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可别小看语言的作用,在一个人耳边说多了自然就在心里扎下了根,平时看不出来到了关键时候却会影响人的意志行为。周小云打算没事就在大宝耳边念念经:

    “哥哥真厉害,像哥哥这样会爬树的男孩子长大了以后一定是个运动员。”

    周小云仰望着树上的大宝,学着二丫的娇憨,自己都觉得声音嗲的听不下去。

    大宝很吃妹妹这一套,被吹捧的飘飘然:“那是当然,我至今还没遇到比我会爬树的呢!”不过,什么是运动员?大宝也不太清楚,不过肯定是件好事情。

    “大宝哥,你知道啥叫运动员吗?”磊子很是服气大宝,长大后是大宝的忠实追随者之一。

    大宝挠挠头说不个所以然来:“运动员嘛,就是……。”

    周小云抢着说:“运动员就是参加体育比赛的人啊,对吧,哥哥。你以前跟我讲过的你最想做个运动员长大了去参加各种比赛。”

    自己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大宝疑惑的想着。

    不过单细胞的大宝在看到旁边树上磊子崇拜的眼神时就把这个问题抛到了脑后,嘿嘿笑了起来,觉得自己以后肯定会做个运动员。至于运动员到底是什么干什么的还怕长大后弄不清楚吗?

    大宝的心里就此种下了“理想”的种子,虽然大宝现在根本不懂什么是理想。

    磊子羡慕的说:“大宝哥,你都想好了长大要干什么啦,真厉害。我长大以后要做什么我还没想过呢。”

    小梅天真的说:“你就开咱爸的三轮车吧,等爸老了就会给你开了。”

    “我才不开三轮车呢,我以后要开就开大汽车。”磊子小脸涨的通红,在大宝的远大志向的映衬下“开三轮车”简直太渺小了不值一提。

    兄妹俩就开什么车的问题一个在树上一个在树下讨论的不亦乐乎。

    大宝抱住树干滑了下来,把从树上找到的小毛桃拿来献宝:“大丫,给你吃。”

    周小云很感动,大宝不管怎么说都是个好哥哥。

    记得小时候念小学时只要有人欺负她了总是大宝挺身而出,久而久之就是到了初中也没人敢欺负她。谁不知道大宝是个打架高手又护着妹妹。虽然不排除大宝借机打架闹事的成分,可大宝爱护妹妹的良好品格是个值得赞扬的好优点。

    大宝手里一共有三个小毛桃,周小云拿到井边让大宝打了些水洗了洗,给小宝和二丫一人一个,剩下一个留给了小梅。

    自己也有些口渴了,舀了一碗水喝了起来。水凉凉的很清澈有种淡淡的回甜,真不是后来的自来水能比上的。周小云很是怀念这种小时的打出来的井水。

    今天周小云给姑姑带来的冲击不是一星半点,看她把桃子省下来给弟弟妹妹吃还知道给小梅留着一个,周芳又夸了周小云一番,更觉得应该多让小梅和大丫待在一起受点好的影响。

    眼看着天色不早了,在小梅磊子的依依惜别和周芳的殷勤挽留后,周国强一家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心情愉快的周小云哼起了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

    大宝和周小云一起唱起了歌。

    周父和赵玉珍相视一笑,觉得今天带孩子走亲戚真是个好主意。

    第十六章 美味的冰棒(一)  天热的让人烦躁,连电风扇也没有更别提空调了。  周小云喝一大口凉茶才觉得好一些。本来夏天谁家都是舀了冷水就喝,没有人想起要喝冷茶。不过弟弟小宝一喝冷水就容易拉肚子,周小云烧了些热水冷透了,等小宝渴了就让他喝。   装开水的杯子是白白的有把的大瓷杯,那时也没有玻璃杯不锈钢杯家家都用这样的杯子喝水,两大瓷杯就能灌满一个热水瓶。   小宝这个夏天自从喝上了冷茶就很少拉肚子,赵玉珍很高兴地把功劳记到了周小云的身上。后来就一家人都开始喝冷茶。   这其中可不包括大宝,大宝一热了就是井水大口大口灌,怎么说也改不了。周小云无奈的想着反正自小到大大宝就是个铁蛋样的,也就不去勉强他。   大宝到了夏天天天上身脱得精光就穿个裤衩到处跑,有时还瞒着家里偷偷跑出去到池塘洗澡。有一次被赵玉珍逮到了狠揍了一通总算老实了几天,几日一过,又禁不住几个伙伴的引诱还是朝外跑。

