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重生之十福晋 > 第 113 部分

第 113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旁边的院子打扫…

    当然了,连九阿哥都只能将人安(c)在弘暄旁边的院子里,可见弘暄周围被康熙布置得有多密不透风…

    十四却不清楚其中的道道,对九阿哥的态度很不以为然,道:“九哥,你该不是责怪弘暄没拦着弘政吧?这事可怪不到弘暄头上。”

    九阿哥岂止是怪弘暄,连老十也一并怪上了,当然了,与克里蒂丝无关,而是怪他们带坏了弘政。

    想想当初。弘政多听话啊,对自己这个阿玛那可是尊敬得不得了,在老十家的大染缸里滚了大半年后,这下可好,自己这个阿玛处处都比不上他十叔了,不仅污蔑自己胆子小,还对自己这个贝子爵位不屑一顾,也不好好动脑想想,老十郡王的帽子是他凭真本事得来的吗?那可是温僖贵妃给他挣来的!

    九阿哥觉得弘政太不懂事了,自己当初可没因为自己额娘没老十额娘地位高,就瞧不起自己的额娘!

    因此,前两天收到老十来信的时候,九阿哥就叫来了正在练武场上上气不接下气趴在地上装死的弘政,让他仔细读读老十的信,然后再发表一下感想。

    老十在信中惋惜的告诉九阿哥,马六甲海峡还是没打探清楚,这烟草园一时半会儿怕是开不起来,但是,为了丰盈九阿哥的银库,老十建议,可以考虑先派一伙人去爪哇岛,强抢块地,先将烟草种起来再说,销路徐徐图之。

    当然了,因为荷兰人的虚实搞不明白,不能动用朝廷的水师,必须得找一伙真强盗,也就是说,强盗胜,九阿哥得利,强盗败,老十和九阿哥都当不知道有这一群人,没准还会给荷兰人发个奖状,表扬他们帮大清除害了。

    老十用强盗去试探荷兰人底线的做法并没什么错,九阿哥其实也是很赞成的,没人能一口吃个大胖子,一步一步来嘛。就算销路被洋人垄断也没什么,先在爪哇岛站稳脚跟再说。

    但是,老十接下来的建议,却让九阿哥无语,老十说了,江洋大盗他负责去找,但这伙人的启动资金得九阿哥出,老十的理由很简单,这毕竟是男人之间的事,没好给其木格提,万一这伙强盗届时尸骨无存,自己这脸可就丢大发了,既然没给其木格提,这银子自然就只能九阿哥出了,自己可没私房钱…老十话说到这个地步,九阿哥也只有认了,可事后一想,不对啊,阿巴亥部不是要入股吗?怎么能不出点风险资金呢?合着风险自己一人背,利息大家均沾?

    九阿哥不乐意了,但不乐意又能怎样,安居岛路途遥远,送封书信差不多就得耗时一个月,若回信叫老十公平的让阿巴亥部也出份子钱,老十再回封信来大倒苦水,自己再去信…得,爪哇岛的种植园就等着孙子辈去做吧。

    九阿哥是个做大事的人,自然不会因赌气还坏了大局,但心里这口气却怎么也顺不了,干脆借此教育弘政了,也让弘政好好认识认识老十的本来面具,让弘政这小子别盲目崇拜了,老十不仅惧内、在府里没点大权,而且还胳膊肘往外拐,没一样和英雄沾得上边…

    哪知弘政却死不悔改,读完信后,告诉九阿哥,他觉得老十说得在理。

    九阿哥循循善诱,引导着弘政去思考,为什么老十一个堂堂的大老爷们,动用府里的钱必须得经过其木格呢?为什么老十会提到私房钱呢?

    弘政瞧了瞧九阿哥,好似九阿哥是一白痴,“十叔府里的钱都是安安大姐的嫁妆,十叔自然不能乱用了。”

    九阿哥哽了哽,赶紧将阿巴亥掺股的事说了出来,等着弘政说老十不地道。

    谁知弘政又道:“种植园本就是阿玛想搞的,十叔帮着忙前忙后的张罗,阿玛自然该给十叔辛苦费的,如今不过是十叔将自己该得的好处转给了阿巴亥部,也算不上占阿玛便宜。再说了,江洋大盗也不那么好找。”末了弘政还小声加了一句,“原来商人都这么小气,怪不得…”

    九阿哥气急,自己本来是想让弘政鄙视老十的,接过倒头来,自己又被鄙视了,当下吼道:“商人怎么了?没爷挣银子,你身上穿的,嘴里吃的,晚上睡的,钱从哪儿来?你大把大把的花着银子,弘暄一个铜板得分两份花,爷小气还是你十叔小气?啊?你这几日身上没了银子,那滋味好受吗?爷告诉你,弘暄打小就是这么过的!”

