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蜜意经 > 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

    <!--go-->

    求轮回

    除了轻功,颜初静还折了一段较为笔直的树枝,按照记忆中的招式开始练习剑法。

    其实她并不喜欢用剑,无奈自身修为太浅,蜜意经里记载的法诀,她大多无力使出,而一些小法诀,例如甘露诀或御风诀等,本不适用于攻击。比较实用的积火诀威力又太小,那么点点星火落在高手身上,只怕没两下就被扑灭了,当然,若用以偷袭倒也不错。

    自从学会了积火诀,她终于又能吃上熟食了,谢天谢地,天天吃生鱼p的日子真不是人过的,日本鬼子除外。

    可惜没有油盐酱醋。

    为了不再n待自己的味蕾,她开始深谷探险,希望能找到盐岩之类的好东西,顺道探好路线,以便出谷。

    熏熟的鱼g虾p、水分充足的鲜果、装满清水的木筒以及一套衣物统统装在一个藤条编就的小篓里。

    颜初静背着藤篓,离开小山洞,绕过水潭,自东向西而行。

    许是人迹罕及之故,山谷里,百年人参灵芝等珍贵y材并不少见,至于普通的cy,譬如千金藤、旱莲c、野兰、朱砂、龙牙c等等更是处处可见。一路行来,她一边对应书中所记,一边小心采摘,不过数日,就装了小半篓。

    这天,午时方过,便下起了aoao细雨。

    趁着雨势未盛,她连忙运起轻功,沿着藤苔遍生的崖壁寻去,赶在大雨倾盆前,找到了一条勉强可容两人并坐的山缝。

    起先,颜初静只坐在离缝口一米远的地方避雨,然而随着雨势渐汹,不时有雨丝飘进,她只好起身往里走去。这一走,才发现山缝很深,走了约莫十来米还未见尽头。这时,外面的光线已不能照及,四面漆黑,隐隐约约地,仿佛有呜咽声从深处传来,令人不寒而栗。

    她不敢再向里去,立即往回走。

    走了两步,忽觉脑后一紧,似乎是被什么扯住了头发。

    ao骨悚然之际,她右手掐诀,转身的同时,一团萤火虫般大小的火光自指尖出。

    “哎呀!”随着一声低呼,空气里漫起一丝刺鼻的焦味,紧接着,一个娇滴滴的声音响起,“你这是什么法术?!”

    颜初静定神一看,只见不远处有一个朦朦胧胧如同白雾一般的人影,心头不禁微微一震:“你是谁?”

    那白影道:“我叫胭脂,你呢?奇怪,你是怎么进来的?怎么没死呢?”

    胭脂?!

    颜初静浑身一僵,暗道:该不会是六百多前的那个胭脂吧?那岂不是鬼?大白天见鬼……这也太倒霉了吧……

    “说呀,你怎么不说话?”那白影慢吞吞地飘近她j许。

    听那口气倒似无甚恶意,颜初静定了定神,道:“我从山上掉下来,命大,没死。”

    那白影沉默了一会,忽然呜呜地哭起来,哭得不好伤心:“我也是从山上跳下来的……呜呜呜……我不想死!不想死!呜呜呜……”

    颜初静冷汗直冒,一边不着痕迹地慢慢往外移步,一边挖掘历史真相:“你不想死?那你g嘛跳崖?”

    那白影哭了会,弯下腰蹲在地上,“我是给仲郎送y来的,我真没用……”

    这时,漆黑的山缝深处,悄无声息地又飘出一个白影。这白影身形高大,显然是个男子,只见他飘及胭脂身后,便顿住不前,向颜初静道:“请问姑娘是何方人士?”

    “我住在离江镇。”

    高大白影又问:“姑娘是否要出谷?”

    “是的。”

    那自称胭脂的白影嘴道:“谷口布有大阵,你出不去的。”

    颜初静一惊:“大阵?”

    “姑娘若要出谷,唯一的法子就是找到攀山的利器,自下往上,爬上崖顶再下山。”高大白影顿了p刻,继续说道,“若是从谷口出去,必死无疑。”

    颜初静思忖了一会,问:“这山谷里,除了我之外,还有没有活人?”

    “……”

    “没有。”

    豆大的雨点落在枝叶上、泥土里,嗒嗒直响。

    山缝里,一p沉寂。

    过了许久,颜初静涩声道:“你们为什么还留在这里?”

    胭脂yu言又止。

    高大白影飘前一步,行礼道:“在下李持正,乃是仲王亲卫。敢问姑娘,如今天下,何人当政?”

    “你说的仲王,可是永昭国的三王爷?”

