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重生之十福晋 > 第 118 部分

第 118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虽然其木格恨不得一夜之间就将所有的理科知识全塞进弘政和安安的脑袋,但深知减负教育重大意义的其木格并没去拔苗助长,课程安排表上赫然有了周六周日。让弘政觉得幸福极了,以为自己来到了天堂。弘政许是为了给其木格一些安慰,许是想在天堂多呆些日子,许是真的对自然科学感兴趣,反正他竟然一反常态的十分认真的对待起斯隆的课,堂堂不落,连真的咳嗽了两声都坚持没请病假,让安安诧异的不得了。

    而克里蒂丝回到马尼拉和父母团聚了一个多月后,又来安居岛了,还带来了自己新聘的专职家庭教师,于是,其木格又变动了一下课程表,丰富了一下私塾的开课科目,给弘政和安安增添了一门选修课西班牙语,如今孩子们的西班牙语只是能听会说,但却不会写不会认,不利于开展东西方文化交流,而克里蒂丝也开始练习握(毛)笔了,既然是交流,自然不能只有一方努力…

    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如果康熙不下那道狗p圣旨就完美了。

    每每想到康熙那道令人猜不透的圣旨,其木格的脑袋总是不停的想:康熙下一步到底会如何安排老十呢?

    其木格倒不担心老十会被圈,要知道圈老十的人是雍正,而不是康熙,再说了,从康熙的旨意上来看,老十的人身自由应该也能得到保障。如果想圈老十,康熙才懒得费纸笔骂人,直接派人将老十押解进京了,但是将三胞胎一起召进京去,康熙到底打的什么主意?人质一个就够了,四个真的多了…或者接下来派给老十的任务重要到一定得在京里留四个人质?…或者康熙准备让老十和自己分居?反正他不待见安安,就大发慈悲的将安安留给自己了?…

    其木格一边在安居岛竭尽所能的猜想着各种可能,一边掰着指头算着时间,算着老十他们今天走到哪儿了,明天可能在哪儿歇,同时又在想嬷嬷们是否及时去店铺买到了成衣,他们父子四人穿着是否合身,要知道年关将近,虽然安居岛此时只需穿两件单衣,但老十他们却需要穿棉衣了,因这两年一直待在南边,大家是一件厚重的冬衣都没有,临行时,其木格让人把他们父子的衣裳几乎全收拾上了,薄是薄了些,多穿几层也能御御寒。还千叮咛万嘱咐的告诉老十,若沿途找不到合适的成衣铺,就从沿岸军营里弄几套棉衣,别挑剔,保暖最重要,至于三胞胎,就用棉被将他们捂在床上…

    其木格决定,以后不管家安在哪,一年四季的衣裳都给备齐了,,又不缺这点钱,免得老公孩子冤枉挨冻…

    事实证明,其木格c心c得有些过了,不光老十和三胞胎,就是跟去的下人都没挨到一点冻,全穿上了合体的冬衣。

    康熙的旨意徐公公不得而知,但弘暄知道啊,当即就叫徐公公立即收拾衣服派人坐船往南去迎老十,至于三胞胎,则找出了弘暄小时候的衣裳,暂时将就一下,虽说是旧的,但质量肯定比成衣铺的强。

    派出去的人在圣旨发出后的第二天就跟着出了京,所以,老十他们还未起程,送衣的人便早早的等在前山寨码头了,自然是非常圆满的完成了任务,看着蹦蹦跳跳、叽叽喳喳瓜分弘暄旧衣的三胞胎,老十觉得弘暄有些多事了。将三胞胎困在床上该多好啊…

    到了天津港后,小英子亲自带人迎在码头,还送上了崭新的衣裳,“大阿哥命人赶制的,说新棉衣保暖些,大阿哥担心小阿哥们长得快,叫人将衣服做得稍微长了些,这样改起来也好改。”

    老十点点头,很领情的换了,三胞胎也喜气洋洋的穿上了一模一样的新衣,有那么一点点长,无伤大雅,完全不妨碍三胞胎惹是生非。

    穿着新衣的父子四人在京城城门外和等候在那的弘暄顺利会师,三胞胎大呼小叫的跳下马车扑向弘暄,迎来不少人的侧目,累得老十在马车里等了半天,才听见弘暄的请安声。

    然后三胞胎不坐马车了,非要骑马,因为弘暄骑马。

    弘暄也想进马车,但马车坐不下那么多人啊,如今三胞胎可不是抱在手上就行了的婴儿了,可惜,三胞胎才不听弘暄的解释。蹬蹬瞪抢了护卫的马,利索的爬了上去,说什么也不下来,“大哥都不怕吹风,我也不怕。”这是弘历的说辞。

    弘参则是笑着说好久没见弘暄了,要在路上和弘暄唠唠嗑。

    弘丰则说哥哥弟弟们都骑马了,他一人跟老十坐马车,太不像话了。

    弘暄见状,笑着摇摇头,告诉三胞胎,这马对他们而言。稍微大了些,他已经叫府里的人预备好小马了,回府就能骑,三胞胎却拍拍胸脯,表示他们在军营里早骑过大马了,绝对没问题。

    弘暄正待找老十核实一下,不想老十出了马车,对弘暄道:“你领着他们坐马车,路上给他们好好说说宫里的规矩。”

    弘暄有些不可置信的望着老十,船上又没什么消遣的活动,怎么阿玛竟然没提点弟弟们啊?

