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第八章 六岁的周小云(二)

    回到家后,不出意料的被赵玉珍训了一顿,还被勒令去喂j喂鸭。

    周小云恨地牙痒痒的看了被赵玉珍抱在怀里的二丫一眼,觉得自己人生童年的黑暗最少有一半是她带来的。

    年纪尚小的二丫可不知她姐姐心里在想什么,心满意足的躺在赵玉珍怀里,还咯咯地笑了起来。赵玉珍很是心疼这个最小的孩子,宝贝似的哄着。

    散养着的j鸭已经被关到简易搭出的棚子里。人都住草房,棚子也没什么讲究的。就是低矮的茅草棚。一间关了十几只j,一间二十几只鸭,最大的一间养了两头不肥的猪。

    这些j鸭下的蛋被拿到集市上卖点钱,供一家人的柴米油盐日杂零用。一年一茬的猪更是家里收入的重要来源。所以,在周家,喂饱这些牲口向来比喂孩子重要。

    周小云自然心中清楚喂j鸭是何等重要,把赵玉珍准备好的j食撒到棚子里。

    十几只母j一拥而上,抢夺起由玉米粉和草加些麦粒和成的j食。

    由于家里的零用主要靠这十几只母j,为了让这些j多下蛋,赵玉珍很舍得给j喂点好的。除了每天的家前屋后的捉虫啄石子,一天定期的早中晚喂三顿,比周小云兄妹吃饭都准时。

    家里的鸭子从开始的四十多只养到大就剩现在的二十只了,鸭子没有j精贵,因为鸭蛋有股土腥味买的人少价格也便宜,所以喂得就差一些。每天只喂一顿,然后就赶到附近的池塘里放养。

    而放鸭子从小到大就是周小云的活,大宝最多陪她到池塘边就溜得无影无踪,小宝身体不太好二丫太小,所以这个重任就责无旁贷的落到了周小云的身上。

    喂完j,不等赵玉珍发话,周小云自动自觉地拿着长长的竹竿把鸭子赶出圈门。一时间,鸭飞鸭跳鸭叫鸭闹,热闹非凡。

    赵玉珍喜滋滋地用欣赏的眼光看着周小云,心想总算懂事了,以后得好好培养大丫做家务。

    周小云若是知道赵玉珍心里怎么想的准会气的吐血,现在的她正抱着怀旧的态度走向那个年代久远的池塘。

    前面一堆活蹦乱跳的鸭子,周小云悠闲地跟在后面,偶尔有鸭子乱跑,用竹竿一赶自然就向前走。好在鸭子放养惯了,多少有点轻车熟路的味道,倒不是什么重活。

    走了大概八九分钟,到了村西头的池塘。鸭子不用赶,自动的歪歪扭扭地扑腾进水里,头伸进水中寻找小鱼小虾。

    这个池塘很大,大概占地好几亩。池塘中又很多小鱼小虾,偶尔也有人从池塘里捉到过三斤多的鱼。有很多人家都长期定点在这个池塘里放鸭子。

    周围一大片树林,周小云还记得从小最爱在树林里玩,树林里有许多不知名的野果让嘴馋的孩子们流连忘返。

    调皮胆大的男孩子们喜欢爬树掏鸟蛋,用自制的弹弓打鸟,偶尔打下一只小麻雀都能让孩子们欣喜若狂,既美餐一顿又做了别的孩子眼中的英雄。

    远处是一片庄稼地,这时节水稻已经长的又高又密,风一吹,如波浪一样的起伏。

    看着清澈的水面,碧绿的水草,红红蓝蓝的不知名野花,晴朗的天空,葱茏的灌木丛,周小云不禁感慨:真是个没有污染的美好年代!

    二十多年后的这里,早已被一片工厂厂房所代替,碧绿的池塘被填的无影无踪。

    习惯了活在空气中充满汽车尾气地面上充斥着生活垃圾看不到花草只有手指粗细的小树的坏境里,周小云感动地觉得自己犹如到了天堂。

    周小云坐在池塘边,享受生命里从未有过的写意与舒适。她的前半生在带孩子做饭洗碗拖地洗衣服上班中度过,已经多久没有这样好好地坐下休息了。

    这一刻,没有劳碌的生活没有沉重的负担,只有她自己。

    周小云暗暗对自己发誓:要活出不一样的精彩人生,再不要重蹈旧辙!而新人生,就要从两个月后的新学期开学开始!

    她要提前上学,前生的自己在家带弟妹放鸭子一直到八岁,若能提前两年,她就能赶上有工作分配的好年月了!

    仔细的分析一下,自己最先要解决的就是父母这一关,只有得到了他们的允许,她才能踏出美好人生的第一步!

