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调教初唐 > 第 143 部分

第 143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事例我已经看到很多了。

    第610章 耍了一宝,又下了个套。

    “我说俊哥儿,你能不能说话的时候别老往我跟前凑。”李治幽怨地抹了抹脸上的唾沫星子,我这才注意到李治脸上差点就桃花朵朵开了,朝这位太子爷尴尬地笑了一个,嗯,我就是故意的,谁让你这家伙跟那些个读书人似的,冤枉我教了你这么个学生,这么些年了,还不知道百姓与官吏之间的紧密关系、科举制度的弊端。

    喝了口水,让舌头休息一会先。李治点了点头,很有认同感,然后才朝我言道:“怪不得当初俊哥儿你提过,要让那些读书人科举之时,把他们对自己家乡的情况进行简略的说明,而且对当地的官员的工作说出他们的看法,说其优,亦说其短。如此一来,我大唐平添千百位御史。”

    我点了点头,不过,李治光理解这一点还不够,我长叹息了口气继续道:“这一点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那些官吏也明白,当了官了,替朝庭,替陛下守牧一方,他们自己该好好想一想自己该做什么,同样也让那些个科举的读书人们明白,他们将来该怎么代表国家、代表朝庭来为老百姓作事。”

    其实如今大唐的吏治我觉得如今的大唐就做得比后世的朝代,甚至我前身所在的那个时代都要好上百倍,最主要的就是,皇帝的以身作则,而且,他处理事务的态度。

    第一就是吏治需用重典。如果不法办居功自傲、无视纲纪国法的侯君集,不严惩高居庙堂却拉帮结派、争权夺利、玩弄权术的魏王,不打击贪赃枉法、投机钻营、鱼r百姓地刺史、县令等地方上一把手。即使在盛世,再强大国家也会面临亡国的危险。

    其二就是发扬民主、强化监督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督,再好的政策、决定也会在执行中走形、变样。也只有大唐的开明政治的风气,才让大唐的百姓与士人们都感到“言者无罪”,这样一来,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例如报刊杂志,例如我提出来的让读书人们站出来说话,只有在这样宽仁的政治环境才会使监督真正落到实处。

    -----------…

    而第三就更重要了,大唐人才选拔机制“释褐试”必须严格执行到底。要良性运行。只有真正落实德才的“双高”人才地选拔机制,才会产生良好的人才竞争局面。不管背景有多深。身份有多高贵,只要平庸无能就得让位;大胆起用廉洁勤政。有真才实学地人,例如马周、魏征、闵国器这些人就是寒门士子的代表,只有这样,才能让让广大无根基、无门子地寒门子弟得以重用,那么国家机构管理才能保持稳定,才能继续开拓发扬。

    “总结下来,也就是这三点:监督是基础。惩办是关键,选拔是完善!我让读书人这么做,就是起了第一条的作用,而第二条跟第三条,就需要陛下和朝中的大臣们的努力了。”我今天可算是把我的肠肝肚肺全都掏了出来了,这些话。有很多我都从来没有说过,也可以说我是经历了后世的那段岁月之后作出的总结,属于是有感而发。但这三点绝对是金玉良言,一点水份也没。

    李治一呆,半晌方整衣朝我深施一礼:“学生多谢师尊教诲了。”

    “可惜,我现在只能让你明白,可如何让天下千万地读书人明白呢?难道我一个一个的去说服不成?”我丢给了李治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思考去,把这家伙送到了府门口,才施施然地往回走,心里得意的很,嗯,耍了一宝,不过,咱又下了个套,嘿嘿嘿……还没等我得意多久,李治又提着马鞭冲了进来唤道:“俊哥儿且慢,治方才险些儿忘记了一件大事。”

    瞅见这位刚上了马窜到了街口又窜回来的太子爷,心里郁闷,才多大的年纪,就开始丢三拉四了,以后老了,怕是连自己是干啥的都会忘记得一干二净吧。

    李治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言道:“我爹说了,让您明儿跟我十七姐,还有我那个外甥一块儿进宫呢,您可别忘了。”

    听他提起这事,我恍然地点了点头:“知道了,还望殿下回禀,明日我会与公主殿下一同进宫面见陛下。”

    说来,让我郁闷得紧,老四去年五月间生地,可到了现在,大半年都过去了,还没名字,一开始李漱说要等我回来给这娃子取个名字,也算是生产时不在身边的补偿,可谁想到,李叔叔老不修的不顾道德准则和规范,偷看俺地羔羊托李治递来的私信,还厚颜无耻的向我提出了要求,这是他的外孙,该由他来取名字,嗯,陛下给臣子的孩儿取名字,这倒是难得的荣耀,连老爷子都高兴,可谁曾想,回了长安之后,先是军衔问题、受勋问题,然后我自己这边也忙着冬季运动会的事儿,玻璃坊的事儿,接着李叔叔这老流氓过生日,搞来搞去搞到现在,我家那苦命的孩儿如今连个名字都没,为了这事,娘亲还私下里怨过李漱,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李叔叔能记起自己说的话,说明他还算对得起良心,没忘记自己身为外公的责任。

