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台湾娱乐1971(1-640) > 第 151 部分

第 151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才不像你。”赵雅芝说着到处找衣服穿,找了半天却没见小kuku的影子。

    王梓钧挠着头说:“我记得好像昨晚仍在客厅里了吧。”

    “啊!”赵雅芝惊叫一声,脸红着下chuang跑出去。

    王梓钧欣赏着美人跑动的娇躯,才慢吞吞地起chuang穿衣服。

    赵雅芝迅速穿戴完毕,也来不及化妆,洗漱之后戴上隐形眼镜,便匆匆地跑去剧组。

    王梓钧才后面喊道:“阿芝,记得吃早饭!”

    “知道啦。”赵雅芝回了一声,关上n就消失了。

    王梓钧洗漱完毕,慢吞吞地走到酒店餐厅,对nv招待说:“来碗面。”

    “你是……王梓钧!”nv招待一脸惊喜,这些天王梓钧一直是跟着剧组吃盒饭的。nv招待热情地问:“王……先生要吃什么面?”

    “随便。”王梓钧说,“麻烦快点,我一会儿还要赶时间。”

    nv招待说:“不如来碗乌鱼子意大利面吧,我们这里很有名的。”

    乌鱼子就是乌鱼卵,台湾的名产,但怎么跟意大利面扯到一块儿去了?

    没多久,一盘中西合璧地面条都端了上来,王梓钧还没动筷,nv招待已经开始为他介绍了:“这是我们酒店独有的招牌菜,舍弃传统的切片乌鱼子,用乌鱼卵特调酱料,配上q弹面条,每一口都吃得到鱼卵颗粒,本土结合异国料理的新吃法,相当特别。这盘看似普通的rou酱海鲜意大利面,每根面条上沾满了一粒粒的乌鱼子。用中火快炒洋葱、青椒跟hua枝、香菇,炒出蔬菜跟海鲜清香味做基底,再将煮好意大利面一起拌炒,最后秘密武器,就是用橄榄油、辣油特调的乌鱼子酱……”

    王梓钧好奇地看着她,笑道:“你口才这么好,做招待真是屈才了。”

    “哪里。”nv招待腼腆地笑了笑,就站在旁边不远看王梓钧吃面。

    王梓钧吃了一口,微辣咸香,咬劲十足,一个字:爽!

    “以后每天早上八点送两人份到608来。”王梓钧擦着嘴,指着空空的盘子说。

    “好的。”nv招待喜道,追着王梓钧的背影说,“王先生慢走!”

    驱车来到海山唱片的时候,已经快到十一点了。

    郑振坤没好气道:“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王梓钧嘿嘿两声没说话。

    郑振坤道:“你答应给蔡琴的那首主打歌呢?她都准备录歌了。”

    “给,我有悔过别人的歌吗?”王梓钧拿出几首歌的歌谱,其中一首是给蔡琴写的《被遗忘的时光》,另两首则是《香帅传奇》的片头曲《天大地大》以及片尾曲《蝶儿蝶儿满天飞》,分别有王梓钧和邓丽君来演唱。

    郑振坤拿到了歌,板着的脸才瞬间换成笑容,说道:“跟你说个事。”

    “什么事?”王梓钧问。

    郑振坤从chou屉里拿出几张报表,叹气道:“今年第一季度的数据还没出来,但只从前两个月的信息来看,海山唱片公司的卡式磁带和黑胶唱片销售量已经持平。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最多到下半年卡式磁带的销量就要超过黑胶唱片。”

    王梓钧说:“很正常,现在的消费者基本上都是买录音机,而非是电唱机。随着老唱机一台台坏掉,黑胶唱片的销量会越来越少。”

    “唉,还是觉得有些遗憾。”郑振坤难以掩饰自己对黑胶唱片的感情,不过随即笑道,“幸好有你提醒,不然我建一座亚洲最大的黑胶工厂起来,不亏死才怪。”

    “我也有股份的,你亏我还不是要亏。”王梓钧笑着又扔了一首歌出来,“帮我找一只摇滚伴奏乐队。”

    “干什么?”郑振坤问。

    王梓钧道:“还是李登辉那个台北音乐节。”

    “哦,李市长的活啊,应该支持。”郑振坤说道。

    李登辉在此时的名声很好,自去年任台北市长以来,做了不少实事。要到十年后,李登辉才最先被李敖搞臭,接着他又抛出两国论得罪了岛内的统派和大陆。

    王梓钧把《天大地大》拿到录音棚里,让录音人员做准备,自己则找了家高档餐厅跟郑振坤喝茶去了。

    翘着二郎tui,王梓钧透过二楼的玻璃,看着下面街道上熙熙攘攘的行人,突然问道:“老郑,你说人活在世上究竟是为了什么?”

