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现代艳帝传奇 > 第 74 部分

第 74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龙霄解决掉郑成,也不去管赵三狂,立即便向高台之上跃去。

    那赵三狂见到郑万的死状,也是心惊胆战,一心要脱离这火海,见前面那火焰的高度,估计能一跃而过,便提足内力,猛的向下一蹬,身子已高高跃起,刚好能越过那火焰。

    但他也真是惊惶失措,神昏智迷,虽然算到了身子能够越过那火焰,但是却忘了那火焰之上也是炙热无比,若是他能再纵高丈余,还能勉强通过,而这般的堪堪越过火苗,一股钻心刺骨的疼痛顿时传入全身,他心中提的那口气立时泄了,身子如断了线的风筝,微斜着坠到熊熊燃烧着的柴堆之中,霎时变成了一个火人,惨叫了一阵,似乎想挣扎着往下面爬,但很快就不动了。

    这时龙霄刚掠上高台,听到惨呼,回头望见赵三狂的情状,心中顿时浮现起一句话来“上天有耳,报应不爽。”这三人结义时曾有同生共死的誓言,不想在今日应了誓。

    只叹息了一声,龙霄就回过了头去,见到血凤正与昌明皇帝在地下翻滚扭打着,而血凤身子极是虚弱,越来越没有力道,眼瞧着昌明皇帝便占了上风,一把推开血凤,站了起来,就要去拣那柄落在地上的长剑。

    龙霄此时岂能让他得趁,走过去一脚便把那剑踢飞。

    昌明皇帝见到龙霄,根本就忘了双方力量的悬殊,厉声叫着,疯狗一样向龙霄扑来,还能到得跟前,只见得龙霄一幌身子,已抓住了他的胸口,就想将他举起来扔入高台下的火堆中,但就在这时,忽然想到建文帝遗诏里有不得伤害朱氏子孙的性命的话,龙霄不由又松开了手。

    便在此刻,忽然见到血光蓦溅,一柄剑尖从昌明皇帝的胸口透了出来,昌明皇帝回过头去,见正是血凤,指着她只骂了一声“你这贼……人。”便无力的倒在了地上。

    龙霄见这时高台之上的数十人都被浓烟薰得躺在地上奄奄一息,心中牵挂着朱芷清的安危,暂时不去管血凤,大步走到文德皇帝尸体身边,见朱芷清已闭着双眸人事不醒,也不知是哭晕的还是薰晕的,便把她抱了起来,走到高台边,见白云道长等人早就将下面铺了厚厚一层床褥,纵声道:“道长,我将二公主扔下来了,你准备好没有?”

    只听得白云道长也高声道:“王爷,准备好了,你扔人下来罢。”

    龙霄也不再耽搁,将朱芷清瘦弱的身子对着那些床褥的方向扔去,只见快坠到地面,白云道长出掌横里一推,她就稳稳的落在了床褥之上。

    龙霄见朱芷清已脱离险境,心中顿时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一眼瞥到血凤正坐在地上发愣,心想她还有知觉,并无大碍,便去将那些倒在地上的嫔妃皇子们一个一个的如法炮制的扔了下去。

    眼瞧着所有的人都扔光了,台下的火苗子也开始蹿了上来,龙霄胸口觉得一阵阵的难受,便去拉血凤,想把她扔下去。

    谁知刚一抓住血凤的衣裳,却听到她凄厉的叫道:“姓龙的,你跟我滚开,滚开,我不要你救。”她一边叫着,一边想要挣脱龙霄的手掌。

    就在这个时候,龙霄才瞧见血凤原本无比妩媚艳丽的脸上已多了数道尚未完全结疤的血痕,似乎是被人用利物故意划伤的,纵横交错,显得甚是狰狞,不由得一愣。

    血凤也瞧见了龙霄的眼神,不由惨笑着道:“姓龙的,现在你高兴了吧,我再也没有姿色做j细了,你也再也不用顾忌我了,你知不知道,这个样子我自己也觉得讨厌,早就不想活了。”

    龙霄道:“那你为什么要救二公主?”

    血凤道:“姓龙的,我知道二公主是你的相好,可你用不着感谢我,是昌明这个狗贼将我的脸划成这个样子的,我恨他,凡是他想害的人,我都要救。”

    龙霄见到血凤这付惨状,想起过去两人在密室里旖旎缠绵的情景,知道她对自己的容貌一向极是自负,如今娇容被毁,对这个女子来说的确是个天大的打击,又想到她宁愿遭此大难,却不愿屈从昌明皇帝做出l伦之事,也是令人敬佩,瞧来天煞族的人在某些观念上与大明朝的人还是一致啊。

