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淡扫娥眉 > 第 110 部分

第 110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芑鹧嬉谎忌眨植恢绾畏床担谀抢镆涣盗撕眉父觯骸澳恪恪恪比缓螅沼谄还降拙拖裾r嗣拿t谎鹄矗兆攀掷锏慕e媛艺兑黄骸澳懔髅ィ档埃 辈挥盟担闹龈谰退闼辜堑茫獾笨谝彩枪瞬簧狭恕?br />

    赵瑟的侍卫也不是摆来当样子的,当然立即就出手还击。一名侍卫错步扭身一个凌厉无比的虎抓扭住小成的肩头,小成手臂歪斜,一通乱剑便都尽数斩到了车栏上。另一侍卫拔刀与剑相磕,小成手中的青锋宝剑便脱手而飞。这功夫,其余围住戒备的侍卫们也攻将上来。他们本就有所戒备,早早地就以兵刃遥指小成要害。所以动手不过三两下,便有十几柄钢刀架上了小成的脖颈。

    现如今赵瑟也算是修炼出几分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道行,轻易并不会钻车板下面。所以小成恼羞成怒出手相击,她就坐车上冷眼旁观。待到身畔侍卫制服了小成,她也暂且不理会,而是先去看跪在一旁的白下城,吩咐道:“还不去办你的事?倘使少了什么或是耽误了时辰,惹陆公子心中不快,我可是不能饶你的。”

    白下城恭敬地答应一声,退开去招呼手下进馆驿去拣点物事。

    此时,赵府的家将早就包围了馆驿,赵瑟刚刚带来的千余护军虽然还没有动手,但只是站着也极具威慑之力了。馆驿中虽然也有人数不少巴蜀的兵卫,真个斗起来未必不是对手。但一则小成将军受制于人,众人失了统帅,群龙无首;二则这毕竟是在金陵,真格闹翻了打起来绝对不会有什么好处的。毕竟他们就这么些人,赵瑟的援军却可以没有穷尽。他们打得过一次、两次,难道还能一直打下去么?不说巴蜀江南盟约会怎样,毕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所以尽管馆驿之中蜀军不少,到底没怎么抵抗就让白下城带着人进去了。只有先前那看门的老大爷勇猛非常,自保奋勇站出来,倔倔生生的非要跟着进去捍卫巴蜀的机密大事,不准众人乱翻乱动。

    白下城心中晒然,但既然并没有借此刺探巴蜀军机的使命,他便也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不愿多生事端。于是一众赳赳武夫果然在某不知名看门老大爷的约束下进门去了。

    赵瑟这才转过目光来看小成。小成昂着头,很是英勇不屈的样子。赵瑟目光s过来,他便也毫不畏惧地相迎,怒目而视。他眼睛红通通的,布满了血丝,内里s出无比坚定的桀骜与反叛。他目光中的异常的凌厉让赵瑟呼吸一窒,心中没有来地无比烦躁。

    “别用你那种目光看着我。”赵瑟猛然伸出手掐住小成的下巴,嘴角的笑都几乎已经是冷笑了。她审视着他的面容道,“知道吗,小将军,你现在这样看着我无疑于是在勾引我——不错,子周的话的确还有那种不可能。不过,如果是小将军你的话……你信不信只要我开口,元元会把你捆了送到我床上来。”

    小成紧抿了嘴巴。他被赵瑟的侍卫死死制住,无法闪避赵瑟伸过来的爪子,当然更无法反抗。但这绝不会影响他用目光去鄙视赵瑟。是的,□l的鄙视。尽管他抿着嘴巴不说一个字。但他的姿态,他的表情,都分明写满了不耻与不屑。

    赵瑟顿时感到意兴阑珊。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无聊地戏辱一个小男孩,与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一般见识。她是绝不愿意承认刚才那一瞬间她竟然在这个男孩子的眼睛里看到了叶十一的影子的。

    于是赵瑟松开了小成的下巴,就着侍奴奉上来的热帕子仔细地擦手。她坐在车驾上慢慢地转动无名指上镶嵌了硕大红宝石的戒子。

    她想:和曹大结婚原来已经过了这样长的时间,还没有一个孩子。这个戒子如果一辈子始终都摘不下去的话,那么也许正是我的报应……我是残杀自己亲生骨r的母亲,他是残杀自己亲生骨r的父亲,或者我们就应该这样互相折磨着相携下地狱去。如果这样的话,这个世界就彻底清净了。其它的人也都不必去死。也许命运的安排本该如此,只因为我们不肯认命,所以就老大一个圈子兜回来,然后再凭添上许多人的性命作为惩罚……如果没有取曹大就好了,如果没有搞砸阿傅的婚礼就好了,如果没有,如果我没有和十一相识就好了……