    老四这臭小子身子的那股子皮实劲头最是让人头疼,光是从家到皇宫这短短的路程,这小子就哭了三回,把李漱的一只耳环不知道扒拉到哪儿去了,还好这娃是李漱的心头r,可就算是这样,李漱依旧心疼得嘀咕了一路。

    进了宫,我背起了走,慢悠悠地跟在李漱身后,李漱这位公主殿下搂着自己的妹子,走起路来那股子骄傲的劲头,让我觉得有些好笑,不过这毕竟是她的地盘,也是她的娘家,再说了,她可是李叔叔最宠溺的闺女,不骄傲一点也实在说不过去。

    到了地方,李叔叔没有像往常一般地坐着,已然迎到了门口,伸了手过来:“哎哟,朕的小外孙可来喽,来,给外公笑一个,哈哈哈……哎呀!”李叔叔还没乐几口气,胡子倒被老四揪了好几根,疼的李叔叔老帅哥脸都挤成了一团:“这浑小子,手劲忒大了吧,怎么跟你爹似的!”

    “……”我无语了,您老人家怎么不说这小p孩子捡他娘亲李漱的性子呢?李漱可是跟我漏过底的,她小时候可就没少这么干过。算了,不跟李叔叔计较,倒头来,吃亏的还是我这个女婿的。

    李漱笑的都弯了腰:“爹爹还是让女儿来抱吧。”李叔叔让开了李漱伸过去的手:“那可不成,老夫可是早就想瞅瞅咱的亲外孙了,好不容易见着了,你这个当了娘的闺女还怕我伤了他不成?”

    -----------…

    李漱嗔道:“好心为您着想,怎么还说女儿了。”

    “好好,知道你心疼爹爹这胡子总成了吧?嗯,都坐下吧,这小子,不愧是老夫的外孙子,一点儿也不认生,尽瞅着老夫在笑,哈哈哈……”李叔叔抱着孩子的高兴劲,很难把他跟那在朝堂之上的李叔叔给联系在一起。

    李叔叔没理我跟李漱,忙着逗小孩子,这倒让我跟李漱乐得轻闲,抄起端上来的茶水就灌了几大口。李叔叔跟老四玩了大概一柱香的功夫之后,总算是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我们的身上:“呵呵,这孩子,老夫实在是喜欢。对了,还没取名儿吧?”

    李漱回给李叔叔一个嗔怪的眼神:“您也好意思问,当初您不是跟我家俊郎说了嘛,您可是长辈的,发了话了,咱们敢不应吗?只是可怜这小子,等了大半年了,连小名也没敢给他取,整日里老四老四的直叫唤……”

    “好了好了,怪爹爹总成了吧?呵呵,你这孩子,就是吃不得一点儿亏!”李叔叔抱着房宽笑着摇了摇头道,然后发现老四又朝他的下巴伸手过来赶紧歪了歪脑袋:“这孩子,老来揪老夫的胡子,这可不行,若是没了这把胡子,你外公还不给朝臣们笑话死啊,呵呵呵……”

    “嗯,老夫其实早给这孩子想好了名了,不过嘛,一来事儿忙得紧,这二来嘛,不瞅一瞅这孩子,为父也不知道这名儿应不应他,今个算是瞅见这孩子了,唔!为父给这孩子取了个单名:宽。”

    “宽?”我迟疑在桌上虚划了数笔,看了眼李叔叔,李叔叔得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朝我挤挤眼:“宽者,屋宽大也,倒跟贤婿你那姓氏配起来,实在是合巧得紧,哈哈哈……”

    第611章 好皇帝,但不是好人

    听了这话,边上的李漱给气的两眼发绿,李叔叔这个老流氓,起名字还连带开玩笑,什么人嘛,一点不正经。李漱也气嘟嘟地翘起了嘴:“爹,您乱说甚子呢,再这么说,女儿可真把您的外孙给抱回家去了。”

    李叔叔见李漱一副要翻脸的架势,也觉得自个玩过了头:“别,为父也就是逗逗贤婿而已,对吧?”赶紧朝我使眼色。

    “就是,漱妹,岳父大人这不过是逗着玩的。宽字挺好的。”虽然有点不满意李叔叔的态度,不过,房宽,这名字倒是取了个好彩头,以后,这小家伙住的新房子,房子绝对宽的可以。