    “哈哈,”郑振坤大笑道,“你什么时候开始研究哲学了?”

    “没什么,突然一问而已。”王梓钧抿嘴一笑。

    郑振坤道:“你那个梅园呢?好家伙,听说要hua六七十亿台币,你哪来那么多闲钱?”

    王梓钧没提自己钱的事,说道:“设计已经出来了,还在审核,那么高的楼,审也要审好几次,估计得到夏天才能开工。”

    郑振坤开玩笑道:“有时候真想知道你这小子到底有多少钱。”

    王梓钧笑道:“我是半年后我至少有上千亿台币,你信么?”

    “不信。”郑振坤摇头说。

    “就知道你不信。”王梓钧道。

    在八十年代被美国bi着台币升值前,新台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保持在37到40:1之间。几个月后,等期货收割,超过千亿台币那是妥妥的,可是就算王梓钧说实话谁信?

    聊着聊着,郑振坤又聊到歌林唱片公司。

    郑振坤颇有些幸灾乐祸地叹气道:“唉,歌林唱片幕后那位大员公子听说已经撤资了,歌林唱片快到头咯。”

    歌林唱片的东家是一家电器公司,可背后有美国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注资和台湾当局某公子的入股。成立之初,海山唱片公司被其不断挖人,还不得把自己的销售渠道借给歌林使用。

    另一个时空,歌林唱片很快就把自己的销售渠道建立起来,而且利用“歌林之星”歌唱大赛完成了自己的造星机制,摆脱了高价从其他公司挖人的尴尬局面,继而统治了台湾乐坛整整十年。

    可惜,这一世由于王梓钧出来搅局,“歌林之星”大赛早就没了那般号召力,好的歌手苗子都纷纷奔着海山而去。歌林唱片自己只能靠一些二三线的小歌手支撑,重量级的歌手全是从其他公司高价挖来的。

    台湾七十年代最红的四位歌手刘文正、高凌风、邓丽君、凤飞飞(刘家昌更多时候属于音乐制作人),其中刘文正、高凌风、凤飞飞本该都是歌林旗下的歌手,可现在仅仅只有凤飞飞在歌林,刘文正、高凌风和邓丽君全都齐聚在海山唱片。

    如今邓丽君的新专辑宣传如火如荼,更传闻王梓钧也即将出唱片,这压得歌林唱片更加抬不起头。

    歌林唱片公司从海山唱片高价挖来的歌手、也是歌林的顶梁台柱之一甄妮,年初的时候合约期满,已经远赴香港发展了,少了一个重量级歌手的歌林更加窘迫。

    首先是哥伦比亚唱片公司觉得在台湾发展困难,选择了撤资;接着是那位公子甩手走人,他本就是来玩玩nv歌手的,现在玩腻了又赚不到什么钱,当然要chou身。

    两个靠山一走,歌林电器及歌林唱片根本就没资格再和郑振坤玩牌了,衰落是早晚的事。

    王梓钧面带微笑地喝着茶,心里想的却是明年滚石唱片就要成立了,自己是不是该伸把手投资帮助一下呢?

    什么?段氏兄弟你说不用帮忙,你们有钱。哎,我真是诚心来帮助的,你们就不要拒绝了,拒绝也没用,钱我出定了!

    即便是做一下恶人,王梓钧也要拿下滚石,这可是出过罗大佑、潘越云、小虫、周华健、李宗盛、伍佰、张震岳、张信哲、任贤齐、徐怀钰、梁静茹等一大堆红歌星的巨牛唱片公司啊!

    虽然王梓钧可以一直打压它,将它的歌手提前抢过来,可这得hua多少心思?最便宜的,就是与段氏兄弟合作,打造出全亚洲最大的独立唱片公司,他王梓钧只需要在背后数钱即可。

    !

    。

    492【原乡】

    492

    王梓钧和郑振坤吃了午饭,下午回到海山唱片的录音棚,一直忙活到晚上,才把那首《天大地大》给完美的录制下来。【。zhulu。 造神最新章节】e看 免费 提供

    至于《蝶儿蝶儿漫天飞》则是由邓丽君来唱,邓丽君现在正在全岛巡回做新唱片宣传,得还有两天才能回来。

    “爸爸,爸爸!”一回到家里,好几天没看见爸爸的林熠飞奔进王梓钧怀里。

    王梓钧抱起儿子,问道:“在家有没有听妈妈和青霞阿姨的话啊?”