    时光静静流逝,四下一片死寂。士兵与卫士,除了他们的呼吸声,什么声响都没有。看热闹的人也都自觉地闭上了嘴。赵瑟怔怔地出神,似乎什么都没有想又似乎胡思乱想得厉害。

    白下城带着家将从馆驿中抬出十几只大木箱子。

    然而人只要不死,总要生出些痴心妄想来……

    赵瑟扯着嘴角笑了笑,从发怔中醒来。

    “那就走吧。”瞥了一眼,她说。

    前面的提骑拨动马头,后面侍卫们重新列队。车轮缓慢地转动起来。

    “替我传一句话给元元。”赵瑟对已经被侍卫们放开了的小成说道,“就说只要耐得下性子,未必没有完璧归赵之日。”

    赵瑟的这句话立即就被如实地传递到了元元的耳边,一字不差。

    当时,元元正要将蜀军出剑门关,跟她的老对手越鹰澜再争短长。为了商议方略,蜀军之中的几个重要谋士都恰好都在她的身边。

    “完璧归赵?”元元“哈”地一声笑出来,“赵瑟这是说我呢,还是在说她自己呢?”她将那奏报书信随手往桌案上一抛,抬起来脸来扫视四下里的将军和谋士们。

    在场之人大多数对于元元、陆子周与赵瑟三人之间暧昧复杂的关系都是知道个谱儿的,所以这话元元说来并无什么尴尬为难之处。但这种事情她自己可以说,别人却不好擅加评论,兼之元元脸上神情也实在推测不出她是个什么心意,于是一时之间,大家便都不做声。

    帐中静了一阵,沈文秀站起身来道:“以我拙见,赵夫人此语,应该还是顾忌着江南与我巴蜀之盟约更多一些。而今并不是翻脸的时候,这于我于江南都是一样的。大抵赵夫人虽然将陆相扣于府邸,但毕竟不敢不留余地,所以才有完璧归赵的允诺。不然倘若真闹到撕毁盟约,刀兵相向的地步,我们固然是危矣,江南朝廷也同样是个死字。想来也是赵夫人必有不得不借重陆相之处,所以才有这一番作为。大王何不当真等等再看,或者另有一番乾坤?”

    元元晒然一笑,道:“什么另有乾坤啊?不过是子周替她破局,稍带着赚我为她做打手而已。若非明知道我现在无论如何不能和她翻脸,她又怎么敢这般明着下手硬抢。真真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一报还得,端是厉害,使人无话可说啊——其实这又是何必呢,当年我也不曾赢了她什么……”

    包括沈文秀在内,所有的将军谋士都对元元这一番话不明所以。破局,破什么局呢?报仇,输赢,谁知道你们三个人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元元自然不可能将之前她与陆子周在怡园密谈时说到的危机在此刻和盘托出,当然更没有道理向手下分说当年旧事的种种纠葛,于是便索性略过不做解释,只以一声喟叹来代替。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子周啊子周,此一番你我二人这自投罗网可是投得好了吧?不过……”她向后靠在虎皮交椅上,口中微微嘲道:“如赵瑟那般的好耐性,我元元决计是没有的……”

    话音未落,元元便“霍”地站气身来,径直下令道:“传书给狄帅,请她近日之内务必回师南阳。另外小乙那里,令他再坚持一阵,至少坚持到狄帅回师南阳。不过,一旦叶十一亲自领兵前来,就千万不可再多做纠缠,立刻回转南阳与狄帅会合。至于我们出兵攻打汉中的计划,仍是照旧。”

    众将起身,齐声称是。之后,一名大将越众而出,抱拳道:“可是大王,如此一来,中原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地方就要拱手送于江南了,岂不可惜。”

    元元转眸一看,乃是自己那小夫君元蓬的族兄素何平。素何平其人也算是素何氏中少有的知兵之人,元元为了笼络素何氏玉与蜀中大族,便物尽其用委了他做禁卫军的大将之一。本来禁卫军是守成都,但此番结盟北伐,蜀中精锐尽出,元元再要亲自率军出剑阁,成都就空虚得很了。所以为免后方生乱,她特别将素何平一起带上出征。

    于是元元便道:“中原那种地方,得得快就失得快,没什么好可惜的。莫说这一点儿地方,宣华二十七年的时候,我几乎打下了整个中原,后来还不是一夜之间丢了个干净?中原些许土地,今日让了没关系,明天再抢回来就是了。如果为了这个被赵瑟拿来当做抵挡叶十一锋锐的盾牌,那才真真是不上算。”

    沈文秀心中一动,道:“大王是说叶十一有可能是从函谷关出兵反攻中原么?”

