人查国库亏空,这仁君的名声差点就保不住了,老十这家伙当初却对“国债”两字是提也没提,太过分了

    于是,小心眼的康熙决定得给老十添添堵,“爪哇岛怎么样了?你二哥什么时候能出咸安宫?”

    老十楞了楞,旋即笑道:“皇阿玛,如今千头万绪的,儿子还没顾得上那头,不能让二哥两手空空的去啊,那些洋人土著人都不是好相与的,儿子是这么想的,等钱到手了,儿子先给弟弟们开府,让他们都各立门户去,然后,然后再腾出手来张罗二哥的事,最迟也就三五年。”

    康熙鼻子哼了声,老十的p股如今还没将大宝坐热,自然不是好时机放二阿哥出去,这道理康熙懂,但小心眼的康熙却还是用鼻音道:“这事得抓紧。”

    老十忙喳了一声,“皇阿玛放心,儿子一直将二哥的事放在心上的。”

    康熙吧唧了一下嘴巴,又问道:“大阿哥那呢?沙俄人还没消息?”

    老十笑道:“大哥还在边境一带活动,沙俄人已经给黑龙江将军陈泰交涉好几回了,陈泰冲沙俄人嚷嚷,说想双赢那就准他带兵入境,这样他一旦将大哥马到擒来就可以向朝廷领功,而沙俄人也落了个清净,沙俄人自然不准,反正就打嘴皮子仗呗,至于边贸给断了,也只是各地边境上的沙俄驻军在嚷嚷,他们朝廷的旨意还没传来。”

    康熙若有所思的转动了一下他的扳指,道:“大阿哥怎么还在边境蛰伏?再不深入腹地,那就得耗到来年开春了。”

    老十正色道:“儿子给大哥的旨意是(s)扰第一。”

    康熙想了想,“派图理琛去黑龙江,叫他给大阿哥好生说说沙俄的山川地貌,叫大阿哥去和土尔扈特部联系上,让土尔扈特也好好闹腾闹腾,要弄就得将沙俄弄痛,这么不痛不痒的,象什么话,瞧你那点出息”

    老十咽了咽口水,道:“皇阿玛,还是循序渐进比较好吧?”

    康熙白了老十一眼,“步子该迈大点的时候就给朕拿出胆子来,缩手缩脚的像什么样。”

    老十忙道:“皇阿玛,儿子听说图理琛最近身体不大好,怕是经不得长途跋涉,等他好了再说吧。”

    图理琛的健康状况老十压根是不知道,反正拿定主意,只要康熙要去核实,那图理琛必须得病一场。

    而康熙却没继续追问下去,而转了话题,“你八哥呢?”

    老十叹了口气,“如今大势已定,下面的奴才们倒都收敛了许多。”言下之意便是八阿哥还在不服气就是了。

    康熙听完后,便来了句:“好好学学,朕是怎么对手足的”

    老十自然是一脸的不服气,康熙见状,便道:“咱们不说别的,单说你九哥,弘历那小子给他添的堵不小吧?你打算怎么给你九哥一个交代啊?”

    老十嘀咕道:“等弘暄和弘历回来了,我一定好生收拾他们”

    康熙立马翻脸道:“子不教父之过,你好好想想你自个儿错在那才是正经事”