    赵玉珍实在管不了他索性随他去了。周小云有时会想,大宝的个性本就如脱缰野马,再加上父母的放纵,难怪长大会变本加厉。   不过,这几天太热了,连大宝都不愿意出去了,说太阳能把人晒得粘在地上。周小云为他绝妙的比喻笑的不可抑止。   “诶――冰棒哪个来吃啊――”  远远地听到小贩的叫卖声,大宝的眼顿时亮了起来:“妈妈,妈妈,卖冰棒的来啦,我要吃冰棒。”  赵玉珍被他猛的一声吓了一跳,责怪大宝:“干什么这么大声音,二丫刚睡着,你别把她给吵醒了。”

    大宝粘了过去拼命摇赵玉珍的衣服下摆:“妈――”那一声妈拖得很长很长,

    “卖冰棒的过来了,买一支给我吃吧。”

    赵玉珍有些不乐意,没答应。

    大宝听着吆喝声越来越近就越来越着急:“妈――买一支吧,就一支。”

    “我也要一支。”小宝听了大宝说的话不乐意了,他也想吃呢。

    周小云也想吃了,不过她没吭声。她知道家里不宽裕,轻易不买零食给孩子吃。

    赵玉珍磨不过大宝和小宝:“好了,好了,都买,去把卖冰棒的叫来。”

    大宝来了精神,带着小宝出去扯着嗓子喊:“喂,卖冰棒的快来啊,我们要买冰棒。”

    一辆大大的老旧自行车骑了过来,卖冰棒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他的车后座绑了一个很大的木箱子,木箱外面裹了一层棉被。

    他满脸都是汗,嗓子已经喊哑了:“要什么冰棒?”

    赵玉珍走了过来,手里捏了张五角钱的票子:“拿三支赤豆冰棒。”

    大宝最喜欢吃两角钱一支的膨化雪糕,“我想吃膨化雪糕。”

    结果遭了母亲一记白眼不敢吱声了,眼巴巴的盯着小贩打开木箱迅速拿出了三支赤豆冰棒。

    “大丫你也来吃一支。”接过小贩找的两角钱,赵玉珍把冰棒分给大宝小宝,剩下的一支拿给了周小云。

    周小云原以为没自己的份现在倒是个意外的惊喜,忙接了过来。

    赤豆冰棒红通通的,呈方形,只前边稍圆且有一些红豆掺在其中。咬不动只能一口一口舔着吃,等稍微化了一些再一口咬下去,就能吃到冰冷香甜的红豆了。一角钱一支真正物美价廉,这也是周小云最喜爱吃的冰棒。

    这时卖冰棒的都是骑着自行车绑着箱子走街串巷的卖,一路卖一路吆喝。

    “诶――冰棒哪个来吃啊――”那吆喝声往往引得孩子心驰神往。这样炎热的夏天吃上一支冰棒是一件多美的事啊!

    凡是听见这声音的孩子没有一个不闹着要吃的,大方的买给孩子吃,舍不得的难免要斥责甚至揍不听话闹人的孩子一顿。

    后来的超市里卖很多品牌的冰激凌,各种口味各种造型琳琅满目品种繁多。

    可那时串乡卖的冰棒只有三种,一律长方形。

    最普通的是五分一支的水冰棒,一般是淡红色或黄色的,有股很腻的甜味。

    好一些就是赤豆的,一角钱一支,小半截的红豆异常好吃。

    最贵的是膨化雪糕,不知怎么起了这样一个名字。

    两角钱一支,等闲舍不得买来吃的。确实很甜很香,个头也大,有股奶油香味,类似现代的冰激凌味道。最受孩子的欢迎和追捧。

    若哪个孩子手里有这样一支膨化雪糕,那一定是舍不得一下子吃完非要拿着到伙伴面前绕一圈才肯吃的

    第十七章 美味的冰棒(二)

    大宝很快吃完了自己那一支,他不耐烦一口一口舔着吃,使劲地咬了一口,咯嘣一声响就咬下一大口。在嘴里嚼着很痛快,左一口右一口三口两口下了肚。

    吃完了大宝砸吧砸吧嘴巴,没吃过瘾,还想再吃。眼睛就瞄到了小宝手上:“小宝,冰棒给我吃一口。”

    小宝用警惕的眼神看着和颜悦色的哥哥,把冰棒朝身后一放:“你不是有吗?干吗要吃我这一支,不给。”

    “我那支吃完了,你这支给我吃一口行不行?”

