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重生之十福晋 > 第 133 部分

第 133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九阿哥摇摇头,“我不知道,但与八哥相比,我更信十弟。”

    八阿哥看着九阿哥道:“九弟,记住八哥的话,扮猪吃老虎这一计没人比十弟耍得更炉火纯青了,你还是给自己留留后手吧。”

    九阿哥叹了口气,“八哥,十弟打小和你也亲,他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清楚?”

    八阿哥道:“如果他真是我们所认为的那样,那你告诉我,他是怎么走到今天的?”

    九阿哥没说话,因为解释不出来。

    八阿哥循循善诱道,“你将他这些年的行事好生串起来想想,十弟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九阿哥想了想,道:“八哥,实话告诉你,十弟当初领着全家去了安居岛就没打算再回来,真的。”

    八阿哥楞了楞,但旋即又笑了,“他不是回来了…”

    九阿哥道:“他是怎么回来的?他又是怎么当上太子的?八哥,你好好想想,不是他筹划的好,不是他盘算的精,而是皇阿玛挑中了他,八哥,你醒醒吧,如果皇阿玛不选他,什么扮猪吃老虎,什么装傻佯懵通通没用!”

    八阿哥脸色一下变得刷白,笑不出来了。

    九阿哥道:“八哥,别执迷不悟了,咱们兄弟都是能干人,换谁都能将那位置做稳了。我在乾清宫不见得就比你干得差,关键是谁能入得了皇阿玛的眼。”

    说着九阿哥站了起来,拍了拍八阿哥的肩膀,“八哥,认命吧。”

    八阿哥已然没了一丝血色,喃喃道:“为什么我就入不了皇阿玛的眼?”

    九阿哥道:“八哥,你如果现在才展(露)峥嵘,太子之位肯定是你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你若现在才发力,没准二哥还好端端的住在毓庆宫…”

    八阿哥苦笑着,瞧神情像是受得打击不小,但九阿哥走的时候还是道:“八哥,你仔细想想,看我说的是不是错的,我真不希望日后调转矛头对准了你…”

    九阿哥和八阿哥恳谈时,隔壁的四阿哥府也同样有一场讨论。

    四阿哥倒没讨论谁是主谋,回来就直接安排人手盯紧三阿哥、八阿哥这两个可疑目标。

    四阿哥提出的讨论题目是,康熙接下来肯定会将紫(禁)城来一番大梳理,那么他的人脉会遭受多大的损失?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否有必要冒险派人盯紧弘皙?

    而弘皙回府后也马不停蹄的召开会议,因受他爹废太子的拖累,加上他又住在宫里,所以宫外的人手很是不够,因此需要明确一个目标,还好,很快与会者便达成了一致,将矛头对准了八阿哥…

    三阿哥也安排了人手,毕竟得知己知彼嘛…

    而乾清宫里,康熙也紧锣密鼓的发出了一道道指令…

    京里气氛有些沉闷,但陕西榆林的军营内却很是热闹。

    鄂尔多斯之王萨巴克带着他的五个弟弟和一个叔叔亲自跑来给老十献马和骆驼,老十自然要设宴招待。

    宴席上,十四最为兴奋,因为不光阿茹娜的庶长子赶来了,阿茹娜亲生的老2也跟着来报效朝廷…

    老十心情也不错,频频举杯,喝得有些面红耳酣…

    大伙正喝得高兴,萨巴克双手一拍,几个蒙古汉子抬了一大箱子上来,就在大伙都以为箱子里是一堆金银时,箱子里却出来一蒙装美女…

    萨巴克笑得很豪爽,但却以一副不能拒绝的态度请老十笑纳。

    跟老十出来的有一大堆的宗室王爷贝勒贝子还有皇孙,此时都停了酒樽,静静的等着老十做出反应…

    老十心里只想骂娘,这是军营,除了军ji,压根不准女的进来,这一路行来,明着暗着给老十送美女的不在少数,但还从没有人敢直接将美女送进营帐来的,看来萨巴克不是老糊涂了就是故意的…

    再一想到送来的那些瘦弱的马匹和骆驼,再看看将胸脯拍得巴巴响的萨巴克,老十嘿嘿笑出了声…

    虽没回复评论,但边码字却边看了的,谢谢eiei1952的提醒,我在四川,真的很少看到结冰,加上去年3月去北京也没见结冰,就完全没想起这茬来,呵呵,谢谢,我会想法子改改的,或者去查查资料,看看有没君四说的“暖冬”的可能(性),呵呵