    “正是。”

    颜初静犹豫了一会,才轻声说道:“现在的皇帝姓杜。”

    李持正与胭脂面面相觑,久久不语。

    荣华富贵,转眼成空。

    山中匿葬,岁月悠悠,一朝得闻,改朝换代,家国不再。

    当年恩怨,不过是镜中水月。

    颜初静很想一走了之,只是一时间不清眼前这两个鬼有何能力,有何企图,所以不敢轻举妄动。

    一声叹息,叹不尽百年沧桑。李持正沉声道:“在下有一事相求,恳请姑娘答应。”

    “请说。”

    “我等留连此处,并非贪恋世间繁华,只是当年身中奇毒,死后一时怨气不散,故成孤魂。如今想入轮回,却不得见勾魂使,所以想求一枚金蒂佛香,了结此愿。”

    “金蒂佛香有何用处?”颜初静不动声se地反问。

    李持正道:“红蒂佛香可起死回生,可惜我等骨已成灰,惟有寄望于能引孤魂入轮回的金蒂佛香。”

    “如此圣物,何处有?何人能舍?”颜初静轻蹙眉头,“怕只怕寻得到,求不得,有负尔等所托。”

    “佛香生于瑞山万缘寺。”李持正抬起双手,一阵白烟过后,掌中多出两件兵器,“在下只求姑娘心含慈悲,尽力而为。此二物皆非凡器,用以攀山,事半功倍,还请姑娘收下。”说着,他飘前j步,将两件兵器放在地上,随即又飘回原地。

    颜初静想了想,问道:“如果求不到金蒂佛香,我请高僧来,给你们念轮回经,可以么?”

    李持正惊道:“万万不可!”

    “为什么?”

    胭脂跳起身来,怒气冲冲:“仲郎就是被那些臭和尚害死的!我才不要见他们!”

    李持正接着厉声道:“不错!我等宁可在此孤守万世,也不愿受和尚之惠。”

    不听和尚念经,可是吃了和尚种的佛香,不也一样是承了和尚的情吗?说谎也不打c稿!颜初静腹诽着,面se不变,捡起地上的兵器,放入藤篓,而后道:“既然如此,我不请和尚就是了。你们一直都在这里么?”

    胭脂点点头。

    “那好,如果我得到了佛香,就回来这里找你。”颜初静说着,轻轻行了个别礼,“后会有期。”

    盛夏的雨,来去匆匆。

    云散夕y出,彩虹悬空,为花c枝叶上的水珠镀上七彩绚光,空气里的躁热早已一扫而空,整个山谷清凉怡然。

    颜初静拨开藤枝翠叶,从山缝里跳出来,随即施展轻功,继续往西而去。

    两刻钟后,她停下脚步,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新空气,然后解下背后的藤篓,从里面取出一把短刀与一把匕首。

    脱鞘的利刃在夕照里流转着淡淡金光,却掩不住尘封多年的黯淡。

    下山了

    在六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那条通往胭脂谷的羊肠小道早已消踪匿迹。颜初静在山谷里走了半个月,不时用刀清除荆棘灌丛,好不容易才寻到了这出谷之处。虽然已经有了攀山的利器,但她还是想试一试能否从这里出去,毕竟悬崖陡峭,危险指度极高,不小心失足的话,天知道她还有没有上回那么好的运气……

    立在谷口的小石碑蒙着层厚厚的沙尘,显得班驳不堪。

    谷口外,茵茵c地上,布有j块嶙峋怪石,小溪汩汩,自南向北流去,清澈见底,不见鱼影。小溪对面,但见参天古木密密麻麻,仿无尽头。

    过了溪,想起胭脂说的大阵,她取出一小块自制的清心膏,含在口里,然后手握短刀,小心翼翼地走入森林。

    走了十j步,便觉光线渐暗,y光皆被头顶上的繁枝密叶挡去。偶有风过,明明微似无力,却卷着淡淡寒意,令人如浸冰泉,十分怪异。

    颜初静不敢大意,连忙从藤蒌里拿出长k外衫穿上。

    地上的落叶积得很厚,一层一层,隐隐散发着g刺鼻的气味。她每走一步都似踩在浅沼之上,颇觉吃力。

    越是往里,寒意越浓。

    渐渐,如入深渊,四周景象昏暗,寂静无声。

    她停下脚步。

    因为,她突然发现连自己的脚步声都听不到了。这p森林太静,没有鸟雀的鸣唱,没有蛇虫的爬行,没有白熊老虎的吼叫,更没有风吹枝叶的摇曳声……

    攻阵,御阵,困阵,死阵……

    阵在何处?她忽有所悟,脚尖一动,整个人随即如疾风送轻烟般往来路飘飞而去。j十步的距离,j息已达。就在她落足于谷口之际,溪岸那边,一团红雾自林中汹涌而出,刹那之间已形成铺天盖地之势,雾中红影翻飞,扑哧之声响彻方圆。

    血翅蝙蝠!

    成千上万的血翅蝙蝠!

    颜初静不禁倒吸一口冷气,转头跑回山谷,p刻亦不敢停。跑了一会,听那扑哧声已远,她才止步苦笑。

    难怪j百年来无人能入胭脂谷,不用想,那些误入森林的倒霉蛋肯定都成了血翅蝙蝠的食物!好毒的阵法!她叹了一声,忽感不解,传说那红雾是胭脂跳崖之后才有的,那么,布下死阵的人用意何在?若只为了困住仲王或胭脂,未免有些小题大做……

    或许,是为了围困仲王部下大军?此念方生,她即摇头。当年如果真有大军被困死于谷中,如今即使衣物骸骨化灰,没道理连一件半p铠甲兵器都未留下,难不成都被埋在了地下?可她在谷里多日,也没发现坟堆石碑什么的。

    莫非,此阵可困鬼?

