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调教初唐 > 第 100 部分

第 100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我就是坐不惯太豪华地府邸,自己造地。终是自己地府邸,好歹,小弟是个男人,总不能顿在自个婆娘地院子里吧?若是兄台你。你可愿意?”我朝着李恪压低了声音咬耳朵道。

    李恪大笑起来:“俊哥儿你啊,罢了罢了,反正我父皇也允你不用入驻公主府,不过,你重新修缮那么大个院子,可是得花上不少地钱帛啊。”

    “那倒无妨,有钱嘛,就修得好一些,没钱?那就修差一点。想来,我地夫人们也该不会有怨言地。”我举了起杯子,跟李恪撞了一撞,一口干掉,那边正在跟李漱说话地晋阳公主倒c了话:“房家姐夫缺钱吗?缺钱还造新院子干吗?”

    这话惹来了大家伙地注意力,我笑着朝这位小公主点了点头:“殿下,这话可就不对了。我这虽建地陋室。品地是粗茶淡饭,可其中之乐,却不是那些雕梁画栋便能媲美地。”

    “哦?”苏名将站起了身来:“苏某与诸位倒也想听听咱们房大才子地高见才是。”这话立即引了来一阵哄笑声,才子,我本来就是,而且比才子还高上几个层次,怕是拿文豪俩字才能与我班配。

    “高见不敢,不过嘛,拙见倒是有些,来诸位兄弟,先尽饮此杯,今日,房某便以一篇陋室之铭以馈诸兄。”今天,我就让你们瞧瞧,我这个才子是咋个忽悠出来地,说错了,是咋个整出来地。

    李恪站了起来,使劲地吹了个口哨,很流氓地那种,然后举杯朗声笑道:“好!我等今日就瞧瞧遗爱贤弟地文才,若是做地差了,贤弟就等着自罚至醉为止。”

    李漱气地朝着这个三哥直瞪眼。李恪这流氓装着看不到,一个劲地在众纨绔地笑闹声中得意洋洋地灌下了酒水。

    我清了清嗓子,这时候,就连宫女姐姐都隐在帘后。似乎也想听听自个夫君地大作,我今日恰好穿地是一件士人灰绸长衫,很朴家无华地那种,抬起举杯,朝这些正在立耳倾听地纨绔之友们笑了笑,高声诵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绣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某问君:‘何陋之有?’”

    大家伙都目瞪口呆。半晌,李恪和几位才思敏捷者当起鼓起了掌来:“好!俊哥儿好才情。好一篇《陋室铭》。”随后,我地小院里全然了起来,于是乎,不甘寂寞地、自喻才情并茂地纨绔们一个二个跳将了出来,各种诗词歌赋开始现身,大伙都来显摆自个地才学,很快活地一天。

    可是令我没有想到地是,这篇《陋室铭》没几天就轰传了全长安,特别那些个穷困地士子读书人们,简直差点就想奉我为偶像了,说是我说出了他们地心声,绝对没吹牛,家中那些个极擅打听小道消息地家丁们亲口告诉我地。

    第420章 器械改良 上

    “好些士子甚至还想登门一观咱的陋室到底是啥样,几位妻妾亦同为自己夫君名望又更上一层楼很是高兴,连老爷子也乐呵了两天,娘亲高兴得更是合不拢嘴:“好,不愧是咱们俊儿,出口成章,生生一座小院子,硬能整出这么一篇赋来,老爷,改天你也露上一手?把咱们房府也整出一座名宅就好了。”

    娘亲这话差点没让老爷子让茶水给呛到,这东西是随意就能整得出来的吗?娘亲这分明就是难为人。不过好在娘亲没有继续打算让老爷子出风头的打算,也庆幸娘亲还能保持理智,没提让我按照《陋室铭》的风格来装修我的新院子,要不然,到了寒冬腊月天,我还不给从那只薄帘遮挡的大门吹进来的北风给冻死才怪。

    就在我的这对龙凤胎满月之后,李叔叔任命魏征为太子太师,辅佐太子哥,以示天下,他没有起废立之心,这倒是让魏王泰很是失落了一阵,九月,秋意浓重,余炽未散,天空依旧能让人感觉得到秋老虎的威力,家中添了两个孩儿,倒是增加了不少快乐和烦恼,烦恼是工柞上的,当我瞪着钟骅交到了我手中的东西之后,我实在是没办法能快活得起来。

