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盛世收藏 > 第 14 部分

第 14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等一等!”苏晴马上问道:“你们刚才说这个字被剜去了一半,‘临’字剜去一半会是‘臣’吗?”

    “唉。”柳月摇着头说道:“跟你解释就是麻烦,我们现在所用的汉字是解放后才开始普及推广的简体字,古代使用的都是繁体字,繁体的‘临’的一半不是臣吗?”繁体字的“临”书写出来就是“臨”,它的一半就是“臣”。

    苏晴感觉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跟这两个人在一起严重缺少话语权,她靠近唐风用胳臂轻轻撞了他一下,说道:“哎,我还有一个问题要问你。”

    唐风心里正在盘算148万这个价钱是否合算,在听到苏晴的问话后,他低声在她耳边说道:“我说苏警官,你就别再问了,一会儿人家该不卖了。”

    书画其实不是指单一的艺术品,它包括书法和绘画。在吴中四才子中,祝允明最擅长书法,他不但是文征明的书法老师,在书法上还指点过唐寅。因为他书法造诣精深,所以他的书法作品的行情一直看涨。在前不久中国嘉德拍卖公司举办的中国古代书画作品拍卖会上,祝允明的楷书作品《黄庭经》成交价高达526万。同一次拍卖会上,唐寅的行书作品《焚香默坐歌》也创出470万的高价。

    一般来说,绘画作品的价值要比书法作品高,唐寅的绘画真迹行情不但超过千万而且还有价无市。两相对比一下,这幅《指点江山》的价值似乎也该在千万以上,但店家不是傻子,他们定的这个价钱还是偏高的。首先,这幅画的品相就不是很好,它所使用的绢是当时市面上最廉价的绢。这种绢质地粗糙,经纬稀疏,摸起来就像沙纸,极其不易受墨。所谓好马配好鞍,绢不好自然会影响画的质量,进而也就影响了价格。其次,这幅《指点江山》是水墨画,水墨画的行情一直就不如设色画。再次,绘画不是祝允明专长,行情必然会受到影响。

    店家是根据行情来定价,唐风却是从收藏价值方面来衡量的。首先,祝允明的绘画传世量极少,这极有可能是他绘画作品中的孤品,物以稀为贵,这就抵消了品相不好带来的影响。其次,因为这种绢不好,所以以这种绢为材质的绘画精品就少,这有可能就是这幅画被清宫收藏的原因。再次,收藏之道,买低拒高,行情低迷的时候也是适合买进的时候。

    总而言之,唐风认为这幅画很有增值潜力决定要买下来,他说道:“这幅画我要了,怎么付账?”

    听到唐风说要买,中年人立即来了精神,他笑着说道:“刷卡、现金都可以。”

    唐风说道:“那就刷卡吧。”现在的银行卡没有刷卡上限,这也省了唐风不少事儿,于是,他卡里还没有放热的160万变成了12万,而且这笔投资还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不过,相比房地产和股市,艺术品投资的风险要小很多了,至少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但是,做完第一笔投资的唐风并不轻松,初到高端市场就把自己打回了原形,现在身边又只剩20来万了。这么一来,他还需要到低端市场去淘东西,老这么折腾可不行啊。

    走出北京古玩城,苏晴向唐风挥了挥手,说道:“唐先生,那就再见了。”

    “嗯。”唐风点头说道:“再见。”

    与苏晴的简单告别不同,柳月很正式的向唐风伸出手,说道:“唐先生好眼光,柳月受教了。”

    唐风微微一笑轻轻握上她的手,说道:“柳小姐客气,总算不再看我不顺眼了。”

    柳月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柳月知道错了,唐先生不要老翻旧黄历,好吗?”

    “当然不会。”唐风点了点头。

    “哦,对了。”柳月想起了一件事,她对唐风说道:“周末就是朱记的拍卖专场了,到时候再见。”

    柳月不说,唐风还差点忘了,他还有一块笏板委托给她们家了,如果那块笏板能够买个好价钱的话,那他就可以继续淘高端市场了。

    搓过一次大麻将,对搓小麻将也就不再感兴趣,唐风点头说道:“好,到时候再见。”柳月和苏晴走后,唐风叹了一口气,他觉得陈彦的提议非常好,是到了做点生意的时候了。

    ★第一笔艺术品投资完成,但还不至于把唐风打回原形,那块笏板就是转机。今天《盛世收藏》下了新人榜,以后就更需要兄弟们的支持了,请大家多投点票吧,保住都市类推荐榜的位置。★

