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重生之十福晋 > 第 2 部分

第 2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啊,十三爷为什么恍惚啊?”我觉得这事和十三没什么关系呀。

    “十弟妹,这十三爷可不是你叫的,得叫十三弟”八福晋指出我的错误,继续道“敏妃是十三弟的额娘,十三弟自然心焦。”

    我一直以为十三的额娘早死了,敢情现在才开始生病啊。

    我得赶紧去表现表现,怎么也得去请请安。

    送走了两位福晋,我叫阿朵把九福晋带来的茶叶拿着,就往敏妃宫中赶。

    太监通报后,将我请了进去,还好,我真怕敏妃病中不见客呢。

    “给敏妃娘娘请安,娘娘吉祥。”

    “快起吧,”躺在床上的敏妃没什么精神,“到跟前来,让哀家看看”。

    我走近床前,敏妃脸色潮红,嘴唇却没一丝血色。

    “十阿哥真是有福气的。”敏妃看着我,虚弱的笑着。

    “娘娘,其木格来京城不久,倒不知道娘娘生病了,要不早来给娘娘请安了。”

    “哀家这身子骨越发不济了,这折腾的。”敏妃话还没说完就咳嗽了起来。

    旁边的宫女赶紧端了杯清水上前。

    我也不好多待,闲扯了两句就告辞了。

    刚出门,就见十三阿哥冲进院子。

    “十三弟。”我叫住了急冲冲的十三。

    十三这才察觉到我的存在,上来打了个千:“十嫂安,谢十嫂来探望额娘。”

    眼前的十三样子很憔悴,看来最近没怎么休息好。皇子从早上5点到下午3点都要去上书房读书,本来课业就繁重,如今母亲生病,十三应该是压力不小。

    “十三弟,如今敏妃娘娘生病,你更得爱惜好自己身体才是,你如今这幅憔悴模样,岂不是让娘娘更揪心。”

    “是,十嫂教诲,胤祥记下了。”

    看着十三这拒人千里的模样,我硬着头皮继续道“十三弟,论年纪,我只比你大几个月,虽说我嫁给你十哥,你该称我一声嫂子,可要论见识,我可比不上你,你十哥怕也不如你。可关心则乱,在这个时候你可不能自乱阵脚。”

    十三可能没想到我会这么多话,低头道:“是。”

    “其实娘娘更想看见一个开朗的十三弟,十三弟我觉得你还是先在外间休息一下,等精神足了,再去看娘娘,给娘娘多讲讲开心的事,娘娘心情好了,病也自然就轻些。如今,你哪怕装也得装出一副轻松的样子,你说是吧?”我看着十三的脸色,小心翼翼的说道。

    “多谢十嫂。”十三又行了一礼,不过,我觉得这次要有诚意多了。

    我心满意足的返家,一进屋我就让阿朵把库房清单拿来,我得好好找找有什么东西是可以给敏妃送过去的,免得象今天这样一抓瞎,只有转手九福晋才送来的茶叶。

    “主子吉祥。”

    听到门口的请安声,我楞了一下,我在屋里呀,除了我,院子里谁还是主子呢。

    我正疑惑,就见老十大踏步的走了进来。

    老十每日卯入申出,也就是从早上5点到下午3点都去上书房读书,放学后不知又跑哪疯去了,所以大婚后他基本上都是早出晚归。

    今天还没黑呢,怎么就回来了。

    虽是这么想,我还是起身,迎了上去:“爷,今可回来的早。”

    然后转头吩咐阿朵:“去热杯来。”

    还没等我吩咐完,就见老十拿起炕桌上的茶杯猛的扔了出去。

    康熙三十七年下旨给皇子见府,没有老九和老十,为了女主不再继续闷在宫里,就让老十提前分府了。

    第七章 风波

    第七章风波

    胤誐这段时间其实挺高兴的,本以为娶了个蒙古女子,而且家里背景还不小,以后府里可能不得安生,结果其木格除了长得白净清秀,(性)子也好。还没大婚呢,就打探自己的喜好,虽然打探错了,可也让自己在众兄弟面前得意了一把。大婚后府里的事也不怎么过问,对嫣红海棠也和颜悦色的,对自己也是嘘寒问暖,很是贴心,所以这段时间,胤誐的日子过得非常滋润。