    不过修改的话大概要等两天了,这几天有些忙,白天没时间联系编辑。

    还给水晶说声对不起,今天实在不想再动电脑了,所以,明天再将你写的番外发上来,别介意哈,呵呵

    第四百七十六章 规矩

    第四百七十六章规矩

    老十嘿嘿一笑,十四觉得头皮有些发麻。老十这时节能笑出来,不是好兆头,十四只好暗暗祈祷,希望老十千万别发飙,蒙古八旗届时若不听号令,那可就闹大发了。

    萨巴克不知道啊,见老十笑了,忙又继续在那豪迈的夸着他献上的美女有多么多么的漂亮,好像老十占了他多大便宜似的,然后便大手一挥,让美女去给老十敬酒。

    老十笑得眼睛都眯着了,让人瞧不出他是否是色迷迷的,不过,看他浑身散发出来的暧昧气势,应该是满心欢喜的。

    兴致有些高的老十接过了美女敬的酒杯,不过,却放在了条桌上,萨巴克有些不悦了,说老十不喝了这一杯,就是瞧不起他,这姑娘可是他们部落最漂亮的珍珠了。虽然是他的孙女,但他这话可是一点也没夸张的意思,不信,老十可派人去鄂尔多斯打听打听。

    老十忙摆手表示萨巴克误会了,然后还对他的美意表示了感谢。

    然后,老十脸色一变,突兀道:“今天营门是谁当值?”

    老十变脸了,萨巴克也不大好继续豪迈下去了,有些讪讪的,但老十又没冲他发火,他也不好说老十没礼貌,只好静观其变。

    很快,在大门站岗的守门官就被带进了帐,老十指着他条桌旁站着的美女,问道:“怎么进来的?”

    守门官一看,一下就跪下了,再三声明,他那班的人绝对是忠于职守的,别说女人了,就是母苍蝇他们也没放进来一只。

    老十戏谑的指着美女道:“睁大你的狗眼看清楚了,这难道是公的?”

    守门官头也没抬,进账就瞧见了,如假包换,绝不是男扮女装,“小的们绝对没在营门口见过她。”

    老十啪的拍了一下条桌,“那她是从天上飞进来的,还是从地下冒出来的?!”

    守门官有些傻。哽了半天,也没再发出一句声来,蠢得让老十想杀人了。

    还好,值班人员终于将地上的大箱子和美女联系起来了,“她是从箱子里钻出来的。”于是忙给老十告罪,说是没因蒙古王爷是来献东西的,所以没对他们进行检查,疏忽了,请老十降罪。

    老十有些怒不可遏的道:“鄂尔多斯王爷忠心耿耿,天地可鉴,专程前来送马匹送骆驼,你还想检查?哪有这道理?!不是让王爷寒心嘛?混账!”

    守门官郁闷了,没检查是他们的失职,但怎么检查也不对呢?

    老十冲萨巴克笑了笑,“王爷别见怪,这些家伙没一点规矩,这脑子也不好使,虽然按规矩,所有东西进军营都得严格查看一番,但王爷您是谁啊,难道还会偷运刀枪进账图谋不轨?哈哈。这事,也只有策旺阿拉布坦才能干得出来。”

    萨巴克尴尬的笑了笑,不跌的点头。

    十四这时出来帮腔了:“王爷,军法明文规定了,这军营中除了军ji,是绝不容许出现其他女子,你这美女让太子还真为难啊,呵呵,不过,太子,王爷怕是一时情急给忘了,还请太子不要怪罪王爷。”

    十四虽然指出了萨巴克的错误,但却又帮他圆了一下场子,倒不算得罪人。

    萨巴克也有点领情忙道:“十四贝子说得对,只想着让太子舒心了,却忘了军营的规矩,还请太子海涵。”

    老十终于豪迈的笑了一声,道:“王爷是好意,我自然晓得的,我可不是好赖不分的人,其实要怪还得怪我,没训练好手下,虽然王爷忠心不用怀疑,但该提醒的怎么能忘了提醒呢?我自罚一杯,给王爷陪个不是,都怪我御下无方,让王爷陷入了不义的境地。”

    说着,老十就举起自己的杯子仰头干了个底朝天。

    十四心想,是谁说十哥只会火爆发脾气的?

