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重生之十福晋 > 第 136 部分

第 136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这时候就得表扬康熙了,因为他非常注重各种语言的教学,非要将儿孙打造成语言天才,所以,藏语也是上书房里的一门选修课,弘暄对藏语虽然不算精通,但交流起来却也没什么问题,但让弘暄纳闷的是,他骑马路过的时候,楞是没听明白。

    弘暄可不认为是自己学艺不精。人家可自信着呢,头一个想到的便是这小喇嘛是敌人派来的,语言没学到家,于是,弘暄便打马上前了,脸色很难看的盯着那小喇嘛,“哪个庙里的?”

    弘暄说的是地道的拉萨普通话藏语,可惜,小喇嘛也一头雾水的看着他,但小喇嘛是个话唠,见弘暄穿的光鲜,就凑上前叽里呱啦说了好大一会儿,弄得弘暄一行人一个头两个大,弄得弘暄都不打算叫人绑他而是拿布堵他嘴了。

    好在路人是汉人,忙给弘暄的侍卫说了缘由,很简单,两人相向而行,擦挂了一下,本来互说声对不起就没事的,但小喇嘛的衣服太脏了,除了灰就是泥巴,楞是将对方的衣裳给弄得脏兮兮的,路人便随口骂了句,不想小喇嘛也不是省油的灯,虽然听不懂,但瞧神情也知道不是好话,便开始对骂上了。

    两人(j)同鸭讲骂了半天都不知道谁的骂功更厉害,不过,大概是小喇嘛落了下乘,因为他已经在伸手拉人了,吓得路人后退了好几步…

    弘暄觉得今天真是倒了八辈子的大霉了,竟然在大街上听这等琐碎的街井杂事,便给侍卫示意,让路人赶紧走。

    打发完了路人,弘暄便准备绑了小喇嘛去严刑拷打,不想小喇嘛却笑嘻嘻的看着弘暄,瞅着那比划的手势。大概是说让弘暄等一下,然后便撒腿就跑。

    弘暄示意一侍卫跟上,自己则和其他人则准备慢慢的朝前跟去。

    不想,就拐了个胡同口,小喇嘛就停住了,因为那里还坐着一个老喇嘛,活人,因为手还在转佛珠。

    但小喇嘛并不是央求弘暄帮着救人,而是从老喇嘛身上取下一个羊皮袋子,比划着要送给弘暄。

    弘暄没搭理小喇嘛,而是再次用拉萨话朝老喇嘛问道:“你生病了?怎么不到庙里去?”

    老喇嘛倒是听懂了,解释说他们才进京,他身体有些吃不消,便坐下休息一会儿,叫小喇嘛去找寺庙。

    经过一番交谈,弘暄才知道这两人是康巴地区的,康巴方言和拉萨话差别很大,老喇嘛在拉萨坐禅了十多年,所以才能听懂弘暄说什么。

    而小喇嘛并不是在和人争执,他是在解释,不过,好像被人误解了,因弘暄帮他解了围,所以专门送壶酒给弘暄。

    弘暄笑着摇摇头,表示不需要,然后便命侍卫送两人去最近的一家寺院。

    不想,老喇嘛一听激动了,又递给弘暄一羊皮袋子,还说这东西虽然不值钱,但的确是好东西。

    弘暄看着那脏乎乎的酒袋,皱了皱眉头,嘀咕着说再好能好得过厘尕都尔去?

    不想老喇嘛却拍着胸脯说这个东西比厘尕都尔差不了多少。

    弘暄一听,来了兴致,便带着人去了北海琼岛白塔寺。

    白塔寺是皇家寺院,所以侍卫们便没人在外站岗,全进去休息了。

    而弘暄一向礼佛都是象征(性)的,所以没人想着去寺庙找人,便闹了这么大的一个乌龙。

    弘暄道:“这不值钱的好东西竟然是达儿布,也就是沙棘,说这东西对身体好,当地人累了,喝两口,一下就恢复精神了。孙儿明日就去太医院找太医问问。”

    沙棘这东西,康熙知道,当初乌布通战役之后,连续作战的清兵都感到疲惫不堪。亲征的康熙命令随行军医尽快想办法调理兵士们的身体。在药材匮乏的情况下,军医们对此一筹莫展。一位本地的军医想到了当地的沙棘。当地人平时都经常食用这种浆果来增强体力和抵御寒冷。情急之下,众军医冒险试验,他们把沙棘果挤出的汁放入兵士们的饮用水中,供士兵们饮用。数日后,清兵的精力和体力果然都悉数恢复,因为蒙古和青海的地貌差得有些远,所以康熙便没往该处想。

    听弘暄这么一提,康熙便表示沙棘这东西的确有点用,但是否适用于青海,只能让老十试试了。

    弘暄一听,忙表示立即给老十去信,请他命军医进行试验。

    事情告一段落后,九阿哥发言了,质问弘暄,为什么在喇嘛庙里耽搁那么久?