    小宝直摇头不同意。

    大宝看赵玉珍在屋里看不见自己和小宝两人胆子就大了起来,伸手抢了小宝手里的半截冰棒,咬了一大口又还给小宝。

    小宝“哇”地一声哭了起来,惊动了屋里的赵玉珍和周小云。

    赵玉珍出来一看就知道是大宝又欺负弟弟了,骂了大宝两句就来哄小宝。

    小宝是个犟脾气,不肯再吃手里的冰棒:“哥哥一口咬了半截,剩下这一点我不吃了。”

    赵玉珍也很无奈:“小宝,将就点吃吧,卖冰棒的都走了,明天卖冰棒的来妈妈再买给你吃行不行。”

    小宝还是哭个不停。

    赵玉珍被闹的头疼,看大宝还在眼馋的看着小宝手里那一小截冰棒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啪”的一巴掌打在大宝的p股上:“你还有个哥哥样吗你,不知道让着弟弟也就罢了,怎么还抢弟弟的东西吃啊你。”

    这一巴掌对大宝来说不痛不痒,打了和没打差不多,他还振振有词:“我看他吃不完才替他吃的,他吃多了会拉肚子,我身体棒多吃点没问题。”

    赵玉珍哭笑不得,不去理厚脸的大宝,又去哄小宝。

    周小云走到小宝身边,把自己只吃了两口的冰棒给小宝:“小宝,来吃姐姐这一支,姐姐这一支还有很多呢,看上面都是红豆,可好吃了,快拿着。”

    小宝破涕为笑,换了周小云手里的冰棒跑到屋里吃去了。

    周小云把小宝手里拿来的冰棒递给了大宝:“哥哥,给你吃。”

    大宝先是伸出手,想起周小云还没吃两口有些不好意思又把手缩了回来:“你吃吧,我都吃过一支了。”

    大宝居然也有不好意思的时候,周小云看了觉得很稀罕,她把冰棒塞到大宝嘴里:“你吃,我今天不怎么想吃。”

    总算是皆大欢喜,大宝拿着冰棒乐颠颠的出去玩了,小宝在屋里吃的眉开眼笑。

    赵玉珍心里很欣慰,大丫既知道疼爱弟弟又懂得谦让哥哥,真是好样的。就是小小的孩子懂事的让人心疼,自己还没吃两口呢。下次得给大丫补上。

    而至此之后,周家的几个孩子再也没有因为吃冰棒的事情吵过嘴。

    第二天,那个吆喝声刚响起,赵玉珍就出去买了一支膨化雪糕三支赤豆冰棒回来。

    那一支膨化雪糕自然是给听话表现好的周小云的,其他三个孩子一人一支赤豆冰棒。

    对这样的分配小宝和二丫都没有意见,而本该有意见的大宝因为前一天的事情对妹妹还有些内疚,因此乖乖的一言不发。

    周小云知道膨化雪糕是大宝最喜欢吃的主动要和大宝换,大宝推辞不过换了,心里可是越来越喜欢自己的妹妹。

    赵玉珍看四个孩子友好的样子,心里实在高兴。

    周父回来见了孩子都在吃冰棒有些奇怪,赵玉珍很少如此大方。等听赵玉珍说了这两天的事情也很高兴:“他妈,咱孩子都比以前懂事了。”

    赵玉珍笑着点点头:“大宝从小就调皮,不过男孩子也没几个老实的。小宝近来很少生病,吃饭不像以前那么挑食了。大丫比大宝小三岁倒像大宝的姐姐,比大宝懂事的多。我看我们家的二丫将来肯定也和她姐姐差不多。”

    周父点头赞同,两人又说到了开学的事情上。

    “他妈,还有两天就开学了。大宝和大丫两人的学费加起来有三十多呢吧,我们家钱够不够啊?”

    赵玉珍心里算了算:“家里还有现钱二十六块,家里的j蛋鸭蛋我明天拿到集市上去卖了,估计能卖个四五块钱。算起来还差几块钱。”

    “要不,我去大哥说一声,先从他那借点,过几天有了再还他。”周父提议。

    赵玉珍不同意:“咱上次借他家十块钱还没还呢,哪好意思再去借。要不我明天把家里的麦子装一口袋到粮站卖了,凑凑也就够了。”

    “那就卖一袋麦子吧。明天一大早就起,我和你一起去。”

    第十八章 热闹的集市(一)

    天刚一亮周父周母就起了床。周父把今年刚收的麦子装了一大口袋绑在自行车后座上,赵玉珍用一个提篮把聚了三四天的三十来个j蛋和十几个鸭蛋装进去,跨在臂弯里,准备早点去集市给卖掉。