    “诗经有去,宽能容众,《《易。文》有言:言宽以居之,《书。皋谟》宽而栗,乃谓度量宽宏。这孩子一不认生,二嘛,胆大,连老夫的胡须都敢拔,这三嘛,希望他能保持秉性的同时,以仁宽待人,不然,我可这外公可就要抽你的小p股喽……”李叔叔的文采不错,从这也看得出,李叔叔对给我的孩儿起名字的事儿挺上心的,心里甭提有多得意了,除了李叔叔自个的娃,还真没听说过李叔叔给谁起过名字。

    父女俩在边上逗弄着小娃儿,可没过多久,李漱的那帮子还呆在宫里没出嫁的姐妹们很快就蜂涌而至,把李叔叔的大殿里搅成了一锅粥,而李叔叔这个当爹的一向又心疼闺女,一帮女儿过来,倒把他这个当爹的给挤兑到了一边。李叔叔无奈,只得找了个借口,与我一起出去溜达溜达,才出门没多久,李叔叔便苦笑着朝我摇了摇头:“瞅见了没?这帮子小丫头,没一个知道心疼当父亲地。”

    -----------…

    “岳父大人这话可就不对了,百姓可是有句俗话:闺女是爹娘的小棉袄,开心果儿,论起来,我家二妹可就是比我那个不成器的弟弟更知道心疼爹娘。前些日子,我给二妹带了些她爱吃的东西。这丫头硬着忍住了馋劲头,等出去窜门子的娘亲回来。让娘亲尝,要是落到我那三弟的手里边,呵呵呵……”说到了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我喜欢在家里呆着,最主要的就是能跟家里人在一块说说话,聊聊天。仿佛有着说不完的话题一般,比出去胡吃海喝还要来得轻松和痛快。

    “唉!……”李叔叔听了我这话,却只是长叹了一声,一脸的y郁,我赶紧住了嘴,乖乖地跟在李叔叔的身后。想来我方才那番话,又触动了李叔叔地痛处。

    走了老半天,终于到了太y池边的那一双仙人脚履前。洁白地沙滩,碧蓝色的池水,白晰地砖石,遮阳伞已经被禁卫们打开,沙滩之上除了躺椅之外,还有一个宽大的矮榻,李叔叔就在沙滩边缘把鞋子踢掉了,只穿着袜子踩着轻棉棉的沙滩,我只有样学样,嗯,太阳不大,却让把沙子晒得暖和,加上脚上只有一层薄袜,踩在沙滩上的感觉,到是让人舒服得紧。

    “还是你这小子的功劳,自打在太y池边上整了这么片好地方,老夫就常过来走动走动,活泛一下身子,有时候心烦了,来这儿看看水,看看这白沙滩,碧水白沙,微风拂澜,心境就觉得能好上很多。呵呵呵……走了这么久也累了,走,咱们上去歇歇。”李叔叔拉我走上了矮榻。

    这个时候,自然有人来摆上了茶水糕点。李叔叔抿了口水,接到了赵昆递来的折扇,唰的一下展开,轻轻地扇动起来。“你们家分家地事,老夫也听说了。”

    “岳父大人……”我不由得一愣,俺家虽然是宰相之家,可始终跟国事没啥牵扯的啊,您老人家再无聊,也用不着这么当着我的面打听别人家的隐私吧,虽然您闺女是我媳妇,可这至少轮不到你这位大唐天子来管我家的事儿。

    “瞅我干啥?莫非你以为我是那种站着说话不嫌腰疼的人?老夫自家地事儿都没料理清楚,哪有功夫去说道别人?”李叔叔自然能猜出我心中所想,丢给我一个白眼。

    我赶紧摇头否认:“没,小婿决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觉得您老人家这么一提,有些突然而已。”

    “光说这一点,就能看得出,房卿看得远哪……”很是感慨地言道:“老夫羡慕房卿啊,羡慕他生了两个好儿子。你大哥为人实诚,公忠体国,做事一丝不拘,有乃父之风范,至于贤婿你,呵呵呵,若你不是个人材,老夫何必跟程老匹夫为了争个女婿,差点都掐起来。”