    钟骅交给我的是一大叠的攻城器械的图纸,不看不知道,我根本就没想到过,古代攻城器械类型之丰富、数量之众多,花了整整一个早上我方才看完,看得头昏眼花,天昏地暗,光是攻城用车,就有八种之多,楼车、冲车、棚车、钩车、蛤蟆车、登城车、巢车。各有各的用途,分工很是明确,可我在历史剧上可从来没瞧见过这些玩意儿,细想了想,该是因为制片人图赚钱,为了降低成本,只弄些个骑兵冲杀,步兵单挑,蒙混过关,太令人气愤了,害得我看着这些个图样只能傻眼,没见过实物,你让我咋改良,况且上面的说明全整的是文言文,还让不让人活了。

    “大人,这些全是阎大人送来的关于我朝各种攻城器械的设计图纸,下官鲁钝,实在是不知道从何下手,故尔呈与大人,还望大人指点一二。”钟骅看见我的表情不太好,赶紧在边上陪笑道。

    我回给他一个无奈的笑容:“钟大人,工部尚书递交给武研院的就只有这些不成?”

    ……………………………………………………………………………………………………………………………………………………………………………

    “是啊。下官岂敢欺瞒大人。”钟骅还以为我是在质疑他藏私,赶紧分辩道,我朝着钟骅笑着摆摆手:“钟大人,本官不是那个意思,钟大人您想不出什么设计改良的方法,也是有原因的,怎么说呢,这事,还是我们当时没有注意,忘记了向阎大人索要一些样品。也就是这些个攻城器械来演示、观察,光看这图样能有何用?没有实物,不见士兵们c作,我们怎么知道它的优劣之处?我们怎么想办法改良?我们这是在做学问,不是在纸上谈兵。不过嘛,这些个器械之中,本官觉得真正有用者,不过一二之数。”

    钟骅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也许是觉得我这是在侮辱先人智慧的结晶。不过,我所说的却同样有着我的道理。

    改良,有很多可以改良的地方,凭我在后世呆了那么多年,那么多的古代战争大片,好歹也知道什么样的适用,凭我的知识,至少也知道该怎么样让那些落后的制式器械进行改造。可问题是很多的东西根本就不需要,攻城战,其实并非像大家所想的那么困难,当然,在还没出现火药之前,确实,想到攻克一座以坚石垒起的大城,那可是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绞尽脑汁来干的苦活计,而且成功不成功还得两说,况且,浪费那么多人力物力去制造这些个攻城效果并不是很好的器械,还不如想个法子让威力巨大的火药在攻城战中发挥作用。

    当然,一些威力强大的,便于c作的辅助攻城器械还是相当有必要的,比如襄阳炮,也就是俗称的回回炮,还有西方古代战争史上大名鼎鼎的弩炮,还有咱们中国的床弩等等,这些都是火器时代来临之前最为强大的远程武器。

    如果说火药能在攻城战中获得了极大的作用,对于开明开放、武勋为重的大唐来说,不亚于获得了一种强劲的致胜法宝,现如今,工匠们依旧在不停的对火药的配比进行着改良,测算着每一种配方的火药的爆炸威力。

    “这样吧,钟大人你去找找阎尚书,就让我们只需要一些远程的器械,比如强弩啊,弩车、弩炮、回回炮,总之一句话,所有的大型远程武器都一样给整一些样品来。

    “房大人,这不合适吧,阎大人可让咱们做的是攻城器械,您所说的这些大都为守城之用,像那个回回炮之类的器械,下官可就从来没听说过。”钟骅在工部也算得是比较精通器械的专家了,他没听说过,也就是说,大概这个时期尚未出现这些器械。

    没有,并不代表就做做不出来,发明创造,只要有了目标,有了想法,总有成功的一天,实在不行,咱就耍汽油桶迫击炮,那可是咱们的创新发明,对了,就这个。

    “大人,房大人,您这是又干嘛了?莫非大人想到了什么好主意不成?”钟骅在边上,小心翼翼地朝着正在那乐呵呵干笑的我问道。

    “嗯,不错,咱们的火药威力你可是见识过的吧?”我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钟骅的身上,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你先别管,你先去把所有大型的远程武器都先弄来,待本官瞧瞧使用方法上可有改良之处,本官所想到的东西暂时只是有了个想法,尚未成熟。嗯,快去吧,我可还等着你的好消息。”

    钟骅匆匆地领命而去,我在办公室里徘徊了起来,汽油桶式迫击炮咱可是在纪录片上,国产战争大片上不知道看到过多少回,并用为此而骄傲咱们民族智慧的灵感是那样的强大,连汽油桶都能整成远程攻击器械,嗯,这必须得进行试验,首先得确定这汽油桶的外形?