    而萨巴克也没想到老十会来这手。忙道不敢,赶紧自己罚了三大杯,并很识趣的叫人赶紧将他美丽的孙女带出军营,这个老十和传闻中的不大一样,计划还是变变比较好。

    老十却出言制止了,为难的说,这么大咧咧的出去,那整个军营的人怕都瞧见了,这影响怕得扩散开来,但如果不出去,他又犯了军法,唉,左右为难啊…为自己的蠢笨,老十又罚了自己一杯。

    这时,十四出来提醒了,说既然人能悄悄的进来,自然就能悄悄的出去。

    于是,萨巴克的孙女便当众钻进了箱子,又被人抬了出去。

    箱子抬走后,萨巴克给老十陪了一大堆的不是,而老十也给他道了一大堆的歉,为了让萨巴克出气,还命人将守门官重打了二十大板。

    虽然有了这么个小(c)曲。但宴会的气氛并没怎么受到破坏,宾主双方都争着认错,自然也就会齐心协力的活跃气氛了。

    这气氛活跃得差不多了,萨巴克又提了提他的孙女,说是可以给安排在老十沿途毕竟的城郭…

    老十忙摆头,说他承蒙康熙看得起,不敢疏忽大意,必然是军营在哪他在哪,不敢悠闲的离营去别宅潇洒,然后便将话题转到了此行的军事任务上,非常谦虚的询问萨巴克的相关意见…

    正事谈得差不多了。老十又适时的醉了…

    萨巴克一行人在军营二里外安营扎的寨,所以宴会结束后,他们便没占军营的帐篷,回自己的地盘了,但是,他们回到营地没多久,老十就派人将他们送来的马和骆驼给还回来了,说是太瘦了,请他们再多养几天,当然,也留了几匹健壮的,为了表示感谢,还送了回礼,几匹绸缎。

    萨巴克的叔叔瞪了他一眼,道:“太子若真没点脑子,能当上太子?瞧你出的什么主意,这下可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吧?”

    萨巴克倒没怎么想让老十不痛快,只是想等他孙女成功捕获了老十后,再送些良驹去,这才能显得他孙女有用不是?

    而军营里,十四则担心的对老十道:“太子,这么做会不会不大好?毕竟如今咱们得安抚蒙古,加上还要用蒙古八旗…”

    老十道:“你什么时候见过蒙古的马这么瘦小的?还送美女,摆明了就是认为朝廷眼下不敢拿他们怎么样,才这么肆无忌惮!”

    还有句话老十没说,那就是自己威望不够,人家不甩他。

    十四道:“太子,其实该忍忍…”

    老十道:“他要是不送美女,我肯定二话不说,将那些老弱病残的马匹和骆驼全收下了。”

    十四道:“太子…”

    老十道:“别给我说什么惧内不惧内的,营帐里那么多双眼睛盯着,我能收吗?我这一收不要紧,我告诉你,没两天军营就会来一堆莺莺燕燕,皇阿玛不劈了我才怪,你别告诉我说萨巴克不知道规矩。要不是想着安抚第一,我今儿非将他孙女送到军ji营里去不可!”

    十四吧唧了一下嘴巴,道:“十哥,你真不动心啊?”

    自打大军出征以来,十四就没再叫过老十十哥了,此时这么一喊,倒透着点闺蜜的味道,诱使老十说点真心话。

    老十翻了个白眼,没理十四。

    十四试探道:“不会不动心吧?”

    老十干脆扭过头去了。

    十四笑道:“马上就到四川了,弟弟我到时给你挑两个,反正离京这么远,十嫂也不会知道。”

    老十没好气道:“世上有不透风的墙?还是纸真能包住火?”

    十四一拍大腿,“不会吧,八嫂那么厉害,八哥庄子里的美女也没少过,要比耍泼,十嫂不见得能赢得了八嫂,怕什么啊…”

    老十道:“要真耍泼就好了。”

    十四忙好奇道:“那十嫂会干嘛?使劲的哭?或者自己去寻死?”

    老十道:“你想点正事好不好,马上就要见年羹尧了,咱们的粮草可都捏在他手上,你想好章程没?”

    十四没理这碴,继续追问道:“十哥,这仗可不是一年半年就能完的,你真忍得住?”

    老十郁闷道:“咱们没人暖床,京里的女眷不也独守空闺。”

    十四无语,“这男的和女的能一样吗?”

    老十心想,在其木格心里那就是一样的啊,不过这话可没敢说出来,万一传了出去,那没准又会是一场风波…

    老十清了清嗓子,“九哥那边一时还帮不上咱们,所以和年羹尧的关系可得打好了,到时你和他好好套套近乎,毕竟你是四哥亲弟弟嘛。”

    十四见老十正儿八经的谈起了正事,也不好再多做纠缠,忙正经的和老十分析起局势来…

    直到出了老十的营帐,十四才想起,忘了给老十说,将阿茹娜的两儿子交给他来带…

    而四川成都的年羹尧也在看着给老十准备的礼单,他的幕僚在一旁道:“大人,50匹马倒没什么,但一千两银子是不是划了去?据传回来的消息,太子一路只收马匹和骆驼。”