    决定了,今天回家就要提上学的事,不管父母怎么样反对,也一定要想方设法的达成愿望。

    第九章 六岁的周小云(三)

    不出所料,周小云的提议遭到了父母的一致反对。

    “你说什么?”

    周父有些不敢置信,想不到一向安分内敛不说什么话的大女儿竟然说出要上学的话。在他看来,周小云虽然长的高点,说到底还是六岁的毛孩子。大宝都九岁一年级了,也不懂念书不念书的从来不知道要认真学习这回事。

    周小云平稳地再说一次:“还有一个多月就开学了,我想上学。”

    周父觉得今天的周小云有些不同,坐在大桌子旁边端端正正的,说话像个小大人一般。不禁有些“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欣喜与骄傲,不过,这种心情并没影响他的决定:

    “你才六岁,懂的什么读书啊?在家带带小宝和二丫,没事还能帮你妈妈放放鸭子,谁家孩子不是八九岁才上学。”

    还有没说出口的一点,学费可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那时的学费大概一学期十几元钱,这笔钱不多不少,他在外替人杀头猪也不过就三四元钱,家里一个星期聚的j蛋也不过卖二块多钱。

    赵玉珍也附和:“是啊,等过两年的,大丫。”

    赵玉珍考虑的和周父差不多,另外,农村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也让她从未重视过女儿的教育问题。在她看来,女儿会做家务事勤快一些会带弟弟妹妹长大了会点手工针织就行,书或多或少念些也就罢了。

    那种年月,学校就是高级一点的供孩子玩乐的场所,家长乃至学校老师都不怎么把上学当回事。

    周小云一点都不意外听到这样的话,因为她就是听这样的话长大的。

    什么“别留级就可以了”“回家别做作业了把妹妹带出去玩”“明天家里要收麦子别去上学了”等等诸如此类,正是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态度这样的教育,使得头脑比较聪明的周小云一直成绩平平,初中毕业就结束了学校生涯早早步入了社会。

    若不是早早地进厂上班,她又怎么会早早恋爱结婚生女呢?

    周小云把自己的失败的人生归结于这样一点,就是因为童年的一步错导致后来的步步皆错。现在她要把自己的人生导入一条康庄大道。

    “爸爸,我很想去念书,我天天待在家里放鸭子,早就学会数数了。你看:1,2,3,……”

    周小云已经数到了二十三。

    “不错啊,”周父两眼放光,六岁的孩子能懂什么,居然会数数了。大宝数的都没她顺溜,“我周国强的女儿就是聪明,真像我小时候。”自顾自的吹嘘起来,回忆起自己小时候也是个聪明孩子呢!

    周小云家里小事都是赵玉珍做主,可真正关键的“大事”还是周父说了算,周小云自然知道要在谁身上下功夫。

    周小云又背诵了两首唐诗,就是著名的“鹅鹅鹅”和“一去二三里”,乐得周父合不拢嘴,直夸女儿聪明,不让女儿上学的念头动摇起来,心想着孩子看来聪明机灵又想上学,干脆就让她去念得了。

    赵玉珍感觉很奇怪,周小云整天在眼前转悠,从没见过她背诗:“大丫,你什么时候学的诗啊,我怎么从没见你学过。”

    周小云早想好了解释:“哥哥在家背的时候我听了两遍就会了。”

    被点名的大宝不知道妹妹要上学的事怎么又扯到自己的头上了,一脸茫然。心里直在回想自己什么时候在家背过这两首诗,好像,好像,自己现在都不太背的上来的样子:

    “我还不会……!”

    周小云迅速地望了他一眼,眼神的含意很多。

    这时大宝的脑筋也灵光起来,觉得不能拆妹妹的台,不然自己以后可别想玩的那么痛快了。走到哪里都跟着三个跟p虫可不大妙,放鸭子一放就是两小时不能走他哪能受得了。

    至于说大宝怎么会想到这个,得归功于周小云“警告”的眼神了。

    大宝这时还不太懂什么叫警告和威胁,不过他的直觉让他选择了帮妹妹圆场:“可能是我以前在家背过被大丫听见了。”天知道他什么时候背过的。

    周父摸着下巴考虑了一会,犹豫着说:“可是……”

    “爸爸,我保证每天放学回家帮妈妈带小宝和二丫,有空的时候、星期六和星期日去放鸭子。你就让我开学去上一年级吧!”

    周小云举起右手像童子军一样发誓,不知道六岁的自己做出这样的动作非常可笑。

    赵玉珍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这死丫头,打来学来的,一套一套的,他爸,要不就如了孩子的意吧!”