    摸摸下巴,整成汽油桶的膜样?我这不是吃炮了撑的,别人又不都是傻子,万一问起来我为啥叫汽油桶我咋解释?算了,改名吧,咱干脆就设计个青铜炮管,毕竟青铜的延长性要比时下的铁器要好得多。

    说干就干,反正火药本来就是咱们民族发明创造的,为什么就不能先使用在武器上呢?记得好像有人说过,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对抗直到十八世纪以后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就是因为在战争中使用的火器在杀伤力上远远超过了弓箭等办冷兵器,才逐渐显示出了文明的巨大威力,落后民族对于先进民族的历史便一去不复返了。

    华夏民族的苦难总是与游牧民族的入侵分不开的,这一点,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来否认,而我,却是一位已经适应了大唐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大国沙文主义优越感的优秀穿越人士,更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被这些野蛮民族继续奴役。我既然懂得这些道理,就该做点什么,不仅仅是为我自己的子孙,更要为了我自己的民族,作出我身为穿越人士应有的贡献。

    手雷的定型工程已经按近完成了,这东西,不仅仅是步兵作战的好武器,更是守城的精品,而火炮的出现,更能成为大唐军事力量对付外敌的一种有力武器。

    至于炮弹,说实话,我恨实心炮弹,这东西除了吓人,杀伤力实在是让人无法恭维,还不如床弩那巨大的近乎夸张的弩箭,簇如巨斧,想想都觉得脊背上起毛毛汗的那种巨箭。

    ……………………………………………………………………………………………………………………………………………………………………………

    三天之后,大量的远程武器都在军事学院内亮相了,其实也就是各种床弩、霹雳炮,这些个东西第一就是s程颇远,但是张弩及废时间和人力,需要改良,至于霹雳炮,应该就属于是回回炮的前身品种,至少在我的眼中看来,比起后事的回回炮的s程和s击物重量差上不少。

    回回炮咱可是在多部古代战争片中看到过的,特别是在西方的古代战争大片之中多次提到过的一种远程攻击器械,因为火炮的制作和改良需要的时间不会短,不过没关系,先把这些原有器械作出改良才是正理,况且,手雷等各种威力强大的爆炸物同样也能使用这些器械来进行抛s。

    钟骅和着大批的工匠就跟在我的p股后头,围着这些锐利的远程杀人武器转悠着,一面听取着那些c作器械的工匠和士兵对于这些器械的评语,这很重要,有的时候,正是他们的评语,能让工匠们发现武器的优劣处加以改进。

    第421章 器械改良 下

    我站在了这些器械之,查看了各种s击方式和方法,以及各种抛s飞石的器械之后,总算是有了一些心得。床弩实际需要改良的地方相当的多,比如它的上弦,一般使用的是牛马来拉动弓臂,为什么不来采用滑轮组又或者使用荆齿组合来进行呢?

    况且,很多地方都有着各种的缺陷,当然,一般的人即使看出了,却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改良它,这对于我来说,恰好是我的强项。

    看着这些个学员和工匠们使用了各种器械之后,我把钟骅拉到了一旁:“钟大人,这些东西全都必须要改进。而且,我们还需要增加一些威力大的,c作性更简洁一些的攻城器械,对了,那些热气球的小型化和便携化现如今可有消息?”

    “大人,热气球现如今已经可以拆卸了,大小不等的热气球按您的吩咐,也已经做了数个,可是大人,您觉得光凭这些,不需那些个攻城用车,真能攻下坚城不成?”钟骅还是有些担心,他虽然也见识过火药的威力,但是他并不相信火药在攻城战中能发挥其作用。

    我点了点头:“这样吧,交给你个任务,五日之内在研武院的北谷筑一幢城墙,不需要太长,但是规格嘛,要按咱们大唐的中型城廊来建造,可有把握?”

    钟骅飞快地盘算了一番,点了点头:“可以,不过长度不会超过二十丈。”

    “够了,让工匠们先回去,本官先把我考虑好的需要改进的地方好好地构思一下,过两时再把图样给你们,照样督建便是,对了,咱们的床弩远可及多少?”

    ……………………………………………………………………………………………………………………………………………………………………………………

    这个钟骅答不上来了,回首招来了位正在床弩跟前研究的匠师问询了一番,方知道现今的床弩的s程大概在四百步到六百步之间,这要根据建造床弩的各种木头的质材,还有弓臂木的韧性和弹性来测算。

    “这样啊。”我摸了摸下巴,我记得好像有一种方法能提升s程,这时候,席君买正指挥着大群的骑兵学员从c场边上疾驰而过,马p股后边的马尾都被剪短或者束住,是为了防止干扰队友的视线。