    弘暄说,“九伯,那老喇嘛是从拉萨来的,在康巴收了小喇嘛后又继续往京里走,所以,拉萨最近的情况他都知道一二,我便找他问了些消息,他说的和咱们得的消息并无不致。”

    康熙赞许的点点头,鄙视的盯了九阿哥一眼。

    九阿哥讪讪的没吱声,弘暄又笑着道:“皇玛法,沙棘这东西不值钱,许多地方都有,如果真有功效,孙儿有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康熙道:“说来听听。”

    弘暄道:“孙儿觉得除了户部采购外,不如让皇家慈善会也承头去收购,一来,穷人家的小孩没事玩耍的时候也能挣点钱贴补家用,二来,做成果酱或果酒也能卖两钱,慈善会资金也能多些。”

    九阿哥一听,也忙道:“皇阿玛,儿子有一主意,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康熙扫了他一眼,道:“那就别讲了…”

    九阿哥气结…

    这章有些冗长,主要是为弘暄的未来媳妇出场打个基础,呵呵

    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第四百八十七章 打算

    第四百八十七章打算

    阿哥所里,九阿哥一脸的晦色。弘暄小心的吐了吐舌头,想着悄无声息的退下去是不是有些不礼貌。

    因宫门已经下锁了,为了简化程序,所以弘暄和九阿哥便拿着康熙的手谕结伴到阿哥所歇息。

    一路上,九阿哥就没给弘暄好脸,因为康熙没给他脸啊。

    弘暄不由叹气,这些父父子子怎么都这么别扭呢。

    不过,康熙父子间的事太复杂了,弘暄没信心能掺和好,所以一路上都闭紧了嘴巴没说话,进屋后,见九阿哥的思绪好像还没回来,想了想,还是决定开溜。

    但弘暄还没移到房门口,九阿哥就抬眼瞅着了他一眼。

    弘暄只好讪讪的笑道:“九伯,您累了一天了,早些歇下吧。”

    九阿哥没好气的冲弘暄招了招手,道:“过来,有话给你说。”

    弘暄忙作势朝前走了两步,道:“九伯,您请吩咐。”

    九阿哥吧唧了一下嘴巴。有点鼓足勇气的那么一点味道,很艰难的憋出一句:“沙棘的事让弘政帮着做吧,我知道他还担不了责,只想让他跟着搭把手长长见识。”

    弘暄莞尔,别看九阿哥对弘政这个贝子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但对弘政的关心那可是不掺一丝水分,不过,好像九阿哥的关心给的不是地方。

    弘暄没立马答应,而是问道:“九伯,您问过弘政了吗?”

    九阿哥眉(毛)一挑,道:“这么好的机会他还有怨言不成?”

    弘暄叹了口气,提醒道:“九伯,弘政喜欢骑马带刀。”

    九阿哥哼了声,“就那他那身子骨…”九阿哥咽下了后面的话,“不就是认为这些东西和商贾脱不了干系嘛…”

    弘暄有些理解九阿哥的感受,当爹的好像都喜欢儿子象自己,老十就明显对弘历有耐心的多,但当儿子的对老子的感觉那可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有一天不会再认为自家的爹是那头顶上的天,只是弘政过早的开始挑战九阿哥的权威,让九阿哥分外不舒服罢了。

    弘暄想了想,还是道:“九伯,弘政这些日子一放学就会到兵部来打一头,我若不在,他便跟在弘春和弘明p股后头跑,还在问我皇玛法会不会派人去犒军,如果要。他能不能跟着一起去…”

    九阿哥发了个鼻音,道:“慈善会的事也不简单…”

    弘暄笑道:“我知道,但是,弘政不喜欢。”

    九阿哥看着弘暄,“谁能保证他这辈子就能做他喜欢的事?我就觉得张罗沙棘比他天天在兵部伸长脖子看人来人往强,他多少能学到点东西。”

    九阿哥是很郁闷,老十家的两个大的,随时随地都能拿起算盘打一遍,三个小的虽然没显出什么商业天赋来,但人家也是手紧一族,知道惜财,连弘历都不随手乱花银子,可弘政呢?一方面鄙视铜臭味,一方面花钱如流水,当然,不排除他用视金钱如粪土来无声的抗议自己的爹。

    倒不是九阿哥非要弘政继承他的衣钵,可九阿哥看得长远啊,老十算得上是行伍出身,弘暄和康熙有点类似,样样都通一点,来个亲征什么的也不会犯憷。再加上弘暄还有三个亲弟弟,弘历那小子现在就自封大元帅了,等日后,让弘历在弘政帐下听差?弘历还不知道会怎么闹呢,就算老十和弘暄答应,那蒙古女人肯定也不会松口,何苦闹得两家生分了呢?

