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重生之十福晋 > 第 85 部分

第 85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椋裕淠靖癖闾谷坏奈实溃骸案笙氯缃袷掷锘褂谢酰俊?br />

    其木格正在想该寻个什么由头谈及军火,见菲德利斯主动提及,心中不由一阵狂喜。

    菲德利斯摇摇头,道:“难啊,加上如今大清水师频繁出港,总督这边也盯得紧。”

    其木格虽不知道为什么水兵频繁的跑到海上去,便道:“既然是水师嘛,自然得在海上多走走,否则那不就成步兵了。”

    菲德利斯被其木格无意识的给堵了回来,心中对其木格的评价立即高了一个等级,看来,对手警觉(性)还蛮高的嘛。

    于是,两人便在包间里你来我往的打起了太极,喝了多杯茶,去了多次茅厕,两人都未能达到目的,其木格觉得菲德利斯是想借机抬价,遂打死也不愿意继续追问菲德利斯手上是否还有现货,绕着圈子乱扯一气,菲德利斯则以为其木格必定知道内情,但警觉度颇高,于是,便耐着(性)子,诱其木格说漏嘴。

    一直到了午饭时间,两人犹在糊里糊涂的谈着海上贸易安全问题,犹豫着是不是该吩咐人弄桌菜,一起共进午餐。

    还好,老十带着一帮孩子跑来接人了,“怎么回事?到家了竟然说你还没回来?”老十脚还没踏进屋,就问道。

    其木格站起来,笑道:“正在谈事情呢。”

    菲德利斯则热情的与老十见过礼,还对他身边站着的安安和怀里抱着的三个孩子笑了笑。

    安安虽然在前山寨住了不少日子,但却没与洋人接触过,因此,与三胞胎一样,都诧异的盯着菲德利斯细看,忘了给其木格打招呼。

    其木格见三个儿子挤在老十胸前,便上前去想抱一个过来,不想,三小孩都纷纷抓紧了老十的衣裳,“阿玛抱,阿玛抱。”

    看来骑马活动还是有功效的,至少增进了父子间的亲子关系。

    老十将三胞胎放下,道:“到姐姐那边去,阿玛有事。”

    三胞胎忙异口同声的道:“得令。”

    听得其木格不由抿嘴笑了起来。

    老十这才给菲德利斯回了礼,拉了个凳子,坐下问着其木格:“谈了些什么?”

    其木格忙汇报说,已经就大白兔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老十不满的摇摇头,对其木格的能力表示了极大的不满,“你们谈了一上午,就谈了这些?”

    菲德利斯忙道:“也提了提王爷上次谈的生意,但因贵国水师出动的频繁,上面盯得紧啊,我也难做…”

    老十喔了一声,看着菲德利斯道:“我大清与贵国一贯交好,此番水师动作大了些,不过是想威慑天地会的逆贼罢了,我大清地界够大了,对吕宋没兴趣。”

    菲德利斯还想再继续问一下相关情形,不想老十就起身道:“行了,你们说了一上午,想来也累了,下午就别费神了,明天继续接着谈吧。”说着还摇摇头,“等你们谈好了,不知猴年马月了。”

    当然老十还是很有礼貌的与菲德利斯告辞,还表示身边没有洋人厨子,所以就不邀请菲德利斯吃午餐了。

    走的时候,三胞胎也不要其木格抱,全赖在了老十身上,还好,有个安安让其木格牵手。

    三个小家伙一出客栈,就七嘴八舌的对老十道:“阿玛,那人是蓝眼睛”,“阿玛,他头发黄的,”“阿玛,我要长他那么高…”对老十亲热的不得了。

    回到屋里,吃午饭时,三胞胎也不象往常那样闹腾,老十说什么就是什么,让老十好不得意,其木格一脸的嫉妒,安安则在一旁抿嘴偷笑。

    等孩子们都去睡午觉后,老十才问其木格早上是怎么商谈的,当然,详细询问了关于军火买卖的事宜,听其木格说完后,老十盯着其木格,道:“其木格,你就没听出来,他的言下之意?还水师当然得到海上演练,得,这下,怕要费些功夫才能让洋人相信了。”

    其木格道:“我哪知道啊,你又没给我提过…”

    老十摇摇头,嘲笑道:“咱们作坊和铺子竟然还能赚钱,真是邪门了…明天你别去了,我自己去和他谈。”

    其木格忙阻止道:“不行,咱们的银子可经不住你这样乱花,他若不行,还有英国人和葡萄牙人,咱们不用在一棵树上吊死…”

    老十瘪瘪嘴,“你好像没说派人去他们地界学东西?”

