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重生之十福晋 > 第 135 部分

第 135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康熙饶有兴趣的看了眼其木格,谁说这蒙古女人没手腕的。人家可是打蛇专打七寸!怪不得将老十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老十媳妇,不让上武学课,这好像有些过了吧?学业怎么能胡来呢?”康熙可不认为自己在护短,再怎么教育孩子也不应该耽搁孩子们的学业吧?康熙认为自己是在教这个蒙古女人如何高效的教育孩子。

    其木格很是恭敬的说:“弘暄是罚了他们抄书,但罚抄书,弘参和弘丰压根就不在乎,全当挤时间练字了,弘历要难受些,不过,他如今可是一个人对着一个师傅,想将上课改成自习,那太容易了,能占他什么课余时间?所以儿媳想来想去,只能停他们的武学课了,这样他们才能长记(性),学业固然重要,但如果不打小将他们的坏(毛)病给纠过来,日后大了怕更是到处惹是生非,让人不得安生。”

    三胞胎忙道:“额娘说得对,额娘,你打我们吧,你打了就能将我们纠过来了。”

    康熙觉得三胞胎还是有些傻,自己就站在这呢,怎么只盯着打人呢?自己就算是他们搬来的救兵又怎么了,不准这个蒙古女人秋后算账,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康熙再次咳嗽了一声,提醒三胞胎。别忘了他这个最有权力的人。

    不想三胞胎还是冲康熙嚷嚷道:“皇玛法,帮我们给额娘说说吧,让她打我们吧。”

    康熙想了想,道:“两个月太长了,改为一个月吧。”

    康熙说完后,便期待着除了弘历外的另两个小子冲到他身边,央求直接将处罚取消,好像另两个要聪明些。

    没想到康熙话刚说完,其木格还没应承,三胞胎就不干了,“皇玛法,不缩短时间,不缩短时间,您给额娘说说,让她打我们吧。”

    康熙气急,这一家子都真真是猪脑子,真是难为弘暄了,天天跟一群蠢材打交道,不知道有多憋屈!

    不过既然康熙发话了,其木格自然就得应下,表示就听康熙的。将两月改成一月。

    康熙看了眼三胞胎,眼神中带了点深意,希望他们能明白,只要自己发话,就没什么是不可能的。

    不想,三胞胎的脸色都难看急了,弘历委屈的又瘪嘴准备嚎了。

    其木格忙瞪了弘历一眼,道:“你们皇玛法天天都那么忙,你们就别给皇玛法添乱了,还不快谢皇玛法。”

    弘参和弘丰乖乖的上前谢了恩,但还是一脸的憋屈。

    弘历想了想,则道:“额娘,不是我们找皇玛法来说情的,你不能将帐算我们头上,否则,否则,我就去找阿玛,让阿玛踢我两脚算了!”

    其木格急了,一边瞪弘参和弘丰,示意他们赶紧将弘历的嘴给堵上,一边给康熙赔不是。

    康熙则道:“怎么听孩子们的意思,朕做主给他们减了一个月的处罚,你回头还是会和他们算账啊?”

    其木格忙表示自己没那胆子,孩子们是被猪油蒙了心了,并低头训斥了一下弘历,“这世上谁有胆子违抗你皇玛法的旨意?”

    康熙心想,还不是你在家里只手遮天,搞一言堂,否则。孩子们哪能这等反应?

    想了想,康熙决定尴尬尴尬其木格,得让孩子们知道,在他们家就算老十说话不管用,还有自己这个重量级的人物呢!

    当然了,另一方面主要是康熙不觉得这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虽然有些胡闹,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也说明三胞胎能耐嘛?

    因此,其木格便听道康熙不耐烦的说:“行了,孩子们书也抄了,吓也给吓了,这事就到这吧,明儿他们还得进行武学比赛呢,别再折腾他们了。”

    三胞胎屏住气看着其木格,眼珠子乱转,见其木格没顶回去,有点破涕为笑的那么点意思了。

    其木格憋气笑了笑,本想应下的,但一瞧见三胞胎那若有所思的眼神,其木格还是硬着头皮道:“皇阿玛宠爱他们,是他们的福气,可儿媳怕他们日后不时的去叨扰您…”

    其木格觉得虽然不好和康熙理论。但还是应该提醒提醒康熙,护孩子也得讲究方式方法,康熙这做法除了让三胞胎有恃无恐,再没别的功效了。

    而三胞胎则赶紧摆手,“不会,不会,我们不会老去找皇玛法当救兵的,皇玛法那么忙,我们懂事着呢。”

    康熙扫了其木格一眼,直接找根源去了,道:“你要教好了他们。他们会不时惹是生非吗?他们没惹是生非,又怎么会来找朕?”