    到底是做妈妈的心软,想想大丫向来老实巴交的不说什么话,家里大宝调皮淘气小宝体弱难带二丫又小需要照顾,唯有大丫是最省心的从不烦什么神。相对的对她关注也最少,现在想起来赵玉珍心里又有点内疚起来。

    没办法啊,孩子多啊。家里十几亩地满院的j鸭圈里的猪家务杂事哪一样都得她来做,周父有时还去替四乡八村的有猪人家杀杀猪,忙起来就顾不上家里了。

    赵玉珍天天从早忙到晚,在孩子身上哪有那么多的闲工夫。

    周小云听了赵玉珍的话,大喜过望,扑到赵玉珍的身上,“妈妈你真好,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二丫听不懂姐姐在讲什么,奶声奶气地学说:“好妈妈,好妈妈。”

    这下,周父也笑了起来,狠了狠心答应了,想着还有一个多月开学,自己多跑跑多杀点猪实在不成就把家里的粮食卖一点,总能把大宝和大丫的学费赚上来的。

    周小云笑的合不拢嘴,和大宝又笑又叫。一时间,周家茅屋里传来了震耳欲聋的欢声笑语。

    第十章 这个炎热的夏天 (一)

    天气越发的热了起来,进入了酷夏。

    大宝正值暑假,那时也没什么暑假作业。他天天光着上身穿个裤衩和村里几个差不多大的男孩在一起疯玩,早晨天一亮随便刨了几口饭就不见了踪影。待到中午吃饭时乖乖回家吃午饭,接着就得天黑才能见到人影。

    赵玉珍管不住他索性就随着他,想着谁家的半大小子不是这个德性。也甭指望大宝能替自己做点事,不过勒令得把小宝也带出去玩。

    大宝满心不情愿也不敢违抗老妈的命令,只好带着个跟p虫出去。不过十次里倒有五次小宝自己回家来,委屈地说哥哥只顾自己玩不搭理他。

    赵玉珍没办法,只好让周小云带着小宝。

    周小云乖巧地答应了,她近来在父母面前表现非常良好,知道父亲天天外出到处串乡去找生意给她赚学费。

    可是这时节杀猪人家极少,夏天r容易坏,谁家都等到冬天过年时把猪养肥点再宰。除非遇到家里嫁闺女娶媳妇老人过寿去世之类的事情才舍得把养了大半年的还不肥的猪狠心宰掉。

    所以周父收获不大,回家脸色也不大好看。大热天在外转悠一整天常是一无所获的回家,愈加心烦。

    周小云极有眼色,还没等周父坐下,一条沾了凉水的毛巾早递了过去给周父擦汗消暑。

    刚擦完汗,一杯凉透的白开水又递到周父嘴边。周父满肚的火气早消了一大半,待到一杯冷茶下肚,满心的不快就不翼而飞,兴致勃勃地盘算起第二天再到哪边转一转。

    周父背地里和赵玉珍说:“她妈,你看咱大丫多懂事啊,我看就是小霞也不如她。”小霞和大宝同龄,是他大哥周国富家的大女儿。

    赵玉珍点点头表示同意,倒是没怀疑女儿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只想着女儿个头本就不矮,说话做事头头是道看起来倒有七八岁的模样:

    “可能孩子长大了开窍了,再说女孩子本就比男孩入神早。大宝都九岁了,还是什么都不懂得样子,大丫倒像他姐姐了。”

    夫妻说笑了一阵,一致得出结论:大丫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不要在她身上多花心思多烦神,得把其他几个孩子好好管管尤其是大宝。

    周小云自然不知道父母心里的想法,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良好表现让父母更加地少关注她了,等日后会意过来时后悔不跌。

    现在的她沉浸在自己的即将上学的喜悦中,天天吃完早饭不等赵玉珍嘱咐,自觉的带着弟弟小宝去放鸭子。

    她还特意带了大宝用过的一年级课本到池塘边看。等鸭子进了池塘,她把竹竿放在一旁,找了个有荫凉的背着阳光的地方,让小宝在附近随便玩玩。自己就拿起久已不碰的课本开始看起来。

    好在放鸭子的小孩有好几个,小宝一会就找到了伙伴,是同村的刘家的r名小石头的男孩,玩的不亦乐乎。

    课本早被大宝用的破烂不堪,小猫小狗画的到处倒是,看不出大宝居然画画不错有些天分。

    周小云心里有个念头一闪而过,何不把哥哥的爱好朝上面引导引导,让他也定一定性子。

    前生的哥哥上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爱打架逃学,勉强念到初二就不肯再上学了。

    长大后就和三朋四友在一起胡混,到了二十六时才找了一个邻乡的老姑娘结了婚。婚后两口打架吵架都是家常便饭,搅得一家都不安宁。

    大宝现在已经有了这个苗头,趁着小时候还能把个性收一收,等再过几年可就晚了。不过,这事得慢慢来,计划好了才行。

    打定了主意,周小云把注意力集中到课本上。一本数学课本无非就是认识数字,简单的加减法,这自然难不倒自己。倒是语文课本上的汉语拼音多年不接触了,有些生疏了。

    “aoe……”