    弘政小声回嘴道:“我瞧弘暄大哥过得挺滋润的!”

    九阿哥再次威胁道:“他过得滋润,好,爷以后一个字也不留给你!让你跟着弘暄一起滋润去!”

    没想到弘政回了句:“弘暄大哥能过得,我也不会过得比他差。”

    看来弘政还是很有骨气的,九阿哥窃以为弘政就这点像他,但这骨气似乎没用对地方…

    九阿哥后悔了,当初为什么要将弘政留在安居岛呢?

    此时十四的话又触及了九阿哥的心事,弘政变成这样,不怪弘暄,就得怪老十,当然了,罪魁祸首就是那蒙古福晋,要不是老十娶了个不着调的媳妇,老十府里能成大染缸嘛?

    十四见九阿哥脸上的表情很是丰富,以为猜到了重点,忙道:“九哥,这事还真怪不上弘暄,你可不能太护短了,别将弘政的错怪到弘暄头上,十哥可是个护短的主儿…”

    九阿哥气急,什么意思啊,自己护短就不对,老十护短就应该?…

    昨天玩得太晚了,只好今天补上,大假期间玩得都很晚,最近几天大概会在白天补写了,请大家见谅

    祝大家假期愉快!

    第四百零五章 奇怪

    第四百零五章奇怪

    弘暄这日下了学。正想回房吃饭,就见畅春园里的太监送来一封书信,一瞧,竟然是府中的徐公公叫人写来的。

    徐公公不识字,书信往来都得假借他人之手,很是不方便,但徐公公却没扫盲的意识,这么多年楞是没试着却学一个字。

    但徐公公却是个谨慎的人,按照听的戏文,也学张飞在署名处用绣花针扎个针眼,表示经过自己的确认,不是假冒伪劣产品,当初其木格知道后,还好笑的跟老十说:“爷,徐公公真逗,他扎个针眼又能怎的,写信的人当着他的面胡写一气,他还不是不知道,呵呵,他一扎针眼,那就更脱不了干系了。哎,典型的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啊…”

    本来其木格想借此说说教育的重要(性),文盲在任何年代都免不了吃亏啊,不想,老十却看着其木格,很是无语,“其木格,徐公公防的是外面的人假冒他的名义写信,自己用的人那自是信得过的,真不知你脑子里想的是什么。”让其木格闹了个大红脸。

    事实证明让其木格闹个大红脸的事最终都能证明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为弘暄此时就发现,手里这封徐公公的书信是赝品,本该有小针眼的地方完好无损。

    弘暄看着手中的信,嘴角带着一丝玩味的笑,炮制信件按理应是非常严重的事,但弘暄却只是想笑,因为信里并没提到什么大事,只是说洋人已到理藩院两三天了,还没受到官方的正式接待,想着与老十有几分交情,便找上了门,这封信是专门来示下的,并没提出任何建议。

    弘暄很奇怪,英国人和西班牙人抵京的消息,在康熙知晓的同时,弘暄便已获知,康熙指示理藩院先冷上两天。弘暄也清楚。不过,弘暄以为,洋人应去走九阿哥的门路才对,毕竟克里蒂丝如今在九阿哥处做客,于情于理,西班牙人都应先去拜访九阿哥,英国人嘛,则可能也会跟着去串门,可这写信的人此时巴巴的特意来通知洋人去了自家府上,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弘暄认真想了许久,还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看来(成)(人)的世界确实过于复杂,弘暄切实的感受到了自身的差距,是啊,知道信是假冒的,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假冒,自己不是傻帽嘛?

    弘暄毕竟是其木格生的,善于认识自己的短处,也善于虚心求教,因此,弘暄便命人给九阿哥捎去口信。劳烦九阿哥来畅春园一趟,然后才匆匆吃了两口饭,假寐了几分钟,拿出课本,努力完成家庭作业,下午还要实习,晚上还要写实习总结,弘暄实在是忙啊…

    很快,下午时分,畅春园便迎来了久违的九阿哥,九阿哥又没接手什么差事,既然进了园子,自然只能打着给太后请安的旗号,给太后请完安了,总不能落下大老板康熙,因此,又给康熙递了个请安折子。

    康熙早知道九阿哥是弘暄请来的,压根不用费心去猜忌,心情很轻松,爽快的召见了,见了九阿哥后,康熙还笑意盈盈的调侃了九阿哥两句,问九阿哥是不是在京里坐得发了霉,特意出城活动活动筋骨的…