    因此,九阿哥知道弘政一门心思的想保家卫国,但却还是努力的想将弘政的志向给纠过来,说老实话,老十登基后,九阿哥是想弄个铁帽子王来当当的,但是自己已经财力雄厚了,若再涉足军权,等老十和自己去了,弘暄铁不定怎么收拾弘政呢。

    这话九阿哥给弘政明明白白的说过,叫他为了家族大业,熄灭了心头的那股火。

    弘政却反驳道:“十叔信你,弘暄大哥也会信我!”

    气得九阿哥直跺脚,这能一样吗?自己和老十是什么交情?弘政才跟在弘暄p股后头跑几年?更关键的是,弘暄自打上学后,基本上就一直是康熙教导的,老十当初除了挨罚,康熙基本上就想不起他来,所以弘暄如今行事是一点也不象老十,十足十的一个小康熙,比当初废太子更神似。

    康熙是那和人掏心窝子的人嘛?嘴上说着和福全情深意重,等福全领兵一回来,那也没少敲打。弘暄保不齐就和康熙一样。

    但这番话九阿哥却又不敢直接告诉弘政,怕自己这个傻儿子去给弘暄学舌,弘政有时候直的就象是老十生的!所以也难怪他和老十臭味相投。

    弘政那家伙犯糊涂,但九阿哥却清醒得很,所以,九阿哥便很强势的告诉弘暄,弘政没反对的权利,叫弘暄只管在康熙面前去提就是了。

    弘暄叹了口气,道:“九伯,我过两天要去西山火器营,工匠们又研制出了新的大炮,我早答应了带弘政去的,你看…”

    九阿哥想了想,道:“弘参他们去吗?”

    弘暄笑道:“他们也一起去。”

    九阿哥心想,瞧吧,三胞胎没落下吧?!

    于是,九阿哥乾坤独断,“就这么定了,西山火器营,他就别去了,沙棘的事是正经,到底是做酒还是做果酱,到底怎么个收购法。这些都得好好拟定章程,再说了,若户部那边扯皮,你阿玛也能从慈善会调货。这可是大事!”

    弘暄只好道:“就依九伯的,我明儿找机会给皇玛法提,不过,我可不敢保证皇玛法能答应。”

    九阿哥盯着弘暄,眨巴眨巴了眼睛,“弘暄,九伯对你不错吧?”

    弘暄点点头,“除了阿玛额娘和皇玛法。长辈中,就属九伯对我好了。”

    九阿哥心中哽得慌,自己对弘暄巴心巴肝了半天,结果连第三都没混上,真他的失败!康熙怎么处处都压自己一头呢!

    不过,九阿哥还是压住心中的酸味,道:“那么九伯让你办个事,你就这么阳奉(y)违的?”

    弘暄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九伯,我会尽力的,但你也知道,皇玛法的心思我们谁也猜不到。”

    九阿哥想了想,好像是这么一回事,便道:“只要你尽力就好,九伯就怕你被弘政收买了去。”

    弘暄笑道:“九伯,其实你该和弘政好好说说的,弘政挺听话的,我阿玛和额娘都夸弘政懂事呢。”

    九阿哥心想,就是被他们夸才糟糕,“你阿玛夸过你没?”

    九阿哥是想提醒弘暄,老十两口子异于常人,他们的欣赏水平要么超前,要么超后,反正和时代不合拍。

    弘暄想想,笑了,老十好像还真没正儿八经的夸过自己,“不管阿玛夸没夸过我,但阿玛是绝不会硬着我去做我不喜欢的事的,弘历不喜欢读书,阿玛也没过他。”

    九阿哥瘪瘪嘴,那是因为其他儿子都喜欢读书,老十不缺有才学的儿子,若他四个儿子都见了书本就打哈欠,老十不发飙才怪!

    当然,非要在弘政这一棵树上吊死的九阿哥也不认为自己傻,就是自己将弘政逐出家门,那都打着骨头连着筋。所以一定要将弘政给纠到带领家族奔向光明的阳光大道上来。

    因此,九阿哥便再次给弘暄强调了,他对此事的关注,若康熙不答应,希望弘暄能使出浑身解数来,就算没缠得康熙点头,但过程一定不能少了。

    无奈的弘暄点点头,表示一定使出吃包子的劲来,等九阿哥满意了,便在告辞的时候,又关心了一下弘政的个人问题,道:“九伯,弘政的婚事你可有打算?西班牙使臣耽搁的日子不少了,这两天章程就能定好,等皇玛法首肯后,怕没几日就会启程回吕宋了。”

    九阿哥道:“你还是先好好准备当你的新郎官吧,弘政才多大,着什么急啊!”