    她轻声地念起来,心想无论如何在开学前要把书好好地整个看一遍,前生只是中等的学生,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如今得好好学习次次高分,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

    “大丫,大丫,”身后被人重重地拍了一掌,回头一看,居然是堂姐周小霞:“你在看什么啊?我喊了你好几声你都没听见。”

    周小霞也九岁了,比大宝大了两个月,同一个班级。周小霞比周小云高了小半头,身上穿了一件棉布花裙,头上扎了两个羊角辫,脚上还穿了双新凉鞋,看起来清秀可爱。

    周小云看了看自己身上的旧的短袖汗衫和短裤外加旧了有些小的凉鞋,小小的自卑了一下。

    大伯会木匠手艺常替人打家具偶尔还做些现成的拿出去卖,家境比自己可强多了。除了周小霞还有一个七岁的男孩r名海子大名叫周志海

    周小云从小到大都是跟在周小霞后捡她旧衣服旧鞋子穿,直到十四岁比堂姐高了才算有置新衣服的权利。

    周小云把手里的书拿给周小霞看:“我在看大宝的课本,我开学也要去上一年级了,我爸妈都答应过我了。”

    “真的啊,”周小霞来了兴趣,找了个稍干净的地方小心翼翼地坐下来:“你比我小三岁,比我弟海子还小一岁呢吧,他可不想去念书,我爸上天还跟他说让他去念一年级,他在家闹了好长时间不肯去,非说明年再去。我爸也没办法,只好随着他。你怎么想念书啊,在家多玩两年多好多痛快,上学最没意思了。”

    周小霞撅着嘴,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第十一章 这个炎热的夏天(二)

    周小云知道没法解释清楚这个事情,干脆地转移话题:“小霞姐,你来看看这个字母怎么念啊,问我哥他也不会读,你肯定会,来教教我吧。”

    周小霞高兴起来,难得有人向自己请教,大大的过了一回做老师的瘾。

    听着周小霞不甚标准的发音,周小云直后悔自己怎么会提了这么一个馊主意,最痛苦的就是还要做出佩服的五体投地的样子用崇拜的眼神仰视周小霞。

    周小霞要是知道堂妹心里想什么一定会气得吐血,她得意洋洋的教周小云读拼音,声音故意比平时大了许多,引了附近几个孩子都围了过来看热闹。

    小宝和石头也怪腔怪调的跟后学,把aoe念成了啊倭鹅,直把周小云乐得直不起腰。

    周小霞见又多了两个学生,教的越发起劲,周小云忍着笑跟后学。

    热闹非凡的教学时间过的飞快,已经接近中午了,周小云提醒了忘乎所以的周小霞一声,

    “小霞姐,日头这么高,该回家了吃饭。”

    周小霞有些依依不舍起来:“那下午我再来教你们,你别拿大宝那破书了,中间被他撕看好多页,我把我的课本拿来给你看。”

    下午还教?

    周小云不知道怎么拒绝热情的周小霞,想想有个伴也不错,回家可以在父母面前表表功自己虚心学习积极向上,也就答应下来。

    果然回家和父母一说,周父首先就叫好:“不错,小霞比你大宝学习好多了,你跟她学学挺不错的,放鸭子也能做个伴。”

    赵玉珍很喜欢周小霞,毕竟自己家的大丫可一直穿着人家的旧衣服,省了很多钱,也表示赞成。还吩咐周小云多和周小霞在一起玩。

    说实在的,前生的周小云和周小霞关系很一般,不亲热也不疏远,就是一般的堂姐妹而已。她记得周小霞长大后长的很漂亮也爱打扮,是有名的一枝花,很多男生跟后面追着,二十岁就嫁了一户县城里的有钱人家。两人过的日子不同来往也很少。

    于是,周小云开始和堂姐周小霞亲热起来,很快地融入了比她大两三岁的女孩圈中。而新生后的嘴甜乖巧机灵的周小云也搏得了众人的喜爱,其中就包括了她的大伯周国富。

    周家共兄弟三人,老大周国富是个木匠,有一子一女。周小云的爸爸排行第二,家里孩子最多,共四个,一直是过的最穷的。周小云还有个三叔周国民。

    这个三叔可了不起,是家里学历最高的念了个中专毕业,在城里的邮局上班,属于知识分子范畴。就有一个三岁的儿子,三婶是个中学老师。一家在城里住着,逢年过节才回来住两天。