    颜初静咬着下唇,想了会儿,轻哼一声,脱下衣衫叠好,然后往崖底走去。

    次日,颜初静编制好一条带石钩的长藤,利用短刀与匕首的锋利简便,加上轻功的巧妙运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日落前爬到了崖顶之上。

    叶似碧盘,果如血珠,随风摇曳的跳子c在夕光中刺痛了她的眼。

    当初,若不是为了采集白尸c炼y,她又怎会主动要求原维安带路至此?一念之差,却害小桃无辜丧命……

    小桃,我必亲刃真凶,以祭你在天之灵。

    颜初静跪在崖边,对着当日小桃断气之处,深深一拜。

    及至山脚,夜se已浓。

    借着月光清辉,她捡了些枯枝,生起火。随后在浅溪边洗净脸与手,就着木筒里新装的甘泉,吃了j块鱼g。

    此时城门早已关闭,所以她也不急于赶路,打算等天亮后,再扮成山里的采y人入镇。

    一夜打坐,再次睁开眼时,她的神力与y真气皆已恢复到最佳状态。

    眼看天未亮,她便寻了个隐秘之处,埋好两把利器,而后将易容y水涂满面颈手脚,穿着染改后的衣衫,背着装满cy的藤篓,走出牛角山,沿着官道,不快不慢地走向离江镇。

    走到城门口,颜初静j上铜板,守门小兵检查篓里之物,见无不妥,遂放她进去。

    镇中,大街上已有早点叫卖,包子、煎饺、油面、烧饼、水糕、鱼粥、豆汁的香味四处弥漫。她却毫无胃口,只是低头而过。

    拐过j条小巷之后,她便顺着大致方向,转到镇子西边。

    天际已露鱼肚白,巷子里静悄悄的,还未有人出入,偶尔有打水的声音从左邻右舍的天井中隐约传出。

    远远地,望见枝头梨花如雪,开得不密不疏,朵朵素净,她不禁加快脚步。

    大门上的清漆已有j处脱落,门前地板尘土不多,显然院里还有人住。站了一会,听见里面没有动静,颜初静轻轻一点足,跃墙而入。

    院中景观乍看熟悉,又觉陌生,她无心细看,走近厢房,悄悄挑开门闩,直入内间。

    隔着青se床帐,小芝熟睡的脸蛋如同晨雾中静静绽放的花瓣,让人望之生喜。颜初静定定地看了一会,只觉心头的抑郁淡了j分。

    幸好……

    幸好那些人没有赶尽杀绝。

    半晌,她退出西厢,转回自己的卧房。

    书册、笔墨、杯壶、桌椅、格柜一尘不染,而床榻上的被褥已换成夏日的凉席薄毯,可见小芝的用心。

    将藤篓搁在墙角,她脱去c鞋,坐上软榻,偎着靠背。一时间,说不出的倦意涌上心头。闭上眼,什么也不愿去想……

    不知过了多久,门外细碎的脚步声惊醒了她。

    “你是什么人?!”

    颜初静缓缓睁开双眸,只见小芝双手抓着一木棍,一脸戒备地瞪着她,便轻声道:“小芝,别这么大声嚷嚷。”

    小芝一听,眼睛瞪得更圆,显然认出了她的声音,“夫人?你是夫人!”

    她浅浅一笑,点了点头。

    哐啷。

    木棍落地。

    小芝哇地一声,哭着扑向她:“夫人!你去哪里了?小芝到处找你!都找不到你!呜呜呜呜呜呜……”

    颜初静轻轻地搂着小芝,任她宣泄,待她哭声渐止,才将自己当日在山上遇伏以及小桃中箭身亡等事说与她知。

    小芝听到小桃的死讯后,难以置信地呆了一会,接着又痛哭起来。颜初静晓得她与小桃情同姐,心中愧意不禁又深,不知如何安抚,只能默默地轻轻拍着她的背。

    许久,许久。

    小芝抬起头,沙哑着嗓子,问:“夫人,你能找到小桃姐么?”

    “谷底和山顶,我都找过了。凶手为了清除罪证,很有可能把人埋在了某个地方。现在我们都不知道凶手是谁,所以不能轻举妄动,等将来抓到了凶手,我一定好好安葬小桃。”颜初静伸手抹去小芝脸颊上的泪水。

    小芝哽咽着唔了一声。

    颜初静为了分散小芝的悲伤,于是问她这数月以来可曾碰到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小芝想了半天,突然道:“少爷给你来信了!”

    颜初静楞了一下,一时没反应过来。

    小芝没留意到自家夫人的异常,直接从桃木立柜里取出一封信笺,递过去。

    笺上字工整清瘦,颜初静眨眨眼,忽然醒悟小芝方才说的少爷竟是江家四少,这个身原主的夫君……

    江致远!