    年羹尧道:“他收不收是他的事,咱们不能失了礼数。”

    幕僚想了想,道:“四爷那…”

    年羹尧没说话,虽然四阿哥在极力的拉拢他,而且对他的妹妹也是宠爱有嘉,但是年羹尧毕竟求的是前程和一家的几代富贵,自然不会为了亲情,将宝全压在四阿哥身上,但投靠老十,年羹尧也下不了决心,八阿哥的势力并没减啊…

    拿不定主意的年羹尧缓缓道:“咱们按规矩办事,谁也挑不出礼来…”

    到底该怎么做,还是等和老十打了照面再说吧…

    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十家的婚事

    第四百七十七章老十家的婚事

    自打弘参被石子打落水后。大伙就没见过康熙笑过。

    是啊,人家孩子在吕宋那蛮夷之地都长得好好的,一进宫却来了这么个意外,让康熙的脸朝哪儿放?

    因此,觉得没脸的康熙有些不管不顾了,不再向以前那样藏着捏着,而是闹了个底朝天,一副要将紫(禁)城的所有脓疮全挤出来的架势,至于什么政治影响,完全被抛在了脑后,大伙此时才明白,老十那冲动劲敢情和人家钮钻禄氏家还真没什么关系。

    在康熙的雷霆手段之下,内务府的官员几乎给换了一半,宫里的侍卫差不多也给清退了十分之一,虽然没再打死太监宫女,但许多服役期未满的人也都给提前放了出去,幸亏是在封建主义的大清,否则康熙在支付赔偿金时怕还得再怄一场。

    虽然紫(禁)城里的裁员活动搞得浩浩荡荡,但其木格却没感到一丝痛快,第一,罪魁祸首没给揪出来。第二,毓庆宫如今得罪人得罪大了,别的不说,被革退的侍卫就能拧成一股不小的势力。

    因此,从来都以小人之心度康熙之腹的其木格认为康熙压根就是故意的,故意给老十树一大堆敌人。

    再一问,康熙对弘暄告四阿哥的明状好像也没什么反应,因此,对康熙更是瞧不顺眼了。

    对康熙有了怨言,自然对他的小老婆就没那么多的耐(性),当然了,更主要的是安安提醒了其木格,“额娘,弟弟今年肯定是要指婚的,宫里的娘娘都打算给他塞些什么人啊?弟弟会乖乖听她们的安排吗?娜仁吉娜真的和弟弟没这缘分吗?”

    其木格一听,是啊,弘暄的大老婆人选是康熙说了算,但小老婆人挑谁宫里的主位却是有发言权的,怎么就没人提呢?老十光芒再四s也不至于完全遮住了弘暄的光彩吧?

    虽然其木格不乐意弘暄娶一堆老婆,但如今已经搬进紫(禁)城了,她哪有说不的权利?

    说来弘暄也算是大清皇孙中的一块奇葩了,都要满1的人了,不仅没小妾,连屋里人都没有,谁若第一个爬上弘暄的床,那还不在弘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啊?

    再说了,老十若顺利继位。弘暄顺理成章就会是新一任太子,前程远大啊…倒不是其木格偏心,但总不能让大臣们天天都疑心皇帝是由三胞胎轮流做庄的吧?

    别看其木格大咧咧的,但人脑袋也不笨,细细一想,明白了,人家不仅没认为弘暄前程似锦,还很齐心的要努力将弘暄拉下马。

    其木格意识到了这点后,对康熙小妾的态度便与先前不同了,不再一味的应答了,该顶的时候也会委婉的刺那么一下,当然了,委婉是其木格自己的感觉。

    如此一来,康熙的小老婆心情就不爽了,还没交权呢,就这样了,等真成太妃了,还怎么活?纷纷变着法的在康熙面前上眼药。

    不过,康熙却是史上耳朵最硬的皇帝,被吹了那么多的耳旁风,耳根子也没软一下。

    不仅没敲打其木格。而且竟然还没给老十指人。

    宫里主位尽心给老十挑的人选竟然在一天之内全指给了旁人,这倒不是康熙想威慑他的小老婆,而是为了内宫的团结所以才将事情在一天之内给解决了,免得小老婆们在等待的日子里互相掐架。

    康熙的小老婆虽然都很震惊,但人家好歹在宫里呆了大半辈子,很快就整理了情绪,让外人看不出一点门道。

    反而是其木格这个受益者怔了一整天,没想到康熙会给她发这个红利,对康熙的评价一下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而娜仁吉娜的消息又更让其木格对康熙多了一分好感,太后的灵柩安葬后,娜仁吉娜便回了科尔沁,没掺和这次选秀,但其木格一直担心康熙会将娜仁吉娜嫁到漠北蒙古去,离京城远远的,但最新消息却是娜仁吉娜要在科尔沁给太后守三年的孝,而康熙竟然没采取什么措施,默许了…