    其木格低声道:“我打算最后来好好谈谈这事的…”

    …

    阿哥所里,弘暄接过拖娅递上来的盒子,打开一看,里面金光灿灿的放着五锭金子,弘暄甩甩头,问拖娅道:“我很穷吗?”

    拖娅今日不出意外的获准觐见太后,于是便将萨春拖她转交的礼物给弘暄带了进来。

    拖娅看了看金锭,想了想,“只能说萨春有钱…”

    而京城外官道上的马车里,萨春正拿着画抿嘴欣赏着,还不忘对旁边的嬷嬷说:“弘暄的画工真好,对不对?”

    嬷嬷笑道:“可不是,将格格吃糖葫芦的神情画得可好了。”

    萨春笑道:“他就想取笑我嘴馋…”

    早上没功夫写,失言了,对不起

    好在下午发奋码字,将晚上的一并码了出来,嘿嘿,就一起发上来了。

    请大家继续多投推荐票和粉红票,谢谢

    端午快乐!

    第二百九十四章 难题

    第二百九十四章难题

    入夜,听着身边老十均匀的呼吸。其木格竟然失眠了,羊已经数到了两百多只,还是一丝困意也没有,其木格干脆悄悄起身,打开窗户,欣赏吕宋的月亮。

    一想到安居岛,其木格就不由愁上心头。

    以前看电视,总能见到古人士为知己者死的感人场面,,也经常读到主角振臂一挥,身边立即死士如云,可真的回到了三百年前,才发现,原来压根就不是这么一回事。

    旗人不管住在关外还是游荡京城,皆有着各种各样的复杂亲戚关系,各个家族都盘根错节,就算犯了事,朝廷也不会株连九族,只处分犯事的小家庭,而且通常情况下,如果犯事的身上还有爵位。一般也会转给其他旁支继承,反正大家再不济,爷爷的爸爸总是同一人。

    按说,老十该好网络人手吧?可迄今为止,老十依旧不敢对身边的满人侍卫透(露)出半点风声,无他,人家就算不担灭九族的风险,可奔头又在哪儿呢?

    老十若是举起反旗,这些人拼了一命,没准还能混个开国功臣来当当,可人家凭什么要放弃大好的前程,跟着老十窝在安居岛呢?

    要知道,能进皇子府当侍卫的,就算自己本家没落了,也总能找到一两个手握实权的近亲帮着说话,就算没法外放,但安逸的生活是不用愁的,没谁乐意享受反贼的待遇。

    眼下这帮满人侍卫以为老十在安居岛大张旗鼓的修王府别院,只是想借故将安居岛合法占领,所以一个个都干劲十足,期望着等朝廷大军正式进驻安居岛时,朝廷的奖赏名单里能出现他们的名字。

    而老十收的汉人侍卫,只要干上了这行,都得办个手续,加入汉军旗,自家的直系亲戚也都跟着沾光,大家都兴奋着呢。你却一盆凉水泼下来,十有八九会引起哗变,而且,就算他们入了汉军旗,康熙对他们的家人绝不会手下留情,没准还给他们按个教唆犯的罪名。

    说来,也是运气不好,老十以前提拔的汉人侍卫中,就没一个人是孤儿的!要将他们的家眷神不知鬼不觉的迁移到吕宋来,老十自问没那个本事。

    总之,就老十身边的侍卫来说,跟着老十移居海外,风险过高,收益几乎为零,因此,不大可能有人会誓死追随老十。老十可不想采取高压政策,自己给自己埋下隐患。

    因此,老十便没打他们的主意,对他们的前程还是按部就班的安排着,然后便渐渐的将府里的蒙古护院提上来做侍卫,当然。为了不引人注目,如今也只培养了三个人,人手远远不够用。

    剩下的就是老十身边的亲兵了。亲兵中就算有旗人,那也是一般的劳苦大众,没什么远大的前程,所以,跟着老十移居海外,倒没多少损失。

    好在老十打定了移民的主意后,便开始加强了亲兵的挑选和培养工作,家里负担重的一概下派到部队,给个小队长当当,双方皆大欢喜,然后便着重培养那些家中人口简单的,或者孤儿,但亲兵的名额也是有定数的,老十不敢超编太多,所以如今身边也只有35名亲兵。