    江宁钰

    成亲九年,江致远与颜初静曾育有一子,取名宁钰。

    江宁钰生得粉白可ai,可惜福薄,出生不到一年就染上奇疾。江家在朝中势大,花费重金请了不少御医及民间名医,却皆查不出他的病因,也无法延缓病情。彼时圣医颜叠吉已过世,颜初静眼看着儿子一天天消瘦下去,无计可施,伤心yu绝,恨不得代他身受。江致远更是痛恨自己医术浅薄,废寝忘食地翻查医书。

    可怜天下父母心,江宁钰咽气时,颜初静心痛如绞,哭着晕厥过去,醒来后却听到了儿子已被国师冉长空抱走的消息。

    昆华大陆的西南一带有不少灵气充沛的山脉,南陵国大部分的修士都集中在那边,一些势力强大的修真门派更是独占灵脉,太元宗便是其一。

    冉长空身为太元宗的核心弟子,虽然修为只到结丹中期,但在世俗人眼里,已然是神仙一般的人物。因此,当他脚踏飞剑,飞入江府,抱走江宁钰时,江家上下乱成一团,无人能阻之。

    江致远的父亲江应文官拜礼部尚书,闻及此事,立即上山前往神殿求见国师。冉长空仅遣了个徒弟给江应文带去一句话,江应文听后,不再言语,默然回府,而后只让江致远安抚好颜初静,勿要节外生枝。

    颜初静从江致远口中得知宁钰留在国师身边尚有一线生机,只是从此不能离开圣地,不禁悲喜j集。

    日复一日,江宁钰这个名字渐渐被人们淡忘,唯有他的父母铭记于心。

    然而,世事无常,多年以后,江致远另结新欢,停q再娶,颜初静f毒自尽,被一个同名同姓同年纪,来自另一时空的nv子借尸还魂……如今的颜初静,若非看到江致远的来信,压儿就不会想起江宁钰这个人!

    信中提及,失讯多年的宁钰终于托人给家里捎了一封信,言其这些年在太元宗内休养,已康复,目前正加紧修炼,希望早日通过师门的试炼,然后回京与家人团聚。

    信不长,颜初静来回看了j遍,忽然,一个模模糊糊的念头从脑海里一闪而过。“小芝,这信是谁送来的?”

    “是蔚y师送来的。”

    “蔚y师?蔚良?”颜初静喃喃自语,送信一般是家仆的工作,江致远为什么j给他的心腹弟子?顺路?又或,这封信事关重大?

    思及此,她看了看信上的日期,又问:“只有他一个人来么?何时送来的?”

    小芝点了点头,双眸微微红肿着。“好象是四月吧,那时候幸好蔚y师来了,要不然……呜呜呜……”

    颜初静忙问怎么回事,这才知道原来当初小芝在家等了好j天都不见她们回来,心急如焚,于是照着邻家大娘说的法子到衙门里报案,碰巧县令也接到了千里酒馆少东家原维安的失踪案。衙役们上牛角山查了好j次,也未寻及蛛丝马迹。过了大半月,衙门里突然来人将小芝抓去,说是有人告发她们主仆三人s藏贡品,罪大恶极,理应抄家问斩。幸得蔚良出面做证,将原告驳倒,这才免去了小芝的牢狱之灾。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颜初静忍不住蹙起眉头,试图将这千头万绪理个明白,但越是思量,越是烦躁,忽然觉得还不如呆在胭脂谷里过得更自在些。

    这么一想,她当即有了主意,拉过小芝的手,说出自己的打算。小芝听罢,尽管心有不舍,却也乖顺应下。

    沐浴更衣,穿上小芝刚买回来的兰纱衫裙,将一部分银票贴身放好,选出一些零碎的银两,整理好需要随身携带的丹y,藏妥颜叠吉遗留下来的两本羊p医经……

    然后对镜梳妆。

    黛笔轻描,薄粉微扑,胭脂勾点。

    不多时,镜中映出一个眉目清雅的nv子。

    小芝站在她身后,灵巧十指穿梭在她那柔滑如水的青丝间,最后用一支碧玉簪定住单兰髻。“夫人,你这样好好看呢。”

    颜初静却笑不出。再好看也不是自己原来的模样。这般装扮,也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方便自己行事罢了。

    走到门口,她戴上纱帽,轻声道:“小芝,记住我刚才说的话,照顾好自己。”说罢。推门而出,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镇西。

    时值八月,炽y如火,蒸得离江岸线只降不升。风不凉,g热着,依稀成了烈y的帮凶。枝上蝉声刺耳,吵得人yu睡不能睡,愈加恹恹。

    以前,颜初静最讨厌这种闷死人的天气,可自从修炼蜜意经之后,她就天天盼着y光灿烂,以便吸收多点至y之气。

    因着这个缘故,她下榻青云客栈的时候特意选了间朝y的客房。

    小二不明就里,以为碰上了冤大头,暗自偷笑。

    夜里,依然闷热。

    青云客栈对面的青云酒楼生意冷淡,宽敞的大厅里只稀稀疏疏地坐着三四桌客人。

    二楼,楼梯旁的一间雅室里,李掌柜愁眉苦脸地看着盈利不断缩水的帐本,摆在桌边降温的那盆冰块似乎并不能减轻他的烦闷。

    忽然,一个身穿白棉宽衫的少年敲门进来,一脸兴奋地说:“爹,我刚发现了一样好酒,你快下楼尝尝!”

    李掌柜抬起头,不急不缓地道:“哦?比冰古酿更好?”

    两个月前,镇东的千里酒馆重新开张,同时推出了六种新酒,其中五种皆是从郅高国引进的名酒,最后一种则是改进后的迢迢酒。而上个月底新出的冰古酿清爽沁香,滋味更是妙不可言,连他自己喝了都不禁赞绝。

    如今的千里酒馆日日满座,j乎将青云酒楼的老顾客都抢走了!气得东家今个儿发下狠话,非要好好教训一下那个姓苏的家伙不可……

    和气生财啊,李掌柜晓得东家的脾气,不敢多劝,只好c促酒坊里的师傅尽快研究出新品,自己则坐在这里,绞尽脑汁地想着吸引客人的新点子。

    “总之不比冰古酿差。”少年一边说,一边拉起李掌柜,“而且是位姑娘调出来的,外头可没得卖!”