    哦,对了,周小云还有个姑姑就嫁在邻村,姑父开辆三轮车奔跑于城里和乡下带客赚钱。家境也很是不错。周小云家比起三叔家是不能比,就是姑姑家和大伯家也比自家强的多了。

    周国富和周国强两家本就靠在一起只隔了一片场院,走几步路就到了。周小云成了周小霞家的常客,后来还发展到成为饭桌上的常客。

    周小霞家可是村里数的着的富裕人家。村头至村尾共有三户人家盖起来瓦房,周小霞家就是其中一家。三间高高的瓦房还带了两间做厨房厕所,大伯家的家具也多。看,长长的板凳就有五六条,大大的桌子可以坐十个人。不提这么多的小板凳和给孩子准备的两张小桌子了。

    周小云尤其喜欢那两张小桌子,木料也就一般,是大伯用给人家做家具剩下的边角料拼凑成的。

    不过,大伯手艺好,做的小巧精致,咋看根本看不出拼凑痕迹。又用红漆刷的亮堂堂的,到她的腰部,做作业刚刚好。

    周小霞见周小云喜欢便大方地说:“你以后可以到我家来和我一起写作业,桌子我们一起用。”

    顺带说一声,大伯见周小云小小年纪就想去上学很是赞成,宣布海子也和周小云一同入学。海子竭力反对,但是反对无效,理由是:

    “你看人家大丫,比你还小一岁呢,人家可是跟家里主动要求要上学的。你都七岁了天天在家玩像什么,赶快给我去上学。你看大丫天天跟小霞后学习多认真,从今天起你也跟后学一学。”

    海子欲哭无泪的加入学习大军,心里看周小云一百个不顺眼。埋怨周小云连累了他,天天和周小云斗嘴磨牙变着法的欺负她。

    周小云哪里会把他这点小伎俩放在眼里。三言两语就把他的幼稚的挑衅驳回,顺道还在大伯面前表现了自己的乖巧,使得大伯夸赞不绝,气得海子够呛。

    第十二章 这个炎热的夏天(三)

    夏天的日子在周小云的快乐海子的痛苦中悄悄地溜过。

    还有十几天就要开学了,周父和周母在商量着带孩子走亲戚的事情。

    “他妈,这些天家里也不忙,孩子天天就家前屋后的连个远门都没出过。咱们趁着还没开学带孩子们走走亲戚。”

    赵玉珍也想趁机透透气,所以对这个主意非常赞成:“他爸,我这一阵也在和你琢磨一样的事呢!咱是得带孩子出去转转透透气,不过,你说是去他三叔家还是大姑家啊!”

    周父思索了一会:“城里太远,早出晚归不容易,再说他三叔三婶天天上班去了也没时间陪咱们。他姑姑家离得近一些,咱们一人骑辆自行车带两孩子有半小时也就到了,她家地方大,还种了个小果园,孩子去也有地方玩。咱们就去他姑姑家。”

    “成,我去买点糖带着给他姑姑家的小磊和梅子吃。”

    赵玉珍到村头的杂货店买了点硬糖,把家里的鸭蛋带了一些,装在布袋里。把几个孩子的脸洗了又洗,自己也去收拾了一翻。

    大宝难得的听话任赵玉珍替他洗脸,难得干干净净的脸眉目端正五官俊朗,是个好看的男孩子。可惜这张脸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也就走亲戚外加过年时能保持一天的干净。

    走亲戚可是孩子们的最爱。这年头没电视没电脑没儿童乐园,走亲戚有好吃的又可以出远门更好的是再淘气都是被包容的,是所有孩子们最爱的娱乐了。

    所以大宝一听到说要去姑姑家就兴奋地跳了起来,小宝也乐颠颠的跟在大宝后跑,二丫被这气氛感染了,开心的咯咯笑着。

    周小云面上平静无波,怎么说也是活了近三十年的人了,自然不会像个真正的孩子一样易高兴激动。

    不过能去姑姑家实在也是值得开心的事情,成天听周小霞的“课”都听出老茧来了,海子也是个淘气包,她不怕他可也不想和他斗无聊可笑的口角。现在可以去姑姑家玩一天,她也觉得真是个好主意。

