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 第 30 部分

第 30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赵玉珍应了一声,去家里的案板上取了两个猪腰子准备炒来给大宝吃,另外再做个红烧r。

    周国强又跑到相熟的牛r摊贩的家里去买了二斤牛r回来。这种红通通香喷喷的熟牛r切了就能吃,又省事又好吃,几个孩子尤其是大宝可是最爱吃的。

    贵是贵,可只要孩子爱吃那就没有舍不得的。

    晚饭时大宝初次尝到了如众星捧月的美妙感觉,父母不用说了,就连小宝都马p不绝这让大宝心里很爽。

    二丫年纪小可嘴甜无人能出其左右,一口一个“哥哥你好棒”让大宝有了喝醉酒的晕陶感。

    周小云笑着对父母说道:“哥哥在全县运动会上一百米和一千五百米得了第一,以后到了中考时还能加分呢!”

    大宝也听体育老师提起过这事,再经周小云这么一说,心里更加开心起来。

    过了几天后,大宝正式拿到了获奖证书,不是薄薄的奖状而是红通通的硬面证书,大宝拿着两个证书宝贝的和什么似的。

    小宝羡慕不已要借来看看,大宝耀武扬威的说道:“就看一眼,看完就得还我。别再弄坏弄脏了,这可比你们那个什么三好学生奖状宝贵多了。”

    三好学生奖状得的人多了去了,可有谁能像他这样得到县里发的获奖证书呢!更别提学校还发了一百块钱的奖金给他了。

    大宝得意洋洋的把奖金展示给小宝看,丝毫没有要把奖金交公的意思。

    赵玉珍和周国强笑笑,谁也不会眼馋孩子这点钱,让孩子自己拿去用把!

    小宝还没仔细看清就被大宝要回了证书,再看大宝那翘起尾巴的得意样子小宝心里不平衡了:“哼,这有什么了不起。下学期我们学校就要选派学生去参加县里的奥数竞赛了,看我到时得个一等奖回来。”

    大宝可不去管小宝酸气冲天的话语,和弟弟争斗难得能占上风足可写进周家编年史里了。小样,就让你眼红去吧!

    周小云笑眯眯的说道:“哥哥,你这奖金准备怎么用呢?”

    “买些好吃的好玩的……”

    大宝不假思索的说道,等看到周小云小宝二丫鄙夷的目光时不由得改口:“……那肯定不行,奖金当然要花的有意义。我去买台随身听回来听英语磁带。”

    得到了弟妹赞扬的大宝心里暗暗叫苦,唉,大哥难为啊!

    他其实早就看好了一款刚出来的模型汽车,高度仿真价格在八九十元左右,算算刚好够买一辆外加买些零食吃,多幸福啊!

    唉,计划全被打乱了。

    大宝说出的花自然不好改口,只好和周小云一起去商场买了个随身听回来,一百多质量比较好,钱不够剩下的钱自然由父母掏腰包。

    别说,父母还挺大方,也奖励了大宝一百元钱,买完随身听后还剩好几十呢!

    再去音像店买课文配套的英语磁带,大宝看着花花绿绿的磁带盒心里痒的不行:“大丫,”没同学在的时候大宝还是爱叫周小云小名,叫惯了亲切嘛:“给我买盒小虎队的歌曲磁带听一听吧!”

    周小云心软了下来,这个年纪的少男少女们谁不迷小虎队呢?什么《青苹果乐园》、什么《爱》、什么《蝴蝶飞》,耳熟能详谁不会唱谁不爱听?

    得了,给哥哥买一盒吧!

    如愿以偿的大宝高高兴兴的左手拿了两盘英语磁带右手拿了一盘小虎队专辑。

    问英语磁带为什么拿两盘?那当然啦,周小云当然也顺手给自己买了一盘。听说以后考英语会有听力这一项呢,这时候不练怎么成?

    再说了,学英语最大的障碍就是说,中国孩子学英语往往是哑巴英语发音不纯正,多跟磁带后面学学当然不是坏事。

    大宝笑道:“咱以后把磁带留着给小宝上初中时再用。”

    兄妹多真好,呵呵!

