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武侠修真小说 > 乱石英雄记 > 第104章 知恩报

第104章 知恩报

    ()    义气,说起来就两个字,看似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这些村民们都是知恩图报之人,绝不会半途而废。在杨双崔的带领下,众人挽着,一瘸一拐的,都大步前向,绝无一人退缩。面对这样的阵势,不仅戚成军及随从害怕了,甚至连戚建德这样的人都有点心慌。可他没有软,一剑下去,就杀了好几人。待出第二剑时,南门靖来了。

    南门靖:这么多人换一个胖子,你们父子差不多就得了。

    戚成军:星教与天山派向来井水不犯河水,难道南门大侠非要跟我们过不去吗?

    南门靖:四不像就是星教的,难道我还怕你吗?

    戚成军:我戚家堡也不是好惹的!

    南门靖(不屑):来吧。

    戚建德(知主上还不想与南门靖为敌,也知现在形势不对,更知未必能胜,就拦住戚成军):既然南门大侠想救我们的十爷,好,戚某一定给面子。

    南门靖:救?我只是路过而已,也不能让这些人白死。

    戚建德:好,南门大侠请便。

    南门靖:放心,只要戚家堡把四不像交出来,明天的事就是你们的事。

    戚建德(大喜):哎……戚某也在找我那六侄子。

    钱万贯(见二人走后)多谢南门大侠的救命之恩,钱某来日定当厚报。

    南门靖:我只是报那四不像的恩。过了今日,你就好自为之。

    钱万贯此时才知这一切都是狄帆在暗相助,也知南门靖并非真心追杀狄帆。思想过后,他急忙赶去星教,算是暂时安全了。

    ……

    徐贞死亡的消息很快就传遍江湖,但凡知道星教的人,都至少听过徐贞之名,或惋惜,或感慨,或暗喜。狄静江本以为戚建德最多只是将她软禁而已,却不曾想他竟然有如此段,得到噩耗时,心早已没了怨恨,心情奔溃,整个人几近疯狂。在淳于大公来时,他二话不说,只一掌就把他打得吐血,但怒火仍旧难泄。

    他是国师,有着自己的使命,心情稍微平复之后,只能在自己的书房内设起灵堂,静静坐着,一动不动,什么话也没有,最为难的是不知如何跟狄帆说。直到后半夜,他才去了皇宫。刘承佑见他来了,大喜过望,又示意郭允明去请狄帆和顾卓乐。

    刘承佑:神侯来了就好,不知河之乱何时能平?

    狄静江:老臣刚回来时就回禀陛下了,藩之乱必将扩日持久,打的是钱粮。多年来,各个藩镇基本难有向朝廷缴纳赋税的,也不知镇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但是,也请陛下放心,有郭大帅督战,藩必定伸着脖子在等您。

    刘承佑(大笑):有神侯在,朕高枕无忧矣。

    狄静江(慌忙下跪):一切都是陛下英明神武,老臣绝无任何功劳!

    刘承佑(大喜):好。几日前,神侯曾说过,会很快就要来了。听说江湖上盛传星教的徐贞已死,那眼下是不是一个很好的时?

    狄静江:陛下所言极是。徐贞是您义弟大凡王爷的母亲,我们可以先放他回去。只要他回到老城,必定会有一场厮杀。

    刘承佑:那朝廷的会就来了,朕恰好可以乱取栗。

    狄静江:陛下圣明。

    刘承佑:朕那义弟现在还不知道他母亲已死的消息吧?

    狄静江:没有陛下的旨意,老臣岂敢透露一点风声?

    刘承佑:好,神侯不愧是我大汉的第一忠臣!

    狄静江:老臣受高祖知遇之恩,岂敢不尽心尽力、肝脑涂地回报陛下?

    刘承佑:好。

    之后,二人闲聊了好久,直到郭允明来了,刘承佑知狄帆来了,便让狄静江退下。他心想:要是事事都听你国师的,那还要朕这个皇帝做什么?然而狄静江也非等闲之辈,知刘承佑总是喜欢跟郭允明厮混,除了一心想平定藩之乱,其他国事均不放在心上,心里嘀咕着:什么东西,跟高祖比起来,差远了。

    刘承佑:深夜召见义弟,真是十分过意不去啊!

    狄帆(施礼):我本老城一介草民,得皇哥哥眷爱才能在黄龙教避难,连日来都不曾给您请安,还望恕罪!