    如此看来,康熙是将娜仁吉娜的婚嫁权还给了科尔沁,想来应该是太后争取的,但康熙能容忍科尔沁在一旁打小算盘,……毕竟三年后,会是个什么情形,谁都不知道,……看来也不是个无情的人,能对死去的太后信守承诺,至少对太后还是有几分真感情的。

    不过,其木格对康熙小老婆的态度却没什么改善,……主要是她认为自己态度挺好的,只是不再那么唯唯诺诺了而已……。落在宫里主位的眼里,其木格这是在耀武扬威呢,让她们好不郁闷…

    不过,康熙的小老婆很快就进行了反省,看来是大家太心急了,惹恼康熙…

    老十没当成新郎也让其他皇子一头雾水,这完全不像康熙的风格啊!不知道康熙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难道是老十太子之位不稳?这说不过去,被圈的大阿哥和二阿哥哪回选秀给落下过?

    大伙想了半天,最终得出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结论:老十不在,康熙怕蒙古太子妃找他耍泼…

    当三胞胎歪着脑袋问:“说什么呢?”大伙更是恍然大悟,蒙古太子妃压根不用出手,光这三个闹腾的小子就够康熙喝一壶的了…

    于是,一时间,各个王府的大老婆都郁闷了,自己生的怎么就没这本事呢?

    老十的事了了,其木格便开始打探弘暄的婚事了,虽然这是个婆婆厉害的年代,但其木格还是希望能有一个和自己合得来的儿媳妇,当然,最重要的是能和弘暄合拍。

    不想,弘暄的婚事还没听到消息,安安又处于了漩涡中心。

    安安的年纪也不小了。虽然皇家格格都出嫁得晚,但今年却不同往年,因对蒙古用兵,所以康熙一口气将三个皇孙女指给了蒙古,其中,三阿哥和九阿哥家的格格比安安大一岁,而十四家的格格则比安安小两岁,其他几个和安安差不多大的皇孙女没被指婚的原因是身体不大好,由宗室女代劳了。

    但安安却生龙活虎的,不仅一边帮着其木格处理着毓庆宫的日常事务,一边还在尽这地主之谊。隔三岔五的带着九阿哥家的洋客人到处参观。

    于是,大伙便不满了。

    按说此时正该安抚蒙古,一帮皇孙女集中在此时嫁人多少也能说明朝廷的用意,但老十家的安安怎么就能成了漏网之鱼了呢?按说太子的女儿更应该肩负起朝廷重任的。

    当然了,有人酸溜溜的说,老十家只有一个格格,金贵啊,不过,立马就有人反驳了,谁说的?太子正当壮年,日后没准不知道有多少格格呢!再说了,就他家格格稀罕?谁家的闺女不是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

    又有人说,老十早就说了,他要招婿嘛,马上就有人跳出来驳斥,老十如今是太子了,怎么还能这么不着调呢?人人都招婿,京里王府住得下嘛?再说了,蒙古那边谁去拉拢啊?

    于是,大伙议论着议论着,便有人说,那去给康熙提提意见吧。

    你别说,还真有那不长眼的,在朝会上当着百官叫康熙一碗水端平。

    事关安安,弘暄一改平日多听少说的作风,当场反击,说投诉者居心叵则,打着公平公正的旗号,明目张胆的破坏满蒙团结,其心可诛。

    投诉者自然不服,立马向康熙告弘暄诽谤,要康熙治弘暄的罪。

    弘暄冷笑着问道:“我阿玛早就说了,我们府的钱财都是大格格的嫁妆,别的不说,光是钟表作坊就能让蒙古人打起来,在这节骨眼上,你竟然唆使着要将大格格嫁到蒙古去。到底是何居心?是不是觉得蒙古各部落没来找朝廷的碴,心里着急了啊?”