    第三十二章 稳妥发展

    离开北京古玩城,唐风拿着祝允明的《指点江山》来到街对面的街心公园找了一块大石头坐了下来。他买下这幅画不完全是为了艺术品投资,他是真的喜欢这幅画,这幅《指点江山》完成于成化戊戌年,也就是公元1478年,那一年的祝允明只有十八岁。祝允明的身世很不幸,他幼年跟随他的外祖父徐有贞生活,这一点倒跟唐风相似,唐风是跟着他爷爷长大的。徐有贞仕途坎坷,几起几落,历经数次牢狱之灾,因此,祝允明的家境并不是很好。这也就罢了,倒霉的事情还在后头,祝允明十三岁丧父,五个月后外祖父徐有贞去世,十六岁时,他再遭打击,他的母亲也亡故了。

    连遭打击之后,祝允明处境艰难,只能依靠卖画为生,这也是他只能买当时市面上最廉价的绢来作画的原因。但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祝允明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最终成为一代名家。

    不管事实的真相是怎么样的,唐风看到这幅画之后就一直固执的认为,画中那个负手而立的青年书生就是祝允明的自画像。处境艰难却不忘指点江山,这和唐风在街头说的那句“北京,你将以我为荣”是何其的相似。

    一个乡下来到京城的傻小子,唐风靠着自己的实力外加那么一点运气赚到了几百万,说起来很容易,但在这中间,有谁能明白,他内心历经的磨难,几乎每向前一步都是步履维艰。把所有j蛋都放在了一个篮子里所带来的压力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承受的,捡漏就像剪刀石头布,有太多的偶然因素,唐风自己都不敢再在真假之间做二选一了。

    说起来唐风自己都觉得可笑,以前身边只有几百块,他反而看得挺开,那时候的他觉得自己输得起。现在钱多了,他突然发觉,自己开始患得患失了,他是再也不愿意把一切都交给运气来安排,他想掌握主动权,追寻更稳妥的发展。

    艺术品投资贵在收藏,只有通过收藏才能赢得升值的空间,而收藏是需要大量资金的,光靠捡漏累积不了财富,总不能指望随手捡一个元青花吧。再说,就算真的捡到了元青花那样的稀世珍品,唐风也不大舍得拿出去卖的,那些玩意儿还是放在家里传个几代再说。唐风想着想着,突然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的画,良久之后他不禁哑然失笑,忙活了这么久,这一幅画就全交代进去了,要是没有那尊金佛和那块笏板在那里撑着,他是怎么也不敢买下这幅画的。

    该到做生意的时候了,虽然唐风还没有想好做什么,但他已经决定了。环境影响心态,海边成长、胸怀宽广,山中成长、意志坚强,从小跟古玩结下不解之缘的唐风就显得比同龄人老成,在多次二选一的过程中,他的心态日趋成熟。

    唐风回到家里,正在奋“键”疾书的林沐雨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她看着他手中拿的那幅画,问道:“这幅画是那个名家的作品呢?”

    唐风说道:“这是明代祝允明的《指点江山》。”

    “来,坐下跟我讲讲。”林沐雨侧身让开大半部分椅子示意唐风坐过去。

    “嗯。”唐风单手搂着她的肩膀跟她坐在了一起,他讲完之后,林沐雨嘴角微微一翘,说道:“148万?要这么多钱呢?哎,看来玩收藏真的不是谁都玩得起的。”

    “嗯,收藏确实会占有大量的资金,但升值也快啊。”唐风说道:“你别小看这幅画,放个两三年有可能会翻番的。”

    林沐雨说道:“翻番很难说,但起码不会贬值,好好留着吧。”

    “哦,对了。”唐风说道:“我明天要去一趟通州。”人生地不熟的,想做生意都摸不着头绪,唐风决定去问问陈彦,这家伙人不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

    林沐雨说道:“那我送你去。”

    “不用了,你还是忙你的吧。”唐风说道:“送来送去的多麻烦。”

    “唐风。”林沐雨提议道:“你还是去学一学驾驶吧,这样方便。”

    “学驾驶?”在唐风的理念中,驾驶还停留在手艺的行列,他没什么兴趣,他说道:“暂时还没想过,过段时间再说吧。”

    第二天,唐风来到通州陈彦的家里,亏得上次没把那个拓本的真相告诉陈彦他老婆,要不这位传统妇女的脸色就不会好看了。陈彦的老婆把唐风带到陈彦位于后院的工作室,系着围裙的陈彦正手拿凿子围着一块老树疙瘩转悠。看到唐风来了,陈彦放下手中的活,热情的招呼他道:“唐风,你可是稀客啊,这还是你第一次主动到我家来呀。”

    唐风看着那块八拐九弯十分难看的木疙瘩问陈彦道:“你这生意能赚钱吗?”