    康熙这友善的态度让在一旁等着汇报工作的十四很是诧异,当然了,旋即又是一阵开心,至少说明康熙今天心情不错啊,自己应该不会受到什么批评…

    九阿哥自然是陪着小心,说了几句讨巧的话。见康熙没继续敲打的意思,忙借口不耽误康熙宝贵的时间,准备抽身走人。

    弘暄一见,便向康熙请示,说是想送九阿哥出园子。

    九阿哥正想推托,哪知康熙才不乐意为难弘暄,很爽快的就点头了。

    九阿哥一走到僻静处,便责怪弘暄道,“我在园子逛逛、慢慢等你就是,你何必请旨送我,还好你皇玛法今天心情好,否则,一顿训你是少不了的。”

    弘暄笑道:“侄儿有事求九伯,却叫九伯赶过来,就已经很失礼了,再让九伯等,那侄儿就太不懂规矩了,不管皇玛法准不准,我都该试上一试。”

    九阿哥看着彬彬有礼的弘暄,心里很是受用,心情也好了许多,问道:“有什么事拿不定主意?”

    弘暄看了看四周,确定安全后。才小声说了事情的原委,“九伯,我怎么也想不明白,畅春园到京的路程又不远,很快就能(露)馅,为什么还有人要做这一出?而且这压根就算不上什么事。”

    九阿哥也觉得奇怪,略略想了想,“这事我会好好查的,也许是徐公公忘了做记号,不过,不管怎样。这事你就不要再多想了,我会处理的。”

    弘暄点点头,“有九伯出马,自然无事的。”

    九阿哥听后,突然想到,老十能成弘政的偶像,自己也能成为弘暄心中最可爱的人啊…

    日后和老十相见,弘政跟在老十p股后面跑,弘暄在自己身侧伺候着,这画面多其乐融融啊,彼此互相拐个儿子,谁也不会不甘…

    想到这儿,九阿哥一下就激动起来,对弘暄保证道:“弘暄,你放心,九伯一定将那肖小之人给逮出来。”

    弘暄笑着道了谢,正想关心弘政两句,不想九阿哥又从衣兜里掏出几张银票,递了过来,道:“你阿玛钱财上将你看得紧,但九伯却知道你是个有分寸的,这些银票你拿着,以备不时之需。”

    弘暄有些措手不及,逢年过节九阿哥备的礼物虽然都是最丰厚的,但却从没私下里塞过银子,忙摆手道:“九伯,额娘给我预备的银子多着呢,我要用,叫徐公公拿就是,断没要九伯银子的道理。”

    九阿哥责怪道:“和九伯见什么外?就冲你额娘的(性)子,你能从府里额外拿多少银子?九伯给你的,你就拿着。”

    弘暄看了看九阿哥硬塞到手里的银票,为难道:“九伯,我在园子里不方便出去,身边伺候的人也都不是府里的,这大额的银票,我…”

    九阿哥一看。拍了拍自己脑袋,“瞧九伯糊涂的。”然后接过弘暄递回来的银票,道:“我明儿就叫人给你送些小额银票来。你住的院子隔壁,那里打扫的太监和修剪树枝的嬷嬷都是九伯特意安(c)到那去的,唉,你身边伺候的人都是你皇玛法亲自安排的,九伯(c)不上手,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倒不是想盯着你,主要是怕万一有个什么,九伯能知道的早些,如果你有什么急事,寻他们去办就是。”

    九阿哥此事连老十都没说,主要是懒得给老十多写两字,万一忍不住质问老十给弘政灌了什么(迷)(魂)汤那多没面子,但此时,九阿哥却迫不及待的透(露)给弘暄了,要想勾引弘暄反出老十家门,自然就不能再当无名英雄了。

    果然,弘暄听后是一脸的感动,再次郑重其事的谢过了九阿哥,让九阿哥似乎看到胜利就在朝他招手。

    弘暄心里的确非常感动,所以便忘了再推脱明日将送上门的银子,有一搭没一搭的陪九阿哥说着话,一直将九阿哥送到了畅春园大门口。

    九阿哥都坐上马车了,却又叫人将弘暄叫了过去,掀起马车帘对弘暄小声道:“回去找个人多的时候,告诉你皇玛法,你专程送我是为洋人的事。不管背后的人有什么目的,不能让他知道,咱们瞧出了那信是假的。”

    弘暄忙不住的点头,拍着九阿哥的马p说九阿哥圣明,让九阿哥嘴巴都乐歪了。

    弘暄在回程的路上,才想起忘了告诉九阿哥明天不用送银子过来,但此时去追已然晚了,只得作罢,不过弘暄却依旧觉得非常奇怪,心道,九伯怎么突然想起给银子了呢?看那架势好像还是临时起意…

    弘暄正纳闷呢,不想,半路上又遇到了十四,十四有些吃味道:“我这些天天天都来园子,你怎么就不知道送送我啊?”

