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淡扫娥眉 > 第 24 部分

第 24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赵筝这片刻的功夫已经恢复了他上都佳公子的风采。长身信步,挥洒自如,和风细雨,这些是上都最古老的传统。奇妙的是,它们往往和最新潮的流行风尚一样受到人们最热烈的追捧。

    “一些公文落在家里了,回来取。”

    “那也不必偷偷摸摸的呀?”

    “啊,我在躲祖父大人。”赵筝的声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叹息。他说:“祖父大人正在极力促成我和崔家表妹的婚事,只要在家里见到我就要教导一番。我实在是奉陪不起,只好躲着不回家。”

    崔家表妹啊,换了自己来叫便该是崔家表姐。她不就是祖父妹妹的的孙女,虢国夫人崔氏的世女崔滟吗?她和大哥赵筝从小便很相得的,本该就是天生一对儿,既是议婚如何要躲呢?

    赵瑟怀着这样的疑问望向赵筝,说:“难道大哥你也不想这么早成婚吗?可你都二十七岁了呀,又不是我,怎么也该成婚了!你作什么还要拖着?”

    赵筝摇头道:“不是拖着,是我不想和崔滟成婚。”

    “啊?难道你移情别恋,不喜欢崔表姐了?你怎么能这样?不是从小就说好的吗?”赵瑟大吃一惊。

    “也算是吧,我近来的确是有了心仪的女子。”赵筝笑笑说,“何况,为了我这婚事,祖父大人和外祖父大人相持不下,一个要我和崔表妹成婚,一个要我去角逐公主正君。我夹在中间……”

    “你说什么,公主正君啊?”赵瑟急忙打断兄长的话,“不是说不可卷入公主立君的纷争吗?不然去年嘉选的时候干嘛那么折腾着要把二哥给傢出去?”

    “我是我,赵箫是赵箫,能一样吗?你别我和那个流氓放一起说!”赵筝怫然变色。

    换过一口气,赵筝平复了心情,接着说:“此一时彼一时,去年那时候张家的那个张芝玉还没被册封为楚王妃,也还没有生下女儿。如今,她顺利诞育皇女,封为寿春郡主,是公主之后皇位继承人。虽然同是皇上的外孙女,这位寿春郡主可和赵王妃卢文谣生下来的那个邯郸郡主不一样,她是有张氏鼎力支持的。如此算来,清飏郡主——咱们家的那位表姑,外祖父那甥女,姑祖母那女儿——虽然是皇姐,长上一辈,却也几乎没什么胜算了。既是如此,外祖父的意思,便是要在公主身上下些功夫了。不管怎么样,她都是储君,大义名分,不可小觑。”

    “公主……不是有徐氏吗?皇后徐氏……五舅父那里……咱们不是和徐氏不睦的吗?”

    “有备无患总是好的,何况……”赵筝笑笑说,“不是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吗?”

    “那么祖母大人的意思呢?”

    “祖母大人,她什么也没说。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最后我能傢给那个我心仪的女子呢。在上都,到底什么都是有可能的……”

    听着兄长用这样一种出脱的口吻议论自己的终身大事,赵瑟心里终究有点闷。她换了话题问:“既然你这么怕被祖父大人捉住,做什么还回家,公文你派个小厮回来取不就行了?”

    “是河东观察使曹文昭的奏表。他不是前一阵遇刺了吗,要托病辞官。他的奏表我岂敢随便派个人就过手?倘若出了差错,麻烦就大了!”

    “曹文昭……”赵瑟的心猛的抽紧。十一烁然一剑刺向傅铁衣的景象在她眼前闪过。那个被傅铁衣误以为是十一身后执刀之人的就是曹文昭吧。这个倒霉的老头!十一啊……我的十一……

    赵筝明显误解了赵瑟的沉思,他把他的妹妹看得太有天生的政治嗅觉了。他点点头说:“你也琢磨出味道来了吧!曹文昭这只老狐狸呀,竟然玩起了欲擒故纵的把戏。刺客,什么刺客能有这般本事能让他重伤不起?没有刺客变出刺客,无伤变成小伤,小伤变成重伤,不过是为了胁迫朝廷授他为河东节度使。可是,傅铁衣做得范阳节度使,曹文昭却做不得河东节度使。河东是什么地方,既是上都的门户,又能俯制东都,如何能授藩将全权?”

    “……该怎么办呢?”

