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重生之十福晋 > 第 99 部分

第 99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匾馓岢觯鲈诜崮昙哟笫展毫x龋庋唤鍪樟肆福鼓鼙苊夤燃嗣瘢椅瞬桓行闹艘钥沙弥腙鸦菇t椋嘘庠至覆秩桓匮霉芾恚上匮猛骋坏鞫龋比涣耍匮每址帕甘庇t芯杩罘皆谝慌约喽健6颐磕甑煤瞬榱酱尾挚饧纯梢远啪俑灿谩?br />

    总之,弘暄通篇都在建议如何更好的用民间富余的钱帮朝廷办事,康熙看后甚觉欣慰,还准备今儿早朝拿出来让大伙夸夸呢,不想,却被满丕这厮给搅和了。

    郁闷之余,康熙也很纳闷,从弘暄的信中可以看出,弘暄还在等着朝廷给政策,那么是断然不会贸然屯粮的,怎么满丕会就此事进行弹劾呢?到底是哪里出了错?弘暄人如今早已离开了前山寨,难道是没给下面的人交代清楚?

    想了想,康熙便道:“这事不用争了,屯粮之事,朕倒也有所耳闻…”

    一听此话,在场的人可是有惊有喜。惊的是庄亲王这类偏向老十的人,暗叫不好,哟,康熙爷也听到了风声,那老十这次不死也得脱成皮了…

    当然高兴得也不少,特别是弘皙,要不是在大殿上,肯定会高兴得跳起来,胜利在望啊…

    阿灵阿也准备下了朝,就让老婆收拾些细软什么的,等到时好去探望老十。你虽然没有个当外甥的样,我可得让天下人看看我阿灵阿是怎么当舅舅的。

    康熙冷眼瞧了瞧朝堂上的众生百态,又慢慢悠悠地接了下半句:“弘皙,来,将这读给大家听听!”

    弘皙听见康熙点名,很是激动,毕恭毕敬的从小太监手里接过一封书信,可看了眼抬头,大好的心情就没了,居然是弘暄的信,这家伙一向最会糊弄人,肯定是在信里给康熙打预防针了!

    弘皙看了看群情激奋的大臣。心中稍微安定了些,这才打起精神,将弘暄的书信认真朗读了一遍。

    “有你这么大喘气的吗?好家伙差点没把我给急死!”庄亲王腹腓着,不过这悬着的心还是放下了。

    他的心放下了,可好几个人的心都给吊起来了,若按弘暄所说,那朝廷得大力表彰啊!这怎么行!

    等弘皙读完,康熙淡淡道:“大伙怎么说?”

    庄亲王忙道:“皇上,弘暄大阿哥的提议甚好,老臣附议。不过,满丕如此诽谤敦郡王,臣以为断不可轻饶。”

    弘皙忙站了出来,“皇玛法,也不能就此断定满丕是诽谤,也许弘暄年纪小,行事急躁了些,没等…”

    庄亲王道:“弘暄在信里可是明明白白的说,等圣意决断后,再安排行事,二阿哥,你读的时候兴许没注意,不妨再看一遍。”

    弘皙红了脸,康熙仿似没注意到庄亲王和弘皙之间的互动,慢慢发着感慨:“弘暄这孩子就是个心善的主,这些年一直都用自己的月钱帮着庄子里的人办学堂,施粥施药的,这次在前山寨没待两日,又琢磨出了这么个章程,其心可嘉啊。但为什么满丕的折子却出入这么大?看来得派人好好去查一下了,万一下面的人办事不力,污了主子的名声就不好了。”

    康熙说完了这句,就是连平时最笨的王御史也知道康熙是力挺弘暄了,康熙已经定了基调,就算如今真的在囤积粮食,那也是下面的人会错了意,与弘暄无关,该给弘暄颁奖还得颁…

    于是,御史都不说话了,上回老爷子护短就罚大家写文章,这次还不知罚什么呢,没人想往枪口上撞,再说了,弘暄的提案的确不错,也许是中间哪出了差错,先查吧,查出来再说…

    于是大家便集体遗忘了满丕的弹劾折子,争先恐后的献计献策,力求最大限度的利用民间富余资本…

    将老十的一帮兄弟给急的呀…

    小声求票票(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三百五十三章 观念

    第三百五十三章观念

    内容暂无

    下得朝来,四阿哥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张脸冷得就好象结了冰一样。

    本来以为老十一家今天就此翻不了身,没想到康熙竟然站在他们那一边。

    四阿哥心中甚是郁结,什么时候老十也变得这么聪明了,面上是不争,可却叫孩子去拼命讨皇阿玛的欢心。这弘暄也的确厉害,别的不说,小小年纪就能想出这些章程,委实让人不可小瞧。一想到横冲直撞的老十和那傻头傻脑的蒙古福晋竟能生出这么优秀的下一代,而自己的儿子不是见了自己缩手缩脚,就是早死早投胎,这冷面四阿哥的脸色便越发的冰冷起来。

    四阿哥的邻居八阿哥,也一脸凝重地坐在书房里,心里堵得慌啊。

    八阿哥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同人不同命,这老十还真他的不是一般的好命!