    言下之意,子不教母之过,不能拿孩子顶包。

    其木格气急,哪个孩子不淘气啊?除非是傻子!这和当娘的教没教好有什么关系?那是孩子的天(性)好不好?

    可康熙不是老十,虽然其木格心中燃起了熊熊怒火,却还得强笑着,说康熙教训得是,让三胞胎看向康熙的眼神又不一样了。

    在三胞胎心里,康熙是金口玉言,跺跺脚房子都得抖三抖;而其木格则是说一不二,脸一垮,连府里的麻雀都扇扇翅膀走人,所以他们的观念就是,康熙不能惹,其木格也不能惹,至于这两人谁更不能惹,没想过。

    而且一个是天子,一个是主妇,三胞胎也从没想过两人有一天会有机会来个p。

    三胞胎今儿才知道,原来康熙和其木格并不是永远不会交汇的两条平行线,其实是一条实线,一条虚线,一对上,虚线就没了,当然虚线是其木格。

    因此,三胞胎看向康熙的眼神简直是熠熠发光,咧着嘴谢过了康熙的大恩,还表示明天不仅要赛出成绩,还要赛出风格来,一定要给康熙争光添彩…弘参还将戒尺顺手就扔给了安安。

    康熙证明了谁是老大后,很是心满意足,趾高气扬的走了,留下郁闷的其木格和依旧没从兴奋劲中缓过神来的三胞胎。

    其木格瞪了三胞胎一眼,转身朝内院走去,三胞胎也赶紧跟在p股后面一阵小跑,但神情却很轻松。

    安安悄悄的吐了吐舌头。也加入了回屋的队伍。

    进屋后,其木格看着三胞胎,冷冷道:“高兴了?”

    三胞胎齐齐摇头,不过眼角眉梢都挂着笑意。

    其木格咬牙道:“知不知道什么叫县官不如现管?”

    三胞胎再次齐齐摇头。

    其木格指着三人,道:“额娘今儿就让你们知道知道…”

    安安生怕其木格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来,忙打断道:“额娘,事情有些不对…”

    其木格被安安突兀的发言内容给弄懵了,“什么不对?”

    安安道:“你派人去找二弟们的时候,我也悄悄的叫人出宫给弟弟送信的,可怎么这么久了,弟弟还没回来?”

    弘参一听,便道:“是啊,额娘,大哥怎么没回来呢?”

    弘丰也点点,表示附和。

    弘历则道:“是不是送信的奴才光顾着玩,将正事给忘了?”

    其木格给了弘历一个白眼,“你以为人人都和你一样?你们大哥肯定是认为你们该打,才懒得理你们!”

    弘参笑道,“才不会呢,他可是我们大哥,额娘,你派人去问问,看大哥到底是被什么事给耽搁了?”

    弘丰也道:“是啊,比我们挨打都重要的话,那事情肯定很严重了呢。”

    弘历则睁圆了眼珠,“大哥是不是正在和人打架啊?二哥三哥,我们得赶紧去帮忙才是!”

    其木格拍了一下弘历的脑袋,“少瞎掰扯了,赶紧去写你们的功课去。”

    三胞胎都站着不动,其木格瘪嘴道:“是不是想出宫去找啊?”

    见其木格声音拖得老长,三胞胎吧唧了一下嘴巴,没说话,但腿也没动。

    其木格道:“半个时辰后谁的作业没做完,明儿就甭去武学了!”

    弘历急了,“额娘,皇玛法说了,你不能找我们算账!”

    其木格看向弘参和弘丰,“这是两码事吧?”

    弘参和弘丰点点头,拉住弘历,表示一定乖乖写作业。

    弘参走的时候冲安安道:“姐姐,大哥回来知会我们一声,好奇怪喔,到底被什么事给耽搁了?”

    弘历明显得瑟过头了,其木格听到弘历在院子里说是不是去找康熙主持一下公道,怎么能规定半个时辰呢,怎么也得给够一个时辰啊…

    弘参则说,别一点小事就去找皇玛法,好刀得用到刀刃上…

    弘丰好像在说,他们会给弘历提供最大的帮助…

    脸色变得凝重起来的其木格没功夫再将三胞胎拎进来训话,能让弘暄脱不了身的人只有康熙了,但很明显,康熙和弘暄不在一起,那么能让弘暄脱不了身的事那就只有老十前方打败仗了…

    于是,毓庆宫里很快便飞奔出了两小太监,一个直扑兵部,一个直奔礼部…

    昨天下午就和同学一起去跨年了,所以没来得及请假,对不起

    这是昨天的

    祝大家元旦快乐,2011身体健康,万事顺利

    第四百八十四章 quot;失踪quot;

    第四百八十四章quot;失踪quot;