    九阿哥如今是天天上早朝,虽然不是第一个打卡的,但也没迟到过,此时出来打圆场了,叫弘暄犯不着和这种不长脑子的人一般见识…

    不过,朝堂上这么一闹,京里除了宗室之外的清贵们全一股脑的给内大臣送礼去了,不是清退了一些侍卫嘛,总得补充人手啊,于是挑选了自家自认为优秀的子侄送去给康熙站岗放哨,不为别的,就希望哪天能入了康熙的法眼,或者对了弘暄的胃口,将安安这个大财女给娶进家来—大伙是想明白了,那一堆让人眼红的嫁妆不论是何时,都会挑起蒙古各部对朝廷的不满,所以,安安得归属只能是在京里了,于是,大家便积极活动起来。

    而经过那些人不长眼的一闹,其木格也开始慎重考虑安安的婚事了。

    老十不在,弘暄也上了心,百忙之中还去侍卫处瞅了瞅新进的小伙子,不过却没淘出合格的候选者,回来还对其木格摇了半天头。

    其木格忙嘱咐弘暄忙他的正事去,安安的夫婿她知道慢慢挑。

    不过,一转身,其木格就叫弘政去搞一套新进侍卫的个人资料,这事得抓紧了啊…

    其木格还打算给老十去信,让老十在军中也好好物色一下。

    不过,这信还没送出去,康熙的旨意就到了,弘暄的媳妇人选终于敲定了,还是最早说的喜塔腊氏家的闺女…

    第四百七十八章 郁闷的老十两口子

    第四百七十八章郁闷的老十两口子

    老十接到其木格的家书后倒没什么惊诧的。他早给康熙说过了啊,外戚得试着断了,康熙当时就没怎么激烈反对,现在没指小老婆来,只能说明康熙没反悔罢了,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不过,见其木格在字里行间都处处透着对康熙的感激之情,老十觉得得告诉其木格真相,能有今天这结果,自己可是出了大力的。

    当然,当初老十没给其木格交底,主要是对康熙不大信任,害怕其木格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如今一切都已尘埃落定,老十自然要将原本属于自己的功劳给争回来。

    对于弘暄的婚事,老十也没多大异议。当初康熙透(露)出这意思后,老十就将喜塔腊氏家的情况给(摸)了个底,如今虽然不怎么风光,但家主的为人还行,关键是子嗣兴旺。生的儿子多,虽然没特别拔尖的,但也没那混账透顶的,一句话,都是可供雕琢的,如果朝政需要,培养个四五年,喜塔腊氏家的势也就起来了,和佟半朝比肩也不会落了下乘。

    倒不是说老十对佟家有多不满,佟家其实还是很低调的,但一朝天子一朝臣,老十不可能还像康熙那样厚待佟家,总得安排些人去分佟家的几杯羹,当然了,老十的舅舅家其实也是可以倚重的,但钮钻禄氏家名望本来就不低,这加恩只能悠着来,抬得太高了,倒是在害钮钻禄氏一族了。

    而且,如果不需要一个强势的外戚,那就更好办了,给足面子就行。

    所以,老十对康熙的这个安排其实还是比较满意的,至于儿媳妇的品行,老十就没管了,反正从康熙挑儿媳妇的眼光来看,老十对康熙还是比较信任的。除了八福晋太彪悍了,其余的皇子福晋都是特适合放在家里的,连其木格这个蒙古人都是理财的一大好手,所以,老十压根不信康熙给他指婚时完全不知道其木格长的是圆是扁,京里嫁来那么多蒙古女子,谁有其木格能干啊…

    因此,对于其木格在信中的抱怨,老十压根就没放在心上。

    这里得解释一下,老十这次出京,其木格可是做了万全准备的,早早的就和老十约定了暗语,为了配合老十的身份,还将密码本换成了孙子兵法。

    所以,其木格在信里是什么话都敢讲,连康熙小老婆的长远筹划也没放过,当然,弘参落水的事,其木格也早早的就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老十,不为别的,就是怕老十听了外头的传言更着急上火。

    对于宫中主位的小算盘。老十也理解,若他额娘还在世,钮钻禄氏家的闺女可能立马就给塞进来了。

    所以,对于其木格这段时间发来的诸多信函,让老十没有一看过就扔脑后的,除了弘参落水事件,就是安安的选婿问题了。

    对于落水的事,老十很是紧张,朝三胞胎下手,与(y)谋阳谋好似没多大关联;更多的更像是单纯让老十过不了舒坦日子。

    因此,老十赶紧给其木格回信,叫她提防着被扫地出门的奴仆的亲朋好友,尤其是在毓庆宫附近当差的人,还有,密切注意十七阿哥的动向;当然,老十也给九阿哥去了信,叫他将三阿哥等有野心的皇子们的调查情况赶紧给他送一份来,九阿哥肯定早就行动起来了,对于这一点,老十一点也不怀疑;然后老十还专门给弘暄写了封私信,问康熙有没有听进他的谗言去查四阿哥…

    上述信函发完后,老十又匆忙追发了一封,告诉其木格,如果掌控不了局势,就将老宅的徐公公和蒙古人弄进宫去,安全第一,其他的都是浮云。

    发完信后,老十除了担心也就帮不上什么忙了,而且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老十担心的时间也是非常有限的。

    但选婿一事可不是光担心就行了,老十有些恼怒了。

    一路行来,老十见到的蒙古王爷也有人提过安安,但老十都以年纪小推脱了,接到其木格的信,老十楞是不敢相信,安安都要1了?老十觉得自己都还挺年轻的,安安怎么就长大了呢?