    元元微微点头:“北伐已至极限,叶十一必要出关决战中原。既然散关外面有越鹰澜,那么以叶十一一贯用兵之大胆,大概不会因为我出金牛道击汉中就坐守长安白白放弃出关反攻的最好时机。自关中反攻中原,可出武关也可以出函谷关。出武关就意味着他要在南阳先和狄帅决战,而出函谷关嘛,和他对阵的就是张襄。你们说叶十一是会选择传说中的威武上将军啊还是选择已经被他打破了神话的张钰的孙子?我想他就算再怎么好战,也没有必要在这种时候特意跟自己过不去吧……”

    “我对赵瑟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既然她扣了子周来说话,那么好吧,叶十一能用兵的三个方向,现在我替她顶住两个,剩下函谷关一面……”元元笑了笑,眼睛里s出凌人的光芒来,“如果她再保不住黄河一线,那就只能怪她自己无能了!”

    素何平为之一窒,然后又道:“那么金陵……是否要另派使节,控制大局。毕竟陆相受制与人……”

    元元看了素何平一眼,目光里很是有一些不同一般,然后她便斩钉截铁地道:“不必,金陵之事仍由陆相全权。所有的事情一概照旧,陆相可便宜处置。”

    素何平为元元声势所摄,唯有低头应是。

    “好了,”元元一挥手道,“我们来继续商量如何出兵与越鹰澜交战。这一次,她应该是要防守……”

    沈文秀一面坐回到椅子上,一面在心里想:“这样两面夹击,苦苦相,子周非被你们的吐血不可。女人当真是不能乱惹啊,换了是我碰上这等事,大约早就被你们得自己抹脖子了。”

    陆子周有没有被得吐血谁也不能爬司空赵夫人的墙头,于是不得而知,但没有抹脖子倒是可以肯定的。因为三天之后,他就和赵瑟相携出现在金陵的宴会上。这是陆子周在赵瑟闹出“先扣再抢”的戏码之后首次公开露面。

    之前三天,司空府和巴蜀使节馆驿可是好生闹了好几场大热闹,但赵瑟亲自出马炫耀也好,小成领着人打上司空府也罢,无论怎么闹陆子周都不曾露面。大家心里都存了侥幸。然而陆子周一旦露面,就是教赵瑟挽着手臂的形象,众人不免要在暗中大叹一声:“完了!”

    顿悟

    如今赵瑟和陆子周这一对组合可是金陵大热,更兼挽手并立的形象,所以在宴会上一出现就引来山呼海啸一般的关注。

    赵瑟办得这桩花事,算是把她和陆子周之名永垂八卦野史榜首了。姑且不论两大阵营数一数二的实力派人物勾搭成j,赵瑟大有可能搞出覆水重收这么狗血的戏码也暂且放到一边,只凭她以堂堂赵氏夫人,江南第一权贵之尊亲自出马,竟然打上门去抢男人,活脱脱一副欺女霸男的流氓恶霸嘴脸,就很够大伙□一段日子的了。

    于是,大家都说:司空大人先有了那样一位流氓混账的哥哥,又取了那么一位丢人显眼的夫君,能有今日这一番作为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嘛。不怪她!

    更让人嗤笑的是,咱们这位天赋流氓的赵夫人竟然是个吃了不认的主儿。

    大伙儿在宴会上打趣:“不知何时喝司空大人地喜酒?”

    这家伙,竟然手还挽着人胳膊呢,却还好意思正色说什么:“你们可不要乱听流言,胡言乱语。我邀陆郎住在家里,是为了随时商量公务方便。便是退一万步来讲,陆郎芝兰玉树,世上女子谁不倾慕。他是未傢之身,我便是公开追求又有什么不行的?”

    大伙儿便一起笑道:“那我们也来追求如何?”

    赵瑟满不在乎道:“尽管各凭手段。”

    为此,金陵的士族与宴会愈加热辣了。在这样地热辣里,江南门阀攻讦图穷匕首现的一刻终于到来了。

    说到江南门阀内斗,就不好不感慨这一片神奇的土壤了。每当天下大乱,江南这一片太平年月的乐土就像是陷入了诅咒似地。面对强大的敌人,他们能够空前的团结,空前的坚韧,从而将自己变得空前强大。然后一旦敌人稍稍退却,他们就开始内斗,你死我活的内斗,再然后坚韧就变成了一滩稀泥,空前的强大转瞬成空,只剩下空前的虚弱。