    瞧着血凤挣扎,龙霄伸出手便点了她的x道,让她暂时昏迷,这才站在高台边,招呼了白云道长一声,将血凤扔了下去。

    等到高台上再无活人,龙霄又将文德、昌明两父子的尸首扔下,无论怎么说,这两人都是建文帝的嫡系子孙,要好好的厚葬才是。

    一切妥当,龙霄这才施展着“仙鹤九变”的轻功从高台上一纵而下,身子飘飘忽忽的在空中五折之后,稳稳的落在了地面。

    一到地上,龙霄就指挥下面的士兵们开始对已被浓烟薰得昏迷的嫔妃皇子施救,自己却走到了朱芷清的身前,蹲下身子抱着她,出掌对着她“心俞x”渡过一股真气。

    没一会儿,便听到朱芷清的檀口中轻轻的咳嗽着,喃喃的叫了两声“父皇,父皇”幽幽的醒转过来,一睁眼见到龙霄,连忙紧紧的抓着他道:“龙大哥,你本领最大,能不能救救我父皇,我求求你了。”

    龙霄见到她悲伤的样子也觉心酸,但对所求之事却是爱莫能助,不由一脸黯然的摇了摇头,朱芷清瞧到他的反应,心中也意识到父亲已再无生机,便又在龙霄怀中嘤嘤的啜泣起来,而龙霄只能紧紧抱住她,不时抚着她的背心。

    正在这时,前面宫殿处涌出一大簇衣着光鲜的人马来,当头的是一辆马车。龙霄心知有事,便将朱芷清扶了起来站着,自己却迎了上去。

    这些人马到了龙霄跟前不远就停了下来,马上的人纷纷跃到了地上,全部是适才在应天府城外迎接他的那些大明文武官员。

    不一会儿,就见司马轻鸥坐着轮椅让人抬下车来,而就在他的身后又钻出了三个太监,领头的却是那刘公公,而他后面的是两名小太监,一人手捧着皇冠、龙袍,一人手中捧着传国玉玺。

    司马轻鸥在轮椅上大声道:“大明朝气数已尽,臣司马轻鸥奉建文先祖之命愿尊龙霄为桃源新帝,现有龙袍、玉玺在此,还望新帝收纳。”

    龙霄知道此事已水到渠成,也不故意假惺惺的去推委,伸手将那龙袍与玉玺托在了双手之中,这时司马轻鸥从轮椅上用手爬到了地上,跪下道:“微臣司马轻鸥叩见万岁,万岁,万万岁。”

    司马轻鸥这么一做,在他身后所有的人都跪了下来,恭恭敬敬的大声:“微臣等叩见万岁,万岁,万万岁。”

    龙霄见到这些人对自己三拜九叩,心中顿时油然涌起睥睨天下,傲视群雄的万丈豪情,大地就在脚下,国权就在手中,千万黎民,俯仰鼻息,生杀予夺,试问当今之世,还有谁能有机缘做到?

    第九十八章(本章字数:3055 更新时间:2008…1…11 7:49:00)

    龙霄当晚便在皇宫里住下,本来过去皇帝的寝宫为天庆宫,但龙霄对昌明是深恶痛绝,不想住在他呆过的地方,而是选择了比天庆宫要略小的元亨宫居住。

    他此时虽未登基,已开始行使皇帝之责,这一晚,他连下三道圣旨,首先一道圣旨便是命欧阳林调安明关五万人马到镇煞关去听从顾子通的调遣,只要天煞族无法进犯,他就能腾出手来冶理朝政。第二道便是安民告示,告知大明所有百姓,从即日起,战乱已定,原来军队中从百姓中强征的士兵全部卸甲归田,与家人团聚,众百姓应各安其业,恢复生息,不必再担心刀兵之苦。第三道圣旨则是给各州府官员的,告之大明气数己尽,新帝即将登基,要他们暂任旧职,务必勤政爱民,清廉无私,日后将按政绩决定其升迁罢免。

    圣旨是由司马轻鸥所书,拿给他盖上大印,当龙霄拿着那玉玺沾了红泥压在了黄绢布,见上面刻的是古体字,但他上次因要接近朱丹霁,倒学了不少知识,依稀辨得是“受命于天,即寿永昌”这八字,而在玉的一角却镶着一小块黄金,忽然想起过去在一本历史书中瞧到过这玉玺的来历。

    原来这玉玺之玉乃是楚人卞和得璞于荆山,献于楚王,而楚王不信其中有玉,将卞和的右脚削断,没多久,卞和再次献璞,楚王还是不信,又削断了他的左脚,最后卞和抱璞而泣,楚王才令人将这璞剖开,果然得到一块绝世的好玉,楚王因感卞和的忠心,便把这玉称为和氏壁,后来六国大统,此玉归得秦始皇,始皇珍爱无比,令人做成玉玺,又令李斯篆了这八字在上面,后来秦灭,传于汉朝之时,王莽篡汉,令其弟入宫取这玉玺,结果被文明太后用此玺扔在他的嘴巴上,牙齿磕掉了好几枚,不过这玉玺摔在地上,有一角从此后就损坏了,还是王莽令人用黄金补镶完整,再之后,王莽为刘秀所灭,建立东汉,这玉玺由汉至晋,由晋至隋,世代相传,被视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可是到了元末明初,这玉玺就离奇的失踪了,至今还被外世的历史学家视为不解之迷,却没料到是被建文帝带到桃源里来了,由此可想,这桃源里不知还藏有多少价值连城的东东,如今全部都是属于他的了。

