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重生之十福晋 > 第 123 部分

第 123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京城里老十叫九阿哥想个好主意,而安居岛里,弘政已经捧着小脑袋瓜想了许多天了,其木格交代的…

    其木格是个大大咧咧的人,又没当过便宜娘,所以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一点也没心理压力。心情舒畅的时候会耐着(性)子讲道理,还会说得甜蜜蜜的,听话不听话,额娘都喜欢你们,急了就说,再不听话,额娘不喜欢你们了…红脸白脸全凭心情,从未担心会给孩子们造成童年(y)影,都是一个妈一个爹生的,能不喜欢到哪儿去啊…

    但是粗心的其木格还是觉察到了弘政和自家孩子的不同,别的不说,又早熟又敏感。

    其木格想着他的生长环境,也能理解,庶出的长子身份本就有些尴尬,虽然九福晋未生出一个嫡子来,但也没将他认养到自己名下,所以弘政小小年纪就背负了许多过于沉重的期望,想不早熟不敏感都不行,想来也是啊,九福晋不高兴了,肯定不会说我再也不喜欢你了,但保不齐回头就会想法子给弘政上点眼药。

    所以其木格对弘政的早熟表现是能理解的,虽然弘政如今已经是世子了,但个(性)已经形成,敏感的心怕是难得改变了。

    当然,其木格觉得这和遗传大概还是有些关系。

    所以,当指出弘政(y)谋里的不足时,其木格便一直注意着弘政的表情,害怕让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果然,弘政脸色有些讪讪的。

    其木格心中叹了口气,心想,总不能说“虽然你早熟,但毕竟还不满十岁,想不周全是正常的,别那么敏感…”又不是自己儿子那粗线条。

    无奈,其木格只好赶紧组织词汇以对弘政表示肯定,好在安安及时出声了,“额娘,阿玛不是告诉英国人到我大清的海域不准商船上放太多大炮吗,咱们就查这个,只要他们不守规矩,收拾他就是完全应该的!”说完还补充道:“我就不信他们有那么听话!”

    弘政不做声,只是望着其木格。

    其木格想了想,道:“你阿玛就那么一提,又没真的付诸实施,再说了,真要这么做,难度也挺大的。”

    安安又道:“咱们就说阿玛是认真的,英国人能怎么着,弘政,你说是不是?”

    弘政想了想,道:“这法子好,大姐姐想得周全多了。”

    其木格想了想,觉得还是不大妥当,便道:“我还是觉得不妥,有点强词夺理。”说着其木格笑了笑,道:“我只知道法子妥当不妥当,但让我来想主意,兴许等到明年也想不出来,弘政,你脑袋瓜灵,多想几个点子出来,想好了,就告诉我,让我来挑理,等我挑不出(毛)病了,咱们再拿给你十叔和阿玛挑理…安安,你也别闲着,和弘政一起多想想。”

    其木格觉得自己又夸了弘政,又点明了他是主角,应该能安慰弘政那敏感的心了,所以便放心的忙自己的去了。

    然后,弘政便开始了冥思苦想,安安则负责陪着克里蒂丝玩,没办法,否则弘政没法一个人静静呆着,安安和其木格一样,对自己的短处很了然,知道自己在一个框架内,帮着完善、丰富、哪怕改进里面的内容都完全没问题,但若让自己去想点子,而且还是想几个点子,有些为难人,于是便主动帮聪明的弘政去排除外来干扰…

    今天码完字看着还早,本想回复评论的,但不想被叫出去吃烧烤,对不起,只能说谢谢大家的评论,就算没回复,但也是看了的,真的,

    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四百四十章 护犊

    第四百四十章护犊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春节长假已经结束一个月了。老十还是没能更进一步,别说太子了,就连亲王也没捞上。

    老十试探(性)的请旨,说吕宋杂事多,他好像该回去了,但康熙却道:“不忙。”但吐了这两字后,康熙也没给老十做另外安排,所以,当大家都开始上班时,老十不可避免的闲了下来。

    不过,这也只是表面上看着罢了,老十的脑袋可没闲过,分分钟都在琢磨着对策呢,当然,也没想出什么好计谋来。

    老十这厢还没想到辄,康熙又(露)了一手,告诉老十,过完年三胞胎就实打实的五岁了,是时候进上书房了,叫老十给他们买点文具用品,也不用选黄道吉日。明天就带三胞胎进宫拜师。

    老十这下真急了,想了想,道:“在安居岛给他们请了师傅的,若皇阿玛担心他们耽误了功课,儿子明天就派人送他们回去。”