    甲申年的如歌岁月,似乎就是为了验证这诅咒似地。当叶十一扫荡北方收复上都,志得意满威名赫赫,即将提兵百万、投鞭断流之时,江南的士族可以精诚团结,甚至与他们心中最为不屑的流寇结盟合作,抢先一击,几乎使叶十一遭到灭顶之灾。而当他们最大的敌人叶十一受到迎头痛击,龟缩关中无力反击之时,他们就又开始争权夺势了。江南的门阀贵族们甚至等不到果实成熟,就急不可耐地为争夺胜利的果实大打出手。随着北伐节节胜利的脚步,后方的斗争愈演愈烈。而当北伐军攻下洛阳的那一刻,江南门阀的内斗也终于到达了白热化的程度。于是,家世沉浮,人生起落,数说不尽的江左风流都伴着鲜血和美酒一并吞咽下去,终于成为士家政治的最后一抹斜阳倒影。

    甲申年九月十六日,门阀赵氏突然出手,以苑国夫人任尚书令兼任司空的赵瑟拿出雷霆手段外加流氓手段,将一直隔岸观火,置身与江南门阀斗争之外的巴蜀第二号政治人物,作为使节来到金陵的陆子周拉下了水,金陵形势随之陡转而下。

    九月二十五日,金陵朝廷以小皇帝的名义颁下敕令,以长沙夫人之子银青光禄大夫司马竟为左骁卫大将军,率军前往洛阳督师。

    十月初三日,司马竟军至成皋,临黄河扎营,将入洛阳。

    十月初四日夜,大都督曹秋何夜驰之入司马大营,收督师印信而擒左骁卫大将军司马竟。已而集诸将中军大帐,出竟与河北庞炜、河东赫连胜之密信示之,曰:“司马氏谋逆,当斩。”遂斩竟极其党羽诸将十七人,乃得司马氏军归洛阳。

    十月初五日,大都督曹秋何以擅专上表谢罪。初七日,张襄请辞大将军,将归寿州。金陵震动,大兴逆案,南渡士族,江左大族多有卷入

    十月十六日,靖海侯林彻出为苍梧太守。

    十月十九日,谢氏还归岭南祭祖,不复问金陵之政

    十月二十三日,长沙夫人司马慧自尽。

    至此,赵瑟算是赢得了这场内斗的胜利,以她为首的寿州…两淮士族团伙终于掌控了金陵的军、政、财大权,从而整合了各方势力,成为江南实质上的统治者。

    然而,也只能到这里就为止了。整合了的江南的巨大的政治潜力毕竟没能来得及立即转化成为战场上克敌制胜的力量,摧枯拉朽般地冲垮叶十一。

    那是在十月底,金陵皇宫里的晚宴。这个晚宴名义上是为小皇帝庆祝八岁的生日,实质上则是寿州…两淮士族团伙举杯共庆胜利的庆功宴——就算这种时候,宴会总是不能不搞的。

    席间,寿城夫人薛玉京志得意满地靠在美貌的宫奴怀里,手抚着高高隆起的肚皮,轻轻啜着味道极淡的清酒,感慨道:“哎呀,我少年的之时最大的两个理想是阅遍世间美人,赚尽天下财帛,不想后来……”她摸了一把宫奴的脸,语气颇为遗憾似地道:“先是取了一个好生厉害的夫君,美人只好偷偷摸摸的阅,后来又被你拉来做官,只天天赔钱从来没赚到钱,真是……”

    赵瑟看了一眼薛玉京那足有七个多月的身孕的大腹便便,劈手抢了她手里的酒道:“所以赶紧生一个女儿你好都赚回来啊!”

    这时,赵瑟的侧夫秦少城自另一侧伸出头来,很是好奇地问陆子周:“那么陆相,不知道你少年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愿望呢?我的话,是想傢世间最高贵的女子,现在倒是得偿所愿了。”说罢含笑望向赵瑟。赵瑟心中一惊,勉强向秦少城笑了笑,然后不动声色去看陆子周。

    陆子周手中玩弄着酒爵,视线下垂,仿佛有些自嘲似地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秦少城露出很矜持的表情,目光里慢慢地尽是含蓄的贵族似地嘲笑。“那么现在呢?”他问。

    陆子周笑了笑,一顿而后道:“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他说着喝完了杯中的酒。辛辣顺着喉咙流下去,一路火焰烧进胃里。他轻轻地咳嗽,血腥味缓缓地灌进口腔,再慢慢地漾出来。

    赵瑟抢了手帕,一边替他擦一边道:“每次都是一喝酒就吐血。大夫早就说了不能再喝了,你怎么这般的不听话?今天就开始戒酒,再也不能由着你了!”