    周父和周母分别骑了一辆最老式的前面带杠的高高的自行车,周父那一辆走街串乡的早就老旧了,周小云嫌弃地看了一眼去爬到了赵玉珍的车后面。

    周父车杠上坐着小宝后面坐着大宝在前开路出发,赵玉珍带着周小云和二丫在后跟着,一家人出发了。

    大宝什么时候都是个不安分的主,在车上扭来扭去。在第三次差点掉下车后,周父忍不住严厉警告:

    “大宝你要再不老实点现在就把你送回家一个人呆在家里我们五个人去。”

    哇,这么长的句子一气呵成都不带停顿喘气的,充分可以看出周父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周小云看着大宝吃瘪的脸偷笑。

    大宝看见妹妹在取笑自己,心里痒痒的想骂妹妹又不敢怕惹周父生气真把自己一人送回家。又不甘心被取笑,他做出凶恶的鬼脸外加竖起自己的拳头还威胁的晃了晃,谁知周小云看了笑的愈加厉害。

    大宝眼珠转了转,伸出长长的舌头,用手把眼角高高拉起做了个可笑的鬼脸。

    这下,连二丫也看的笑了起来。

    小宝听到二丫和姐姐都在笑,却又看不到后面发生了什么,着急的抓耳挠腮:“哥哥,你们在干什么啊?”

    二丫口齿还不太清楚:“哥哥在做鬼脸呢!”

    小宝非要看看大宝的鬼脸不可,周父被闹的没法子,下了车,又训了大宝一通。然后从车笼头上的挂的布袋里掏出几块糖来塞到小宝手里才让小宝安静下来。

    周小云和二丫也分别得到了两块。

    周小云剥了一块把圆溜溜硬邦邦的糖粒塞进嘴里,砸吧两口,真甜。

    这种糖还是小时候有的,到大了想买却又买不到了。周小云认为这种糖其实比多年后流行的那种软糖和奶糖好吃的多。

    嘴里一股淡淡的苹果味,这样一颗糖往往可以含上半天,是孩子们最喜爱的零食。

    大宝遭到了周父最严厉的处罚,一颗糖也没吃到。看着弟妹们美滋滋的含着糖的样子眼都红了,可怜巴巴的咽口水。

    周小云看大宝的可怜相心又软了下来,使了个颜色给大宝。趁父母的车离得比较近的时候把另一块糖塞给大宝。

    大宝喜出望外伸长了胳膊接了过来,不敢发出声音让周父听见。只得悄悄地剥了含到嘴里,顿时那股甜意弥漫了整个心房幸福的找不着北了。周小云在他心目当中立即被立为“好妹妹”,把刚才周小云恶意的取笑抛到了脑后。

    这样的路程很开心,不一会儿,就看见姑姑家那座小果园了。

    第十三章 在姑姑家的一天(一)

    姑姑周芳远远地看见自家弟弟一家过来很是高兴的迎了过来。

    大人们在一起寒暄,孩子们也不歇着,大宝和小一岁的小磊去玩了。

    周小云带着小宝和小梅一起,二丫闹着要跟着,周小云无奈的再次当上了保姆。

    小梅今年和周小云一样大,缺了两颗大门牙,一笑露出一个黑dd的小窟窿。看见周小云非常亲热,叽里咕噜说个不停。

    周小云一直和同龄的小梅感情好,前生的自己和小梅同校同班五年,又是表姐妹自然比别人的感情深厚的多。而且小梅一直是个可爱讨人喜欢的女孩,对比起漂亮有些高傲的堂姐周小霞和娇气的妹妹周小月,周小云更喜欢朴实自然没什么心眼的吴梅。

    不过,小梅有个无伤大雅的小缺点。

    “大丫,你都好久没到我们家来玩了,我可想你了。前几天还想去你家玩来着,我妈偏说没空就是不带我去。你今天来可太好了。走走,我带你去看看我家的葡萄架,结了好多葡萄呢,快走,我来摘一点给你尝一尝。我告诉你,葡萄可好吃了现在,以前还挺酸,现在吃了刚好,一点都不酸,我妈摘了一些送给邻居家。还摘了一些到集市去卖了,还替我买了一根头绳呢。”

    小梅把后脑勺对着周小云让她看自己的红头绳:“漂亮不?”