    一念至此,龙霄心中就是一阵兴奋,他并非贪欲敛财之辈,这些东西虽然未必会用,但拥有的心情却是奇爽无比啊。

    司马轻鸥见得他面带微笑的坐着发神,心想此人虽然仁慈善良,但少年得志,难免骄傲自满,自己应该有所劝诫才是,当下道:“皇上,微臣前几日念到《诗。大雅。荡》之时,其中有一名话还不怎么明白,还想向皇上请教。”

    龙霄一听,不由一愣,暗道:“你明明知道我对这些诗词歌赋并不精通,怎地问起我来了。”转念便知他话中有话,言道:“司马大将军,你请说罢。”

    司马轻鸥道:“‘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这话该怎解?”

    这句诗含意并不深晦,龙霄岂不有明白之理,那是说商朝灭亡的教训并不远,就紧连在夏朝之后。知道是司马轻鸥在借这句诗来告诫自己大明朝是如何灭亡的,心中一紧,一脸的肃然的向司马轻鸥一拱手道:“司马大将军提点得是,我明白了。”他暂时不以朕自称,那是还未正式登基,叫起来有些不习惯。

    司马轻鸥见到他惊醒的神情,心下一喜,暗暗道:“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轻鸥总算不负先祖遗愿,所托明主,但愿他能给桃源百姓带来进一步的安宁祥和。”

    既然龙霄已省,他也不再就此多语,便又揖手道:“皇上,你正式登基的日子微臣已经让监天官按天象黄历推算过了,就在半月之后,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龙霄微笑着道:“对这些事我是一窍不通,司马大将军,你们自行定了就是。”

    听到司马轻鸥答应,龙霄又道:“另外我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想让顾先生暂时到京城来与你一道助我冶理朝政,现在我已将安明关的人马调到了前方,再让白云道长坐镇镇煞关,总领兵权,魏建业、赵如风仍然回到边境线上驻防,想那天煞族也翻不起什么大浪了。”

    司马轻鸥早就对顾子通的名字如雷贯耳了,闻言忙道:“如此正好,轻鸥过去忙于军务,对冶理朝政的事并不很熟悉,顾先生才学过人,皇上正该多听听他的见解。”

    两人聊了一阵朝政之事,龙霄忍不住问道:“司马大将军,三公主现在何处,你告诉他我的事了吗?”

    司马轻鸥道:“三公主正与她姐姐在一起,呆在文德皇帝与昌明皇帝的灵堂里,琴儿也正在相陪,皇上,你要不要去瞧一瞧。”

    龙霄此时不由一叹,他对文德皇帝此人并无恶感,绝无杀他之心,甚至还想将他留在皇宫由两位公主供奉终生,那昌明实在太给自己惹事了,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朱丹霁过去对他的脸色是领教过了,也不知那两位公主会不会将父亲的死怪罪在他的头上。

    当下点点头道:“也好,司马大将军,咱们这就走吧。”

    说着拍了拍手,就有两名太监进来,将司马轻鸥扶上了轮椅,推着他向外走去。

    两位大明皇帝的灵堂就设昌明皇帝所住天庆宫内,此时已到处撒满了灵钱冥币,系结着绢纸白花,两百多名身着衲衣的僧人正在念着《地藏经》超渡亡灵。

    灵堂分两边而设,昌明与文德各在一边,这个时候,两人平素做人处事的法度就瞧得出来了,昌明皇帝那边是寥寥没多少人,即使在下面跪着的,脸上也漠然得紧,不时东张西望的四处乱瞧,似乎那灵柩里的人和自己全无关系一般。

    而文德这边就不一样了,上百的人伏地跪着,全都脸带悲戚,不时发出呜呜的泣哭之声。

    见到龙霄进来,灵堂里的人都露着惊惧之色,纷纷过来跪倒他的脚下参拜。

    龙霄见状,连忙扬声道:“大家不要惊慌,大明之罪,皆在昌明一人,余者慨不追究,只管放心拜祭便是。”

    他说了这话,见到正对着自己磕头的人群中有二公主与司马琴的身影,连忙去将两人扶起,喝退了其余的人,首先见到朱芷清虽然泪痕未干,对自己却是温情脉脉的含睇而视,心中总算放下心来,这二公主当时身在现场,自然是知道自己当时如何与那大明三杰拼死搏斗欲救众人的。转眸又见司马琴笑靥微开,望着自己的眼神充满了深情与敬慕,便含着笑对她点头示意。

    一时没见到朱芷贞,龙霄问道:“三公主呢,她在那里?”