    自己一向对九阿哥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可九阿哥呢,却总是心甘情愿的追着不领情的老十替他擦p股;自己的皇阿玛那可是严父里的严父,结果呢?每次与老十交手,不管皇阿玛明面上有多占上风,实际上总会拐弯抹角的遂了老十的愿!给指了个没有脑袋的蒙古福晋吧,本以为老十这辈子肯定得宠妾灭妻。不想人家两口子恩恩爱爱的,还连着生了四个嫡子!老大弘暄又让康熙当做金宝贝一样,唉,老十儿时没享受过的待遇,好似全补给弘暄了。

    再想想自己,八阿哥都想哭了,什么时候康熙也护护自己的短啊?

    虽然大伙给康熙贴上了护短的商标,但康熙却是坚决不会承认的。

    康熙倒不是耍无聊,仗着自己是老大,楞将黑往白了说,而是因为有关前山寨大小事务,尽职的密探早已详详细细地汇报上来了。

    在弘暄的慈善发展纲要提交前,康熙已经知晓了弘暄用县志为饵摆脱自家基金会的资金窘况,当时康熙还乐得哈哈大笑,直夸弘暄聪明,象足了他这个皇玛法…

    其实要说康熙对老十家的慈善事业没有一点想法,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要是老十自己牵头挂帅,没准早被康熙逮回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了。

    当然了,如果一开始弘暄和安安就搞出这么大的声势,康熙还是免不了申饬老十一番……想想老十也可怜,孩子聪明吧,象爷爷,和自己这个当爹的没关系,孩子惹了事吧,当爷爷的立马又会想起原来孩子还有个爹………,但人家弘暄可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将慈善事业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的,那可是滴滴都是弘暄的月钱啊!

    康熙同志有幸目睹了整个发展过程,可是大大地被感动了一番。

    原来听弘暄说要尽自己所能让庄子里人人能吃得饱,穿得暖,还能有学上,康熙嘴上虽然赞许,但心里可是清清楚楚,要实现这些个事情,可不是说几句话,表表决心就能做到的。

    结果弘暄硬是做到了,不光做到了,还搞得有声有色。

    康熙高兴啊,一想到自己当初瞧着弘暄手头拮据,还特意额外给他发了些零花钱,顿时觉得自己英明无比,不知道弘暄在亲笔撰写的香山县县志纪要里,会不会提及此事,严格说来,自己可算是最早的捐助者了…

    满丕借此挑事,康熙不帮弘暄说话。难道还伸脸过去叫满丕打?康熙可不是耶稣。

    康熙不仅不是天上的神人,连人间的圣人都不是,这个千古一帝其实就是一小肚(j)肠的老头,人生哲学虽说不上是睚眦必报,但离这境界也差不了多远。康熙心想,自己都捐了款的项目竟然会反朝廷?满丕这厮太不长眼了!

    于是,第二天,康熙的报复就华丽登场了。

    早朝刚一开始,在大家还未提交今日讨论大纲时,康熙就下了一道圣旨,说是虽然太医院的权威报告尚未出炉,但鉴于人命关天,不可马虎,因此,为了对天下苍生负责,特暂时将阿片列入管制品清单,其独家进口权授予内务府,各药铺向所在地的衙门申报年度用量,地方衙门汇总后,呈报给内务府,内务府按单拨划。任何药铺一旦发现有人购买的阿片量超过正常所需,必须得向当地政府报告,任何人、任何商铺、任何药店不得从洋人手中购买阿片,违者一律收监…

    太和殿的小太监吧啦吧啦的念了大半天,满大臣也不觉得烦,全竖着耳朵等着通篇的点金之笔。

    果然,在旨意即将结束时,小太监代表康熙宣布,就算最后证明阿片是无害的。但是,朝廷也将加大力度严打阿片背后的利益链,力求给大家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

    大家如今全了然了,满丕这官怕是做到头了,阿片背后的利益链,除了满丕,还会有谁?

    圣旨一下,大伙都赶紧领会精神去了,是啊,其中的弯弯道道太多了。

    阿片风波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老爷子此时突然出手,无外乎就是告诉大伙,老十和蒙古福晋随便你们怎么折腾,朕帮不帮忙,那得看心情,但弘暄,你们千万别招惹,你们就是在心里骂他,朕都得帮弘暄骂回去!