    这话该是夸奖才怪,不过听在心里边总觉得不太自在,看来,才华太出众了也不全是好事,虽然两个漂亮妞我都很满意,可是这两位老岳父的人品和德行,实在是让我觉得汗颜,李叔叔是个好皇帝,这我承认,甚至谁敢说李叔叔不佩当大唐的天子,本公子绝对会第一个跳将出来,把那个说混话地家伙一狼牙棒直接砸成r泥,但是,好皇帝,并不代表他就是个好人,喜欢作弄臣下,公报私仇,当初魏征得罪他,老家伙知道魏征怕老婆,就赐美女给魏征,让魏征不仅被他家里那位河东狮怒斥了一顿,一时间传为笑谈,而我爹,当年好像也是在政事上有争执,李叔叔没理,后面,这老流氓挟私报复,我娘才引出了那么一段喝醋的历史佳话。还有辽东作战的时候,身边皇帝一军之主帅,偷偷摸摸地出营偷饮酒,违反军纪,所以对他的人品我很鄙视,虽然我也这么干。但我觉得,这应该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缘故,指不定就是受了这个老家伙地影响,才让我这个品质皆优的大好青年也跟前干坏事。

    至于程叔叔嘛,不用说了,大唐朝野,不论是军中,还是朝堂之上,对程叔叔这个无耻加无赖的恶货简直就是谈虎色变,他家那半打青春版程叔叔也不是啥子好鸟。甚至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日后。后果不堪设想矣……

    -----------…

    李叔叔当然不明白我现在在想什么,只是一个劲地叹息、诉苦。不过嘛,总算是比起另一个时空的结局要好得多,至少李佑、李承乾都只被废为庶人,虽然不能像以前一般称王称霸,不过眼下倒也能活得很滋润,没病没灾的,至于李泰。虽然消沉了一段时间,不过现在的他,已经一心把精力全都投到了作学问上面去,《大唐时代周刊》都还接到了他这位郡王投来的稿件,看样子,至少他现在已经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有件事。老夫想跟你说叨说叨,前几日,你在《大唐时代周刊》之上所载的文章。老夫也看了,很是受震动啊,我大唐以武立国,可治国就不能以武治,但是文治,老夫一直兢兢业业,生怕一不小心,行差踏错,造成不可收拾之局面,如今,天下安定,百姓的生活也是一日好过一日,至今为止,关中一地往迁辽东者,就已经有大约一万四千余户举家而迁,这倒是让关中地土地得以修养生息,其余各道,亦有迁往辽东者,至今共有约三万五千户迁往辽东,长此以往,不出三五年,辽东,便是我大唐的辽东了,另外,马耕之政一出,老夫已着人筹备,准备从关中,再迁三万户,置换其地,河套之地,最是肥美,养马亦可,耕作亦能,这样一来,永丰、丰州、丰安、胜地之地皆尽是我大唐百姓,如此,北境可安。”

    “陛下圣明,何套之地,我大唐必须永据之,此地绝不能再落入游牧民族之手,不然,他们居留于此,必成我大唐心腹之患。”我很佩服李叔叔,土地置换这个方法自从被我引申出来之后,李叔叔就一直在灵活地运用着,不仅仅是辽东,河套如今也让李叔叔看上了眼,这是好事,绝对是好事,河套平原既可耕作,又能放牧,落到了外族地手中,绝对是一个风水宝地,西夏国何以建立长久固守,也就是得益于河套的肥美,为他们提供了良马,粮食。

    所以,我私下里蛊惑过李叔叔不知道多少次,李叔叔终于咬紧牙关,决意把河套给紧紧捏住了,这让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中国古代边患多为北患,其一就是统治者地态度,其二就是人口,所以汉武帝多次迁民以充边地,不过,他的行为比起如今李叔叔所采用的土地置换,这让百姓们几乎是挟起家眷,牵起骡马就往北边跑,老百姓的积极性根本不可比。

    第612章 虎贲之士

    征服辽东之地后,回到长安也差不多快有半年了,辽东一直很平静,嗯,至少在表面上非常的和谐,大唐、百济、新罗,大家至少在表面上都和平共处,辽东如今是大唐最新设立的一个道,有大唐军士三万,另有胡骑两万,靺鞨诸部派来的s手一万,共计六万大军驻守辽东道。

    而谁也没有想到,一起冲突事件,使得大唐军事学院的学员们让所有人都惊讶了一把,两个月前,一个靺鞨小部落的首领不信邪,想发财想疯了,带着一票辽东蛮子叽拉鬼叫地从林子里窜出来突袭了大唐在长白山边沿的一个农庄,大部份人都及时地逃进了水泥城寨。

    不过,还是有几个未及时走脱的百姓遭了毒手,当这些辽东蛮子赤着胳膊,举着刀剑朝着水泥城寨而来,妄想破掉城寨洗劫一番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错得离谱,水泥砖石所筑的城寨的坚固性出乎这些辽东蛮子的预科,石寨里的唐军不多,也就二十来人驻守,可就是这二十余人借着坚寨的掩护,反倒把这伙百多人的辽东蛮子给杀了十余人,他们却连寨门都没办法攻破,只能悻悻地无获而归,三天之后,一股大约二百人的大唐精锐驱赶着这个部落的男女老幼共五百八十二口走出了山林。