    这倒是冤枉了老十,一路上老十都在唠叨,三胞胎也答应的很好,任由老十说什么都点头,即便如此,老十还是没掉以轻心,每天必讲五遍,都赶上穆斯林做礼拜了。

    可惜,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好像没什么效果,所以老十下马车了,寄望与弘暄能抓紧时间给三胞胎恶补一下。

    在老十眼神的威胁下,三胞胎磨磨叽叽的下了马,非常不情愿的朝马车走去,走过老十身旁,弘历还不怕死的对老十道:“阿玛,我没在雪地里骑过马,就我让骑骑吧。”

    老十此时觉得其木格真的英明无比,没事教三胞胎骑什么马啊!

    瞪了弘历一眼,老十郁闷的骑上了弘暄的坐骑。

    弘暄才赶紧将三胞胎邀进了马车。

    在马车里刚坐定,弘暄便急忙告诫三胞胎进宫后要注意礼貌,别多说话,别乱跑。

    弘参道:“大哥,阿玛一路上都在说,我们早知道了。”

    弘暄苦笑道:“那你们刚才怎么还不听话,非要闹着骑马?”

    弘丰道:“不是还没进宫嘛。”

    弘历也道:“进宫我们就听话了。大哥,现在我们可不可以出去骑马?”

    看着六双期待的眼睛。弘暄只好扭过头去,道:“大哥叫人将你们的下马牵到宫门口等着,等咱们见了皇阿玛,一起骑马回府。”

    三胞胎一听,点点头,表示同意妥协,然后便揭开马车的窗帘,好奇的询问起弘暄,“大哥,那是什么?”“大哥,待会儿我们在街上逛逛再回府”“大哥,那个好吃吗?”…直到到了宫门口,三胞胎才安静下来。

    不过,当踏进紫(禁)城的土地后,三胞胎除了好奇的四处张望,嘴巴却都闭得紧紧的,也没乱跑,老实排队走着,让老十和弘暄松了一口气。

    而乾清宫里一帮皇子全在那候着,都是俗人,自然都想第一时间见证老十和康熙火星撞地球,所以都找了个由头进宫了,见康熙气色还不错,便都顺势留了下来等着瞧热闹。

    康熙也没赶人,反而和蔼的和一帮儿子话起了家常,更难能可贵的是,还每人都表扬了两句,一时间乾清宫内气氛很是融洽。

    听到太监传话,康熙敛起了笑脸,众人忙止住了笑声,侧头朝门外望去。

    老十领着四个孩子进来后,抢前一步,给康熙行了大礼,弘暄则带着三胞胎老老实实的跟在老十p股后面磕头。

    康熙没理老十,只是淡淡的叫孙子们起立,但也没怎么亲切的招呼三胞胎,只是问了问长幼次序。

    三胞胎一边答,一边扭头看继续跪着的老十,然后都求助似的看向弘暄,还好,他们尚且记住了在宫里,一切行动听弘暄指挥。

    弘暄给了他们一个安慰的笑容,示意他们别出声。

    康熙似乎没什么兴趣逗孙子,叫他们按长幼次序站好后,又眯着眼默默的分辨了一下,叫太监将早就预备好的赏赐端了上来,三胞胎很有礼貌的谢了恩,然后又在弘暄的带领下给叔叔伯伯们见礼。

    叔伯们也不怎么热情,连九阿哥也只是淡淡的笑了笑,让见着熟人的三胞胎有些受伤,不过因大伙早存了来看热闹的心,见面礼倒是早早就备下了,所以三胞胎磕了一圈头后,收获倒是不少,不过三个家伙都没面(露)喜色,因为老十此时还是跪着的。

    三胞胎又看了看弘暄,弘暄瞧了瞧九阿哥,见九阿哥微微摇了摇头,忙拉着三胞胎给康熙跪安,说是要去慈宁宫见太后。

    三胞胎怔了怔,老实跟着做了,让乾清宫内的人失望不少,唉,这三胞胎没什么意思…

    不想几人刚踏出乾清宫的大门,大伙就听到门外传来一阵童声:“皇玛法还没叫阿玛起呢…”,“大哥,我把礼物还给皇玛法,他会不会高兴点,让阿玛起来啊…”“嗯,把叔叔伯伯给的也交给皇玛法,阿玛应该能起来了吧…”“九伯怎么象不认识我们似的?他也不敢在宫里随便说话啊?”“皇玛法也没敢怎么说话呢…”“皇玛法是不是忘(性)大啊?”

