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调教初唐 > 第 155 部分

第 155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盐樟嘶实勐霾┑娜耍芑峥囱凵诤芏嗍焙颍钍迨宀环奖愠雒娲砟承┦虑榈氖焙颍蛘呤浅荚谀承┪侍馍洗t诮┚值氖焙颍淌迨逋芷鸬狡姹В踔劣锌赡芊窗芪ぃ庖彩抢钍迨宥猿淌迨逭飧隼掀シ蚣壬从侄鞒璨欢系脑颉?br />

    老爷子没理我,只是又继续说着李叔叔私下里边跟他聊起的话题:“陛下有意让你带一些此种占城稻去江南一带,看看能不能有地域种上两季。不过陛下只是稍微一提,因为这也还得让工部再作一些试验,陛下的意思,也就是让你去江南之后,试种一些罢了。”

    “既然是陛下有令,孩子自该遵令而行,不过,孩儿以为,百姓们久种稻种,已然习惯了他们的耕作方式,若是让他们换种而耕,孩子儿其中那些官员好心反而办成了坏事。”大哥点了点头,不过,表情显得有些难为,不过大哥的考虑也很全面,怕啥?最怕的就是官员不作为,要不然就是作为太过份了,这一样来,反而挠得天怒人怨。

    “唔,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再斟酌一下也是好的。”老爷子点了点头。听了这话,我忍不住有些急了:“大哥,俊倒是有个办法,或许可让那些百姓跟着种。只是……”我瞅了老爷子一眼,有些担心老家伙一会又找我的碴,说我又搞公私不分。

    “哦?二郎有何想法,尽管言来无妨,这是在家里,说错了,为父也不会骂便你是了。”老爷子斜了我一眼,见我那种表情,忍不住卟哧一笑,借着喝水掩饰,换上了温和的笑脸之后言道。

    第663章 娘亲的忧患意识

    “父亲既然这么说,那孩儿请大胆直言了,还请大哥与父亲指点一二。孩儿想问,若是大哥到了苏州,可以不可以借着官府之力,买上个数千亩地。”我抿了抿嘴,还是决定把想法说出来。

    “嗯?”老爷子和大哥对望了一眼,目光都显得很是迷惑。

    “二弟你此言何意?为兄可真糊涂了。”大哥挠挠头,忍不住问道。老爷子拧着眉头,似乎正在探究我有何用意。我见老爷子并没有当场发彪的架势,还行,那我就继续说下去:“大哥可知道百姓的心理,就是从众。如果大哥能得陛下之授命,在江南道一带各州县,各置一片公田,出钱向林邑国请人来指导当地的百姓耕作,一面让各州县之相关农业官员学习,一来,官员能学习到此种稻种的耕作之法,二来,也能让当地的百姓亲眼看到这种稻种一年数熟的利处,你说说,谁不愿意多打一些粮食,多挣一些钱帛?”

    “好算计!二郎果然一肚子鬼门道。”老爷子一巴掌拍在大腿上,乐呵呵地指着我大笑道。然后老爷子也作出了补充:“大郎,你二弟此法虽妙,然而,运作之时,一定要谨慎,最好是先在江南东道加以运作,那里离你的治所最近,有什么问题,你可既时处置,如此一来,就算是有甚子事,你也能弹压得住,若是远了,当地的官员给你照猫画虎,整出事端来,必有鞭长莫及之忧。

    另外,老夫也知道。此稻种,越是炎热之地,越能多种,最好是尽量向南,不要向北,先在江南东道作出个榜样来,到时候,陛下定然会加以关注,到了那时候,你再逐一推广开来。那时候,呵呵呵……“老爷子笑得很是j诈。表情很猥琐。

    “父亲果然妙算,孩儿不及多矣。”我跟大哥赶紧也陪笑。谁让他是俺爹,老家伙果然鬼精,啥事都讲究进一步思三步,不愧是大唐的首辅,良相。

    “呵呵,行了行了,为父也知道。这是你的功劳。如此一来,为父也算是放了一些心思。不过大郎,你还是得小心一些,有何事。尽管信予为父,为父于朝也,也能给你一些帮助。况且,江南道之官吏,为父不说大话,但是,江南道之官吏,十之三四,出自为父的门下,其他地官吏,怎么的,也得卖卖我这个当朝首辅的薄面。”老爷子说这话的时候,虽然表情显得很平静,但是我分明瞅见了老爷子目光之中的一股傲然之色。爷估蹲一起合计了一个多时辰,直到老爷子面现倦色这才告退。

    两天之后,李治等几位小王爷和几位未出嫁的公主就全挤我家来窜门,头痛,可我也不好意思拒绝,况且,李叔叔还亲自跟我打了招呼,他的闺女娃子们喜欢去我那儿玩,让我好生照料,我能说啥?我总不可能跟李叔叔要伙食费、酒水费和门票钱吧?那样的话,怀疑老流氓抄大棒跟我要他闺女的青春损失补偿了。