    听他这么一说,李掌柜终于来了点兴趣,微笑道:“好吧,爹这就下去瞧瞧。”

    五香浆

    若非在胭脂崖上遇伏,按着计划,颜初静早就盘下千里酒馆了。无奈事过境迁,在未查出元凶之前,无论如何,她也不宜再抛头露面。

    凶手未对小芝下手,一来可能是认为她坠下深崖,必定难逃一死,小芝只是个小丫鬟,无关紧要,自然不值得他们再动手清除;二来也可能是留着小芝作饵,引她自投罗网。只不过,既然先前她能从自家宅院里安然出来,说明这第二个猜测的可能不大。

    原本,她从江府带出来的银票是足够她和小桃小芝安安稳稳地过完下半辈子的。可如今,不管是为了给小桃报仇,还是为了自保,她修炼了蜜意经,日后免不了要买灵器防身,还要准备一些培本固元、清心定神的丹y以助修炼。这些东西,她目前虽不知价位,更不知从何处购买,但也自知仅凭余下的身家怕是还不及其价的零头。

    坐吃山空不可为,劫富济贫亦非长久之计。

    这些天,她易妆改名,住在青云客栈里,听闻对面的青云酒楼生意渐淡,而那重新开张的千里酒馆却是日进斗金,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最终选择了青云酒楼作为自己积累财富的起点。

    为此,她特意买了一套炼y的简易器具,又从j家y堂里分别买了许多y材,加上先前从胭脂谷里采集的j样新鲜cy,回到牛角山,寻了一处偏僻之地,就地试炼五香浆。

    这五香浆的方子是她据颜叠吉遗留下的羊py经里的一个y方,结合自己过去的调酒知识,改编而成的。

    失败了再试验,试验成功了再改良,如此反复多遍,六天之后,她才收起满意之作,回到离江镇,再次住进青云客栈。

    这天傍晚,她早早沐浴更衣,化了个略显妩媚的淡妆,然后带上一小瓶提炼好的五香浆,来到青云酒楼。

    酒菜上桌时,她取出小瓶,当着小二的面,打开壶盖,倒了j滴五香浆入壶。

    浆融酒,生寒香。

    澄hse的酒在j息间化成了清透冰澈的水绿se。

    小二目瞪口呆。

    颜初静要的便是这般效果,正yu开口求见掌柜,不想天也助她,一个白衫少年闻香而来,明朗眉目,丝毫不掩惊喜之se:“好清凉的酒味!小子李合洵,不知姑娘方才放了什么进酒里?竟有这等香味……”

    听他自报姓名,颜初静心中一动,也不说话,直接倒了杯放到他面前。

    李合洵连忙道谢,举杯一饮,但觉一口清醇化作万千冰丝,顺喉而下,流散至脏腑四肢,沁得一身凉畅,说不尽的痛快,当下大赞好酒,拱手向她一揖:“请姑娘稍等p刻。”接着,蹬蹬蹬地快步走上二楼。

    不一会,只见他与一个五十出头,身着松灰宽袖长衫,浓眉短须的老人一同下楼。颜初静不曾见过李掌柜,只是隐隐猜到他的身份,待他二人走近,便起身微微行了一礼。

    “不必多礼。”李掌柜伸手虚扶,笑道,“小老方才听犬子说姑娘以南井冬调出新味,很是好奇,所以冒昧前来求一杯尝鲜,失礼之处,还请姑娘见谅。”

    颜初静道:“不敢当,请坐。”

    “打扰了。”李掌柜说着,在她对面坐下。李合洵站在他身后,望着桌上的酒壶,眼神里流露出j丝意犹未尽的馋意。

    小二忙上前提壶,为李掌柜斟上一杯。

    一杯入肠,寒香盈盈,有若雪山上不染尘埃的冰泉,将身心涤濯一清。李掌柜面se大变,一脸的不可置信。半晌,他自斟一杯,细细品味之后,忽觉多日来缠绕心头的烦恼好似随着这酒中寒意一一化开,烟消云散。

    “妙,妙啊!”他放下酒杯,压了压心里的激动,神情里多出j分凝重,“小老李德甫,是这家酒楼的掌柜。敢问姑娘芳名?”

    所谓闻弦知意,颜初静晓得这种添加了五香浆的新南井冬已经打动了他,于是说出事前定好的假姓——宓。

    李掌柜随后问她是如何调出清凉如斯的酒味。颜初静并不隐瞒五香浆的妙用,但也只字不提其成分制法。“……不仅是南井冬,其他的酒,譬如贵酒楼的丁兰雪、贤遇酿、水萝仙等等,都可以用它调出冰凉之味。”

    千里酒馆的冰古酿为何在短短一个月内名声大盛,诱得大批顾客频频回头?

    其因与雪中送炭异曲同工。

    离江镇乃南陵东部边镇之一,镇中驻有重兵。夏日炎炎,将士们需要更爽快的酒,老百姓喜欢更凉快的酒。而以北丹茶果酿造而成的冰古酿,在冰镇之后,甘凉清洌,解暑消热,远非香绵幽润的南井冬又或清香淡爽的丁兰雪可比。

    而她提炼的五香浆,内含薄荷、雪莲、红兰、萼藤等十j种味凉寒的y材,混入酒后,较之冰古酿无疑更胜一筹。

    李掌柜闻言大喜,立即问道:“不知宓姑娘可有制浆之法?”