    本来今儿是准备放学后去宫外游荡一圈,都走到宫门口了,却被九哥打发人给叫了去。

    “九哥,什么事呀,不打紧的话,弟弟我还等着出宫呢,好不容易才寻着出宫的机会,可别给我耽误了。”胤誐问着。

    “我说十弟,你不是说你福晋喜欢喝茶嘛,九哥我刚得到一点好茶,就叫你九嫂给送过去了。”九阿哥慢条斯理的说道。

    “嗨,九哥,你就为这事把我给叫来呀,至于嘛,得,我这里谢谢九哥你了,明儿再叫其木格来谢谢九嫂,没其他事,我先走了。”胤誐觉得九阿哥犯不着为这事专门把他叫过来。

    “那茶叶是你九嫂娘家专门收来的,总共还不到4两,我听你说十弟妹喜欢茶,特意吩咐你九嫂送了一半过去。”

    “喔,”胤誐没明白九阿哥到底要干嘛。

    “十弟,十弟妹从草原来,不清楚京城的规矩,你得多留心,别让人钻了什么空子才好。”九阿哥斟酌了一番,说道。

    胤誐越发迷糊了,“九哥,是其木格礼数不周,惹九嫂生气了?我回去说说她,让她给九嫂陪个不是。”

    “咱们兄弟,说什么得罪不得罪,不过有人给我说,你九嫂她们前脚走,十弟妹后脚就带着茶叶去探望敏妃了。”看着胤誐要说话,九阿哥挥了挥手,止住了胤誐,继续说道,“这也没什么,是你八嫂和九嫂说敏妃病重,可能十弟妹怕失了礼数,所以才匆忙赶去探望。”

    胤誐明白了,这事其木格确实做得不地道,探望敏妃没什么,家里有东西可以送啊,怎么能拿九哥送的茶叶呢,而且还是刚送的。

    “九哥,你也给九嫂说说,其木格这事确实欠妥当,也怪弟弟没给她说,可能她听了这消息才有些发慌。”胤誐说道。

    九阿哥看胤誐这样子,知道他没放在心上,踌躇了一下说,

    “听说十弟妹在探望敏妃的时候,遇到十三了,还说了好大一会子的话。”

    胤誐心道,也难怪,自个儿和十三不对付,其木格不知道,“九哥,弟弟我知道了,我回去给其木格说说,免得以后做错什么事,明儿让她来给九嫂赔不是。”

    九阿哥心想,你要知道他们说了什么,还不知气成什么样呢,不过八哥已经嘱咐过,不能告诉十弟,怕十弟回家闹事,反正十弟知道提点提点,那么以后也就不会有这些事了。“赔什么不是呀,咱们兄弟之间闹这虚的干嘛,成了,你赶紧出宫吧,要不在外待不了一会就得回来。”

    胤誐告辞后,还是直奔宫门,想着晚上是得给其木格好好说说,不过如今可不能白白丢了出宫的机会。

    走了一半,胤誐觉得不大对劲,就算其木格今天做的过了点,但九哥大可明天在上书房的时候找时间给我说呀,不至于赶这点工夫,心急火燎的把我叫过去。

    想了想,胤誐叫小英子去打探了一下,不曾想,一听到其木格对十三说的话,胤誐立马火了,直接返回阿哥所。

    这也就出现了早前的一幕。

    随着哗啦一声,阿朵立马跪了下去。

    胤誐黑着个脸,坐着一动不动。

    我完全搞不清状况,心想这小p孩怎么了,在外面受了欺负,回家发脾气?

    赶紧挥手让阿朵出去,免得受鱼池之灾。

    “爷,怎么了,这么大火气,出了什么事?说来听听。”

    “你,你”胤誐组织了一下语言,“你今儿干什么去了?”

    难道是我惹着他了,不会吧,我疑惑的说:“没干嘛呀,八嫂和九嫂来坐了坐,九嫂送了点茶叶过来,听两位嫂子说敏妃娘娘病重,她们昨儿跟着宜妃娘娘去探望过了,我怕失了礼数,等嫂子们走后,就赶紧去给敏妃娘娘请安了。”

    我看了一眼老十,见他没什么反映,想着难道是怪我送茶叶,礼太轻了,又继续道:“一时情急,不知道送什么好,见九嫂送来的茶叶看着还好,就送过去了,我也知道,有点失礼,怕敏妃娘娘怪罪,这不,回来我就在看库房单子,琢磨着挑点合适的下次给敏妃娘娘送去。”

    胤誐听了这话,想着,自己该早给其木格说清楚的,要不也就没今天这事了,不过听到后面,本来好点的心情立马变坏了。

    “你知不知道,这茶叶总共九哥才得了四两,就给了你二两,你倒好,转手就送人,你让九哥怎么想。”