    陈彦叹了一口气,说道:“说保证温饱那太假,基本就是一小康吧,吃不饱也饿不着,但想要靠这个发财肯定没门。”

    唐风奇怪的问道:“我看刘书南那里的根雕作品卖的挺贵啊,这里边怎么会没利润。”

    “贵也不是雕工贵,根雕讲究的是七分天成、三分人工。”陈彦摇着头倒起了苦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也开始升级,现代的人不光追求美感,也讲究材质。他们需要用优质木材的树根做成的根雕,什么黄杨木、黄金樟、檀香木,都是国家一级珍稀植物,价钱贵的离谱,成本全耗在原材料里边了。陈彦接着说道:“我以前的那些同行都改雕石头了,那玩意儿环保,市场前景看好。”

    “石头?”唐风来了兴致,他说道:“你是说田黄吧?”

    “嗨,你别尽往高了说呀。”陈彦说道:“田黄石不就福建寿山那条1千多米长,宽2百多米的山溪出产吗?就那点大的地方,这一千多年几乎每年都要被翻上一遍,早就绝种了。”

    唐风说道:“那j血石、青田石、巴林石和寿山石总该多吧?”唐风所说的这四种石头是中国四大印石,这四种石头都是工艺美术石材中的著名彩石,以其色彩绚丽、质地细腻、纹理自然、硬度适中而闻名于世。

    “你总算说到点子上去了。”陈彦说道:“现在要赚钱,你得往文化产业上靠。甭管什么牛,只要能拴在文化艺术这根树桩上,那准错不了,印石那是中国传统文化,两岸三地市场广阔。”

    唐风说道:“那好,就这么定了,我们就做这印石生意。”

    “啊?你真要做?”陈彦说道:“石头跟古玩可不是一码事儿啊。”

    唐风说道:“这两个领域也有共同性的,古玩里边本来就包括宝石。”唐风想起了杨程明,他是做珠宝生意的,但古玩一样在行。

    陈彦想了想,说道:“也对啊,江源也是做珠宝生意的,虽然他老打眼,却比我和刘书南进步快多了。”

    ★兄弟们,全角度多方位继续求票中!★

    第三十三章 大腕云集

    唐风听陈彦提到江源,恍然大悟的说道:“怪不得他一身下上珠光宝气,原来是做珠宝生意的,活广告啊。”

    陈彦说道:“你可别小看江源,他们家的龙宝公司可是北方珠宝业的龙头老大,要不赵永世怎么会p颠p颠的跟着他到处跑呢。”

    这个唐风倒不怎么奇怪,没一点家底怎么敢玩收藏,杨程明就是最好的例子,他说道:“那就这么说了,就从印石开始做起。”

    “哎,我说,您别着急呀。”陈彦说道:“你准备投资多少?”

    唐风说道:“现在还没钱,过几天再说。”

    陈彦以为唐风是胸有成竹,想不到是等米下锅,他说道:“那好,这几天我也准备准备,争取一炮打响。”志同道合成朋友,优势互补成伙伴,各取所需谈合作,唐风跟陈彦两个人一起做生意的基础还是比较牢靠的。

    第二天中午吃饭前,林沐雨指着显示器屏幕对唐风说道:“唐风,你的那个笏板成了朱记拍卖行秋季拍卖专场的主打拍品。”

    唐风走过去看了看,网页上的大红标题写着——纪念徽班进京220周年,程长庚道具笏板热拍中。点开主题,里面是全方位多角度大面积的炒作,什么四大徽班进京翻开了中国戏剧的新篇章。什么徽剧历经四百多年的风雨沧桑,不拒陈艺,善收新艺,博采众长,自成一家,终成国粹。里面还有程长庚的生平介绍,评价他的成就如何如何高,艺德如何如何好他所使用过的笏板一度流落海外,几经辗转才得以回归故土,相信程老先生泉下有知当含笑九反正这些热情洋溢极具煽情元素的文字将京剧捧了个底朝天;将程老先生捧上了天外天,甚至还把笏板回归生拉硬拽到了爱国的高度。所有的这些,足以让每一个京剧从业者感慨万分、群情激昂、热血澎湃、爱岗敬业的豪情油然而生。