    弘暄忙笑道:“正因为十四叔天天来,侄儿才没这么多礼的。”

    十四鼻子哼了声,“师傅没教你礼多人不怪?”

    弘暄笑眯眯道:“君子不拘小节。”

    十四敲了一下弘暄的头,“弘春弘明都想着你呢,你回来这么久了,口信也没给他们带一个,让他们都着急了。”

    弘暄忙解释道:“我不好派人进宫去找他们。”

    十四笑骂道:“听你的意思倒是怪我还住在阿哥所,让你不方便了啊?”

    弘暄笑道:“侄儿不敢。”

    十四又敲了一下弘暄的头,“行了,别在爷面前卖乖。给你说正事,兵部最近要派人去车臣汗部走一遭,你有没有信带给你小姨?”

    弘暄怔了怔,忙道:“我从安居岛给表弟们带了礼物的,本想着和年礼一起送去,既然兵部有人去,就劳烦十四叔帮忙了。”

    十四笑道:“举手之劳,喔,对了,既然你回京了,不如邀请你小姨和表弟到京里玩玩…”

    弘暄摇摇头,“我又没住在府里,他们来了,我也陪不了…”

    十四责怪道:“你这孩子,怎么和你阿玛一样实诚呢,你发出邀请,只是表个态,他们十之八九都不会来,你担什么心啊。”

    弘暄无语,只好敷衍道:“十四叔教训的是。”

    十四乐呵呵道:“行了,你是我侄儿,我不教你,谁教?快回去吧,耽搁久了,你皇玛法会不高兴了,对了,明儿我叫人来拿信。”说完,便潇洒的走人。

    弘暄(摸)了(摸)脑袋,心想,十四叔该不会对每府的亲戚都这么上心吧?…

    弘暄摇了摇头,怪事天天有,今天特别多…

    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谢谢

    第四百零六章 糗事

    第四百零六章糗事

    为了不引起第三方的警觉。九阿哥出了畅春园后并没立即派人去老十府询问徐公公,而是去了理藩院给洋人安排的下榻之处。

    九阿哥坐在马车上仔细想了半天,发觉送信之人此举怕仅仅意为试探,试探假冒徐公公书信是否可行,否则总不至于志在挑拨吧?

    九阿哥很笃定,若真有人想挑拨自己和老十一家的关系,却拿这么个不起眼的事来做文章,那不仅侮辱了幕后之人的智商,也侮辱了自己的聪明脑袋:就算弘暄接到信后,命徐公公热情款待洋人,自己哪怕心眼比针尖还小,也不会觉得打到自己脸面啊?因此,九阿哥潜意识里便断定,这只是个前奏,好戏还在后头。

    于是,九阿哥便特意去探望洋人了,以给人一假象,表示自己是受了弘暄的托付,那么换而言之,弘暄肯定是没对书信起疑。

    然后,晚上回府后。九阿哥也没派人去老十府,此时的九阿哥很是懊恼,老十的府邸怎么离得那么远呢?若住在两隔壁,敲墙打个暗号,啥事都没了…

    懊恼的九阿哥不由还想得更深远了些,若和老十住在两隔壁,那蒙古福晋能拿捏得住老十?自己早d察到不妥,先发制人的给老十支招了…

    然后,九阿哥便埋怨上了康熙,怎么分的府啊?将四阿哥和老十换换多好,再不济与八阿哥换也行啊…

    想起四阿哥和八阿哥,九阿哥的心不由微微沉了沉,不知自己的这两个邻居与此事是否有什么干系。

    说起来这幕后之人其实也挺聪明的,知道弘暄和府里的联系一般都通过书信,等面见到徐公公时,恐怕也难得想起这么个小事,这假信之事十之八九便会糊弄过去,退一万步来说,即使运气不好,弘暄某天发神经,当面问起徐公公,幕后之人也没什么损失,无外乎让老十补上这一安保漏d罢了,老十就算上天入地,也没法查出什么线索来,怎么查啊,洋人与各方都没什么干系。招待得好也罢,招待得差也罢,就那么一回事…

    而自己的兄弟中,若说得上聪明且有野心的,那就是八阿哥了,三阿哥经常画虎不成反类犬,完全可以置之脑后,四阿哥嘛,倒也有几分(摸)不透,恰恰这两人都是自己的近邻,因此,九阿哥才份外的小心,未派人偷偷(摸)去老十府,以免刚出门就被人盯上了梢。

    不过,除了这两兄弟,九阿哥还将弘皙列为了嫌疑犯,毕竟弘暄受宠,对弘皙的威胁最大,如今两人一同在康熙身边实习,若康熙认为弘皙的表现不如弘暄,又怎会直接传位给他这个嫡皇孙?