    于是,高高兴兴去畅春园的老十便憋着一肚子的火回宫了,虽然还是上班时间,但却没回养心殿,而是去了储秀宫,不好好找人说道说道,老十今天是没法继续处理公务的。

    因此,正在关注安安嫁衣缝制进程的其木格只好暂时放下手中的事,跟着怒气冲冲的老十回了卧室。

    老十一进屋,不等其木格将房门关上,就火冒三丈的将康熙的所作所为噼里啪啦的道了一遍,“你说,二哥能现在出宫嘛?爷登基还没一年呢还有,大哥那里,啊,爷能帮他去和土尔扈特部联手嘛?那和养虎为患有什么分别朕当初是说过随他在沙俄怎么闹腾,但沙俄是那么好被闹腾的嘛?他从边境跑到土尔扈特部还不知猴年马月了呢到时没等他和土尔扈特搭上线,爷早将大哥召回来、将土匪头子给换人了,还有八哥,我怎么他了?我示好的次数还不够多啊,他自己想不明白,难道也是我的错,喔,皇阿玛对手足好,那五叔死后,怎么降两级袭爵?皇阿玛若有爷这么多兄弟,还不知会怎么的呢再说了,他怎么不和爷比比怎么对儿子的啊,大哥二哥是谁关的还子不教父之过,我们兄弟淘气的少了啊,皇阿玛怎么不好好找找自己的原因呢…”

    其木格除了不住的给老十拍背,让老十顺顺气外,还能干嘛?

    而老十还余怒未消,“瞧我不顺眼就算了,莫名其妙的训我也没关系,可怎么能拿朝廷大事来当儿戏呢”

    其木格只好道:“皇阿玛那么精明的人怕只是想气气你而已,没准你真按他说的那么干,他第一个跳得老高。”

    老十歪着脑袋道:“真的?”

    其木格笑道:“应该是真的吧,皇阿玛将江山社稷看得那么重,应该不会这么糊涂的。”

    老十顿了顿,“那我马上再去畅春园一趟,就说就听他的,马上就派水师护送大哥去爪哇岛,叫图理琛去东北,然后封八哥铁帽子王”

    看着老十一副“看不气死他”的模样,其木格好笑道:“爷,你都几十岁的人了,还和皇阿玛闹什么脾气啊,真的,也不怕丢脸。”

    老十气呼呼道:“明明是皇阿玛可气嘛”

    其木格笑道:“他是长辈,你就别和他较真了。”

    老十摇摇头,表示自己这个爹还真不是一般的麻烦,然后道:“对了,其木格,爷今年不打算去热河…”

    其木格无所谓的“喔”了一声,没说什么。

    老十则有点遗憾道:“你老在宫里呆着,怕早闷了,爷真的想带你出去散散心的,不过,毕竟才登基,还是在京里待着好一些。”

    因康熙常住畅春园,所以,其木格早就向老十请求过,不搬到畅春园度假,和康熙住一起,她会莫名的提心吊胆,老十也不想和康熙天天相见,所以,他们一家在京里就没地度假了。

    其木格对老十道:“爷,我一点也不闷,你别管我。”

    老十这才没再多说什么,起身前往养心殿,打算继续办公。

    刚批示完一份公务,就见太监来报,说弘暄回宫了。

    老十自然是先见儿子,弘暄已经沐浴更衣过了,人虽然清瘦了些,也黑了许多,但精神还不错,让老十很欣慰,“想来你也乏了,先去休息休息,明儿咱们再聊公事。”

    弘暄笑道:“儿子赶路不急,所以不怎么累。”

    老十笑道:“朕又不是没赶过路,瞒谁呢?呵呵,先下去休息吧,歇好了再说。”

    弘暄笑道:“是,儿子本以为皇阿玛见了我会先骂我一顿呢。”

    老十眨巴了一下眼睛,道:“那顿骂你是跑不了的,竟然将弘历指使到广州去,你胆子也太大了,也亏得你九伯不计较,否则,我看你们兄弟俩到哪儿找地哭去”

    弘暄(摸)(摸)脑袋,不大好意思的想解释一下,却听老十道:“行了,你才回来,朕今儿不骂你,明天再骂,”说到这,老十又问了句,“你真的不累?”

    弘暄忙摇头,“真不累。”

    老十吧唧了一下嘴巴,“那你就去畅春园给你皇玛法请个安。”

    弘暄没觉得有什么诧异的,如今天色尚早,去畅春园也说得过去。

    不过,当在储秀宫听了其木格透(露)的八卦消息后,弘暄失声笑了一会儿,索(性)又回了养心殿去见老十。

    面对着奇怪的老十,弘暄道:“皇阿玛,如今西北大捷、大伯在沙俄边境也(s)扰成功、国债还没全国发行就筹集到这么多银子,是不是该向天下宣扬一下皇玛法的功绩呢?”