    大伙觉得遗憾了,早知道该逗逗三胞胎说话的…

    昨天的更补上了,呵呵,晚了些,对不住

    第四百二十四章 跳跃思维

    第四百二十四章跳跃思维

    等屋外的声音渐渐没了。康熙方盯着依旧跪在地上的老十道:“你怎么还跪着?朕没叫你起吗?”

    康熙此言一出,满屋子人都打起了精神,下马威来了。

    老十心想,反正是要挨骂的,能先站站总比一直跪着好,于是说道:“孩子们太闹腾了,儿子没听清皇阿玛的旨意。”说完不等康熙说话,便自顾自的站了起来,笑着抱拳冲哥哥弟弟们打了一圈招呼,然后才肃手等着康熙发话,能多站一会儿总是好的,让一帮兄弟仰慕不已,就凭这份淡定,也算得上兄弟中的翘首了。

    不想,康熙还真的没再喝斥老十跪下,也没骂人,反而拉起了家常:“这新衣穿着还暖和吧?”

    本来老十进宫后该找个地方换朝服的,但弘暄说康熙交代了,儿子给老子磕头,又不是上朝,没必要搞那么正式。所以老十便和三胞胎一样,穿着崭新的常服进宫朝见康熙了。

    听康熙发问,老十头一个想到的是康熙要拿新衣裳做文章了,于是很谨慎的回道:“还好。”

    康熙扫了一眼老十,“你这身衣裳可都是弘暄张罗的,难得啊。”

    老十和诸位阿哥一样,以为康熙会借题发挥,用孝顺的弘暄来反衬自己这群逆子,因此便翻了个白眼,打压了一下弘暄,道:“他也就张张嘴罢了,又不必他拿针线绣,费不了他什么事。”

    康熙冷哼了一声,“朕今儿总算见识了什么叫身在福中不知福。”

    老十想了想,只好垂手含糊的应道:“是”然后便静等康熙发招。

    不想康熙哼完后,却又跳转了个话题,“听说你在安居岛大开杀戒,怎么回事?”

    老十道:“安居岛刚发生地动,人心本来就不稳,此时有人在军中煽动是非,儿子自然手软不得。”

    康熙嗯了声,又跳转了话头,道:“入冬后太后精神头不大足,你先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吧。”

    这就完了?老十有些不大相信,楞在那没做声,等康熙挑眉再次“嗯”了一声后,才赶紧领命。满腹疑惑的跑了。

    等老十跑远了,乾清宫内的一帮皇子们才你看我,我看你,不得不相信康熙和老十的会面真的就这么不温不火的结束了,怏怏的退了出来,太失望了…

    出了乾清宫后,八阿哥对九阿哥道:“九弟,咱们还是在宫外等十弟吧。”

    十四也道:“太后精神不大好,十哥请完安就会出来了,咱们就到宫门口等着。”

    九阿哥拉了拉领口,康熙今天不发难,不代表明日早朝老十会有好日子过,虽然老十处理的很漂亮,但源头呢?为什么军营会闹事啊?御史都不是傻子,没人会说老十不该杀人,但纵女行凶的罪名怕是铁定要按在老十头上的,八阿哥要爱惜名声,只会各打五十大板,十四又在兵部办差,为了安抚军心,也不会怎么帮老十高唱安安有理。因此接下来的几天,九阿哥认为自己必须得上朝帮老十撑起场子,如今天这么冷,在宫门口吹了风得点伤寒倒是小事,可因此上不了朝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九阿哥便否决了他们的提议,招呼大家去他的饭馆,反正都要在那给老十接风洗尘的,大家还是边喝茶边等的好。

    事实证明九阿哥是英明的,因为直等到宫门下锁,不仅老十没出来,连弘暄和三胞胎也没回府,累得十四阿哥跑到九阿哥府上住了一晚客房。

    倒不是三胞胎惹了祸,人家老实着呢,老十到慈宁宫时,三胞胎规规矩矩的站在太后面前,笑眯眯的教太后怎么分辨他们三兄弟,声音不大不小,非常适中,让老十很是满意。

    老十给太后见完了礼,就打算带三胞胎出去,太后毕竟上了年纪,太费神了不好,不想,乾清宫的太监来了,说康熙有请。

    老十一点也不诧异,心想,这才叫正常嘛。久别重逢,康熙不骂自己一顿,别说康熙了,就是自己都不习惯,于是,老十便交代弘暄,带三胞胎出宫,不想,太后却留人了,说是三个一模一样的眉清目秀的小阿哥在她跟前这么一站,她看着欢喜,要留他们一起吃饭。