    九阿哥想了想。还是决定等小英子到钱庄存银子之际叫小英子去核实此事,这样才能确保不让人起疑,不过,九阿哥还是给老十去了封信,以防万一…

    然后,九阿哥便开始着手盘算如何赢得弘暄这个粉丝了…

    九阿哥原本就对弘暄的事情分外上心,如今打起了小算盘后,那关切之意便越发的变本加厉了。

    九阿哥想好了,老十就一粗人,其木格也不是心细的主,因此,自己想赢得弘暄的崇拜,只能充分展现自己的细腻了…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九阿哥便对弘暄展开了温情攻势,将弘暄轰炸得晕头转向,不知所谓…

    不光弘暄(摸)不着头脑,康熙也看傻了眼…

    九阿哥要体贴关怀弘暄,自然得天天朝畅春园跑,康熙很忙,接不接见得看心情,弘暄也很忙,若康熙拒绝亲自听九阿哥问安的套话,那九阿哥很难在园子里堵到弘暄说两句贴心的话,因此,九阿哥便找出蒙古药材副总管的名片,天天跑去给康熙汇报芝麻绿豆大的事,然后两句话说完,便当着康熙的面问弘暄。饭可吃好了,觉可睡足了…

    九阿哥第一天这么干,弄得康熙还以为哪个不长眼的奴才给弘暄气受,下来就派人去仔细查了一番,虽然未有结果,但康熙还是亲自将弘暄院子里的管事叫来好好敲打了一番…

    不想,第二天,九阿哥又重复了头一天的行为,康熙纳闷了,也不费事去查了,直接和弘暄来了个推心置腹的谈话,问弘暄在畅春园可还住得习惯,有没有哪个不长眼的给他穿小鞋…弘暄笑曰,累是累些,但却没什么不适,如今早习惯了,而奴才们都小心伺候着,一切都挺好的…

    康熙自觉有些明了,看来九阿哥是在变相的不满压在弘暄身上的课业过于繁重了…

    因此,第三天,当九阿哥再次叮嘱弘暄好好注意身体时,康熙便发话了,“弘暄又没悬梁刺股。有什么好担心的?”

    不想,第四天,九阿哥照旧递了个请见折子,理由还是汇报蒙古药材,康熙想了想,还是接见了,果然,九阿哥除了开头第一句话提了提蒙古药材外,接着又来老生常谈,不对,多了些新意。说是给弘暄做了两身衣裳,叫人送来了,弘暄休息时去试穿一下,若不合适好改…

    康熙听后,特意打量了一下弘暄,虽然弘暄正在长个子,可衣服也没见短一截,派去的针线上人并没渎职啊…

    康熙很疑惑,这次干脆和九阿哥闭门谈话了。

    康熙上来就开门见山的问道:“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不妥?”

    九阿哥安排了开头,却没猜到会有这么个过程,有点措手不及,但很快便调整好思路,说没什么不妥,只是觉得弘暄太辛苦了,自己这个当九伯的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多关心他的生活了…

    疑心病很重的康熙自然不信,推心置腹的告诉九阿哥,千万不要有什么顾虑,哪怕是捕风捉影的事,也说出来听听,自己是不会怪罪的…

    九阿哥除了摇头,还是摇头,康熙问了半天也没问出来,气得康熙将他给赶了出去…

    然后,九阿哥便换了策略,不这么直白的表达自己的关切了,但还是每天继续去给康熙汇报蒙古药材,但却用亲切的目光一直注视着弘暄,弄得弘暄头皮直发麻…

    康熙总觉得九阿哥此举肯定是有原因的,的确,康熙是对的,可惜,康熙却猜错了原因,总认为九阿哥察觉到了弘暄身边的危险,因此,一面加强了弘暄的安保工作,一面仔细观察着九阿哥。以及一帮皇子们。

    三阿哥一脸看戏的模样,四阿哥没表情,五阿哥有些脸红,也是,五阿哥这个蒙古药材总管还是九阿哥连着到畅春园汇报了两天后才巴巴的赶来报道的,而且每次签完到后都站在那一言不发,的确有些尴尬,七阿哥管着理藩院,这段时间因洋人的事也经常跑来见康熙,见了九阿哥也是一脸的诧异,八阿哥开始是一脸的疑惑,随后便淡淡的了…

    康熙仔细观察推敲后,遂将八阿哥留下了,问他九阿哥到底为何如此。

    八阿哥憋了半天,轻声笑道:“九弟想将弘暄拐到他府上去。”

    康熙楞了楞,没听明白。

    八阿哥笑着解释道:“九弟觉得弘暄挺不错,若给他当儿子就好了。”