    四阿哥虽然主管户部。但因如今在对蒙古用兵,因此和兵部打的交道便多了起来,但自老十大军出京后,四阿哥几乎还从未踏足过兵部,都是弘暄和兵部的官员到户部找他,因此,当铁面王此时站在兵部大门口时,倒叫兵部的人楞了半天。

    四阿哥站在兵部门口也是百感交集,如果十三能出山…

    四阿哥永远记得,当十三得知老十成了太子时,那似笑似癫的表情,“四哥,我们真真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了…”

    看着曾经意气风发的十三在被冷藏十多年后变成了认命一族,四阿哥有些心痛,再一想到曾经二不挂五的老十如今倒人模人样的当起了太子,四阿哥更是心如刀绞,这都叫什么事啊,老天怎么能这么讽刺呢?

    这些年来兵部基本上是由老十和十四轮流坐庄的,因此当两人都气势高昂的奔赴前线时,大伙都翘首以盼,看康熙会将哪个皇子给派到兵部。不想,大伙全给猜错了,如今皇家在兵部管事的已经成了贝勒弘暄,是的,如今兵部是弘暄的地盘了。

    思及此,四阿哥简直是无语问苍天。

    虽然当初其木格对弘暄被调离户部很有怨言,但四阿哥也没鼓掌庆贺,因为,四阿哥担心,弘暄去了兵部,大概要不了多久就不会再是跟着叔伯见习了,而是会开始独当一面,掌握军权,因为康熙指派的监理兵部的王爷是五阿哥。

    虽然如今年长阿哥中的确再找不出军事帅才来,但是小阿哥们如今也成长起来了啊,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其实都是可培养的对象,再不济,十二阿哥也可以考虑啊,但是,康熙却没给小儿子们任何机会,直接点了曾经历过战事的、但却万事不担责的五阿哥去兵部负责,什么意思啊?

    三阿哥虽然天天在编书,但人家也上过战场啊,康熙却偏偏给略过了。

    四阿哥很焦虑,五阿哥那(性)子,管事才怪,弘暄要不了两天就会将所有大权全给逮手里了!

    邬思道分析说。虽然三阿哥去兵部能有效牵制弘暄,但如今大战在即,康熙自然也不想让太多的是非去扯老十的后腿,毕竟户部和四川已经能有效遏制老十了。

    四阿哥也认为,防人心甚重的康熙应该不会放心大胆的将兵权一股脑的交到老十父子两手上,所以虽然担心,但四阿哥却还不至于揪着一颗心夜不能寐。

    不想,后面的事却让四阿哥差点给憋成内伤了,五阿哥除了拿折子去请康熙批示,其余一概不管,兵部这么大的一摊子不到两天的功夫就变相的交到黄口小儿手中了,连个正儿八经的过渡都没有,而康熙似乎还很满意,还褒奖了不负责任的五阿哥几句,在朝会上说他办差用功云云,起初大伙以为康熙是在讥讽五阿哥,五阿哥也给臊得满脸通红,不想,康熙夸完了后,还打了赏,赏了一块上好的皮子给五阿哥。满朝文武那脸色就甭提多丰富了。

    回府后,一向隐忍的四阿哥就摔了杯子,康熙象防贼似的防着一帮儿子,为什么就单单对老十父子放心?!老十这个嫡子也是后来才嫡上去的啊,凭什么就和大伙不一样!

    不过,四阿哥再悲愤,面上也不显,当弘暄到户部进行沟通时,四阿哥还是尽力给了配合,就算要驳回的,四阿哥也会站在战略高度给弘暄解释一二,因此,虽然不动声色的给弘暄下了许多绊子,但康熙对四阿哥还比较满意,还嘱咐弘暄跟着四阿哥多学学经验。

    康熙发话了,弘暄基本上每天都会去户部打一头,虽然不至于油嘴滑舌,但口才却比老十好了不是一点半点,就算明知四阿哥是故意为难,弘暄也不急不恼,处事的态度倒和八阿哥有几分象,让四阿哥唏嘘不已,这孩子又不是放在八阿哥身边长的,怎么就长成这样了?

    但接触了这么些日子后,四阿哥还是明白了,弘暄和老十其实挺象的,不同的是,老十是显在脸上,弘暄则是藏在心里。

    远的不说。就拿前两天老十申请追加药材拨款的事来说吧,四阿哥表示前头已经给过了,再者这个月国库资金早没了,所以直接就给拨了回去,而弘暄这两天则天天都和四阿哥打嘴仗,没踱着脚犯浑,但犯浑的事却没少做,比如,你不是说户部没钱了吗,好啊,弘暄昨天伸手就问四阿哥要借条,“四伯,您打个借条给我,我找周围的人借去,若户部不想背这笔债也行,您给出个户部吃紧的证明,我贴在兵部大门上,弄个箱子让人捐款去,再怎么着,也不能为难四伯啊。”也没少混账到哪儿去!