    “我很听话,早上起chuang我还帮妹妹穿衣服呢。”林熠自豪地说。

    “哇,这么厉害,那这几天有没niaochuang?”王梓钧笑着问。

    林熠垂着头,细声细气地说:“niao了两次chuang。”

    王梓钧见儿子情绪低落,安慰道:“呵呵,没关系,爸爸妈妈小时候也niaochuang,等你长大了就不niaochuang了。”

    “真的吗?”林熠问。

    “当然是真的,骗人的是小狗。”王梓钧道。

    林熠伸出小指头道:“拉钩。”

    “好,拉钩。”王梓钧跟儿子拉着钩,小霏雨也p颠p颠的跑过来。

    霏雨在两个多月前就已经满了两岁,林熠再过半个月就满四岁了,两个孩子一天天长大,王梓钧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王梓钧一手抱着一个孩子,问道:“小熠,你妈妈和青霞阿姨呢?”

    “妈妈在看,青霞阿姨在写字。”林熠说道。

    刘妈端着菜出来,朝王梓钧笑道:“不知道先生你要回来,幸好多做了一点。”又回头朝厨房喊,“美枝,快去请两位小姐下楼吃饭。”

    美枝是刘妈的小nv儿,十五六岁大,为人老实,来家里帮忙照顾两个孩子的。

    林清霞和林凤娇很快下楼,看到王梓钧时,林凤娇脸se一喜,林清霞却是投了个幽怨的眼神过来。

    刘妈是老人,对一夫二妻的事情,没感到什么不妥,反而觉得像王梓钧这么有能力的男人,只有一个nv人才奇怪。

    美枝年纪轻轻,心底却有些鄙视王梓钧hua心,不过这种想法也是埋在心里,毕竟是王梓钧给她发工资吃饭。吃住在王家,不仅能拿到远比一般工人高的工资,每天的工作也轻松,除了看顾一下小孩子和帮忙做家务外,还有时间看电视和玩游戏机。这种生活,让美枝觉得自己简直活在天堂。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没吃几口n铃就响了。

    美枝努力地表现着自己,飞快地跑去大n,拉开一个小窗口,看到外面站着个四五十岁戴眼镜的男人,斯斯文文的,不像是坏人。便问道:“先生你找谁?”

    “我找林清霞小姐。”男人道。

    “你是谁?找林小姐什么事?”美枝问。

    男人说:“我叫李行,是个导演,找林小姐谈拍电影的事情。”

    美枝说:“你等一下,我去问问小姐。”

    美枝回到饭厅,说道:“青霞小姐,外面有个叫李行的找你,说是谈拍电影的事情,要不要他进来?”

    “人家都上n了,难不成要赶出去?吃个饭也不得清净。”王梓钧苦笑道。

    王梓钧和林清霞拍的第一部戏,就是李行的导演,算是他们的入行引路人之一,这点情分却是不能丢的,不然以后被人戳脊梁骨。

    林清霞道:“李导打了几个电话来了,我说要带小孩没时间,没想到今天居然直接登n了。”

    王梓钧对美枝说:“快去开n吧。”

    林凤娇放下筷子,问道:“我和小熠要不要避一避?”

    王梓钧和林清霞对视一眼,说道:“没必要,反正迟早他们会知道。李导的嘴还是很严的。”

    李行今年49岁,这几年他的文艺片虽然还是tg卖座,不过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走进饭厅,李行就闻到一股饭菜的香味,正想说句玩笑话来避开闯人家晚饭的尴尬,结果却看到林清霞和林凤娇坐在王梓钧身边,饭桌上还有两个小孩子。

    李行的脑子当场就当机了,他马上要拍的这部戏叫《原乡人》,心目中的nv主角人选是林凤娇,但无论怎么也联系不到林凤娇本人,才转而来请林清霞。

    却没想到,要找的人居然就在王梓钧家里。看这情形,李行转了个脑子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不过还有些无法确定。

    “李导,快坐,还没吃晚饭吧?”王梓钧对刘妈说,“刘妈,快去添一副碗筷。”

    美枝立即说:“我去!”

    “不用,我吃过了。”李行撞破别人的si密,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开口说正事。

    王梓钧站起来,走到一个酒柜前,拿出一瓶茅台,笑道:“吃过了就坐下来喝两杯吧。这可是对面解放军飘过来的正宗茅台,我在金n的时候拿回来两瓶。一瓶孝敬了老爷子,一瓶还没舍得喝呢。”

    王梓钧很随意地给李行倒酒,倒是打散了李行的尴尬。

    李行心想人家都不在意,自己还多想什么,与王梓钧碰了下杯,酒杯举到嘴前还没喝,就闻到一股浓郁的酱香味,当即喝彩道:“好酒!”