    弘暄心中暗暗为弘政摇摇头,看来克里蒂丝十之八九没戏,也许该让西班牙人主动来提亲?

    不过,瞧了瞧九阿哥皱眉的样子,弘暄打消了这个念头,自己就别去添堵了,还是让弘政自己去闹腾吧。

    不过,当弘暄一脚刚垮过门槛时,又听九阿哥说道:“弘暄,今儿的事…”

    弘暄忙缩回那只脚,笑着给九阿哥保证,日后自己若临时改变计划,一定留人站在大庭广众之下等着大家问话。

    九阿哥没做声,弘暄也不好嬉皮笑脸了,正色道:“九伯…”

    九阿哥看了看弘暄,红了脸,支吾道:“踢疼了吧?”

    弘暄笑呵呵道:“那是,九伯还真使劲呢。”

    九阿哥瞅了瞅弘暄,(欲)言又止。

    弘暄笑道:“九伯,我不是那好赖不分的人…”

    九阿哥轻声道:“可你阿玛是啊…”

    弘暄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将九阿哥给笑黄了…

    而毓庆宫里其木格则在为弘暄的婚姻焦虑着,本来自己当初就放过话,说只喜欢娜仁吉娜当儿媳,如今三胞胎惹了事后,自己又一直没表示,虽然安安说弘暄当时就去赔了罪,但毕竟不能代表自己啊…

    因此,当知道弘暄平安归来后,其木格便开始琢磨着怎么向喜塔腊家释放一下善意,亲家嘛,这关系还是得处好了。

    因此,当第二天一大早,弘暄脸也没洗就跑回来给其木格汇报完昨天发生的事后,其木格便告诉弘暄,打算请他的丈母娘来宫里坐坐,顺便也请被弘历吓哭了的小丫头来玩,至于弘暄的媳妇,因为已经定了婚期,不好再到婆家来做客,只得作罢,问弘暄最近有没有空,到时回来给人请请安,毕竟是长辈。

    弘暄自然没异议,不过,却告诉其木格,他最近时间都不定,让其木格不用管他,反正他尽力回来就是。

    心里还没法将喜塔腊家当亲戚看的弘暄没想到的是,当给康熙提议让弘政去协助办理沙棘一事时,康熙应是应下了,却点了弘暄的二舅子何亥当负责人,弘暄瘪瘪嘴,有些哀怨的看向康熙,康熙给了他一个白眼…

    但消息传回喜塔腊府时,弘暄的未来媳妇和丈母娘却是一脸的灿烂。

    芳茹的娘一直很忐忑,担心其木格不喜自家的闺女,变着法的折磨人。所以,当三胞胎闹事后,其木格没一点表示,弘暄的丈母娘基本上就是以泪洗面了,当然,人面前还得笑得很开心,为自家闺女有这门好亲事欢心雀跃;芳茹也是连着好几天都顶着个黑眼圈。

    听得其木格有请,还特意要求将小丫头也带进宫去,芳茹的娘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但旋即又担心起来。

    弘历吓的小姑娘是一通房丫头生的,所以在府里不受宠,也没被养到芳茹娘膝下,一直跟在自己生母身边,就逢年过节才见见一大家子里的兄弟姐妹和亲戚,加之人家今年才四岁,对芳茹基本上就属于是没印象一族;而且被吓哭后,当家作主的人虽然没说什么,但潜意识里还是将罪责怪到了她头上,如果她不哭,三胞胎不就平安撤离了嘛?因此,虽然没冷言冷语的虐待她,但也没怎么去安慰她…不过当权者的这种态度也将小姑娘的生母给吓得够呛,不知道有没有私下骂小丫头…

    因此收到了其木格的邀请函后,弘暄的丈母娘赶紧叫人将小姑娘给找来,当然也将芳茹给叫了来,让她们姐妹俩抓紧时间建立感情,免得到时其木格问起,小姑娘茫然说不认识自己的姐姐…

    芳茹正哄着小丫头吃零食呢,便听下人回报,说自己二哥被点了差事,而且还是到家族色彩很浓郁的皇家慈善会做事,芳茹母女俩都不由得喜出望外…

    弘暄丈母娘美滋滋的打赏了报信人,拍着芳茹的手说:“真真是沾了我闺女的福气了。”

    芳茹笑着道:“额娘,二哥(性)子有些木讷,晚上得让阿玛好好提点提点他,别将差事搞砸了,慈善会可是大阿哥和大格格一手c办起来的…”