    尽管赵瑟这句疑问很明显是自说自话,和赵筝所说的完全没有干系。但模糊不清的言辞正好能让赵筝顺着自己的思路说下去。

    “当然是慰留了!”赵筝说,“陛下亲笔写的信,另外加封曹文昭从一品的太子太傅衔,荫一子为千户侯。下个月,曹文昭的公子大概就会来上都……说起来,幸好他最有本事的那个儿子不久前被汝州匪寇误杀了。”

    赵瑟微微摇头,努力把小三翻卷身体将暗器s入曹公子喉咙的y靡景象甩开。小三,他是和那个玉面阎罗一起去了吧,现在也不知如何?十一啊……我的十一……你现在又怎样了呢?她的身体仿佛被密室里与十一亲密相处的点点滴滴充盈了。

    不可控制地,她摇摇欲坠。

    “小心台阶!”赵筝扶着赵瑟的手臂和她一起出了门。把她送上车时,他说:“上都要热闹了呀,阿瑟……”

    于是,赵瑟和赵筝以背道相驰的方式,越离越远。

    从可以供三十六匹马并驾而行的朱雀大街驶出内城,拐进外城第二街东面的务本坊,就是远比大郑牡丹王朝历史悠久得多的国子监学宫了。

    虽然是作为上都重要的衙署之一,但这里常年聚集着近十万的太学生,并且,春闱之前,这个人数会成倍的增长。

    这里应该算是全大郑最百家争鸣的所在,除了造反叛乱之外,所有的言论都可以在这里随意发表并争论。所谓言者无罪的秉政之道,在全大郑,唯有在这个地方还能彻底地执行。这个传统已经维持了将近两千年,一切世俗权利在如此漫长的时间力量前都不堪一击。

    把所有的侍仆留在门外——这也是学宫诸多的传统之一,赵瑟独自一人踏上台阶。石阶湿漉漉的,有点滑。石阶顶端,学宫的门很气派。门上的巨幅的匾额上是“西都学宫”四个大字,有点旧。赵瑟想,国子监祭酒一定想换个新的,鎏金弄上“国子监”什么的挂上。但是没办法,“西都学宫”这块“破”匾出自太祖皇帝手书。

    门里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尽管已经是深秋,在这里却像春天一样生机勃勃。能容纳十万人以上的院落当然没有必要再去形容它的宽阔。这样的院子里,总有成千上万的仕人,或者坐着,或者侧卧着,甚至站在高处;有比赵瑟年纪还要小的,当然也有须发皆白的;有名满天下的,当然也有无声无息的;有才绝当代的,当然也有彻头彻尾的骗子。有人宣讲,就有人辩难。他们或者独自一个人,或者三五个聚成一伙,或者上百人围成个大圈儿,每一个都像一处世界。

    这就是所谓的坐而论道了。

    比起狭隘的殿堂,无遮无盖的庭院明显更能讨得他们的欢心。如果原野里也存在“言者无罪”这样优待的话,赵瑟相信,他们可能更愿意把一切搬到野地里去。

    在大殿的门口的名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之后,赵瑟脱下鞋袜步入大殿——当然了,这也是学宫的传统之一。

    大殿能容纳三千人,草席铺地,讲学的人和听讲的人都正坐在草垫上。

    今天讲学的内容是赋税。国子监一个皱把成一团儿、绰号“核桃”的老博士坐在正中尽头的草垫子上讲得眉飞色舞。大约几百个太学生坐在两边,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赵瑟找了个空位,跪坐下来。

    大郑的税法,虽然纷复繁杂,归结起来说基础主要是田赋和户税。田赋按地亩征税,户税按人口征税。田赋征米粟,户税征钱。分夏秋两季分别收田赋和户税,夏季收户税,秋季收田赋。征税不分土著客居,按每户的资产分等征收。征税的数额和比例依照国家的需要每年制定,行商固定三十税一。另外,盐铁专卖,丝、茶十税一。当然,依照惯例,诸侯封地户民之田赋户税尽入诸侯,税率由户部指定,爵列侯以上之家免征户税。

    这些,赵瑟一早就懂的。但太学就是这样,刚入学的半年,懂不懂你都得来。在赵瑟看来,太学之所以能这么蛮横完全是仗着“所有科举仕子都得至少入太学读书半年之后才有资格参加殿试”这条无理规定。

    跪坐得久了,有些累。终于熬到“核桃”说完,还要照例写策文。策文的题目相当喜人,果然不外乎是如何加赋凑军费的章程换个文雅的说法。这个题目的策文,陆子周昨天晚上就帮她写好了。赵瑟的记性还算说得过去,连背代打小抄的,绝对在前三个交差出门——第一个啥时候出门的没看见,反正她和第二个前后脚。

    那是个男人,而且是个邋遢出一定境界的男人。胡子头发多少年都不剃的人很多,可人家至少梳洗啊!前面这位仁兄,很明显,少说也得有三年五载没梳洗了,又脏又乱的结在一起几乎把脸面全盖住了。身上穿的是那种圆领套头,往往会在腰带以上堆起一个圆弧的太学服,脏的,估计永远也洗不出来了。和太学府配套的乌帽子当然是不知道上哪去了。