    老十楞住了,看着弘暄,弘暄则笑得很无害,道:“皇阿玛才登基一年,就能取得如此成就,多亏了皇玛法打下的基础不是?”

    老十懊恼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怎么没想到自己圣明一世的皇阿玛会和俗人一样争功呢

    于是,老十便叫弘暄今天不去给康熙请安了,和张廷玉一起去写夸赞康熙的锦绣文章去…

    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谢谢

    第五百九十五章 顺利

    第五百九十五章顺利

    表扬康熙的中央文件很快就发遍了全国,虽然写得文驺驺的,但却依旧竭尽吹嘘拍马之能事,谁说拍马p的文章就一定会(r)麻俗气的?反正其木格看了半天,觉得档次貌似比《爱莲说》还高那么一点。

    当然,其木格的评语遭到了老十的鄙视,“皇阿玛的老脸都红了呢。”言下之意就是可见这文章写得有多么的夸张,以至于让康熙都不好意思了。

    当然了,既然康熙都红老脸了,自然是坚决不同意将此文发下去的,任凭弘暄怎么劝,康熙就是不松口,眼看康熙的功德就要这么沉没于历史的长河中了,哪知老十却非常执拗的固执己见,第二天在早朝上就叫张廷玉声情并茂的将这篇锦绣文章给群臣中诵读了一遍,然后直接叫人八百里加急送往全国各个地方衙门,要求各衙门必须将此文章贴到各个城门口和衙门前的布告栏上去,而且衙门里的文字工作者必须给目不识丁的民众朗读并负责解释,为期两个月,据说,为此气得康熙十天没见老十…

    安居岛也不例外的收到了老十的这道圣旨,海关衙门忙不迭的赶紧将文章给贴了出来,还别出心裁的安排了西班牙语通译和法语通译站在码头和衙门前的布告栏旁给洋人讲解,打算将康熙的功德传到西洋去,真真是带着脑袋在办差啊。

    而九阿哥此时正带着弘参和弘历在码头搭起的帐篷里给国债认购人开会。

    在截止日最后统计出来的金额再创新高,一共80万两,其中洋人只占了120万两,南洋汉人占了200万两,余下的全是广东和福建商人筹集的。

    但是,十三是坚决不同意发行那么多的国债,在太和殿上书老十,坚决要求将国债的最大发行限额控制在500万两以内,“皇上,国债毕竟是头一次发行,而且还涉及到了广东、福建的商人,如果处理不好,朝廷丢了脸面倒是小事,失信于民可就不好了。”

    老十很想将80万两都全拿了,便道:“也就多30万两,其实也不多嘛…”

    十三道:“皇上,30万两可是500万两的十之七了,不是小数。”

    老十虽然觉得十三很碍眼,但却没法反驳,本来30万白银就不是个小数,只好怏怏的叫十三到养心殿私下再做讨论。

    于是,散朝后,十三便跟着老十去了养心殿。

    不想,老十一进养心殿就道:“30万两不是个小数,朝廷又缺银子,你想个法子让朕能在不失信于民的情况下将这钱收稳妥了。”然后不等十三出声就将人打发了。

    回到储秀宫,老十还冲其木格叽歪道:“以为朝廷的俸禄那么好拿啊,哼”

    其木格不是学经济的,只知道后世国家财政赤字好像要控制在某个范围内,但是,这个范围到底是多少,怎么算的,是一概不知,因此,只好闭紧了嘴巴,听老十骂十三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他还好意思给爷说,30万不是小数要是3万,爷绝不要,眉头都不皱一下”

    虽然老十这个老板有点无良,但十三这个员工却很是兢兢业业,第三天就到养心殿告诉老十,他想出了一个法子,没准可以姑且一试,“朝廷一直没明确的说国债承兑期限是多久,不如将这30万两设置成5年期的,利息再稍微高点就是…”

    老十一听,是啊,光想着今年借银子,明年还了,怎么没想到可以拖个五年呢?