    大宝一到晚上就开始摆弄起了随身听,英语磁带那是肯定要听的。妹妹回来突击检查啊,一瞪起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大宝不知怎么的心里就会发虚。

    所以,大宝还算自觉总是先把英语磁带听完再来听流行歌曲。

    小宝激动的分来一个耳塞,哥儿俩头靠头在一起听得不知多么开心。

    周小云嘛,通常是等到星期天的时候才会拿随身听来听磁带,一边听一边模仿,别说,效果还是有的。

    英语课上被徐老师表扬了几次读音纯正。

    刘璐一听说周小云听磁带了连忙回家也让她爸爸给她买了一个,李天宇跟后沾光也听了不少,英语成绩大有进步。

    不仅是英语,李天宇近来学习进步挺大,数学尤其明显。看来和杨帆坐一起受到的良好影响还是比较多的。

    语文和政治需要背诵的东西很多,李天宇常常和刘璐一起在上学上学路上背,有了刘璐的带动,李天宇的背书水平直线飙升。

    所以说啊,一个人的学习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而周围的朋友对自己的影响就更大了。

    这一个个的都学习用功努力,李天宇跟在后面哪还有什么调皮捣蛋的机会,大把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变得安分守己的练周小云都不敢置信。

    看来离开了顾春来,李天宇的变化真是挺大啊!

    第181章   划船

    学期结束时,李天宇一跃考到全班第十三名。

    倪亮在班级里大大表扬了一通,把李天宇兴奋的脸通红。

    倪亮心想,原以为这个找关系进来的转学生不怎么样,可这一学期下来表现还算不错,成绩进步这么大,是个可造之才啊!

    李天宇最大的变化是兴趣爱好的逐渐改变,学习态度逐渐端正起来不说,课后逐渐开始爱上了打篮球。

    现在班级里的一堆男生以李天宇和杨帆为首,经常星期天都跑到c场上打篮球。

    男孩子定性的比较迟,这样改变下去李天宇会变成什么样子谁知道呢?

    周小云也不知道,她不理睬李天宇不代表她对漠不关心,事实正好相反,李天宇的点滴变化她都看在眼底。

    以个人的改变总是潜移默化的,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故其人抱着旁观的态度吧!

    最起码李天宇现在不想以前那样懒散成性了是件好事。

    其他的嘛,以后再看吧!

    李天宇学习的飞速进步能考到班里中等偏上的行列这周小云并不奇怪,一个人认真不认真一眼就能看出来。若是真的用心学,哪有就学不好的,李天宇又不笨相反头脑还比较聪明,若下功夫这样学下去有以天能考进班里前几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周小云这一次以三分败北杨帆考了班级第二名,林波再次第三。

    下学期大家再来比试吧,过暑假去喽!

    李天宇和杨帆约好来打篮球,几个家住的不远的男孩子都纷纷说要一起来打,后来发展到别班的男孩子也有过来打的。

    这个暑假李天宇过的很热闹很愉快。

    周小云在家里待着也有很多事情,替妈妈上菜场卖卖猪r啦,看着二丫写暑假作业啦,督促大宝看书啦,认真的小宝这方面无需烦神让周小云省了不少心。

    再来就是陪大宝练练毛笔字啦,把平时没时间弹的手风琴拿过来再练练啦,洗洗衣服啦,帮着做做饭啦,事情很多可以一天忙到晚。

    再有就是和以前的好朋友在一起玩玩联络联络感情啦,这也是这个暑假一项大事。

    王晶晶平时和周小云接触的机会少了许多,而和吴梅见面的机会就更少了,三个好朋友到了一起开心的有说不完的话。

    彼此聊聊在新学校一年来的生活,不亦乐乎。

    周小云这才知道原来王晶晶在班级里也做了班干部了,凶巴巴的王晶晶在管理班级很有一手很得老师的喜爱呢!

    吴梅的学习成绩也有了不小的进步,雄心壮志的说过两年要考上城里的高中和好朋友相聚。

    三人待在周小云的屋子里整整一下午都没出来,让人奇怪女孩子在一起为什么总有这么多说不完的话。

    吴梅当晚就不肯走了,央求着二舅周国强替自己打个电话给妈妈周芳,自己却一溜烟的跑了。估计是怕周芳会唠叨她几句干脆连电话都不碰了。

    周国强打电话说一声周芳自然不可能不同意,吴梅开心的跳了起来。直嚷着要过上几天再回家。

    还愁没地方睡觉么?

    拿张大凉席子放到周小霞家的平房顶上,几个女孩子并排睡在上面既凉快又惬意。

    周小霞对吴梅和周小云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二丫当然不会不跟来,姐妹四个睡一张大席子热闹的不得了。

    周志海心痒的不得了,不甘示弱的也拿了张凉席铺在平房顶上,招呼大宝小宝过来三个男孩子也睡在了一起。

    每天晚上早早的吃完晚饭洗过澡,几个孩子就纷纷跑到了平房顶上。聊聊天说说话别提多开心了。

    哈哈,真是美好的夏天啊!