    于是,老十的一帮兄弟郁闷得无以伦比,…

    三阿哥特意绕着弘曦和弘景走了好几圈,最终还是没踢出那一脚,这两孩子又没在宫中抚养。就是被踢个半死,康熙没准也不会发话,算了,自己还是省省力气吧。

    四阿哥看了看低头的弘时,失败啊,自己的儿子怎么就激不起让人踢的(欲)望呢?再看看两小的,算了,才三岁,先养养吧。

    五阿哥最淡定,自己是太后养大的,儿子女儿如今也有太后疼着。所以对康熙的关爱倒不怎么强求,但就是不明白,自己的儿子看着也挺机灵的,怎么就入不了康熙的法眼呢?

    七阿哥一直就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倒很是希望康熙能对自己的下一代做些补偿,可仔细打量了一下,一个个都规规矩矩的,便熄了那心思,康熙似乎喜欢胆大的…

    八阿哥最郁闷,虽然弘旺不是八福晋亲生的,但一直养在八福晋身边啊,怎么就和弘暄两个(性)子呢?要比彪悍,自家福晋不比蒙古福晋差啊…

    九阿哥没在,府里的小阿哥们倒省了排排站…

    其他几个小阿哥回家后也拎着自家的娃左看右看,和弘暄一样啊,两眼睛一嘴巴,怎么待遇差这么远呢?

    …

    而其木格知道后,什么都没说,直接蹦起来高呼万岁,就差封康熙为世上最可爱的人了。

    激动啊,其木格没想到康熙在有生之年真的圣明了一把,激动之余,其木格还没忘提醒老十提高警惕,万一鸦片战争提前开打呢?东印度公司已在印度扎了根,随便开个炮舰来轰轰大清口岸也不是不可能…

    其木格的居安思危换来老十一顿白眼,连才从军营站完岗的弘暄宁愿转身去找三胞胎继续猜人游戏,也不屑于对其木格解释一二。

    这时候,其木格便发觉,还是老公比儿子窝心,老十翻完白眼后至少还说了句:“不懂就别乱说话。”

    虽然这话听着不好听,但至少给了其木格一个梯子,让其木格能接着往下说,否则其木格可就真成了唱独角戏了。

    于是,其木格拉住弘暄,还顺带瞪了弘暄一眼,警告弘暄在儿媳妇没进门前,不准嫌弃自己这个当娘的。然后才对老十道:“爷,我知道咱大清实力雄厚,但咱们没和洋人正儿八经的交过手啊,洋人万一要来探探虚实呢?到时候,真开打起来,咱们可吃亏呢。”

    弘暄生怕其木格再说些瓜话,惹得老十生厌,为了家庭和谐,弘暄抢先说道:“额娘,就算洋人来探虚实,就算真的交上了火,吃亏的也不是咱们。”

    其木格白了弘暄一眼,道:“怎么不是咱们吃亏,洋人败了,人家就损失一战舰,可咱们呢?沿海省份不全得草木皆兵?”

    其木格本来还想说,若让洋人发现大清的兵力不过尔尔,那麻烦可就更大了,要知道康熙可是动用了数十万大军去打沙俄的几千兵丁的,沙俄的重心在欧洲,没想和康熙纠缠,可英国人若发现了实情,谁知道会出什么乱子?

    不过,这话其木格还是忍着没说出口,好歹得给老十留点面子啊,老十如今可在抓军队建设呢。

    老十听后,不在意道:“洋人没那么傻,以卵击石的事怕还干不出来,若真那么不长眼,爷就带兵将他老巢给端了!”

    其木格笑道:“爷,你知道洋人的老巢在哪儿啊?”

    老十还真不知道,楞了半天,方道:“这些洋人也真是的,天远地远的,跑到咱们跟前干嘛啊,也不嫌累得慌。”

    其木格叹气道:“还不是为了赚钱。”

    老十这个莽夫忙道:“那好办,叫洋人从咱们手里赚不了钱就是了,爷写折子,请皇阿玛下(禁)海…”

    老十的“令”字还没说出口,其木格就打断了他的话,“爷,您还是一心练兵的好,旁的事,您就别c心了。”

    其木格摇头啊,这老十的眼光怎么就那么短浅啊,目光短浅不是你的错,那是康熙遗传不好,但你要祸害子孙那可就是你的不对了。

    弘暄歪着脑袋道:“阿玛,派一艘船给我,我先去天竺逛逛,展示一下咱大清的军威,威慑一下洋人。”

    听弘暄的口气,好似你敢(s)扰我沿海,我就打你印度。

    其木格一听就吓着了,与弘暄同辈的乾隆当初就是傻不拉叽的给英国人展示天朝实力,结果被人鄙视了不说,还给英国人发动鸦片战争壮了胆,弘暄这傻孩子可千万别弄巧成拙,咱可不能抢乾隆的风头,这受人鄙视的事还是留给乾隆吧。

    其木格忙道:“你显摆什么?告诉洋人咱们的大炮不如他的啊?”老十眼下可在捣鼓西班牙的大炮呢!这说明什么?说明先进技术掌握在洋人手里呀!