    不过,老十却对十三不放心,总觉得十三不可能这么认真的帮他,便没当场敲板,而是叫十三去信和九阿哥商议。

    十三没说什么,立马就给九阿哥修书一封,派人火速送去了安居岛。

    九阿哥接了信一看,顿时豁然开朗,当下熬了两个晚上,拟定好了一个章程。

    九阿哥是这么打算的,每人认购的20%为一年期国债,30%为三年期国债,50%为五年期国债,不同期限的利息自然也不一样,三种国债捆绑销售,不单卖,不同意的可以退出,当然了,预认金是不退的。

    弘历听了后,心算了一下,然后便问道:“九伯,你是不是希望他们都不认购啊,那就能白得172万两银子呢,可是如此一来,朝廷以后再发国债就没人买了。”

    弘参没好气的瞅了弘历一眼,弘历立马噤声了。

    九阿哥带着弘历到安居岛后,弘参自己就先给九阿哥跪着赔了半天的不是,请九阿哥处罚他这个不成器的侄儿,然后得了九阿哥的谅解后,才红着脸起了身。

    然后弘参私下里又就将弘历好好的教训了一顿,然后第二天又带着弘历给九阿哥陪了个不是,弘参对弘历说:“你如果对亲近的人随随便便、没心没肺的,日后谁还和你亲近?合着和你好就该倒霉是吧?日后和九伯说话多动一下脑子,九伯毕竟不是皇阿玛,皇阿玛生了你,活该被你气,可九伯凭什么?”

    因此,弘历这几天和九阿哥说话时真的认真思考过的,尽量不会产生得罪人的歧义了,才开口,让九阿哥很是不习惯,不过因为忙,倒也没精力去过问。

    不想,弘历今天还是没忍住,很隐晦的说九阿哥目光短浅了,其实弘历是没这个意思的,他说的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是真的想和九阿哥探讨的,但是,弘参却还是很不客气的瞅弘历了,自己这个弟弟必须得学着点说话艺术才行。

    弘历虽然不明白自己这话错在哪儿,但却没争执,准备下来私底下问弘参。

    而九阿哥却不乐意了,“弘参,你瞪弘历干嘛?”

    弘参忙道:“九伯,我没瞪他。”

    弘历也道:“二哥没瞪我,他只是在瞅我而已。”

    九阿哥瘪瘪嘴,“弘参,你别跟个小大人似的管着弘历,将弘历这小子的天(性)都快磨没了。”

    弘参笑道:“九伯,我不是怕日后吃大亏嘛,呵呵。”

    九阿哥笑道:“他有你们这帮精明的哥哥们看护着,能吃得了亏才怪”

    弘历忙道:“九伯,二哥是想让我以后也能看护着他们,不让他们吃亏,我不能老让他们一直看护啊,得有往有来。”

    九阿哥摇摇头,心想,弘历这小子说个好话都不中听,瞧将兄弟情说得多市侩,便道:“算了,不和你们扯了,弘历,你告诉九伯,为什么你认为我会希望他们都不认购呢?”

    弘历道:“大头都成五年期了,大家肯定不乐意了,得提心吊胆5年呢。”

    九阿哥想了想,遂决定将五年期和一年期的比例给调了个个,虽然朝廷明年的财政压力大了些,但眼光的确得长远不是。

    因此,九阿哥便冲弘参重新交代了一番,当然,对弘历也交代了一句,叫他届时乖乖的在一旁站着就是,一定要记住闭紧嘴巴。

    在会议上,先是弘参讲话,说朝廷有的是银子,不缺钱,大清朝廷富得流油,既然朝廷是个大富人,那为什么要发行国债呢?