    然后就是安居岛如今300多人的守卫军,原本是200人的,这几个月,经过严格的审核,总算增补了100多号人。

    另外就是老十扫荡三个海盗窝后,收编了1700多名的海盗喽啰,如今正在进行思想改造,算得上是预备役。

    从目前形势来看,若年底要举家搬迁,必须得搞到足够多的重型武器。

    至于幕僚,那更是没法交心。

    八旗入关后,虽然汉人也曾拼死反抗,但自康熙登基以来。国内民众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人心思稳,也对朝廷有了归属感,象蒋先生,虽然不得志,但丝毫不必去怀疑他的忠君思想。若老十告诉蒋先生,他想在安居岛过小日子,蒋先生虽不至于去告密,但肯定会天天在老十面前给他讲什么是君臣之道,说什么父母在不远游,告诉老十什么是孝,什么逆,没准还会来个罢工不干。反正这帮文人就这么奇怪,若是帮老十谋求上位,他们则一点也不会觉得对不起康熙。

    所以到头来,老十也没敢给蒋先生说实话,而老十和其木格两人都只会提出战略(性)的指导思想,并不擅长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因此眼下手里连一套具体的工作方案都没有,更别提备用的了,只能想到哪是哪。

    其木格虽然不是总设计师的料,但却能一下抓住问题的实质,也曾给老十提过。再找找不那么迂腐的幕僚,但老十却一直没有动静。

    后来其木格也想明白了,如今天下的文人要么忠于朝廷,要么鼓动反清复明,老十是两头都不靠,就算老十闭着眼睛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别说天地会的人不信,就是康熙没准都会给气乐了!

    没炮,没参谋,少得可怜的兵丁便是老十和其木格眼下急需解决的问题,至于届时安居岛的华人得知老十与康熙闹翻会有何种反应。其木格已无暇去想了。

    看着皎洁月亮,其木格不由一阵苦笑,古人不是都讲义嘛,怎么好像还是利字、名字当头啊…

    老十睡前已给其木格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想方设法,不计任何代价的搞到两门西洋大炮,钱若不够,就找九阿哥借。

    上次安居岛遇袭后,老十曾决定,安全隐患不除,搬家的事就先拖拖,以后再找机会,绝不贸然搬迁,但没多久太子就再次被废,老十认为回京后难以独善其身,便加快了准备工作。

    老十告诉其木格,他会努力争取延长在吕宋的任期,但不能对此抱太大的期望,所以一定要在年底前搞到重型武器。老十不大愿意打朝廷军火库的主意,告诉其木格,“爷将吕宋驻军的大炮运出去倒容易,但水师将领必会因失职、失察受处分,没准朝廷还会将吕宋驻地的守军从上到下来个大换血,以后安居岛若遇到危险,就甭指望有救兵了。”

    其木格想想也是,便放弃了游说老十弄一百门国产大炮,在安居岛上一字排开以威吓洋人的主意。剩下的也就只有走私进口军火了。

    其木格悄悄算了算府里的银两,无声的长长吐了口气。

    倒不是其木格吝啬,舍不得花钱,也不是其木格不知道孰轻孰重,而是虽然眼下看着账面上流动资金不少,可一旦居家搬迁到安居岛,手里几乎没了进项,但开支却会陡增,不说别的,光是士兵的装备和军饷就不是一笔小数目,还别提继续招募士兵。加固军事防御工事了,除此以外,府里怎么还得养百十号人…

    为了保险起见,其木格怎么也得留够2年的经费银子,因此,其木格虽然十万火急的想年底搬到安居岛去,虽然觉得老十的指导方针英明无比,但也不敢大手大脚的咂诸多银子到大炮上,这可不是一锤子买卖,在自己有能力造大炮前,军火供应基本上都得靠洋人了…

    其木格正想得入神,就听老十问道:“怎么睡不着?”

    被老十拥入怀中后,其木格轻笑道:“怎么现在不嫌热了?”

    如今虽然才3月底,但正巧是吕宋的旱季,气温也不低。

    老十微微使了使力,道:“抱那三个小子才叫热。怎么了?有什么烦心事?连爷走近了都不知道。”

    其木格摇摇头,道:“没什么,可能晚上吃多了,不大睡得着。”老十的烦心事也不少,其木格不想再给老十增加新的压力。

    老十轻声“嗯”了下,也没再多问,只是静静的拥着其木格。

    过了半响,老十才道:“明儿和洋人慢慢谈,别急,爷先前话说得有些过,只是担心你舍不得银子,如果洋人担心咱们的意图,不卖给咱们,也没关系,爷再想其他法子,活人还会给n憋死了不成?”