    是的,四阿哥已经发现了,弘暄和八阿哥最显著的不同是,任何问题当谈不拢后。八阿哥都会让步,拿出些东西来大家互相交换,但弘暄却不会,人家心里有秆称,什么是是原则问题,什么是非原则问题,那是划得清清楚楚,当涉及到原则问题,磨叽不成功时,老十犯浑的那套就出来了,美其名曰。原则问题决不让步;与老十不同的是,老十是拍着巴掌拧着脖子犯浑,弘暄则是眯着眼笑嘻嘻的出损招,弄得人还不好指着弘暄的鼻子破口大骂!

    问题是,四阿哥和弘暄打了几个月的嘴皮子官司,不是原则问题的,一个巴掌就能数得过来!每回到关键时刻,四阿哥都被迫无奈让步了,弘暄不要脸,四阿哥还得要啊!

    不过这回,四阿哥改策略了,不能光顾着维持自己的形象,如果要让弘暄灰头土脸必须得搭上自己的脸面时,那么也必须得不得已而为之了,否则,等弘暄做大后,更没法将他们父子拉下马!是的,老十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父子两一起上,太不道德了,一点公平竞争的意识都没有!

    因此弘暄今天却没来登门,四阿哥便赶紧派人去兵部瞅瞅,看弘暄有没有自己弄个告示出来搞募捐,听说兵部工作次序一切如常,四阿哥有些坐不住了,不知道弘暄会生出什么幺蛾子,所以便亲自登门了,以探虚实。

    是的,没探子告诉四阿哥弘暄的行踪,因为,四阿哥将盯梢弘暄的探子全撤了,不是自愿的。

    这也是让四阿哥憋气的一个原因,自从弘参在御花园落水后,他的探子便遭到了强大的反盯梢,负责跟踪弘暄的一个探子为了不暴(露)出大部队,还给得服毒自尽了。

    无奈,四阿哥只得下令探子队伍停止一切重要活动。只负责日常例行工作就是,……如果府里没探子,康熙断然是不信的。

    因此,这信息便不通畅了。

    不过,让四阿哥稍微高兴一点的是,不光三阿哥和八阿哥很郁闷,就连九阿哥也是闷闷不乐的,至少大家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嘛…

    但是,没了及时的信息收集渠道,四阿哥觉得自己和瞎子聋子没什么两样了,这不,还得亲自去(摸)底。

    不想,弘暄竟然也不在兵部,兵部的人还以为弘暄在户部被四阿哥给耽搁了呢,因为弘暄出门时说的是去户部…

    四阿哥怏怏的返回了户部,问了门房,说没见过弘暄,想了想,派人去九阿哥处找人,说是有要事要问弘暄。

    不想,九阿哥也没见过弘暄。

    四阿哥纳闷了,弘暄上哪儿了?思索了片刻,派人将消息透(露)给了御史,

    而九阿哥此时也有些着急了,因为四阿哥派来找弘暄的人刚走,其木格派的人又到了,而早些时候,毓庆宫也来了一拨人,时间间隔的也不短了…

    九阿哥一边派人去所有可能的地方找人,包括喜塔腊家,一边派人去找弘政。

    很快弘政那边就反馈回了消息,没和弘暄在一起;而其他各路人马也纷纷回报,没找到弘暄。

    九阿哥的心猛的一下悬了起来,老十能成功上位,弘暄可是一重要的决定因素,该不是弘暄被人给…

    九阿哥坐不住了,赶紧朝宫里跑,怕得找康熙派人才行。

    康熙心情正爽着呢,一想到三胞胎日后天天给其木格添堵,心中就不由有那么一丝畅快,这心情好了,便有了闲情逸致去找年轻小老婆去御花园赏赏景,九阿哥求见的时候康熙正乐呵呵的享受着小老婆们放电的眼神呢。

    本来康熙是不想见了,九阿哥能有什么正经事啊,就算是慈善会的事务,康熙也不打算接见,慈善会朝四川屯粮一事还没看出什么影响来,康熙不打算提前表态,若表错了,那不是冤枉嘛…

    可九阿哥今儿却很执着,让太监再禀告了一次,还请太监一定要告诉康熙,他满脑袋都是汗。

    于是,康熙才勉为其难的见了,态度还很不悦,“什么事啊?赔银子了?”