    其中三个杀人者,在辽州城里边,当着万余各族人的面,由辽州都督张俭亲自审问之后,被处以绞刑,余皆发往俘虏营。去劳动改造,身强力壮者去修路,老弱者及女子发往作坊织造,至于孩子,则交由当地的蒙学馆统一管理。

    这帮子人,正是我当时留下来给段云松的大唐军事学院地精英集体,也是我手中的唯一王牌,用特种兵的标准训练出来的作战能力堪称军中翘楚的军事武装:虎贲军,其中还有几名在辽东呆了好些年的进奏院情报人员,正是他们的密切配合。才把自己不损一人地把整个部落给一手全端了下来。

    ---------------------------------------…

    段云松等人的事迹,震摄了一些想掠夺大唐在辽东搞开发的百姓财物的辽东蛮子。让他们知道,别惹事。不然,没好果子吃。大唐地普通百姓,你敢动的话,最好能承受得了这样地后果。也让辽东各级将士看到了大唐军事学院教导团的作战能力和谋划能力。

    同样也让驻守辽东地大唐官员和将士,还有百济、新罗等那些原本有些心有不甘的属国和部落皆尽胆寒,所有的势力显得温驯了许多,至少使得各地方官吏在处理一些相关事宜的时候。比之以往顺畅得多。

    而那些分配到各部队担任下级军官的大唐军事学院学员严格整军、训军,但并不采用体罚手段,加强部队的政治思想教育等一系列的地治军模式,让整个辽东各部将士的军风军容为之一整,政治思想的教育,军民关系也变得和睦起来。有空闲的时候,学院军官们还与士兵们一同为老乡干一些农活,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而且军中开展各项军事项目的比拚。让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在士兵们的心灵里滋长着。就连素来与人不睦,瞅谁看着都不顺眼地薛万彻给李叔叔的奏报里都对学院派出的中下级军官赞喻有加,此法治军,不出数年,辽东地军队必能成为大唐军事力量的中坚。

    “老夫听薛爱卿言,原本他准备亲自率军而往,可没想到段卿主动请缨,当时薛爱卿还以为段云松逞能,就拉这么点人去,万一吃了败帐,谁来担这个责任,可段云松竟然当场就立下了军令状,薛卿最后还是不放心,派了一千人尾随而往,可人还没到,就已经收到了整个靺鞨部被端的消息,哈哈哈。这段云松,老夫倒还真小瞧他了,不过贤婿啊?我听薛卿所言,段云松所领的这一批人叫什么来着?好象跟一般的学院兵又所不同。”

    我点了点头:“正是,他们的系列跟普通的学院学员不一样,小婿称他们为虎贲军。还望陛下恕罪。”

    李叔叔扬了扬眉头,拿手指头轻轻地敲了敲额头方自笑道:“虎贲者,军中骁楚也,取义如虎之奔走逐兽,呵呵呵,你这小子,倒很会取巧嘛,根据周礼的记载,夏朝的官员里有虎贲氏,汉代有虎贲中郎将、虎贲郎,历代沿用,一直到了我朝才被废止。你倒好,把这名字安在他们的头上,嗯,当得,老夫不怪你,不过我倒想问问你,为何就只有那么一点人?!”

    “岳父大人,虎贲兵可不好选哪!岳父您也知道,我军事学院之中,共有一万余学员,都是我大唐各府各卫筛选来的精英,可是这虎贲兵的要求实在是太严格了,小婿还放低了要求,一共也才选出五百人而已,不过其中有两百名虎贲将士早在征辽东之前被小婿派往南方进行整训去了,当时在辽东的时候,小婿可是咬着牙,犹豫再三才把人留给段云松的。”我苦着脸朝李叔叔言道。

    若不是当时李叔叔突然提出要求让段云松留在那么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加上为了锻炼队伍,我才决定抽调了一部份交给段云松的,不然,谁也别想从我这里要走一名虎贲之士,如今我已经派出了两百人往湖广之地,让他们熟悉南方炎热潮湿的气候,为温热带丛林作战吸取更多的经验。

    “啥?!”李叔叔的眼珠子都差点瞪了出来:“我说贤婿,你莫不是在唬老夫吧?老夫交给你的兵,可没一个不能称为精锐之人,你竟然只能从其中择出五百虎贲之士?”