    “漂亮。”

    周小云只说了这一句,下面就听小梅喋喋不休的继续说起来:

    “我也好喜欢这根红色的,我还想着让妈再给我买一根别的颜色的。你说是黄色的还是蓝色的好看啊……”

    和小梅在一起只需要听她说就行了,周小云负责点头,偶尔说一句“好的”。小梅好说话还真是天生的,一直到大也还是这样子。

    周小云装作认真听小梅的话,神早已走到了九霄云外。不过,小梅也不需要她说什么,从头至尾就听见小梅还有些口齿不清晰地说这说那,倒是非常热闹。

    姑姑家地方很大,也盖了三间瓦房。门前的一大片空地被用栅栏围了起来,里面种了些果树。说果园其实有些夸张,不过是有几棵梨树苹果树桃树还搭了几棵葡萄架。中间的空地还种了些白菜之类的。

    现在的季节别的是吃不到了,葡萄正是当时,小梅领着周小云和小宝二丫走到葡萄架下摘葡萄。

    葡萄架有些高,小梅够不着。周小云个头高些,踮起脚来摘了一小串呈紫色的。

    小宝和二丫嚷着要吃,小梅拿着葡萄想朝小宝嘴里塞,周小云阻止了她,说要去洗洗再吃。

    小梅有些惊讶:“就这样吃吧,不脏的,我和哥哥平时都这样吃的,很少洗的。”

    “是啊是啊我现在就要吃不用洗了。”小宝嘴馋的流口水。

    周小云拍开小宝的手,“葡萄上面有细菌不洗不干净不能吃。”

    “什么叫细菌啊?”小梅和小宝异口同声的问。

    周小云不知怎么向这些毛孩子们解释什么叫细菌,想了想用小宝能听懂的话说:“你要是不洗就吃葡萄的话,肚子里会长虫子,会很疼。爸爸就会喊冯医生来给你p股打一针。”

    “我不要打针,我最不喜欢打针了。”

    小宝一听打针就害怕,那个冯医生打针很用劲,p股最少要疼上两三天,打完针后走路都一瘸一拐的。从小到大,小宝可受了不少冯医生的罪,他听了冯医生三个字就害怕。

    小梅家院里有一口土制的小井,那时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井。

    地下的管子深深地有好几米,地面上的大概有半人高。要用水就舀一碗水倒在那圆圆的窄窄的井口趁着水使劲压井把,不一会儿清澈的地下水就被打上来了。

    不过,打井是个力气活,小梅便喊了哥哥吴磊过来打。

    磊子脸憋的通红好不容易把水引了出来,打了一小盆就再也没劲了,撒了手,到了井口边又沉了下去。大宝连忙接手来压井把已是迟了,水井发出哑哑的声音,一听这动静就是水又下去了。

    大宝耻笑磊子没劲不像男子汉,磊子不服气,两人寻了个地儿去较量一番。

    周小云不去管这些“男子汉”之间的事,她细心的把葡萄洗的干干净净再放到小宝二丫口中。

    小宝吃的乐呵呵的,一个接一个不停嘴。

    “小宝,吃多了牙会酸,少吃点。”周小云最心疼自己这个弟弟,小宝不像哥哥大宝那样是个让人c心的男孩子。小宝比较听话乖巧,就是三天两头的生病。

    可能是因为生下来就有些虚弱,平时又没注意仔细照顾。天气稍有些变化小宝就容易发烧感冒头疼拉肚子。

    周小云决定自己从这刻开始要担负起照顾小宝的重任。

    第十四章 在姑姑家的一天(二)

    中午时候,姑父吴有德回来了。

    姑父开着带着蓬的三轮车,三轮车里放了几块木板留给上车的人坐。车子噪音很大,两里路外就能听到声音。

    这种三轮车可相当于后来的公交车了。

    吴有德见来了二舅子一家也挺高兴,从车上拎了二斤r下来,吆喝周芳去烧r,要和周父喝上两杯。

    两斤肥r多过瘦r的猪r被周芳放了两颗大白菜烧了满满两大海碗,周芳又从自家的菜地里摘了几条黄瓜腌了,炒了几个j蛋。这可是农村人拿来待客的最高级别了。

    周父和吴有德喝起了白酒,你一杯我一杯好不热闹。周芳招呼着一群孩子吃r,把肥的冒油的猪r夹进大宝小宝的碗里。

    大宝埋头大吃吃的满嘴都是油,小宝比较挑食只喜欢吃瘦r不肯吃肥r,把肥r咬下来想放到哥哥碗里。

    周小云立刻制止了他:“小宝,别挑食,肥r多吃点对身体好。你把这肥r吃了就不会生病了。”

    最后一句明显是哄骗小孩的话却唬住了五岁的小宝,小宝在吃肥r和生病打针之间犹豫了好长时间,那为难丝毫不下于国家领导人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定时的心情。

    最后,终于闭上眼睛把一筷子肥r塞进嘴里不敢多嚼就咽下肚。

    “小宝,你看肥r又有营养对身体好又好吃,以后要吃知道吗?多吃肥r才能长成强壮的男子汉。”周小云不失时机的对小宝进行教育。

    小宝在周小云的洗脑下开始觉得肥r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吃,接下来吃的也不少。而从这后开始,小小的小宝的脑海里印下了姐姐说的话就是对的这个概念,一直活在周小云的“y威”下。