    其木格想了想,以后雍正上台,安居岛也算是九阿哥的养老之地了,叫他出钱出力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便点点头,“我晓得,实在不行,就叫九哥帮咱们弄大炮去。”

    老十笑道,“九哥听了这话肯定得跟爷急,一准说爷教坏了你。”

    其木格笑出了声,道:“九哥肯定说我教坏了爷。”

    老十想了想,乐呵呵道:“九哥没准还真这样,呵呵。”

    两口子相拥着站了一会儿,老十打了个哈欠,道:“回床睡吧,要不明天你肯定没精神。”

    见老十犯困,其木格虽然依旧毫无睡意,还是顺从的跟着老十躺到床上,继续数羊。

    才数了十只羊,就听老十道:“算着日子,弘暄没几日就该出京了,不知道这家伙有没有长劲…”

    其木格笑道:“有没有长劲倒不知道,但个子肯定长了不少。”

    “不劳爷交代,我已经叫人给弘暄做好了几身衣裳,这小子,冷不丁的窜高了不少。”八福晋听说八阿哥书房的灯一直亮着,便叫人煲了汤亲自给送去。

    八阿哥这才打发了幕僚,靠在炕椅上,揉着眼睛,喝了两口汤。

    然后不待八福晋说出体贴关心的话,就叫八福晋多在生活上关心关心弘暄,“九弟去了蒙古,咱们得多对弘暄上点心。”

    于是,八福晋便有了上述表示。

    八阿哥点点头,“还是你心细。”

    八福晋笑了笑,道:“爷,没多久就要上朝了,你抓紧时间歇歇吧,表哥虽去了蒙古,可银子却没少帮爷备下,爷别太揪心了…”

    还是没赶在零点前,郁闷,实在对不起大家

    还是舔面请大家多多支持,多投推荐票和粉红票,谢谢

    第二百九十五章 误读

    第二百九十五章误读

    接下来的十多天。其木格仿似找到了前世白骨精的感觉,每天都精明干练的与外商进行冗长繁琐的谈判,而老十,只要得空便会提前下班来接其木格,在这短短的十多天中,老十已经有三次接老婆的记录了,这让其木格欢欣雀跃不已,稍显遗憾的是没同事可以显摆。

    虽然其木格未能如愿向全世界炫耀自己的幸福,但在谈判中却渐渐找到了感觉,不仅很快与菲德利斯签署了大白兔(奶)糖的购销合同,还意外取得了橄榄油和雪利酒的经销权。

    这主要是源于菲德利斯一个劲儿的推销他们的产品,还坦言告诉其木格,这次若他依旧无功而返,他将面临来自商业协会内外的无穷压力,不利于与老十发展长远合作。

    其木格略作思索,便隐晦的表示,虽然眼光得放长远,但若眼前大家就无法互助互利,长期合作的基础又在哪儿?

    于是,经过艰苦卓越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共识……其木格买入橄榄油和雪利酒。菲德利斯则继续秘密当军火走私犯,但只提供老产品。

    其木格在请示了老十后,同意了菲德利斯的附加条件,但前提是老产品的(性)能不能比海盗手里的货色差。

    然后,又是两天令人头昏脑胀的口舌交锋,其木格终于拿到了折优惠—这个价格似乎供货双方皆不满意。

    生意谈成后,菲德利斯第二天就起程回马尼拉,其木格也准备收拾行囊返回前山寨,一来需要协调作坊人手,吕宋毕竟隔得太远,有着诸多不便;二来,其木格也需要回去等着接弘暄。

    安安不愿意跟其木格回家,“我还想多陪陪阿玛呢,反正弟弟马上就要来吕宋了,我若回了前山寨,和弟弟反而待不了几天。”

    三个小的别看还不到2岁半,但好像大人说什么他们都懂,在安安率先发言后,都纷纷去抱老十的大腿,“我要陪阿玛,我要陪阿玛…”让老十的虚荣心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其木格不客气道:“你以为他们是喜欢你啊,那是喜欢你带他们骑马玩。”

    老十还不及反驳,聿儿就忙表白道:“喜欢阿玛,也喜欢骑马,都喜欢。”

    另外两个浑小子便不住的点头,从没见他们这么团结过,除了干坏事。

    于是。老十当场就拍板,孩子们留下,但其木格只说了一句,“孩子们身边的嬷嬷可都没跟来”,老十立即就改主意了,“那就安安留下陪爷吧。”

    在吕宋的日子里,孩子们都是和大人一起吃饭的,倒不是为了图一个家庭氛围,而是离了其木格,三胞胎吃一顿饭就能折腾两个时辰。

    晚上更不用说了,其木格得负责哄他们入睡,有次修儿半夜醒来,发觉身边是不熟悉的一婆子,那嚎的叫一个凄惨,隔壁的两兄弟被吵醒后,不到一秒钟就一起开始了狼嚎,把整个村子的村民全给吵醒了,大家以为天地会正在血洗老十一家,于是纷纷拿起锄头和打渔竿跑来帮忙,负责老十安全的守卫们瞧见村民一个个都杀气腾腾的冲了过来,吓得立即发出信号弹。命军营火速驰援…