    康熙有些似懂非懂,九阿哥又不是没子嗣,需要过继儿子,再说了,就算要过继,也没有将人嫡长子给要去的道理…

    追问之下却也没再得到什么有用的二手资料,这倒不怪八阿哥,因为九阿哥的确没告诉八阿哥他气不过弘政将老十视为偶像却将自己踩在脚下…

    但九阿哥不说,不代表康熙不会知道,第二天,康熙案桌上便摆放上了一套详细的资料。

    聪明的康熙一对照弘政突如其来的苦难日子,便猜到了几分真相,为了核实一下自己的猜测,康熙还将弘政叫到畅春园来问了问话,虽然弘政说得支支吾吾,但康熙知道,八九不离十,肯定是九阿哥不服气了,便想出了这么个妖蛾子,气得康熙火冒三丈!

    若是平时,康熙没准还会大笑三声,自己娱乐一下,可九阿哥演这一出,却让康熙提心吊胆了半天,康熙实在没法偷着乐!

    气不过的康熙隔天就拒绝接见九阿哥,而且,还叫人将九阿哥的糗事给传了出去,弄得人人见了九阿哥都憋着笑,气得九阿哥直跺脚,将弘政臭骂了一顿:“你怎么在你皇玛法面前回话的?长了猪脑子啊!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你都不知道?”

    弘政觉得自己冤枉啊,自己不敢欺君,自然不敢编假话,但也没敢说实话,大部分时间都是没出声的…

    九阿哥骂完弘政后,想了想,倒也不怎么生气了,其实,九阿哥头脑发热这么干了两天后就后悔了,害怕写假信的人有什么想法,可世上没后悔药吃,中途而废怕更容易让歹人生疑,因此,九阿哥这才坚持了下来,九阿哥心想,如今虽然自己失了面子,但却让歹人安了心,也算好事…

    可不想,没两天,不解气的康熙下旨了,直接将弘政封为世子,在旨意里还特意嘱咐弘政得好好用功,以正家风…

    这下九阿哥给气得半死了,虽然九阿哥曾威胁过弘政,不让他继承家业,但也没真的想换人,所以弘政现在当世子,九阿哥也没什么可气的,但康熙的话是什么意思啊,以正家风?这家风哪里歪了?

    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谢谢

    第四百零七章 “宣传”

    第四百零七章“宣传”

    洋人在北京城耗了一个月。最终还是未见天颜。

    一方面康熙有点拿乔,另一方面洋人说什么也不行跪拜礼,理藩院交涉几次都未取得建设(性)的成果,康熙知道后,生气了,下旨叫理藩院继续谈,但却已拿定主意,不打算亲自接见了。

    后来虽然九阿哥还出面当了回和事佬,但双方还是未达成妥协,于是事情便这么耗了下去。

    理藩院的人一肚子的火,干脆就将洋人给晾在那了,洋人也是一肚子的郁闷,想发泄却又没地撒,西班牙人和英国人都暗暗后悔,不该结伴前来,要是就自己一家来,倒还好解决了,表完态,树立一下风骨,顺便磕个头就是,反正国内又没人知道。也不算掉价…

    西班牙人倒还好说,反正没什么大事,主要是来接克里蒂丝的,顺便和大清加深加深了解,而且如今满京城都在传克里蒂丝和九阿哥长子的绯闻,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康熙却封了九阿哥长子为世子,肯定是有深意,大大的有深意…因此西班牙人便天天的往九阿哥府上跑,极力渲染着克里蒂丝和弘政的友谊,以及西班牙总督夫妇对弘政的喜爱…

    但英国人却有些着急,抗议老十无故炮轰英国商船事小,请大清多开放些口岸事真,可如今光为了个见面礼就闹成僵局,正事还怎么谈?于是便天天给七阿哥递帖子,不停的要求商谈…

    负责理藩院的七阿哥原本以为自己得了个清闲的差事,可被洋人这么一缠,才发觉,工作不分轻重,原来都不是那么好混的,于是便主动拉上了九阿哥,反正洋人和他熟…

    九阿哥正想继续对弘暄表达关怀,便p颠p颠的跟在七阿哥身后开开心心的见康熙去了。

    康熙瞪了七阿哥一眼,倒不是责怪他办事不力,而是怪他没一点眼力劲,干嘛将九阿哥带进畅春园?