    那是因为朝廷想让老百姓多份入息,毕竟如今许多钱庄只是象征(性)的给点利息,一些有点小钱的人便去琢磨放高利贷,害国害民还害自己,因此,朝廷便决定发行国债,让大伙手头的闲钱能有个安全的去处。

    但是,朝廷本来只打算先试点发行100万两的,毕竟国债是个新鲜事务,得(摸)着石头过河,但无奈大伙太积极了,自己可是在九阿哥和老十跟前说了几大车的好话,朝廷才勉为其难的决定按大伙儿的认购数发行。

    然后便请大伙热烈欢迎九阿哥讲话。

    九阿哥这才很矜持的开了口,先着重夸了夸朝廷的信誉,然后便公布了捆绑销售方案,还说顾念到商人资金流的问题,准许国债转让,反正朝廷只认原始票据,也就是说,只要转让手续合法,大家是可以让国债流动起来的,当然,为了避免产生纠纷,国债不能私下转让,必须到衙门办理手续,目前就暂定安居岛的海关衙门,具体章程随后公布。最后还强调了,制定三种期限的国债说穿了也是对朝廷、对大家负责,否则费这个事干嘛,朝廷又不是傻子,难道不知道用明年发的债来支付今年的债券啊?言下之意就是告诉大伙儿,朝廷可是对大家仁至义尽了,你们别给脸不要脸。

    听得大伙那叫一个郁闷,还不好怪弘参太多事,也没法冲朝廷说,求求你了,别那么负责行不…

    因此,此次大会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九阿哥在没人出声反对的情况下,通知大伙明天去海关衙门交钱办手续。

    然后九阿哥便喜滋滋的带着弘参和弘丰出来了,一出帐篷,就见不远处码头上围了一群人,叫人一问,才知道是表彰康熙的公文到了。

    而那些散会的与会者也三三两两的朝人群走去。

    弘历笑呵呵的想跟着去凑热闹,被九阿哥拦下了,“既然是公文,你还怕看不到?”

    不想,到了海关衙门,却发现海关衙门门前也是围了一大群人,九阿哥拉住想挤进去的弘历,直接回了老十他们的别院,当然,也不忘叫人送一份表扬信来。

    表扬信送到的时候,九阿哥正在喝茶,便叫弘参念,当然这个任务被弘历抢了去。

    然后,九阿哥便喷茶了…不是弘历念了错别字,开玩笑,弘历虽然写文章稍微差点,但汉字基本功那还是打得很扎实的

    弘参也张大嘴巴,似笑非笑,只有弘历很投入的继续念着…

    念完了,后知后觉的弘历也问了句,“皇阿玛是不是将皇玛法夸得有点过了?”

    关键是康熙如今还活着呢,这么个夸法,貌似和泱泱中华数千年的传统不大符啊…

    九阿哥则在想,合着十弟还有这谄媚的本事啊,自己以前怎么没瞧出来呢?

    而弘参则问了句,“九伯,咱们的请功折子要不要将功劳归到皇玛法头上啊?”

    弘历则道:“最好还加上皇阿玛,反正一个也是拍,两个也是拍…”

    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

    第五百九十六章 用途

    第五百九十六章用途

    商人们钱交得很快,毕竟都是带着钱来的,而且钱多留在手上一分钟,就多一分钟危险不是,虽然安居岛治安很好,虽然当地守卫特意划了块地让他们放银子,虽然当地守卫免费当看守,但无论如何,白花花的银子交出去后,大家才能安心。

    因此,也就一天的功夫,所有银子全清点完毕交了出去,但是大家的手续却办了个三五天,因为衙门很把细。

    每个人在递交了各种身份证明后,还被要求在衙门留存的原始单据上写下兑换密码和转让密码,以保障大家的资金安全,并叫大伙写下指定受益人,万一购买者本人身故了,受益人拿着官府出具的购买人的死亡证书和他本人完整的身份证明可前来办理与国债相关的一切业务,当然,考虑到大伙儿如今都远离家园,因此,还让他们自己在原始单据上写下了密码生效的日期,也就是说,让他们预估一个自己平安抵家、并交代密码,或者自己回程途中意外身亡、并继承人赶来料理后事的时间,在这个期间内,购买人如身故,受益人可在没密码的条件下继承这笔国债的所有权。