    知道真相的唐风当然明白朱记这样炒作的目的,他们就是要把那块笏板捧为京剧界的圣物,让那些京剧界的大腕们掏腰包竞相购买。

    “嗯,值了!”唐风笑得都快合不拢嘴了,这多增加的百分之五的委托人佣金还真没有白给。

    周末晚上七点,唐风来到朱记拍卖行的大门口时,陈彦已经在那里等他了。唐风还是那身半土不洋的装束,陈彦倒是西装革履,很有精神。

    两人刚走进大厅,柳月就迎了上来,她伸出手用委婉动听的声音对唐风说道:“欢迎唐先生光临。”

    唐风伸出手跟她相握,说道:“柳小姐真是客气。”柳月跟唐风打好招呼之后也不忘跟陈彦握手致意。陈彦心里觉得非常的奇怪,几天没见,这姑娘怎么变这么随和了?在如今的社会交际中,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以真面目来示人的,唐风感觉到之前的柳月并不是真正的柳月。

    柳月展开随身携带的文件夹对唐风说道:“唐先生,您的笏板是8号拍品,已经缴纳保证金的买家总共有五十四家,明确表示只竞购笏板的有六家。经过我们的多方论证,最终的底价确定为30万人民币,如果唐先生对此没有异议的话,请签个字。”

    拍卖也称竞买,在改革开放之前,拍卖是非法的,在1979年版的《辞海》中明确解释拍卖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买卖方式。随着中国开始步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拍卖总算被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拍卖最大的魅力在于竞争,由于拍品最终的成交价跟拍卖行的收益挂钩,所以,拍卖行会竭尽全力的运作引来竞争者的参与,使拍品的价值达到最大化。

    “嗯,没有问题。”唐风爽快的签了字,柳月看着唐风那非常别扭的字迹不禁皱了皱了眉头,这人文化素养挺高字却这么难看。

    拍卖大堂的布置就跟法院差不多,只不过法官换成了司仪,旁听席变成买家所在的贵宾席。唐风、陈彦和柳月一起坐在了拍卖大堂的后排,那边正忙着跟客人寒暄的朱碧薇看到三人之后抽空走了过来。

    一番招呼后,朱碧薇对唐风说道:“唐先生,我们这次可花了大力气了。”

    “辛苦,辛苦。”唐风嘴上客气,心里却在嘀咕,废话,如果没有好处可拿,你们能这么积极?高举宰人刀,就不要装清高。

    朱碧薇指着远处一位满面红光的老者还有跟他交谈的人对唐风说道:“他是谭派的泰斗,他身边的那位是尚派的代表人物,还有一位是梅派的大腕。”唐风顺眼望去,这群人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气质神态都很有派头,一看就不是等闲之辈,要知道,过去的他们可都是超级巨星。

    由于程长庚是京剧的鼻祖,京剧的其它流派或多或少都跟这位鼻祖有些渊源,谭派的创始人谭鑫培就曾拜他为师。陈彦是北京人,他对京剧的了解远比唐风多,他说道:“这梅派的创始人就是梅兰芳,尚派就是尚小云那一拨,这些个徒子徒孙们可都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

    “情况有些不妙吧。”唐风一看到这些人这么熟络心中就开始打鼓,朋友讲默契,冤家出高价,要想那块笏板能卖个好价钱就得让他们死磕,最好是争得头破血流,但这些人都这么客气就不对了,到时候互相一谦让,稍高于底价就能成交。

    陈彦说道:“唐风,你这就不懂了,中国人就喜欢窝里斗,同行相轻,别看他们表面儿惺惺相惜那叫一客气,心里恨不得对方演出时摔死。当然,真要摔死了那还得戴着墨镜送上挽联花圈儿,谁让他们天生就是演戏的呢。”

    朱碧薇指着一位走向那群人的年轻女人说道:“她也是我们今天邀请到的贵宾,南方京剧界的一姐林芊羽。”

    京剧戏班原本是没有女性演员的,京剧南下到上海后,京剧舞台上才开始出现女艺人,当时称为“坤伶”。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演出的市场化改革,女性京剧演员的先天优势得以体现,尤其是年轻貌美的女性演员,她们逐渐成长为京剧界的主角。这位林芊羽不光在京剧舞台上风光无限,她也拍过演过电影,是真正意义上拥有众多粉丝的明星。

    唐风才不管什么明星不明星的,他只希望他的笏板能买个好价钱,这时候,拍卖专场正式拉开了序幕,参与竞拍的人陆续就坐。司仪的酸水冒过之后,第一件拍品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哇,这种主意都被你们想到了?”唐风看到那件拍品之后不得不佩服朱记拍卖行的本事,真是世界如炒锅,无处不炒作!