    自己的孩子怎么瞧都是好的,虽然老十知道三胞胎是闹腾的(性)子,但瞧他们乖巧的站在那,自己也觉得养眼,所以也没在太后面前说三胞胎的坏话,只叮嘱了弘暄两句就匆匆跑回乾清宫等康熙骂人。

    到了乾清宫一瞧,果然,康熙准备工作已经做好了,闲杂人等全清了场。

    老十打定主意,一定要骂不还口,打不还手,让康熙出了心中的恶气再说。否则明日早朝,康熙不帮安安说话怎么办?

    因此,老十一进乾清宫,不等太监宫女们撤退,就噗通给康熙跪下了。

    谁知康熙却道:“你没吃饱,腿软啊?”

    老十楞了一下,道:“儿子给皇阿玛…”

    老十请罪的话还没说出来,就听康熙道:“跟朕去御花园走走,昨晚下了一晚的雪,雪景应该不错。”

    老十愣愣的站起来,一头雾水的跟在康熙后面。

    一路上两父子都无话。沉寂得有些让人窒息。

    到了御花园,康熙随手指了个亭子,太监们赶紧搬了几个火盆进去,又放好坐垫,倒好茶,然后才将康熙和老十迎了进去,随后又小跑到远处站好,非常的训练有素。

    康熙父子两则一个坐一个站的继续沉默着。

    看着四周的一片白,老十真不知道那些文人(s)客没事赏什么雪,想看白色,找块白布铺地上就是。

    也别怪老十没这雅兴,自打记事起,回回跟康熙赏雪都没留下什么好回忆,老十要么被康熙训,要么直接被康熙无视,反正不是什么好体验,因此,老十对赏雪是深恶痛绝。

    老十记得第一次跟在康熙p股后面到御花园赏雪大概7岁左右,前头哥哥们即兴做完了诗,九阿哥也背了一首,轮到自己了,只结结巴巴的背了半首出来,换来康熙一张黑脸,老十鬼迷心窍,想改变康熙的恶劣心情,咧着嘴告诉康熙,“皇阿玛,儿子打雪仗可厉害了!”结果可想而知…

    后来每到换季的时候,九阿哥就会督促老十背应景的诗,这么混了两三年,倒也有惊无险。

    可后来渐渐大了,该轮到老十做诗了,噩梦自此便挥之不去。

    虽然九阿哥每次都会做两首诗叫老十事先背熟,可康熙是命题做诗,九阿哥好似只押对过一道题,还被康熙看出了马脚来…

    老十这厢回忆起了令人不痛快的往事,康熙也没闲着。和老十一块回忆了,还回忆到了同一件事:“朕还记得在这园子里第一次叫你背首咏雪的诗,你背不出来,反而告诉朕你打雪仗厉害…”

    老十没想到康熙也会记得这等小事,有那么点小感动,忘了纠正康熙的错误,自己可是背了半首的,只讪讪的笑道:“儿子打小就不是个省心的,让皇阿玛c心了。”

    康熙笑笑,“当时该叫你演示一下的,朕听弘暄说,你打雪仗果真厉害…”

    老十不好意思道:“胡闹的,让皇阿玛见笑了。”

    康熙微微笑了笑,“的确有些胡闹,哪有和弘暄对打雪仗的。”说完康熙又顿了顿,道:“今天可做得出诗来?”

    老十很是为难的道:“这几年都没怎么温书…”

    康熙摇摇头,“弘暄就比你强多了,虽然谈不上出口成章,但肚子里的墨水却还是装了不少,他做的诗,写的词都还说得过去。”

    老十跟着笑笑,“弘暄象额娘,聪明。”

    康熙摇摇头,“你额娘一根肠子走到底,弘暄要象她,和你有什么两样?说起来,弘暄倒有几分象朕。”

    虽然其木格一直叫嚣着说弘暄象她,但老十还是窃以为弘暄的聪明来自于康熙,但这话也就只能心里想想,真要说了出来,说不准什么时候弘暄就会丢了小命,如今听康熙如此说,老十只好道:“他要学到皇阿玛的万分之一,儿子就谢天谢地了。”

    康熙淡淡的笑了笑,“你那三个小阿哥也还不错,朕还以为他们会在乾清宫里闹起来。”

    老十忙道:“他们是淘气了些,但却也不敢乱了规矩。”

    康熙点点头,“听说你府里的世子人选还未定?”