    陆子周不置可否,静静地跪坐在席前,神色间淡淡地任由赵瑟欺身过来用丝帕给他拭去唇边的血痕。

    如兰似麝的清雅香味从赵瑟的耳际发丝发散出来,细雨和风般地拂进陆子周的鼻腔,使他恍然间仿佛穿越了重重的时间迷障,回到英姿勃发的那些年轻。他不禁垂下目光凝视赵瑟。她的神情是那样的专注,漆黑黑的眼珠偶尔眨动一下,并不知道自己正在看她。

    陆子周的心像是兀地遭到了一击,陡然间便明白了岁月原来是这样的无情。他从来都私心的以为她永远是那样的鲜活跳脱,永远是那样的固执可爱。即使是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他也始终不曾以这样一个角度去凝视她。或者是没有时间与时机,或者根本就是心底里没有勇气,根本在逃避。然而,今天这偶然间地一眼,偶然间的一个凝视,就在这一眼一凝视的一瞬间,对于他与她,他突然醍醐灌顶,就这样融会贯通了。他不禁笑着微微摇头,仿佛解开了沉重镣铐似地一下子全身松弛起来。

    “女孩儿长大成为女人,而我比这更快的老去。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他想,“爱与不爱,得到还是失去,知道抑或不知道,又有什么关系……”

    “陆相。”身旁赭衣的仆从略有些焦虑的呼叫声将陆子周从顿悟中唤醒。他偏过头去看,那是元错手下的密士,化名称作魏三,至于真实的姓名陆子周也是不知道的。

    自从陆子周被赵瑟留在赵氏府邸,元元又不肯另行委派使者来金陵主持局面,于是元错便派了这魏三来,专门替他传递消息命令。这件事情在赵府之中几乎是半公开的,赵瑟却也不去阻拦,只管让这魏三和自己派去陆子周身边的人整日混在一处。一时之间,陆子周身边小小一方天地简直可以称作是风云际会了,巴蜀的密探,赵氏的密探,金陵各大门阀的密探,或者甚至还有叶十一的密探,这一行业里的精英人物几乎荟萃一堂,整天价儿上演龙争虎斗。好在金陵的内斗已然尘埃落定,大抵以后可以稍稍消停一些了。

    魏三手里拿着一张帖子,看来是有紧急大事了,否则不会这么急切得直接递到宴会上来。陆子周暗中点头:大概叶十一终于是动了。于是便问道:“什么事?”

    魏三屈着一膝,在陆子周手边将帖子展开。陆子周目光在那帖子上一扫,便说:“知道了。然后便转头去看赵瑟。

    这个时候,赵瑟早已收拾了手帕从陆子周身上离开,坐回自己的位置,并没有去看那帖子。陆子周便取了那帖子,一转手递给赵瑟。关于各自内部的事情,赵瑟和陆子周虽然并没有公开约定,但自然而然就有了默契。巴蜀的事情,如果陆子周自己不说,赵瑟是绝不会去问他的。但如果是陆子周自己主动要告诉赵瑟,赵瑟自然也没有理由坚持不听不看。

    于是,赵瑟坦然接了那帖子来看,半响突然“扑哧”一声笑道:“子周啊,看来我们前几日打的那个赌马上便要见分晓了。到时候你可莫要赖账啊!”

    “这么有把握?”陆子周挑眉去看赵瑟,跟她继续打着哑谜。

    赵瑟但笑不语。只是这笑到了最深处,到底有几分黯然神伤。

    第二天凌晨,金陵方面的奏报也如期送到了赵瑟的案头。

    甲申年十月二十八日,一直在长安城不动如山的叶十一终于出手了。他亲率大军八万,前往讨伐由武关攻进关中,一直打到长安郊外百里的蓝田才宇文翰截住的巴蜀罗小乙军。

    罗小乙想都没想,立即转身组织逃跑。他一点儿折扣都没打如实地执行了元元的命令,心中没有一丁点儿的迟疑。论兵力,他是两万,叶十一是八万,是他的四倍;论主帅大牛的程度,叶十一更是他四倍以上,所以他这逃跑是逃得一点压力都没有,只管拿出想当年流寇时代的拿手绝活撒丫子就好。

    甲申年十一月初一日,罗小乙平安撤出武关,径直退往南阳与狄桂华大军合兵一处。

    对于罗小乙,叶十一并没有特别认真地想要去追击或者歼灭。罗小乙望风而逃,他没有率全军追击赶尽杀绝,只是可有可无地令宇文翰派出一支人马追一下意思意思。罗小乙逃出武关,他也就算了。仿佛在长安城蛰伏了这一年,他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似地,一点儿杀气和精神头都没有了。当然了,他这种级别的统帅如果偶尔表现出一点儿装模作样的矜持来,别人也不好提什么意见。