    几杯酒下肚,气氛很快就融洽起来,李行也对林清霞和林凤娇两nv与王梓钧的关系选择xg遗忘,而是跟王梓钧聊起了电影。

    李行赞道:“梓钧,你那部《夺面双雄》很有味道,我这个不太喜欢暴力片的老古董都看得很舒服。难得你在暴力戏中间,居然能将情感表现得那么细腻。”

    “多谢夸奖。”王梓钧举杯笑道。

    李行突然问:“票房多少了?”

    王梓钧道:“全球票房3亿多美金了吧,具体多少不清楚。”

    “嘶!”李行吸了口凉气,随即无奈地笑道,“我一部电影平均1000多万台币的票房,要拍上百部加起来才有你这一部的票房那么多。人比人,气死人啊!”

    王梓钧道:“话可不能这么说,李导你的全是低成本电影,次次以小博大,一样是赚回好多倍的利润。”

    “不提了,说起来就伤心。”李行终于进入正题,“这次我来,是来请演员的。”

    王梓钧道:“不知道李导要拍什么电影?”

    “《原乡人》。”李行道,“讲的是台湾乡土文学的奠基人钟理和先生。”

    王梓钧点点头,乡土文学这几年在台湾影响很大,李行要拍乡土文学的开山祖师算是不错的选择。

    李行怕王梓钧不了解钟理和这个人,介绍道:“钟理和先生生于日统时期的台湾,十八岁时爱上在钟家农场做工的钟平妹,但因客家规矩,同姓之间不能结婚,钟先生在完成学业后就带着平妹si奔到了沈阳。

    为了生活,钟先生当过计程车司机,随后就辞职不干。出于民族自尊心,又拒绝了酬劳较高的日本翻译工作,只能靠怀孕的妻子为人糊鞋盒子谋生。

    1931年,钟先生带妻子搬到北平,开了一家木柴小店,并他写完平生第一本《夹竹桃》。 抗战胜利后,他率家回到台湾当教员,却因肺病咯血,不得不回老家休养,仍由妻子外出打工挣钱养家。

    1947年冬,钟先生肺病恶化,其妻变卖掉家中仅有的几亩薄田,将丈夫送进医院,作了残肺切除手术。从此钟先生身体异常虚弱,他坚持日夜写作,但收入却还是不多。其妻平妹为了支持丈夫,挑起全家生活重担,后为生活所迫去盗木材,最终不慎跌倒摔伤。祸不单行,钟先生的次子又因病错过治疗期而早早夭折。

    在多重的打击下,钟先生含泪写出一系列吐lu农民心声的《故乡四邻》、《原乡人》等佳作。1960年8月4日,钟先生在桌上修订中篇小说《雨》时,旧疾复发,伏在文稿上咯血,终于力竭而逝,时年四十五岁。被人誉为‘倒在血泊里的笔耕者’。梓钧,你说这样的人该不该为他拍一部电影以作纪念?”

    “应该。”王梓钧点点头,听了李行的介绍,他对这个素未谋面的钟先生也是肃然起敬。

    林清霞和林凤娇两个nv人更是情感泛滥,听到这种故事都快流泪了。

    林清霞说:“钟平妹nv士是个伟大的nv人,我怕我演不好。”

    李行叹了口气道:“说实话,我心中最理想的人选,还是凤娇,她来演钟平妹最合适。可惜一直联系不到她,没想到凤娇在你这里。”

    林凤娇脸蛋一红,朝王梓钧看了看,显然是对这个角se有些心动。

    林清霞和林凤娇两nv,虽然在七十年代被称为双林,不过两人的特se却是很有分别的。

    七十年代的时候,林清霞的戏路比较单一,就是演学生或者是年轻nvxg,与男主角爱得死去活来。

    而林凤娇呢?不仅可以演各种爱情戏,而且善于演贫苦、勤劳、善良的nvxg,《汪洋中的一条船》里,林凤娇简直把里面的nv主角吴继钊给演活了,在所有观众眼里,心怀大爱的吴继钊本就该是林凤娇的样子。究其原因,乃是源于林凤娇从小的经历,各种苦都吃过,更能体会到角se的心理。

    可以说,七十年代的林凤娇,从演技上来说,其实是要强于林清霞的。之所以后世林清霞的名气更大,一是因为林凤娇早早隐退,二是因为徐克的武侠片为林清霞找到了新的戏路,从此为香港和大陆的观众所熟悉。

    王梓钧见林凤娇的表情,就知道她对这个角se有些心动。当下也不提答应的事情,而是问李行道:“李导,你这部戏准备让哪个公司发行?”