    没过两天吴磊也来了,兄弟几个一窝蜂的跑到了池塘里游泳。几人中数大宝年龄最大是理所当然的老大,带着三个弟弟们整天在池塘里扑腾玩的不见人影。

    周小云连拽都拽不动大宝的脚步,心想再开学大宝就是初三了得好好努力了,就让他在暑假里好好玩玩吧。

    家里的猪圈不停的进来新收来的猪,赵玉珍开始买起了麸子稻糠来喂猪。不过,这猪食里若没有的菜啊草的营养也跟不上。

    大宝自告奋勇的要到池塘里捞些水浮莲回来留喂猪。

    这种小小的圆叶状的水草类植物池塘里到处都是,通常都是一大丛一大丛的,不费多大力气,拎上几个篮子到池塘边去捞就行了。

    周小云几个女孩子在池塘边拿着篮子,大宝和周志海吴磊三个脱的就剩个裤衩跳进池塘里不断的捞起水浮莲放进篮子里。

    等满一篮子了,小宝就负责把篮子拎回家倒在院子里再把空篮子拿过来。

    周小云和周小霞吴梅二丫基本上只要负责在旁边看热闹就好。

    赵玉珍把水浮莲兑上些麸子加些冷水搅拌后拿来喂猪,肥猪们拱在一块吃的特别欢。大大夸奖了几个孩子一番。

    等池塘边上的水浮莲捞的差不多了,大宝就把主意打到了池塘中央,不过池塘中央水比较深平时游泳都不敢去,现在该怎么办呢?

    当然有办法,村头钱三家就有小木船,平时就栓才池塘边上。去跟人家说一声,拿了浆来就可以划船到池塘中央去了。

    不过,可惜的是船不是很大,最多能坐三四个人。

    谁不想上去玩一圈?

    大宝拿出老大的其实,率先上了船。

    周小霞周志海和吴磊动作快,都跑到船上去了。留下周小云带着吴梅和周小云二丫在边上等着。

    大宝胯下海口划船绝对没有问题,接过和吴磊两人一人一边把船划得直打转就是不往前走。

    大宝这可着急了,这牛都吹出去了再划不走船岂不是要被几个弟妹们笑话么?

    谁知越着急船越不肯走,在池塘边上转了好多圈。

    周小云等人早就笑的前仰后合。

    换了周志海和周小霞结果仍然差不多。

    这下几人可没办法了,只得垂头丧气的下来看着周小云和小宝吴梅二丫上了小船。

    说来也怪,刚刚怎么都不肯走的小船在周小云和小宝的通力合作下居然缓缓向前驶去。

    吴梅和二丫欢呼起来。

    其实划船不需要多大的劲儿,只要两边平衡了劲往一处使就行。刚才大宝他们都错在配合不好。

    而小宝和周小云的默契显然就强多了。

    后来嘛,水浮莲都没捞多少,因为大宝不服气非要再次上船试试不可。至于结果如何嘛……

    呵呵,反正后来大宝总爱来池塘这儿练习划船,发誓不让小宝看他。

    第182章   楼房啊楼房

    周国强如今可是村里数的着的人物,即使在人面前低调的不能再低调,可是村里人的眼睛可是雪亮的。谁不说周国强家是村里“万元户”?

    家里一辆人力三轮车被赵玉珍推着天天早上按时去菜场,基本上总能把带去的r都卖掉,更不用提周国强整天还开着机动三轮车到处送r了。

    就连生产队长许大山见了周国强都要讨根烟抽,亲热的喊声“国强”。

    这人啊,有了点钱在别人眼中的地位似乎都不同。

    周国强对此有深刻的体会。

    过去家里穷孩子多吃穿住样样都不如人,走在村里不用人说都觉得自己比人家低了一头。可这几年生意做下来,钱也赚了不少,人脉比以前不知广了多少。就连周国强自己都觉得自己说话做事比以前强了不少。

    环境早就人的个性这句话真是一点都不假啊!周国强不禁感慨道。

    自然也有人会酸溜溜的说:“我说国强兄弟,你这几年生意做的这么火该挣了不少钱吧!咋还步盖小楼啊?”

    周国强总是谦虚的说道:“哪里哪里,我不过是养家糊口养活老婆孩子而已,该楼房咱哪有闲钱?”