    总而言之,罗小乙逃了,叶十一既没有追击,也没有回到长安去。他就在蓝田扎下大营,然后,后续的军队源源不断的开到蓝田。甲申年十月初八日,集结在蓝田的大军达到了十五万,粮草补给也准备停当了,以江中流为首的谋臣也到齐了——真可怜,叶十一本来是想由欧阳怜光随军出征,而由更加令他放心的江中流留守长安的。然而,赵箫实在是太流氓了,非欧阳怜光不能制之。于是叶十一只好妥协了。

    是日,叶十一自武关出关中,甲申中原大战正式爆发。而这场战争的第一场,就是几乎可以归结为决战规模的南阳之战。因为交战的双方是叶十一和狄桂华。

    这一消息立即就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了金陵。这一次,赵瑟和陆子周是同时收到的消息。

    叶十一和狄桂华将要在南阳决战这一事实让陆子周也为之一怔,他哑口无言似地沉默了,默默地看着窗外淋淋沥沥夹着雪珠的小雨,过了很长时间才叹道:“想不到他竟是真的会舍易求难,由武关出兵。果然还是你更了解他一些啊……”

    赵瑟笑了一下,说不出滋味。 “也没什么,”她说,“其实子周,我也一样了解你的。”

    陆子周转头去看赵瑟,雨色映在他黑亮的眼眸上显得波光流影。他放下手中的书简,轻声道,“那个赌,是我输了。”

    赵瑟展颜而笑,似乎这一刻的欢愉足以压倒心中无限的烦恼。她微微扬起下颌,拿起手边卷得极精致的大麻,“嗒”地一声擦着火石,点燃了它。

    流矢

    南阳之战,可以说是在一片惊愕的目光中展开的。因为除了赵瑟和叶十一本人,谁都没能预料到叶十一竟然会选择一上来就杠上狄桂华。

    当然,很多人都看出来北伐已至极限,所以叶十一会借此机会出关反击决战中原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叶十一竟然兵出武关。他怎么能从武关出兵呢?放着侧翼有河东呼应,一路金光大道的函谷关你不去走,你偏偏要走个崎岖小道另外赠送老大一只凶猛拦路虎的武关去给自己找不痛快?

    是的,军无常势,水无常形,咱用兵讲究的就是个出奇制胜。可再怎么出奇制胜也得讲究个方式方法和强弱对比啊。出奇为的就是制胜,单是出奇而没有制胜,那就一点意义都没有了。所以,一般出奇制胜追求的大抵都是以己之强对敌之弱,没听说过单为了个出奇就要以已之强对敌之强的。这不就成了硬碰硬了么?

    太粗糙了,听起来一点儿前途都没有!

    这玩意儿就跟两拨人打群架是一样一样的。倘若一方势力明显弱于另一方,是势弱的一方当然可以选择拼了全部力量去攻击对方最强的一人。因为只要打倒了他,其余的人就很可能一哄而散了,势弱地一方就很有可能博出来反败为胜。顶顶不济,打不赢也没关系,本来就打不赢嘛。万一运气好还能咱拉了对方最厉害的一人给咱陪葬也够本了不是?可如果两方势均力敌,或者一方比另一方稍强,那就决不能这么干了。因为太冒险也太激进,两强相遇,这就是大魔王单挑啊,一个不好,就是树倒猢狲散,连挽回的机会都没有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外围迂回,寻找对方的薄弱环节,渐次渗透进去,不断积蓄力量、不断削弱对方,直至决战,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反正如叶十一这么干的,从来没有。

    然而,不管以前有没有,更不管这是多么得匪夷所思、令人不可理解,叶十一就这么干了。反正既没有人规定他不能匪夷所思,他也没有任何必须使自己的行为能够被广大劳动人民所理解的义务。

    那么,狄桂华也就只有被强迫着跟他决战了。虽然公平的说,现在就决战对狄桂华的确更有利一些——因为叶十一作为偏攻击型的统帅,之前长时间的的蛰伏必定会影响他的状态,也就是说他不可能在这场首战即决战的战斗中拿出最巅峰的状态来,但狄桂华并没有因此感到任何欣喜,反而更像是受到了冒犯。是啊,任谁也不喜欢被强迫的。强迫之外,还要稍带上鄙视就更加令人难以忍受了。关于这一点,狄桂华是这样说的——

    “是吗?叶十一现在的能力已经达到了这么恐怖的地步了吗?否则他哪儿来这么大的自信,认为甚至不需要拿出最好的状态,随随便便上场就能胜过我狄桂华了?”她仿佛哑然了似地举目四顾,然后咳嗽伴着冷笑一起从她嘶哑的喉咙里喷出来。“好吧,那就让我来试一试吧,”她说,“天才和运气究竟能够帮他走到哪里!”