    康熙抓住了老十说辞里的一个“回”字,看来老十真拿安居岛当家了,当下也没出声,只是摆摆手,叫老十滚。

    老十急忙连滚带爬的跑回了府,还没来得及叫人收拾三胞胎的行囊,康熙的旨意就追到家了,白字黑字写得清清楚楚,命老十明天送子进上书房…

    老十黑着脸没说话,也没谢恩,直接站起来,从太监手里拿过圣旨,也没叫人备马,大步流星的走出府门,拉了传旨太监的坐骑就朝紫(禁)城赶去,传旨太监也是个机灵的,赶紧抢了旁人的马跟上,但和老十比飙马,自然没胜算…

    但最终,还是传旨太监先见着了康熙,老十虽然跑得快,奈何人家康熙就是不接见啊…

    康熙以为老十是接了旨后来纠缠的,没想到老十压根就没接旨。因此,听了传旨太监的汇报,康熙一下怒火中烧,拍了一巴掌桌子,气壮山河的吼了一声,“传!”

    老十的气场同样不弱,见了康熙,先是气呼呼的瞅了康熙一眼,才打了个千行礼,没下跪,不等康熙叫起,自己就立起来了,还拿着圣旨质问道:“皇阿玛,您怎么朝令夕改啊?刚才不是同意儿子送弘参他们回安居岛读书吗?怎么我刚到家就得了这么道圣旨?是不是奴才们搞错了?”

    老十讲起了策略,康熙却不给自己和老十留脸面,喝道:“你好大的胆子!胆敢在朕面前信口雌黄!”

    老十毫不示弱的道:“皇阿玛,你别冤枉儿子,儿子胆子不大,但君无戏言,您怎么能出尔反尔?”

    康熙怒道:“朕说了同意了吗?”

    老十顶了回去,“您也没说不同意。儿子自然当你默认了。”

    康熙指着老十,冷笑了一声,“你这会儿倒耍起小聪明了,朕告诉你,少在朕面前耍花样,朕不吃这一套!”

    老十喘了口粗气,强压住心中的火气,道:“皇阿玛,咱们找人评评理…”

    康熙冷哼道:“朕没那么无聊,朕只问你,是不是要抗旨?”

    老十扬了扬手中的圣旨,道:“还没接呢,哪来的抗旨一说?”

    老十这话明显刺激到了康熙,康熙咬牙道:“你敢抗旨不遵?”

    老十长长吐了口气,平息了一下气息,道:“请皇阿玛收回成命。”

    康熙冷冷的看着老十,继续问道:“朕再问一遍,你敢抗旨不遵?”

    老十给了康熙一个死鱼眼,气冲冲的张了张嘴,但想了想,还是先跪下了,“请皇阿玛收回成命。”语气虽然依旧很冲,不过姿态还是低了许多。

    康熙却没看到老十的这点进步,抓起御案上的东西就朝老十扔去,“好,好,朕今儿倒要看你有多大的胆子!来人…”

    在康熙处罚措施出台前,老十忙见缝(c)针道:“皇阿玛,儿子没那狗胆。但有些问题,儿子实在是想不明白,想请皇阿玛解惑。”

    康熙哼了声。

    老十见康熙没吱声,便道:“皇阿玛,您现在没说话,到底是同意儿子问还是不同意啊?您给儿子一个明示,免得儿子又弄错了。”

    康熙气急,“好,好,你想磨嘴皮子是吧,好,好,来人…”

    见康熙恼羞成怒了,老十忙道:“皇阿玛,我是想问,儿子过段时间是回吕宋还是留在京里?”

    康熙想了想,道:“吕宋的金矿得有人在那守着…”

    老十听后,有点失望,果然太子和自己无缘,“皇阿玛,那就是说儿子和其木格都不在京了,弘参他们干嘛非要在上书房读书?他们才多大,正是离不得人的时候…”

    康熙道:“他们也搬进阿哥所来。”

    老十听得直发笑。道:“皇阿玛,儿子该不是你从宫外抱来的吧?”

    康熙气愤的看着老十,拒绝回答这个无聊问题。

    老十也豁出去了,道:“皇阿玛,儿子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重,从没生过非分之想,这么些年来,儿子在吕宋的所作所为,想必皇阿玛也清楚,敢问皇阿玛,我可生出了不臣之心?”