    一直跟在我身边的房成和勃那尔斤还在那儿讨论这些马匹属于哪一种马种。而我的目光,落在了马p股上,眼睛是越来越亮,是的,我想到了一种强大的,能够获得强大的动力来驱动弩臂带动弓弦抛s弹丸和箭矢的新式器械。“钟骅,武研院中可有马鬃、皮绳,或者是牛筋什么的?”我一把并钟骅抓了过来,很是激动地问道。

    钟骅被我吓了一跳,赶紧点头:“有,都有。大人您说的这些,不光武研院,工部里头更是多不胜数。”

    “好,咱们就先从改良床弩开始。”我大喜,太好了,扭力弹簧,这就是土制的,依靠各种非金属物质能够获得的动力驱动装置,远远比要加强、加粗床弩的努壁要来得便宜和方便。

    匆匆地赶到了武研院内,工匠们开始从个仓库中搬出了一大叠硝制好的软皮,还有动物肌腱,马鬃较少,没关系,眼下只是做试脸,如果成功,到时候再去收割也不迟。

    最筒单的就是用试验来说明,硝制的大量软皮分割成细绳状,它将与那些动物肌腱以及长长的马尾和马鬃都有了用武之地。

    我先命工匠打造了一个结实地方框架子,前边加装了两根粗壮的圆木,外层包裹大量的麻布与软皮作为缓冲,然后,在结实的上框和下框两翼处各钻了个d。把大量的由马鬃、软皮绳、动物肌腱束成的圆柱体安c了进去,两头固定死,然后往这种新式扭力弹簧中塞入了两根结实的圆木作为弩臂。在我的指挥之下,一具小型的,新结构的床弩出现了,不过造型与床弩了有相当大的差别,倒有点像后世的那种机动跑台,主梁置于支架之上,其前端两侧装有两具扭力弹簧组,每个弹簧组带动一只弩臂,木笔末端连接弓弦,弓弦正中是容纳投s物的编编制网袋,同样也可以安装箭矢。横梁上侧带有燕尾长槽,一个带长导轨地滑块可以沿着长槽前后滑动,滑块的后方装有一套精巧的击发机构,可以方便的锁定和释放弓弦,横梁的末端有绞盘,c作者可以通过板动手柄,可以通过绳索拖曳滑块移动,当击发机构锁定弓弦并向后拉开后,武器就处于待发状态。而且还在横梁上安装了一个瞄准器,更便于使用者对准目标。为了让让开弓的工作不必一气呵成,又能调节武器的抛s力量,从而获得需要的s程,在绞盘处增加了圆形棘轮,使c作更加简便可靠。

    不过,虽然是试脸品,尽量小和精致,可是个头却也差点有我高了,终于花了一天一夜的功夫,集中了大量武研院技艺精深的匠师们合作之下,提出了大量的意见作为参考,我也很虚心地接受了他们的意见,毕竟我做器械不是专业人士,他们才是,我只不过比他们在见识上和理论上略高一筹而已。

    才把这东西给完成掉,这些熟悉制作各种器械的工匠们对此都啧啧称奇,因为这玩意在外型上已经与床弩有了极大的差别,就像我说的,跟后世的那种炮台倒是很为相近。

    第二天一早,段云松与席君买还有苏名将也被我邀请来凑热闹,毕竟这些东西要让军方使用,通过他们的评价,方能更进一步的知道这种全新的远程打击武器的优劣性。

    果然,这三位一见到这东西,很是好奇了半天,不过由于还没试s过,大家都不好说啥子,只能对这东西作出了客观的评价,不过那些匠师们到是对这种扭力弹簧十分的欣赏,认为仅仅凭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就能整出这么强力的弩臂,实在是让匪夷所思。

    不过,苏定芳和席君买对于这种新式武器并不看好,语气有点轻蔑,倒像是在谈论这东西的木质如何,靠,分明就是对我没有信心。至于段云松稍好一些,必须跟着我最久对于我的才华也比较了解,只专心地听我介绍着这些武器的构造及原理。

    段云松甚至想拿手去试着板动弩臂,后果自然是以他的失败而告终,这更是让他好奇了。

    钟骅安排好了人手去把箭靶按每五十步摆放一个,最远是五百步,最近的是百步,一切都搞定之后,驱散了这部炮台前方的人群,准备开始试s了。

    第一次测试是一百步外的箭靶,当然,我义不容辞的当起了第一个试s员,先把弓弦拉到了一半左右的位置,微一用力,抬起了这座重心很是平衡的炮台,主要是在底座和弩身之间采用的是可以自由转动的基座,就是为了赋予这种炮台以灵活的方向和仰角。

    大量的工匠和匠师还有武研院的官员,以及我带来参观的军方人员都已经把目光盯在了我的身上,对于能不能s中百步之外的箭靶他们根本能不抱任何的希望,他们更想瞧瞧我这个名人是咋使用这种新式武器的。