    因此,一经其木格提醒,老十立马就做了反复无常的小人,代价是身上立即沾满了三胞胎的眼泪和鼻涕…

    即便如此,老十心里也是乐开了花,这三个小的可比弘暄贴自己多了…

    虽然老十觉得弘暄不怎么粘自己,但却不会为此少疼了弘暄一分,因此,第二日接到九阿哥的飞鸽传书后,便立即推掉所有公事,拉住蒋先生商量了整整一上午。

    九阿哥在信中说自己被打发去巡视蒙古,弘暄已经托付给了八阿哥和十四,而且还专门给宜妃打了招呼,叫老十不用c心。

    九阿哥巴巴的给老十送来特快专递,自然不是为了知会老十此事,而是怀疑康熙有将自己支开,以断八阿哥臂膀的嫌疑,接下来朝中的变数怕会陡增,叮嘱老十万事多长个心眼。

    蒋先生读完信后,立即也顺着这个思路给老十分析,但却被老十无礼的打断了,“蒋先生,算着日子,爷的折子早就该到皇阿玛案头了,如果动作快,弘暄都该起程离京了,怎么九哥信中对此只字未提?而且瞅他的意思,弘暄还得在京里呆着,皇阿玛定是驳回我的折子了…”

    朝廷的折子若不是十万火急。一般都不会发快递,所以老十至少还得等十多、二十天才能接到康熙的回复。

    蒋先生叹了口气,他一直没怂恿老十去争位,不是因为老十少了睿智,平庸的皇帝历史上可不少,也不是因为老十重武轻文,马上皇帝多了去了,而是因为老十太儿女情长了,这可是为君者的大忌。

    见老十急着等答案,蒋先生忙拉回自己的思绪,道:“王爷,这两者怕是脱不了干系,八爷身边最大的臂膀就是九爷,皇上支开了九爷,接下来必然要防着王爷你了,虽然王爷一直没明着掺和,但诸位皇子中,除了九爷,您也就与八爷和十四爷走得近了…”

    蒋先生虽没明说,但却也暗中印证了老十的猜疑,看来弘暄是要被留在京中当人质,以牵制自己了…

    按理,作为皇子。老十在外带兵,康熙必定会万分提防,不会同意他携带家眷上任,但因吕宋离京城实在太远了,远得康熙连在地图上多看它两眼的兴趣都没有,而且老十负责的又是水师,因此,康熙便乐得做个顺水人情,而老十也正以为同样的原因,笃定康熙不会扣留弘暄,不想形势却突然急转直下…

    这一情况让老十一下没了主张。如此一来,弘暄怕是没机会来吕宋了…

    西山火器营的十四也在开会,不过却是大张旗鼓的召开工作会议,叫大伙对军中现役大炮的优缺点一一进行详细说明,并提出具体改进期望,当然能想出改进办法那是最好。

    十四虽然觉得自己是代老十受过,但没郁闷两天,就释然了,管他是什么前因,反正眼下在练兵就成!

    十四一直认为老十比他运气好,仗着早生了几年,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混了点名号,而自己,缺的就是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

    以前在西山火器营练兵,c练那么辛苦,又没什么新意,人家自然觉得帮大伙改善了福利的老十好,弄得十四郁闷得不得了,但这次,十四却发现了一个契机,一个改变自己在军中、在兵部尴尬地位的契机………改良火器,十四顿悟后,立即就行动起来,这已经是第二次全体会议了…

    但会议才进行了一半,十四便接到圣旨,康熙命他即刻进宫见驾。

    十四心中有些忐忑,康熙对火器的态度,十四心知肚明,一路上都在想着法子怎么在不触怒康熙的前提下达到自己的目的,此时,十四才真有些佩服老十,若象老十那样,回回都将康熙气得直跺脚,还真得多吃些狗胆才行。

    不想,到了乾清宫一看,四阿哥也在,十四悄悄松了口气。应该与火器无关吧?

    不过,十四显然判断失误,康熙叫他来就是说火器的。

    康熙不愿火器落在汉人手里威胁自己的统治,但当亲眼所见洋人的大炮威力超过清军的红衣大炮后,康熙对此便上了心,自大的康熙倒不怕洋人进犯,而是担心天地会搞到这等火器,所以便打算叫四阿哥给老十拨款,再购买两门大炮,让工匠们好好研究研究,虽然户部的银子紧缺,但买两门大炮还是绰绰有余的,可一旦新产品研发成功,届时装备全军,那开支可不小,于是,有着长远眼光的四阿哥从节约成本出发,建议康熙叫京里的传教士帮忙,最好能对现有大炮做些改进,这样一来,整体花费绝对比全军换装少得多。

    康熙想了想,也觉得四阿哥说得有理,别说国库空虚,就是国库充盈,该节约处还得节约才对,想着西山火器营的报告,便将十四逮来了“需要多少银子,多少时间,给朕一句话。”康熙这个无良老板哪象是叫十四开条件,摆明了就是威胁十四,你小子敢多要钱,多要时间,朕就叫你好看!