    当然,衙门也说了,密码和受益人不是必填项。

    而且大家填的都是一式三份,一份自己留着,没密码,没指定受益人等秘密,其他两份则在自愿的前提下选择填写所有项,并可书写备注,填完后,衙门的人就当场将其给密封起来,还在封口处盖上了衙门的印章和承办人的私章,购买人的章也给盖了上去。一份留在安居岛海关衙门,一份送往京城备案,以防万一,日后如果怀疑海关衙门做了手脚,比如觉得密封口坏了啊、受益人指定的不对啊之类的,可前往京城申请调看另一份原始文书。

    一切程序都显得比较正轨,让大家对于朝廷吃钱的担忧减少了不少。

    这法子却是弘历想出来的,因为弘历的台湾之行,让他发现地方官坏起来那简直是叫人防不胜防,还是京里有个制约比较好。

    九阿哥听后也觉得有些道理,便采纳了,还夸奖了弘历两句,弘历立马将自己要求驿站可以免费递送民告官状纸的建议再次搬了出来,请九阿哥支持他,因为貌似老十不怎么甩他。

    九阿哥摇头,表示自己绝不在这个请愿书上签字,让弘历很气愤,这么利国利民的好事为什么大人就是不支持呢?

    是,由此产生的后果严重,但再严重能严重得过官民反?更可气的是还不是朝廷的,是当官的私自瞒着朝廷的,他们干坏事、他们得不义之财,后果却叫朝廷承担…

    见弘历如此义愤填膺,弘参便道:“别急,别急,我给你想法子。”于是,九阿哥耳朵这才清净了,不想,刚摆脱了弘历,却听下人说,西班牙商业协会的会长菲德利斯求见,福建和广东商人代表联名求见,南洋商人代表求见。

    九阿哥想了想,决定还是先见见福建和广东的代表,其次为南洋商人,西班牙的靠后站,这年头,外宾不值钱。

    九阿哥接见代表们的时候,弘参和弘历也在座,弘历本来是不乐意出席这种场合的,但九阿哥却非要叫他多长长见识,所以只好郁闷的出来(露)脸了。

    福建和广东的商人到了后,先给九阿哥行了礼,又分别给弘参和弘历见了礼,没叫错人,让弘历好不诧异,便笑道:“你们眼力真好,竟然没将我和二哥弄混。”

    几个商人一听,不知该说什么才好,这两个阿哥不是很像好不好,真不知京里的人眼睛都长哪儿去了,但又担心京里的人是故意装作分辨不出来三胞胎的,以满足三胞胎好玩的心理,因此,当下便有些不知道怎么回话。

    而九阿哥则是注意打量了弘参和弘历一眼,笑道:“还别说,你们如今还真好分辨了呢,虽然两人都同样的黑,虽然都瘦了,但弘参却瘦得更多,弘历相比之下就显得胖乎乎的,嗯,弘历个头也比弘参高些,看来真该早些叫你们出来办差的,呵呵。”

    弘参和弘历互相打量了一下,瞧不出来,只好笑着不语,打算呆会儿去镜子前好好照照。

    九阿哥没理会两孩子,而是淡淡的问道:“你们见爷有什么事?”

    自己在广东福建两地名声臭到大街上了,与眼前这些人脱不了干系,因此,九阿哥能对他们亲热才怪。

    几个商人用拗口的官话开始夸九阿哥,被九阿哥打断了,叫他们说正题,自己还忙着呢。

    于是,几个商人便讪讪的献上了礼物,请九阿哥帮着在朝廷上为从事海贸的商人多说说话,商人难做啊…

    九阿哥推也没推就将礼物收下了,因为九阿哥觉得这是他该得的名誉损失费,倒惹得弘历瞪大了眼睛,不是吧,自己的九伯竟然这么明目张胆的受贿好在弘历也有长进多了,虽然依旧充满了正义感,但却没当场站出来指责九阿哥,打算私下给九阿哥提意见。