    老十道:“不是未定,只是还没想过这个问题。”

    康熙看着老十,“喔,弘暄也大了…”

    老十忙道:“儿子明天就上折子,请立弘暄为世子。”老十是没想过世子人选的问题,但不代表他不同意弘暄当世子,弘暄是嫡长子,读书尚可,武学也不错,想得也周到,对弟弟妹妹也非常友爱,很听额娘的话,对自己这个阿玛也不忤逆,虽然心大了些,但与年纪尚小看不出有什么特别天赋的三胞胎比起来,他还真是当仁不让的世子人选,所以老十说这话时,是非常的心甘情愿,再说了,弘暄当了世子,府里还可多得一份俸禄,又不吃亏…

    康熙却摆摆手,“这事不急。”

    老十疑惑的看着康熙,心想,那你没事提世子干嘛?

    下一刻,康熙却不再说话了,开始默默的看风景,老十郁闷的看着康熙,心想,到底什么时候才骂人啊…

    昨天的更送到,今天的如果晚上11点还没登出来,便延后到明天中午了,这两天事情有点杂,码字时间说不准,请大家见谅

    第四百二十五章 想不通的追封

    第四百二十五章想不通的追封

    天空渐渐开始飘起了小雪。但亭子里火盆放得多,加上老十又穿着新棉衣,丝毫没觉得冷,反而手心还热得有些冒汗。

    而康熙则象是陷入了遥远的回忆,没迹象表明一时半会儿会回到现实中来。

    老十觉得这次回京,康熙变得很奇怪,要知道康熙拿冷眼瞅过老十,用恶毒的词汇攻击过老十,还抬脚对老十耍过暴力,但老十活到这把岁数了,还真没见康熙静静的拿沉默做武器的。

    老十偷偷瞄瞄康熙的脸色,直觉的认为康熙会小题大做,此时正在酝酿情绪。

    平心而论,老十真不觉得安安提刀杀人有什么大不了的,当初康熙还下令几个皇子打废太子的老师呢,废太子将老师推下池塘也没见康熙说什么,朝廷命官怎么了,还不是爱新觉罗家的奴才,稍微有点权势的宗室谁将一个五品官放在眼里,老十当时紧张,怕的是军营哗变。但军营这边已经镇压下去了,康熙再来扭着这事不放,是不是也太过了?

    老十想好了,如果康熙真要严办安安,老十明日就叫嚣着要康熙将京里的宗室法办了先,别的不清楚,八阿哥这个贤王都还打死过小吏呢!

    老十看着依旧面无表情继续沉思的康熙,心想,自己今天是不是该透(露)一下底线呢,你拿我开刀没关系,毕竟折子里的话不大好听,但少牵扯上安安…

    老十这边还在想着怎么开口呢,康熙就抢先了,“胤誐,安安平日里不温不火的,怎么也是个火爆(性)子?”

    老十梗直了脖子,准备叫板了,不想康熙接着苦笑了一下,又接着说道:“倒是朕大意了,弘暄瞧着温文尔雅的,犯起浑来也够人喝一壶的,何况安安还天天被你们两口子宠着,更是没什么顾忌。”

    老十楞了楞,康熙这是变相承认事情是他一手导演的了?老十有些拿不准,是该愤懑的质问还是平静的确认…

    老十艰难的吞了吞唾沫,叫道:“皇阿玛…”

    不想康熙却不给他说话的机会,伸手比划了一下。来了个大转折:“你还这么高的时候,朕就知道你是个没心眼的,只知道拿拳头说话,这还不算,还容易哄,被人卖了还会傻呵呵的替人数钱,就因为人给了你一串糖葫芦,所以朕才默许了你天天跟在九阿哥p股后面当跟班,所以当你额娘走后,阿灵阿对你摆起了舅舅的架子,朕也没吱声,你那(性)子若外头没人帮衬,怕天天都会磕着碰着的,所以朕才将阿巴亥博尔济吉特氏指给了你,一来身份够高,二来蒙古人心眼实在,你也容易拿捏得住,三来,远在蒙古,朝中的纷争你也能离得远了些…”

    老十羞愧了,康熙为自己打算了这么多。自己竟然只想着和他红脸粗脖子,真是没脸啊,老实跪下了,“皇阿玛,儿子让你c心了。”

    康熙觉得老十该给他跪,所以也没叫起,继续自顾自的说道:“你大婚后起初一段日子,朕觉得给你找的这个媳妇算是找对了,没见你俩吵,也没见你俩耍心眼,倒象是凑合着过日子的,可没想到一开府,你媳妇就闹了那么一出,而你呢,没拿捏住她,反而被她拿捏住了,没出息!”