    这两年说这话的人渐渐少了不少,当然还是因为周国强夫妇到哪儿都笑脸迎人从不张扬的缘故。

    赵玉珍眼见冯家岭今年也盖了二层小楼,心里整日琢磨着盖喽的事情,总在周国强耳边念叨这事。

    周国强叹气道:“他妈,我也想盖楼啊,都想了二三年了。我本想着咱村里许大山家最先盖起了楼房,接着就是石永年家,再来就是冯家岭,这几乎村里光景最好的热加盖起了楼房咱也就能跟着盖了。可是,我现在一琢磨,大哥家现在还是平房呢!咱们这兄弟俩就住隔壁,老二家抢在老大家钱盖楼,就怕人家说闲话,我也怕大哥心里疙疙瘩瘩的以后兄弟俩再有矛盾哩!”

    这事情周国强顾虑的可不是没有道理。

    村里还有兄弟俩的庄稼地靠在一起,就为了土地分界线闹的打起来的都有。

    这再亲的兄弟长大成人各自成家了就开始各打各的算盘了,这做事可得主意分寸才行啊!

    赵玉珍有些不满的咕哝:“前两年咱家就有钱盖楼,你偏说等上两年等生产队长计生主人这些人家盖了楼咱再盖。现在吧,许大山家和石永年家甚至冯家岭家都盖了楼了,咱再等老大家,这等到哪天是个尽头啊!要是老大家一直不盖咱们家是不是就得陪着住一辈子的瓦房啊!我是无所谓,可是孩子们都是两人一个房间,连孩子乃乃回来都没地方住。你就不想盖上楼房家里宽敞点?”

    想,怎么不想,都想了几年了。

    周国强被赵玉珍这么一说再想想确实是这么回事,干脆找个机会先给大哥通通气吧!

    正好再过两天就是周国强的生日,借着这个明堂周国强把老大一家人请来家吃饭。

    周国富不明就里,和沈华凤带着周小霞和周志海高高兴兴的来了。

    一桌子好菜让孩子们吃的满嘴流油,等孩子吃饱离桌后,周国强和周国富端起酒杯喝起了酒。

    这边赵玉珍也给沈华凤斟上一杯酒,她妯娌俩酒量都还算可以,居然也喝的分外热闹。

    周国强借着酒意和老大周国富提起了打算盖楼房的事情。

    周国富一霎那的惊讶,酒杯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又若无其事的喝下了酒。放下酒杯说道:“老二啊,你日子过的好做哥哥的也替你感到高兴,你盖楼房的事情大哥自然是支持你的。咱周家兄弟在村里心齐可是出了名的,从没在外人面前红过脸。我不会为这事说三道四的,你就放心吧!”

    别管周国富心里怎么想,这几句话说的还是很漂亮的。

    沈华凤望了周国富一眼,终于什么都没说。

    周国强心里舒坦起来,和周国富你一杯我一杯喝个不停。

    等老大夫妻俩走后,周国强就睡觉去了。他酒一喝多了就得睡上半天,所以平时很少放开了喝,这多耽误下午做事啊!

    赵玉珍忙着收拾一大桌的碗筷,不一会儿就见周小云进来帮忙,有了帮手后做事果然快了许多。

    那边周国富到家后也是朝床上一躺准备美美的睡上一觉,可是沈华凤屈辱一把扯起了周国富:“你还有心思睡觉,我说老二夫妻俩今天怎么会想起喊我们一家四口过去吃饭呢?感情是摆下鸿门宴啊!人家可是打算要盖小楼了,专门来告诉咱们一声耀武扬威来了。你怎么就连个p都不放就这么轻飘飘的同意了呢?”

    周国富又好气又好笑的反驳:“老二有钱要盖楼告诉咱们一声那是礼貌,我能这怎么说,哦,我就说,你别盖。我有什么权利说这话?”

    这倒也是,沈华凤被反问住了哑口无言。

    半响,沈华凤不甘心的说道:“那咱们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老二家盖楼?这以后咱家可就比老二家低一头了。”

    周国富叹了口气:“算了,什么话也别说了。兄弟过的好总不是坏事,这话在家里说说还无所谓,要是在外面可千万别说漏了嘴。这要是让有心人听见了不定怎么说我们做老大的没有度量呢?再传到老二他们耳朵里,咱们可就里外不是人了。”

    沈华凤不吱声了,这道理她何尝不懂,可是能不能做到不摆在面上她可保证不了。

    心里还是说不出的郁闷啊!

    别说沈华凤了,就是城里的周国民夫妻俩听说了这件事都有说不出的惊讶。

    这二哥家瓦房不过才盖了五六年,这又要开始盖楼房了,看来二哥家的日子过的真是不赖呢?