    见康熙不吱声。老十继续道:“是,吕宋汉人都喜欢我,南洋汉人也服我,可您随便派人去吕宋问问,问问他们知不知道康熙爷,问问他们知不知道皇太后,问问他们知不知道朝廷在哪…”

    说着说着老十还拿那双渐渐红了的眼睛看了看康熙,见康熙恼怒的瞪了他一眼,正想再添点料,不想就见康熙朝左右使了个眼色,老十这才发现,屋里的太监还没被赶出去呢,于是怏怏的住了口,等人都走完了,大门也关上了,屋里只留下他们父子俩后,才继续道:“儿子不是个聪明人,但也知道没有朝廷,没有皇阿玛,儿子什么都不是,最多就是个能干的猎户,所以儿子不管做什么都记着皇阿玛的恩德…”

    吧啦吧啦,老十便动情的讲了许多,说什么他牢记军功章有康熙的一大半功劳,对南阳汉民的洗脑工作那是时时刻刻都没敢忘,还自掏腰包大肆的宣传着康熙,成功的将康熙树立为一个忧国忧民、为所有百姓撑腰的好皇帝,连吕宋土著民都知道大清的康熙爷厉害得不得了…

    说到最后,老十道:“儿子没别的本事,但自问心中不敢一日无君父,不敢一日无朝廷,可皇阿玛,你当我是你儿子了吗?你当我是为朝廷在那穷乡僻壤、拼死拼活的臣子了吗?”

    康熙本来听得有那么一丝感动了,想起当初自己听探子回报时,好像也是挺高兴的,情绪刚好了点,不想。老十又不打温情牌了,开始咄咄人了。

    康熙原本动容的脸一下又垮了下来,大声质问道:“朕还对不起你了?啊?吕宋水师的装备,你要什么给什么,你要钱要粮的折子朕能批都批了的,连药材朕都给你运去了好几船,弹劾你的折子朕能压的都压,实在压不下去了,也是轻罚了事,你纵女行凶事情还小了,朕罚你没?朕不仅没罚你,还追封你额娘为皇后,你竟然还说朕没将你当儿子看?没将你当臣子看?你自己(摸)(摸)良心!”

    康熙这话有明显的逻辑错误,被老十逮着了,不客气反问道:“那这么说皇阿玛是赞同安安追杀那姓张的了,所以才追封额娘以示嘉奖?”

    康熙气结,看来是被老十给气糊涂了,“朕是告诉你,朕没盯着你的错处不放!”

    老十心一横,很厉害的问道:“皇阿玛,那您也扪心自问,额娘被追封为皇后,儿子我x后会不会尸骨无存?”

    康熙楞住了,没想到老十会这么直接,一时反而不知该作何反应。

    老十反正已经开了头,往下说就十分的顺溜了,直接问,为什么要将他树成靶子,他好歹也是有功劳的,怎么说也在海外给朝廷占了几个金矿,又没玩(y)谋诡计今天陷害一哥哥明天污蔑一弟弟的,为什么要欺负他这个老实人…

    康熙听得就差中风了,是的,他有时也期望能感受到寻常百姓家的父子情,希望儿子们能给他交交心,但听了老十的大实话,康熙觉得他还是当君父好了,这普通的爹他当不了,于是一拍御案,道:“朕不是说让你回吕宋吗?如果你不去掺和那些乌七八糟的事,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老十看着康熙,好笑的问道:“皇阿玛,儿子离京了,四个儿子全留在宫里,让他们代替儿子当靶子啊?儿子没那么不知耻!”

    康熙冷冷道:“朕会护着他们的…”

    老十毫不领情,道:“儿子不冒这个险。”

    康熙扫了眼老十,缓缓问道:“这么说你是要抗旨了?”

    老十将顶戴摘下来,磕了个头:“皇阿玛,我也是您儿子,您那位置,儿子不是没动过心,可儿子却没怎么去掺和,为什么?不就为的让孩子们能没心没肺的淘淘气,能平平安安的过日子嘛,若儿子本本分分的做事不仅护不了他们,反而将他们置于险境,那儿子还本分干什么?但儿子也知道,儿子斗心眼斗不过您,也斗不过那帮兄弟,所以,您直接将我圈了吧,这样一来,孩子们也安全了,等新皇登基,没准我还能出来透透气,总比死无葬身之地的好…”

    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谢谢

    第四百四十一章 突生枝节

    第四百四十一章突生枝节

    老十豁出去了,趴在地上自请被圈。康熙气得说不出一句话来,站起来,指着老十,浑身发抖。

    老十还不解恨,再刺了康熙一下,“皇阿玛,您儿子多,想怎么摘瓜就怎么摘,儿子就不劳您动手了,自己将自己摘了。”