    “岳父大人您先别着急,让小婿给您细细地解说一二,您就会明白了。为我大唐军事学院虎贲军将士才,首要的一点,就是忠诚不二!这是其一……”

    我毕竟也是当过预备役的军官,比普通人要多了解一些什么叫特种兵。

    -----------…

    虎贲军可不是那样好进的,实际上,相当于后世的特种兵,他们都是学院里战术技能最拔尖的尖子,单力作战能力都很强悍,意志坚忍,更擅长于小集团配合。不过,更重要的就是,忠诚不二,而且他们都是绝对强悍的人物,具有强壮的体魄、坚强的毅力和持久的忍耐力,能最大限度的适应不同的作战环境。

    我所需要的虎贲军可不仅仅是普通意义上的大唐精锐,因为他们往往要在敌人心脏地带实施短促而高风险的作战,面临着常人难以想像的军事和心理压力,没有过人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和决断就难以顺利遂行作战任务。一名虎贲军士不仅要学会弓弩的s击、格斗、刺杀,而且每一个人都能熟练的使用大唐目前所有的制式武器,包括迫击炮和火炮技术,手雷的使用,火药爆破等各方面的技能,而且还要学会使用手语通信交流、泅渡、滑雪、攀登、敌群警戒、侦察、搜索、捕俘、营救等技战术技能,还要掌握一些疾病的防治,可食野生动植物的辨别知识,掌握预定作战地域语言、风俗等,这些没有较好的文化水平和理解力是难以实现的。

    以上只是入门条件,进入后将面临更严酷的训练,面临层层淘汰的可能。

    李叔叔的脸色已经发绿了,别说李叔叔,蹲后边刚才不停鼓胸肌的赵昆,这位大唐大内高手中的翘楚表情也不咋样,每听我说一项,赵昆的脸上就多浸出几滴汗水。

    我瞅着李叔叔的表情,继续打击着李叔叔刚才那骄傲的自信:“他们平常的训练就不一样,每天卯时一刻起床,负重越野跑五千米,或者是着装负重游泳二千米……每个月必须进行一次野外生存训练,带三天的口粮在野外生存七天,当然是要全副武装的背上虎贲军专用之军械和生存用品,途中还要执行各类突围,反突围,侦察敌情,攀登悬崖等演习任务……”

    李叔叔的眉头抖了半天,嗓子忍不住扯出了j仔声惊问道:“这,这还能叫士兵?这不把人给折腾死了才怪!贤婿你这倒底是想干吗?”

    第613章 费夷所思

    蹲他后边的赵昆的脸色同样不咋样,嗯,按普通人来说,进去怕是真活不到一个月,而且,有耐心,有毅力坚持下来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当初我一共精挑细选了一千八百名各方面都完全合格的学员,如今,却淘汰得只剩下这么点儿,这还是降低了一些次要的要求了,不然,向剩下的怕是最多也就三百来人。

    “岳父大人,小婿绝无一句虚言,这些士兵都顶住了压力,他们都是按照着这个标准锻炼的。”

    “你该不是欺骗朕吧?”李叔叔灌下了茶水,大出了一口气之后,半天方才朝我言道。表情变得极其严肃:“这实在是难以让老夫相信,赵昆,你也说说。”李叔叔把目光转移到了赵昆的身上。

    赵昆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也摇了摇头:“微臣也没办法相信,这么练下去,莫说别人,就算是微臣,也勉强得很。”赵昆这位大内第一高手说这种话,更让李叔叔没把握了。

    我看了赵昆一眼,这我能理解,因为古代人不会去挑战自己的本能与极限,就算是大唐现在的所谓武林高手,也不会这么干,毕竟他们只是游侠,要做的只是仗剑行走,用不着去搞什么野外生存,更不会没事干的去累死累活地负重跑步。

    我袒然地望着李叔叔。“臣身为大唐军事学院院正,自不敢骗陛下,当时臣也跟学院祭酒李大人商议过,不过李大人只说让末将斟酌。所以,微臣就做了……”

    “如今学院之中可有武贲军士在?!”李叔叔唰地就站了起来,一副迫不及待的架势。

    “目前院中只余一百名,他们过一段时间会前往西域去熟悉那边的环境和气候。”我赶紧点头道。

    李叔叔啥也不顾了,拉起我地手就往沙滩边际走去:“走,现在就带朕去好好瞧瞧你那武贲之士倒底有何本领。”

    李叔叔的心情我能理解,李叔叔肯定是不相信有人能够苦练到这样,若我不是从后世来的,我同样会抱着跟李叔叔一样的心情和态度来看待这件事。

    -----------…

    半个时辰之后,赶到了大唐军事学院。不过,武贲军的军营却在大唐军事学院的旁边。也就是在山谷和着河面的夹缝之间的一片开阔地上。由于我已经让房成当先赶马赶来学院告知了席君卖,这个时候席君卖已经候在了学院门口。陪同着李叔叔朝着武贲军的驻地赶去。