    因康熙是在和年轻宫妃交流感情,所以,康熙是换了个暖阁接见九阿哥的,身边只跟了两太监和几个侍卫。

    但九阿哥还是扫了眼康熙身边的人,没开口。

    康熙翻了个白眼,挥手让人退了出去,“说吧,今儿你要说不出什么大事来,朕可饶不了你。”

    九阿哥急忙告诉康熙,弘暄失踪了。

    康熙猛的一下站了起来,盯着九阿哥,冷冷道:“从头说来。”

    于是,九阿哥便将三拨人到他那找弘暄的事说了,又说了自己随后的安排,“都没见过弘暄。”

    康熙盯着九阿哥道:“都问清楚了?”

    九阿哥道:“儿子让人问清楚了,户部的门房,马房,儿子都派人去问了,都没见过弘暄和他的侍卫,而弘暄一大早的确又出了兵部的大门,还留话说是去户部…”

    康熙忙命人全城悄悄搜索,既要找到人,又不能让人知道弘暄失踪了,难度不小…

    安排完人手后,康熙想了想,又叫人将去毓庆宫将安安叫来,“就说宜妃找她。”

    康熙觉得其木格太不冷静了,不能让她知道事态的严重(性)。

    安安到了后,也没给出什么有用的线索,弘暄没提过今天会专门去干嘛。

    康熙失望的点点头,九阿哥则站不住了,打算出宫亲自在街上转悠去。

    安安见状,忙安慰道:“弟弟不会出事的,他身边的侍卫功夫都好着呢,而且额娘也叮嘱过了,不准弟弟走僻静的小道,不会有事的。”

    安安话虽如此,但眼神中却还是有几分慌乱,小脸也绷得紧紧的,一看就是强作镇定。

    康熙对安安的满意多了一分,瞧这皇家气度…

    不过,虽然安安说得有道理,但康熙却还是没法冷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弘暄可是断断不能出意外的…

    因此,康熙还是让有些乱了方寸的九阿哥出宫加入搜索大军,“不准闹得沸沸扬扬!”

    一个时辰过去了,过不了多久,宫门都得下锁了,而派出的人还是没弘暄的消息送回来。

    康熙早已回到了乾清宫,低头搬弄他的扳指,目光有些深邃…

    而回到毓庆宫的安安小脸已经开始苍白了,喃喃道“弟弟不会在外面过夜的,额娘交代过的…”

    其木格已然心急如焚了,派去找的人没找着,她又叫人去给九阿哥送了个信,请九阿哥帮着找找,本来还挺不好意思的,担心自己闹个大乌龙,可如今九阿哥那边也没消息传回来,其木格自然急了,弘暄身边跟着那么多号人,不可能凭空消失了啊…

    虽然派出去的人都悄悄的行动着,但有些事是想瞒也瞒不住的,各家王府都竖起了耳朵…

    老十的四舅舅殷德神情也分外紧张,虽然刻意和老十拉开了距离,但自己这一房的荣辱却全系在老十身上了,府里已经来了好几拨人问弘暄来过没了…

    喜塔腊家也同样提着一颗心,祈祷着弘暄千万别出事…

    八阿哥回府后,又出门了,带了几个人在大街上转悠,表示自己没在一旁看热闹…

    四阿哥也派人出动了,毕竟源头来自于他,他装做不知道说不过去…

    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谢谢

    第四百八十五章 “y谋”

    第四百八十五章“(y)谋”

    听着乾清宫的座钟滴滴答答的响。康熙的心跳得越来越快。

    城门处都查探过了,没见过类似弘暄的一拨人出城,那么弘暄应该还在京城内,可是,为什么派出了这么多人手却一个也没找到?

    听说有人都在什刹海折腾着捞人了,康熙更是抿紧了嘴唇,食指紧紧的压着拇指的扳指。

    乾清宫内安静的让人窒息。

    而乾清宫外的院子里也是鸦雀无声。

    猛的,乾清宫外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康熙脸色有些发白,猛的抬头盯紧了门口。

    大殿里的太监也都屏住了呼吸,生怕触了康熙的眉头。

    而外面的脚步声似乎却总也响不完,

    都响了半天了,还没见门口晃来一个人影。

    终于,在大家的期盼下,一个人影出现在了门口。

    令人失望的是,是个太监。

    康熙不觉又使劲压了压扳指。

    该太监快步跑进乾清宫,大伙都紧紧的盯着他。

    还好,大伙听到了一个欣喜的声音,“启禀皇上,贝勒弘暄求见。”

    康熙大大的松了口气,整个人一下瘫坐在了椅子上。周围的太监也全松懈了下来,好了,无妄之灾总算消除了。

    康熙只觉得浑身发软,看来也给吓得不轻,调整了一下呼吸后,康熙咬牙道:“叫他给我滚进来!”