    康熙本来是要下去踢老十的,听了这话,给气得又坐下来了。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这首著名的摘瓜诗是武则天的儿子对着一代女皇深情朗诵的,老十这个粗人,来了个不伦不类的借鉴,完全没复制到人家那种意境,武则天听了后是深有感触,而康熙听了是想抓狂。

    康熙还没发飙,大殿外就传来一阵怯怯的声音。“皇上,大学士马齐请旨见驾。”

    康熙很想吼一声“滚”,但好歹当了五十多年的勤勉皇帝,片刻间,国事还是大过了家事,忍住气,叫人宣,然后命令老十先到暖阁跪着去。

    屋外的太监听了指示,忙打开门,快速收拾了一下场地,还给康熙送来一盏热茶。

    马齐进来时,康熙已然喝了口茶,调整好了情绪,不带喜怒的问道:“何事?”

    马齐递折子求见的时候已经打听过了,知道老十又在乾清宫惹(毛)了康熙,两父子正关起门来对掐,此时见乾清宫里没老十的人影,猜测老十可能到弘暄做家庭作业的屋子里去了,但还是装作不知情,将折子递给康熙,道:“皇上,吕宋水师游击、广州海关衙门、广州巡抚、广州将军、联名上了折子,”说着,顿了顿,又补充道:“事关十阿哥。”

    康熙楞了楞,接过折子,仔细一看。火更大了,当即吼道:“胤誐,你给朕滚出来!”

    老十在暖阁里一直竖起耳朵听着呢,一听是广东和吕宋那帮人的联名折子,头一个想到的是其木格和安安是不是出事了,可听到康熙愤怒的吼声,心里便打起了小九九,转而猜测:难道他们联名推荐自己当太子?想了想,觉得不大可能,广州那两老狐狸滑头着呢,肯定不会出这个头,何况自己和他们也没那个交情。

    因此,老十出来时,是满脸的疑惑,本想虚心问问发生了什么事,不想还没开口,康熙就将折子扔了下来,道:“看你干的好事!”

    老十脸色一下变得非常非常难看,这么说来,这是弹劾自己的折子了?!自己在南边怎么说也算是有点势力的,这可倒好。京里还没人恶心自己呢,自己势力范围内的那群蠢材就明晃晃的朝自己放箭了,这让老十非常非常生气。

    不过,老十弯腰捡折子时,还是非常桀骜的看了康熙一眼,用眼神证明自己担忧的正确(性)和远见(性),这不,脏水就泼过来了!

    康熙很愤怒的还了老十一个瞪眼:“你自己好生看看,你将朝廷当成什么了!”

    老十满不在乎的翻开折子,一看,也傻眼了。

    折子其实是两个,一个是吕宋水师游击写的,转发的是安居岛海关衙门的信函,因为水师游击名义上也隶属广州将军管辖,所以管源忠便在折子上签了个名,表示自己也非常重视此事,因为此事又涉及到行政税收,所以广州巡抚也在上面署了个名,表示自己没渎职。

    另一个则是广州海关衙门转发的安居岛海关衙门的信函,当然,也另起了一张纸,阐明了自己的意见,因为担心近期生变,又去找到管源忠,请他加强戒备,管源忠一看,这事好像也不小,赶紧在上面写了两点意见,想了想。又让人将折子给广州巡抚送去了,军政得齐心协力嘛,广州巡抚一瞅,也不敢怠慢,急忙写下了自己的提议,然后便派人八百里加急给康熙送来了。

    而广州将军和广州巡抚因为乍听到此事,(摸)不清状况,所以只是吩咐人赶紧打听详情,还没敢冒冒失失的给康熙写密折,总不能将两个原始折子所说的事换个修辞法又给康熙发去吧…

    康熙不知道啊,冲一侍卫微微颔了颔首,侍卫便悄悄退下,去查密折信箱了。

    康熙等老十看完后,给了老十两分钟时间进行思考,其实是等侍卫返回冲他摇了摇头后,才问道:“你有何说辞?”

    老十先瞟了眼马齐,道:“马大人,你学问高,给我指点指点,这两折子上哪一句话说和我有关了?”

    马齐面不改色道:“十阿哥,事情发生在吕宋和安居岛,若没十阿哥授意,下面的人怎敢乱来。”

    老十简直是有苦说不出。他真不知道这两件事,被蒙在鼓里已经够愤怒了,更让人愤怒的是,自己澄不澄清都没脸!