    颜初静点头。

    “如此甚好,我愿出三百两买下此法,宓姑娘意下如何?”李掌柜想了想,开口试探,心里明白此nv也是有意出售五香浆给青云酒楼,否则又怎会在这里示与人知。

    颜初静浅浅一笑,经黛笔描画过的眼角微微上挑,眼波流转间,宛若琉璃透水,媚而不娇,谧中含漠。站在李掌柜身后的李合洵看得心神一荡,顿觉口g舌燥,好不容易回过神来,却听到她缓缓说道:“……签下协议后,五香浆便属青云酒楼独有,区区一千五百两银子,想来贵楼东家还是出得起的。”

    李掌柜眉头微皱,心中暗暗衡量了一番,回头低声吩咐儿子到帐房支取了一百两过来,然后对她说道:“如今东家不在,我也不便擅自做主。这样吧,您先留下这瓶五香浆,待东家回来,我也好让他试一试其味之妙,说不定东家一高兴,就应了您这数了。这里有一百两谢金,不成敬意,还请您笑纳。”

    他说得诚恳,可内中涵义却耐人寻味,若是寻常nv子或许真会被他这番说辞蒙骗了去,然而,颜初静并非卤莽无知之辈,岂会不知他打的是什么算盘。

    可笑,倘若五香浆的秘方可以轻易被破解的话,她又怎会开出千两高价?

    当下,她将装着五香浆的小瓷瓶放到桌上,而后收起那一百两。初步目的既已达成,她也懒得再多说什么,随即起身告辞。

    李掌柜很是客气地陪送到门口,眼见门前停靠车轿的一侧空空如也,便道:“天se不早了,nv儿家孤身一人,路上多有不便,洵儿,你送一送宓姑娘吧。”

    李合洵欣喜应下。不料,颜初静回头淡笑:“多谢掌柜好意,我就住在对面客栈,安敢劳烦李公子相送。”

    李家父子皆是一楞,随即又一道笑了起来。

    未圆月

    不出颜初静所料,李掌柜当夜用五香浆试了j种酒楼里的招牌酒,发现均可调出清凉之味后,欣喜若狂,立即分出少许,j给坊里的酒师研究。

    青云酒楼与青云客栈皆属镇中富贾扬子适名下的产业。扬子适也是ai酒之辈,尝过用五香浆调和过的清酒后,便下贴请她到酒楼一叙,这才知道五香浆竟是出自她手,当即开口聘请她担任自家酒坊的酒师。

    颜初静顺势提出三个条件。一是只签短期契约;二是研发新酒的费用皆由酒坊承担;三是每出一种新酒,酒坊必须支付一定的酬金才能买断酒方。

    这三个条件,乍听之下,好象多利于她。然而,只要材料损耗控制得当,资金运转正常,一般情况下,酒坊是稳赚不赔的,而一旦研发出上等美酒,获益的却不仅仅是青云酒楼,还有他名下的客栈和赌坊。

    俗话说得好,强龙不压地头蛇,少占一点便宜,就多一分安全。形势如此,颜初静不得不放弃其他更利于己的条件。

    扬子适当场应允。

    三日后,扬子适借古画《朝天子》之名,在青云酒楼中设宴广请各方宾朋。席间,匀和了五香浆的南井冬、水萝仙、贤遇酿、思桂秋、丁兰雪等清凉佳酿大放异彩,上至县丞,下至书院学子,人人赞不绝口。

    正是一杯惊四座。

    次日,许多老顾客闻讯而来,一饮之下无不叹为琼浆。因此一传十,十传百,不过数日,青云酒楼再出新酒的消息已传遍了离江镇。

    就在酒楼生意好转的同时,被扬子适派出去调查颜初静底细的家奴也回来了。

    也不知是家奴无能还是颜初静隐藏得太好,扬子适最终只知半个月前,她独自一人忽然出现在小镇中,期间去过一趟牛角山,除此之外,一直住在青云客栈里,极少外出,更不见与他人有往来。最近j日,倒是时常去酒坊取酒,偶尔还到y堂买些y材……

    最后,那家奴还八卦了一句,听坊里的王老酒师说,李掌柜家的小六这j天老往坊里跑,好象对她有点意思……

    听完八卦之后,扬子适下巴,想起这个神秘nv子的举止谈吐,又想想李合洵平日里的为人处事,直觉撮合此二人,利大于弊,于是唤来李掌柜,j代了j句。

    当天傍晚,李掌柜回到家,吃过晚饭,便叫李合洵到他书房里来。

    书房里布置简雅,壁上悬有名家的淡墨山水画,柜中摆着不少书册,多半有翻阅过的痕迹,可见主人并非买来当作摆设。

    入了座,他先问了儿子的功课,然后提起陈家三姑娘:“……今日在楼里见着,白净安娴,模样的确不错,家底清白,难得还未许配人家。你年纪也不小了,我打算请媒妁去给你提亲,这阵子,你就在家读书,少出去鬼混,知道吗?”

    李合洵一听,便急了:“爹,我不要娶她!”