    芳茹娘笑笑,“那是,对了,等你二哥办差后,叫他每日回来都给你说说,让你也长长见识。”

    芳茹娘认为虽然慈善会如今交给九阿哥打理,但日后的事谁说得准呢,既然安安掌管了多年的慈善会,日后说不定会让自家女儿接手,要不怎么点了老2去慈善会办差呢…

    芳茹的想法也差不了多少,看着自己的娘,害羞的点点头…

    小声求月票,呵呵

    第四百八十八章 厚道的老十

    第四百八十八章厚道的老十

    西宁,风有些大。老十巡视完营帐,眉头紧锁。

    这次出征,兵丁们看着精神面貌还不错,大概是没怎么被克扣军饷,所以精气神还在,各级将官也都还凑合,骑得马、拉得弓。

    但是跟着自己出来的一帮宗室却成了老鼠屎。

    老的,那些五、六十的都还老当益壮,卯足了劲儿想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回;小的,十多岁的小娃娃也器宇轩昂,梦想着用手中的刀打下一个辉煌而灿烂的未来;但是那些正该挑起重任的中壮年,30多40多的顶梁柱,基本上除了满腹牢(s),再无其他本事,连骑个马都能从马背上给摔下来。

    也难怪啊,老一辈还保留着当初的一点雄风,而且人家的本事都没忘,一出马,霍,那叫一个威风;小的,正是单纯的时候。一听家国两字,就豪情了,再苦再累,也能咬牙挺着;而那些中年人,被圈在京里好吃好喝的养着,本来就没经过刻苦的训练,年轻时的壮志雄心也给磨灭的差不多了,因此反而成了拖累人的一群人。

    别的不说,光看宗室们p股后天跟着的浩浩荡荡的一大群后勤兵,老十还以为自己是带队郊游了呢!

    因此在路上,老十就狠狠处置了几个嫌弃军中伙食不好、要自己厨子动手的家伙,蒙古人得笼络,年羹尧不能得罪,但宗室可不一样啊,京里宗室多了去了,想捞军功的能从城门排到紫(禁)城去,所以老十狠狠的发了一通火,但也没将娇气的宗室赶回去,只是将他们的跟班全赶走了,然后将这帮宗室分散发配到最基层,和士兵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士兵干嘛,他们干嘛…

    老十没将人赶回去,一来,这些随行人都是康熙定的,而且他们能最终胜出。上下打点也不少,老十也不想将这些人给得罪死了;二来,老十也想给这群人一个脱胎换骨的机会,他们成为这样,其实和朝廷的政策脱不了干系。

    不过,旗人的优惠政策该怎么改革,牵扯太大,老十还没傻到现在给康熙递陈词,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但老十发怒后,一路行来,军纪倒还算不错,那几颗老鼠屎没坏了一锅汤,看来大环境还是不错的,让老十不觉有些满意。

    老十打算等一切准备就绪后,让京里这帮人负责一个主要战场,得给大伙创造立功的机会不是?

    但老十还没沾沾自喜多久,到了西宁,几乎一半的士兵都成病秧子了,老十总算明白,为什么康熙让他用驻守当地的八旗当主力了。

    但是,就算这帮人不到正面战场去。但好歹也得有些战斗力啊?

    因此,老十这段时间是心急上火的嘴上都冒泡了。

    老十这边着急着呢,安分了一段日子的宗室又惹事了,跑到街头和藏民打群架,为了抢一女子。

    老十鼻子都给气歪了,你说京里什么样的女子没有,犯得着在这抢吗?没见过脸蛋红扑扑的,叫人擦点胭脂不就完了?

    老十更气的是,好容易有点身体素质好的,结果除了惹事没别的用!而且还是很丢人的惹事,没打赢!

    所以,盛怒之下的老十命人将闹事的全给捆了,发配下去做苦力,不过,老十也在反思,怎么藏民竟然敢和宗室的对抢?

    老十才不会去想什么老百姓不畏权贵,老十琢磨的是当地人瞧不起朝廷的人,也是,打个群架都打不赢,有什么威信?

    虽然青海王爷也将藏民给捆了,但老十却大度的表示一定要从轻发落,得捞民心啊…

    这么一来,老十更急着找药了,若找到了那药,别的不说,至少打架能打个平手啊!

    可惜,有效药迟迟没个消息,老十巡营的时看了看病员,心里更是无比的烦躁。

    老十正烦呢。却见十四站在自己房门口,迎风当着忧郁男:“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十四说的是藏语,让老十愤怒的是,他本来应该是听不怎么懂的,但是因为要处理涉藏事务,所以硬是恶补了一下藏语知识,那钻研劲若是被康熙亲眼瞧见了,肯定会嗤笑:“早年干嘛去了?”