    两件事,都是安居岛海关衙门发的文,可安居岛除了吕宋派去保护自己的水师,所有人员全是自给自足,没占朝廷的编制,算是老十嫡得不等再嫡系的人马了,自己的亲信竟然背后捅了自己一刀,老十觉得没脸去辩白什么。还不如揽在自己身上呢…

    但老十是谁啊,虽然反应比不上那帮人精,但好歹也在宦海里沉浮了许多年,面子思想也就是一闪而过,下一秒立马就想到了康熙安居岛布置的密探,当即认定这是康熙安排的,所以即刻就战胜了面子思想,下一秒就扯了扯嘴角,二百五的道:“那就查查吧,看看是哪个王八羔子授意的!”说着还挑衅的瞅了眼康熙!

    康熙气急,但又不能和老十明着掰扯,马齐还在这呢,不能让外人看笑话,因此,将老十的帐记在心里,咬牙道:“查,查到底!”咬完牙,还恶狠狠的盯着老十,心中说不出是愤怒还是失望。

    老十回府就将书房的东西全砸了,太打击人了,在吕宋经营了这么多年,自己刚一离开,竟然就有人在背后搞小动作,是可忍孰不可忍,老十誓要杀回去搞次大清洗,这脸都丢到姥姥家了!

    九阿哥得了信赶到时,书房已然是一片狼籍。

    九阿哥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老十,的确太龊了,沉默了半天,才道:“十弟,你还是赶紧给皇阿玛请旨,回吕宋吧。”

    老十叹了口气,“皇阿玛说了,过段时间就让我回去,但要将孩子们全留下。”

    九阿哥想了想,拍了拍老十,“十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没准皇阿玛改主意了呢?”连吕宋的人都拿捏不住,老十还能有什么威胁?九阿哥笃信,康熙没准连弘暄也给放了。

    老十脑子没转过弯来,没领会到九阿哥话里的深意,气呼呼道:“该死的马齐,他要不来掺和一下,皇阿玛最终肯定会让弘参他们跟我走的!”

    九阿哥道:“他这么做也好,总比明天早朝弄你一个措手不及强。”

    老十恶狠狠道:“不知是哪个王八羔子在搞鬼,我绝饶不了他!”

    九阿哥迟疑道:“没一点头绪?”

    老十摇摇头,“反正和京里拖不了干系,他祖母的,太气人了,我明天就请旨回去,我担心其木格会出事。”

    老十本以为自己给其木格铸了一铜墙铁壁,可如今出了这事,他不确定了,敌人太强大了,自己太,太丢人了…

    九阿哥想了想,“会不会是十弟妹…”

    老十忙摇头,断然否定:“不会,其木格从不(c)手这些事。”

    九阿哥想想,也是,按理老十额娘被追封的消息,安居岛早该知道了,蒙古福晋再笨,应该也知道不在这个节骨眼上给老十添乱,于是便安抚道:“你别急,明儿下朝后,我和你一起去见皇阿玛,请旨跟你跑一趟,就说去接弘政回来。”

    九阿哥此时说什么也不敢相信老十的能力了,冲锋陷阵也许老十行,但在管理上,还是太弱智了,因此,便打算亲自出马。

    老十还是没听明白九阿哥的言下之意,断然拒绝:“九哥,这事你别(c)手,我知道好好清理门户。”说完还愤愤的骂了声:“王八蛋,真是吃了豹子胆了!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第二天早朝,不出意料,御史的火力全对准了老十,朝中重臣,也纷纷要老十交代清楚,老十以不变应万变,对付各种质问和叱责都是一句话,“查,查查看到底是哪个王八蛋指使的!”

    十四很苦闷,看来自己的心愿真的得等下辈子去完成了,整个人怏怏的,没帮老十,如果是他授意的,那么老十就太蠢了,如果不是他授意的,那么老十和阿斗有什么差别?

    老十的一帮哥哥也做如是想,但为了保险起见,除了九阿哥,都没帮老十说话,一个个皆(露)出非常凝重的表情,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康熙没接到密报,也不了解情况,但对老十也非常失望,因为瞅老十的表情,应该不是他指使的,但自己也没派人捣鬼啊…

    所以,康熙看向一帮皇子的眼神便分外的凌厉,能将手伸得那么远,不简单…

    康熙昨天和老十眼神交流过,稍微用眼过度了些,所以盯了会儿,眼睛便有些吃不消,只好揉揉眼睛,准备待会儿再仔细观察一下各方的反应。

    康熙正保养眼睛呢,就听侍卫在殿外大声报告,“禀皇上,安居岛折子到!”