    吩咐大宝带着小宝到外去玩,赵玉珍决定把听话的大丫和还小的二丫带着。

    周小云乖乖的跟在父母后面,走向那时的农民买卖东西的集市。

    经过粮站时,周父先去卖了麦子。让妻子带着孩子在外面等着,他径自推着自行车走进粮站。

    这时节粮食卖价不高,若留到冬天卖会贵一些。粮食是农村人最宝贵的东西,不到万不得已谁家也不轻易卖粮食。每家都有一个大粮囤专门放粮食。周小云家的粮囤在厨房里,又大又圆的装了好多粮食。

    周小云想着父母为了自己的学费烦了这么多神,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又有说不出的伤感。家里一直都比较穷,孩子多花销大。一年到头就靠着家里那十几亩地种粮食和养些j鸭猪之类的,父亲杀猪也赚不了多少钱。

    想起自己念初中时还是和妹妹同睡一张床连个自己的房间都没有,周小云暗下决心,要帮助父母赚钱让家里的日子好起来。怎么做她一时还没想好,不过怎么说也多了二十多年的人生经历,自己再不是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了。这个稚嫩的外表下有一颗成熟的灵魂。

    周父不一会就兴高采烈的出来了,手里捏着薄薄的几张一元的票子:“他妈,咱家的麦子又干净又饱满是一等品呢,价格还不错。大丫的学费可不用发愁了。”

    赵玉珍一脸欢喜的接过钱数了数,共是七元八角。数了三遍,才把钱叠好放进手帕里裹起来再收在裤子口袋里。

    周小云被周父的喜悦心情感染,一家四口开始去集市。

    到了集市一看,已经有不少人来了。

    路两旁的摊子摆了不少了,有卖白菜的卖黄瓜的卖凉粉的卖豆腐的卖豆芽的卖r的等等形成了一个小菜场。隔了几步之外是卖花布的卖碗碟的卖日用品的卖衣服之类的像是小商场。

    当然都是露天的,也不用交什么税,谁家有新鲜的蔬菜都可以拿来卖。赵玉珍每逢集市就把自家的j蛋和鸭蛋拿来卖,卖完了就再买点菜回家。

    赵玉珍走到一块空地上,把篮子放在地上,等买主来。周父就抱着二丫在旁边和熟悉的人打打招呼说说话。

    周小云置身于阔别已久的集市中,既熟悉又陌生又激动又兴奋。悄悄的和赵玉珍说自己要去卖杂货的摊子上去转一转。

    赵玉珍想着周小云是个文静听话的不会闯什么祸,就对她说:“你去一会就回来,我和你爸就在这儿等你。”

    周小云雀跃的挤入人群,仿佛又拾回了当年逛集市的心情。

    一个月每逢农历三、六、九就是约定俗成的集市,有的村子小一些形成不了规模就几个村庄联合在一起逢集。

    集市也就上午半天,中午就都散了。

    农村人每逢集市都要来转转,自家种的菜吃不完拿来卖,j鸭下的蛋拎来卖,也有人家杀了猪来卖猪r。这一小片菜场可是热闹非凡,没有农贸市场的那时候农民们就只有在集市上买些鱼r了。

    不过,周小云要逛得是另一边的集市。

    隔了几步远的摊子卖的都是日杂用品之类的,大部分是一些家里有余钱的人到老远的县城批发市场批发了来再加点利润卖给左邻右居。这时候人都很朴实,j商基本没有。而且集市上来来去去的大部分都是本村或邻村的熟面孔。这个看见了喊“二大爷”,那个看见了“大姨”,不在意就能碰到亲戚。所以赵玉珍也很放心的让周小云出来转一会儿。

    这时集市上的人很多,只能慢慢顺着人群走。周小云随着人群边走边看,她也不买什么东西即使看好了某样东西也没钱买,不过就是这样看看她也挺心满意足了。想着等再过些年,集市被商场商店超市农贸市场所取代而消失了,没有经历过这个年代的孩子哪能体会她的心情呢?

    周小云走到了一个卖头绳卖皮筋的小摊子前停了下来。

    摊子不大卖的都是女孩子用的小零碎东西,有花花绿绿的一小包一小包的彩色皮筋,有长长的五彩头绳,有印着漂亮公主图案的画片,有各式各样的发卡,零零总总很多种类。

    周小云从小到大都是短短的男生头,从未用过这些,看了心中很喜欢。

    周小云下决心从现在起把头发留长,以后扎个马尾梳两个羊角披散着怎么都好看不是?女孩子哪有不爱美的呢!