    营地门口,我走上前亲自报了口令,营地大门才缓缓打开,一身便服的李叔叔没有开口说话,我们也没有开口说话。就我们这一群十来个人走了进去。

    李叔叔终于看到了我告诉他地武贲之士,不过,李叔叔只走到了场地边缘。就再也迈不动步了,场地上,大约有三十名皮肤黝黑的武贲军士只穿着一件贴身地黄绿色紧身上衣,下身是一条黄绿色的军裤,正在练倒功,也就是高高地向后跃起。用背重重地砸向地面,他们身上已经裹满了泥灰,和身上地汗水已经让衣服差点就看不出原来的颜色的。不过,他们的表情依旧显得很是淡然,仿佛这么砸下去会疼痛的不是自己,而是大地。

    汗水随着他们的动作飞溅,砸倒在地上,鲤鱼打挺站直了,再来……

    李叔叔不停地抽着气,后边的一帮子大内禁卫地脸色也不由得发绿,就算是他们,就算是吃饱了撑得慌,也绝对不会干这种事。“他们这是在干吗?莫非是犯了军规不成?”李叔叔禁不住抓了我的手问道。对于他们来说这种锻炼方式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点,李叔叔竟然还以为这些家伙是犯了错在受罚。

    我抽了抽手,老家伙劲还真大,算了只得任由李叔叔抓着,小声地道:“他们这是在练习身体的抗击打能力。”

    “抗击打能力?这又是什么意思。”李叔叔没弄明白,继续追问道。我无奈,只有用比较通俗的语言道:“就是练挨打的功夫。”

    “挨打的功夫?!”边上,一位禁卫忍不住笑出了声来,李叔叔不由得回首瞪了那名禁卫一眼,再回过头来,却发现那三十名就像是没有听到别人地讽刺一般,依旧一板一眼地继续摔打着,不过,其中一名武贲将士在向后砸背的瞬间瞄了一眼那名禁卫,很淡然的眼神却让刚才那名发笑地禁卫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我看在眼里,乐在心头,不过表面上依旧装着没事,继续示意李叔叔朝前走,前面,有人在倒立,有人正行走在十来个排列方式乱七八糟的坚木制成的人偶堆里,突然猛一回身,一只有力的大手紧紧地抓合在人偶的的口鼻上,白光一闪,一道寒芒从他的腰间拔出,抹在了人偶颈项间,入木近半寸,然后拔出,走几步,回身,采取另一种方法,对付另一个人偶……

    李叔叔看得也一身全是汗水,他们练的根本就不是普通将士杀敌的本领,根本就是不计手段只要求一击致人于死命,跟在李叔叔身后的那票禁卫再在没人敢笑出声来了,嘴巴张着根本就没见他们合拢过。

    李叔叔走得很慢,每到一个训练场地,都要观察很久,这一圈转下来,竟然花了半个多时辰,这个时候,武贲军士的训练也已经接近了尾声。

    在得到了李叔叔的允许之后,我示意席君卖吹响了集合哨。

    只不过十几息,分散于军营各处的军士们已经全部站到了我们的跟前,士兵们一个个都站得笔直,表情肃穆地望着我,他们的直属长官。

    “报告将军:武贲军第五连集合完毕,请将军训话!”一百人,没有人喊口令,同时吃喝的声音却如同出自一人之口。我满意地点了点头:“军士们,稍息!”

    唰的一声,一百人同时叉开双腿,双手交叉在身后,腰板挺得笔直,黝黑的皮肤,他们都显得比较精瘦,但是,精瘦却又显得极富暴炸力的肌r把贴身的上衣撑得紧紧实实的,浑身不经意间散发出来的那股子狠劲,让人能感觉得到他们就像是一群随时会暴起把猎物撕成碎片的猛兽,饶是李叔叔这位沙场出生入死的马上皇帝,也不由得低喝了一声:“好气势,贤婿,这些就是你所说的武贲军?”

    -----------…

    “正是!陛下!”李叔叔既然开了口,我就不能不表示了。回过了头来,一脸严肃地道:“见过大唐皇帝陛下!”