    该仁兄一出大殿就在台阶下面找了个暖和的角落睡下了。赵瑟本来还纳闷他咋不穿鞋袜呢,这会才明白过来,人家根本就不用费那事儿啊,人家根本就没有。赵瑟很怀疑,此人是不是来太学蹭吃蹭住的丐帮中人呢?于是,她很客气地绕过这位仁兄,然而,她还是走不了。

    这时候,赵瑟猛然觉得院子里很安静,只闻得一个清冷的声音在说话,像珠子次第跌落在玉盘上。

    “平寇之策,非在加赋,而在减赋。关东河北之寇从何而来,农户;农户何以落草为寇,赋重!赋何以一加再加,平寇!是以赋越加越重,寇越平越众。如今天下田赋,大河以南富庶之乡方得勉力维持,于河北之地,生产尚不足纳赋,不为匪寇,又何以为生呢?”

    赵瑟举目四顾,见院中九成以上的人都聚拢到大殿一侧,集得密密织织。赵瑟跳上石狮子的底座,抱紧石狮子的脖子立住,才勉强确定说话之人大约是个……女子。

    她之所以对说话之人的性别有一点儿小小的迟疑,并不是因为那人的声音不好听。实际上,除了声音太过波澜不惊之外,很好听,至少比赵瑟的好听。当然也不是因为她的模样不漂亮。实际上,除了没有笑容之外,很漂亮,至少比赵瑟漂亮。赵瑟之所以有迟疑,完全是因为她的穿着。

    她穿的是白袍黄罩的太学服,和前面那个邋遢一样。当然,是干净的。头上是很高的乌帽子,络缨从两侧垂下来在颌下打结。没有施脂粉,也没有戴首饰。如果不是亲眼得见,赵瑟完全不相信,上都还会有女人会去挥洒自如地穿这身衣服。更令赵瑟愤慨不已的是,她看起来是这样有聪慧和精神,明艳不可方物,让人自惭形秽。她讨厌这个女人。

    一时不服气,赵瑟没抱紧石狮子,从上面跌落下来,正摔到邋遢旁边。邋遢翻翻眼睛,又眯上晒太阳了,根本没扶赵瑟的意思。

    赵瑟负气似的扯开所谓“十八层总重不超过八两重的满绣礼服”由于摔倒而窝在腹部的裙摆,抱着膝盖,苦着脸小声嘀咕:“这女人是谁啊?”

    出乎意料的,邋遢转过身,以同仇敌忾的语气说道:“那个女人啊,嗨,你不知道啊!不就是现在上都最受追捧的那个吗?不就是那个刚进太学第一天就找国子监祭酒论道,把祭酒给论得一头载在地上,现在还半边身子不管用的那女人吗?”

    赵瑟茫然地摇摇头。

    “还不知道啊?看你的打扮也是住内城的吧?咋比我这在整日在太学混吃等死睡大觉的还没见识呢?”邋遢伸伸懒腰坐起来,说道:“这女人哪,就是那个什么蜀中第一才女欧阳怜光。什么第一才女,只要她一来,人多得就没地方下脚,害得我找块晒太阳的地儿都没有!要不是这地方管吃又管住,我早不在这儿忍着了!”

    看来他还真是在这蹭吃蹭住的!赵瑟忘了生气,露出牙齿来笑了。

    旧情

    “欧阳小姐此言差矣!方今天下之赋,较五十年前,虽然翻了整整两番。然而,多收出来的赋税,却是只有三成用于河东、河北的平寇,剩下的七成可都是花在河西边军身上。诚如小姐所言,减赋以安流民,则河西军费又从何处筹措?乌虚年年叩关,杀我百姓,抢我财帛,掳我女子,全赖河西军奋勇抵抗。欧阳小姐,不知您有何锦囊妙计,可以解此难题?”

    在赵瑟的翘首期盼下,终于有位男子汉勇敢地站了出来,向欧阳怜光的所谓“减赋之论”提出质疑。虽然这位男子汉身材有点瘦小,人有点尖嘴猴腮的泼猴像,并且他说完之后,在众人不屑一顾地目光下显得有得畏畏缩缩,颇后悔且没有自信,但他既然敢于站出来对抗欧阳怜光那不知道从哪儿蹦出来的讨厌女人的y威,赵瑟就觉得,这人可真不赖,端是顶天立地的伟丈夫一人!

    “问得真好!”赵瑟忍不住合掌小声称赞。虽然她的声音不大可能穿过厚厚的人墙传到欧阳怜光的耳朵里,但赵瑟也基本满意了。

    “好个p!”

