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武侠修真小说 > 乱石英雄记 > 第103章 大义

第103章 大义

    ()    戚成军一把火烧了钱家庄,又以兄长之名,以不孝为借口,将戚蓝儿和白良驱逐出戚家堡。因心惧怕,老城无人敢收留,二人只好去星教找何师我等人,却在半路被逯小普等人截住。这一切,南门靖是看得清清楚楚,却佯装不知,完全不作为。

    在离开老城之时,杨五郎就命他的跟班杨双崔为暂代里长,替他好好管着杨家村,曾告诉他:如有急事,可找钱万贯。此时,他就在外面,本想来钱家庄讨杯酒喝,却见戚成军一脚将袁漾踢了下来,慌忙躲了起来,不敢作声。

    大火之后,见王二子秘密将钱万贯押去了周家的别院,正是周家祖宅,杨双崔疑惑,便走进了附近的小酒馆,在最靠前的一处坐下喝酒,还大声说些胡话。因二人相熟,也是口渴难耐,王二子就来与他一起喝酒。

    杨双崔(装醉,施礼):王大管家,多日不见,一身烧焦味的,不知又在哪里发大财啊?

    王二子(叹气):在下天天都在干倒霉事,哪里比得了杨兄!自从杨五侠离了老城,你可是逍遥自在多了。

    杨双崔:您可别说啊,五哥不在家,双子称里长,这日子还真不错。(王二子摇头)其实,以您的本事,大可不必在钱家庄里干些琐事,还天天受钱庄主和钱夫人的气。(王二子只顾喝着闷酒)倒不如像小人一样,财路不尽,天天快活。(王二子有羡慕之意)不瞒您说,小人不日就要纳个偏房了,哈哈……

    王二子:杨兄真是好运势,不知能不能把好的财路告诉哥哥?

    杨双崔:这只是小沟沟里的买卖,不比您这大江大海的,一次的门子钱就够小人花一辈子了。不对,一辈子也用不完。

    王二子(轻言轻语):杨兄还不知道吧,钱家庄在前晌的时候就付之一炬了。哎……以后哥哥就可没那份美差喽。

    杨双崔(大惊):啊?谁敢动你家的钱庄主?

    王二子(不屑):除了戚家堡的父子俩,还能有谁?

    杨双崔:好大的胆啊,那大管家如何能幸免?

    王二子:哥哥我是何人,怎可做那种殉难的糊涂事!

    杨双崔:钱家庄的大管家就是不一样!不对,小人最真笨,现在该是戚家堡的大管家了吧?来,小人敬您一杯!

    王二子:杨兄知道吗?这戚二少爷完全不像他大哥,没有一点大家少爷的风度,让马儿干活,却一丁点草料都没有,还不如我家的钱庄主呢。(握紧拳头)哥哥我真想……

    杨双崔:话可不能这么说,大管家还是大管家,可不是什么供人随意使唤的马儿。

    王二子(叹气):还什么马,连狗都不如!

    杨双崔(废话,出卖了钱家庄,当然猪狗不如,却掏出二十两银子):毕竟活着总是好的。

    王二子(笑):那是,那是。

    杨双崔:对了,钱庄主死了没?

    王二子:没,该死的戚成军准备留着对付他大哥呢!不过,也快死了,就在周家祖宅里,哥哥我现在就管着这么点破事。

    杨双崔(暗喜):切不可胡说,人家可是戚家堡的嫡子。(王二子点头称是)既然钱庄主都快死了,他也算对杨家村有恩,能不能让小人去看看?

    王二子(已知杨五郎入赘嵩山派,不会回来了,觉得赚钱的会来了):要是别人,那是绝对不行。但杨兄是谁啊,这么将情义,哥哥一定给你另行方便。

    杨双崔(会意):今儿个身上就这么点碎银子,改日一定厚报。

    王二子:那就改日。

    杨双崔本想现在就去看钱万贯,却见王二子说话就走,只好回去了。他根本就没什么好买卖,二十两银子还是刚刚从金昭月那里借来的,但还是要想办法救人,至少得看一眼钱万贯。

    回到杨家村,他就跟村里的几个人说了钱万贯的事情。众人意见与他相同,然而东拼西凑也只有十九两银子。杨双崔惆怅不已,只好连夜把家里稍微看得过去的东西都当了,可依旧不够。

    第二天,他硬着头皮出门,却见众人都拿着几个铜钱在等他,便知昨晚众人与他一样,当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感动不已。来见王二子,他说自己本想孝敬二十两的,可村里人也感念钱万贯的大恩,凑齐了一贯钱。

    王二子:杨兄,那你也凑个整嘛。

    杨双崔(傻掉了):啊?