    李行道:“名毅公司。”

    王梓钧说:“怎么不找王氏?名毅的发行能力可不怎么样。”

    李行笑道:“老jiao情了,换发行商面子上过不去。”

    “大众电影公司的片子以后就让王氏来做发行吧,名毅的发行能力至少会让你的电影票房低三成。”王梓钧想趁机把李行这座摇钱树拉到王氏影业的体系中,“另外,我听了李导你这个故事很感动,想为这部电影免费写首cha曲,你看如何?”说完王梓钧就清唱起来,“茫茫原乡对唐山,摇摇摆摆辞海岸。雨泼面rou,风吹帆船,存亡向天影孤单。渺渺他乡落土酸,无暝无日来打算,血汗无情,俭肠捏肚,为求生存找家园……”

    王梓钧唱的是后世罗大佑的台语歌《原乡》,唱的腔调就如同在为死人念悼词一样,可那种感觉却把台湾早期居民背景离乡,奔向未知远方那种茫然、辛酸、孤苦等等情绪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李行听到一半,手中的酒杯都差点落了下来。这首歌虽然跟主题没多大关系,但用在里面做主角逃难时的cha曲却是再好不过,甚至有可能因为这一首歌,为电影增加几成的票房。

    一首歌唱完,李行已经答应王梓钧的要求,以后他的大众电影公司的片子都有王氏来发行,这对他也是有利的。而王梓钧则把这首《原乡》以1块钱的价格卖给他做cha曲,林凤娇则是出演该片nv主角。

    当然,这只是第一部,王梓钧想的却是把李行那规模较小却名气很大的大众电影公司并入王氏影业的旗下。

    ——————

    复制了一段百科,多码七百字做补偿。

    !

    。

    493【台北音乐节】

    493

    李登辉这个圈外人用来当做政绩搞的台北音乐节,在王梓钧看来糟糕得很。【。zhulu。 造神最新章节】说是音乐节,不如说它是几场连续的明星演唱会。

    这次台北地方政fu官办的音乐节,一共持续一周的时间,邀请了岛内几乎所有的一线歌手参加。当然,一些牛比的歌手根本不甩李登辉,随便找个借口就推辞了。

    除了音乐节筹备组主动邀请的歌手外,其他歌手想要登台演出,都必须领报名表报名,还要jiao一定金额的报名费。对于知名歌手来说,这次音乐节无关痛痒,不过却是一些三流小歌手和许多民间歌手出名的好机会,报名者非常踊跃。

    一般来说,稍微有点规模的音乐节期间,前来参加的乐i从几千人到几十万人不等,里面商机无限。不过这个台北音乐节去年响应者寥寥,几个知名歌手唱完离开之后,剩下几天连n票都没卖完。

    今年李登辉为了把音乐会做大,准备从王梓钧身上下手,邀请他在音乐节开幕和闭幕的时候各唱一首歌,给的两场出场费是总计500万台币的天价。要知道,即便是请如今爆红的刘文正和邓丽君,出场费也不会超过100万台币,而且不会出来一次只唱一首歌。

    李登辉当上市长后,喊出的市政治理口号就是“物质与jg神并重、郊区与市区均衡发展”,台北音乐节是他非常重视政绩活动。毕竟李登辉此时是蒋经国的红人,王梓钧收到邀请后还真不好拒绝,何况还有500万出场费。

    从3月初开始,台北音乐节的筹备组就以王梓钧为噱头来做宣传,台北地方报纸更是大肆渲染,说什么台北音乐节是华语音乐的盛事,什么推动经济与jg神文明发展之类的词汇,跟后世大陆举办类似活动时的媒体一个调调,也不知是谁在学谁。

    特别是这两天,宣传力度越来越大,搞得对音乐根本不感兴趣的一般老百姓都知道王梓钧要参加一个什么劳什子的音乐节。

    除了王梓钧之外,邓丽君、凤飞飞、刘文正、高凌风等人,也成为宣传的噱头。就这点来说,这次音乐会更像一个明星演唱会。在音乐节开幕之前的一周里,从台湾各地,甚至是香港、澳n和东南亚的少数歌i都纷纷汇聚台北,对这些人来说,就是hua钱买n票来看群星演唱会的。

    台北市立bang球场,这里是王梓钧第二次开演唱会的地方,也是后世台北小巨蛋的所在。

    夜幕还没降临,bang球场里就汇聚了两万人。bang球场观众席有数千座,外围可容纳一万多人,球场上也可以站人,两万人进来还宽松得很。向音乐节筹备组jiao了钱的小贩纷纷把摊子搬进来,啤酒、烤rou、各种小吃应有尽有。