    赵瑟一怔,慢慢地转头去看邋遢。这位仁兄还在台阶下面的太阳地儿眯着呢。他侧着身体躺着,一手支头,一手拿着个草g在嘴里剔牙,一条腿架在另一条腿上,荡荡悠悠地摇晃着。大约是发觉赵瑟在看他,他停下晃悠,冲着赵瑟又说了一遍:“好个p!”

    赵瑟这算是第一次听脏话,反应着实有点慢。半天她才眨着眼睛问:“我觉得人家问的挺对的呀!哪错了?”

    “不知道!”邋遢吐出嘴里的渣滓,重新摇晃起来,说,“我也觉得他问得挺对。”

    赵瑟彻底被他搞糊涂了,迟疑着问:“那……那……你刚才干嘛说……骂人家?什么意思啊?”神情很是没有自信。

    “哎……”邋遢长叹一声,坐起来冲着赵瑟摇头晃脑地说:“要不然我怎么说你这小丫头少不更事呢!你怎么连个话都听不明白呢?这问得对和问得好能一样吗?好,就算话你听不明白,人家眼色你还看不明白吗?得了,闲着也是闲着,我就陪你玩会儿吧!”

    说着,他用他那双脏兮兮地手按着赵瑟的脑袋把她扭得冲向欧阳怜光。赵瑟拿衣袖使劲抹着脸上被邋遢按花的地方,抱怨道:“你快点说呀!哎,一会儿我带你洗手去,你可别跑!”

    邋遢哈哈大笑着说:“拉倒吧,洗完还不是得弄脏,你请我吃顿好的就完了。”

    他指着四周的人给赵瑟看,难得以正经的口吻说道:“你看,旁边这些人的眼神,是不是都是很不屑的样子?是不是好像那男人问了个极蠢的问题,根本就不值一提?他们是不是都在笑话他?”

    虽然有点不情愿,赵瑟还是点点头。

    邋遢接着说:“可他问的这个问题对不对呢?当然对!那他们这些人知道不知道这个问题对呢,他们当然知道!可他们为什么又这般神色呢?因为他们聪明!”

    “你这是第一次见着欧阳怜光,你不知道。我给你说,自打欧阳怜光在这学宫讲学辩论之后,她就从来没被任何人问住过!不管她开始说出的言论看起来有多荒谬,不管辩难有多合理,最后她都有本事让荒谬变成圣论。所有的辩难,毫无疑问,最后都会变成她的垫脚石。这个女人,太厉害了,厉害得让讨厌。从第一句话开始,她就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哈,我看这个男人八成今天也是第一天来,才会忍不住去做这个倒霉蛋。你说他不是傻瓜谁是傻瓜?你说人家不用看呆瓜的眼神看他还能怎么看他?”

    “她真这么厉害呀?”赵瑟觉得有点儿难以置信,微微张开些嘴巴。

    “你自己看哪!”邋遢重新躺回去晒太阳。

    这个时候,欧阳怜光正在摆弄一把小巧的折扇。当然,这把折扇也是所谓太学服的标准配件之一。以前,像习惯的做法一样,它被拢在欧阳怜光宽大的袍袖里,此时,欧阳怜光微微向前张开手掌,折扇就滑落在她的掌心。她娴熟地让折扇翻了几个筋斗,“唰”地张开,又猛然合上。她的神态有些像是在思考,但其中仿佛又有那么一丝的微笑。

    尽管这种微笑几乎很难从她平静地脸上察觉,但赵瑟却能非常分明地感觉到。这种笑容包含这那样一种特殊的意味,能让人回味无穷。当然,笑容本身是胸有成竹的,此外,它流露着掌控全局的闲适与对无知者的慈悲怜悯。可以说,这样滋味的一种笑容,赵瑟最熟悉不过了。她时常从陆子周的脸上,不,不是子周,应该是从傅铁衣的脸上,捕捉到完全一样的笑容……

    “先生问得很好……”欧阳怜光缓缓地说。

    赵瑟想:开始了

    提问的男子,他就站在欧阳怜光对面五步远的地方,或许是被众人的眼光迫得有了破釜沉舟的勇气。他完全忽略了欧阳怜光神态中的y谋,像一头毅然决然跳入陷阱的猛兽一样,以咄咄人的气势质问道:“小姐有何良策?”

    “加税!”