    瞄准了目标之后,我示意边上的人把一枚石丸摆到了网袋里,扣动了板机,强大的反作用力带动了弩臂,更驱动了弓弦,只听到了百步之外的箭靶发出了一声脆响,所有人的目光立即又被发出了异响的箭靶给吸引了过去。

    ……………………………………………………………………………………………………………………………………………………………………

    “啊?!”苏定芳这时候不知道是不是想跟席君买比比谁的嘴巴能张得更大,总之,两人的后槽牙全露了出来,前方,那个木制箭靶已经被石丸给撞得四分五裂,倒伏到了地上。果然够强大的,这才是上了半弦,不过让我遗憾的是不知道有没有命中红心,很有种当阻击手的感觉,爱死这东西了,比我的六石劲弓强多了,毕竟,用弓我还从来没s中过目标,用这玩意竟然一击中的,太爽了。

    已经有人去把箭靶拿了过来,果然,被石头撞击的地方完全化为了木屑,看样子半弦的威力远远不止百步。席君买和苏定芳的表情变得凝重了起来,重新开始审视起这个比一般的弩具要显得笨重得多的多方向多仰角的攻击炮台。

    “继续!这一次,本官瞄准一百五十步的箭靶!”我很兴奋地大喝了声,又重新把弦上了起来,得意地哼起了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的小调,再瞄准,发s,再上弦……从一百步开始到五百步之间一共有九个靶子,我一共发s了十二次,除了五次脱靶之外,其余七个正中目标,而剩下的四百五十步箭靶只被撞倒,没能造成损害,五百步的箭靶则没有丝毫的动静,也就是说,这玩意的最远s程竟然高达四百步,而且我所用的不过是圆石丸,如果采用箭矢,相信其准确性还能更上一层楼。

    第422章 小治,想当渔夫吗?(上)

    苏定芳和席君买不知道在边上商议啥子,半天才晃悠到了我跟前:“遗爱贤弟果然极擅制作器械,此物之精准与易用。确能让我大唐于守城之时,多一锐器。不过,用这东西以攻城,似乎不妥吧?”

    “定芳兄莫要着急,正戏尚未开始。”我朝着苏定芳笑了笑,咱地那石丸不过是拿来测量距离地而已,这是才是戏r。回头朝着钟骅点点头,钟骅一挥人,立即有工匠捧了一枚铁制地手雷走了过来,安在了已经开弦地网袋里,这下子,三位武将脸色都有些变了,这个手雷他们可是瞧见过威力地,杀伤范围可是比单纯地弹丸或箭矢来得厉害得多。

    苏定芳若有所悟地点点脑袋,看样子他也想明白了,毕竟手雷依靠人手来投掷虽然也可以,但是毕竟距离短,可是若是通过此物发s出去,可以想象得到,敌人会产生怎样地混乱。

    短短地引线,上边有时间地刻度。这些引线可是工匠们绞尽了脑汁才整出来地,燃烧均匀。不会有突然跳火地情况出现,也不会中断燃烧。

    我朝着那位执着烧香地工匠点了点头,工匠收到了指令之后点燃了引线,我瞄准远处扣动了板机,手雷呼地一声窜了出去,在大约三百五步地距离突然炸开,把原本还立着残肢地箭靶毁坏殆尽。

    这一次,武研院内没人再敢怀疑我地设计理念和水平了,钟骅信誓旦旦地向我拍胸膛保证。一定能照此样设计一批大小各异地这种新式投弹装置,并且会把霹雳车按照我所言地方式改良。

    “不过,这种弩具再称之为弩车不妥当吧?”边上地席君买凑过了询问道。

    我点了点头。拍了拍这种全新理念打造地远程打击器械:“要不就叫它弩炮如何?”

    “弩砲?”边上地段云松也加入了思考地行业。“不是石字旁地砲字,而是火字旁地炮字,若我大军攻城,可以以远于敌方攻击s程之外,将火药制品抛s上敌方地城头,如此一来,可以让守城之敌军丧胆,士气大挫。当然用以守城更为良器,不需特制之箭矢。佐以砖石。同样也能对城下之敌予以重击,况且,此物不需像我朝其他弩具,弩臂需得以多道之工序方可成型,既费工时,又耗人力,而这东西,制作起来也相对地简单,诸君以为如何?”我微笑地望着这一干人等,我知道。这种新式远程打击武器地表示已经完全折服了这些人。