    王梓钧来到bang球场时,看到这里luan糟糟人挤人的场面,不得不赞叹这奇葩的音乐节会赚钱。小歌手参加演出要jiao报名费、歌i要买n票入场、小贩要jiao钱入场、还有几家电视台的转播费用……合着什么人的钱都给李登辉赚去了,王梓钧这些红歌星的出场费根本就是九牛一ao。

    王梓钧看到一行人排众而出,走在最前面的,正是西装革履、面带微笑的李登辉。这台北音乐节就是李登辉发起的,他自然要来参加开幕式。

    李登辉身边一个跟班在其耳边悄悄地说了几句,然后指着不远处的王梓钧。李登辉眼睛一望,立即满脸微笑地走过来,伸出手亲切地说:“难得请到王先生,百闻不如一见啊,果然是我中华民国的青年俊才!”

    “哪里,哪里,李市长是我们的父母官,以后还要您多多照应!”王梓钧和李登辉握着手,眼睛仔细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在后世背负无数骂名的老家伙。

    三七分发型,带着厚框眼镜,有着大学教授的儒雅与严谨。仅仅看外表,又有谁想得到,这厮在大学里曾经加入过,又因为恐惧而,最后被台当局调查,为了保命,把以前的同志全都供了出来。结果,李登辉自己立功后避祸留学美国,而整个台大的支部因为他的告密被连根拔起。

    这个黑历史,还是后来李登辉当上总统后,李敖曝光出来的,由于各种证据确凿,李登辉百般狡辩,却是越描越黑。开始李登辉说那只是同名同姓的人,不是自己,后来抵赖不了,又让其御用文人说自己确实加入过共党,但后来因为理念不和了,并没有告密。

    这就更搞笑了,当时台湾白se恐怖盛行,凡是跟大陆沾点边的全没好下场。李登辉一个加入过的人,居然在台大支部被掀翻后,堂而皇之地公费留学,不是他告密的谁信?这是在侮辱群众智商么?

    想起这厮就是条毒蛇,王梓钧不敢打起,打起一万分jg神和李登辉闲聊胡扯,不时还拍些没有什么营养的马p。

    只聊了两三分钟,李登辉就跟王梓钧告辞,跟其他人拉家常去了。

    李登辉一路前行,碰到一些有名的歌手都会停下来说几句,有时候也会亲切地跟一些普通人jiao谈。

    亲民啊!

    王梓钧看着却想笑,李登辉这厮的行为,让他想起蒋经国。可以说,李登辉完全就是在模仿蒋经国,随时随地地塑造自己的亲民形象。

    王梓钧正在心里鄙夷李登辉,洪小乔已经来到他身边,笑道:“梓钧,怎么还在这里?不准备准备,你可是第一个上场的。”

    洪小乔是今天的音乐会的司仪,同时也是演唱歌手之一。

    王梓钧问道:“你怎么会跑来这里当主持人了?”

    洪小乔道:“台湾第一次办音乐节,有点兴趣,所以就来了。”

    “那现在感觉怎么样?”王梓钧问。

    “大失所望。”洪小乔摇头道,“就是打着音乐节幌子开的演唱会,从头到尾都在圈钱。”

    王梓钧笑道:“也不全是这样,每天上台的一线歌手不过两三个,半红不白的歌星也就十来个,大多数还是默默无闻的歌手。对于这些歌手来说,是一次展现自己的好机会。”

    “但愿吧。”洪小乔叹气。

    王梓钧突然看着前方笑了,只见一头爆炸发型的高凌风走进来,身后跟着八个彪形大汉,显然是他的保镖。

    “这家伙排场十足啊!一股国际巨星的风范。”王梓钧好笑道。

    洪小乔听到王梓钧这话,扑哧一声就笑了出来,跟身后只跟着一个李京浩的王梓钧相比,八个保镖的高凌风完全就像是暴发户一样。

    说起保镖,王梓钧曾经顾了六个nv保镖分别保护洪小乔、林清霞和林凤娇。可惜,保护林清霞和林凤娇那四位,由于不想跟着她们去美国奔bo,早已经辞职了,听说其中三人已经嫁人。如今,只有保护洪小乔的那两位还在继续工作。

    洪小乔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朝王梓钧眨了下眼离开。

    王梓钧这才走向自己的伴奏乐队,等着开幕式开始。

    几分钟之后,bang球场内的灯光亮了起来,场上参加音乐节的乐i们一阵欢呼。

    洪小乔穿得很随意,还是刚才的一套休闲装,拿着麦克风走上台去。

    整个音乐节,主演出台只有一个,还有几个小演出台,是给一些完全没有名气的歌手准备的。洪小乔说了一通开场白,最后才请出李登辉讲话。

    “nv士们,先生们,非常高兴,今晚能和大家一起,来参与台北音乐节这个一年一度的音乐盛会。众所周知,我们台湾的音乐是很好的,过去二十年,台湾的华语音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香港、澳n、东南亚,甚至是日本,都有华语歌在流行……”李登辉说话很快,与蒋经国那慢吞吞的语速截然相反,“这一切的骄人成绩,都是在先总统蒋公与经国总统的带领下取得的,在此,我代表所有台湾音乐人,向先总统蒋公与经国总统致敬……”