    娘亲倒是笑眯眯地在阳台上,戴着一副蝶形的墨镜,瞅着不远处地老三还有李明达这位晋阳公主在游泳池边的沙滩上堆沙子玩,边上,几个小p孩子又滚又爬地,跟群野猴子似的玩得不亦乐呼。

    “娘,孩儿去把他们都揪过来,你瞅瞅,都成啥样了。”穿着沙滩衣地我在边上揉了揉脑门,很是伤脑筋。房泰和房斌两人像是两条毛毛虫似的,在沙滩上不用手脚,在边上拱来拱去的,看得边上侍候的仕女和家丁们都乐的笑歪了嘴,实在是有损形象得很。

    “由他们闹去吧,你小时候比这些个娃儿更能闹腾,这有甚子?孩子们多闹闹,才长得结实。”娘亲撩了撩耳边的发际,朝我嗔道。顺便还扯了我一把:“二郎,你瞅老三跟那位晋阳公主,两小玩得多热乎,边娘都觉得心喜。”

    我翻翻白眼:“正常,房斌和房泰都小了老三好几岁,他们之间有代沟呗,平时里,没了玩伴,他只能给弟弟们当个孩子头,眼下有个漂亮的妹妹陪着他,由着他摆显,他能不乐吗?”

    娘亲依旧是一副乐孜孜地模样:“娘可看不像,对了二郎,那晋阳公主多大了?”

    “十一了,咋了娘?您该不是想……我地老天爷,娘,您可别想歪了,咱们家老三才多大,怕是开裆裤都还没穿过瘾,p帘都才拆了没两年,您该不是现在就琢磨老三的亲事了吧?”我差点抱着栏杆昏了过去。

    娘亲把我地话当成了耳边风,自个还在那小声地嘀咕:“这丫头又漂亮,又伶俐,瞅瞅,俩小笑得多欢哪,二郎你那是甚子表情?就你能娶个公主,你弟就不能聚啊,瞅你那德行。”

    “娘,算我服了你了,你爱咋咋的,可您也得想想老三才多大?人家晋阳公主都十一了,比咱们家的老三大了四岁。”我趴在栏杆上,一副有气无力地样子。

    娘亲摘下了墨镜,一双眼睛里全是精明的算计:“你弟弟是还小,可人家晋阳公主不也还小嘛,再说了,大四岁又怎么了,你娘还比娘大了近二十多将近三十岁呢!你可别忘了,你那武氏不也就大了你好几岁吗,就不许你弟弟娶个大点的媳妇?再说了,你弟弟捡了你那一副子无皮无毛的臭脾性,就该娶个稳重大气的压压他,不然,他还不翻了天了。”

    娘亲已经陷入了幻想不能自拔,得,您老人家想咋办就咋办?我懒得c嘴,正在边上无聊的翻白眼,娘亲突然推了我一把:“去,给娘把你媳妇叫来。”

    “叫她干吗?娘,不是孩儿说您,这也太早了点了。”我挠着头,女人实在是难以理解的生物,包括我娘亲。娘亲瞪了我一眼,然后戳了我一指头:“混小子,娘懒得跟你说,娘自个跟你媳妇说去,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当年你大哥跟你大嫂订的就是娃娃亲,要不然,哼……”看着娘亲的背影,我实在是无语了。

    夜,李漱靠在我的怀里,躺在露天的塔台上,还未入秋,天气依旧炎热,虽然已经是夜里了,不过,依旧感觉浑身透着一股子燥热劲,不过,李漱就像一根冰g,抱着她实在是夏天的一种享受。

    “俊郎,你也该抱够了吧,老往我身上黏着干嘛,这儿都出汗了,还不放手。”李漱拿手肘顶了我一下,对我拿她当消暑工具的行为很是愤愤。

    “别急嘛,羔羊美人,咱们夫妻俩好不容易逮着个空单独相处,为夫还有事儿跟你聊呢。”我笑着香了一口李漱的后颈,滚烫的吐息吹得这位天香国色的漂亮妞浑身发软。媚媚地横了我一眼:“哼,没安好心。”伴着她的吐字,似乎空气里都泛起了一股子淡淡的y靡的气息。害的我小心肝的跳动速度陡然间就快了几分。

    手微一用力,又把李漱勒紧了几分,身上的单薄衣物几乎没办法阻隔我们交缠的肢体,李漱的眼儿在月光之下,显得那样的波光荡漾,仿佛是天上的星月已经缀在了她那双慵懒而半展的黑眸里边,诱惑的红唇也润得像是抹了一层永远不会干燥的蜂蜜一般:“俊郎,她们都还在那边玩儿呢。”李漱拿眼角的余光扫了桥的尽头对面的封闭式观景台,朝我腻声道。

    我只得悻悻地暂且罢手,亲了一口这个一逗就出火的漂亮妞。“美人儿,下午我娘亲跟你说了甚子?”