    欧阳怜光将扇头轻磕在自己的掌心,如同金石相击般地说出了两个字。四周顿时一片安静,众人都愣愣地望着欧阳怜光,说不出话来。欧阳怜光却轻轻摇头,低头去看自己袍脚的花纹,眉头微有些颦。

    提问的男子一愣之后哈哈大笑,直笑得几乎直不起腰来。他指着欧阳怜光说道:“说减赋的是你,说加税的人还是你,莫不是天下的话都让你说尽了?哈,原来所谓的名满京都就是两头堵啊?哈……”

    四周的人群随着也议论纷纷。欧阳怜光就那样神色不变,姿势也不变地听着那男人的嘲笑和周围的噪杂,一语不发。过了很长时间,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所有的人都睁大眼睛瞪着她,欧阳怜光才结束了她和袍脚花纹所构成的世界,缓缓开腔:

    “减赋者,减田户之赋税;加税者,加商贾之算缗。岂可一概而论?大郑之赋税,田赋户税可减不可加,商贾贸易之缗税可加不可减。”

    “自大郑兴国,四海为一,开关罢梁,驰山河之禁,是以富商大甲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相通。商贾之徒,低买高卖,以无致有,不费一千而获利百倍。是以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

    “商贾者,上争王者之利,下锢齐民之业。富过王侯,田池s猎之乐拟于人君。其兼并豪党之徒,武断于乡曲,连车骑,游诸侯,交相守。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天子不可得其而臣,诸侯不可得其而友,世人所谓”素封“之家也。”

    “且夫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今本损而末余,自当减赋税以固国本,增缗税以损末余。以此为计,在下以为有两策可行,一为告缗,一为平准。告缗者,重租税以困之,可尽笼天下财货于袖中;平准者,以一官居天下财货转输之任,则垂手而挽天下之利。稍加时日,定然国富民安,用益富饶,何况区区军需之数。”【1】

    ……

    赵瑟轻轻叹了口气,转头去看邋遢。

    邋遢却在揉他腹部的衣服。一边揉一边小声嘀咕:“真是个妖精啊!这都是什么女人啊?咋都跟土匪一个品性呢?咋都敛钱都基本靠抢呢?她可真会剑走偏锋啊!我还以为她要说……哪位皇帝这么倒霉,怎么碰上她这么个妖精……”他那衣服本来就又脏又皱,这一揉越发不能看了。

    赵瑟为之失笑,心道:以后不管怎么着,都要离这个欧阳怜光远点啊!省得自己以后倒大霉。

    她推推邋遢,说:“走吧,咱们吃饭去!不是要我管饭吗?我都饿了!”

    邋遢摸摸肚子说:“这才中午,吃什么饭?还饱着呢!再等会儿,且看看那妖精还说什么。”【2】

    赵瑟可是不愿意再在这儿见识欧阳怜光的宏才机辩了,她想:反正没有总我家子周厉害。于是,她扁着嘴对邋遢说:“我又不像你住太学,我可是一大早就出来了。再说等到下午,吃过饭就该宵禁了,还要带你洗手去呢!别听了,走吧!”

    邋遢颇为踌躇地迟疑了一阵,仿佛以最大的毅力抵抗住美食诱惑一般,大义凛然地道:“那这顿饭你先欠着吧。反正……现在我在太学也有饭吃,等下次,我吃不上饭了你再请我。”

    赵瑟便取了自己的名帖递给邋遢。慷慨许诺道:“行啊,你要是无聊,上我家做个门客可好?”

    邋遢接过名帖扫了一眼,随意塞进怀里。想了想,仿佛觉得不大对劲儿,又抽出来仔细一看,这才非常诧异地望着赵瑟,问:“你,源阳赵氏?就你?”

    赵瑟心里这个丧气呀,心想:我怎么了?你咋能这么看不起人呢?你不知道什么叫人可貌相啊?她真恨不得揪着邋遢那头乱七八糟的杂毛大声质问。但出于不坐实他怀疑的考虑,她还是维持了很高格调的姿态,笑吟吟地回答邋遢说:“是啊,我就苑国夫人的孙女。”

    邋遢点点头,把名帖仔细收起来。躺下眯着向赵瑟挥手,说:“行,等太学他我轰出去了,我就上你家蹭饭去。快走吧,走吧!”

    赵瑟告辞离去,只是还没走出大门,邋遢就连喊带叫的追上来。

    邋遢精神矍铄、郑重其事地问:“拿你这名帖去你家找你能进得去门吗?你们家门房不会把我打出来吧?”

    “啊……”赵瑟发了会呆,才学着邋遢的口吻说,“能,指定能!”