    朱芷清转过身去,向文德皇帝的灵柩一指道:“在那里,龙大哥,妹妹的心情不怎么好,有什么事,你别见她的气。”

    龙霄点了点头,朝灵柩走去,果然见到了正跪在一边的朱芷贞,便也在她身边蹲下身来,柔声道:“贞儿,你别太伤心了,小心自己的身子。”此时在他的心中,对朱芷贞的感情其实还在众女之上,这个刁蛮而又尊贵的公主,不嫌自己的身份低微,是桃源里第一个与他相好的女孩儿,虽然有时候要施一点小性子,但对他却是痴情无比,这一点,自己岂能相忘。

    若是在平时,朱芷贞见到他,老远就要跑过来说话,而如今龙霄主动发言,却见她将一张淡若梨花的脸绷得紧紧的,并不理他。

    第九十九章(本章字数:2957 更新时间:2008…1…11 7:49:00)

    龙霄想到朱芷贞身上的毒,伸手就向她右腕摸去。

    还未触及肌肤,就瞧着朱芷贞将手腕一甩,瞪着凤眸,娇声道:“你走开,我不想理你。”

    如果朱芷贞一直不言不语,龙霄还会着急,而现在一听这话,顿时放下心来,按他的经验,女孩子要是还能说出“我不想理你”此类的话,那就表明事情还有转机,还没到最在严重的地步。

    龙霄暂时也不去摸她的脉,微笑着道:“贞儿,这些日子闷坏你了,想我想得厉不厉害?”

    朱芷贞忍不住道:“想你,我想你想得要……”那个“死”字终于没有说出口,又冷冷道:“皇上,要不要民妇给你三拜九叩啊。”

    龙霄道:“贞儿,你先不要生气,听我解释好不好?”

    朱芷贞性格直率,既然开了口,便再也停不下来,高声道:“听你解释,好,我问你,我跟你在一起这么久,你为什么都不说要造我父皇与皇兄的反,要灭了咱们大明,自己改朝换代当皇帝。”

    龙霄叹了口气道:“贞儿,不是我不想告诉你,一是怕你为我担心,二是你皇兄要是能够幡然省悟,关爱百姓,我也未必会走这一步,贞儿,你姐姐难道没把你父皇死的经过讲给你听么,你想一想,你有那么一个哥哥当皇帝,就算是我不反对他,自然也会有别的人揭竿而起。不过你放心,你父皇虽然不在了,但我永远在你的身边,照顾你,保护你,还是那个和你亲亲热热的臭小子。”

    朱芷贞听他这样温暖的话语,眼泪不由从长长的睫毛下大滴大滴的落在地上,跟着身子一软,已倒在了龙霄的怀中,呜咽道:“臭小子。臭小子,今后不许你再欺负我。”

    龙霄此时心中也是一片柔情,抱着她的身子不住的抚慰着,却不知就在不远处,朱芷清与司马琴皆在默默的注视着两人,朱芷清见龙霄对妹妹有情有意,心中自然高兴,她内心早就打定主意非龙霄不嫁,而今龙霄就要成为桃源里的帝王,三宫六院之中,自己任占其一已是心满意足,不会计较什么名份。而司马琴的心里却是苦涩无比,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就要发那么个毒誓,弄得现在是进退维谷,不知如何自处。

    朱芷贞在龙霄怀里哭了一阵,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心中又是一气,便要象过去一样,伸手去捏龙霄的耳朵,但她终是能识大体的姑娘,思及心上人要不了多久就会登基称帝,自己这样众目睽睽之下去扭他的耳朵大是不妥,便将纤手改变了方向,在他胸口上猛的一捶道:“臭小子,你是不是娶了玉容郡主当老婆啦,是不是。”她今年已满十七岁,朱丹霁本来大她一轮,算下来应是她的堂姐,而且过去朝庭举行盛典之时,她们姐妹俩与朱丹霁也见过几次面,相处还算融洽,但威远王举兵得父皇将帝位匆匆传给皇兄,深为朱芷贞忌恨,是以对位堂姐也有了敌意。

    龙霄听她的口气不对,以为是怪自己与她认识在前,却与别人先成了亲,便道:“我的确与玉容郡主成了婚,不过当时领地里动荡不堪,我也是为了稳定大局才与郡主成了夫妇,不过丹霁为人善良贤淑,多才多艺,你们应该能聊在一块的。”

    朱芷贞咬了咬唇道:“好,既然你说事出有因,我也不再怪你,不过有一件事你得答应我。”

    龙霄道:“好啊,你说说瞧。”

    朱芷贞道:“你这臭小子要当皇帝了,自然少不了要立一个皇后,我……我不许你立朱丹霁为后。”

    龙霄一听,不由大是为难道:“这个……这个……”

    朱芷贞以为他认定自己想当皇后,连忙道:“你是怕我娇蛮任性,不配当母仪桃源的皇后,告诉你,我才不希罕哩,这个皇后要做,也只有我姐姐能做,论到善良贤淑,多才多艺,难道只有她朱丹霁能行,你告诉我,我姐姐那一点会输给她?”