    听着老十的怒吼,我心里一喜,原来这茶叶还这么珍贵,看来挺值钱的,还好,没失礼,就算敏妃不识货,我对十三还是很有信心的。

    “这不是当时着急了嘛,也不知道什么该送什么忌讳,想着茶叶倒是个雅物,就没想那么多,明儿我就去给九嫂赔罪去。”我笑嬉嬉的说道,

    “爷,别生气了,我保证今后不做这得罪人的事了,你别恼了,气坏了身子可不大好。”

    “你给十三弟说什么了?”老十的怒气似乎不减。

    “我见十三弟挺憔悴的,就随便劝了两句。”

    “随便劝了两句?就随便劝了两句,爷的见识就不如那小子了!啊,你自各的见识不如他,爷不管,什么时候爷的见识还不如他了?”胤誐咆哮着。

    就为这话,不至于吧,我十分不理解老十为什么要发这么大脾气。

    谁让他是大爷呢,我只得哄着他:“我这不就是谦虚一下嘛。”

    胤誐一听这话,也楞了,他想了很多理由,就没想着我会来这么一句。

    不过胤誐心里感觉舒服了点,看来其木格不是真的以为自己不如十三,只是没谦虚对地方。

    胤誐清了清喉咙,说道:“以后没事少搭理十三,他自己仗着皇阿玛宠爱,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爷和他在上书房干了一架,还被皇阿玛斥责,说以大欺小,怎么不说他不尊敬兄长啊,还训斥爷学问不如十三这臭小子,你今儿这么一说,让爷把脸往哪放啊,不知道的还以为爷真不如他呢。”

    敢情这两人早接下梁子了,看来还是得赶紧化解的好,要不以后阵线分明就更麻烦了。

    我尽量温柔的劝说着“爷,这兄弟间打架断了骨头还连着筋呢,十三弟学问好不好,我倒不知道,不过如今敏妃娘娘病重,爷,你就别计较那么多了,毕竟你是哥哥不是。”

    胤誐说,“行了,我们兄弟间的事情,你不知道,改天空了爷仔细说给你听,不过,你记着多和八嫂九嫂亲近,其他的也别失了礼数。十三那就甭搭理他了。”

    看来还是换个时间再劝说老十吧。

    这宫里的消息传得也太快了,我和十三的谈话居然都能传出来,老实说,我自己都不记得我说过什么了。

    “对了,以后别动不动就谦虚,汉人这玩意水深着呢,你当谦虚,落旁人眼里还不知成什么了。”胤誐不放心的叮咛着。

    我乐了“是,往后呀,我逢人就说,咱们爷呀英俊潇洒,学富五车,能文能武…”

    “你就给爷贫吧…”

    第八章 劝慰

    第八章劝慰

    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敏妃薨。

    宫中传出旨意,为敏妃治丧。

    众皇子阿哥一月内皆不得剃发。

    整个程序走完,我也被折腾的够戗,但并没有机会见到十三。

    日子还是如往常般慢慢流逝,并未因有人逝去而停顿。

    除了三阿哥因在月内剃发被康熙斥责,一切皆平静如往昔。

    十三却在这时病了。

    我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遂叫人准备了吃食,亲自前去探望十三。

    等我走进十三居所,却发现生病的十三正在院子里暴晒太阳。

    如今天气已经很热,虽然还没有什么温室效应,但因为曾经用惯了空调,自然也不会觉得凉爽。

    “十三弟,快别站在太阳底下,进屋去,当心中暑。”

    “十嫂来了,十嫂安。”十三的声音透着空d。

    十三仍然没有剃发,脸色苍白,眼睛有些浮肿,但好的是,还没给人弱不(禁)风的感觉。

    “十三弟,你这是干嘛,快进屋去。”我没工夫管他为什么不剃发,万一他们的规矩就是如此呢,毕竟十三是亲儿子。

    “你们怎么伺候的,任由你们爷这样糟蹋自己,还不快把你们爷扶进去。”觉得自己可能拉不动十三,所以我只好吩咐十三身边的小跟班。

    “不了,十嫂,我就待一会,不想进屋。”十三简直是油盐不进。

    看着白花花的太阳,心里那个气呀,倒不担心十三中暑晕倒,反正他是活到雍正登基的,可自己的皮肤不答应呀,没有防晒霜,谁知道紫外线会怎么猖狂。

    “十三弟,我叫人准备了点粥,你还是进屋去喝点吧。”为了自己的皮肤,我只有继续浪费口水。

    “谢过十嫂,现在不饿,我呆会吃,十嫂要没什么事,请回吧,弟弟我改天再登门好好谢十嫂。”十三开始赶人了。

    看来自己还是不受人待见。

    在家要讨好老十,在外又要找机会贴老四和十三的冷脸,我容易嘛。

    我有点火了,但又不敢对着十三吼,看了看,周围没树让人遮(y),只好抬手遮着额头

    “十三弟,俗话说,逝者已矣,生者当如斯。你这样放不开,岂不是让你身边的人更难受。”