    王二子:额……哥哥是说下次送来也不迟,对吧?哈哈……(杨双崔叫苦不绝)

    周家祖宅,极为安静,也很宽敞,平时没什么人敢来,只有周家的家丁守着,此时都听王二子的命令。二人来时,就直接去看钱万贯了。

    因为与周家是一体同宗的关系,钱万贯倒是不像被软禁的样子,在里面可以随意走动,只有不出门就好。可因为袁漾刚被害,他动都懒得动,就躺着晒太阳。

    王二子:老爷,有人来看您了。

    钱万贯:哦,二麻子可以滚了吗?(王二子灰溜溜走了)

    杨双崔:钱庄主,小人是五哥的跟班小杨,您可记得?

    钱万贯(顿时来了精神):当然记得,当日还不是你帮衬着,钱某如何能把宴席安排的井井有条?

    杨双崔:那是钱庄主在前,小人和杨家村的人感恩戴德一辈子啊!

    钱万贯:那都陈年旧事了,现在钱某自己都自身难保,可帮不了什么了。

    杨双崔(施礼,轻言轻语):钱庄主放心,小人一定想办法救您出去。

    钱万贯(大喜):只是二麻子一直守着。

    杨双崔:虽然有点难,但这个不是问题,只是我们杨家村真的没钱孝敬他了。

    钱万贯:该死的二子,都敢收老百姓的钱了。

    杨双崔:没有办法,他现在看守在这里。小人看您一趟,得二十两银子。

    钱万贯(会意):银子不是问题,钱某有的是。(掏出一张银票,就是一千两)只要能出去,我一定杀了他,为小袁报仇。

    随后,杨双崔说了自己的办法,见钱万贯深以为是,便去准备了。一连几日,杨双崔都来看钱万贯,而且每次都多带一人。王二子看不下去了,也绝不会放过这样的会,便定下了一人二十两的规矩。

    杨双崔:钱庄主也不过销了杨家村一千来两的账。大管家要是这个样子,小人可就赔本了。

    王二子(偷笑):话可不能这么说。当时,他钱万贯是免了你们一千多两。但从长远看,杨兄以后就不用交地租了。这笔买卖很划算,你们赚了。再者说,杨兄是最讲义气的,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孤零零死了,对不对?

    杨双崔(该死,你是钱庄主的表亲,你的义气到哪里去了,叹气):算了,小人还有点钱,也没几天了,就送佛送到西。

    王二子(大笑):杨兄果然是明白人!

    ……

    然而,周家祖孙一直在密室里看着,这一切已是一目了然。

    周敦颐(担心):祖父,这十爷迟早要被那个姓杨的救走,我们是不是该做点防范?

    周族长:大可不必,把十爷救走更好,省得连累我们周家。

    周敦颐:为何?

    周族长:从长安到洛阳,再到川蜀,直到现在的老城,孙儿知道为何我们周氏一族都能立于不败之地吗?(周敦颐疑惑)那是因为一旦遇到有伤本族之事,我们的先烈们都绝不越雷池一步。

    周敦颐:孙儿记下了。

    周族长:好。记住,万一杨家村的人真把十爷给救走了,我们还是要追一追的。戚家堡也不是那么好惹的。

    ……

    几天后的傍晚,杨双崔觉得时来了,便领着很多村民来看钱万贯,说这是最后一次了,希望王二子通融通融。他见了白花花的银子,自然放行。其一人与钱万贯长相相仿,趁其不备,村民围成一团,二人就互换了衣服。

    正准备逃走时,周敦颐就大喊起来,还命人去通报了戚建德。杨双崔没有办法,只能以身肉搏。虽然周敦颐没有下狠,但村民们无寸铁,还是死伤不少。这绝对比一场真正的厮杀还要惨烈,从街上到南门,都是尸体,都是血,足以染红一条河。

    好不容易逃了出来,却见戚建德和戚成军拦住了去路,众人已无力再战,仍慷慨激昂,准备就义。

    钱万贯(感叹):当年冯先生为孟尝君买义,也绝比不了这些村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