    老十低声辩白了一句“其木格是皇阿玛指给儿子的,儿子不看僧面看佛面,才让她两分…”

    康熙扫了老十一眼,没好气道:“你放心,朕不打算怎么着阿巴亥博尔济吉特氏,只要你们没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天天将府里砸得个稀巴烂,府里谁当家,朕没功夫管,再说了,你媳妇虽然看着糊涂,但将府里也还打理的井井有条…”

    老十悄悄松了口气。康熙则重重的叹了口气,“人都说成家立业,成家立业,这话在你身上倒还真验证了,你大婚后虽然还是(毛)(毛)躁躁的,但倒跌跌撞撞的干了点名堂出来,不仅朕没想到,你死去的额娘怕也没奢望过…”

    老十谦虚道:“皇阿玛谬赞了。”

    康熙笑道:“你也当得一夸,八旗里念你好的不在少数,南边百姓也感念你的恩德,水师就不用说了,你大哥当初也没你那么风光啊…”

    老十这下给吓得浑身都是汗了,“皇阿玛,儿子不敢居功,全仗皇阿玛运筹帷幄。”军权、民心这两样棘手的东西除了康熙,换谁伸手都只有一个死字。

    康熙没接这话,“说来你也算事业有成了,府里日子也过得红火,除了你九哥,你这帮兄弟怕就你最富了吧?”

    老十忙叫屈了,“皇阿玛,儿子手上是有几个作坊,但一家老小的开销也不小。又没额外的进项,也就是日子过得去罢了。”这次老十是一点也没作假,因为他不管府里的帐啊,而其木格又是那小气的,虽然没克扣老十的零花钱,但也没让老十有那么多闲钱一掷千金,而且更关键的是,老十不知道作坊的收入是多少,但却清楚他这个郡王就没领过两回工资,府里的固定收入与其他兄弟比可是少了许多,因此。老十浑身上下,就没一个细胞认为自己是富豪。

    康熙扯了扯嘴角,依旧自顾自的说道:“说来你这几个作坊也是不显山不显水的就干起来了,如今想想,你府上的事好似都是做大了大伙才知晓,别说旁人了,就是朕都想不明白,你们两口子那(性)子,吵个架都能闹得满城风雨的,真遇到正事了,却悄无声息了…”

    老十额头冒出豆大的汗珠,忙表白自己和其木格不是那玩心眼的人,真是凑巧了,“皇阿玛,作坊起初真没想到会赚钱,真的。”

    康熙点点头,“是啊,世事难料,有多少是预先能想到的呢…当初你在这园子满头大汗的憋诗的时,又有谁想得到有一天你的威名都传到南洋去了…”

    老十擦擦额头的汗,“皇阿玛,都是撞大运撞上的…”

    康熙喃喃道:“撞大运,一次两次倒还罢了,能次次都撞上那也得要些本事。”

    老十真急了,不知道大阿哥和废太子被圈时,是不是也这么被谈心过,“托皇阿玛洪福,让儿子出生的时候占了个好时辰…”

    老十情急之下就差给康熙分析分析他的八字了。

    康熙笑笑,“如此说来,朕和你额娘都功不可没…”

    老十忙附和道:“是,是…”正想着怎么将康熙翻牌子翻的时间恰恰好给换成一句文雅的赞美语,就又被康熙给震撼了一下,“你额娘给朕生了个有福气的儿子,该加封啊,加封什么呢?”

    老十抬头看着康熙,张大嘴巴,不知道该不该替自己死去的额娘谢恩。虽然老十很期待额娘能母以子贵,但因为给了自己一个好八字而长个品级,老十觉得有些荒唐,自己的八字打出生可就没变过,这时候加封是不是太牵强了?

    康熙也静静的回望着老十,没做进一步的解答。

    老十呆了呆,找回了自己的声音,艰难道:“额娘不敢居功…”

    康熙清晰的吐出七个字:“加封为皇后可好?”

    老十已经不知道该怎么思考了,下意识就道:“额娘是贵妃,不是皇贵妃。”老十已经糊涂的想提醒康熙,加封怎么跳了两级?

    康熙却固执的问道:“你说,加封为皇后可好?”

    老十的整个身子已经扑在地上了,这砸到头上的可不是馅饼,而是铁饼,康熙要真存了抬举自己的心,为什么特意下旨要其木格和安安留守安居岛?即使没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老十凭着与生俱来的直觉也知道,这个恩赏太浩荡了,自己池子太小,接不起。

    可老十也不能说不好啊,这荣誉是给他死去的额娘的,宫里的女人谁不想当皇后啊?