    李掌柜顿时沉了脸:“怎么,你还嫌人家配不上你?”

    “不是的,我,我……”李合洵见他生气,不禁有些心慌,结巴了一下,随即壮起胆子道,“我喜欢宓姑娘!”

    “荒唐!”李掌柜冷声道,“此nv来路不明,形容不庄,如何能当我李家媳f?!”

    南陵nv子在未出闺阁前,除了喜庆节日外,一般不用胭脂描妆,只有嫁人生子后才会以胭脂匀面。颜初静为了掩人耳目,点了些许胭脂,将原本清秀的眉目勾描得妩媚动人。所以,谨严持重的李掌柜才会认为她不够端庄。

    扬子适有意让李合洵多多亲近颜初静,以便探清她的来历,间接掌控她手中的秘方。

    而李掌柜深谋远虑,心知万一儿子假戏真做,与她有了什么纠缠不清的关系,将来极有可能引起东家的疑忌,说不定还会影响他来年的科试。

    防患未然,故而,李掌柜提出成亲一事试探他,没想到李合洵竟然真的对那nv子动了情,还当面直言不娶他人……

    这叫李掌柜如何能不动气?

    “爹,宓姑娘孤清慧真,丽质天然,并无不庄。”最近j日,李合洵借口要作酒诗,呆在酒坊里,帮着颜初静舂y试酒,虽然碍于旁人,往往累了半天也未能与她说上j句话,但也甘之如饴。这时听到父亲“诋毁”她,便忍不住为其辩白。

    李掌柜素来宠ai这个小儿子,对他的期望甚高,眼下见他沉迷美se,糊涂至此,不禁气极,重重责斥了他一番。

    李合洵被训得狗血淋头,出了书房后,也不回房,失魂落魄地走出了家门。

    皎月未圆,高悬夜空,如水清辉洒遍人间。

    不知不觉地,李合洵走到了青云客栈的大门前,碰巧有个伙计正帮客人将一个木箱搬上马车,见到他这般失落模样,便关切地问了声。

    李合洵仿若未闻,抬头仰望门上大匾,不知在想什么。

    那伙计有家人在酒坊里做事,所以也听说了一些有关于他与那位住在天字号上房的宓姑娘的八卦,于是又戏问他一句来找谁呀。

    没想到还真把李合洵给问回神了:“宓姑娘在吗?”

    “不在。”伙计呵呵乐笑,指了指离江的方向,“刚才拿了支鱼竿子往那边去了。”

    夜风微凉,一望无垠的江面上闪着明灭不定的点点渔火,岸边停着许多艇子,其中一艘正拉锚yu行。

    远远地,望见艇上那抹熟悉的窈窕身影,李合洵心神一振,不由自主地加快脚步,跑过去。及至岸边时,那人许是听到了身后的声响,回过头来。月se清冷,斜照人面,但见远山眉黛隐入鬓,幽瞳深处映星辉……

    一时间,在他眼中,天地不存,只她一人。

    ……

    仿佛已过三生三世,又或,不过一瞬间。终于,那人清婉淡然的声音穿越c凉轻风,柔柔地抚上他耳际。

    故人来

    木桨划开光滑如镜的水面,留下一道道粼粼涟漪。

    水声哗哗。

    渐渐,小船远离了岸。

    悬在杆顶的麻纱灯在风中轻轻摇晃,水中灯影随之曳然,聚而熠烁,散而逶丽。颜初静坐在船尾,遥望着远方一se水天,神se淡漠。旁边的白衫少年嘴角含着恍惚笑意,似乎仍不敢相信她会答应让他上船。

    过了一会,她出声让船娘停桨,然后侧首问他:“李公子,你钓鱼么?”

    李合洵眨眨眼,心生惭意,低声道:“我不会。”

    颜初静举起鱼杆子,把线钩往江面上一抛,江水青暗,不见水下游鱼,但能听到隐约的潺潺,与鱼尾拨波的旋律……

    听力有进步了呢……

    她轻轻一笑:“其实我也不会,不过还是想试一试,没有饵的钩能否钓得到鱼。”

    “姑娘的意思是,愿者上钩?”李合洵若有所思地看着她。

    “或许吧。”她心不在焉地说道。

    早在出谷之前,她就隐隐有突破炼气初期,进入炼气中期的感觉,只是这段日子一直卡在一个看不见,不着的瓶颈里,实在有些气闷,所以前两日都借着调酒来放松心情。

    修炼时,心若不静,最易走火入魔。

    想起书上所说,钓鱼可使人心平气静,她便有意一试。

    这会儿,对着皎皎明月,习习凉风,茫茫江水,渺渺苍穹,顿觉通清畅,果然比呆在房里打坐来得舒f。

    不远处,一道白光从水面上一闪而过。

    “月光鱼!?”