    七阿哥没眼力劲没关系,九阿哥有。赶紧详细汇报了洋人的最新动向,最后还断言,洋人撑不了几日了。

    康熙微微点点头,没做评论,给他磕头的人多了,实在不稀罕在磕头大军里加塞几个洋人。

    康熙今日手头事情不多,见九阿哥也没那么(露)骨的讨人嫌,便没急着赶九阿哥走,这便给了弘皙机会向九阿哥道喜:“恭喜九叔,弘政被封为了世子。”

    九阿哥扬了扬眉,偷偷瞄了眼康熙,微微笑了笑,“这没什么好道贺的,时间到了,各府都会封世子。”

    弘皙笑得很温润,对弘暄道:“弘暄,想来你也快了。”

    弘暄比弘政大,弘皙此言其实便是在说,别看你弘暄得宠,其实都是虚的,连个世子都没混到。得瑟什么啊…

    七阿哥忙低头数着地砖…

    九阿哥则看向康熙,见康熙对此没什么反应,正想出言讥讽弘皙两句,不想就听弘暄道:“弘皙大哥怕要失望了,我不见得会当世子。”

    弘皙惊讶道:“怎么会?你可是嫡长子,又深得皇玛法宠爱,难道十叔还会对你有什么不满?”

    九阿哥微微皱了皱眉,这个弘皙,不是摆明了生事嘛?康熙宠爱弘暄,而老十却对弘暄不满,什么意思?不就是想说老十不买康熙的帐嘛!

    九阿哥忙张嘴想说话,不想又被弘暄抢了先,其实这还真不能怪弘暄不懂礼貌,弘皙本来问的就是他啊…

    弘暄笑眯眯道:“你不也说我是嫡长子嘛,又不是独子,立长不立贤,可不是我大清的传统,弟弟们眼下虽然还小,但却一个比一个聪明,没准日后比我有出息,至于我阿玛,对我们兄弟都是一视同仁的。”

    九阿哥忙接话道:“这倒是,从太祖算起,咱大清的皇位可还真没选那些痴长几岁的人。”

    九阿哥言外之意便是,你小子别以为你在皇孙中年纪占优,没用…

    弘皙笑了笑,道:“听九伯此话,到好似十叔选世子与大清选太子一样慎重了。”

    废太子二次被废后,朝臣头脑发昏一致推选八阿哥为不二人选。惹恼了康熙,从此以后,立太子三字便成了朝堂上的(禁)忌,不想弘皙此时却半开玩笑的提了出来…

    九阿哥看着康熙,笑道:“喔,你从哪听出我有这意思啊?我不过是说作为爱新觉罗的子孙,得守自己的传统罢了,你多想了。”

    弘暄却笑道:“不管是王府选世子,还是朝廷选太子,其实都得慎重行事,若世子所选非人,王府没准会败得永无翻身之地,给朝廷也会带来诸多原本不该有的麻烦…”

    弘皙犀利的打断道:“喔,那你是认为,和你三个兄弟相比,‘所选非人’没准会落在你头上?”

    弘暄依旧笑道:“是啊,我不见得适合当郡王世子,也许更适合自己挣个铁帽子王来当当。”

    九阿哥立即跟上,“就是,就是,当个贝勒有什么稀罕的。”

    康熙此时也出声了,“嗯,有志气。”

    弘皙原本还想再酸酸弘暄两句的。立马噤声了。

    九阿哥出了畅春园后,心情很好,弘政瞧不上辅国将军,弘暄瞧不上贝勒,很好,很好…

    不过,弘政的苦日子并未就此结束,九阿哥心情一好,便开始认真正视弘政的教育问题了,不仅没取消武学师傅,还又找了一白胡子的饱学之士给弘政补习。弄得弘政连哭的力气都没了…

    而老十此时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该大哭一场。

    自从老十打定主意要用江洋大盗去开路后,便卯足了劲的四处逮人,这人很好逮,没多久就在海上抓了十多人,然后便开始对这头批次的开路先锋进行洗脑运动。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若不是弘历非要哭着闹着加入队伍,老十铁定要告诉九阿哥,开局十分的顺利!

    老十经常带三胞胎在安居岛的各个要塞基地玩耍,这日闲来无事,便领着三胞胎去视察江洋大盗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改造大会,遇着师傅口才忒好,赶得上说书的了,连老十听了都热血沸腾,何况三胞胎了。

    三个小家伙听得非常非常的认真,眼睛都没眨一下,连老十再去其他地方逛逛的建议都给否决了,老十也没当一回事,这些东西,多听听也没什么坏处。

    可不想,弘历最后打死也不走了,非要加入这帮尚未改造好的江洋大盗的队伍,鼓着腮帮子说他也要去从事这像伟大而光荣的事业,气得老十恨不得扇他一耳光,江洋大盗还没给忽悠到,自己儿子倒赔进去一个,老十都不知该将谁逮出来当罪魁祸首了…

    于是,其木格便见着了黑脸的老十,以及被老十拎着的放声大哭的弘历,弘参和弘丰亦步亦趋的跟着这父子俩,脸上没什么表情。

    其木格知道原委后,也很郁闷,这帮孩子怎么该学的不学,不该听的却特感兴趣呢?