    “十嫂过虑了。”十三淡淡的说道。

    “我知道,没人能体会到你的痛楚,旁人也没法帮你分担,但你也不能一味的沉浸在悲伤中,得自己想法走出来。”我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劝,看十三没理自己,只有硬着头皮继续道,“敏妃娘娘已经走了,你再难过,也不可能回来了。”

    “额娘那么好的人,为什么?”提及敏妃,十三无法再平静下去,有些悲愤的问着。

    “生老病死,我们谁也没办法。但我知道敏妃娘娘一定不愿意看见你这个样子,你这样只能让娘娘在天上都不能安心。”我干巴巴的劝说着,有些后悔当初没好好练口才。

    “妹妹们问我,额娘是不是真的不再回来了,我…”十三哽咽了。

    原来他还有妹妹呀,这是个好消息。

    “娘娘是走了,但她一定在某个地方看着你们,为你们高兴而开心,为你们沮丧而难过,为你们出错而担忧,为你们成功而骄傲,你们是她血脉的延续,正因为有了你们,娘娘才不会在这世上永远的消失。”

    我觉得好象没劝到点子上,准备换个角度继续。

    十三转过头来,看着我,小声的问道:“额娘能知道吗?”

    “当然能,所以你得振作,得让娘娘安心,你都成这样了,你妹妹岂不是更难过?你得照顾好妹妹,得为妹妹撑起一片天。”我想着是不是该给他讲点励志故事。

    “我会照顾好妹妹们的。”十三突兀的说道。

    “你自个身体垮了,还怎么照顾好妹妹,如今还不知道你妹妹担心成什么样呢,她们才失去了额娘,如今你又病了,还不知怎么担惊受怕。”我刻意带了点责备的味道,毕竟我是他嫂子嘛。

    “你知道哥哥是用来干什么的吗?”看十三还是没挪窝的意思,我只好继续问着。

    “哥哥当然是照顾妹妹的。”

    “其实呀,哥哥是妹妹的护身符,妹妹做不了的事,哥哥得帮着,妹妹做错了事,哥哥得担着,要是有人欺负你妹妹,你就得见他一次打一次,让他下辈子见了你妹妹都得绕道走,如果妹妹叫你去欺负人,你就得成一小霸王。”

    十三可能头次听到这样的话,扯了个笑容说:“哥哥不是这样当的,要护着妹妹,但也得教好她们,怎么还能帮着去欺负人呢。”

    “你这就不懂了吧,知道什么叫一家人吗?”我看十三的心情稍微好点了,就顺着话往下继续扯。

    “十嫂的高见是?”十三似乎也来了兴致。

    “这一家人呀,就是哪怕前一刻还打成一团,但一有情况,立马一致对外,得让旁人知道,就算自家人闹得天昏地暗,闹得房顶都给掀了,但你旁边的人只能在一旁凉快去,要想凑热闹,就等着被大伙灭吧。”

    “一家人啊…”十三听着这话,不知想到了什么,嘴角(露)出一丝嘲讽。

    看了眼十三,我继续侃大山:“所以呀,你妹妹叫你去欺负人,你就得去,你想呀,你妹妹为什么要去欺负人呢,也许是有人不怀好意,被你妹妹察觉了,也许是有人长得太丑,让你妹妹觉得不顺眼…”

    “长得不顺眼,这也算啊?”十三错愕着。

    “当然,他长得丑,不是他的错,可他顶着那丑脸来恶心你妹妹,那就是他的错了。其实你也算是积功德呢。”我继续调侃着

    “啊,就这还算积功德?”

    “当然,以后他见了美女,就知道躲着走了,这样就会少挨打了。”我换了只手遮额头。

    “呵呵,那还有什么呢,十嫂?”十三有点乐了。

    “还有呀,恩,哪个混小子让你妹妹站在大太阳底下说话,不请进屋,也不给杯茶…”

    十三“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可这笑声怎么这么大呢,我和十三不约而同的转过身。

    天啊,院门口站了一帮皇子阿哥,这群人什么时候来的,挤在门口也不嫌热。

    十三赶紧上前见礼,我也赶紧跟上,还好,只慢了半步。

    十四冲过来说,:“十嫂,你会叫你哥哥来收拾十三哥不?”