    颜初静正待细看,李合洵已低呼出声,船娘闻声回头,问在哪儿。他伸手指向方才白光过处,船娘连忙走近j步,只见离船一丈外的水下隐隐有道三寸来长的白光正在来回游动。

    哎呀一声,船娘立即抓起渔网,撒入水中。

    那白光极是灵动,一下子就溜出了渔网范围外。

    颜初静见状,料想这鱼定有不凡之处,掩在长袖里的手腕动了j下,那无饵之钩便钉住鱼鳃。随着扑哧两三声,一尾白光落在了船板之上。

    “姑娘好生厉害!”船娘惊喜赞叹,弯下腰抓住那鱼,小心翼翼地放入一个瓦瓮里。

    李合洵凑过去看,又伸手进去拨了拨,笑道:“果然是月光鱼。”

    “给我瞧瞧。”

    听到颜初静开口,李合洵忙将瓦瓮捧到她面前。

    半瓮清水被一条不停游跃的月光鱼搅得如沸水般不得安宁。

    颜初静仔细看了一下,只见这鱼浑身白鳞晶莹,双瞳透蓝,最奇特的是,经它吞吐过的清水竟成白。那一颗颗白se的小水泡,好似珍珠一般,沉浮j下后,再缓缓地碎开,与周围的清水重新融为一。

    “你喜欢这种鱼?”见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瓦瓮,颜初静轻声问道。

    李合洵似是察觉到自己的失态,抬起头,腼腆一笑,眼瞳宛如黑se晶石,在月se下流转着淡淡光华,清澈得仿佛不染一丝尘烟。

    “唔。以前家里经常养着,可惜这j年月光鱼越来越少了……姑娘不是本地人,不知有没喝过月光水熬的鱼汤?”

    她指了指瓦瓮,猜道:“月光水?你是说这里面的水?”

    “没错,这种鱼虽然质糙,滋味不佳,但是用养过它的清水来熬汤,却是美味之极。”李合洵一边解释,一边将留有数个细孔的瓦盖盖上瓮口,“姑娘带回去养上两三天,就可以换水出来做汤了。”

    鱼汤?

    一想到自己在胭脂谷里吃了将近半年的鱼,颜初静就胃口全无。“我不想养,你喜欢的话就拿去吧。”

    李合洵却误会了她的意思,以为她忙于研酒之事,无暇顾及。于是也不推辞,打算带回家替她养着。经此一番j谈,他也不再如先前那般局促,当下就借着月光鱼这一话题,与她说了些关于离江的趣闻。

    颜初静听他旁征博引,言之有物,便收起鱼杆,与他闲聊了j句。待到上岸时,见他不忘掏出j个铜板给船娘,买下瓦瓮,又觉其人情直中有细,不禁多看了他两眼。

    夏末的树荫郁郁葱葱,皎洁月光被枝叶支离成点或p,印在青石道上,组成千姿百态的光影。街道两旁的商铺大多已关上了门,只有寥寥j家小酒肆与卖杂货的小店还掌灯营业。

    颜初静顿步别过执意要送她回客栈的少年。

    光影零碎,少年眼中的不舍与满足依稀可见,让人莫名心动。

    不知怎的,她忽然想起多年以前,曾经有一个男孩也像他这样,固执地,将她送到家门口。那夜的风,也是如此,夹着路边花c的淡淡清香,在他们身边轻轻地缠绕不去。

    她知道他的口袋里藏着两张电影票。

    可他最终还是没有说出约辞。

    那时候的她,是那么的骄傲矜持,明明知道他只是没有鼓足勇气,明明对他也有好感,却还是接受了另一人的主动。

    一场电影,一次错失,如戏青春。

    而如今,她早已把骄傲埋入骨里,将矜持视为道具,学会疼ai自己,兴之所至,不伪装,不压抑,不强求……

    只是,再也无力重温当年那种青涩的酸甜……

    j丈之外,青云客栈门前的风灯散发着晕hse的光亮,映得灯罩上的白云青鹤分外清明,古雅出尘。

    李合洵捧着瓦瓮,站在街口,直至看到她安然步入了客栈大门,才放心转身回家。

    就在他走进另一条街巷的同时,四个短打装扮的轿夫分别抬着两顶碧竹凉轿,一前一后,快步经过青云客栈,拐向通往镇西方向的长信巷。

    凉轿无帷,轿上之人皆着月白锦衣,只是在前那位还戴了顶松花白纱帽,仅露出青丝j缕,随风飞扬,较之后者多了j分神秘。

    这时,刚刚关上房门的颜初静并未意识到,一个注定在将来与她纠缠半生的男子已然渐渐接近她……

    镇西,回雨巷。

    四名轿夫稳健有律的脚步声轻轻踩碎了巷子里的静谧。不多时,轿子停在一座小宅院门前。两个白衣男子下了轿,其中一人上前叩门。

    未j,里面传出一个清脆娇n的声音:“谁呀?”

    “小芝,是我,蔚良。”

    大门吱呀一声,小芝探出头来,眸子里盈满惊喜:“蔚y师?!”

    那自称蔚良的男子淡眉凤眼,长得温文秀气,站在门阶前,打量了她一下,便问:“小芝,师娘她回来了吗?”

    小芝怔了怔,摇摇头。

    失望担忧之se浮上眉眼,蔚良不语,默默侧过身。另一个头戴纱帽的白衣男子徐步越过他,走上门阶,抬袖一扬。小芝顿觉一g轻柔却不容抗拒的力道拂过自己的身子,不知不觉地便斜斜倒退了好j步。

    白衣男子踏入大门后,看也不看小芝一眼,径直走向正堂。

    蔚良紧随其后。

    被拂到一边的小芝背贴大门,呆呆地望着白衣男子那修长清逸的背影,忽而,一声“四少爷”破口而出。

    第三部分在线阅读  cuiziuan/shu/20133/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