    康熙话音刚落,弘暄就迈进了门槛,“给皇玛法请安,孙儿让皇玛法担心了,孙儿不孝。”

    康熙没叫起,指着弘暄的鼻子骂道:“怎么你也是个不让人省心的!跑哪儿去了?不知道满城都在找你吗?”

    弘暄还没回话,就听外面的太监说九阿哥求见。

    康熙气呼呼的道:“宣!”

    九阿哥进来后给康熙见完了礼,抬腿就朝弘暄踢去,弘暄正跪在地上,没想到九阿哥会发动突然袭击,就算发现了,弘暄也不好跑,毕竟那是他九伯,不是他亲爹。

    所以,弘暄便生生的受了九阿哥一脚,疼得直呲牙。

    康熙脸一下就给黑了,谁给的九阿哥这权利?!

    论私,九阿哥是长辈,可论公,弘暄是贝勒,九阿哥只是贝子!

    康熙还没发飙,九阿哥又吼开了。“你跑哪儿去了?怎么也不让人留个话报个信?不知道你皇玛法会着急啊?!到处乱跑个什么?”

    弘暄心里甭提多冤枉了,自己又不是一夜不归,白天出门上班,晚上家里锁门之前又赶了回来,这和乱跑有半(毛)钱关系吗?谁知道这帮人莫名其妙的到处找他啊?!

    弘暄真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了,在回家的半道上碰到找自己的人,才知道出了这么个幺蛾子。

    虽然心里憋屈,但弘暄还不敢喊冤,没办法,谁让这帮人糊里糊涂的瞎c了半天心呢?虽然不知道其木格是不是也跟着瞎起哄,弘暄还是派人先去毓庆宫给其木格报个平安信,自己则跑来给康熙赔罪,虽然弘暄认为自己还真没什么错。

    不想,康熙还没发雷霆怒火,九阿哥就先来了一脚,看来九阿哥今天是给气急了。

    弘暄只好好脾气的给九阿哥赔不是,“九伯,侄儿错了,日后一定改。”老实说,弘暄也不知道该怎么改,总不能自己走哪都叫人回宫送个信吧?就算自己乐意。康熙也不见得有心思听啊,喔,这个时辰在兵部,下个时辰出门了,拐道去喝了杯茶,吃了点小吃,下一秒又去了某某街…弘暄敢打赌,自己若真这么干,不出一天,踢自己一脚的肯定就换成康熙了。

    九阿哥才没管康熙在上面坐着,吼道,“你今天要不给我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我非剥了你的皮不可!你阿玛如今可在西宁,想护短也护不了!”

    康熙脸色更黑了,真当自己是死人啊!

    弘暄心中却是暖暖的,忙道:“回皇玛法,九伯,我去了喇嘛庙了。”弘暄先提的是康熙,其实是在提醒九阿哥,别太随便了,康熙还在现场呢。

    不过,听了弘暄的回答,康熙也觉得弘暄该被踢了,你说弘暄要是跑到贫民窟去搞调查,众人还得夸他一声心系黎民,再不济带着小姑娘出城遛马,那也能叫人说声少年风流,这无缘无故跑到喇嘛庙去呆了一天,出家啊?要知道虽然大伙是下半午才开始四处找弘暄。但弘暄可是一大早就离了兵部的!

    但九阿哥却接收到了弘暄传递的信息,是的,自己好像是太过逾越了,要收拾弘暄那也得出宫后啊,就算劈头盖脸的将弘暄乱打一顿,大不了就是老十回来后朝自己嚷嚷两句,可当着康熙的面这么踢弘暄,难保康熙不会深想,认为自己没将老十这个太子放在眼里。

    所以九阿哥虽然还是很生气,但却住了嘴,等康熙发话。

    康熙等了等,没等到九阿哥继续发脾气,只好愤怒的亲自问道:“去喇嘛庙干什么?”

    弘暄道:“阿玛前几日送来公文,说许多士兵都水土不服,连弘曙都病了…”

    这事康熙知道,而且在老十打报告之前,康熙就预料到了,因此,才会命老十将驻守新疆、甘肃和青海等省的八旗、绿营部队当做主力,京里带去的只在军事中枢负责安保。

    听得弘暄如此说,康熙心中有些不悦,求神拜佛那是无知妇孺干的,弘暄怎么跑去跟这个风?

    九阿哥的第一个反应则是肯定是四阿哥在背后搞的鬼。一帮皇子里就四阿哥信佛信的最虔诚,而且还偏偏信的是喇嘛教,再说了,为什么就在弘暄去喇嘛庙时,四阿哥开始到处找人了啊?(y)谋,大大的(y)谋!

    康熙不满之后,也将四阿哥看成了(y)谋家,不过却有些不高兴弘暄这么容易就上了人家的套,自己亲自教出来的,不应该这么笨啊!