    “对了,俊郎不问,妾身还真险些忘了跟您说了,今个婆婆来找妾身问了好些我那妹子的事儿,看样子,怕是相中我们家的兕子妹妹了,呵呵呵。”李漱一下子就来了精神,原来半眯的眼儿瞬间睁得溜圆,兴奋的眨着长长的睫毛,看样子,八卦永远是女人的天性。

    “可别乱说,我娘看上,那是我娘的事儿,你妹妹跟我家老三,眼下年纪可都还小着呢,现在不过是玩伴而已,万一传闻了出去,可就不好了,你也劝劝我娘亲才是。别人听在耳中,还以为是咱家故意放出的风声,到时候,你爹若是知道了,还不得气的直跳脚?不给为夫小鞋穿才怪。”我压低了声音正容言道。

    第664章 逍遥的李叔叔

    虽然我知道晋阳公主很得李叔叔的宠爱,或许是后世那种老师一向反感未成年人谈恋爱的心理在作崇,还有一点,就是李明达这位公主我也好歹记得一些关于她的事迹,那就是,她好像活不太长,我不是神仙,我没办法改天逆命,虽然出于同情的心理,我让她多注意加强身体的锻炼,只不过是希望她茁壮的成长,可谁知道会不会出现什么天灾人祸,我可不希望老三还没成年就成了一个可怜的鳏夫。

    毕竟,老三是我血脉相联的兄弟,我不希望他受到这样的伤害,所以,我希望家里人都先以一种冷静的目光来看待这个问题,至少在老三成年之前,先有耐心一点。

    李漱对我的小心轻毫不在意,横了我一眼,软软的手指头在我的脸颊上轻轻地一划:“俊郎您也太多心了,传闻,传闻的事儿可多了去了,当年,妾身跟俊郎可不就传了不少的风言,哼,爱传传去,妾身才不在意别人怎么看。”尖翘可爱的下巴高高地抬起,眼中尽是傲然之色,她的眼中,别人再说什么,再做什么,仿佛都与她无关。

    骄傲的羔羊,永远是这样,不过,她确实有值得骄傲的本钱。“那是,谁让咱俩的缘份就那么深呢,不过,还是小心一些罢了,毕竟你妹妹也还小,等老三再大上一些,那时候再跟你爹爹略略一提也不是不成的。”

    李漱眼珠子转了一圈,不知道在想啥子,不过倒是满口的答应:“俊郎您自管放心便是,妾身自然不会乱传自己妹妹的事儿。”

    这个时候。那股子味儿又传了过来,我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在我怀里地李漱抬起皓腕在鼻前了扇了扇:“俊郎,咱们回屋吧,想来屋里已经熏过了,该不会有臭味了。”

    “唉,可惜为夫不知道还有什么能驱蚊,不然,才不愿意嗅这股子味儿。”我长叹了声,我只知道是菊科的某种植物可以驱蚊子,可我不是生化专家。家中一般都用一种发着臭味的篙类植物点燃来驱蚊虫。

    ————————————————————————————-—————————————————————

    “这到底是啥玩意,这么臭?”我凑到了那根燃了半截的篙草前蹲下打量。婉儿在边上轻言细言地答了我的疑惑:“这叫臭篙。又叫黄花蒿,是专门拿来驱蚊虫的。”

    “黄花篙?”我挠挠头皮。这名字有些耳熟,似乎在哪儿听过。边上的李漱也起身了:“走了啦,臭哄哄的,有甚子好瞅的,妾身困了,身子乏得厉害呢……”未着袜的小脚丫轻轻地在我腿上踢了一下。我哪里不明白这位漂亮妞地心思。

    转身,一把抄起。一脸y笑:“乖羔羊。走,为夫抱你回房。好生地歇息。”

    下课了,还没离开皇宫,赵昆奉了李叔叔的命令来唤我过去。也不知道又有啥子事情,告别了这几个学生王爷,跟羊赵昆朝着太y池边走去。“赵大人,今个陛下不在栖凤阁办公?”