    ★感谢兄弟们的支持,让《盛世收藏》可以跟那些只能让覆仰望的书一起出现在推荐榜上,请大家继续支持吧,覆必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第三十四章 炒作无极限

    听到唐风错愕的问话,朱碧薇笑着对唐风说道:“这主意是我们公司的副总想出来的。”

    人才,难怪中国到现在还拿不到诺贝尔奖,脑筋全动这上面来了。这边的唐风还在暗自嘀咕,那边的林芊羽朝这边走来,跟她一起过来的还有一位三十岁上下、梳着老板头的男子。陈彦的目光望向那一男一女,低声在唐风的耳边说道:“虽然改朝换代,捧角倒无处不在。”

    唐风打量着那男的,说道:“但愿这家伙真有钱。”既然是京剧界的人,林芊羽当然是冲着那块笏板来的,她旁边的那位男士一看就是有钱的主,美女心仪之物,英雄当然志在必得。

    陈彦j笑着说道:“要是他还有位情敌那就更精彩了。”看来陈彦这家伙也是一人才,跟张x中一样,脑袋瓜里没其它的,全剩狗血情节了。

    等到林芊羽两人在唐风他们前排落坐,唐风开始关注这第一件拍品,这是一幅直幅卷轴画。看到唐风老望着台上的拍品,柳月用胳臂肘轻轻碰了碰他,说道:“唐先生,这个给你。”说着,她递给唐风一本拍品指南,唐风道了声谢,接过拍品指南开始翻阅,这幅直幅卷轴画是清代道光时期的著名宫廷画家博古的画作,拍品名称是《举国无戏》。唐风看了看这幅画的介绍,道光十九年(1839年)五月,清政府颁布了当时最严厉、最周密的禁烟令《查禁鸦片烟章程三十条》,次年,道光皇帝颁旨令程长庚入宫唱戏。程长庚当时唱的是《明末遗恨》,他在戏中扮演的是崇祯皇帝最信任的宦官、北京被围时的北京兵马总提督王承恩。这边的戏还在唱着,大臣匆匆忙忙的跑进来向正在看戏的道光皇帝报告,说禁烟失败,英国人为了维护鸦片贸易,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不久就要打进北京。这个消息一传来,台上台下均震惊万分,正在台上唱戏的程长庚掩面痛哭,一位想要保留天朝威仪的太监质问他为什么不唱,程长庚声泪俱下的说道:“国家遭到如此的奇耻大辱,我怎么还能唱得下去呢!”于是,道光皇帝当场下诏,举国禁戏。

    这幅《举国无戏》描绘的就是当时的情景。博古作为宫廷画家,他的这幅画原本是要表现道光皇帝在国难当头时“果断下令”终止国内一切娱乐活动的“忧国忧民”,但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来,这不过是一则冷幽默。道光皇帝钦点程长庚的三庆班唱《明末遗恨》,多少有笑话被他们满清赶下台的明王朝的意思,却不料他的大清朝一样不中用。

    所有的这些都不是重点,最为重要的是——程长庚当时的手中就拿着一块笏板,而这块笏板的形状跟唐风要拍卖的那块笏板还差不多。唐风真的是心服口服,人才,真的是人才,能想出这种主意的人真他妈是人才。

    大概是还觉得不够煽情,台上的司仪接着用低沉的声音大吐酸水,从那以后,程长庚闭门不出,再也没有登台演出过。不唱戏就没有生活来源,禁戏结束之后,友人曾劝程长庚“出山权宜,以解燃眉。”程长庚潸然泪下的回答他道:“国蒙奇耻,民遭大辱,吾宁清贫亦不浊富,何忍作乐歌场。”

    “唉”司仪长叹了一口气之后说道:“我们的京剧泰斗用无声的行动表达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c,古人开先,后人传承,正是这些先辈们树立的榜样,我们的国粹才得以发扬,京剧,就是跟流行歌曲不一样!”

    陈彦和唐风对视一眼,马上鼓起了掌,很快,掌声雷动,朱碧薇会心的点了点头,看来这位司仪本月的奖金可以往上挪一挪了。当全场一片掌声的时候,陈彦和唐风却停止了鼓掌,这两个人的思想境界真的大有问题。

    “对不起,我跑题了。”司仪面向台下深鞠一躬之后开始言归正传,他说道:“这里还需要向大家做一个介绍,在这幅画中出现的、程老先生手中的这块笏板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八号拍品——三庆班道具玉笏。一号拍品底价十万元,最低增幅为1万元,现在起拍。”

    陈彦低声问唐风道:“不会吧,怎么可能这么巧?”