    却听弘暄继续道:“收到阿玛的公文后,我便去户部请四伯多拨些银子。好买药材,四伯说户部资金很是紧张,而且先头的药材钱早就拨划下去了…”

    虽然弘暄知道康熙肯定是自己的后台,但工作上的事,弘暄却从没跑去找康熙哭喊着让康熙做主,连讨主意都没有,一来想证明给康熙瞧,自己不是那庸才,二来,也不想养成依赖的坏习惯,康熙能帮自己一年,十年,总不能帮自己一辈子吧?因此,弘暄也只是请五阿哥指点一二,这毕竟是符合规矩的不是。

    但五阿哥的话却说了也当没说,反正依弘暄的道行,他没搞明白,所以,弘暄在和四阿哥打交道之初,很是吃了些亏,但楞咬牙挺了下来,只是给老十去信检讨了一番,说自己能力不够,连累了老十。

    老十那时还在路上,所以便回信告诉弘暄,无所谓,铁不打不成器,是人都得经历这些,吃一堑长一智,只要在磕磕碰碰中成长就好。

    不过,老十还是提醒弘暄,等他到西宁了,若弘暄还没上手,那就将五阿哥推出前台,不能让他光拿俸禄不干事。

    老十其实也坏坏的,反正如今户部有什么东西不到位,都影响不了大局。老十才不会去找康熙告状,还不如让弘暄趁机好好锻炼呢,但等大军到了西宁,那可就牵一而动全身了,老十可不会拿战局开玩笑,若弘暄还没历练好,那办事不利的罪名当然得按在五阿哥头上了…

    因此,弘暄便顺利的经过了磨合期,在与四阿哥的斗争中才能得到了质的飞跃。

    这不,已经开始乘机给四阿哥上眼药了,“四伯也是辛苦,这些日子的确清瘦了不少,四伯真挺为难的,但是将士们更艰难不是?我便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只好想其他法子了。”

    虽然康熙没直接下旨硬将弘暄搞成官场斗争中的胜利者,但弘暄的一举一动他都时刻关注着,所以弘暄发的那些要搞募捐的浑话,康熙都知道。

    见弘暄这么说,康熙脸色有些不好看,说胡话是一回事,可干混事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弘暄为什么比老十优秀呢?就是因为他只说不做,不象老十,招呼都不打一声,就开始瞎整了。

    九阿哥也时刻关注着弘暄的成长,虽然因康熙对各府暗探的打压,不知道弘暄说了些混话,但老十要求追加药材预算的事,他也是知道的,朝会上,康熙让兵部和户部协商处理。

    听弘暄这么说,九阿哥有些糊涂,“这和喇嘛庙有什么关系?”

    康熙却想到喇嘛一般都有钱啊,弘暄难道打着为他们除害的幌子,人家出钱了?那就太混账了!大军出征是为藏汗讨公道,但藏汗可是大清封的,是大清的臣子,不是外人!和朝鲜这类藩属国可不一样!

    若弘暄真这么干,康熙除了失望,失望,还是失望了…

    而毓庆宫里其木格也接到了信,安安捂住胸口叫了声,“哎呀,我的妈呀。”

    其木格诧异的看着安安,道:“你怎么了?干嘛紧张成这样子啊,真是的。”

    安安道:“额娘,我先前都没敢告诉你,不光咱们和九伯派人找弟弟,皇玛法也派人四下找了…先前不是宜妃娘娘找我,是皇玛法问我,弟弟今天有没有交代他会去哪儿…”

    其木格的情绪有些莫名,看着安安,缓缓道:“安安,我是你们的额娘,有些事该额娘担着的,你还小,别有的没的都自己扛着。”

    安安笑道:“阿玛说了,他不在家,就得我们护着额娘。”

    其木格(摸)了(摸)安安的头,道:“额娘虽然不是参天大树,但也不是那缠树的藤,就算额娘七老八十走不动了,也能护着你们一二的,(y)谋什么的,额娘也会玩,呵呵,再说了,有时候为丈夫儿女c心也是一种幸福…”

    小声求月票和年度作品推荐,呵呵

    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值钱的沙棘

    第四百八十六章不值钱的沙棘

    其木格在毓庆宫告诉安安自己不是温室的花朵。不需要孩子们将她围在真空里,而乾清宫内,弘暄也在给康熙标榜着其木格其实挺有能耐的。

    弘暄道:“阿玛出征前,额娘就说过,好像西藏那边的气候太严酷了,一般人适应不了,说阿巴亥有一年有几个人去了拉萨,好几个青壮年都水土不服病死在半路上了,剩下的几个人也说在西藏气都喘不上来,光坐着都觉得累,一动就喘粗气,但他们后来吃了当地的一种药,所以才转危为安的,不过额娘却不记得那是什么药了,只是叫阿玛到那边后派人找找,说藏民手中肯定都有,应该很好找。”