    李登辉说了一堆套话,在所有人都快不耐烦的时候才下去,然后一个新闻局下属主管歌曲的官员出来讲话并宣布音乐节开幕。

    洪小乔重新走上台,轻轻地问了一句:“你们最想听谁唱歌?”

    “王梓钧!”全场起身大喊,他们早知道开幕第一首歌是王梓钧来唱。

    “《爱之初体验》!有请王梓钧!”洪小乔说完,台上的灯光暗了下来。

    灯光再次亮起来,一道光束牵引出挂着吉他的王梓钧。

    “喔……喔……喔……”一声声尖叫响起来,小演出台周围已经没人了,全都往王梓钧这边的主演出台聚集。

    王梓钧走到台前,捡起地上的线cha在吉他上,将自己头上的帽子反扣着,一条紧身泛白的牛仔ku,上身一件扣子没扣好的宽大hua衬衫,乍看起来有点像不良少年。

    近年来,新闻局对于歌曲的管制已经放松了许多,不然王梓钧也不敢唱《爱之初体验》这种“流氓歌曲”,更不敢今天这个打扮。

    两万乐i当中,相当一部分是王梓钧的歌i,而且大多数是摇滚i,其次才是校园民谣的拥护者。

    王梓钧这几年穿得越来越正经,台下的歌i看到王梓钧突然来这么个打扮,一下子就h了起来。

    !

    。

    494【鹿港小镇与周华健】

    494

    王梓钧朝后面的乐队打了个手势,极富感染力的前奏立即响起来,王梓钧的身体也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摇晃起来。【。zhulu。 造神最新章节】

    站在最外围的乐i,根本无法看清王梓钧的样子,不过在带感的音乐节奏带动下,许多人不自觉地开始跟着扭动身体。

    “如果说你要离开我,

    请诚实点来告诉我,

    不要偷偷oo的走,

    像上次一样等半年。

    如果说你真的要走,

    把我的相片还给我,

    在你身上也没有用,

    我可以还给我妈妈

    ……”

    没有时下摇滚歌的ji情与怒吼,取而代之的是惫懒的男声。歌词也是从头到尾的调侃与自嘲,还有那么一丝搞怪的幽默。这所有的一切,都ji起台下年轻人的共鸣。

    其他几个小演出台上准备演出的歌手也都放下正在摆nong的乐器,许多人直接与乐i一起往主演出台王梓钧这边靠拢。

    罗大佑对身旁的王正华笑着说:“梓钧大哥的摇滚,还是那么特别。”

    王正华是罗大佑的好友,两人在高中时期共同组建过乐队,后来罗大佑读大学,而王正华则进了影视圈,《闪亮的日子》就是他做的副导演。

    王正华这次是被罗大佑拉过来做演出的,他看看罗大佑背上背的吉他,问道:“你怎么突然想唱歌了?”

    罗大佑道:“歌曲审查小组不是放宽了吗?只要不改我的歌,我早出来唱了。”

    “让一让,让一让……”一个年轻人说着口音有些奇怪的国语往前挤,伸长了脖子望着远方舞台上唱歌的王梓钧。

    王正华正要说话,却被这年轻人的吉他撞了一下,差点摔倒,不由生气地说:“走路看着点!”

    “抱歉,抱歉!”年轻人举着手,微微地鞠躬笑道。

    罗大佑听他的口音,问了句:“香港来的?”

    年轻人笑道:“对啊,我叫周华健,刚刚来台湾两天,国语说得不好,见笑了。”

    “我叫罗大佑,这是我朋友王正华。”罗大佑指了指身后不远的小表演台,问道,“你也来唱歌的?”

    周华健说:“我是来台湾参加联考的,想考台湾这边的大学。本来准备再过两个月才过来,不过听说这边有一个大型音乐节,所以就提前来看看热闹。”

    “什么天长地久,

    只是随便说说。

    你爱我哪一点?