    总而言之,南阳之战就这样爆发了。

    惊愕也好,诧异也罢,全天下地目光都不得不汇集于此。或者在金牛道上,元元和越鹰澜还在寸土存血的争夺着,中原大地上,张襄离开洛阳,率军近函谷关,与函谷关守将万百千隔关对峙。洛阳城里,曹秋何厉兵秣马,整装待发,随时准备发兵晋阳,抢回他们曹家以前的地盘。河东方面承担主帅之责的赫连胜也严阵以待,只要一有机会,骑兵便会呼啸而下,一举冲垮北伐军刚刚建立起来不久的黄河防线。然而,那些战场无论看起来多么激烈,实际都是不重要。所有人都明白,真正的焦点是在南阳。所有的人都在观望,甚至于在河北方向,本来就不甚激烈的对抗彻底停了下来。无论傅铁衣还是卢文耀,他们都停下了脚步等待南阳大战的结果。不仅仅是他们两个人,所有的人都在等待叶十一和狄桂华决出胜负来。

    道理很简单。由于叶十一选择了狄桂华,也就使南阳之战直接上升到了决战的层面。在首战即决战的大势所趋之下,叶十一和狄桂华必定是要决出一个胜负来的。并且这个胜负一定是压倒性的,决定性的。那么,以他们二人之名声威望,无论输的是谁,都将对己方的士气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后面的仗,也就不必再打了。

    如果得胜的是狄桂华,关中和河东立即会失去心里依仗。届时巴蜀的元元趁势突破越鹰澜把守的汉中乃至散关,狄桂华乘胜追击突破武关。进攻已经到达了极限的张襄、曹秋何等北伐军也可以再贾余勇,一击函谷,一收晋阳。傅铁衣也会摆脱“金匮之盟”的束缚,彻底撕毁盟约,出太行之脊背径取大同。关中河东在四面楚歌之下立即就会崩溃。

    而如果胜得是叶十一,崩溃的就是北伐军了。张襄、曹秋何在中原的防线立即就会被俯冲而下以逸待劳士气正旺的河东铁骑冲得个稀巴烂,然后不得不全线溃退。而叶十一一旦占据南阳,必定会挟着全胜之势继续进攻。那么,元元将不得不抛开关中的战事,立即回师巩固襄阳,以抵御南阳易手带给荆襄的巨大威胁。同样的,以赵瑟、薛玉京等人代表的两淮士族的根本之地寿州也会在同时遭到完全一样威胁。而荆襄一失,巴蜀再无逐鹿天下之力;两淮一失,江南旦夕而亡。

    就在这样地背景下,甲申年十一月初十日,南阳之战正式爆发。

    是役,叶十一拥兵十四万,是进攻的一方。南阳方面加上与罗小乙从武关撤出来的兵力,狄桂华能动用的兵力大约在十万到十一万之间,据战略要地南阳反击。在叶十一或者狄桂华这一等级的统帅而言,这么一点儿兵力上的差距和攻守上的优劣经过四舍五入,全部都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此番可以算作是势均力敌,公平的战争。最后决定胜负的,可能就要看上天是站在谁的那一边了。

    那么,上天究竟会站在那一边儿呢?

    这个问题,即使是唯一提前预料到叶十一会进攻南阳的赵瑟也感到茫然无比。于是,她忍不住在某个清晨和陆子周谈论起这件事:“子周,你觉得南阳大战,最后他们谁会赢?”

    “我不知道……从私心讲,我当然是希望狄帅能赢,”陆子周说道,“只不过,我的希望并没有什么作用罢了。”他的语气平平淡淡的似乎不带一点儿感情。尽管他说着这样的话,却让人睁大了眼睛也找不到宿命的哀伤和世事的无奈,以至于连“力不次”似的感怀都被冲淡了滋味。

    赵瑟心中感觉别扭不已,p股压在绣墩上却仿佛很难一动不动地端坐着。于是,她回过头来去看陆子周的眼,特别笑得娇俏地问,“不然我们再来打一个赌如何?”

    “别动!”陆子周按住赵瑟的头,对着妆镜用手中的黛笔在赵瑟的眉梢勾勒上了最后一笔。搁下笔,他说道,“那么,你打算赌谁赢?”