    不想,给完九阿哥礼物后,大伙又给弘历呈了个礼物单子,弘历黑着脸不做声,弘参却代为笑纳了,气得弘历当即就要发飙,弘参急忙小声道:“在谈正事呢,有什么下来再说。”说完弘参还瞪了弘历两眼,气得弘历不住的翻白眼,这还有没有天理了,干坏事的竟然还这么强势

    还好,弘历咬牙再次忍住了,他打算给弘参一个私下解释的机会,如果说得不对,日后他是坚决不会再听弘参的话了。

    而商人们送完礼后,便将海贸对他们的重要(性)很夸张的讲了,又对朝廷表了忠心,说绝不偷税漏税,还会急朝廷所急,想朝廷所想,云云。

    大约等他们说了两刻钟,九阿哥才给了句话,叫他们要相信朝廷,朝廷的每一项举措都是在造福人民,然后便端茶送客,让广东福建两地的商人依旧没底,但九阿哥毕竟收了礼,只能往好处想了,当然也希望京里的游说团能得到句准话。

    等会客厅只剩下自己人后,弘历便抢先发声了,“九伯,你又不缺钱,干嘛还受贿?还有,二哥,干嘛要帮我收下礼,我虽然还欠着帐,但这些不义之财我不要”

    九阿哥白了弘历一眼,“你问问弘参,他收钱没?”

    弘历立马转向弘参,见弘参点点头,弘历生气了,“为什么?二哥你还没当官呢就开始贪了?”

    弘参叹气道:“四弟,我们如果不收,这帮人心里就没底,会更加的惶惶不可终日。”

    弘历叫道:“这么说你还收得有理了?他们还得感谢你了?哪有这道理,明明就是黑白颠倒嘛”

    弘参道:“这的确不对,但要将这风气给改过来,并不是一年两年的事。”

    弘历还是很生气道:“就是因为大家都这么想,所以这风气才一直改不过来。”

    弘参点点头,道:“你说的没错,所以啊…”说到这,弘参看了眼九阿哥,九阿哥笑道:“有话直说。”

    弘参忙笑道:“我打算回京后就将这些礼物交给朝廷,但是,又怕惹得各级官员怨声载道,所以还没想好该如何行事,但请九伯教我。”

    弘历急忙热切的看向九阿哥,九阿哥却沉吟道:“回京再说吧,一切都得从长计议。”

    弘历不大满意,小声嘀咕道:“大哥喜欢说从长计议,九伯也喜欢说从长计议,真是的。”

    弘参道:“你还想一口吃个大胖子啊?饭要一口一口吃,吃急了会呛死人的。”

    弘历气呼呼道:“我宁愿被呛死,也不愿被气死。”

    弘参忙道:“好了,好了,别气了,我答应你,就算回京后一时定不了什么章程治贪腐,我也会将这些礼物全捐给慈善会,对了,就指定给朝廷的驿站,让他们试着开展民间送信业务,只象征(性)的收点钱,不够的,由我捐的贴补,这样,先在江南和京城沿线搞,毕竟来往于江南和京城之间的人最多,在偏远的地方,路也不是那么难走。”

    弘历一听,感觉稍微舒服了些,但却道:“那我就指定贴补免费送民告官状纸。”

    弘参无语,道:“你还不如贴补给各地的秀才,叫他们每年帮着给村民宣读朝廷的税收政策呢。”

    弘历拍掌道:“对啊,这是个好办法,但如果地方官威胁秀才们怎么办?嗯,还是叫御史去地方转悠,由他们给老百姓说朝廷的政策,日后只要和他们说的政策不一样,老百姓可以不理那些黑心县官”说到这,弘历又疑惑了,“可御史本来就拿了朝廷俸禄的,怎么还能贴补给他们呢?”

    弘参笑道:“既然有了思路,咱们就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