    唐风摇着头轻声说道:“我没有参加预展,真假我也不知道,但我很怀疑。”这确实太匪夷所思了。

    陈彦谨慎的望了望周围,才指着拍品指南用极低的声音对唐风说道:“怎么可能有假,这上面写着保老保真、假一赔十的。”

    这个问题唐风没办法回答他,他对拍卖行业也是一知半解,他说道:“管他呢,只要笏板能卖上好价钱就成。”

    “哎。”陈彦瞧瞧指了指柳月,对唐风说道:“你去问问她。”

    “你省省吧。”唐风低声在陈彦耳边说道:“你以为我跟她什么关系啊,她会把她们的商业秘密告诉我吗?”唐风嘴里是这样说,但他心里却一样好奇,之前林沐雨从网上帮他收集过有关中国拍卖行业的资料,这一行的确存在着许多黑幕。2005年年初,刚刚才成立不久的北京红太阳拍卖有限公司的第一场拍卖会就刷新了两项世界纪录。此次拍卖会上,宋徽宗的一幅名为《桃竹黄莺卷》的画作拍出了6116万元人民币的创纪录高价。几天后,《北京晨报》发文称,竞得宋徽宗《桃竹黄莺卷》的上海一家收藏机构仅向红太阳汇出了1500万元汇票。此外,香港的专家还分析过当今拍卖行业的几大毒瘤,分别是洗黑钱、行贿受贿、骗取银行高额贷款等等。★后文有述★

    “问一问又不会死人的,咦”陈彦看了看唐风的表情,说道:“我怎么觉得你是不敢呢?”

    “什么叫不敢啊?”唐风立即嗤之以鼻的说道。

    人都是随着环境改变而改变的,林沐雨的美人计教会唐风做男人,陈彦的激将法让唐风试着去接近女人。

    “嗯嗯。”唐风摸了摸鼻子,在稳定情绪后,他用胳臂轻轻挨了挨柳月,柳月望向唐风,问道:“唐先生有事儿吗?”

    “哎。”唐风低声说道:“能不能问你一个问题呢?”

    柳月浅浅一笑,说道:“当然可以了。”

    跟女孩子搭讪也不是什么难事嘛,唐风问道:“一号拍品是真的还是假的?”

    “当然是真的。”柳月肯定的说道。

    “怎么可能呢?”唐风先瞄了一眼朱碧薇,老女人可没小女人那么好忽悠,他压低声音问柳月道:“你们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找到这幅画,还能说服画主人让他拿出来拍卖。”

    “你真想知道?”柳月微笑着向唐风勾了勾手指,说道:“把耳朵凑过来。”

    唐风依言将耳朵凑到柳月的小嘴边,柳月轻声在唐风的耳边说了一句话之后笑着转过脸去了。

    -----------------★票票★-----------------

    强烈推荐一本好书《星际方士》,本书无简介和广告语言,但绝对值得一看!

    第三十五章 大获成功

    唐风愣了一愣,这位国家博物馆的美女实习研究员只跟他说了四个字——商业秘密。

    一会儿,一号拍品的竞拍宣告结束,一位坐在委托席上的买家委托人以180万的高价购得此画。在拍卖会上,有很多买家是不愿意露面的,他们一般都是通过委托人进行电话竞购。

    这幅画的最后成交价是底价的十八倍,算起来拍卖行又将获得将近40万的收益。拍卖的底价和成交价之间的比列很难量化,关键还是要看买家竞购的积极性。在2007年12月的北京瀚海秋季拍卖会上,一款底价仅为50万元人民币的清雍正铜海水龙纹瓶拍出了1570万的高价,成交价高出低价三十一倍还要多。

    此刻的唐风还在猜想这幅画的真假,如果是真的,拍卖行没这么快的效率。如果是假的,拍卖行不敢做假一罚十的承诺。剩下还有一种可能,这幅画只是拍卖行用来炒作那块笏板的手段,他们完全可以自产自销搞假拍卖,如果是这样,这幅画的真假就无关紧要了。

    唐风和陈彦对接下来的几件拍品都不感兴趣,两人有说有笑的消磨着时间,终于,轮到唐风的八号拍品了。

    司仪先介绍了一番那块笏板,重点当然是围绕程长庚来说的,没办法,这是这块笏板的卖点所在,死磨硬蹭也得往上靠。唐风是根据这块笏板的时间来判断的,三庆班的这块玉质笏板价值不菲,怎么着也是老大用得多吧。但拍卖行方面的证据可比唐风充分详细的多了,他们搬出了京剧叶派创始人叶盛兰的师傅程继先的回忆录,这个程继先是程长庚养子的儿子,他的回忆录中提到过刻有大清道光三庆的玉质笏板。虽然所有的这些炒作看上去都不能成为程长庚使用过这块笏板的直接证据,但好歹也弄了个似是而非,剩下的就让那些买家们去联想了。

    司仪最后说道:“八号拍品保老保真,假一罚十,底价为人民币30万元,最低增幅为1万元,现在起拍。”

    唐风这次是轻轻拉了拉柳月的衣袖,他问她道:“京剧叶派的人来了没有?”