    当然这是后话,回到当下,却说这一幕一点没落的被周芳看在眼里。

    周芳看着一本正经的教育弟弟的周小云惊诧万分;对着自家嫂子说:“二嫂,大丫真是个能干的丫头,你看小小年纪还知道叫小宝不要挑食。”

    赵玉珍这时也留意到了小宝没挑没捡的肥r瘦r一起吃,小宝居然肯听大丫的话让她也感到惊讶。

    小宝虽然年纪小可却和大宝一样是个倔脾气,犟的很。自己有时也说他,他滑头的很,嘴上答应了可是不想吃的一律不吃。

    四个孩子数小宝最挑食,肥r不吃,鱼不吃,葱蒜不吃,真正爱吃的找不出一只手来。身体虚弱和饮食不无关系。

    赵玉珍听了周芳的夸奖心里很高兴表面还得装出谦虚来:“你就别夸了,我家大丫老实是老实地,在家也听话,可没有你家小梅那么能言善道的。”

    诶,那一脸掩不住的得意连二丫都能看出来,周小云心里闷笑,低下头只管吃饭。

    周芳哪有看不出来的,不过她也喜欢懂事能干的大丫,再看看自家傻呼呼的小梅。平时看着倒也算不错,可和坐那笔直端正说话有条有理的大丫一比就差远了。

    “二嫂你也别在这谦虚了,我今天算是看出来了,你家大宝和小宝不消说,大丫也是个省心的孩子。你以后算是有指望了。”

    这些话可说到了赵玉珍的心坎里:“他姑啊,也不怕说给你笑话,我家孩子四个是多了些,我和你二哥也在发愁这么多孩子可怎么养活呢。可回过头再想想,熬过这几年,等孩子大了我们吃再多苦也是值得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周小云眼睛有些湿润。

    她一直觉得大宝是哥哥又是家里的老大最得父母疼爱,小宝体弱是男孩父母关心最多,二丫虽是女孩却是家中的老么最受宠,自己从小到大得到的关爱最少。

    所以在逐渐长大之后,她和家中兄妹的关系一直不特别亲,和父母也渐渐疏远。现在想来,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啊。虽然看起来对她关注少一些,不代表不爱她啊!

    周芳这边和赵玉珍聊着孩子,赵玉珍也顺便提了下大丫即将上一年级的事情。

    周芳听了一惊,等听说这竟然是大丫自己要求的更是意外。对大丫的印象越来越好,开始考虑是不是让自家小梅也和大丫一起入学。

    笑的没心没肺的小梅自然不知道母亲心里在想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和周小云一样发生改变。

    周小云当时也没有想到自己的提前上学会影响到身边的那么多人,譬如海子譬如小梅。若说,她的新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道,何尝不是改变了周围人的生活呢?蝴蝶扇了一下翅膀能影响到北海道刮起一阵海风,她究竟会影响多少人的人生呢?

    现在谁知道呢?耐心的等周小云长大吧

    第十五章 在姑姑家的一天(三)

    在姑姑家玩的很开心,她家前面的小果园是孩子们最爱的玩乐场所。

    吃完了午饭,几个孩子就跑到了小果园里。

    大宝和磊子两人爬到桃树上面,东钻西钻的比谁爬的快爬的高。大宝明显更胜一筹,到了树上像只灵活的猴子,一会儿就窜到了树上爬到了树顶。  大宝运动神经很是发达,举凡男孩子的游戏比如爬树打弹弓弹玻璃球都是强项。若是淘气惹父母生气了,只要看见周父拿出了g子就一溜烟的跑掉连大人也追赶不上。

    周小云看着神气活现的大宝脑子里开始思考大宝以后念体校的可能性。

    没办法,这已经成了现在的周小云脑中经常会琢磨的问题。二丫还小暂时不考虑她,小宝主要是生活习惯的问题需要长期管制约束。

    大宝虽比自己大三岁可在这时候的周小云眼里与弟弟无异,她总想着以后要不着痕迹的引导大宝告别过去的老路走上正途。

    看看大宝腿长跑的快,有力气举得动重东西,却又不失灵活。大宝天生的不是念书的料了,若念体校对成绩要求不高倒是有很大的可能性。

    周小云在心里盘算着要灌输给大宝念体校的好处。

    可别小看语言的作用,在一个人耳边说多了自然就在心里扎下了根,平时看不出来到了关键时候却会影响人的意志行为。周小云打算没事就在大宝耳边念念经:

    “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