    好在十四本来也想借此给自己打打广告,听了康熙的吩咐,一点也没受剥削的觉悟,反而喜出望外道:“回皇阿玛,半年时间足矣,至于经费,至多五万两。”

    十四本来想报10万两的,但为了打出名号,想了想,咬牙砍了一半。

    康熙迟疑了下,“半年?你确定?”

    十四朗声道:“皇阿玛,已有人出了主意,说是大炮越重,s程越远,因此,儿子这厢立马就可以开工,节约了不少时间。”

    康熙道:“西洋大炮不是很轻巧吗?”

    十四道:“皇阿玛,轻巧虽然对行军有利,但若s程远,重些又何妨?”

    见十四信誓旦旦,康熙当即拍板,四阿哥也当场保证,在预算范围内,绝不克扣拖欠十四的研发经费,让本来豪言壮语要立军令状的十四忍不住当着康熙的面,给了四阿哥好几个大白眼…

    而当晚,康熙就找出万寿节前老十要求朝廷拨款大力采购西洋大炮的折子,明文驳了回去…

    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谢谢

    周末愉快!

    第二百九十六章 荆棘

    第二百九十六章荆棘

    看着前山寨别院的大门。其木格长长的叹了口气,接下的路不仅漫长而且好似还布满荆棘…

    虽然在吕宋客居在村长家的房子里,虽然村长的房子连前山寨别院厨房角落都比不上,但其木格却觉得分外温馨,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畅,当然,后来的十多天不计在内。

    得知弘暄成为人质后,其木格心惊之余,更多的则是担心和自责。

    若所谓的一大家子将来的幸福是以牺牲弘暄为代价,那么这样的幸福争来何用?

    两年的骨(r)分离,已经是其木格能忍受的最大极限,要知道,弘暄眼下还是未成年人,离了父母,跟在老j巨猾、面慈心狠的康熙面前,时间久了,还不知会成什么样呢。

    若近墨者黑,学着康熙一肚子的坏水那倒也罢了,其木格怕的是,自己的儿子以后成为一个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缺失父爱、缺失母爱、心理扭曲的问题青年。

    将弘暄营救出来?风险太大,弘暄一离京。不论走陆路,还是从天津走海路,都将是杀机四伏,一向有些狂妄的老十也不敢拍着胸脯保证万无一失,只不住的说再看看,再看看,稍安勿躁…

    其木格越想越愧疚,自己为什么非要来前山寨,留在京里一样能进行财产转移、指导安居岛建设、以及筹备未来生计,只是花得时间稍多些罢了,肯定是潜意识里想紧跟老十,不想两地分居太远…

    其木格觉得自己作为母亲太不合格了,人家秦始皇当质子也是和娘在一起的啊,被康熙宰了的吴应熊,那也是当爹的献出去的…

    于是,愧疚的其木格便告诉老十,自己要回京去把弘暄换出来,不求伟大,但求无愧…

    老十彻底无语,“你回京了,孩子们凭什么留在前山寨?总不能将孩子全送到吕宋来吧?弘暄可以进军中历练,安安和那三个小的呢?有什么说辞?真是糊涂!简直胡闹!”

    大声训人的老十和一心想补救的其木格都忽略了最关键的因素,人家康熙乐意换人质吗?

    不过,虽然老十两口子考虑问题不怎么全面,但在某些细枝末节上却还是有自己一番独特的见解和深入分析。

    做贼心虚的老十和其木格皆认为,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消除康熙的疑虑,给弘暄营造一个和谐的生长环境。

    因此。其木格回程的日期便按原定计划往后拖了十多日,誓要成功塑造出一个死缠老公的无知妇人形象,以便让康熙确认,其木格携家带口千里迢迢离了北京来到前山寨,图的就是能隔两三月与老十来个吕宋相会。

    原本其木格还想在码头上来个泪洒吕宋,深情表演一场依依离别的感人大戏,好让康熙知道,自己与老十其实比牛郎织女没好到哪儿去,不想却被三个浑小子给生生破坏了。

    聿儿、修儿和厥儿天天都会与老十厮混一阵,不是被老十带在马背上疯跑,就是被老十带到海边捉鱼,与老十的感情那叫一个突飞猛进,因此才过上了有阿玛的幸福日子的三胞胎在码头意识到要和老十分别时,便瞬间集体爆发了。