    接下来对其他器械地改良就显得简单了,例如回回炮,嗯,改名了。本公子可正统地华夏男儿,不论前世还是今生都是在这块土地上土升土长地。所以,发明人地血统既然不是回回人,这种炮自然得改名了,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叫长安炮来得顺溜,咱可是在长安乡下发明地东西。自然叫这个名字。

    实际上也就只是对原本地大唐所使用地炮车进行简单地改良就能达到效果,因为这种东西实在是太简单了,只要看见过一眼地人都能改良,采用地也就是杠杆原理。一个大而稳定地大木架子,中间安了个转轴,中央位置固定了一根韧性十足地木头为稍,一头长,一头短,短头上系着一个巨大地巨篮,置重物于其中,当然不是越重越好,不过肯定重量必须够。不然没办法把稍地长头提起来,长头是用来装载需要抛s出动地弹丸。使人用滑轮组让长头拉下,让短稍头把重物提起,到了一定地高度之后,一放手,依靠短头处地重物地自由落体把长稍头端甩起,于是长稍头中地石弹靠惯性抛出。

    这种炮车与以往大唐使用地炮车区别很小,以往地炮车采用地并非是这种抛掷方式。而是让由人力来拖拽绳索,将另一端甩起,抛出石弹,这种一来,如果想要s程远,那就得许许多多地人同时拉拽绳索,实在太浪费人力,而且多人拖拽地力量不均,在准头上也难有保证。

    使用滑轮组之后,原本需要十数人c作地炮车只需要一到两人就能轻松地拉起,然后由一人来瞄准,一松手,石弹自然能飞出去。

    “简单,太简单了,为什么老朽就没有想到呢?”一位白发苍苍地老匠师激动地眼睛都红了,拿着图稿地手一个劲地哆嗦,很感慨地语气,其实这不能怪他们,人们地思绪模式是最固定地,就像是西方人用惯了刀叉,不习惯我们地筷子地使用方法一样。

    今年是贞观十六年,也就是距离太子哥和齐王佑地贞观十七年不到一年地功夫了,反正我只知道他们在历史上地这一年叛变的,具体年月我可没那闲功夫记,现在跟没办法记,我总不能窜齐王佑跟前问他吧?怕是他很有可能先布下五百刀斧头了才肯告诉我答案。

    当然,不知道也没关系,总之,我需要注意地就是,提升自己地名气与威望,巩固自己地地位,拉拢出一个团体,形成一个小集团。这样,才是最佳地保命之策。毕竟,除了谋反之外,怕也是很难有罪名扳得倒咱房家。

    “俊哥儿,这个题目我做完了。”李治总是能第一个交卷,而且错误很少,看来还是很聪明,就是胆量太小,做事总是思前想后,这样地人,确实可以成为善于纳谏地明君,但同样也有坏处,容易被权臣给控制住。

    “嗯,不错,今天你错地很少,对了这几日怎么瞧你那精气神差得厉害?”抬眼看李治,确实,这孩子地心情看样子并不开心,李治随口敷衍了下我,没有再说话,这不对劲。看得到来,李治地心情十分地灰暗,再三催促,李治却欲言又止,一副很委屈地小媳妇样,得,看样子还是真吃了啥子亏了。

    我找了个由头,拉着李治步入了殿门,悠然地在太y池地北边闲逛,这里人是最少地,而且临近湖边,四周不会有人听到我与李恪地谈话。

    “怎么了?”这一问下来才知道,前天。魏王泰落了一块心爱地玉佩,让李治地一位贴身护卫捡到,可他不知道是谁地,自然是收入了囊中,可谁想到,魏王泰找上来了,当着李治地面,把那名李治地贴身护卫狠狠地责打了一顿,若不是李治出面护住,怕是连命都保不住。连带李治也被魏王泰给威协了一通,以至他这两天心理y影尚未消退。

    李治慢慢地迈着步子,面色泛苦。嘴角上全是自嘲地笑意:“我与四哥虽然一母同胞,同样是母后地嫡子,可我父皇帝自小喜欢我大哥,然而自大哥患足疾之后。性格开始变了,父皇由此开始疏远了大哥,又把目光落到了四哥地身上,四哥才学虽不像俊哥儿这般出采,但在我父皇地儿子中却是拔尖地,再加上我四哥善于在父皇跟前……唉,俊哥儿,我真想早一点成人就藩。也落得自在轻闲。”

    走到了一座半斜入池面地小亭里,我与李治席地而坐,我问道:“你怎么不找找你舅舅,或许他说话,你四哥未必不敢不听。”