    柳月摇着头说道:“没有哎,放心啦,我们是很有把握的,说不定他们是委托竞购的呢?”

    “60万!”内场的一位买家第一次举牌就直接将底价翻番。

    唐风轻声问柳月道:“这不是你们请来的托儿吧?”

    “才不是!”柳月说道:“你不懂啦,拍卖定价也是一种策略,买家在预展看到底价时的心态跟在竞购中的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再说,你这东西本来就很抢手啊,因为竞购者多,我们才把底价定这么低的。”

    “61万、6万79万”在连续的最低增幅报价之后,终于有人按耐不住了,谭派的那位泰斗第一次举牌就报价100万。

    拍卖的竞价也是一门学问,关键是揣摩其他竞争者的心理价位,从60万报到79万,场内的四位买家都没有放弃,说明报价者的心理价位很高,这位谭派泰斗干脆就将报价抬高到100万。

    之后,场内出现了冷场,无人继续应价了,司仪高声喊道:“100万一次,还有没有更高的?100万两次”

    唐风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陈彦说的同行相轻并没有在这些京剧界的大腕们身上应验,尚派和梅派都退出了竞争。更他妈见鬼的是,林芊羽在这个时候居然冲着她身边那个貌似老板的男人使劲摇头,毕竟是晚辈,不愿意跟长辈抢也属正常。估计这会儿那位谭派泰斗一定在后悔了,说不定叫90万也没人抢呢?

    司仪继续询问道:“还有没有更哦,委托席的088号报价110万”

    “088号?”陈彦和唐风对视一眼,用这个号码的人一定是大腕,世界上有两种人迷信,一种是愚蠢的人,他们需要精神寄托;一种是有钱有势的人,他们是亏心事儿做多了需要一点心里暗示来自欺欺人。

    “110万一次二次”这回那位谭派泰斗也放弃了,看来100万是他的心理价位。

    京剧界的其他人都退出了竞争,看似实力最强的林芊羽也在保持观望,眼看就要成交了。

    “120万!”场内一位带着鸭舌帽的竞购者举起了手中的牌子,很快,另一个声音响起——150万!

    看到京剧界的人物都退出了竞争,林芊羽身边的那位老板头终于等到了装的机会,不过,在此之前,他肯定已经把088号那家伙的全家问候了一遍,他不是不记恨鸭舌帽,因为还没来得及。

    这回唐风和陈彦是彻底放心了,该是龙争虎斗了。

    接着,老板头、鸭舌帽还有神秘人士一路死磕,报价从150万一直被叫到270万,到了310万的时候,后发制人的鸭舌帽最终还是放弃了。

    “330万!”委托席088号的报价咄咄人。

    这时的唐风心中在暗骂林芊羽,我跟你有仇啊?这位年轻的京剧明星又轻轻拉了拉她身边的老板头,示意他不要再报价了。

    但是,女人在这种时候的劝告反而会成为男人绝不放弃的精神力量,老板头把化钱的心痛留给自己,温柔的笑容让林芊羽带走,他豪情万丈的举起牌子报价道:“350万!”哎,问世间情为何物,英雄豪杰自掘坟墓。

    “350万一次二次还有没有比350万更”久问不答之后,司仪,也就是传说中的拍卖师一锤定音,成交!

    由于个人所得税在拍卖行业还仅停留在墙上,在扣除百分之十五的委托佣金后,唐风的实际所得为已经大大的超出他的预计了,幸好本次拍卖没有电视直播,不然我们的杨耀奎杨百万就该吐血了。

    拍卖大获成功,唐风和陈彦击掌相庆,他们的合作正式拉开了序幕。

    ★后续的内容更精彩,兄弟们接续投票吧。★

    第三十六章 踏上行程

    象牙笏板以高价成交,唐风的心思早就飞到明天的交接上去了,若不是出于礼节,他已经提前退场了。等到拍卖会圆满结束,众人起身散场,朱碧薇向唐风伸出手,说道:“唐先生,不好意思,还要麻烦您明天中午过来一趟了。”

    只要有钱拿,怎么会麻烦,唐风客气的跟她握手致意,说道:“不麻烦,您太客气了。”

    朱碧薇道了个谦,忙着去招呼其他客人了,柳月跟唐风握了握手,说道:“唐先生,再见。”

    唐风点头说道:“嗯,明天再见!”