    聿儿紧紧抱住老十的脖子,死不松手,修儿则侧身抓住老十的辫子不放,厥儿被两兄弟挤了下来,摔落在地,顾不得哭,就拔腿朝来时路跑,场面一时热闹得不得了。老十身边的亲兵和海船上的护卫,以及补给船上的将士们全给看傻了眼…

    好在还有个安安在一旁红着眼睛泣不成声,让这混乱的场面多了丝悲(情)(色)彩。

    被孩子们这么一闹,其木格哪还有机会与老十执手相看泪眼,连哄带骗、又拉又扯、外加出了一身汗,这三个小祖宗也没消停。

    老十这个硬汉被孩子们闹得眼角发酸,本想趁机将妻子儿女留在吕宋,回头给康熙补上个折子,可一想到弘暄,还是咬咬牙,硬起心肠,亲自将三个小子送进了船舱,关在了甲板下。

    下船时老十分外狼狈,辫子已被扯散开了,齐腰的头发乱糟糟的在海风中飞舞,要多没形象就多没形象。

    老十倒没觉得丢人,反而觉得自己这个阿玛当得太成功了,批散着头发、望着驶离的海船,一股骄傲感油然而生,有哪家的小子这么舍不得阿玛的?

    而其木格则在三个小子的哭闹声中踏上回程之旅,好在安安已经懂事了,虽然未能如愿留在吕宋,但却没发脾气,反而帮着慢慢的哄弟弟,让其木格少费了不少心。

    不过,一下船,其木格就知道自己立即就得c心了。

    徐强这次随船去了吕宋,并没跟着返航,而是大张旗鼓的去了安居岛。进行业务视察,顺便做点指导工作,府里便由一个副管事庆格尓负责,一听名字就知道,庆格尔自然是其木格大力培养的蒙古嫡系,准备以后带到安居岛去的。

    能被其木格挑出来当副手的人,肯定得有几分眼力劲儿,绝不会傻乎乎的不跑到码头接自家的主子,因此,其木格一见来接人的是勒孟的大儿子乌兰巴尔思,便知道府里肯定出事了。

    乌兰巴尔思今年才14岁,虽然也是重点培养对象,如今在给徐大强当助理,但来接其木格,分量显然不够,而欢迎队伍中也没扎丫的影子,因此,其木格换上马车前便问道:“府里还好吧?”

    乌兰巴尔思道:“广州铺子出了点事,庆格尔昨儿已赶过去了,府里来了客人,扎丫在府里侯着。”

    一听这话,其木格心中不由一紧,看来是府内府外都不得清净。但在外面却不方便详细询问,只好按捺住,催促马车快行,终于远远瞅见了前山寨别院的大门,其木格理了理鬓角,看了看马车中的四个孩子,心想,弘暄都被扣为人质了,其他的消息,再坏也坏不到哪儿去了…

    车臣汗部落的草原上,阿茹娜站在帐篷外听了大夫的话。整个人都怔在了那里,完全没想到呼和的病情在两天之类竟然发展的如此之快。

    呼和身体一向没病没灾的,平时连个咳嗽都没有,不想前几日淋了点小雨,便发起烧来,起初,别说呼和了,就是阿茹娜也没在意,但当天晚上,呼和便开始说起了胡话,这下阿茹娜才着了慌,忙叫人找来了大夫,折腾了一晚上,呼和不仅没一点好转的迹象,连胡话也不说了,整个的人事不省,一大早的,还没到响午,那蒙古大夫便叫阿茹娜准备后事,震得阿茹娜完全忘了哭,半响才急急抓过一个侍卫,“快去阿巴亥部,快,快去将那的大夫找来,快…”

    老十这个半子当得确实不错,因蒙古的大夫水平有限,怕他敬爱的岳父大人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被庸医给耽误了,早些年就花大价钱寻了一老中医去坐诊,阿茹娜情急之下,倒还没乱了方寸…

    不过,朋克素却已经在大帐内急得团团转,呼和可是他最疼的儿子,一想到可能与他生母一样早逝,朋克素就心如刀割;而王妃却想的是另外一回事,若呼和死了,阿茹娜带着两个儿子是嫁给呼和的大哥垂扎布还是嫁给呼和的长子宝力德?