    邋遢便又塌下身体,懒洋洋地去了。

    赵瑟忍不住笑出声来,突然觉得一整天的闷气都在这一笑之中消散了。

    天气暖和多了。或许是正午的太阳蒸干了青石台阶上的湿气,这时踩在上面已经完全没了滑腻的感觉。于是赵瑟踏着轻快的步伐,像小姑娘一样几乎跳跃着回到了她的马车。

    在路上,她由碧玉服侍着换了件衣服。或许是因为终于无法完全忽略欧阳怜光的原因,赵瑟忍不住选了一件淡黄的深衣来穿。去掉簪环,将高髻拆散重新挽成一个简单的发髻,再罩上一顶高冠。赵瑟对着镜子端详了一阵,觉得其实自己这样也是很精神的,仿佛不比那个欧阳怜光差多少。

    后来,她还是重新梳妆,让碧玉为自己挽了一个很漂亮的惊鹄髻。

    进内城时,因为前面车上乘坐的柳家公子和城门守起了点争执,稍微耽搁了一点时间。这不过是个小小的意外,本来不算什么大事,然而,就是趁着这一会儿耽搁功夫,一位出乎意料的客人追上了她们。

    这位出乎意料的客人绝对是赵瑟心目中彻头彻尾的不速之客,因为她正是欧阳怜光。

    很难形容赵瑟听到团子禀告说“欧阳小姐求见”的时候是怎么样的一种心情。大约团子是看到她张大嘴巴呆愣着至少眨了四五下眼睛。其实,赵瑟这时候正在心里以玩笑与调侃的语气对自己说:看吧,“倒霉”来了!不知道倒霉就是那种你一躲它就会自己追着送上门的东西吗?让你躲!于是,她又得意于自己重新梳妆是怎样一种伟大的先见之明……

    赵瑟和欧阳怜光以完全正式的礼仪客气地相见,并像上都贵族女子们初见时常用的那样一种眼光彼此互相打量着。经过一番毫无意义,但据说很有必要的行礼寒暄之后,赵瑟首先开腔询问:

    “不知欧阳小姐何事?”

    “赵小姐,您看……”欧阳怜光从袍袖中抽出一张纸稿,展开在赵瑟面前,问道,“此文可是小姐在学宫所做?”

    赵瑟一看,正是自己连背带打小抄,用来交差的那份策文。当然,也就是基本由陆子周费心,基本由她来费力的那份策文。心中不由暗暗叫苦,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但事已至此,所谓输人不输阵,她也只好硬着头皮应承了。

    欧阳怜光兴致勃勃地称赞道:“小姐此文,气魄宏大、字字珠玑,怜光实是钦佩不已……”

    赵瑟厚着脸皮跟人家客气几句,心中想道:那是,我们家子周给写的,你想不钦佩也得行啊!

    欧阳怜光从袖中抽出一张折了几折的文稿,双手递给赵瑟,客气地言道:“此乃在下拙文,也算颇费了一些心思,还请赵小姐斧正。”

    赵瑟心中一惊,连说“不敢”。终于还是拗不过欧阳怜光,接到手上。她想:回去拿给子周看,非把她驳得体无完肤不可!

    她怕欧阳怜光真缠着让自己当面“斧正”,搞得下不来台,连忙说:“怜光小姐的大才,赵瑟虽然刚到上都不久,却也如雷贯耳。小姐的文章,赵瑟回去必定展卷细读。今日天色已晚,宵禁之时将至,只好改日再向怜光小姐讨教。那么,咱们便就此别过吧。”

    欧阳怜光非常贴心的含笑点头。赵瑟刚要溜之大吉,欧阳怜光却又抽出一份请帖递了过来。

    “一个小小的茶会,还请小姐赏光。”

    赵瑟心中暗暗叫苦,勉强接过来一看:是九月十三。她这才松了口气,九月十三是宋国夫人的赏菊宴,自己必是得去的。于是,她递了帖子给元子,作出遗憾的神情,对欧阳怜光抱歉道:“真是不巧,昨天刚接了一张帖子,也是九月十三。真是可惜!上都的宴会总是这样,欧阳小姐也经常为此头疼吧?”

    欧阳怜光点头表示理解。于是,两人作礼别过。赵瑟坐上马车,长出了一口气,展开欧阳怜光的文稿来读。

    欧阳怜光的文章,写得那是真好!尽管赵瑟心里十二分地不愿意,但她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女人的文章,确实只有陆子周能与之相比。文章所写的,就是欧阳怜光在学宫所说的减赋加税之策。文章里,她就对富商加税之事,提了两条策略,一是告缗之法,一是平准之策。

    所谓告缗之法,就是无论有无有市籍,一律按照资财征收高额的税款,称为算缗。算缗税率以商人最高,匠人次之,农户再次。倘有富商隐匿资财以逃避算缗,一经发现,财产全部没收。鼓励士民告发,是为告缗。告缗者,可予其没收财产的一半儿。

    所谓平准之策,就是设置平准官,控制天下各种主要财货的生产、转输、发售。尽笼天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以平抑物价,充盈府库。为了实现平准之策,除盐铁专卖之外,丝、茶、瓷、布、粮、酒等重要货品,应全部实行专卖。

    欧阳怜光的这一番高论,看得赵瑟背后一阵一阵地发凉。倘若真如欧阳怜光所说之法行事,莫说小小的军费,便是做什么钱也够了。只是,这样做,未免太也心狠手辣。如此天下富商之家,恐怕十之八九都得倾家荡产。这位欧阳怜光,果然诚如邋遢大哥所说,是个妖精啊!