    “没,陛下已经做完了公务,眼下正在仙人足履边纳凉呢。”赵昆答了我一句,继续当年引路,不多时,来到了地方,李叔叔正顶着副蛤蟆太阳镜,坦胸露背地靠在摇椅上,哼着y阳怪气地小调,拍着肚子晒着太阳很是逍遥。

    见了我的到来,李叔叔朝我招了招手:“贤婿来了,快来坐下吧。”

    “岳父大人好心情,这么热地天儿,您还晒太阳。”我抹了把脑门的汗水,接过了边上侍女递来的梅汁,一口就喝了大半,全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子舒爽。

    “老夫这不也在学你吗?抹了这玩意之后再晒晒,身子可活泛多了。”李叔叔指了指边上的玻璃瓶,里边装的正是我整出来的防晒霜,看样子,李叔叔从我家里可是捞了不少的好东西。

    “漱儿成天往宫里送东西,老夫都能沾这丫头地光了,呵呵,还有朕地那几个妃子,怕是这会子正在抹着那个叫什么来着?”李叔叔拿手朝着脸上比划了一下,我靠,李漱这丫头,可真够顾家的,连美容用品也往宫里送。

    “哦,那叫美白美容膏,小婿在家里呆着无聊,就瞎琢磨出来地。”朝着李叔叔挤了个笑脸,抹了把脑门上的汗水,天气可真够毒的,热辣辣地太阳,就算是在太阳伞下,那身边鼓荡而过的热风,把四下的植物也都烤成了干巴巴的绿色,显得焉呆呆的,跟我差不多,没点儿精气神。

    “来人,带朕的贤婿去换一套沙滩装来,瞅你那模样,都晒成甚子,快去,老夫还等着你跟我聊天呢。”李叔叔见我这模样,很是无奈地挥了挥手。半盏茶的时间,我总算是脱下了身上的官袍,换上了一身洋溢着新时代气息的沙滩装,上好的薄绸做成的立领之衬衫,凉快得紧,下身是一条半截形的短裤,眼下,这种装束已经成为了大唐夏流行的一种风潮,别说达官贵人,就算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也已经照着这种样式来裁剪下田干活的衣物,因为简便,又省布料,而且还凉快,加上李叔叔这位皇帝都这么穿,谁敢说什么有辱斯文?就连孔颖达那老儒生在家里也都是这么穿着的。

    拍扇扇着,边上摆了杯用玻璃杯盛着的梅汁或者葡萄酿,这才能叫生活嘛,抿了一口梅汁,摊开了折扇,好歹自个总算是能觉得心里静了下来,也不像方才一般觉得太过炎热了。

    “贤婿想必也知道老夫让你大哥去江南道任观察使一职之事了吧?”李叔叔恋恋不舍地从摇椅上站了起来,身上的皮肤比起往日的白晰,显现了一种健康的红铜色,李叔叔很满意,地伸了个懒腰,接过了侍女递来的衬衫披上,走到了太阳伞下摘掉了墨镜,眯着眼儿笑道。

    “嗯,小婿已然听大哥跟父亲所过了,家里边都高兴坏过。”我乐呵呵地咧咧嘴道:“小婿替兄长谢过岳父大人……”

    ————————————————————-——-————-—————————————————————

    “不用谢老夫,你大哥若是没本事,老夫也不会委以重任,对了贤婿,如今辽东之事态,似乎又起了变化,你可知晓啊?”李叔叔抿了口梅汁,美滋滋地砸巴砸巴嘴朝我笑言道。

    我点了点头:“小婿也知道一些,百济和新罗如今见我大唐只稳守汉江一线,对其两国之间的矛盾只是从中劝解,却并不太放在心上,两边都有些蠢蠢欲动之念了。”

    李叔叔冷笑了声:“是啊,也亏得他们那么有耐心,老夫还在这儿担心,生怕他们打不起来呢,哈哈哈……如今也好,百济虽然实力稍逊,却也不是泥扞的主,至于新罗,哼,那位善德女倒也好心计,一个劲地往岑卿那儿使足了劲头告百济的状,若不是老夫再三交待,怕是岑卿还真会忍不住就把这平衡给打破了。”

    “善德女非是善与之辈,不出半年,百济与新罗之间必然会发生战事,贤婿依你之见,何人能胜?”李叔叔歪过了脸来朝我询道。分明是想考较我的智商,我煞有介事地翻了翻眼珠:“自然是我大唐胜。”

    “哈哈哈!臭小子,一肚子坏水。”李叔叔很是喜悦地笑骂道。鄙视这个老流氓。

    李叔叔拿着扇子轻轻地扇着风:“你大哥再过一个月,交接完了吏部的事儿,就该往苏州赴任了,你是他弟弟,对老夫的安排,有什么看法,说说。”

    “小婿倒是没多大的意见,只是觉得,咱们大唐的路,修得还不够多,还不够好而已。江南之地,若能开发出来,必然可与关中之地比肩,甚至可以过之,但就有几样,阻拦了江南的发展。”李叔叔既然问了,那我就答,反正为我大哥说些话,这本就是一家子人该做的。

    李叔叔没说话,只是颔首示意我继续。我抿了口梅汁,继续发表着我的见解:“其一,就是道路,道路不畅,发展就是大问题。岳父大人也该知道,如今长安、洛阳、晋阳之间的三角之地,被以水泥直道予以贯通之后,这一带的发展速度,特别是工商业的发展速度,可以用飞速来形容,而且,笔直而宽阔的水泥直道用以运输材料、物资、甚至是各地收来的赋税,也比往常畅通了不少。”

    第665章 流球,大唐的一块跳板!