    于是,老十只好不迭声的磕头说着惶恐…

    老十额头都磕出血了,也未听到康熙收回成命,反而听到康熙吩咐:“明儿带弘暄他们几兄弟去给你额娘上柱香吧,顺便告诉她这个好消息。”

    老十彻底傻了,真封了?!…

    康熙看着老十渗血的额头,“今儿就在阿哥所弘暄处歇着吧,明儿一大早领了旨就带着弘暄他们出宫,免得让人见了你这红肿的额头,还以为朕怎么你了呢。”

    于是,自己将自己弄伤的老十便手捂额头木呆木呆的躲进了弘暄的屋子关起门使劲拍着脑袋想着康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左想右想觉得十之八九康熙会安排自己给额娘守灵了…

    慈宁宫也得了旨意,吃完饭后,三胞胎便被弘暄领进了阿哥所,弘历一见老十的额头,就跳了起来,正要吼叫,被老十一瞪,改成憋红了脸拉老十出宫了,弘丰则道:“大哥,皇玛法是不是也经常罚你啊?你还是跟我们一起回家吧。”弘参则道:“大哥,有没有创伤药?”弘暄已然拿出了药膏,轻轻给老十涂上,“阿玛,皇玛法处分完了吗?”

    老十没好气道:“还没提这事呢。”

    弘暄也楞住了,缩回手,黯然道:“对不起阿玛,我这次就想法子跟你回去…”

    老十拍了拍弘暄的头,“你们皇阿(奶)被追封为皇后了。”

    弘暄讶然了,半响才疑惑道:“阿玛,应该是好事吧?”

    依旧拉着老十手的弘历很有气势的道:“就算是好事咱们也走!”…

    老十心中比黄莲还苦,要能走该多好啊…

    第二天,宫门刚开锁,老十就带着四个儿子跟在传旨太监的身后出了宫,见身后只有一队侍卫跟着,老十有些拿不准了,难道景妃陵中早做了安排?九哥怎么事先没得到一点消息?

    而一帮等着老十咆哮朝堂的皇子阿哥和朝臣刚在太和殿磕完头,就听传旨太监奉天承运的宣布,追封温僖贵妃为孝僖皇后,比老十还想不明白…

    终于将昨天的补上了,今天照旧,如果11点没出来,又只能拖到明天中午了,大家见谅,这周过了,大概就好些了

    第四百二十六章 童言无忌

    第四百二十六章童言无忌

    可想而知,早朝结束得有多仓促。

    没人傻得会对温僖贵妃被追封为皇后进行抗议。人家康熙已经说了,老十额娘可是因为贤良淑德而获此殊荣的;温僖贵妃又没提刀追得康熙满园子里跑,想指证康熙这个刚被扶正的第四任大老婆名不副实,也没证据…

    因此大家全三呼万岁了,不过,喊完口号后,也没心思关心国家大事了,连御史都住了嘴,倒不是想给老十来个锦上添花,而是被康熙整迷糊了,完全忘了自己今天是干嘛来了,不得不说康熙厉害啊,随便一出手,楞是没人能跟上他的节奏,全傻了…

    康熙一走,大伙便清醒了几分,全将那杀人的眼光投向了礼部尚书,这么大的事怎么没提前透个风声出来?

    当然没人迁怒于掌管礼部的三阿哥,用脚趾头想都知道康熙肯定是绕过他了的,也是个可怜人啊…

    礼部尚书也冤,要册封谁按规矩是得礼部拟旨。交给康熙盖印,但没人规定康熙不能亲自拟旨啊?

    礼部尚书只好冲大伙苦笑着微微摇头,表示自己也是刚刚才知道大清又多了一位皇后。

    大臣们还稍好些,虽然震撼但尚能步履蹒跚的飘出宫去,并且还能胡乱的向阿灵阿道喜。

    阿灵阿被强笑着回礼,只追封了逝者,娘家连一纹银也没赏,什么意思?所以阿灵阿笑得很是难看…

    而一帮皇子更如灌了铅似的,那脚步挪得叫一个沉重。

    几个时时盯着大位的皇子于情于理都应愤懑,大家围着一块狗骨头抢得正欢,不想狗主人冷不丁的将狗骨头踢到了一直在外围喝汤的癞皮狗跟前,谁能受得了!

    只想安稳度日的皇子心里也不好受,自己小心翼翼的活着全成了一场笑话,合着谁闹得欢腾,谁才有本事啊?

    一向自信的十四也华丽丽的嫉妒了,为什么天下竟然真的有不劳而获这等美事…

    连九阿哥都不知该作何反应,笑吧,对不住八阿哥,何况老十只是成了嫡子,还没当上太子呢,哪能笑这么早啊,郁闷吧,也太牵强了,只能让八阿哥小瞧了去,在老十面前还落不到好,于是,九阿哥只好一脸严肃、目不斜视…

    京里的人难受得要死。老十的神经却松弛了下来。

    紧赶慢赶到了妃陵,见并无重兵把守的迹象,老十终于轻轻的吐了一口长气,看来三胞胎的翻墙绝技短时间内是用不上了。

    这一路上,老十的脑袋就没停过,一直在想着自己被困在皇陵,九阿哥什么时候能得到消息,什么时候能和自己联系上,什么时候能让三胞胎领着弘暄翻墙逃生,什么时候能得到信,知道安居岛的其木格和安安一切皆好…

    老十后悔啊,当初打死也不该让水师踏上安居岛的,以为有的是时间徐徐图之,熟料被康熙打了个措手不及!