    众人更乐了。

    我还没接话,就听有人说:“你十嫂当然不会了,她可亲口说你十哥的见识都不如你十三哥,你十嫂这么爱才,护都护不急,又怎么会找人收拾他呢。”

    周围一下安静了,连蚊子都没敢吱声。

    老十乐得花一样的脸立马黑了,比变天还快。

    十三的笑容也僵了起来。

    第九章 冲突

    第九章冲突

    “咱们还是进去说吧,老站在这也不是个事啊。”九阿哥打着哈哈。

    一行人走进院子,就见四阿哥说,“十三弟,听说你身子不大好,大家就约着来看看你。如今好些没?

    “劳哥哥们费心,没什么大碍。”十三肃立着说道。

    然后一伙人皆往屋里走,把我一个人给撂在院子里。

    我想还是自己回家吧,应该没人来挑我(毛)病。

    还没等我转身,就听十四说:

    “十嫂,刚三哥说的是不是真的?”

    原来刚发杂音的是三阿哥,可能是被康熙罚了,看十三不顺眼,但也犯不着拖我下水啊。

    这十四也真是的,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

    众人都止住脚步,转头看着我,老十脸上就差写两字“不爽”。

    “这天可真热,十三弟,赶紧让人给我们来点茶,润润喉。”五阿哥这时出头解围了。

    “对了,十弟妹,听说你给敏妃娘娘送的茶叶可金贵呢。”三阿哥(y)阳怪气的说。

    老十的脸色更加难看了,得,说不定他今天回去还得摔杯子。

    “要不,十弟妹差人去拿点,也让哥哥们品品?”三阿哥摆明不想让我好过。

    “三哥,真对不住,那点茶叶还是九嫂给送来的,我看着好,加上平时我们爷老夸十三弟是个雅人,我想着可能敏妃娘娘也会喜欢,就全送给敏妃娘娘了。”我豁出去了,不就是想找茬嘛,谁怕谁。

    我话音一落,就见老十黑着的脸一下变得通红,可能是气得血往上涌,真怕他来个脑溢血。

    四阿哥一副头疼的模样。

    五阿哥痛心疾首,本想岔开话题的,不想越闹越大。

    八阿哥一副孺子不可教的表情。

    九阿哥一个劲的对我摇头,想来是让我闭嘴。

    十三尴尬的不敢看我。

    其他几个阿哥也无语看着大地。

    只有十四觉得我这把火烧的不够旺,赶紧浇了点油:

    “十嫂,十哥真这么说的?”

    四阿哥赶紧制止道:“十四弟…”

    可三阿哥立马(c)进话来:“十弟,十弟妹说的可是真的?”

    老十瞪圆了眼珠子,如果眼光可以杀人,我已经死了无数回了。

    趁老十还没发飑,我连忙接过话:“是呀,三哥,我们爷怕我不懂规矩,冲撞了叔叔伯伯们,一直在提点我呢。”

    “就提点你十三弟学问好,是个雅人啊?”三阿哥一副讨打样。

    “我们爷说啊,论带兵,他如今赶不上大哥,论吟诗作对,他不如三哥你,论禅道,他不及四哥,论蒙语,他比不得五哥,论平和,赶不上七哥,比儒雅,不及八哥,比眼光,赶不上九哥,十二弟比他谦逊,十三弟比他雅致…”

    没等我说完,十四就急忙问道:“那我呢,十哥有没有说我?”

    “你十哥说啊,论傲气,他不及你。”

    听完我的一番说辞,众阿哥皆抬头看天,也不怕太阳晃了眼睛。

    老十已经按捺不住,就要往我面前冲。

    还好,被九阿哥拽住了。

    大家心里都在猜想,今晚是否会发生命案,到时候怎么给蒙古说辞呢。

    我清了清喉咙,继续道:“我们爷说…”

    “十弟妹,我看…”九阿哥见我不知死活的还要往下说,急忙打断了我。

    “诶,听十弟妹这么一说,合着十弟可没什么能拿得出手了?”三阿哥一副没见过好戏的模样。

    老十这下把注意力转向了三阿哥。

    合着我们家老十在你眼里一无是处是吧,别忘了,如今我和老十可是一家人呢,我看着三阿哥腹议着。

    我继续道:“我们家爷(性)子最好呀。”

    众人楞了一下,转而苦笑,心想这十福晋还真是个二百五。

    老十的脸色已经可以用五彩缤纷来形容了,九阿哥对老十充满了同情,想着回头得好好打探一下哪家姑娘配得上他可怜的十弟。

    “十嫂,你说十哥(性)子好?”十四觉得我可能被太阳晒糊涂了。

    “那当然,我们爷给我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能老盯着别人的缺点,一叶障目,得看着人家的长处,不能随便瞧不起人,无论何时,都得记着旁人的好。还得认清自己有几斤几两重,别晕乎乎的不知道自各是干嘛的了。虽说不能妄自菲薄,但因为自己是皇子,捧着的人多了,有时难免会飘飘然,所以这时就得多看兄弟们的长处,认清自己的短处,给自己提个醒。”

    听了我的话,九阿哥死拽着老十的手也不自觉的松开了。

    老十疑惑的看着我,努力回想着,难道酒后说过?