    在老十眼里,弘暄早就(成)(人)了,但安安就是一小丫头片子,老十的大脑将两孩子分得很开,自动屏蔽了两人是龙凤胎的事实,所以不知道是左脑还是右脑分裂的老十一下有些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事实。

    恼怒的老十拿着镜子照了半天,自己不老啊,安安怎么能说亲了呢?

    联想到十四家的闺女今年就要嫁人了,老十忙请教十四的心路历程,十四自然也是唏嘘了一番,舍不得啊…

    老十一拍巴掌,是啊,哪是郁闷安安大了,自己老了,而是舍不得啊…

    因此,老十便没给其木格回信。情绪还没理顺呢,怎么回?

    而京里的其木格却在为弘暄的婚事忙乎着。

    不想这么年轻就当婆婆的其木格本来以为老十出征在外,弘暄也就是定个亲,以断了蒙古人未来入主中宫的妄想,没想到没过两天,康熙就急忙忙的将成亲的日子给定了,就选在半年以后。

    其木格有些晕,拉住弘暄,问这么做是不是不合规矩,弘暄摇头,表示都按程序走的。没哪儿出错。

    其木格道:“你阿玛不在家,你能成亲吗?”

    弘暄道:“能啊,有什么问题?”

    其木格想了想,道:“拜父母的时候怎么办?”

    弘暄笑道:“向阿玛领军的方位拜就是了。”

    见其木格(欲)言又止,弘暄想了想,道:“额娘,阿玛不能亲自给办婚宴,我和阿玛肯定都觉得有些失望,但阿玛此去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回来的…”

    其木格心想,康熙也就再活个两三年了,弘暄到时也才18、19岁,还没达到后世的国家法定结婚年龄呢,有什么不能等的。

    其木格此话还没说出口,就听弘暄继续道:“到时儿子若能添丁,也能鼓舞士气…”

    其木格张大了嘴巴,“这两者有什么关系?”

    弘暄笑道:“说明我大清福运绵长啊。”

    其木格想起来了,当时康熙立太子正是和三藩打得激烈的时候,好像有那么一种说法,康熙杀了吴三桂的儿子,又昭告天下,他新出生的嫡子是大家未来的主子,好像对稳定民心起了点作用,虽然其木格还是不明白是怎么个稳定法…

    因此,其木格不好再多说什么了,但一想到弘暄要当爹,其木格实在接受不了,老十当爹也没这么赶早啊…

    此时,其木格终于明白为什么国家要号召晚婚晚育了,21世纪许多34岁的人还在送自家孩子上幼儿园呢,自己可好,都得准备当(奶)(奶)了,青春一下被人为的缩短了一大半,出门人家一介绍,这是谁谁的(奶)(奶),想不老都难!

    有些想不过的其木格特意将九阿哥请了过来,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太子不在。弘暄能结婚吗?”

    九阿哥觉得莫名其妙,又不是老十入d房,怎么不能结婚,但其木格如今是太子妃了,九阿哥也不好太失礼,想了想,道:“婚事的筹备有内务府c持,聘礼什么的也都有定数,太子妃不用过于担心,半年时间准备虽然有些赶,但问题不大。”

    其木格支支吾吾的说道:“弘暄毕竟是长子,太子怕想亲自c持他的婚事。”

    九阿哥一听,忙问道:“太子这么说的?”

    当知道一切只是其木格的杜撰后,九阿哥翻了个白眼,但还是很和煦的让其木格尽情的想一想,当老十前线大捷时,老十的长孙又哇哇出世,那将会有多带劲…

    其木格除了苦笑,还能干嘛…

    因此,当迟迟没接到老十的家书后,其木格又给老十发了一封,说了弘暄的婚期,征求了一下老十的意见,是不是真的缺席儿子的婚礼也没关系,然后又再次强调,好好挑点女婿候选人,这可是大事

    是的,安安可以等到18岁以后再结婚,可女婿却不能等到那时候再选,纵观整个大清,门当户对的人家里,18岁没娶亲的谁没小妾啊?

    其实现在下手也有些晚了,和安安同龄的男孩子一半已经结婚了,剩下没结的一半至少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有小妾或屋里人了…

    反正调查结果表明,新进侍卫中,没一个是没实践过男女之事的。

    所以,其木格又将阿茹娜当初给她的推荐名单拿出来了,准备问问这些人的现况。

    父母颠沛流离了半天,当爹的升官了,当娘的也抖起来了,但却将宝贝闺女的婚事给耽搁了…这叫什么事啊!