    “嗯,贤婿的目光,也看得长远啊,上次山东之地遭灾,长安到洛阳,仅花了三天两夜,而从洛阳至灾地,却整整半月有余,而且损耗之大,明眼人任谁都能瞧出其优其劣。”李叔叔拍了拍自个的大腿有些伤感:“我大唐立国以来,百姓出以劳役,所为何事?还外乎有三,其一,征战沙场、为国效命,保家为国,使我大唐能下安皆安;其二,修整水利、疏通河道,让百姓能从中得利,少遭灾荒;其三、就是修筑道路,增加我大唐的商旅之流通,加强各地之间的往来,更是便于朝庭治理天下,掌控四方,可到头来,官吏进心了吗?百姓出了劳役,可照样路还是不成?朕也不能全怪官吏,也不能怪百姓……”

    “岳父大人圣明,百姓每年抽时间劳役,虽然也是为了他们自己,但若各地之官员并没有考虑到百姓的心思,对朝庭的政策没有宣传到位,或是宣传不够,他们自然觉得是为了他人而干活,这样一来,就缺乏了自觉性,就算是没有消极怠工之意,怕是心里也有想法,况且百姓不通建筑,不过是以按老法以黄泥铺道,不过年余又得重新修整,来来去去,总不是办法。”

    “是啊,所以,老夫才咬着牙,顶着这满朝的压力,以战俘修筑道路,以工部的官吏为导,以军人监押,战俘既得不死,又能饱腹,长年筑路,反比百姓劳役更加快捷。嗯,扯远了,贤婿还是快快说下去。”

    “其二。就是我朝的海运不足。小婿这一段时间以来常常对我大唐辽东一战的后勤工作加以揣磨,其中发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海运,优于河运,而且比之驱使百姓运送粮赋有更大的便利空间。”李叔叔微微一扬眉,看着我。“你且说说,怎么个便利法?”

    “岳父大人,小婿曾算过一笔帐,辽东一战,发民夫二十万。所运地大军粮草锱重不过其半,而壤平道行军大总管张大将军所率之海军。以舰船所运的大军粮草锱重同样也近其半,可是。只需水手不过两万,民夫发运,必须要由洛阳经晋阳而至营州,再经营州转往辽州,路遥千里,耗时日久,所以我大军未动。粮草锱重已经在数月之前就往营州输送。其中的耗费,尽然过半。而海运。起于洛阳,由山东之莱州而发,至卑沙城。海路不过三百里之遥,二日即到,其中之耗,几可不计,相一对比下来,小婿才惊觉其中的差异之大。”我话音刚落,李叔叔倒真是吃了一惊坐起了身来,敲着茶几:“真有此事?”

    “岳父大人,这还是因为小婿与前工部尚书,如今之工部大匠作阎立德交好,从其处而得知的,非是小婿戏言尔。”我正容道。

    谈了一大堆,关于江南一带的发展状况和预期前境,但是,有些事儿我没跟李叔叔说,毕竟是家里人,有些事儿要好说得多,而且我大哥更能理解我的想法,最主要的是,我希望让大哥能多建功勋,我若是直接跟李叔叔说了,到头来也不过是拿点儿赏赐,那可就太还不来了。

    正事聊完,跟李叔叔一起下了游泳池里畅游了一趟,一身的热气全收,任由着水波把自己挤来飘来荡去,李叔叔坐在池边,抹了把脸上的水渍:“贤婿,老夫尝听人言,你欲请奏科举增加考农学之科目,可有此事?”

    正在感受水地清凉的我下意识地一愣,抬眼皮瞅了李叔叔一眼,老流氓啥意思,李治这小p孩不傻,咱把名声推我身上了?

    李叔叔似笑非笑地道:“你瞅老夫也没用,稚奴告诉老夫地时候,老夫就料定是你干的,不然,为何《大唐时代周刊》、《大唐日报》之上何以出现占城稻地消息,稚奴老实,老夫不过一问,这孩子就直接说了,是你的主意,他亦觉得你的这个建议于国,于民,于社稷皆有大利。”

    “其实这事儿也是我与太子殿下在讨论占城稻时起的念头,也与太子殿下进行了交流,所以,岳父大人猜对了一半而已。”我耍无赖,不过这也是实话,况且李治也很快就能领悟到我的心思,所以,我这么说并没有什么欺瞒之处。