    不想老十却帮腔道:“谁说咱们的大炮不如洋人的了?”

    见其木格瞪他,方改口道:“也没差多少,真打起来,洋人也讨不了好。”

    其木格再次瞪了老十一眼,心想,好吧,就算旗鼓相当,但你打印度,也伤不了英国的筋骨啊,于是继续教训着弘暄:“卖鸦片给咱们的是英国人,你就是将天竺打个稀巴烂,英国佬也就是生意受损,人家本土该唱歌唱歌、该跳舞跳舞…”

    弘暄还没瘪嘴呢,老十就发言了,“其木格,你不就是找洋人问了两个字嘛,瞧你得瑟的,行了,我们都知道天竺被英国人占了,就像西班牙人占吕宋一样。”

    弘暄则补充道:“额娘,我将天竺的洋人赶跑了,他想(s)扰我大清,哪找补给去?”

    其木格心想,这主意不错,当然了,弘暄是不能随船的,其木格正待怂恿老十派兵(s)扰一下印度,不想却听老十说:“但咱们也不能老守在那里,咱们一走,英国人肯定又去了,唉,这事还是挺麻烦的。”

    其木格道:“咱们为什么不派兵守着啊…”

    老十摇头:“你以为驻军不要钱的?”

    其木格火了,老十的祖宗可是推崇以战养兵的,怎么到老十这就非得拿我大清纳税人的钱去支付海外驻军费?“爷,你别告诉我,咱在吕宋驻军,朝廷还得倒贴银子。”

    老十疑惑道:“天竺也有金矿?”

    其木格怒道:“西班牙人占的地难道处处都是金矿?”

    老十摇摇头,“所以说洋人奇怪啊,为了那么点蝇头小利就喜欢离乡背井…”

    其木格跺脚道:“人家那是赚大钱!还要我怎么说!”

    老十道:“咱们在大清地界就有赚不完的钱,谁乐意去天竺?又不是去取经。”

    老十已经无可救药了,其木格遂寄望于下一代,对弘暄殷切道:“弘暄,别听你阿玛的…”

    不想弘暄也道:“额娘,甭管洋人为什么大老远的占天竺、占吕宋,除非天竺和吕宋遍地黄金,否则咱大清的人,没人愿意去,咱们可不像洋人,咱们讲究的是故土难离,因此咱们要占,就得让土著完全归附朝廷,需要的兵力不少…”

    老十也接话道:“咱大清够大的了,真不稀罕天竺…”

    弘暄却道:“阿玛,还是将吕宋占了吧,吕宋小,离得也近…”

    老十道:“瞧你皇玛法,好像没那意思…”

    弘暄皱眉道:“要不咱们再找找,如果金矿多了,皇玛法肯定同意…”

    …

    听着父子俩的对话,其木格哑然,这都是什么观念啊?落后的矂人!

    订阅一个劲的掉,泪奔

    小声道支持正版(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三百五十五章 钱财

    第三百五十五章钱财

    九阿哥尚且不知道自己成了炙手可热的投资方。正一脸郁闷地看着蒙古各部的来信。

    老九连拆了几封信,信里内容都差不了多少,或是直接,或是婉转地对九阿哥在振兴蒙古经济方面迟迟毫无建树表示不满。

    更有甚者,直接要求九阿哥如果没有办法就让给十阿哥来做,或者至少让十阿哥挂个名,再不济叫弘暄(露)个脸也行。

    就差没有直接说,你老九就只知道自己闷声发大财,不知道为大家谋福利,瞧瞧老十父子,人家千里迢迢去吕宋都还不忘装一船的(奶)粉子!

    九阿哥气得鼻子都歪了,这些蒙古王爷什么时候消息这么灵通了?自己刚接到消息没两天,似乎整个蒙古全知道阿巴亥部的(奶)粉子冲出国门了!