    刘承佑(笑):还说什么很鲁莽,依朕看,义弟绝对是国之栋梁。

    狄帆:皇城之内,岂敢造次?

    刘承佑:对了,义弟让周氏钱庄准备的百万金,朕已让郭将军取回。这可解了前线的燃眉之急,朕都不知该如何感谢你呢?

    狄帆:这是周家长客气,没我什么事。

    刘承佑(大喜):不能这么说,人家周老先生说了,这是义弟吩咐的,一分都不能少。朕得义弟两次大恩,除了皇位,义弟想要什么,统统满足于你。

    狄帆(知周族长之意):我只是商人,没什么想要的。

    刘承佑:那可不行,要是外人知道朕如此寡恩,岂不寒心?

    狄帆:皇哥哥已经赏赐过了,足够了。

    刘承佑:朕的九郡主怎么样?

    狄帆(不假思索):好。

    刘承佑:朕给你们赐婚,怎么样?

    狄帆:皇哥哥,我是将死之人,要是冯太师能主婚,当然灵儿也没意见的话……

    刘承佑(大笑):九郡主那边有朕的呢,义弟得尽快从老城回来。

    狄帆:老城?为何要回去?不去!

    刘承佑:怎么?义弟还不知道吗?(狄帆不知)你的母亲徐贞已被戚家父子害死,这在江湖上已经传开了。为人子女,孝道为先,义弟一定得回去。

    狄帆(不信):是,我天亮就出发。

    刘承佑:别急,这里有两道圣旨,义弟带上,或许对你有帮助。

    狄帆(接过,第一道是封他为大凡王爷的,食邑就是老城,而第二道是封他为星教的新教主):我活不了多久的,恐怕不能从命。(刘承佑极为不满)如果能把第二道诏书改一改,草民一定领命。

    郭允明:放肆!在我大汉皇帝面前,岂能容你讨价还价?

    狄帆:若不如此,誓死不从!

    刘承佑:说来听听。

    狄帆:封医神医之子何师我为新教主,凤凰新城张顺子为副教主。

    刘承佑(思之再,暗喜):可!但诏书现在就不能拿走了,朕会派专人送去,如何?

    狄帆(思索):可以派长乐老吗?

    郭允明:放肆!冯老太师的名号岂是你随便叫的?

    刘承佑(示意郭允明退下):就依义弟的意思办。

    狄帆:谢皇哥哥成全!如果日后皇哥哥还用得着原钱庄的,可以再命人去周氏钱庄。

    刘承佑:好!朕也谢过义弟美意。

    在狄帆走后,顾卓乐就进来了。

    刘承佑(偷笑):九妹妹,你就说哥哥怎么样?

    顾卓乐(满心欢喜):皇帝哥哥就这么盼着灵儿出嫁吗?

    刘承佑:反正圣旨还没下达,朕可以取消的。

    顾卓乐:不要。

    刘承佑(大笑):这就好。刚才的话,九妹妹都听见了吧?(顾卓乐点头)冯太师年事已高,刚从北边归来,很是劳苦功高,朕不忍弃之。你就替他跑一趟老城,怎么样?(顾卓乐欣然领命)但是,旨意可不能都由着朕那义弟,得改一改。

    顾卓乐:皇帝哥哥,你的义弟可是死脑筋。改坏了,他可不一定接受得了。到时候,灵儿未必能说得动他。

    刘承佑:朕不会让九妹妹为难的,他的意见不变,只是得再加一条,省得将来不好管束。(顾卓乐疑惑)你不是很久没见你的好姐妹了吗?

    顾卓乐:皇帝哥哥是说安远郡主司马芗?

    刘承佑:对啊。到时候你出嫁了,那她怎么办?朕得让你们好姐妹一起出阁,怎么样?

    顾卓乐:都嫁给相公?灵儿宁愿去死!(刘承佑和郭允明偷笑不止)皇帝哥哥也来欺负我。

    郭允明:皇上是想把安远郡主嫁给何师我,这对朝廷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啊!

    顾卓乐(大悟):皇帝哥哥圣明烛照,对灵儿更是千般好,就算是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您的万一。这次老城之行,灵儿一定不辱使命。

    刘承佑(把两份圣旨给了她):那就快去快回,朕还等着喝你的喜酒呢。

    顾卓乐跑得飞快,都忘记再拜谢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