    因事情不在康熙掌握之中,所以康熙下令,所有吕宋的折子必须第一时间呈上来。

    大伙一听安居岛又来折子了,一个个都亢奋起来…

    老十则绷紧了脸,不知道又出了什么岔子…

    康熙也不心疼眼睛了,拿着老花眼看向越走越近的侍卫…

    小声要票票,呵呵

    第四百四十二章 “替罪羊”

    第四百四十二章“替罪羊”

    在众人的瞩目中。康熙接过安居岛新到的折子,慢慢翻了开来,虽然心里很着急,但康熙还是顾全了一个皇帝的体面,没(露)出一副猴急样。

    刚扫了一眼,康熙的眉(毛)就挑了挑,大伙猜什么的都有,老十手心里全是汗。

    其实也就是片刻功夫康熙就看完了折子,但大伙却觉得好似过了一年。

    终于,康熙将折子递给了当值太监,发出了天籁之音,“念。”

    老十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白着脸等着迎接始料不及的打击。

    九阿哥则悄悄靠近老十,安慰的握了握他的手,不想,手还没放开,就听到当值太监尖着嗓子道:“孙儿弘政跪奏…”

    九阿哥完全没思想准备,冷不丁的一下握紧了老十汗渍渍的手,额头开始冒冷汗。

    老十心中也是一紧,弘政写折子了,难道是其木格和安安出事了。也条件反s般的反握住了九阿哥的手,巴巴的盯着当值太监一张一合的嘴…

    而其他人也都第一时间瞅向九阿哥,于是兄弟俩手拉手的这一幕自然又全落进了大伙眼中…

    弘政虽然读了几年书,但水平非常有限,比老十当年好了那么一点,但赶九阿哥却差远了,用词非常幼稚,这主意嘛,也不怎么成熟…不过,若考虑到他的年纪,其实已经非常不错了。

    弘政郑重其事的向康熙报告,英国商船在海上无端攻击大清帆船,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大海茫茫,没法缉凶,大清子民只能自认倒霉,令人十分的扼腕。

    弘政懊恼完后,便开始为朝廷居安思危了,认为任由洋人海船载满大炮到大清港口停泊,隐患太大,万一洋人起了歹心,一下涌来几十条船,那战斗力可不是一点半点,虽然弘政对大清水师倍有信心,但还是认为防患于未然比较好…

    所以,经过认真思索,弘政向康熙提出建议。所有停靠大清海岸的洋船必须得出示安居岛或吕宋岛出具的文书证明,证明什么呢,证明他们的大炮都暂存在了这两个岛上,只有交了证明书,才能有资格与大清进行交易。

    弘政说了,为了大清漫长海岸线的安全,安居岛和吕宋岛承担些风险是应该的,毕竟不是本土嘛,他们不吃亏,难道叫广州吃亏…

    所以,弘政便叫安居岛海关衙门的负责人给广州海关衙门发了个公文,拟定的临时c作指南作为附件也一并发了过去,请他们指正,还告诉他们,即便是日后,洋人若不停泊安居岛或吕宋岛,在到达大清本土港口前,都不会知道朝廷出了这么个章程,所以,目前可以先拿英国作为试点,勒令他们回航到安居岛或吕宋岛。将大炮卸下再说,也顺便给两个岛带点收益,总不能给他们白保管吧?当然,安居岛如今已经做好了寄存服务的准备,可以叫英国人都到安居岛来,毕竟吕宋岛是否也搞寄存服务,得康熙说了算…

    大伙听到这,都摇头看向九阿哥,唉,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没想到弘政小小年纪就如此财迷…

    九阿哥表情有些复杂,但还是比较抱歉的看了看老十,没想到是弘政这个王八蛋惹的事…

    老十却没看九阿哥,而是一脸讪讪的看了看康熙,按理接下来应该是安安上的折子了,因为广州衙门转来的吕宋岛水师游击的折子涉及的是农桑保护政策,据老十所知,前段时间因要支援苏禄岛地震灾区,安居岛军营仓库要调拨许多物资,安安遂到军营仓库观摩,学到了什么老十不大清楚,但却知道有两个后继影响,一是提刀追杀张守备,一是开始关心农民生活问题,对丰年农民收入不涨很是不平…

    所以,老十对自己误骂到安安、并冤枉了康熙很是有些难为情…

    不想,接下来却让老十傻眼了,农耕问题竟然还是弘政的主意。

    弘政说了,安居岛的移民大多都没什么家产。虽然减免了开头三年的赋税,但生活依旧非常艰辛,所以为了让移民觉得生活有奔头,决定在安居岛实施农产品最低收购价,保护农民的利益,避免丰收后粮贱伤民。

    但吕宋岛与安居岛太近了,如果只安居岛实施,难免会引发吕宋岛的移民潮,但是,吕宋岛可是实实在在的大清的地盘,弘政无权逾越,只好叫安居岛海关衙门给吕宋岛的大清水师游击发了一道文书,通知他们提前想对策…

    太监念完了,九阿哥已经跪下请罪了,说自己这个当爹的愿意为弘政的胡作非为负责,但话里却透着那么一点得意,哪个皇孙不到十岁的时候能有这番见识?