    据说,其木格老爹那走路叫一个抖擞,逢人便说自家(奶)粉子为大清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连阿巴亥部的牧民都厉害了不少,和其他部落的放羊人争抢草源地时,说的都是:“我们的羊产的(奶)那可是要运到吕宋去劳军的,吕宋你知道不?在天那边呢,你们还好意思和我们抢?耽误了朝廷的事谁负责啊?…”

    好像听说,科尔沁亲王还特意做出了一番说明。说船上那批(奶)粉子还有自家部落的…

    九阿哥气归气,但至少还保留了一分理智,吕宋全是水师,基本上清一色的全是汉人,而且还是南边的汉人,谁吃这(奶)粉子啊!这帮蒙古人怎么就不长脑子呢?怎么就没想到老十是用(奶)粉子压船呢?反正放在手里也卖不出去,还不如为海途安全做做贡献呢!一到吕宋,准全倒海里去了!

    叽歪归叽歪,九阿哥却没怠慢手头的工作,药材基地已经快上轨道了,快的话,明年就能见到成效,九阿哥心想,届时,我看你们怎么好意思见爷!

    一心要有一番作为让蒙古人痛哭流涕的承认有眼无珠的九阿哥努力的调节着自己的情绪,力求不带一丝负面情绪到工作中去,但是,当九阿哥瞧见十四的信函时,却实在没法平静。

    本来,九阿哥以为自己坏了十四的好事,在蒙古期间应该不会收到来自十四的问候,不想十四在信里那是可劲的热乎,先是对九阿哥的辛苦表示了慰问,然后又像老妈子似的嘘寒问暖了一番,还介绍了几个草原生存法则,说是听蒙古侍卫说的,特意告之以供参考…

    看到这里。九阿哥就差热泪盈眶了,心想,还是十四实在啊,应该将此信转交给老十,让他好好看看,什么才是当弟弟的样!

    凡事就怕对比,老十虽然在信里也叮嘱九阿哥好好保重身体,但就那么干瘪瘪的几句,没任何建设(性)建议,然后长篇不是说满丕就是说阿片…

    和十四这么一比较,老十简直是狼心狗肺了!

    九阿哥一边骂老十,一边感动的一字一句的认真阅读着十四的慰问信,这信有些长,九阿哥已经看到第九页了,对老十更是不满了,瞧瞧人家十四,光嘘寒问暖就能写九页纸,而且还没完,下面还有一页呢!

    不过,看到第十页,九阿哥笑不出来了。终于体会到了老十的难得,老十虽然在关心人这方面要差些,但却从来不玩虚的,九阿哥明白了,一个大老爷们如果像女人一向絮絮叨叨的挂念你一日三餐的食谱,一准没安好心!

    在第十页信纸上,也是此信的最后一页,十四简单的交代了一下自己开发新型大炮的进展,委婉的表示如今资金链出了点问题,但是该项目的前景非常不错,热烈欢迎九阿哥进行投资,说是别看先期投入大,但后期回报也高,只要转手一卖,保准让九阿哥赚得盆满钵满,最后,希望九阿哥拿出魄力来大干一笔,别畏手畏脚的,先砸5万两银子再说…

    九阿哥气急,“嘿,真把爷当财神爷了!”

    捏着十四的信,九阿哥心想,大炮造出来,除了八旗,卖给谁?是卖给蒙古还是天地会?卖给洋人?洋人的大炮又不差,干嘛给我送钱,人家傻啊?

    九阿哥想明白了,十四将他当冤大头了,于是。嘴一哼,准备来个不回应,让十四着急去!

    平息了怒火的九阿哥扭了扭脖子,准备继续看信,今天来了两拨信使,信件稍微多了些…

    九阿哥随手拿起下一封信,一看封面,是自己钱庄掌柜的,便打起精神来,业务不能丢啊。

    可信还没看完,九阿哥手上的茶杯便和地面做了最亲密的接触…

    掌柜的说,十四领着八阿哥从钱庄支走了五万两白银…

    九阿哥彻底怒了,这和抢有什么区别?八阿哥也真是的,为什么由着十四胡来?合着银子不是自己的,都不心疼啊!

    九阿哥后悔了,不该授权给八阿哥提款的权利,自己的钱又不是抢来的,就算抢,那也是动了一番脑筋、费了一番功夫的!

    九阿哥咬牙给钱庄掌柜写了一封信,叫他去告诉十四,看在哥俩好的情意上,这五万两的贷款利息就打个八折!

    给钱庄掌柜写完回信后,九阿哥已经没了一一拆信的心情。在信堆里意兴阑珊的翻了翻,不想竟然发现还有一封十四的信。

    九阿哥心想,该不是告诉我他又去钱庄支了5万两银子吧?