    “呵呵呵,老夫可没精神跟你们计较,不过,这话确实让老夫很是警醒,只不过,科举之制的改革,不能光急于一时,如今,你所献的,让学士关注地方民生,举制之时,须录于卷上之事,老夫已经准了,已经颁诏令我大唐各州县学馆,明年春闱之时,未答此卷者,不得录用。呵呵呵,老夫就得下下狠招,让那些个读书人,也知道去关心下百姓地民生、当地地官吏,有了他们,我大唐就等于多了千万之监察御吏。”李叔叔得意地笑了起来。

    “岳父大人果然妙算,如此一来,各地的地方官想欺上瞒下,暗中作鬼,也得先掂量掂量。”我很佩服,老家伙果然说做就做,至于农学地事,没关系,慢慢来,反正李叔叔不吸毒,嗯说错了,是不吃那些损人性命的鬼玩意,天天耍太极拳,加上李承乾也活着滋滋润润的,高句丽也拿下来了,他这位皇帝陛下身心上都无比地快乐,瞅他那架势,多活个一二十年不成问题。

    “大哥可知道流求。”我随意地躺着了榻上,枕着凉爽的玉枕,翘起了二郎腿晃起来,反正老爷子出去窜门子,娘亲和大嫂带着房泰和二妹还有老三去我那边打麻将去了,家里边没人,就我们哥俩,自然就随意得多。

    “流求?嗯,知道,这些日子,为兄就是忙着熟悉江南道的地域情况,还亏了二弟你帮了为兄不少的忙,从你那里弄了好些连户部和工部都没有的资料来。”大哥正盘坐在榻上,抖着汗衫笑道:“流求是三国之时方有记载,当是吴国之主孙权曾派兵到达始称夷洲的流求,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里边就有了记载,记得前朝之时,始称为流求,前朝曾三次出师流求,并且迁民移居,怎么了?你小子又打什么坏主意?”大哥笑眯眯地问道。

    “我哪有甚子坏主意,你是我大哥,我这是来帮你的,早知道你这么说,我还不如蹲在家里边干挺着。”我不满地回了一句。

    大哥大笑起来:“好好好,是为兄说错话了,给你赔罪成不?”

    “不成,好歹得给点好处,没好处我可不干。”我坐了起来,乐呵呵地道。大哥白了我一眼:“小气鬼!来人,把东屋里的那坛绿蚁酒拿来。顺便整几个凉菜。这样总成了吧?”

    “嘿嘿,不愧是大哥知道我的心思,小弟多谢大哥的慷慨了。”

    “你啊,为兄也不知道你倒底是来向我献策,还是来占偏宜的。”大哥抄起了酒壶,给我倒了一杯,一股子轻甜的酒香幽然而出。低度酒,度数不高,但是反而能让人饮得更加的回味,高度酒三杯下肚就胡话连篇,说事情的时候,还是搞点低度酒来要舒服得多。

    “小弟可真是有大事来找大哥你,大哥您既然知道流求,不知道大哥可知道,流求可是个宝岛。大有作为之处。”我抿了一口绿蚁酒,淡淡的微甜,很可口,适合当饮料。拿筷子挟了块卤r丢进了嘴里,这玩意,已经成了我家必备的凉菜。

    “二弟,此话怎讲?快跟大哥好好说叨说叨。”大哥很有兴趣,干了杯酒之后,凑上了前笑道。

    我从怀中摸出了一大叠的资料,递到了大哥的手边:“这是小弟好不容易收集到的关于流求大岛的资料,大哥你看,流求大岛与大陆相临,最窄处不过二百多里,上接江南,下承岭南,北连流求群岛,南及吕宋,乃是我大唐于海中之重要枢纽,而且这里这力资源丰富,更适合种植水稻,一年可有二至三熟,加上这里樟、楠、红木这些名贵木材更是伐之不尽,前朝之时,亦曾迁居移民,若是大哥能把……”

    有些是进奏院收集到的资料,而有些是我记忆中的资料,两相结合下来之后,我修订完毕方才交到了大哥的手中。其实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日后如果大唐想要稳稳地占据矿产丰富的吕宋,那么流求就是一个必须的具有重要军事和政治意义的跳板。

    第666章 兄弟齐心

    大哥瞅了老半晌,总算是看了个大概,频频点头不已:“嗯,是时候让我大唐把流求收入囊中了,前朝未尽之业,该由我大唐一手完成。”大哥这会子脸皮也学得厚了,说话说得很是堂而皇之。

    “还有这里。”我的手指头重重地落到了流求上边的岛链上。“这里?”大哥有些发愣,眯了眯眼,坐正了身子,抿了一口酒朝我嗔怒道。“二弟啊,你那小九九怎么今个也使到大哥的身上来了?”