    她想起来上都路上碰见的那位王富婆,就是自己那小表婶。倘若真赶上欧阳怜光所说的行市,别说夫侍三千养不起,就连她自己吃饭的营生恐怕都危险。小表叔啊,你可真倒霉!后来赵瑟转念一想,就算欧阳怜光这套东西能作成,王富婆家也是和自家相差无几的大士族,估计她也没啥事……

    一进家门,赵瑟便直奔书房去寻陆子周。她将欧阳怜光的文章递给陆子周,说道:“子周,这篇文章你看看?”

    陆子周接了文稿在手里,未看先问:“谁的文章?”

    “是今天我撞见的一个……”赵瑟摇摇头,说,“你先别问,只看看文章便是。以前你总说,当世才俊文章,你只看一眼便知是谁写的。且看看这一文你能不能猜出来。”

    陆子周可有可无地一笑,展开文稿来读。不想字一入眼,他眉头便是一皱。越往后看,神色便越是凝重。

    “是蜀中第一才女欧阳怜光吧!”陆子周合上文稿,去望赵瑟,很认真的说,“你怎么碰见她了?”

    赵瑟几乎以看活神仙的眼光看着陆子周,赞叹道:“你还真看出来啦!子周,你怎么看出来的?”

    陆子周摇头笑道:“旁人的或许看不出来,欧阳怜光的文章……且不说别的,只是这‘告缗’与‘平准’之策,天下便只有她欧阳怜光能想得出来。”

    “那么,子周你以为他这两策如何呢?”赵瑟问

    “横征暴敛之策莫如此甚!告缗之策,无异于明抢,必生暴乱。平准之策,富商大贾无所牟利,必转而求田舍,则万物不得腾跃。虽有一时之利,必然遗祸后世甚矣。”

    赵瑟拍掌赞道:“说得好!子周,我就知道你肯定比她强!回来我就用这几句话反驳她,她必然哑口无言。”

    陆子周握住赵瑟正拍得高兴地巴掌,叹息道:“你别忙高兴。欧阳怜光其人,大才也。我说的这些,你以为她不知道吗?她之所以这么写,那是有缘故的。你看她这一段,天下土地,半集于士贵,天下财货,半集于商贾,是以仓廪不实……”

    “这还不够清楚吗?要充实国库,一是要从你们这些士族身上做文章,一是要从商贾身上做文章。她现在存士族而不论,只在商贾上面打主意,又是为何呢?实是只有这一策行得通啊!”

    赵瑟便冷笑道:“这是自然,她要想管我们收税,她便是名气再大,可也未必能等到皇帝用她。”

    陆子周便微笑着接道:“这便是了,这个道理欧阳怜光太清楚了,所以她才有此一论啊。如今天下赋税困窘,必要有个敛财之道。她这一论,正重要害,早晚必然要用的。她这个人,最善因人成事,最敢冒险,崇尚以天下之大乱达天下之大治。”

    赵瑟呼了一口气,靠在陆子周身上,叹道:“真是个……奇人。不知道她是什么来历,回来派人打听打听……”

    “啊……”陆子周说,“她是蜀中巨商欧阳氏之后。”

    “你说什么?”赵瑟讶然道:“她竟然是商人之女?那她怎能出这种主意呢,这不是和她自己过不去吗?”

    “倒戈一击,才是最致命呀!”

    赵瑟念着陆子周这句话,不知该说些什么。她便仰头去看陆子周,问道:“你怎么这么清楚这个欧阳怜光呢?以前认识吗?”

    “是认识。”陆子周笑笑,很平淡地说,“我少年游学之时,曾在蜀中与她结交过一番。当时年少气盛,还曾认真争斗过几番。而且……”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当时她还曾向我求过婚,只是后来我们有都觉得不合适才作罢……”

    “啊!”赵瑟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本来想要问的“你们争斗的胜负如何”也卡在舌头上。她慌乱地咬住自己的舌头,疼得几乎留下眼泪。她很想揪住陆子周详细问问,却又知道,打听丈夫婚前之事是不合适的。一时间,她脑中种种思绪纷至沓来,混杂在一起不知是什么滋味。

    赵瑟大力喘了几口气,虽然身体有点软,不得不靠在陆子周的身上,但她还是勉强让自己平静下来。她努力用正常的语调——虽然不知道实际是不是——问:“为什么觉得不合适呢?”