    同样的动作同样的姿势,一百人整齐得就像是一个人,全都以军礼向李叔叔致意:“见过大唐皇帝陛下!”原本收束的目光落到了李叔叔的身上之后,眼神狂热了起来,不过虽然他们非常的激动,但是依旧保持着军礼,紧紧地抿着唇,用他们充满了狂热与兴奋的目光追随着李叔叔移动的身影。

    “诸位礼毕!”李叔叔也很激动,重重地拍了我两巴掌,站到了我的跟前,看着这群绝对是精英中的精英的武贲之士,他们目光溢露出来的狂热与忠诚,让李叔叔激动的都差点找不着词了,走到了近前,摸摸这个,拍拍那个,嘴皮子哆嗦了半天才回过头来朝我有些艰难地笑道:“好,好啊,一个二个,皆是栋梁之才,勇悍无匹之士,瞧瞧,若我大唐的军人,个个都像你们一样,天下,何愁不定。”

    对于李叔叔的痴心妄想我没办法置评,只能礼貌地回以笑容。不过,边上那些李叔叔的禁卫们可就不怎么高兴了,毕竟能被挑选为李叔叔禁卫,成为大内侍卫的也没一个是善磋,也都是血海里摸爬滚打过来的,虽然刚才被武贲军的训练方式吓了一跳,不过,他们依旧觉得李叔叔实在是太高看这只队伍了。

    李叔叔检阅完这群士兵之后,又看了看自己的禁卫,摸着下巴狠犹豫,见李叔叔这模样,莫非这老家伙想抢人,我不由得急了眼,这些可都是我花费了心血才打造出来的队伍,李叔叔可不能就这么把偏宜给捡了去,他们可是我的宝贝,更是以后我要锻炼队伍的标本,样板军。

    我赶紧凑李叔叔的耳边:“岳父大人,他们可都是小婿好不容易才培养出来的,您可不能……”

    李叔叔白了我一眼:“贤婿,你这话把老夫当成什么了?国事家事老夫还能分得清,老夫只是觉得还不够尽兴,若不然,老夫考一考他们?”

    “考,您考,随您老人家高兴。”李叔叔的话让我松了一大口气,赶紧连声应承。这个时候,禁卫里边终于有人按奈不住站了出来:“陛下,微臣愿意与这些武贲将士比一比,看看倒底他们担不担得起栋梁之才,勇悍无匹的称呼……”

    第614章 省钱

    一位身高八尺,一身健子r隆起的剽形大汉从禁卫堆中挤了出来,这位是蔡楠的表哥蔡鄂,很吊的名字,跟后世一位著名爱国将领的名字一模一样。这家伙看样子是觉得李叔叔太长这些武贲之士的威风了,决定跳将出来要单挑了。

    这倒上我不由得一愣,回头一瞅虎贲之士的表情,我面有难色,“房大人,下官请与这些武贲之士一决高下,还望大人应允。”蔡鄂虽然心里边窝火,不过,还是对我保持了礼貌,至少他不敢跟我吊歪,不然,光我出面,就算是两个蔡鄂一起跳上来,本公子也能一手一个,给他来个双飞,他表弟就被我这么收拾过。

    李叔叔瞅见我面现难色,倒是有些好奇了:“贤婿怎么了?莫非还有甚子难处不成?”

    “岳父大人,不是小婿不答应,只是,他们学的跟普通将士练习的不一样,他们都是一招致敌于死地的那种。”我刚才说放大了声音,回答了李叔叔的问题,也好让那些禁卫听清楚了,别以为本公子亲自指导调教出来的这些武贲军不敢比,而是不能比,不具备可比性。

    “这……”李叔叔想起了方才在所见,那名武贲军将士手持短刃,一招致死的那股子气势和狠毒劲,也让李叔叔有些迟疑起来。

    蔡鄂牛脾气上来了:“陛下,还望能允臣一试,臣虽然不敢自言高手,但好歹也是生死堆里爬了多次的人物。想来,就算是不敌,也能自保无恙。”

    李叔叔无可奈何地与我对视了一眼,得,爱比就比。“既然如此,那就比呗!”我还能说啥子。

    我回过了头来,朝着那一百名到现在为止,站立姿势稳如山兵的将士道:“谁愿意与蔡大侍卫一战?”

    唰!整整齐齐地一百只手全举了起来,一个二个皆是面无惧色,反倒是一脸的兴奋。嗯,士气不错。不过,若是我来挑选的话。怕倒时候那帮禁卫有话说。左思右想,回头看了正卸下腰间横刀,活动着身子的蔡鄂一眼,我朝蔡鄂走了去:“蔡大人,您自己择一对手便是。”

    ------------------------------------…

    “您让我自己选?”蔡鄂一愣,回头看了一眼一直没说话的李叔叔,见李叔叔微微颔首。蔡鄂点点头,大步地朝前,很气势地走到了百位武贲的跟前,瞅了几眼,总算是挑出一个与他个头体格相差不多的。

    “武贲第五旅低阶军士陪戎副尉赵龙见过蔡侍卫。”剽悍的赵龙大站出列,在蔡鄂的跟前站得标直。行了一个有力的军礼。

    蔡鄂同样回了一礼,我走了过去朝着赵龙打了个眼色,手指隐晦地打了个手势。赵龙微微一点头,朝着蔡鄂作了一个请地手势,周围的人立即清开了一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