    一思及此,九阿哥赶紧拆开信,一目十行…

    读完后,九阿哥心情好了些,十四在信里说,因形势所迫,若等九阿哥回信后再筹集资金,黄花菜都凉了,所以便好说歹说的游说了八阿哥。将银子提了出来,十四对自己先斩后奏的行为很是诚恳的道了歉,请九阿哥别计较,不过十四表示,如果九阿哥委实不愿意投资,那银子就算他借的,但怕得等他拿了开府银子才能还,当然,他是做梦都希望九阿哥同意投资的…

    九阿哥想了想,撕掉了给钱庄掌柜的回信,准备不理十四,先将他凉拌起来,一切等自己回京后再说。

    不过,九阿哥对十四宁愿负债也不去求康熙还是有不同的看法,好强不是坏事,但得量力而为啊。

    对于十四的心结,九阿哥是心知肚明,十四读书比老十好,骑s功夫也不比老十差,为人处事也比老十圆滑,康熙见了他也是乐的时候多,生母不仅还在世,而且还几十年屹立宫中不倒…在正常情况下,老十根本就不算十四的竞争对手,就是真发生战事,那老十能当前锋,十四就能当元帅…

    但正常的事只要遇到老十就偏偏不正常了,谁也没想到,老十这十多年来竟然在康熙的骂声中成长起来了,邪门的就连九阿哥也觉得匪夷所思,何况其他人了。

    所以九阿哥能理解十四的感受和挣扎,但理解归理解,九阿哥可不想为此搭上五万两银子,倒不是说和十四没那交情,而是怕此例一开,没准康熙小金库缺钱了也会打自己钱庄的主意…

    九阿哥只是觉得老十的成长历程透着邪门,但八阿哥却认为这是老十处心积虑的结果。

    八阿哥认为。虽然老十表现的很淡定,但仔细想想他这些年的所作所为,简直是步步为营,每一步都透着深意…

    就连去吕宋也是事先盘算好了的,吕宋可是产金子的,谁知道老十有没有私吞一两座金矿,手里有了钱,什么事做不成?

    八阿哥心想,老十既然已经开始假借孩子之名在南方造势,那么要不了多久,老十应该就会走上前台了吧?届时九阿哥…

    八阿哥不敢想九阿哥的选择,很是痛苦…

    而八阿哥痛苦的老十此时正在海上游弋着。

    老十领着弘暄已结束了安居岛的视察,整个安居岛颇有百废待兴的味道,到处都在搞基础建设,短短几个月不见,多了许多民宅,有老十自掏腰包修建的廉租房,……以前修的已经不够住了,只得继续接着修,此时,老十终于觉得自家还没破产真是万幸……,也有中产的南洋汉人修建的别院…

    虽然整个岛上给弄得尘土飞扬,但老十却很是高兴,只要有人来,什么都好说。

    而安居岛的防御工事也让老十非常满意,既然安全有了保障,老十准备回去就将家搬过来,以吸引更多的中产汉人…

    弘暄也很是喜欢安居岛的新家,只是认为自己父母有些奢侈,在别院上投入了过多的银子,安安的嫁妆又少了不少。

    心疼银子且小家子气的弘暄见到打劫而来的满仓库的阿片,问清来历后,直接想的就是赚钱,被老十打了一下脑袋:“你傻啊,你额娘为阿片闹的那一出,你不知道?你皇玛法已经下旨(禁)止随便进口阿片了,你现在倒想靠阿片赚钱了?有没有脑子?!”

    弘暄翻了个白眼,道:“阿玛,咱们可以卖给洋人赚钱啊!”

    老十没好气道:“洋人还在想着法子卖给咱们呢,你卖给哪个洋人去?”

    弘暄道:“既然洋人在卖这个,他们肯定就有人用,这仓库里的阿片本来就没本钱,咱们低价卖出去,肯定有人接手,少赚些也比让他们白占着仓库好。”

    老十一听,觉得有道理,便叫弘暄与菲德利斯谈谈。

    是的,是弘暄与菲德利斯谈,老十觉得应该好好锻炼一下弘暄,真的给了弘暄一艘船,不是兵船,而是在安居岛找的海船,叫他自己去马尼拉…

    当然了,老十也不敢掉以轻心,将弘暄的护卫队增加到了五十人,而自己则带了三艘战舰跟在后面…

    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多投推荐票和粉红票,能订阅还是订阅吧…

    第三百五十六章 讨价还价

    第三百五十六章讨价还价

    弘暄站在商船的甲板上。看着越来越近的码头,心里不由一阵发慌。

    离开安居岛时,老十并没立即让弘暄上大海船,而是在兵船上不假颜色的叮嘱着诸多注意事项,直到快到马尼拉了,才放下小船,派人将弘暄送到商船上。

    倒不是老十给了弘暄什么压力,老十一路上万变不离其宗,说的全是安全问题,告诫弘暄,在岛上只能逗留2个时辰,若见势不妙,千万别硬撑着,先撒腿开跑,若没跑掉,就乖乖的听洋人的安排,自己这个当阿玛的两个时辰后若没见弘暄回还,自会带兵救人。