    我走到三阿哥面前,笑吟吟的说:“要是我们爷和三哥比布库,那赢得肯定我们爷,对吧三哥?”

    这下轮到三阿哥脸红了。

    老十努力挺了挺胸膛。

    我继续道:“三哥包揽群书,应该知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我词穷了,哎,真该多读点古文啊,看来只有转移话题了:“可要自个都拎不清,也就谈不上包容了,是吧?”

    我转过头对十四说:“虽说皇阿玛亲口说我们爷学问不如十三弟,可我们爷却对我说,皇阿玛这么说,他虽然心里有点不大痛快…”

    老十已经当机了,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帮他还是在害他。

    我安慰的对老十笑了笑,继续道:“要说得了父母的这种评价,自己心里一点疙瘩都没有,还乐呵呵的,那人除了是圣人就是傻子。”

    三阿哥说:“那心里不痛快还是对的了?”

    我笑着:“三哥,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后强。我们爷没几天也就想明白了,他说呀,十三弟以后要是能学贯古今,他当哥哥的脸上也有光彩不是。”

    “不是应该知难而上吗?十弟怎么能打退堂鼓呢。”三阿哥觉得抓住了关键。

    这个老三,看来真不是什么好鸟,

    “我们爷本来就不喜文墨,想的就是在疆场上建功立业,什么都没巴图鲁吸引他。再说了,术业有专攻,以后我们爷就是一员猛将,十三弟要是也投身沙场,应该成一名儒将,这猛将和儒将只要放对了地方,那都是国之栋梁,怕皇阿玛也不好说到底是猛将好,还是儒将好。”

    趁众人还没缓过神,我又说道,“三哥,你说是不是只有国泰民安了,文人才能写出锦绣文章呀?没有开疆拓土的武将,有地方让文人无病(呻)(吟)吗?”

    我不能贬低文人,因为四阿哥似乎是偏文的。

    所以我又走到老十面前,这时老十神采奕奕,“可我这么说的时候,我们爷还训斥我呢。”

    “十弟训你什么呀?”九阿哥觉得这时他可以煽煽风了。

    我会意的一笑:“我们爷说,这一个国家文人武将都不能少,没了武将,那边关自然不稳,可没了文人,那国家治理也会一团糟,虽然驻守边关的将士辛苦,可朝廷里的文官也不轻松,人要有自知之明,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别给旁人添乱。至于那些吃饱了没事找事的酸腐之人,别搭理就是,犯不着让一颗老鼠屎搅了这一锅粥。”

    说完,我斜眼瞅了三阿哥一眼,想着,他应该能听懂我在骂他吧。

    我停了一下,又继续道:“难道你们爷(性)子不好吗?要换一人,肯定早把那些老鼠屎打的满地找牙了。”

    想来三阿哥再笨也应该明白我是在骂他了。

    三阿哥满脸通红。

    四阿哥看不出什么情绪,八阿哥若有所思的看了我一眼,九阿哥看来心情愉悦,十三笑着对我点了点头,十四和其他几个阿哥一样,都以怀疑的眼光打量着老十,好似第一天才认识他们这个兄弟。