    柳月笑着说道:“明天怕是见不了啦,我要参加学校组织的考察。”

    “学校的组织的考察?”唐风说道:“这么说你还是学生?”

    柳月点头说道:“是啊,过几天就大四了,现在一边实习一边上课。”

    “哦。”唐风明白了,他说道:“那就以后再见吧。”

    “嗯。”柳月向唐风挥了挥手,微笑着说道:“拜拜。”接着,她优雅的转身离开了,柳月还是学生,那就该跟唐风差不多大。

    “再见!”唐风挥手的造型那叫一个难看。

    “她已经走了!”陈彦将唐风还在挥动的手拉了下来,他问道:“你打算投资多少?”

    唐风说道:“我们出去再说吧。”

    两个人离开朱记拍卖行一起回到陈彦的奥拓车里,唐风说道:“我想了一下,这生意要想一炮打响规模就不能小,我打算把身边的三百万全投进去。”

    “嗯。”陈彦点头说道:“规模大是有好处,客人进来这么一瞅,四大印石全都有,选择余地大,客源自然也就多。但是,这一下子铺的太开可就没有退路了。”

    唐风做生意的观念还停留在传统开杂货铺的观念上,品种多、货源足,他说道:“决定去做的事情就放手去做,哪管什么后路?”

    对了那个”陈彦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你财大气粗,我可不敢跟你比,我最多只能投资一百万。”

    唐风说道:“你能拿出多少钱我就算你多少股份,另外再加你百分之五,不过,石料加工的事情可就全部交给你了。”出一百万的陈彦本来只有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再加百分之五就是百分之三十了,这样算起来,唐风等于白白给了陈彦二十万。

    陈彦想不到唐风会这么大方,他有些感动的说道:“兄弟,您可真是大好人呢,没得说,认识你才是咱美好生活新开始。”

    唐风他们家老头曾经教过唐风,交朋友要谨慎,一旦交了这个朋友就不要斤斤计较。他问陈彦道:“那我们什么时候动身?”

    陈彦说道:“我回去准备一下就去订到杭州的火车票,到时候通知你。”

    唐风知道陈彦还要回去跟他老婆商量一下,他说道:“那好,等你消息了。”

    第二天,唐风到朱记拍卖行完成了交接,等他出来的时候,卡里的余额已经是三百多万了。此次南下,除去做石头生意,唐风还打算到南方的古玩市场去逛一逛,双管齐下,多点开花嘛。

    晚上,刚洗好澡的唐风接到陈彦打来了电话,经过他们家党中央的慎重考虑,同意了他的投资意向,他们约好第二天上午动身。

    挂了电话之后的唐风不声不响的溜进了林沐雨的卧室,林沐雨正在看书,唐风掀开被窝跟她睡在了一起,她的身体很温暖,唐风抱着她感觉。

    “看你,你今天是怎么了,笑这么高兴?”林沐雨放下手中的书问唐风道。

    唐风说道:“明天我就要去浙江了。”之前唐风跟林沐雨提过要做生意的事情,但没有说要做什么生意和具体时间。

    林沐雨点头道:“哦,我知道了,明天我去送你,祝你一路顺风。”

    唐风心里觉得挺对不起林沐雨的,他每次决定要去什么事情的时候都没有跟林沐雨商量,但林沐雨每次都无条件的支持他,他说道:“沐雨,我没有跟你商量就做了决定,你不会生气吧?”

    “傻瓜,我怎么会生气呢?”林沐雨说道:“我觉得呀,每一个男人都有一双翅膀,爱他,就要让他自由的飞翔,而不是把他栓在自己的身旁。”爱情其实就是感情的银行,储存的感情越多,得到的回报也就越多,林沐雨一直在默默的储存着自己的感情。唐风嬉笑着说道:“可是,可是我会想沐雨的。”

    “呵呵。”林沐雨摸着唐风的脸说道:“你真不是一个善于撒谎的人,说话好假。”

    “行动就不假了。”唐风轻声在林沐雨的耳边说道:“我们那个好不好?”

    林沐雨还没有回答,唐风就关掉了灯,紧接着就是一阵闹腾。

    第二天上午,陈彦、唐风和林沐雨一起出现在火车站候车大厅,候车的时间很长,陈彦不停的看着时间,而唐风跟林沐雨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嗯嗯。”陈彦打断二人的悄悄话,说道:“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