    弘暄打小接受的可不是这个教育,虽没说一落入敌手就得自刎谢罪,但坚持斗争、不屈不挠似乎是必须的,因此当老十唠叨完后。弘暄简直哭笑不得,“阿玛,我又不是专门去惹事的,洋人没事扣留我干嘛?你放心好了,两个时辰后,我一准回来。再说了,就算真有什么万一,我也不能丢大清的脸面啊。”

    老十立即眼睛一瞪,“合着爷刚才全白说了?你没学过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弘暄下意识的就反驳道:“阿玛,你当初在吕宋怎么没听洋人的?”

    老十气急,伸手就弹了弘暄脑门一下,“是一码事吗?爷当初是出门游玩啊?啊!混账!”

    暴躁的老十不是个好的教育工作者,见弘暄有不同意见,也不再继续做思想工作,直接下令返航,不去马尼拉了。

    害得弘暄被迫赌咒发誓一定当个乖宝宝,才换了老十很不情愿的松口,接下来当然是老十说什么就是什么,弘暄只负责态度很好的垂手称是…

    当终于踏上商船时,弘暄却不仅没如释重负,反而又添了新压,无他,不知道该怎么谈生意而已。

    弘暄学了文学、学了天文、学了地理、学了军事、也涉足了权谋,但就没学过做生意。

    虽然菲德利斯与老十一家除了军火生意还有其他贸易往来,但对于详情,弘暄却是一无所知。

    倒不是弘暄不知道事先做足功课,主要是因为马尼拉之行乃仓促上马。只给弘暄留了一晚上去请教其木格,但其木格却又忙着收拾爷俩的包裹,外带还要镇压安安,也没时间给弘暄详细解释,只叫弘暄记住,一定要诚信做生意,但却不能叫洋人占了便宜去…

    弘暄自觉悟(性)很高,但实在没慧根参透这句话到底该怎么执行,无奈,只好死马当活马医,在路途上向老十求教,果然,老十压根就没比弘暄强到多少,只知道用银子砸死菲德利斯,倒惹得弘暄一阵羡慕,心想,怎么就没人拿银子砸我呢…

    因此,虽然弘暄临时增添了阿片生意,但对商场的规矩却完全不得其门而入…

    军火倒还好说,有先前的例子在那里,弘暄只是负责要点赠品而已。难度应该不大,但酸(奶)作坊,弘暄心中却没底,虽然弘暄一手创办了酸(奶)作坊,但却没(c)手过具体经营,最多也就是在开拓市场上做了点贡献,对于其他环节则完全是两眼一(摸)黑,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如此一来,届时与菲德利斯谈合作,真是不知道该从何谈起…

    而阿片嘛,虽然是抢来的,但也有人力成本啊,老十已经交代了,如果阿片换成了银子,一半得分给扮贼的官兵,因此,弘暄必须得争取一个好价钱…

    弘暄皱着眉头,很苦恼,该怎么讨价还价呢?

    弘暄后悔啊,早知道平时就该多向九伯请教一二的…

    弘暄还没后悔完,马尼拉港口就到了。因是装扮成商人,但又没随船携带货物,西班牙海关很是不解,但听说是找商业协会会长菲德利斯后,便很快放行。

    老十此次给弘暄配的通译曾陪着老十两口子来过马尼拉,一回生、二回熟,通译比上次自信了不少,很快就打探到菲德利斯的住所。

    当问清菲德利斯的住所离码头并不太远时。弘暄拒绝了随从雇来的马车,说是要好好欣赏欣赏沿途风光,看看与澳门有何不同。

    其实弘暄是不知道见了菲德利斯该怎么谈判,在憋灵感呢…

    而菲德利斯听门房来报,说大清敦郡王王府来人找时却是喜出望外,因为他正想去吕宋找老十…

    见了菲德利斯,弘暄的身份便成了敦郡王府管事的儿子,以后准备接手王府的生意,所以这次特意前来拜访菲德利斯,为以后的长期合作打好基础。

    菲德利斯本来见来访者是一孩童,便失了几分热情,但听了通译的介绍,复又高兴起来,当下便热情的请弘暄进府。

    宾客双方一落座,菲德利斯便亲切问候了老十,还请弘暄代为转达他对老十的良好祝福。

    弘暄一听,原来商人的寒暄语也没什么不同,心中稍微安定了些,稍有些矜持的转达了老十对菲德利斯的问候,还说邀请菲德利斯在适当的时候前去吕宋做客。

    菲德利斯笑呵呵的问道:“我前些日子派人给王爷送了一匹(毛)纺布,不知道王爷可还喜欢?”