    王妃静静的想着。宝力徳如今已经14岁了,虽已经订下了亲事,但新人还没过门,而他自幼就和阿茹娜亲近,阿茹娜若改嫁给宝力徳,自然还是她一人说了算,看来宝力德的胜算要大些,但宝力德远不如呼和这么知情达理,以后商队的分成怕不会那么顺当了…

    垂扎布却想得更深远,阿茹娜有娘家撑腰,完全有可能带着财产和儿子改嫁到其他部落去,那届时敦郡王府的商队铁定改道…

    虽然朋克素、王妃和垂扎布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一样,但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呼和万万不能死…

    但弘暄却没那么好运气了,不过就是一点小感冒,多打了几声喷嚏,咳了几声嗽,太医怕他传染给康熙和上书房的同窗,便给他开了几天假,叫他在阿哥所里好好养养,谁知当这消息刚传出去,便有人开始诅咒他了…

    虽然大家都觉得老十继承大位怕是没影的事,毕竟连万寿节康熙都没将他召回,但这些人本着万无一失的原则,觉得若弘暄这张加分牌能变成一张废纸那自是最好不过,因此三阿哥和弘皙便忍不住暗暗祈祷,老天赶紧将弘暄收了去吧,而四阿哥心要慈一些,只希望弘暄从此以后当个肺痨鬼就好,八阿哥稍微厚道些,觉得肺痨有些过了,但弘暄若从此以后成个药罐子其实也没什么不好…

    当然,虽然大家都各怀鬼胎,但第二日皆不约而同的备了药材,一起去探望弘暄,出来的时候都暗暗将那诊脉的死太医给骂了个够,不知道弘暄给他塞了多少银子…

    庄亲王毕竟是外臣,接到消息的时间要晚一些,但当天下午还是急急的进了宫,不想却碰到了同去探视的阿灵阿,庄亲王虽然是宗室,但从血缘上来算,远不如阿灵阿,因此,淡淡的问了两句后,便不作声色的看着阿灵阿笑容可掬的对弘暄关怀备至,心中却在盘算着,阿灵阿好像有个闺女明年要参加选秀,嗯,得提醒提醒十阿哥,不能远了阿灵阿…

    今天晚上没更了,欠的那一更,争取明天补上,请大家多多海涵

    还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谢谢

    第二百九十七章 虐童

    第二百九十七章虐童

    马车刚进二门,据说在府里候客的扎丫便迎了上来。其木格淡淡的扫了一眼院子,没见着老十的一帮小妾,虽说按规矩,主母远行而归,妾室都该在二门处等着迎接,但因其木格一向对这些妾避而远之,因此,此时没见着嫣红她们的身影,反倒正常了。

    看来府里也许真的来了什么客人,其木格微微笑了笑,只要不是嫣红她们趁自己不在闹事就好,嫣红过年时候掉钗之事可一直让其木格紧绷着一根弦。

    孩子们就是精力充沛,一下马车后,立即又大呼小叫的闹腾开来,其木格揉了揉额头,赶紧朝自己的院子溜去,反正孩子们的嬷嬷都在那里等候着,出不了事。

    回到自己的屋子,其木格不及梳洗,便将大伙打发了出去,单独留下扎丫。“听乌兰巴尔思说,府里来了客?”

    扎丫摇了摇头,道:“主子,那只是奴婢对外的说辞,奴婢守在府里,是怕郭络罗氏…”

    其木格一听就恼了,“她又怎么了?是不是又掉了什么东西?还是又想出其他法子来折腾了?”

    扎丫见其木格发了火,忙劝慰道:“主子别急,这事说来话长。”

    原来其木格当初第一次带着弘暄和安安来前山寨探亲的时候,临走前将自己身边的大丫头阿朵送给了丁成,将嫣红身边的一个大丫头春枝送给了程家义。

    丁成和程家义是老十和其木格在九阿哥的酒楼里结识的两文人,前者当时去江西做了盐运司知事,阿朵对他有情,其木格虽然不大赞同,但还是来了个(成)(人)之美,而嫣红身边的春枝则送给了当时在湖南做布政司照磨的程家义。

    不过,按当时的话讲,春枝却是个没福气的,四年后,挣扎了三天三夜,生下一个儿子,可连孩子的面都没来得及看上一眼,就撒手西去。

    嫣红也就没再与那边有什么联系,但春枝的寡母祝婆子却一直在嫣红院子里当粗使婆子,负责嫣红院子里的衣服浆洗。

    而在其木格去吕宋探亲的这段日子,嫣红的首饰又掉了,这次发现的及时。在祝婆子的衣服堆里给翻了出来。

    一审问,才知道那钗子也是祝婆子偷的,还没当出去,埋在院子里的一棵大树下。

    嫣红气得差点晕过去,便命人板子伺候,还扬言往死里打,挨了几板子的祝婆子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