    第十九章 热闹的集市(二)

    可能周小云在摊子前驻足的时间太长了有些影响小贩做生意,那个四十多岁的妇女和蔼的说:“小姑娘,看好什么让你家大人带你来买啊。”

    周小云知道这是很委婉的让她走的意思,她笑了笑又站起来继续往前逛。

    看那时的人都是多么淳朴啊,若换了现在的店铺老板素质差一点说不准早就用难听话撵人走了。

    周小云忽然记起了发生在二十五岁时的一件事,那时她带着妞妞去逛商场。看好了一件女童的棉袄,一看标价:哗,三百多,当下试都没试就把衣服挂回了衣架上。当时那个售货员鄙夷的眼神似乎在说“这样的衣服看你也买不起”,令她无地自容。让她彻底意识到:贫穷不是错却是一种让人抬不起的头的羞辱。

    周小云不愿再回想不愉快的往事,发誓自己今生再不做让人瞧不起的人。

    想着心思的周小云被一个老头撞倒在地,p股重重落到了地上。等周小云反应过来时,p股痛的让她“诶呀”一声叫了起来。

    抬头一看,快六十的老头是同村的王老爹。

    “大丫,撞疼了吧。都怪我这个糟老头子走路不注意,看把娃娃疼的。”

    王老爹把周小云扶起来,责怪自己粗心。

    周小云连忙说:“不怪您,都是我自己不好,没看着路走才跌倒的。我现在一点都不疼了没事了。”

    王老爹看周小云站的好好的就放下心来,嘱咐她要小心点走路便走了。

    周围的人很习惯这样的事情没有多少人会来关注这样的小事,走路的走路逛摊的逛摊买东西的买东西卖东西的卖东西,谁也没受影响。

    这样的小c曲没有影响到周小云逛集市的心情,她很喜欢这时的人。每个人都淳朴实在,没有那么多的势力眼和功利心,很温暖的人心。

    在集市中间有一个摊位围了很多孩子,周小云好奇的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卖小人书的。难怪吸引了这么多的孩子在摊位前流连不走。

    卖小人书的三十多的男人好脾气的收拾着被孩子翻得乱七八糟的书,一本一本的摆放整齐。

    周小云低着头挤了进去,蹲在摊子前看都有哪些小人书。

    排了几排的书分几种,第一排是大人看的周公解梦、易经、对联之类的书,第二排是一些武侠小说,第三排是孩子们最喜欢看的小人书了。

    这时候的小人书大概巴掌大,上面是c图下面是故事。神话故事最受孩子们的欢迎,几本被围观的孩子翻来覆去。书都是大半新的,卖的不贵,一本才两角钱。

    已经有孩子磨着站在身后的大人给自己买上一本了。

    虽然看的人多,买的人却很少,谁家有这闲钱给孩子买这个啊!不少的孩子被大人们拖走了,临走时还要恋恋不舍的看两眼。

    周小云拿起一本西游记看的津津有味,故事耳熟能详,c图上画的妖怪很值得一看。像她这样“蹭”书看的不再少数,只不过能看懂书的多数是八九岁以上的大一些的孩子,像她年龄这么小的蹲在那看书的真找不出第二个来。

    书摊老板看周小云一本正经的样子觉得这个女娃娃很有趣:“喂,你能看懂书吗?看懂我就送你一本。”

    周小云调皮心大起,故意做出心虚表面不甘示弱的样子:“我当然、当然能看懂。”

    周围的孩子有人注意到了就开始起哄,让她读两句。

    周小云装着色厉内茬,不肯读。

    卖书的男人见了越发认定她看不懂,直说只要她能读上来一页就把这本西游记送给她。

    周小云问他道:“你说话算不算啊,别我读上来了你又反悔不把书给我。”

    男人忍住笑:“我保证说话算话,你要是不相信让在这周围的作证明。”

    这下连不少大人也被这有趣的一幕吸引了过来。

    周小云脸色一整,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念出了小人书的第一页。

    等她读完,周围一片叫好声,卖书的男人惊讶得眼珠都快掉出来了。

    “哪,话可是你说的,这书现在归我了。”

    周小云得意的拿走了小人书,想起刚才一幕还是忍不住咯咯地笑。

    集市终于逛得差不多了,周小云回头去找父母。到了赵玉珍卖j蛋的地方一看,篮子里的j蛋都卖掉了,鸭蛋还剩四个没卖出去。

    赵玉珍看女儿满头是汗拿出毛巾给她擦汗,又问她手里的小人书哪来的。

    周小云不敢说实话只说是在地上捡的,赵玉珍不疑有他相信了。

    周父抱了半天二丫早就又热又累了:“他妈,还有这几个鸭蛋就不卖了,咱回家吧。中午炒了给孩子解解馋。”