    老十则楞在了那里,倒不是糊涂为什么弘政抢了安安的功劳,而是隐约觉得其木格与此事脱不了干系,否则,怎么弘政提都没提安安呢?

    而且若其木格(c)手,那么弘政能指挥得动海关衙门也就解释得通了…

    老十和九阿哥一个发愣,一个心中得意。却忘了一帮兄弟的感受。

    三阿哥似笑非笑的看了眼老十,挑拨道:“弘政小小年纪哪想得到这么多,该不是被人当枪使了吧?”

    其他兄弟皆微微点头,弘政在上书房好几年了,从没听过他聪颖过人,怎么一到安居岛就成小大人了?

    老十冷笑道:“三哥,你把话说清楚点,谁拿弘政当枪使了?”

    九阿哥则反驳道:“三哥,我家弘政脑袋瓜子好使着呢,小小年纪可就被皇阿玛封为世子了,谁家府上的世子比他年纪小啊?”

    康熙觉得胸口有些发堵。早早封弘政是气九阿哥的,没想到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四阿哥也出声了,“弘政这些日子的确出息了许多。”

    康熙一听,对三阿哥鄙视了,瞧瞧人家老四多会说话,明着夸弘政,其实是告诉大家,怎么弘政一到安居岛就突然出息了?

    康熙认为三阿哥简直枉自自称为文人,说话的水平简直和老十一样,丢人!

    九阿哥仰着头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嘛…”

    康熙摆摆手,制止了他们对弘政智商的进一步讨论,而是叫大家商议商议,弘政的两个提议是否可行。

    这世道就这么不公平,若是老十提的,那老十就是其心可诛,换成弘政提的了,尽管康熙心存疑虑,但却还是很大度的叫大伙讨论了。

    关于叫洋船卸炮的问题,大家没什么反对意见,但却不赞成立即马上拿英国人开刀,毕竟朝廷没宣传过啊,容易出乱子,还是先大肆宣传为好,不仅广州海关衙门要宣传,而且驻扎在吕宋的水师更应该加强海上巡逻次数,对过往的船只发发宣传单,宣传个大半年再实施不迟…

    至于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朝堂上则全是一片反对声,安居岛虽还没正式划进大清版图,但沿海一带可没人认为安居岛是蛮夷的,安居岛这么搞了,吕宋岛肯定也只能跟着搞,那么接下来呢,本土怎么办?搞还是不搞?搞的话,若遇到丰年,朝廷哪有那么多银子去买农民的粮食?若不搞,那岂不是告诉大家。朝廷对南洋流民比对本土良民还好吗?这不是鼓励大家都跑到吕宋去嘛,届时还不知会荒芜多少田地…

    说到后来,朝堂上也有人将矛头指向了老十,认为弘政此举定然是受老十指使的。

    老十锁紧眉头,道:“我让弘政搞这一出,对我有什么好处啊?”

    大家也都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弘政虽然是世子,但若没十阿哥的许可,安居岛的人会听他的?”

    老十也不知该怎么回答,按理说,弘政是(c)不到手的,但事实摆在眼前,弘政的确在安居岛发号施令了,那只能有一个解释,其木格(c)手了…但这话不仅不能说,而且还打死都不能承认…

    所以老十只好道:“大家都知道我喜欢弘政,加之认为他说得在理,自然就听了…”

    朝议最后在吵吵闹闹中结束,虽然大家都还是怀疑老十背后捣鬼,但弘政毕竟站了出来,老十的压力小了许多。

    散朝后,因惊喜而有点昏头的九阿哥也清醒了过来,拉着老十上了马车,问他弘政怎么能指挥得动安居岛的行政机构,到底是哪里出了乱子…

    老十想了想,道:“安安连张守备都敢砍,弘政怕更是…”

    九阿哥道:“不对,就算他们受不了弘政闹,但也应该先给你送个信啊…”

    老十一听信,脑子里闪过那么一个念头,叫了声:“糟糕…”

    的确,年还没过完的时候,老十就收到了其木格的信,先是对自己的婆婆荣登皇后宝座表示了祝贺,然后便大篇幅的叫老十保重好身体,约束好三胞胎,虽然写了两页纸,但却没再说其他内容,只是安安在信的末尾加了几句思念老十的话…