    弘暄一楞,心想,布也送得出手?当下便摇摇头:“我才到吕宋没两日。所以不清楚此事。”

    菲德利斯依旧笑道:“上个月我去吕宋与王爷见了一面,王爷说是对我们的(毛)纺织品很感兴趣呢,还说若东西不错,会考虑大量进货,小管事没听说过?”

    弘暄心想,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嘛,我阿玛会想着做布匹生意?就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也不可能,再说了,上个月,上个月阿玛在京城呢!你在吕宋能见着阿玛?真是活见鬼了,不过弘暄很快就明白过来。毕竟自己又没有信物,虽然菲德利斯认得通译,但谁知道是不是通译联手他人来诳诈呢?当下便淡淡道:“王爷上月不在吕宋,阁下许是将日子记错了。”

    见菲德利斯楞了楞,又道:“王爷一向不管铺子的事,一般事务都是福晋在打理,如果阁下想做这门生意,我愿意带样品回去问问福晋的意思。”

    菲德利斯与老十广州的铺子已打过几次交道,已然知晓除了军火,老十家的生意全由他老婆做主,听弘暄如此说,心中的疑虑去了大半,当下讪讪笑了笑,道:“是我记错了,好像是两个月前,呵呵…”

    弘暄但笑不语。

    菲德利斯想了想,问道:“小管事这次来所为何事?”

    弘暄扫了眼屋子里的仆从,没做声。

    菲德利斯这才挥手屏退了众人,弘暄也打发随从到门外站岗,只留下了通译。

    弘暄笑道:“其实是福晋命我过来的,想和阁下在马尼拉合伙做生意。”

    菲德利斯有些诧异,道:“什么生意?”

    弘暄简单的叙说了一下酸(奶)作坊的项目,菲德利斯一听就有些犯晕,就为这事,需要搞得这么神神秘秘吗?

    他哪知弘暄准备先啃硬骨头呢,耐心的听完了弘暄的介绍,摇摇头,道:“姑且不说这生意前景如何,在马尼拉还没中国人办作坊的先例,怕是有些难办。”

    弘暄道:“我正想说呢,我们想请阁下在作坊挂个名,当然了,阁下是一分钱也不用出的,所有开支我们包了,所得利润我们两家五五分。”

    菲德利斯眯了眯眼睛,道:“七三分。”

    弘暄很是不习惯这样的砍价作风,心想。九伯这时候会是如何反应?七三分,也太过了吧?弘暄明白这是等着他还价呢,想了想,还是道:“福晋给的底线就是五五分。”

    这下换成菲德利斯发怔了,本以为他回七三,弘暄争辩一番后,再不情不愿的还价六四,然后自己也艰难的表示愿意做出让步,接着双方一拍板,这生意不就成了嘛!

    怎么这孩子一下就将底线给搬出来了?哪有这样做生意的!不讨价还价这还叫做生意吗?

    不过一看弘暄的年纪,菲德利斯也觉得有些明白了,小孩子一个啊,是得多历练。不过,菲德利斯不觉还是有些生气,心想,你们就算是培养学徒,也得有老师傅带的呀,这孩子他爹怎么不来?

    弘暄见菲德利斯一时没做声,脸上虽在微笑着,但心里却也在打鼓,要是菲德利斯不再接这话可怎么办?

    其实若和菲德利斯砍价的是一成年人,菲德利斯肯定会不再谈这事,等着对方慢慢回转,但弘暄的年纪让菲德利斯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加之他还有求于人,当下便道“既然是福晋的意思,那我就让一步好了,不过我这有件事还想请福晋帮忙,希望小管事届时能在福晋面前美言两句。”

    弘暄一听,暗骂自己是猪头,早知道洋人有求于额娘,就该开价三七开的!

    弘暄心中虽恼,但面上却不显,依旧笑容可掬道:“阁下请讲,我一定将话带到。”

    菲德利斯笑道:“是这样,我前段时间进了批阿片,本来正想运到广州去的,但听说福晋对阿片有些看法,便迟疑了一下,但货物压在手上也不是个事,所以想请福晋抬抬手。”

    弘暄有些郁闷,自己想卖阿片给菲德利斯,不想菲德利斯手里还积压着一堆等着卖给自己,这阿片怎么这么烦啊…

    为舟曲默哀,唉,希望自然灾害别再来了

    第三百五十七章 惑

    第三百五十七章惑

    听说菲德利斯手里还积压着一批阿片。而且还想打通其木格这个关节,弘暄很是郁闷,不过既然朝廷的临时(禁)令还没传到吕宋,弘暄便想趁机好生探问一下阿片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虽然其木格闹了个满城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