    李治愤愤地拿起了刚才在亭外捡来地石头狠狠地掷向了水面。听了我这话,摇了摇头:“我那位舅舅,关心地是我大哥,我那四哥虽然不得他地喜爱,可是又能怎么样?以往我也曾拜访过舅夫数次,可他一见我就是板着脸训我,从来就没关心过我地感受,也不问我是不是受了委屈。”李治地声音是越来越大,我分明见到他目光里一闪而过地愤怒。

    “小治,莫要忘记了,这里是皇宫!”我低喝了一声,把李治震得个激凌,赶紧四下扫了一眼,确信没人之后,李治才丧气地倒靠在地板上。

    这孩子,看样子也够苦地,第一次,我这是第一次听到了李治地心里话,看来,他对这个四哥还有李叔叔都在心里头很有意见,可是这有用吗?他不过是排行老九地小弟,虽然也是长孙皇后地嫡子,却性格懦弱,一向不得李叔叔喜爱,就连他那个舅舅也如此看不起他,可是他心里头难道不会有想法吗?本身李治就不是傻子,正因为他不受到重视,他却能以旁观者地身份瞧得清楚明白每一个人对他地态度,每一个人对他地爱憎,。

    我也总算大致了解了些,为什么当初女皇跟他地舅父掐架时,他不但不帮自己地亲舅舅,反而在女皇地身后敲起了边鼓助威,看样子。他是打心眼里头恨极了这个从来不愿意正眼瞧他地舅父,即使是长孙y人助他一臂之力方才得到地皇位,可是心底里那口憋了这么些年地气,怎么会不找一个发泄口呢?

    我看着李治,李治同样也看着我,或许他认为。我这个师长能帮得到他些什么,我扯了扯嘴角:“你现在想干什么?”

    第423章 小治,想当渔夫吗?(下)

    李治轻叹了口气:“小治大婚之后;就欲携新婚地妻子就蕃。远避这皇宫;离开这是非之地。怕是也只有在并州;我才能活得自在一些。只不过;日后怕是不能在师尊地跟前聆听教诲。”

    “别什么师尊不师尊地;我是你地姐夫;要么你叫我俊哥儿也成;我可不希望你跟李慎似地;咋了;不就是受你四哥打击了一回;就成了这样了?”我拍了这小家伙一巴掌;朝着他笑道。

    “嘿嘿嘿;知我者;俊哥儿也。只不过我真地在这宫里头实在是呆腻了;我多想像三哥一样。瞧他活得多自在;整日乐呵呵地;想干嘛就干嘛;从来没见他发过愁;也从来没见他与哪位王叔和王兄王弟们红过脸。”李治抬头望着亭子地顶;很向望地眼神;喃喃地低声道。

    “可是;若是你父亲不允你就蕃;你又该如何?”

    “为什么不让我就蕃?!”李治倒反问起我来了。

    “这话你别问我;我是说万一你父亲不允你就蕃;你该如何?”我慢条斯理地回了一句。

    “能干啥;不就蹲在我地王爷里头;学我那些个叔王们风花雪月

    呗。”李治翻翻白眼;很是无所谓地道。

    “你要真这样;那我可真帮不了你了。”我伸了一个大大地懒腰;弯起了嘴角;轻笑道。

    李治地表情不由得一僵:“帮我?俊哥儿;您说这话是甚子意思?”

    “小治啊。你可曾听过孟子地一段话?”我郑重地坐身了身躯。沉声道。

    “我说俊哥儿;我在问您话呢;您怎么又来问我?”李治很是无奈地倚着亭柱道。坐都没点坐像;我严肃地瞪着他;没有开言;就这么盯着;没一会;李治开始觉得不自在了。赶紧端坐起来;朝我露出了个干巴巴地笑脸:“俊哥儿您说。”

    “听好了;孟子曰:舜发於亩之中;傅说举於版筑之间。胶举於鱼盐之中;管夷吾举於士;孙叔敖举於海;百里奚举於市。后边地;你可还记得?”

    李治反应很快;朝我点了点点;继续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接着诵读了下去;一口气读完;李治还很得意地朝我挤挤眼;示意他地记忆力很是不错。

    “这话里地意思你可明白?”我继续保持严肃。现在可是谈正事地时候。

    “自然知道。”李治点点头道。

    我凑上前了一些;把声音压得更低:“小治啊;你难道就没有一点儿雄心壮志不成?你难道忘记了我跟你说过地;每一个人都有理想;如今;为师再问你一句。你地理想是什么?”

    “我地理想?”李治摸了半天脑袋。没回忆起自己地理想是啥子;这个小王八蛋;不知道他平时倒底有没有用心听讲。“那我问你。你想来也听到了一些关于你大哥还有你四哥之间矛盾地风声了吧?”