    而老十则乐得合不拢嘴,也不顾这么多人看着,握住了我的手。

    第十章 赤字

    第十章赤字

    自十三那里回来后,老十每天都翘着个尾巴跑进跑出。

    连府里的下人都轻飘飘的。

    老十也开始给我讲他的事情,包括得意的、失意的。

    连师傅的责罚,他也乐呵呵的接下来,弄得师傅还以为他吃错了药,要知道以前要罚他抄书,老十都是粗脖子红脸的。

    不过,这些上书房的师傅确实也太严厉了些,动不动就让老十抄书,要知道,那可是整整一本书啊。

    我觉得这些师傅有欺负我家老十的嫌疑,不过老十却不大计较,在书房熬夜奋战,还p颠p颠的。

    十三和十四结伴来拜访过两三次,当然是打着看望老十的名号。

    我也和八福晋九福晋聚过两三回,每次她们都拿老十(性)子好打趣我。

    太后召我去了两回,言语间也透着一丝得意,是呀,除了咱蒙古人,还有谁会这样夸老十的。

    但我期盼的四福晋除了探望德妃,还是没搭理我。

    转眼到了十一月,已下了几场大雪。

    根据内务府挑的日子,十一月二十就是我们的乔迁之日。

    幸运的是,老十分的府邸在什刹海附近,与八阿哥和九阿哥的新家虽说不远,但也不近。

    倒是四阿哥却和他以后的政敌成了邻居,为此老十还念叨过几遭。

    府邸的一应物品都由内务府打理,因此,到时候要搬的,除了我的嫁妆,就只有老十在阿哥所里的私有财产。

    看着老十的私产清单,我才发现,原来老十还真是穷啊。

    他每月的例钱基本不够花,要不是他舅舅时不时给他接济点,他可能早穷的要去当裤子了。

    宫里的赏赐都是内务府记录在案的,除了留给子女,也不敢转送或变卖。加上老十老惹祸,也不怎么得圣心,所以除了例行的赏赐外,很少有额外的奖赏。

    还好,大婚的时候收了一笔礼,我还没来得及捂热,又赶上了他几个哥哥的乔迁之喜。

    不过,马上就可以收回来了,我突然非常同情没分府的小阿哥们。

    我把清单放回炕桌,又拿起另一张单子。

    这是府里的下人清单。

    我陪嫁过来有8房蒙古人,当初挑选的都是青壮,但加上小孩也有40多口。

    他们早先租住在城外,如今已先行搬到了府里,而阿朵也早早去了那边安排诸多事宜。

    内务府又分来40多人,还不包括阿哥所这边要带过去的10多人。

    这就差不多有一百号人了。

    因老十还没有分封爵位,所以内务府是按照贝子品级来打理的。

    贝子岁俸银1300两,禄米1300斛。银子是年终发放,如果康熙高兴了,还会给点奖金。

    但不知道老十这次是领全年的,还是只能领搬家后的2个月俸禄,要是内务府再计较点,那就只能领1个月零10天的俸禄了。

    一个一等丫鬟的月钱就是一两银子,二等丫鬟是800文,三等是500文,还不算各个管事和嫣红海棠。而做主子的时不时还得打赏一番,以资鼓励。

    另外,这些人包吃包住不说,我还得负责提供四季衣裳。

    粗略算下来,每月光发放工资、福利和奖金就得花费100两。

    而1300斛米,看着很多,也就够200号人吃一年。

    算到最后,多余的米大概每月能换回20多两银子,

    也就是说,我和老十每月落到手上也就30两银子。

    这还不包括油、盐、柴、酱、醋、茶的花费。

    而内务府除了拨给老十一处宅子,还有15座田庄,32户庄丁。

    这些老十都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不知道田庄的收益如何,希望在支付京城的人情往来之余,还能给我留下买(r)钱。

    再过一个多月就是春节,分府第一年的春节,红包肯定不能少。

    而田庄要明年才有收成。

    看着那一长串的名单,我仿佛已经看见财政赤字正在向我招手。

    我盘算在庆祝乔迁时,是不是每份请柬上都注明:只收银票,黄金亦可。

    我正挣扎着是不是拿自己的嫁妆钱来办酒席,老十这个穷人卷着一股冷气走了进来。

    “爷,今儿越发冷了,赶紧在暖炉前烤烤。”我迎了上去,亲切的问候着。

    面子工程我还是会做的,他再穷,也是一贵族啊。

    “还是你这屋暖和,”老十一p股坐在炕上,搓着手,看了看屋里的两个暖炉,叮嘱我道:“还烧着炕呢,暖炉多了,仔细上火。”

    我亲自倒了杯茶递给他,“明儿就让人撤一个下去。”

    “那倒也不用,要贸然撤了,你恐怕得喊冷,只是过段时间你别忙着再添就行。”老十想了一下,对我道。

    我心想,到时候也得有钱添啊。

    乌雅捧着老十的居家服走了过来。

    老十看了眼说,“不用换衣服,我呆会还得出去。”

    接着拿出两张银票递给我:“舅舅说开府后开销大,刚给了我一千两银票,你收起来。”

    他舅舅还真是慷慨,这一千两相当于老十一年的工资了,真是雪中送炭。

    看来不用动我的嫁妆了,我接过银票,高兴的对老十说:“舅舅还真是费心呢。”

    “恩,额娘过世的时候,给我留了些东西,怕我大手大脚给折腾没了,就存放在舅舅那里,舅舅说在搬家那天一起给送过来,你留心些。”老十继续说着。

    他是贵妃呢,给他留的东西可能不少。我更开心了。

    “那些东西,你自己挑些喜欢的用,其余的都仔细收起来,以后给咱闺女。”老十突然间有些伤感,“想来额娘也会喜欢的。”