    陆子周很缓慢地笑了,笑容里透着一丝落寞,一丝自信,又有一丝坚定。他的手指划过赵瑟的眉眼,描摹她眉毛的形状和眼睛的轮廓。赵瑟便有了一种想哭的感觉。

    他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自古亦然。更可况……道不同,不相与谋!”

    作者有话要说:【1】严重抄袭史记,

    【2】一天吃两顿饭

    泪泉

    关于陆子周与欧阳怜光之间的“j情”,赵瑟有一种直冲发根的愤慨。

    事实上,她的这种愤慨是完全没有理由兼且莫名其妙的。而惟其如此,她才会如此愤慨。

    一般说来,婚前是婚前,婚后是婚后,男子婚前的感情经历在道理上说和婚后是毫无干系的。

    不同于女子可以取很多男子,可以有许多次反复尝试的机会,男人在婚姻上往往只有至关重要的一次机会——在这里,所谓的给男人第二次乃至更多次机会的所谓的“和离”以及“休离”之制往往不过是空具其名,很少有能起到实际作用的。

    毕竟,男人太多了,除非地位权势高到比如傅铁衣这种程度的,他们很难有再婚的机会。而即便是皇子王孙、贵戚权贵往往也有他们不得不谨慎考量的为难之处。

    那么,既然男子一旦傢人就基本上决定了他们一生的命运,他们——特别是出色的男人们——在傢人之前多接触一些女子,做极为慎重的考量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没有哪个女人会愚蠢得将丈夫婚前和婚后的情事混为一谈。世俗的看法认为,妻子在乎甚至询问丈夫婚前感情经历的做法是一种极为小气乃至丢人的行为。事实上,妻子们往往更倾向于将丈夫婚前的感情经历当作一种可自炫耀的资本来看待。

    道理很简单,丈夫婚前女友的数量越多,地位越高、本领越强,也就意味着最后得到他的那个女人——他的妻子越不凡。这是一个水涨船高的问题。

    女人们往往很聪明,她们都懂得这个道理。

    岂非其他的女人们,事实上,一贯以来,连赵瑟自己的确也是这么认为的。甚至在陆子周的坦然的叙说出“当时她还想我求过婚”之前,她还固执的认可女人决不应该在意丈夫婚前情史的态度是最正确的。

    然而,这句话之后,她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由此可见,颠覆传统的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只要事情落在你自己头上就可以了。

    当然,所谓的颠覆永远只能停留在心底里最隐秘的角落。它是永远都不可能拿出来“丢人现眼”的。类似于“你和欧阳怜光的旧事很让我伤心,很让我难过,很让我生气”之类的言语只要一宣之出口,非但女人们会用鄙夷不解的眼光看着他,就连陆子周恐怕都会莫名其妙,认为她无理取闹,不可理喻。

    赵瑟想象不出,其他有过类似经历的妻子们是怀着什么样的一种心态才能去得意洋洋地炫耀她丈夫的前情人是某某的——这种情况很普遍。在各种各样的宴会里,比如“听说在下的小夫以前曾跟您交往过”,或者比如“您看,我都不知道,最近我家某某昨天才告诉我,原来某小姐曾经追求过他呢!”这类的说辞往往会成为贵族仕女们克敌制胜的法宝。

    现在,毫无疑问,赵瑟也有了这么一件法宝。并且,她的法宝威力奇大。想像一下吧,战胜了欧阳怜光的女人呵,她是!

    赵瑟露出一丝苦笑,她不觉得她能得意洋洋地说出这句话。

    如果可以选择,赵瑟宁愿希望陆子周以前交往的女友都是纯粹的平庸之辈。

    她甚至还有更疯狂的念头,遏制不住地去幻想欧阳怜光和陆子周的“j情”如果发生在自己和陆子周的婚后该多好。这样,她就可以仔细地盘问陆子周与欧阳怜光在一起交往的哪怕最微不足道的一个小细节。之后,她就可以慷慨的原谅他。再之后,她和他快乐的相爱,并永远在一起。

    而现在,一切都被毁了。她不仅没有权利去慷慨,没有权利去询问,更加的没有权利去伤心,没有权利去生气。

    这些没有权利让她愤慨地怒发冲冠,而她又不能怒发冲冠,她被要求的,是欢心与雀跃。于是,一切愤慨被强行郁结在心里变成了愤懑,一切愤懑由于必须克制而幻化成了委屈。委屈这种东西是要让人流眼泪的,而赵瑟知道她是不能流眼泪的。

    说句不合时宜的笑话,赵瑟想,让人家以为她欢喜地哭了就不太好了吧。

    不管怎么说,赵瑟还是要感谢陆子周。毕竟,他没表现出期待赵瑟高兴的意思来。

    赵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