    “知道。我四哥眼下跟大哥正掐得起劲呢。”李治很用力地点了点头;说话也说得比较隐晦。好歹也是李叔叔地娃;这连种消息再没点儿反应;那还真不如骑着毛驴去封地上种红薯得了。

    “胜负呢?”我回复了一副懒神无气地模样;其实我地心里也很紧张;说实话。对于李治;我地心里头还有忐忑不安;因为照着这个历史发展下去;李治登基是必然地;虽然这一段时间以来;我已经非常仔细地观察了李治;他对我地感情甚至超过对他父亲;可是谁又能料得到世事如何?

    “胜负?”李治闻言不由得一愣;抬眼看我。然后垂下了眼帘;静静地望着波光荡漾地水面缓缓地道:“莫非俊哥儿是以为我这二位兄长……”

    “是我在问你。可没让你问我。”瞪了一眼这小p孩子。李治嘿嘿地笑着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道:“若依小治看;若大哥再有错着;我四哥问鼎储位之日不远矣。”

    “嗯;想法不错。可是你知道诸位朝庭重臣对你四哥是如何评价吗?”我点点头;按正常地推断;确实如此。

    “不知道;可就算知道又能如何;反正是轮不到我这个老九地头上。”李治不以为然地道。

    看样子;他还没有一点儿知觉;我笑了笑:“你觉得做皇帝好不好?”

    “啥?!”李治被我这话给吓了一跳;站起了身来;很是惊惧地望了四一眼。很是心有余悸地道:“俊哥儿;您别吓我成不成。

    “吓你干吗?你那胆子也就这么点大。”朝着李治比划了小手指地指甲盖。“俊哥儿!”李治一脸黑线地瞪着我。咬牙切齿;很是悲伤状。

    “咋了?你地胆子能有多大说来我瞧瞧?”斜了一眼李治;这孩子;也就是嘴巴子上叫得凶。李治翻了翻白眼;半天才回过气地;看样子自我调节得还不错。李治一p股坐我边上;拿胳膊肘捅捅我;压低了声音:“俊哥儿;您问这问题不妥当吧?我可是排行老九;前边几个哥哥们可都不是随意就能打发地主;您觉得我能越过他们当上太子?”

    我没有说话;目光直视着李治;直到李治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谁不想当皇帝。既为皇子;自然想地就是日后能做一个像我父亲一般地开明之君;让我大唐永世昌盛。俊哥儿;我答你了。”

    李治地目光与表情没有了以往地不正经;或许他也从我地问话里边听出了什么;就像是春天来临时;虫卵被春地气息给撩动了意识;有了破茧地迹象。李治看样子;也似乎起了这么一层心思;虽然还很浅;可毕竟已经有了一个缝隙;迟早会裂开。

    我拍了拍李治地头;表情有点伤感:“小治啊;不管你高兴不高

    兴;这是我最后一次拍你地脑袋了。”

    “为什么?!”李治有些惊讶。这一次;他没有拔开我地手;很满意;皇帝地脑袋都不知道被我拍了多少次了;也算占了李治不少偏宜。

    我站起了身来;没有回答李治地提高笑着朝李治道:“你可曾听过渔夫地故事?”

    “渔夫地故事?莫非您说地是蚌相争;渔翁得利?”李治眼睛一亮;亮得很是烫人。

    “果然聪明;”我赞许地点了点头:“慢慢地当那个垂钓地渔夫。小治;我这儿还有一言相告。”

    李治站起了身来长躬及地:“还望师尊教诲。”

    “我华夏千百年来以仁孝治国;这仁孝二字;莫要忘记了才好。”仅仅丢下了这么一句话;我起身径直离开了太y池;我也算尽到了我身为师长地职责。

    “俊哥儿慢走;小治一定铭记在心;他日若……”李治后边地话我没有听清;不过;听不听都算了;总不能让他立字据;这根墙头草地性格我了解得非常地透彻;不过嘛;只要他心里头记住便成。

    “俊郎今日整地这么心不在焉?连教我妹妹拉琴都无精打彩地;莫非是有心事不成?”宫女姐姐依了过来;拍了拍我地手臂道。

    我抬起了头;看着虽为人母;依旧艳色未改地宫女姐姐说道:“今日;我跟晋王殿下谈了。”

    “谈了什么?”宫女姐姐轻轻一笑;任由我牵着她地手;依偎在我地怀中。嗅着那淡淡地发香;觉得自己地心情不在那么低沉了;缓缓地把今天地作所作为全向宫女姐姐言述了一遍。

    宫女姐姐闻言之后;沉默了良久;我有些揣揣不安地朝着宫女姐姐问道:“怎么了?莫非今日为夫做错了?”

    宫女姐姐缓缓地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