    我正沉浸在这笔横财带来的喜悦中,无暇去安慰老十。

    “知道了,爷。”

    老十沉默了一会,又接着说:“曹嬷嬷(奶)过我,后来又到额娘宫里伺候,额娘过世后,嬷嬷就去了舅舅家,不知怎的,没几天,舅母就让她回家荣养了,她的独子保贵和媳妇如今在舅舅府里当差,分府后怕人手不够,舅舅就把保贵一家送府上了,还另外再送了三房人来。”

    想来那个嬷嬷应该是仗着自己(奶)过皇子,在府里指手画脚,被人赶走了。

    老十看我没接话,思量了一下,又说:“嬷嬷就是有点唠叨,对我倒也尽心,这些年,每年都给爷做衣裳呢,大婚的时候也托人送来了一身。”

    老十边说边看我,见我还是没反应,有些急了。

    “都挺合身的。这些年,爷出宫也不容易,也没怎么照应着,其木格,嬷嬷就是嘴碎了点,人还是很好的。”

    我可不想身边多这么个尊神,可要再不言语,老十肯定就直接定了。

    得养成他凡事和我商量的习惯,所以这次不能直接否决。

    我斟酌了一下,对老十说:“爷,曹嬷嬷毕竟是你(r)母,又是额娘身边的老人,好不容易回家享天伦之乐了,咱也不忍打扰不是?要不咱们给嬷嬷置办点田地,再放保贵他们出去侍奉?”

    反正如今有一千两在手上,应该够了吧。

    老十觉得我是真心为他(r)母打算,所以高兴了,“其木格,你不知道,府里的家生子放出去就得到地方上做官的,这样放保贵出去,旁人可得戳爷脊梁骨呢。”

    敢情让他们自己过小日子还不行啊,看着老十期待的眼神,我只有扮好他的贤内助了。

    “爷,可真对不住,差点就好心办坏事了呢,多亏爷提点,要不可就落嬷嬷埋怨了。咱把嬷嬷接进府,供奉起来可好?”

    一下多了四房人,还多了个国宝级的嬷嬷,

    我怀疑到时候我和老十都得出门讨饭去。

    老十说:“行,你看着办吧,那爷先走了。”

    老十见达成目的,就心满意足的想走了。

    我赶紧拦住他,“爷,这还有一事呢。”

    “府里的事,你看着办就行了,爷没意见。”

    “爷,咱才开府,用不了那么多人,要不咱把内务府分的人留下几个,剩下的给还回去?再说,毕竟没封爵。”我没辙,只能先行裁员。

    “嗨,九哥那人更多呢,没事,留着吧。”老十毫不在意。

    和你九哥比,他老丈人就是钱袋子,人家自己以后还成了大清第一皇商,比得了吗?我恨不得对老十大吼。

    “可田庄要明年才能有收成,这才开府,银钱也不富裕。”没办法,我真的不想打击老十,他肯定没想到还没分家过日子呢,他的经济实力就遭到了他福晋的鄙视。

    “折算了宅子和田庄,分府的钱还有剩余,搬家前,内务府会交给爷的。难道多几个下人,就能吃夸了爷?”老十不乐意了。

    算了,反正能撑一段日子,我也懒得和他扯,以后再说吧。

    第十一章 疑惑

    第十一章疑惑

    直到搬家那日,做为女主人,我才终于见到了期盼以久的府邸。

    府里的主要建筑都是坐北朝南,所有房屋都为合瓦硬山式建筑,多组游廊贯穿院中。

    起居主要集中在西边,而东边则有一个不大的花园,园中有亭台楼阁,山石点缀。而更让我欣喜的是,园内有一湖,湖中还有一小岛。

    整个府邸布局灵巧,丝毫不显拥挤。

    一连几天,我都在府里到处转悠,足迹踏遍了府内的各个角落。

    见我频繁出入前院,老十忍不住告戒我,福晋应该二门不迈的。

    我理直气壮的告诉他,这是我家,总不能让我在自己家里迷路吧。

    老十见我在兴头上,也懒得理我。

    因一直挂念着先前送出去的礼,所以搬家后没两天,我就怂恿着老十广发请贴,庆祝乔迁之喜。

    反正又不需要我亲自动手。

    等我将所有礼单入库,心情大好,便唤来乌雅,准备去园子里转转,虽然没雪景,但自家的园子怎么看怎么美。

    正要出门,就见阿朵走进内堂,俯身道:“主子,曹嬷嬷求见。”

    说来,我也只在曹嬷嬷进府当日,与老十一起见了见这位抚育老十的功臣。

    曹嬷嬷那日激动的老泪婆娑,絮絮叨叨半天,不外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