    于是,中午周家的饭桌上出现了一盘炒鸭蛋。鸭蛋有些土腥味不如j蛋那么好吃,不过在周家四兄妹眼里已是难得的美味了,个个都吃的香喷喷的。

    第二十章 我不想叫周小云

    开学时眨眼就到,周国强替大宝和大丫交了学费,领回了新课本。

    大宝用铅笔在书页上歪歪扭扭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周――志――梁。

    笔画比较多,大宝的字写的又大又丑,最后一个字“梁”还漏了两点写错了。看到大宝写名字,周父忽然想起大丫还没有个大名,想着要给大丫起一个好听好记好写的。

    “嗯……叫什么名字好呢?干脆跟着小霞后起吧,就叫小云,周小云。又好听字又好写,就叫周小云。”

    周父憋了半天终于想到了。

    不会吧,周小云心底哀嚎着。为什么爸爸从前生到今生就只会给她起这么一个名字呢?她不想叫周――小――云――啊――

    问为什么?这个问题提的好。周小云有一肚子的苦水要朝外倒。

    人家女孩子都是有气质有内涵的名字,什么“诗琪”啊,“雨薇”啊,一听就是美女的名字。

    而自己的周小云,怎么听都觉得没有内涵没有气质俗气的一塌糊涂,尤其是成人之后,还被人小云小云的叫来叫去多别扭啊。难怪自己没什么出息,一个人的姓名对人的一生影响可是巨大的。

    周小云一直遗憾自己的名字父母起的太过随便不讲究,现在一定要为自己的终身幸福争取。

    “爸爸,我不想叫这个名字,给我重起一个吧。”

    周小云哀求着,周父有些不悦:

    “周小云这个名字哪里不好啊,我觉得很好啊。笔画少写名字都简单。你看你哥,周志梁三个字到现在还会写错,不就是因为梁太难写了吗?小和云两个字多好写,你又什么不满意的?”

    “好写是好写,可也太普通了。不能叫周涵吗,有涵养的意思。人家一听就会觉得叫这个名字的是有涵养的女孩。”

    周小云提议,她早就想过自己的新名字了。周涵,一听就是气质型的。

    周父脸色不佳,哪个父亲都不想起名字还会被孩子嫌弃:

    “周涵?不准起两个字的,我们这一大家孩子都是三个字的。你哥你弟他们是男孩子,班辈是志,所以叫周志梁周志杰,你大伯家的堂哥叫周志海,大丫头叫周小霞,你当然得跟着起名字,我都想好了,你妹妹就叫周小月。”

    凭什么她得跟着周小霞后面起名字,周小云愤愤不平。妹妹果然还是叫周小月啊,真是无法改变吗?不行,她要据理力争。

    “要么我就叫三个字,周婷婷怎么样?或者周媛媛?”

    周小云退而求其次,想想女孩子的名字重叠起来也很好听,很淑女。

    周父摇头不同意:“不好听,还是叫周小云吧,中间有个小字多亲切啊,既是大名又是小名又顺嘴又好叫。”

    周父固执起来身为孩子的周小云没有丝毫力量可以对抗,她把求救的目光转向赵玉珍。赵玉珍居然也说:“他爸这名字取的还不赖。”

    周小云只好万般无奈的接受自己的被叫了二十多年的名字。看来真不是事事都如人意啊!

    吃完晚饭后,赵玉珍在灯下忙着给周小云缝一个书包。

    周小云用着这样的书包一直到四年级才换了黄的帆布包。说是书包有点不太恰当,其实就是几块旧的布拼凑成的布袋,里面能装几本书和一些作业本而已。

    赵玉珍把家里不能穿的旧衣服拿出来,找了一件厚实一些的,用剪子剪成了几块碎布,再用针把布沿边缝起来成了一个布袋子。最后再剪一长条缝上用来拎着。

    完工后,赵玉珍自己打量了一下,觉得还不错,就递给了在一旁等待的周小云:“大丫,你的书包拿好了。”

    周小云应了一声接过书包,看着花花绿绿的布袋子心里觉得很亲切。做孩子的自然没胆量要求买帆布包,大宝也在用同样的布袋子呢!再说,赵玉珍的手艺很是不错,阵脚缝的很细密,远看根本看不出是几块布拼出来的呢?

    周父对着周小云说:“大丫,把你的书本拿来我替你把名字写上。”

    周小云不愿意,她爸爸的字一点也不好看,自己写的可比他强多了,不过,又不能说自己会写名字。

    “爸爸,我想学写我的名字。明天就开学了,我连名字还不会写怎么办啊?你来教我写吧!”

    周父兴冲冲的答应了,拿起铅笔在纸上写下了歪歪扭扭的“周――小――云”三个字。这字体怎么看怎么眼熟,咦?怎么和哥哥大宝的字差不多?

    怪不得大宝写字这么丑,原来是家学渊源啊!