    一来老十很用功,二来十四的藏语说得很慢,所以,老十是每个字都听清楚了,呲了一下牙,“你酸不酸…”

    十四当了回文艺青年,感叹道:“仓央嘉措真乃吾的同道中人啊…”

    老十瘪嘴道:“第一,你们相见了,但是,相恋了吗?第一都不成立,哪来的第二?”

    十四郁闷的看了老十一眼,“如果,如果你没娶太子妃,我和阿茹娜…”

    老十忙双手一摆。“别,别说我和你嫂子挡了你的道,我没娶其木格,你上哪儿认阿茹娜去?”

    十四说不过老十,只好继续扭过头矗立在风中,用藏语深情的背诵着:“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十四的声音很是煽情,但动作却不怎么文雅,因为他在不停的移动着不准老十进屋。

    老十无奈举起双手,道:“打住。打住,我藏语不好,你别在我面前无病(呻)(吟)。”

    十四很是郑重的道:“太子,如今…”

    老十打断道:“如今大战在即,你最好收起那些有的没的心思,否则我绝不饶你。”

    十四一脸的陈恳,道:“太子,所谓集思广益,没准阿茹娜知道那药呢…”

    老十不相信的道:“她儿子都不知道…”

    十四忙说:“没准她忘了提呢,她又不知道咱们的人会水土不服…”

    老十看了眼十四,“也对,我明儿就派人去车臣汗部问问…”

    十四一听,闭眼继续背“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老十捂住耳朵,“你想亲自去跑一趟?”

    十四翻了个白眼,继续,“那一天…”

    老十双手一摊,“我总不能将阿茹娜给招来吧?”

    十四双眼一亮,击掌道:“为什么不行?就说有事问她,她准来,西宁这么大,有的是地方安置她…”

    见老十拿眼瞪他,十四忙道:“她到时直接从西宁去京里看嫂子也方便。”

    老十没好气道,“你嫂子如今住在宫里,阿茹娜方便了,你嫂子不方便。”

    说完,又横了十四一眼,“喔,我忘了,你还住在阿哥所呢,怎么,想让十四弟妹和阿茹娜先见见?打起来了,算谁的?”

    十四又开始了:“那一天…”

    老十伸手推开挡住门的十四,不耐烦道:“你就是背那一世也没用…”

    十四见老十态度很坚决,也不敢再挡路了,但还是紧跟着老十进了屋:“太子。派人去请阿茹娜吧,她带着小儿子在家也没什么事,再说了,她肯定担心两个大,如果她真知道什么神药,那咱们不就赚大发了?我主要是为了找药,那点小心思是顺便的。”

    老十想了想,道:“你自己派人去接不就完了,干嘛非扯上我?”

    十四笑道:“我派人去,她肯定不信,铁定说‘要问什么写封信来就是,我没空去西宁’,再说,皇阿玛那也得瞒着…”

    老十叹了口气,“你去办吧,从我亲兵中调两人,顺便再请几个其他部落的人来,就沿途的吧,反正顺路…”老十顿了顿,又补充道:“我可是为的找药…”

    十四笑道:“我知道,我知道…”

    老十摇头,叮嘱道:“不准惹出是非来。”

    十四笑呵呵的道:“扎!”

    不想,十四还没笑完,朝廷的百里加急快报就到了,通知老十赶紧找沙棘这个好玩意儿。

    老十看完邸报,无比同情的看了眼十四,十四不明所以,疑狐的问老十,“怎么了?”

    老十道:“没借口让阿茹娜来了。”说着将邸报递给十四。

    十四看完后,有气无力的道:“恭喜太子。”

    老十拍了拍十四的肩膀,道:“不是哥哥不帮你…”

    十四满脸的哀怨道:“阿茹娜又不知道咱们找到了…”

    老十幽幽说:“可皇阿玛知道啊,怎么,想让皇阿玛赐给阿茹娜一壶毒酒还是给她指一门亲事?”

    十四只想冲去杀了信使,晚一刻钟会死人啊?憋了半天,道:“你说弘暄干嘛不晚两天碰到喇嘛啊?”

    老十白了十四一眼,“这么说就没意思了哈…”

    十四将邸报塞还给老十,没好气道:“真是家学渊源啊,弘暄还没成亲呢,就开始帮妻舅了,不错不错…”

    老十脸一下就绿了,“弘暄可不是那公私不分的人…”

    十四歪歪嘴,道:“就许你帮阿巴亥,不准弘暄帮衬喜塔腊家?这谁定的规矩?”