    龙霄不防她忽然提出自己与二公主的事来,心中顿时一跳,不禁道:“上次你不是还叫我帮二公主找那个吴明么,现在怎地说出这样的话来。”

    朱芷贞忍不住在他的腿上一掐,恨恨道:“龙霄就是吴明,吴明就是龙霄,你以为瞒得住我,告诉你,司马姐姐什么都告诉我啦,只是姐姐明明知道了真像,怕我难过,也瞒着我,她……她好可怜,你这个花心萝卜,骗子,大骗子。”

    见到龙霄一时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朱芷贞将脸色转柔,口气一缓道:“臭小子,这事要是你答应了我,我就什么都原谅你,好不好,好不好。”

    此事真是让龙霄难以回答,只得道:“贞儿,过几日我就要登基,可还与你姐姐并未成婚,这皇后之职又不能虚悬,此事恐怕只有从长计议了。”

    朱芷贞也是皇族儿女,自然知道按礼制新皇帝一但登基,其正妻必然会立为皇后,不由大是懊恼,可也别无他法,总不可能让自己与姐姐在这短时间之内嫁给他吧。

    龙霄见到朱芷贞已开始与自己说话,那是不用c心了,担心她再提出什么古怪刁钻的要求来,借口有事,便带着司马轻鸥走了出去。

    数日之后,由于新帝要吉日登基,由监天官择日将文德与昌明两代皇帝厚葬于京城西郊的皇陵,龙霄领了全京城的文武百官前去相送吊祭。

    葬了明帝之后,龙霄开始沐浴斋戒,在登基前三天,坐着龙辇,打着宝盖,由数千禁军开道,前往京城东面五十里外的朝阳峰拜天祈福,一路真是兵戈映日,旌旗遮天,丝竹齐鸣,浩浩荡荡,沿途百姓,全部来参见新帝。

    正式登基这天,龙霄头戴冲天冠,身穿九龙赭黄袍,足踏云头绣口无忧履,在百官的拥戴之下,在钟乐声中缓缓的登上广德宫的皇帝宝座,接受百官三拜九叩的高呼万岁。

    朝堂之上,龙霄叫人宣诏定国,国名为逍遥国,皇帝为大逍遥皇帝,皇后为端熙皇后,官制不再遵循明制,设左右二相,分别为顾子通与司马轻鸥,总管朝政,另设兵马大元帅一职,由方靖担任,总管军务,其下再设四部,大司徒主财赋、大司寇主刑杀、大司空主水土工利、大宗伯主礼乐教化、余下按各部所需细置。而在这些官职之外,另设监察御使一职,不属二相及四部,直接由自己管辖。白云道长、魏建业、赵如风、欧阳林等有功将领皆封为一品大将军,另有重金厚赏。

    封赏完毕,其余新行规制改日再宣,当下就在广德宫大宴群臣,一时间,宫殿之上袅袅婷婷的涌上来数十名宫女,蛾眉螓首,含娇带媚,在琵琶笙管之音中曼舞清歌,如繁花绽于当庭。而各官桌上所列,全是桃源里罕有的珍馐百味,金杯里玉y清香,玉盘中琼浆潋滟,这一顿盛宴,只让龙霄暗暗摇头,觉得似乎太过奢侈。

    而就在这时,百官们纷纷到龙霄的丹墀之下向他敬酒恭祝,真是谀语如潮,谄言似云,龙霄在龙庭之上听得是嘻嘻哈哈,大笑不止,酒是喝了一杯又一杯,心中却清醒的知道,新朝虽创,但要想彻底的整治掉大明朝遗留下来的旧习,却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

    第一百章(本章字数:2862 更新时间:2008…1…11 7:49:00)

    这一顿盛宴,直到深夜时分才结束,龙霄并没有立即回到自己的元亨宫就寝,而是到了端熙皇后所住的景定宫。

    坐着龙辇,在一众太监宫女及禁军的簇拥下,在无数的宫殿之中穿行,便到了朱丹霁居住的景定宫,刚到殿前,便有太监拉长着嗓子高声的喊道:“皇上驾到。”

    随着这声音传出,没一会儿,景定宫的正门大开,朱丹霁身着飞凤杏黄袍,头上满c着珠翠,一脸的雍容端庄,带着宫中一行人匆匆忙忙的迎了出来,走到宫外的空庭上,跪下道:“臣妾跪迎圣驾。”