    还好,到了皇陵总算吃了颗定心丸。

    祭拜活动进行得很顺利,弘历也只是在庄严肃穆的仪式完成后才指着老十额娘的彩画说:“皇阿(奶)的画像肯定不是阿玛画的,没阿玛画得好,阿玛,你给皇阿(奶)重新画一张吧。”

    托其木格的福,只要时间许可,老十这些年每月都会亲手画张全家福。当然了,老十的影像则是由安安代劳给添上去,安安的画技也是和老十学的,目前为止,没看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迹象,所以在三胞胎眼中,老十的画技那是超一流的,看习惯了,冷不丁瞅见宫廷画家讲究各种意境的大作,有些欣赏不来。

    弘历话音刚落就被老十捂住了嘴巴,这臭小子,给他皇玛法递点子啊?!

    老十低呵道:“不许说话。”

    弘历吐了吐舌头,闭嘴了,可眼睛还在打量着那副画像,老十心想,若康熙真的下旨叫自己在皇陵作画,他一定要弘历在这陪自己,让弘历知道什么是自做孽不可活!

    因皇陵有些远,当天晚上赶不回京,所以老十父子五人便在皇陵歇下。

    老十的确是个孝顺的,安顿了孩子们后就独自一人在自己额娘的画像前盘腿坐下了,来了个人鬼彻夜交流,不管怎样,老十认为自己额娘肯定还是稀罕这个皇后的,至少见了先前的三个皇后说话底气也足了不是,元后的儿子没指望了,另两个皇后又没子嗣,老十没想到自己额娘死了快20年了,终于还熬出了头。于是也泪流满面了…

    来找老十的弘暄看着哭得象个小孩的老十,抹了抹眼泪,偷偷的退了出去,低声吩咐外面值守的太监多注意大殿内的温度,勤快点加炭…

    晚上老十在大殿里似喜似悲的哭着,弘暄则在被窝抽泣着。

    虽然老十没说事态严重这话,但昨夜却在阿哥所嘱咐弘暄,自己知道弘暄是孝顺的,千万别在关键时刻婆婆妈表孝心耽误正事,弘暄猜到老十是告诉自己,逃命时别管他这个阿玛,虽然强笑着点了点头,但心里却憋得难受,总觉得要不是自己存了不该有的念头,老十这次肯定不会乖乖的回京,那也就不会有什么万一了…

    到了皇陵,见老十神情放松了下来,弘暄知道应该暂时没危险了,不由得一阵后怕…

    于是第二天一早,三胞胎便见着了肿眼的老十和弘暄,很是关切的问他们是不是昨夜没睡好。

    老十打了个哈欠:“许久没来看你皇阿(奶)了,想和你皇阿(奶)多说点话,没怎么睡。”

    弘历一听。忙体贴的说道:“阿玛,那你说完话没?要没说完咱们就在这多陪皇阿(奶)些日子,今天说不完明天接着说,不要晚上熬夜了,晚上熬夜老得快。”说完,又问弘暄,“大哥,你也是因为和皇阿(奶)说话说晚了?”

    老十一听,赶紧捂住弘历的嘴,脸也不洗了,早饭也不吃了。赶紧带了儿子们就撤,生怕康熙听到了弘历的心声。

    到了城门,见着九阿哥的人,老十便嘱咐弘暄将三胞胎带回府后关起府门,不准三个小子出街,尤其是要盯紧了弘历。

    弘暄打着商量,自己明天就得销假去上学,只能今天陪着弟弟们好好逛逛,“有我看着呢,能惹什么事?”

    老十一想,便也同意了,三胞胎回京了,总得让他们见见京城是什么模样,免得以为安居岛最好,成了个彻头彻尾的井底之蛙,老十肯定是没时间陪他们逛的,明天弘暄又得上课,让下人跟着三胞胎闲逛还不如交给弘暄稳妥,因此,老十便应允了,嘱咐了两句不许惹事便打算匆匆赶去见九阿哥,却听弘历道:“阿玛,我们不惹事,别人惹事怎么办?”

    老十一挥手,叫车马立即回府,弘参和弘丰忙保证,“阿玛,你放心,我们都会看着四弟的,就算别人欺负他,我们都不许他还手。”说完忙拉弘历,弘历赶紧道:“阿玛,谁惹我,我都不还手!”

    弘暄见状,也帮着劝道:“阿玛,弟弟们在宫里都没出差错,就算在大街上出点纰漏。也无关痛痒,总不能让弟弟们一直都不上街吧?”

    老十想想,是这个理,总不能因怕孩子惹事就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