    老十咋呼呼的道:“我可没说不准弘暄帮老丈人,我只是告诉你,弘暄是举贤不避亲…”

    十四很不厚道的笑笑,撤了,留下老十满腔怒火的给其木格写信。

    老十可不认为自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他帮衬阿巴亥,那可是分府后的事了,没拿康熙的银子去贴补其木格娘家,而弘暄这小子还没分家呢!再说了,在老十眼里,慈善会那可是由安安一手发展起来的,弘暄这小子大多时间也就挂了个名,费脑子的事全是安安在琢磨…

    所以,老十很生气,问其木格,何亥去慈善会是谁的主意,还特意交代其木格,自己府上的所有生意均不准儿媳(c)手,“毕竟是外人,让她帮安安打理产业,那也显得咱们太不厚道了…”

    小声求票票,呵呵

    第四百八十九章 亲家(上)

    第四百八十九章亲家(上)

    老十心中有些不痛快。京里的安安也不大舒服,等喜塔腊夫人和小丫头走后,冲其木格说的头一句话就是:“额娘,我不喜欢喜塔腊夫人。”

    其木格头疼的(摸)了(摸)脑袋,今天这个日子还真是没挑好,一早起来,三胞胎就和自己干上了,没想到,临了安安又来添乱。

    早上当其木格通知三胞胎今天放学后得第一时间回家给他们未来大嫂的妹妹赔罪时,弘历就立马瞪圆了眼珠子,气呼呼的对其木格讲:“额娘,我今天要打攻坚战,不能早回来。”

    其木格瞪了他一眼,“你瞪什么眼珠子?给额娘显摆你眼睛大啊?”

    弘历立马眯起眼睛道:“我今天真不能早回来!”说着还在地上跺了两脚。

    其木格道:“谁让你吓唬人家小姑娘的?”

    弘历忙道:“是她自己爱哭…”见其木格不理他,弘历使出了撒手锤,“我找皇玛法评理去!”

    弘参和弘丰都笑嘻嘻的,没人拦弘历,看来都认为康熙是他们的大后台了。

    弘暄和安安则仰天叹息了一声,惨了…

    果然,其木格眉(毛)一下就竖起来了,“你们三个都给我听好了。放了学立马回家,谁敢耽搁,我就将谁送到老宅关(禁)闭,先关他一个月再说!”

    见弘参和弘丰也准备咧嘴哼哼,其木格又补充道:“你皇玛法若知道了这事,我就先关你们两个月(禁)闭!”

    弘参道:“皇玛法会帮我们求情的。”

    其木格冷笑一声,“你皇玛法有一百多个孙子,你们自己掂量掂量,他能不能管得过来!还有,就算你们皇玛法今天给你们撑腰了,我天天起来就拿条子抽你们一顿,我倒要看看是你们告状告得快,还是我的条子打得快!”

    三胞胎郁闷了,弘丰憋了半天道:“那我们请皇玛法下旨,不准额娘打我们。”

    其木格笑道:“行啊,你们去将旨意讨来,咱们来试试,看看你们p股上到底会不会挨上板子!”

    弘历想了想,豪气冲天的道:“试试就试试,皇玛法是金口玉言,人人都得听他的,额娘也不能例外!”

    弘参忙拦住了,“额娘不打咱们,她可以叫下人打啊。”

    弘历道:“那就请皇玛法下旨,不管是谁,都不准打我们。”

    弘参叹气道:“皇玛法会下这种旨吗?别自讨没趣了。”

    安安忙拉过三胞胎,道:“姐姐不是给你们讲过县官不如现管嘛。怎么一个个的都忘了?”

    弘丰委屈的看着其木格,“额娘,你不讲理。”

    其木格冷哼道:“额娘不讲理的时候你们还没见过呢,哼,真以为我治不了你们!”

    弘暄憋住笑,道:“额娘,你别和弟弟们一般见识,再说了,他们今天是真有事,不如,我改天带他们去喜塔腊府给人小姑娘送点零食,你看如何?”

    弘参和弘丰忙附和弘暄的提议,表示到时他们不仅仅买零食,还买玩具…

    弘历见其木格没表态,忙拉着其木格的手,道:“额娘,要不你让那小丫头明天再来?”

    其木格白了他一眼,没说话。

    弘丰小声嘀咕道:“怎么也该提前通知啊。”

    其木格知道自己是有点理亏,老想着去凑合弘暄的时间了,压根就没管三胞胎是不是得空,可帖子已经发出了去。怎么改啊,本来喜塔腊家就忐忑不安的…

    想了想,其木格只好柔声道:“这事是额娘想得不周到,你们试试改改你们的时间吧,毕竟改在明天c练也容易,是吧?”

    弘历气呼呼道:“我们都准备好了,那么多人呢,怎么改?”