    龙霄连忙从龙辇之上走了下来,将朱丹霁扶起道:“皇后不必多礼,朕今日甚是高兴,想过来和你说说话。”

    朱丹霁见到他脸色泛红,已有些酒意,微微一笑道:“皇上,臣妾知道你要来,已在寝宫中设了醒酒汤,外面风寒露重,咱们还是进去说话吧。”

    龙霄点点头,随着朱丹霁走了进去,却见宫中一应器具极是齐全,皆是精巧奢华之物,与自己的寝宫十分相仿,只是多了些香炉瓶花。

    龙霄随着朱丹霁走到二楼专为皇上皇后进膳所用的小厅,刚坐下不久,便有宫女端着些菜肴进来,花样并不繁复,尽是些醒酒的甜点,纵有几盘小菜,也是素淡之物。

    朱丹霁舒展葱葱纤手,亲自用白玉碗给龙霄舀了半碗樱桃珍珠羹,递到他手上道:“皇上,你尝尝,这汤羹清香温胃,最能醒酒。”

    龙霄接在手中,一口便喝了,果然觉得芬芳扑鼻,入口即化,还从来没有喝过。

    朱丹霁瞧他喝光,心下颇是高兴,又去盛了一碗,只是怕他夜食太多,难以消化,这次略少了些。

    龙霄酒后本来有些渴了,接过来又要喝下,忽然瞥见碧痕穿着一身翠绿宫纱裙悄然站在朱丹霁的身后,双眸也在深情的凝望着自己,只是眼神中忽然多了几分敬畏。

    若龙霄只是王爷,有名贴心侍女也平常得紧,不过他现在已是九五之尊,身后跟的太监与宫女成群,碧痕再和他在一起,就于制不合了,所幸她与朱丹霁本是闺中密友,让她跟着皇后,也不会让碧痕受委屈。

    瞧到碧痕的敬畏之色,龙霄自然知道是现在身份已有所不同的原因,他随和惯了,也不想在这里做出高高在上的样子,当下便微笑着道:“碧痕,你也坐下来和咱们一起吃。”

    碧痕闻言,慌忙跪了下来道:“皇上、皇后在此,那里会有奴婢的位子,万万不可以。”

    龙霄听到她的称呼从过去“婢女”又变成了“奴婢”心中更不是滋味,不由道:“碧痕,朕叫你坐下便坐下,你要记住,在这屋里又没有外人,用不着讲究那么多的俗礼,快坐下来,我还有话给你说。”

    朱丹霁心思细密,早就觉得碧痕与龙霄没那么简单,而且两人时时相处,更察觉到她已非处子之身,再用话旁敲侧击的试探,心中渐渐弄得明白,就存下了一段心思,想等龙霄成事之后封碧痕为妃,这里面也有她的一点私心,要知龙霄一但成为九五至尊,三宫六院是绝对少不了的,她精通史籍,明白历朝历代的宫闺之中充满了争风吃醋,流言蜚语,是一个不见血腥的战场,自己虽然贵为皇后,但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同盟姐妹是不行的,这碧痕与皇上有旧交,甚得他的喜爱,又和自己是知交,正是最好的人选。

    闻到龙霄发话,朱丹霁连忙去将碧痕扶起来,让她坐在自己身旁道:“好妹妹,皇上对你可是一片宠爱之心,岂能辜负了,你还是好好的坐着吧,听皇上要给你说什么。”

    碧痕无奈,只好正襟危坐,听龙霄发话。

    龙霄道:“碧痕,你知道你爹的下落吗?”

    碧痕道:“奴婢正在等这段时间过了,向皇后告假回西山村去探视我爹呢。”

    龙霄道:“其实朕有件事一直没给你说,上次朕有事到过西山村,你爹当时正着急找你的下落,朕就给他写了封信,要他带着到京城里去找司马姑娘帮着打听你的消息。”

    碧痕一听,急忙道:“那我爹现在何处?”

    龙霄道:“上次朕到司马府太过匆忙,忘了问询,是以不好给你提及,不过昨日朕己问过司马丞相了,他说你爹如今正在府中做一名管理杂役的主事。”

    碧痕听到这个喜讯,顿时心花怒放,抚着胸口,笑盈盈道:“阿弥陀佛,多谢皇上,多谢司马丞相。”

    龙霄见她又恢复了些往日的神采,心中这才高兴,伸手就去给她舀了一碗樱桃珍珠羹,递到她的面前道:“碧痕,你尝尝这个,保准过去没吃过。”

    碧痕见他对自己的态度亲热如昔,内心里不禁是暖意融融,但生怕朱丹霁在一旁瞧着不是滋味,一时真是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朱丹霁知道她的顾忌,脸上笑着,去将龙霄手里的汤羹接了下来,端在她的手中道:“好妹妹,皇上递给你不吃,总要给我这个皇后一点面子吧。”