    周小云不敢笑,拼命忍住笑意,脸上装出认真的样子,照着样子一笔一划得把自己的名字写在语文数学书上。尽量表现出初学写字的生疏与费力,刻意的写的丑一点。

    即使如此,也足够周父惊讶得了:“他妈你快来看,咱大丫就学一遍就会写名字了,写的字多端正多好看,快来看。”

    赵玉珍头凑过来看也很吃惊,她文化水平不高小学还没毕业,只认得一些简单的字若是写便有些吃力。看见周小云一笔一划的写出自己的名字又是惊讶又是高兴:

    “大丫可真聪明啊,就一遍就会写名字了。大宝到现在名字有时还会写错呢!”

    第二十一章 开学了(一)

    大宝听父母都在夸妹妹,也伸过头来看。看了看妹妹端正的字再比了比自家如虫爬的名字,高下立判,心中很佩服妹妹,嘴上却不服气:

    “爸爸,妹妹的名字多好写啊,笔画都那么少,我的名字笔画又多又难写,难怪大丫学写名字学的比我快。我要是也起个简单点的名字就好了,我肯定会写。”

    周父被儿子逗笑了:“好好好,给你换个简单的名字,叫周一怎么样,一最好写。”

    大宝听不出周父是玩笑话,信以为真:“真的吗?那太好了,我以后写名字可省事了。”

    赵玉珍又好气又好笑,半真半假的拧了一下大宝的耳朵:“傻乎乎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长大。哪有人叫这样的名字的,你爸那是逗你呢,怎么就当真了。”

    大宝不满的嘟嚷着:“我想换个名字,我的名字太难写了,笔画太多了。”

    可惜没人理他。

    第二天一大早,周小云就起床了。

    她穿上了自己衣服中比较合身的一件,是一条带着圆点的裙子,裙摆到膝盖处。至耳下的短发梳的整整齐齐,小脸洗的干干净净,把书包拎在手上。照镜子端详自己,还是很可爱的嘛!

    赵玉珍把早饭端上桌,待孩子都吃完就催促着周父把孩子送学校去。

    周父推出自行车,招呼着大宝和周小云坐上了车,带着孩子向附近的小学骑去。

    那时学校不多,几个村子一所小学,有的学校学生少规模小,只有一到三年级,被称为“初小”。有一到五年级的是“完小”。周小云就读的这所学校是农村小学里规模比较大的了。一到五年级每年级都有两三个班级,除了一些代课老师,还有几位师范毕业的正规教师。师资力量算是很不错了。

    远远地就看到了几排瓦房,兴旺小学快到了。

    周小云发现自己居然开始兴奋激动起来。看来,随着身体的缩小年龄的缩小,自己也开始适应“小”孩子的生活。

    周父让大宝自己去教室,然后把周小云带到了一年级教室。

    一年级共有两个班,相邻在一起。第一间教室门口站着一个凶巴巴的四十多岁的女人,板着脸看起来就很严肃古板。

    周小云心里一慌:不会吧!自己前生一年级的老师就是这位黄老师,她可没少吃这位黄老师的苦头。

    周父大咧咧地走上前询问:“这位老师,我带孩子来上一年级。”

    黄老师皱着眉头,看着眼前没什么修养素质的男人,有些不满说话口气也就硬梆梆的:“你家孩子叫什么名字,分在哪一班知不知道啊。我们学校一年级有两个班,我这是一(1)班,一(2)班在隔壁。”

    周父心说我哪知道在哪个班,对着黄老师先是摇摇头,又接着说:“我家的这个叫周小云,不知道要去哪班,要么先……”

    周小云在一边有些着急,眼看周父要让她先到班级呆着,着急的打断周父的话:“爸爸,”正巧她眼睛看到了大伯带着海子来了,“爸爸你看,大伯也来了。”

    周父顺着周小云的手看过去,只见周国富带着儿子周志海过来了。忙带着周小云走过去。

    “大哥,你也带着海子来念一年级啊。”

    大伯周国富笑着说:“是啊,你家大丫比我们海子还小一岁呢,大丫既然都来上一年级了,我也不能让海子在家疯玩啊。对了,你怎么不把大丫送进教室?”