    得知了其木格如此这般感想的老十也冷静下来了,这女婿是得赶紧挑了,否则到时候更挑不出来了,再舍不得,也不能让安安当老姑娘啊…

    于是,军营里的年轻才俊便有些慌神了,没犯事啊,但太子的眼神怎么那么碜人呢?

    到了四川境内,年羹尧自然率队出迎,四川的官员都发觉,太子怎么老朝年轻娃娃身上瞧啊?断袖?可太子的双眼又明明是在喷着怒火…

    圣诞快乐,呵呵29起月票双倍呢

    第四百七十九章 父女的喜好

    第四百七十九章父女的喜好

    营帐里老十虽然端着太子的架子。但却没眼高于顶,斜眼瞧人,反而有些刻意的和蔼可亲。

    没办法,谁让捏着老十命门的年羹尧是个知识分子呢,而且还是个高级知识分子。

    虽然年家这几年在地方上颇有影响,但老十对年羹尧却没什么印象,所了解的情况仅限于简历。

    当然,年羹尧的简历简直可以用辉煌来形容。

    康熙三十九年的进士,还在号称“玉堂清望之地”的翰林院里供职,可见考试成绩远非及格这么简单,怎么也得是个优秀生。康熙四十八年,年羹尧便升迁内阁学士,不久就升任四川巡抚,成了封疆大吏,而那一年,年羹尧还未满30岁。

    算得上少年得志的年羹尧到四川后提出了许多兴利除弊的措施,还自己带头做表率,要当清官,总之有没有羽扇纶巾不知道,但铁定是意气风发,

    使得康熙对他印象颇佳。

    难得的是。年羹尧在变革时并没引起旧恶势力的强烈反弹,也就说,虽然年纪轻,经验不足,但却知道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没搞大跃进。

    当然了,更让老十侧目的是,年羹尧在四川干了将近十年,没挪窝不说,还升官当了四川总督,兼管巡抚事,统领军政和民事,这说明年羹尧的手腕不简单。

    老十本就一粗人,生平最烦和知识分子打交道,要么酸腐,要么清高,要么目中无人,要么谨小慎微,还自尊心特强,那脆弱的心灵稍不注意就被人给伤害了,更让人郁闷的是,这帮人都有些偏执,认死理。

    老十觉得三阿哥就这样,否则怎么老傻乎乎的跑出来摇旗呐喊,当出头鸟,自己又没怎么得罪过他。只能是自己哪句话伤三阿哥自尊了,没准就是给他打招呼晚了一秒,当然更可能的是自己从来没求他给他送东西,句子有点拗口,解释出来就是,比如三阿哥过生日,看中了老十手里的一孤本………当然,那东西是九阿哥给老十的,让他装点装点门面,万一康熙哪天视察阿哥所,到老十屋里一瞧,也能觉得老十上档次不是,……言归正传,三阿哥瞧上了老十的孤本,人不明说,只是含蓄的提点一下老十,哥哥我对你这东西感兴趣。

    老十只是直,但不傻,一听,懂了,正赶上心情好。非常慷慨的就解囊了,“三哥,这东西就送你了!”

    三阿哥忙摆手,坚决推辞,老十一见,觉得奇怪,也没心情去和三阿哥纠缠,又很爽快的就说,“不要就算了。”然后和九阿哥一起凑了几两银子,给三阿哥送了本每家书店里都摆着的畅销书,气得三阿哥鼻子都差点歪了。

    后来老十才知道,三阿哥那是等着老十说,“求你了,三哥,你就收下吧,你不收下我就睡不着觉。”当然光这两句那是万万不行的,这类话至少得说上一箩筐,总之,要让三阿哥非常非常勉为其难的接受。

    反正有次三阿哥看上了七阿哥的一物件,就是七阿哥求了三阿哥四五天,三阿哥才勉强笑纳的。

    老十当了四五天的旁观者,总算瞧出门道了,咧嘴一笑,心想,谁有工夫陪你玩这个啊,自此,老十再没问过三阿哥想要什么生日礼物,反正交份子钱给九阿哥就行,遇到手紧。连份子钱都省了,九阿哥知道去买盗版书。

    反正吧,有了三阿哥这个前车之鉴,对于年羹尧这个有手腕的知识分子,老十不得不打起精神来,万一哪句话没说对,谁知道年羹尧这厮会怎么个(y)一把。

    就凭年羹尧的业绩,三阿哥和他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被年羹尧挠一下,肯定见血。

    不过,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