    碧痕闻到她这么说,急忙接了过来道:“奴婢不敢。”说着用一柄小金勺子斯斯文文的喝了下去。

    朱丹霁等到碧痕放下碗,便道:“皇上,臣妾想向你举荐一个人,不知你能不能接纳。”

    龙霄道:“现在逍遥国百废俱兴,正需要大量的人才,不知皇后有什么高人隐士要向我推荐,能让皇后你大开金口,这人一定了不得,我倒要好好的用他。”

    朱丹霁嫣然一笑道:“皇上,臣妾要向你举荐的这个人不是什么高人隐士,而是一个才识高超,德行举止皆是上佳的好女子,日后能助我安稳后宫,让皇上有更多的时间去冶理朝政。

    龙霄心中一动,暗瞥了碧痕一眼,便道:“哦,到底是那个女子这么好,皇后但说无妨。”

    朱丹霁微笑着道:“要说此人么,远在天外,近在眼前。”玉臂一伸,向着碧痕指去。

    碧痕也是聪明的女子,听到朱丹霁说到前语,便知道说的自己,她本来一心想跟着龙霄做个随时在他身边的贴心侍女,但现在龙霄的身份已变,这个念头已无法实现,只能退而求其次,能成为心上人的妃子,也算修成正果,得偿所愿,这样的心思她存了已久,但自己一个女孩儿家,怎能将想成妃之事主动向龙霄提出来,这段时间正自郁闷,却不料皇后竟然提了出来,真是觉得感激涕零,不由一下子跪在朱丹霁面前道:“奴婢不敢。”

    朱丹霁暂时不去扶她,只道:“好妹妹,你敢不敢,这要瞧皇上的意思了。”

    龙霄知道有些事情瞒不过朱丹霁的眼睛,不过他也有这样的打算,朱丹霁提出此事正好,免得自己日后再多费唇舌,便道:“碧痕的确很不错,既然皇后有心,不知想让她所居何位?”

    朱丹霁道:“按碧痕的出身,要一下子封她为贵妃,只怕还不成,皇上,你最好先封她为嫔妃,日后再行计较。”

    第一百零一章(本章字数:2920 更新时间:2008…1…11 7:49:00)

    碧痕见到龙霄正在沉吟,明白他是怕委屈了自己,忙道:“奴婢得蒙皇后垂青,若是能服侍皇上,那是天大之福,但奴婢出身低微,这嫔妃之位,已是高得了极处,不敢再有所求。”

    龙霄知道自己以武力夺了皇权,大明两代皇帝因此而死,虽然有建文遗诏之事,朝中的大臣们表面上暂时恭顺于己,但心里面绝对有一些人不服,千百双的眼睛正瞧着自己的一举一动,而自己的所作所为也要务必合乎礼制才行。

    当下点了点头道:“好,此事就这么定了,过几天我就下一道圣旨,封碧痕为妃,皇后,你先准备一下吧。”

    朱丹霁这才去扶起碧痕,笑道:“碧痕就是我的妹妹,妹妹出嫁,我当姐姐的岂能偷懒,放心,这场婚礼,一定要办得隆重热闹。”

    龙霄想起朱芷贞与朱芷清两姐妹,他已经问过了掌礼官,若是皇帝下旨求婚,女方可不遵三年孝制,不过最少也要满百日之后,只是到时不知朱丹霁是喜是忧。

    正思想着,忽听得宫门外警钟齐鸣,跟着便隐约传来了金戈交鸣与大呼大叫的呐喊,似乎是猛然间有无数的人马攻进宫中。

    听到这般的声响,朱丹霁与碧痕不约而同的花容失色,齐齐的向龙霄瞧来。

    龙霄也知宫中出事了,必然是大明旧臣趁着自己今日登基,疏于防范,前来偷袭,却不知到底有多少人。

    他此时已是身经百战,早就养成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性格,向着二女微微一笑道:“皇后,碧痕,你们不用担心,几个跳梁小丑作乱,成不了什么气候,好好的呆在宫中,将大门紧紧关了,那里都不要去,此事我自会处理。”

    他一边说着,一边下楼而去,朱丹霁与碧痕连忙送出门外,遥遥见到东方已是火光一片,想来已被逆党烧着了几座宫殿。

    龙霄见到景定宫的大门关上,这才坐上龙辇,吩咐早就惊慌无比的太监宫女及一队禁军向东而去,众人虽知逆党就在东边,此行大是危险,但皇上有命,谁敢不遵,只好硬着头皮向前而去。