    老十有种不好的感觉,大概自己误事了…

    果然,老十丢下九阿哥飞奔回到书房后,拿出那封信,又在书架上找了本《论语》,按几年前的规矩将其木格的书信翻译了出来…

    其木格急了,告诉老十,要么就赶紧带着孩子回安居岛,要么就接她和安安进京,她实在不放心老十一人面对这么多问题…

    最后请示老十,安居岛需不需要闹点事出来,这样没准康熙就让老十回来主持工作了…

    老十这次回京走得急,临行前没和其木格商定说暗语,加之许久没用过了,京里事情又多,老十接到信后,压根就没想到这上面去…

    老十想了想,又将他命弘暄飞鸽传递的信件仔细回想了一下,默写了个大概出来,然后翻着论语那么一对照,老十想死的心都有了,译出的暗号竟然是:“可行,但一定找好替罪羊…”

    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谢谢

    第四百四十三章 来龙去脉

    第四百四十三章来龙去脉

    弘政当了替罪羊。其实真不能怪其木格黑心。

    当初听到老十额娘被追封为皇后时,其木格整个人完全傻了,清醒后的第一个反应不是去想此举可能造成的诸多冲击,而是开始拼命回忆后世网络上的种种清穿文,想证明一下老十的额娘是不是真的当过皇后…

    其木格其实有点印象,好像遏必隆有两个女儿进宫,一个皇后,一个贵妃,而老十的姨妈已经是皇后了,老十的额娘怎么可能又成皇后呢?

    其木格觉得历史好似改动得大了些,皇后毕竟是一国之母,骤然间多了一个出来,应该也算是大事吧?

    所以其木格便开始回忆,希望能找到点蛛丝马迹以证明自己的记忆是错的…

    虽然其木格死命的回想,但很遗憾,没找到任何一点佐证…

    郁闷的其木格只好回归现实,开始思索如何应对康熙带来的突发状况。

    左思右想,其木格也没想到什么好主意,就算想到了,也不敢轻举妄动啊,谁知道京里是个什么局势。所以只好写了封密信去征求老十的意见,问是应该静候消息还是该在安居岛搞点名堂出来,没别的目的,就是想告诉老十,自己也是能使上一点力的,如果需要的话。

    没想到老十还真叫其木格闹点事出来,而且还附带了一个条件,要找个替罪羊。

    这让其木格很为难,怎么闹啊,既要闹得大,又要康熙必须立马放老十回来,还得有替罪羊,这难度委实太大了,除非英国人派兵来搞侵略了…

    在老十不在的情况下,其木格自问没那胆子去挑衅英国人,只好将主意打到了克里蒂丝身上,琢磨着能不能请西班牙人搞次军事演习…

    想了大半天,其木格最终还是否决了这个想法,太危险了,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安居岛本来就是从西班牙人手里抢来的,请西班牙人来演戏,其木格没把握能与狼共舞…

    所以其木格便将主意打到了土著人身上,觉得土著民的暴动应该比较容易掌控,但是,其木格还是很怕死。担心万一局势不受控制,自己和安安被送上断头台,那可太冤枉了…

    但其木格想了许久,最终发现,好像除了土著人,其他人都不适合当替罪羊,因此,便将目标锁定到了土著身上,开始认真动起了脑子…

    其实吧,当这头脑简单的人开始思考复杂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将事情想得特别复杂,因为他潜意识里就认定了对手的脑袋肯定比计算机还复杂百倍…

    所以其木格便开始努力复杂化了,先将结果列出来:要土著人暴动,备注:在可控范围内,最好是只有这个苗头,然后,其木格便开始反推回去…

    于是,列出的第二点便是如何诱使土著人闹点小事。

    其木格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什么辙来,去欺压他们吧?好像没这个传统,而且如果派兵去惹事。康熙那脑袋肯定会想到自己是故意的…

    其木格想得都想哭了,开始咒骂蒋先生,这个节骨眼上,怎么去苏禄岛了呢?虽然蒋先生到底是不是康熙的探子还没个定论,但此时此刻其木格已经顾不得了,如今点子第一…

    老十离开后,蒋先生便去苏禄岛那边了,说要收集当地的第一手资料,至于安居岛的安危,他倒不担心,真出了事,他一介文人,也抵不了事,关键是,他认为即使出现难题,那也是京里老十该面对的,与其木格无关,所以走得很潇洒,越发像是康熙的探子。

    本来其木格是可以派人去请他回来的,但是,前面已经说了,简单的人复杂起来,那就是特复杂,其木格担心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