    “啊……”赵瑟瞪着妆镜里娥眉粉面无言以对。是啊,她应该赌谁赢呢?她又能赌谁赢?她连她自己的命运都掌控不了了。

    镜子里的美人扯着嘴角向她露出一个讥诮的笑容。她垂下视线,最终也是静静地说:“我不知道……”

    不过,她知道不知道的也无所谓了,反正该做的事情总要一桩一件的做起来。总不成叶十一和狄桂华决战,大伙就都干瞪眼瞧着,什么都不做。这跟想干不相干无关,就算你不想干,不愿意干,背后也会有命运的手推着你干,就像车推上了狭道,就只能一直往前推,再想要调头早已不能够了。

    甲申年十一月十五日,为了保证中原各路兵马的粮草补给无虞,薛玉京挺着七个多月的身孕离开金陵前往寿州。

    对于不得不要一个大腹便便的孕妇舟车劳顿前往那么靠近战场的地方,并且还要辛劳理事,赵瑟心里十分之过意不去。但这也是毫无办法的事。叶十一的军队从武关横c过来,即使他什么都不做,对北伐军西向的粮秣传输都将形成极大的威胁。这是非得要薛玉京亲自坐镇才能处理得了的。并且,寿州离南阳实在是太近了。不仅薛玉京,包括赵瑟本人的家族,两淮大士族的根基多在与此,她们是不得不考虑狄桂华战败的可能并为由此而来的最坏后果做出布置的。能主持这样重大到甚至牵扯到全局的布置的,也只有赵瑟和薛玉京而已。但赵瑟是不能离开金陵的,她还得忙着为疲敝的北伐军补充新鲜的血y,使后继无力的军队振奋起来,坚持到南阳之战落幕。然后,如果有可能,她才有力量和元元争夺天下的归属。

    做完了这一切,剩下的就是等待了。等待是总是令人焦虑的,然后上天似乎也无法忍耐这焦虑,于是干脆让南阳之战以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戛然落幕。

    南阳之战,可谓是虎头蛇尾的典范。这场战争,在全天下的惊愕瞩目中轰轰烈烈的开场,最后却在全天下的惊愕失声中黯然落幕,堪称以惊愕始,以惊愕终,为后来的野史工作者提供了无尽的发挥余地,同时也为后来正统的史官们留下了一个抓破头的难题。

    简而言之,南阳之战可以分成前后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持续了一个月之久,后一个阶段却只有一天。

    战争的前半段,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完全展现出了交战双方统帅作为当世站在巅峰的两人应有的能力和水平。非常得精彩,非常得华丽,堪称流血的艺术的交锋。可是说是战出了风格,战出了水平。这只从交战的方式和交战的时间就能推测的出来。叶十一没有选择围城,狄桂华也没有选择坚守不出,无论叶十一还是狄桂华,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他们最擅长的作战方式,野战。那么,在叶十一过去有限的战争经历中,从来没有人能以野战跟他对抗一个月之久。在狄桂华漫长的战争履历中,也从来没有对手选择了野战却一一个月之久都没有输。

    然后,没有任何铺垫,没有任何准备,甲申年十二月十九日,像以往每次出城作战一样,狄桂华以旗语和鼓声指挥城外作战的骑兵。她跨着战马在城墙的夹道上——这是为了一旦有需要,她立即就能亲自进入战场。在这一点上,她毕竟是一个老人了,不可能像叶十一那样随时亲临战场。一直弩箭向她擦过来,狄桂华微微偏头,非常轻松地避了过去。这在流矢横飞的战场上是非常正常的事,并且大抵箭矢能够s到城头上也是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了。所以箭矢被闪避开后没有任何意外的向前滑过几尺落到了地上。而狄桂华则很随意地挽动缰绳。这只是无意识的动作,大约只是要往旁边站几步而已。但是,就在她手挽缰绳调转马头的时候,她的身体突然一僵,然后就直接从马上栽了下来。军医立即围上来做出了诊断,最后留在史书上的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猝死”。这就是南阳之战的后半段了。

    一只流矢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也许我们可以这样感慨。无数后来者反复地推究“如果南阳之战威武上将军没有猝死今后的历史会怎么样?”然而历史,从来没有如果。

    所以,当狄桂华的死讯传递到金陵,陆子周在一霎那间的失神之后,也只是无声地动了一下嘴唇,然后什么都没说。通过他轻轻蠕动的嘴唇,赵瑟仿佛清楚地听见了两个字:“天意……”

    陆子周换上了黑色的缁衣。尽管他和狄桂华之间从来没有正式的师徒名分,但他仍然以弟子的礼仪为她服了丧。他铺开宣纸,细细的研磨,静静地写一篇祭文,然后静静地烧掉。看着火焰吞噬掉最后的字迹,他对赵瑟说:“狄帅终于是最后一刻也在战场上。‘我一生杀人无数,那些死在我手上、或者因我而赴死的人,都是些风华正茂的孩子们啊。如果最后我自己不是马革裹尸,而是静静有什么善终,那好像对大家都太不公平了……”她曾经这么给我说过,我想也许她最后是满意的……”

    崩溃

    既然狄桂华人生的终极追求就是马革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