    造船厂虽然还没上轨道,但却已经花重金请到了两位英国的技师,其木格为了培养孩子们对科学技术的热爱,特意叫人带他们到造船厂去了几遭,不想。三个家伙第一次去倒有点兴趣,听说还问东问西的,可第二次就只匆匆走了个过场,然后便跑去海边捉鱼了;第三次就别提了,三个家伙只在厂门口晃了晃,便跑去玩沙了…

    其木格自己就是文科班的,虽然很失望,但也只归功于自己孩子对理科没天分,便没再安排他们去船厂参观。

    如今见了哭成花猫一样的弘历,其木格琢磨着是不是该找两个口才好的西班牙技师呢?

    弘历嚎了半天,见其木格没理他,哭得更凶了,抱住其木格的大腿道:“额娘…”

    其木格只好将他抱起,安慰道:“好了,好了,快别哭了,你现在还小,等大些了再去,你看,二哥和三哥不都没闹着去吗?”

    不想弘参却道:“可我明天还想再去听听,师傅讲得太好了。”

    弘丰也道:“就是,就是,我也要去。”

    弘历这下不哭了,抽泣道:“额娘,明天我要站在队伍里听。”

    老十的脸更黑了,等将三胞胎赶走后,脸也没稍微恢复点白色。

    其木格劝道:“爷,小孩子懂什么,听得高兴自然就来劲了,没几天就忘了。”

    老十气呼呼道:“弘历那家伙太欠收拾了,一路走一路嚎,爷的脸都给丢光了。”

    其木格安慰道:“好在弘参和弘丰没闹…”

    老十瞪眼道:“肯定是这两家伙指使的!要不然,弘历怎么会嚎那么久?”

    其木格想了想,没准还真这样,看来明天得好好和三胞胎谈谈话了,不过见老十似乎还在生气,其木格便转了话题,“爷,我觉得这师傅太有煽动(性)了,以后就叫他天天去给土著人宣传咱们的政策得了…”

    果然,老十立马开始认真思考起来,忘了三个不肖子…

    第二日,老十和蒋先生商议了一整天,向土著人发出了招募信,说是要招几个饱学之士,教导大清熟悉当地文化,弄得其木格一头雾水,怎么弄反了呢?

    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谢谢

    第四百零八章 不了解

    第四百零八章不了解

    其木格与老十做了十多年的夫妻。如今却突然发现自己原来并不了解老十,老十就像一魔术师,总是不断的制造惊喜。

    自然,这里的惊喜并不是指老十怀着浪漫主义情怀,很罗曼蒂克的为其木格准备一场烛光晚餐、采摘几根狗尾巴草、背诵几句(r)麻情诗…而是老十那无穷无尽的潜能。

    其木格为了保护三胞胎随口夸了夸那口才好的政工干部,老十便从中获得了启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张罗了一支由土著人组成的宣传队。

    该宣传队虽然才刚刚组建,但却已创作出了一出通俗易懂的剧目,经老十验收合格后,已开始走乡窜村的丰富土著人的文化生活,当然仅限于汉人聚居区的周边地带,据说,载歌载舞的宣传队受到了当地人的大力欢迎,所到之处掌声雷动,惊起一群杂鸟…

    这一利好消息反馈到老十手中后,老十很是高兴,大手一挥,赏!这银子便还没发到文艺工作者手上,老十下达的最新任务便送达到了最基层,老十要求编剧和演员要戒骄戒躁、更上一层楼。要不断的推出新剧、好剧、深入人心的大剧,力争让整个安居岛的土著人茶不思饭不想…当然了,中心思想不能偏离,必须围绕着大公无私的清兵展开,一定要着重强调清兵是土著人的保护神,特别夸夸清兵忘我为土著的国际主义精神…

    其木格不知怎的,获知了这一消息后,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文革期间的八个样板戏,看向老十的眼神多了几分莫名的情绪,原来四人帮学的是老十啊?

    其木格毫不怀疑,老十花大力气推广的戏剧节目一定会火,这年头,文娱活动太匮乏了,听戏都是有钱人的烧钱活动,老十这个免费宣传队一定会赢得众多的粉丝…

    其木格还没来得及夸老十两句,老十又出手了,从安居岛护卫队中选了十几号大嗓门,叫人集中训练了两天,便命他们跟着宣传队在周边进行第二回试演。

    其木格起初以为老十安排这些人是负责吆喝外带维持秩序的,还好心的提醒老十,咱们不缺锣鼓,换来老十一阵嘲笑,“你不知道演出时的盛况,那简直是人山人海,还需要人敲锣打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