    刚走到一半,就听到东方兵器交鸣之声渐渐的小了许多,跟着就越来越小,最后便无声无息,那些呼叫呐喊之声也没有了。

    龙霄知道一定是逆党已被制服,放下心来,倒想去瞧一瞧到底是些什么人在反对自己,就不住的催促着龙辇前行。

    又走了一会儿,闻见“的的”马蹄声急响,一队骑兵匆匆而来,当前一名将军,头戴金盔,身披铠甲,三四十岁上下,一脸的精明强悍,龙霄眼光敏锐,认得此人正是白云道长的大弟子华世涛,那日他初至逍遥之境便是由他陪同到的镇煞关,此人为人老成干练,一身武功也尽得白云道长的真传,是他新任命的禁军统领。

    华世涛见到龙辇,立即赶来,一跃下马,跪在地上道:“微臣华世涛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龙霄四平八稳的坐在龙椅之上道:“华将军,宫中是怎么一回事。”

    华世涛一拱手道:“启禀皇上,是前明已经辞朝在家养老的原礼部尚书左思贤与原刑部尚书韩起带着自己的一些亲信,勾结宫里的禁军副统领陈洛及一部分禁军偷偷的打开宫门,想要秘密刺杀皇上,所幸微臣发觉及时,带领部下经过一番激战将逆党全数擒获。现在请皇上发落。”

    龙霄暗暗骂自己犯了一个错误,那日攻入皇宫,宫里的大部分禁军已经战死,而最后那个曾在凰栖宫假扮三公主准备诱杀他的“穿云手”陈洛带领着余下的禁军全部归降,他知道后,便将自己当日留在渤州府里看护伤兵的一千精兵及已伤愈的一千多人调来充任禁军,另处还在威远王的降兵中挑了三千人进入皇宫,而那陈洛,自己念他熟悉宫中事务,暂时让其率部留用,不想今日便出事了。

    正在想发如何处置这些前明忠臣,却见到一名士兵骑着快马来报道:“启禀皇上,左丞相顾子通前来朝见,说有要事相商。”

    龙霄知道他必是为这逆党之事而来,点点头道:“好,你去传我口喻,就说我在元亨宫等着他。”

    说着一边让华世涛将逆军全部关押起来,一边让人起驾返回元亨宫。

    刚到宫中议事房坐下不久,就听到外面有太监尖声道:“皇上,左丞相顾子通在外求见。”

    龙霄道:“宣他进来。”

    随着太监宣进的声音,便见到顾子通匆匆走了进来,他本来相貌猥琐,身材又极矮小,头顶长翅乌纱黑帽,穿着紫红色宽大朝服,实在是显得不伦不类,毫无一品大员的气度。

    龙霄向来对他尊重,参拜完毕,就让他在房中右首坐下,道:“顾丞相,这次来有何事相奏?”

    顾子通也不多罗嗦,当下便道:“皇上,对于左思贤等一众逆臣,你准备怎么办?”

    龙霄在这段时间里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觉得是大伤脑筋,听到顾子通来问,就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道:“陈洛此人无足轻重,但左思贤与韩起这两人过去是大明朝的重臣,年老德馨,清正廉明,曾经辅佐过三朝大明皇帝,无论是在百官中还是在民间中都拥有极高的声望,是大明朝里不可多得的好官,要是杀了他们,只怕会引起朝野上下的不满,说朕没有容人之量。而若是不杀这几人,朕的皇威将荡然无存,而且开此先例之后,更有朝臣会认为朕懦弱好欺,说不定暗中再做些不轨之事,岂不是让人心烦。顾丞相,以你之见,朕该如何是好?”

    顾子通一拱手道:“皇上,恕微臣直言,左思贤此三人不可不杀,不仅要杀,还必须株连九族。”

    龙霄凝视着他道:“顾丞相,说说你的理由。”

    顾子通道:“左思贤与韩起两人向来名声极好,深受朝野内外官员百姓尊重,两人的门生也遍及各州府之中,多数还在担任要职,因此这两股势力交织在一起,力量不可小觑,而这两人深受大明朝厚恩,又有儒家的那种烈女不嫁二夫,忠臣不事二主的心意,你纵有建文遗诏正名,但那遗诏最后模棱两可,让人各有所解,因此他们就视你为夺权篡位的大j贼,与威远王并没两样。要是皇上为了显示自己的胸襟,赦免了这三人,或许会换来一时的美名,但是不要期望他们会怀恩醒悟,相反的,在背地里,他们会说你假仁假义,继续煽动门生与百姓反对你,到时候朝庭动荡,又会迎来多事之秋。”

    龙霄听完顾子通的话,正要出言,却闻门外太监又道:“启禀皇上,右丞相司马轻鸥率兵马大元帅方靖及大司徒、大司寇、大司空、大宗伯等人在宫外求见。”

    龙霄与顾子通对望一眼,明白这行人来必然是为左思贤等说情的,顾子通向龙霄一拱手道:“皇上,你已是九五之尊,凡事要依大局,臣下之言,还望深思,现在司马丞相在外,微臣在此不便,就先行告辞了。”

    龙霄点了点头道:“也好,顾丞相,你先退下去,你的话朕会记在心头的。”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