    “大哥,小弟怎么你了?瞧你说的,这些资料可都是小弟拚死拚活给您弄来的。您倒好,看了还说风凉话。”我丢给大哥一个白眼,愤愤地夺过了酒瓶,给自己先满上,再给大哥斟满。

    “哼!别以为你那些个歪脑筋,大哥啥也不知道,大哥跟你相差十一岁,打小倒大,你想干啥,我这个当哥的,能不瞅出点蹊跷来?别翻白眼,你翻了也是白翻。你可大哥老实说,除了开发流求、为了以后我大唐可以通过流求得吕宋的丰富资源之外,你还有什么打算?”大哥得意地挤挤眼,手指就点在流求群岛岛的东北方,那个名为倭国之地。

    “嘿嘿,大哥你也瞅出来了?”我直接应承了,大哥又不是外人,认了就认了,反正也不会少一块r。再说了我一向对那个国家就看不过眼,这大哥也是知道的。再说了,大哥虽然为人方面谨慎,可若真论起学问和看待问题的眼光,我还真不是大哥的对手。

    大哥淡淡一笑:“废话,瞅不出来我问你干啥?你一向对倭国没有甚子好感。几次都跟为兄聊起,不可让倭国学我大唐之知识技术,以免到时候,反而倒让别人占了咱们的偏宜。现如今你让大哥我发展流求,嗯,于国于民皆是出于公心,这一点,大哥自然无话,可是这几个小岛,你打主意。这为兄可就真帮不了你了,毕竟大哥只是大唐江南道观察使。流求大岛。既然前朝已输民迁住,大哥也在户部寻找资料之时查知。约有近十万之民在流求,前朝之民,自也是我大唐之民,收归治下,任谁也无话可言。可是这个时候,倭国对我大唐恭顺,你想打倭国地主意。这你不怕在朝中引起波澜。别的不说,就是老爷子那一关你都过不去。”

    “大哥。其实小弟绝不是因私怨而取这诸岛,而是为我大唐江山社稷。”我正容道。点了点流求与倭国之间的一长串岛链:“这一带小弟称其为流求群岛,经我大唐进奏院情报人员堪探。耗时已近两年,损失了不下数十人,方堪定,这里,有大量我大唐军需之物。小弟也已经禀报了陛下,陛下数日内必有定断。”

    “军需之物?”大哥眨了半天眼睛:“二弟不是跟大哥开玩笑吧?”

    “大哥,小弟决无戏言,这流求群岛之上,不仅仅有我大唐火药急需的硫磺,更有硝石,我大唐不取之,难道还留予狼子野心之人不成?”我的手指重重地落在了倭国的地图上。

    而根据情报,现在的倭国依旧政权并不稳定,新罗据了洛东江,并且吞并了任那,这是日本在朝鲜半岛上的据点,如今,两国之间的关系急据恶化,而且眼下,倭国氏姓、部民制度弊端毕现,以苏我氏为代表的豪族势力尾大不掉,皇室势力单薄。

    圣德太子受中国地尊王大一统思想影响,试图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挽救社会危机,为此实行了一系列改革。虽然在倭国地圣德太子,试图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挽救社会危机,为此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并遣使入隋、唐学习中国制度。后推行新政,制定冠位十二阶、颁布律法十七条、采用历法、编修国史、使用天皇名号、兴隆佛教。

    “小弟想问大哥,你如何看待倭国?”我清了清嗓子朝大哥问道,因为,我希望能影响到大哥对外事问题上地态度,这样,我才能与大哥联起手来,借大哥在江南道任观察使的机会,把流求、流求群岛牢牢地控制在大唐的手中,流求下能抵吕宋等南亚诸岛,北可连流求群岛,到时候若是倭人稍有异动,北部,朝鲜半岛已是我大唐的囊中之后,而南面流求群岛再入我手,那么,我大唐就有了两块跳板,看这倭国还能跳s啥子?

    “倭国?”大哥也正色:“大哥知道的不多,不过,由前朝至今,倭国派了不下十批遣隋和遣唐使到我中华来学习,从文化到科技甚至是宗教,几乎什么他们都想学去,这种求知之欲,倒是让为兄觉得有些忐忑。”

    “大哥也该知道,由汉朝至前朝,我中华沿海之地,可是受挠不轻啊。”我抿了一口酒,轻叹了口气,现在的大唐人,虽然开放,虽然能接受新生事物,但是他们缺乏一种警惕,一种以平等的心态去审视周边国际环境地警惕心理。

    “这大哥当然知道,想来,必是倭人受挫甚重,故尔心中拜服,所以遣使以来,求慕我中原文化。”大哥还有些自得地道。

    我摇了摇头,“大哥你可知道,前朝之时,倭人有一位女国主,丰御食炊屋姬,又称推古,你知道她做了什么吗?”我抬了抬眼皮,扫了大哥一言问道。

    “女的?这大哥就不清楚了。”

    “你可知道,前朝隋炀帝大业三年,推古曾遣使团来朝,她要求与我中华建立平等之外交关系,这还是小弟在宫中查到地资料,不知道大哥晓不晓得?”我缓缓地言道。这还是我为了以后的征伐而做前期准备,大量地补充知识时,才知道这一消息。

    隋炀帝怒斥了使团,后推古又遣使赔罪,并开始向前朝输送遣隋使,继续剽窃和抄袭我中化文化。

    “竟然有这等事?”大哥不由得一愣,拧起了眉头:“区区小国,竟然如此嚣张?可笑!”