    周父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道:“我也不知道该送大丫进哪个班,一共两个班哩。”

    “干脆让大丫和海子待一个班,以后也好有个照应。海子在2班,你把大丫也送2班得了。”周国富提议。

    周父一想觉得主意不错,带着周小云和周国富一起把孩子送进教室里。吩咐孩子在教室里要听话,两个大人就都走了。

    这也就是开学第一天才有的待遇,以后就是自己上学放学了。

    周小云一眼就很喜欢现在的老师。

    这位老师是个刚毕业不久的年轻男人,大概有二十多岁。斯斯文文的戴着眼镜,长的白净秀气,看了就很舒服。说话声音很温和,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悦耳动听的声音让周小云有些陶醉。

    看来今后上课是件愉快的事情,谁不喜欢帅哥啊。

    陆陆续续的又来了不少的孩子,大部分都七八岁了,像周小云六岁的可谓绝无仅有,独此一人。这些孩子里有一些熟面孔是本村的,还有一些邻村的。熟悉的早早就聚在一起玩了起来,不熟悉的交换一下姓名也是玩的不亦乐乎。

    纯真的童年时代啊!还是做孩子好啊!

    周小云来不及感慨就被同村的王晶晶拉着去玩了。

    第二十二章 开学了(二)

    帅哥老师站在讲台上指挥一群毛孩子坐上位置,周小云自然和王晶晶坐在了一起。刚好是第一排,离帅哥老师最近了。

    这里面当然有周小云的小小私心,她在帅哥老师让坐下的时候趁别的孩子还在哄吵时抢先坐到了第一排,王晶晶跟着她和她坐到了一起。

    好不容易等班级稍稍安静了下来,帅哥老师满面笑容地对着叽叽喳喳的孩子说:

    “同学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也是你们的班主任,我姓方,叫方文超。你们就叫我方老师。”

    “方老师……”

    “方老师好……”

    周小云庆幸自己今生遇到了一个好老师,看,又年轻――比隔壁中年妇女黄老师年轻多啦,又和蔼又帅气。听他温润的男中音简直是一种享受啊!

    王晶晶悄悄的把头凑过来:“周大丫,咱方老师长的可真好看。”

    周小云偷偷的低下头笑了,帅哥谁不爱啊!

    一个早上也没上课,十点多钟的时候就放学了。校长站在廊檐下不紧不慢拉起了绳子,绳子另一头的铃有节奏的响了起来:铛铛铛……

    一堆孩子冲出了教室跑出了校门,也没人排队什么的。

    大宝跑到一(2)班的门口喊周小云一起回家,这是周父嘱咐过的,让他每天带着妹妹上学放学。他心里嫌带着大丫碍事,自己就不能放学不回家直接出去玩了,可在周父面前不敢吱声怕挨揍。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大宝老老实实的来带周小云。

    同班的石头冲他招手:“大宝,我们去游泳你也来啊。”

    大宝听了心里痒的难受,又不敢抛下妹妹让她一个人回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几个伙伴嬉笑着走了,不由有些垂头丧气。

    周小云跟在大宝后面,看大宝没精打采的样子立刻猜到了原因,就让他也去玩。

    大宝沮丧的说:“爸爸说你小不知道怎么回家,让我带着你回家的。”

    “没关系的,哥。你看,还有海子和小霞姐在。我和他们一起回就行了。再说,学校离家就一条路,我能走到哪儿去?你放心的去玩吧!”

    大宝犹豫了一下,禁不住游泳的诱惑,跑去追前面的几个男孩。

    周小云和周小霞周志海几人一起回了家。

    同路的还有好几个,其中就有周小云的同桌王晶晶。王晶晶家就和周小云家隔了四五户人家,以前就在一起玩过很多次,本来就熟悉。现在又和周小云坐了同桌更加亲热了,一路上都在谈论方老师。

    海子是男孩子,倒不留意方老师帅不帅,就是觉得方老师脾气很好,今早他和班里的冯铁柱打架方老师也没有怎么处理他。方老师问了打架的原因让两人以后不要再打架就行了,这让海子对方老师有了很大的好感。

    王晶晶正在和周小云说到方老师穿的衣服:“大丫你看见了吗?方老师身上穿着白衬衫,那衬衫好白好白,就像、就像……”王晶晶贫乏的脑袋里想不出合适的形容词来形容方老师笔挺雪白的衬衫。

    周小云忍不住提醒她一句:“像雪一样白。”

    “对对对,就像冬天下的雪那样白,方老师穿着特别特别的好看。”

    周小霞也加入讨论:“这个方老师去年刚毕业的,听说还没谈对象呢。他今年不仅教一年级语文,听说还教四年级和五年级的音乐课。我告诉你们啊,听说方老师会唱歌,会写毛笔字,手风琴拉的可好了。”

    “哇!”几个孩子一起发出惊叹声。

    周小霞看个个都竖起耳朵听的聚精会神,开始把一连串的听说倒了出来:、

    “方老师的普通话说的也很好,我们学校就属方老师说普通话最好了。还有,方老师写的毛笔字特别好看,听说过年时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