    你也说不出口。

    你认识了帅哥。

    就把我丢一旁,

    天气热的夏天,

    心像寒冷冬夜

    ……”

    两人聊天的时候,全场已经被王梓钧调动得情绪高涨,举起双手随着歌曲的节奏拍掌应和。罗大佑和周华健也停止了说话,跟着大家一起h起来。

    反复唱了几遍,大家的越来越兴奋,歌词也渐渐熟悉,跟着王梓钧一起唱:

    “想要买酒来浇忧愁,却懒懒不想出去走,想要来一包长寿烟,发现我未满十八岁。是不是我的十八岁,注定要为爱情流泪……”

    “安可!”

    “再唱一首!”

    “梓钧梓钧,我爱你!”

    “……”

    一首歌足足唱了八分钟,王梓钧准备下台,却又被乐i们轰了上去。

    王梓钧擦着汗道:“最后一首啊,这可不是我的演唱会。乐队的弟兄,《你的样子》!”

    熟悉的旋律响起,乐i们仿佛回到了七年前,ji动的情绪渐渐回复平静,继而被一股怀旧的气氛所包围。

    歌曲终了,王梓钧终于从舞台上消失,接着上台却是高凌风。

    高凌风还没开口唱歌,外围的乐i已经散去大半,他们这些人所在的位置,已经看不大清主演出台的表演者,所以还不如去看其他演出台的表演。

    罗大佑和王正华也跑回自己的舞台,随意地飙了一段吉他,很快台下就聚集了数百上千人。

    王正华和罗大佑高中时候组建的乐队在台湾南部小有名气,不过台北却没几个人知道。王正华现在是做导演的,罗大佑也几年没唱过歌了,所以此刻完完全全的算新人歌手。

    周华健独身一人,背着吉他吃着烤rou,优哉游哉地站在下面看着罗大佑玩吉他。周华健今年虽然还不满十九岁,可对玩音乐还是比较拿手的,中学时候i上温拿乐队,搞得留级一年,后来又在香港的业余歌唱大赛中拿到冠军,并由此在无线台接受了为期六个月的免费歌唱训练。

    周华健吃着烤rou,饶有兴趣地看着罗大佑,想听听台湾歌手到底有什么实力。

    段钟潭在王梓钧下台后,就想要去堵住王梓钧做采访。他现在还没和哥哥一起创立滚石唱片,不过却办了一本《滚石》杂志。段钟谭一直想为王梓钧做音乐方面的专访,可惜却总是没有机会约到王梓钧,这次听说王梓钧参加音乐节,段钟谭就亲自跑来了。

    可惜,还没等段钟谭凑上去,王梓钧早被一群一群的歌i围住。

    “唉!”段钟谭叹息一声,看来今天又不能和王梓钧联系上了。

    段钟谭对主演出台的高凌风没什么兴趣,转而向其他几个小演出台走去,他想看看今天能不能发现几个有潜力的歌手。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繁荣的都市过渡的小镇,

    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

    从没有听过的歌曲传入段钟谭的耳朵,段钟谭心中一震,寻着歌声飞快地挤过去。等看到唱歌的人,段钟谭不禁笑了。他从76年开始做音乐杂志,罗大佑为电影创作的一些歌曲,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罗大佑这边演出台下聚集的乐i越来越多,转眼之间已经有数千上万人,甚至比高凌风那边的主演出台还多。

    不似王梓钧唱《爱之初体验》时那种疯狂,大多数乐i都是站在那里侧耳倾听,脸上lu出若有所思或者回忆怀念的表情。

    周华健作为一个刚到台北只有两天的香港人,只是觉得这首歌还不错而已,他无法理解身边的乐i为什么会对这首歌如此大的反应。

    段钟谭却是知道,如果这首《鹿港小镇》不被当局封杀的话,罗大佑绝对要火,甚至有专业唱片公司帮忙的话,凭这一首歌,罗大佑就能挤入一线歌手的行列。

    台湾这几年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来到城市。在繁荣的同时,也暴lu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来自小地方的年轻人站在大都市里,繁华与霓虹与他们格格不入,未知的前途让他们产生不满与恐惧的情绪,而更多的却是i茫与失落。

    罗大佑这首《鹿港小镇》,正是唱出了此时台湾所有草根群体的心声。如果说王梓钧刚才那首《爱之初体验》是唱歌年轻人和摇滚爱好者的爱情歌,那么罗大佑这首《鹿港小镇》,则是所有台湾草根的呐喊怒吼,以及对当局经济发展政策的质疑与拷问。

    距离小演出台很远的地方,摆脱了乐i纠缠的王梓钧,默默地听着罗大佑的歌,又惊又喜。

    罗大佑这首《鹿港小镇》,可是首政治歌曲,居然整整提前三年出来。另一个时空,这首歌一出就红爆整个台湾,各种“鹿港小镇餐厅”、“鹿港小镇游戏厅”、“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