    其木格想了想,折中道:“那这样吧,你们将时间拖后一刻钟,你们赶回来给人赔个不是,然后在去,叫他们等你们一会儿,如何?和小姑娘见个面就走,额娘绝不拉着你们说话。”

    弘参点点头,表示这个提议可以接纳。

    弘丰和弘历见状也没再说什么,这才冲其木格甩了甩袖子,上学去了。

    弘暄跟着一起走的,好像在院子里还在教育三胞胎,不该顶撞其木格,却听弘历道:“我们要不说话,今天c练就得泡汤了,还得回来对着哭鼻子丫头大半天!”

    弘历的声音有些大,屋里的其木格和安安都听了个真切,安安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其木格气结,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反抗有理?

    不过,因为一大早开头就不怎么好,所以其木格对与未来亲家会面也没了什么期许。只希望能顺顺利利的结束就好,不求能有什么成果。

    果然,整个会面气氛都沉闷闷的,大概其木格和喜塔腊夫人都想努力给对方留个好印象,不过,却都有点那么弄巧成拙,所以,屋里传出最多的便是尴尬的笑声,其木格都在想是不是没必要非要等几个儿子来(露)一次面了…

    不过,其木格能撑着没改主意,全亏了喜塔腊家的小姑娘,小丫头太可爱了。

    当然,其木格事先做了侦查工作的,知道这小丫头是通房丫鬟所生,所以没傻乎乎的夸芳茹的娘会生孩子,只是说喜塔腊家会教孩子…

    不过,当问起小丫头叫什么的时候,却让大家尴尬了那么一秒,竟然还没起名。

    其木格刚讪讪的笑完,又被雷到了,因为未来亲家母请她赐名。

    其木格哪会起什么名字啊,冲安安的名字就知道,但见亲家母笑盈盈的望着自己。其木格也只好硬着头皮道:“这丫头长得乖巧,嘴巴又甜,就叫…,啊,就叫芳菲吧…”

    其木格这个转折来得有些大,弄得弘暄的丈母娘思维有些跟不上,嘴巴甜和芳菲有什么关系?好像一个是味觉一个是嗅觉吧?不过还是赶紧道了谢。

    其实说来其木格也够倒霉的,前世耍得好的朋友竟然就没起三个字名的,所以想抄袭,也只能连名带姓一起给端了,最开始是想叫人唐蜜的。可话到唇边便想起,如果给弄成“糖”蜜,那也显得自己太没水准了,便临时抓了另一朋友的名字来用,说完后,其木格还挺满意的,自家儿媳妇叫芳茹,小姑娘叫芳菲,瞧自己取得多好,至于和自己前半段夸赞的话是不是有逻辑联系,其木格就管不到那么多了。

    小姑娘好像也挺喜欢自己的名字的,冲其木格笑得眼睛都弯成了月牙。

    安安也被芳菲的笑容给感染了,本想主动将她带到一边玩去的,但又担心屋里冷场,只好在其木格眼皮子底下逗小姑娘玩。还帮着其木格找话题:“芳茹平日在家都喜欢做什么?”

    于是,其木格便知道了自家儿媳是个没事就绣绣花的大家闺秀,也许无聊了还会扑扑蝶,一想起弘暄两口子在院子拿着扇子追蝴蝶玩,其木格就不觉乐出了声,倒让亲家母不知道自己哪说错了,安安也奇怪的看着其木格。

    其木格摆摆手道:“我是高兴我们府总算有人会绣花了。”

    当初老十两口子也专门请了嬷嬷来教安安的,不过,人家安安要当才女,很不屑的将绣花针给扔了老远,其木格本来还想劝的,但被老十拦住了,“你不会绣花,日子不照过?”

    所以,安安的女红便被两爹娘给耽误了。

    但是,其木格却不想让人瞧不起安安,所以立马又补充了一句:“本来是打算让安安学的,但我们爷心疼安安,怕她将手扎出血来,只好算了。”

    弘暄丈母娘也不是傻子,自然是顺着竿子将安安好好的夸了夸,让其木格心里美极了。

    然后喜塔腊夫人又谦虚的提了提芳茹早就已经在学着管家了,如今已成了她的左右手。虽然能力还有待提高,但实力还算强大…

    其木格笑着赞了几声好,夸喜塔腊夫人教女有方。

    喜塔腊夫人笑得很含蓄,说日后还得请其木格和安安多教教芳茹…

    其木格正待自谦两句时,弘暄回来了。

    弘暄本来不想回来的,但其木格千叮咛万嘱咐了,而且还特意找了个他比较空闲的一天来待客,弘暄只好回来(露)个脸。

    两厢见完礼后,弘暄也没什么说的,便准备撤了,不想芳茹她娘却主动提起了自家二儿子的差事,请弘暄多帮衬一二,“就担心他办不好差,落了大阿哥的脸。”

    弘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