    其木格前世没去过西藏,但却去过甘孜阿坝一带旅游,对高原反应那是有切身的体验,虽然身体素质好,没头疼。但在4000米的地带,下车走两步摆个姿势照张相都得歇半天心跳才能回复正常,好在当时他们一群人是带了红景天的,可惜,其木格却不记得那药叫什么名字了,所以当老十确定要去西藏出征后,其木格便立马编了个故事要老十提防高原反应,叫他别不科学的瞎c练,训练什么的得等士兵习惯了当地环境后再说,至于药材,其木格只能含糊的说那里应该很多,千叮咛万嘱咐的叫老十记着去找了。

    弘暄此时抬出其木格,也是想让康熙对其木格的印象好些,虽然弘暄觉得自己额娘挺好的,但无奈康熙总看其木格不顺眼,弘暄便抓紧机会帮着改善改善了,不管有意无意,其木格可是在为大清做贡献呢,“听额娘这么一说,阿玛到西宁后便一直派人打听,但青海那帮王爷却表示没听过…”

    青海这帮王爷是让康熙给恨得牙痒痒的,若不是他们背信弃义没出援兵,两位将军怎么会全军覆灭?老十又怎么会劳师动众的奉命挂帅出征?

    但如今西征大军还得仰仗人家,康熙只能安抚不能算账,看来如今他们对老十还是不买账啊,错,应该是说连康熙的帐都不买。

    要知道老十前脚刚到西宁。康熙的旨意后脚就到了,专门降旨给青海厄鲁特首领罗卜藏丹津,将老十好好的表扬了一番,着重突出了老十的军事才能,还将老十威名远播南洋给吹嘘成了远播西洋,然后便告知说他赋予老十掌管生杀大权,叫罗卜藏丹津万事都得听老十的,还说老十说的话都代表康熙的意思,和康熙亲临没什么两样,最后还勉力大家要和谐,身心如一,奋勉力行。

    如今看来,康熙的圣旨是白发了。

    如果是老十乱来,惹得青海各部落离心离德,康熙还没那么气,毕竟是自己儿子不会做事,怪不得青海一干王爷,但是,据探子的回报,老十也很注意做好对青海各部头目的团结工作,在敲打了他们一番后。立马就举起酒杯吆喝着说大家亲如兄弟,而且,青海那边的部落一个个都表了忠心,表示一定会通力协作。

    也就是说,人家老十做得也挺好的,但这帮人却还藏着捏着的,那问题自然就出在青海这帮人身上了,摆明就是不将康熙、不将朝廷放在眼里。

    老十在那边找药的事,康熙也知道,但因为青海王爷们一个个都说的信誓旦旦的,所以倒没怀疑是人家不给力,喇嘛到中原来水土不服,中原不也没什么特效药嘛。

    可如今听弘暄这么说,康熙感觉便非常不好了,搞了半天,自己白施恩了,不过还是暂时压下了秋后算账的事,关心起当前的头等大事:“你额娘有没有说的更仔细些?”

    弘暄摇摇头,道:“额娘也只是听说,所以并不知道详情,不过,却说给药的就是一般的牧民,想来应该不稀罕,不想阿玛到那后,蒙古王爷只说厘尕都尔吃了强身健体,别的就没听过了。”

    厘尕都尔就是红景天,大清对这东西并不陌生,康熙还赐名为“仙赐草”,列为御用贡品。从康熙的举动大伙就知道,红景天这东西稀贵着呢。

    要知道红景天生长环境恶劣,采摘不易,加之在大清时期,还没人工种植一说,全是野生的,所以并不是如其木格所认为的满西藏到处都是。

    其木格之所以有这个错觉主要是在后世,红景天在任何一个药房都有出售,而且出门旅游大家都买得起,所以其木格便想当然的将之视为大众药材了,没想到却将青海的王爷们给陷于不义之地了。

    见康熙神情有些凝重,弘暄笑了笑,道:“不过厘尕都尔倒真的挺有效的,阿玛说弘曙吃了后,好多了,不过这药太贵重了,就算户部有那么多银子,也买不到大军所需的那么大的量。”

    康熙点点头,“所以你就想到去喇嘛庙了?”

    弘暄不好意思的摇摇头,“孙儿愚钝,没想到这点,只是今天去户部的路上遇到了一喇嘛…”

    原来,弘暄的确是计划去户部的。但在半路上去遇着了一小喇嘛,在那和路人叽里呱啦的吵着架。

    这时候就得表扬康熙了,因为他非常注重各种语言的教学,非要将儿孙打造成语言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