    “仅仅可笑?好吧,我的好大哥,我就再跟你说一个消息。你可知道,如今倭国地国主令其子民称其为何?”我凑到了大哥的耳朵边低声言道。看样子,不得不出杀手锏了,这是一个我方收到不久的关于倭国的情报。

    啪!……大哥面色铁青得可以,双眉全拧在了一块,巴掌重重地拍在案几上,酒都洒出来了。吓得我愣愣地瞅着大哥,没想到,大哥生起气来也不是一般的厉害,很杀气,很威仪的那种,平时还真没注意过,原来大哥也不是善良之辈。

    “弹丸小国,民不过百万,士不过十万,安敢妄称天皇?!可恨,可恼!”大哥愤愤地沉声怒喝了数声,方自平静了点,旋及朝我一脸蕴色地道:“二弟为不不报于陛下,为何不与父亲直言告之?!”

    “这消息,也是小弟今夜方知。”我说谎了,三天之前我就收到了消息,如今,我正在着手准备资料,等所有的人证物证收集完毕,我就会立即向李叔叔这位最容不得别人挑衅他的威严的皇帝陛下报告。因为倭国也同样是大唐的周边国际环境中必须要拔掉、清除、抹平的一枚钉子,这是百分之一百可以肯定的。

    “大哥您也别生气了,如今,我大唐的军事力量正处于储备期,加上现在林邑国正在用兵,南诏六部尚未解决,还有吐蕃正欲困兽犹斗,而百济新罗正掐得厉害,辽东之地亦不敢掉意轻心,现如今,我大唐的水军多为沿海,少有跨海作战之经验,所以,加上这半岛我大唐尚未入手,而流求和其诸岛我大唐亦未得手,难以有直接威胁到倭国的手段。既然大哥也知道了,那小弟才向大哥您透了这个底。倭国,狂妄至斯,学我大唐先进的文化和科技是为什么?是为了更好的武装他们自己,他日,必为我大唐之患!”

    大哥点了点头:“为兄知道了,此事,二弟你自个拿主意,不过,你且放心,只要大哥在江南一日,必然会把流求和流求群岛握在我大唐的手中。”

    “兄长拳拳为国之心,弟必以为楷模。”我站起了身来,整冠弹衣之后,肃容向大哥长躬一礼,打心眼为兄长的背后支持而表达我深深的谢意,古人说得好:兄弟齐心,齐利断金,诚不欺我也。

    第667章 天子一怒!

    大哥伸手示意我赶紧坐下:“呵呵,罢了罢了,你我兄弟,少整这些虚礼,快快坐下,咱们哥俩好好的合计一二倒是真的,为兄越想,就越是觉得这倭国着实可恨得紧,由此看来,其狼子野心早已有之,为兄定会严加防范。”

    两兄弟坐了下来,吃吃喝喝,谈谈笑笑,把这件大事情搞定了,我总算松了口气,与大哥畅快痛饮了起来。等着吧,本公子准备把自家的茅厕盖到你们的王宫主殿,美其名曰:天屎社。以供后世的考古专家作为历史名建筑进行考证研究。

    只要我与大哥能坦荡的交心,到时候,有了大哥在外掌握经营,我在暗中谋划,明处还有老爷子在朝中维护。我倒想看看,还有哪个不开眼的敢跳出来为那个无耻之国说话?!

    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第二天一早,竟然又接到了一个令我气得抓狂的消息。“本官不管你们采用怎么样的手段,必须把我所需要的一切情报都搞清楚,搞透彻,加大关于倭国的情报监控,另外一点,这一次的事件,竟然在发生了一个月之后才送到本官的手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职行为。”我生气地站在办公桌后边,声音里透着深深的不满。

    事情的起因是,今天方才收到了情报,倭国的统治政权发生了一系列的地震,起因就是掌控倭国国政的权臣苏我虾夷晚年身体状况不佳,绝大部分的政治决策都出于其子苏我入鹿之手;苏我入鹿有意拥戴亲苏我家族的古人大兄皇子为天皇,反对当时呼声甚高的山背大兄王出任天皇,便改立宝皇女为皇极天皇并使山背大兄王一家自杀。

    苏我入鹿为人暴戾。威权过父,甚至放火烧毁圣德太子建造地班鸠宫和班鸠寺,并且为苏我虾夷营造生祠,引发不满。在皇极的默许下,皇族成员与朝中不满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