    宋明丽说着笑话可是脸上却没有多少笑容:“国民,咱俩这拿工资的可是比不上你二哥二嫂整天卖猪r的了。现在若让我们俩拿出盖楼房的钱来我们可是拿不出来呢?”

    周国民心里想的差不多,可是在宋明丽面前怎么也不能附和:“尽瞎说,咱们俩怎么就比不上二哥两口子了。他们俩有些钱也是咋农村里埋头苦干挣来的,我们可都是城里人拿公家工资的这怎么能相提并论?”

    这两句话让宋明丽心里舒服了点,不过,她心里还是不禁想起了刚结婚时的情景。

    第一百八十三章 楼房啊楼房(二)

    宋明丽认识周国民的时候周国民刚到邮局上班没多久,经人介绍两人恋爱了一年就结婚了。

    房子是周国民单位集资盖的,两人出的钱不算太多。所以轻松的在城里安家立户。

    那是宋明丽不大爱会农村,总觉得挤的慌也不大卫生干净,连个睡觉的地方都没有。

    周国富家境好些还宽敞些,老二周国强家三件草房里住了两个大人外带二个孩子别提多憋屈。

    等小宝和二丫再出生后,就更加艰难了。不至于吃不上饭可是也算的上村里比较困难的人家了。

    自大周志远出生后宋明丽就光明正大的将乃乃接到了城里同住,农村里弟兄俩家里没地方给乃乃住自然是没条件反对就让乃乃跟着来了,这一住就是十年。

    从什么时候开始周国强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呢?

    似乎是从卖上猪r后开始的吧,不到两年就盖上了瓦房,后来只听说挣了些钱却从未听老二夫妻俩夸耀过。

    宋明丽也想,这农村人在菜场卖卖猪r能赚多少,能养活好几个孩子就算不错了。

    现在忽然听周国民说老二家要盖楼房了,宋明丽怎么能不惊讶呢?

    这盖楼房花的钱可不是一点两点啊!

    宋明丽想到此心里有些不舒坦起来,她向来自诩两口子是正式工拿双份工资,日子过的最好。现在和老二家一比可是有了差距了,别的不说,就拿这手里的余钱来说自家也是大大及不上老二家啊!

    宋明丽有了此想法,在和乃乃说起此事不免说话有些酸味:“妈,现在二哥家可是弟兄三人里过的最好的一个了,都要盖楼房了。这以后免不了要给您老准备一房间接您回家享清福了吧!”

    乃乃笑的合不拢嘴:“国民今天都和我说这事了,我也在高兴来着。这国强家孩子最多负担最重,没想到现在过的还不赖。都盖楼房了,好好好!”

    一连三个“好”让宋明丽的脸微黑,心想这话和老人算是白说。都是她的儿子她哪里会有什么想法。

    乃乃这时也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说的话似乎有些过火,连忙补上一句:“国强还不一定给我准备房间呢,我在你们这住的挺好不想动弹了。”

    口是心非!

    宋明丽一眼就看出乃乃的言不由衷,算了,也别去计较了,这都这么大岁数的老人说话还能像年轻人似的面面俱到不成?

    在周小云和大宝两人来吃午饭的时候,宋明丽装作不经意的提起了这个话题。

    大宝立即来了兴致,指手画脚的说起了家里正买砖头买楼板水泥的事情。

    周小云踢踢大宝,可是大宝根本就是没眼色的家伙,边说边奇怪的望了周小云一眼,大意是我说的好好的你踢我干嘛。

    周小云怕被宋明丽看出端倪,只好低头吃饭,耳朵边不停地传来大宝滔滔不绝的夸耀声。

    周小云在心里哀叹,大宝哥啊大宝哥,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多谢心眼啊,没见三婶的笑容有那么丝勉强吗?

    不过,这也给周小云提了个醒。

    那就是,等家里正式动工的时候自己和大宝两人住在哪儿呢?

    住校?可是英明中学只有高中部才可以住校初中部没有宿舍,启明中学听说有可是周小云怎么放心让大宝住进男生宿舍呢?

    大宝本来就不是什么勤快人,平时在家里有她看着还能学的认真些。若住在学校里再被男同学带去打游戏机或是跑出去乱玩怎么办?

    不行,这一条首先就得否决。

    住在三婶家?

    似乎此路也不通。三婶家里有三间卧室,三叔三婶一间,周志远一间,再加乃乃一间。四口人住在商品房里本来就不是很宽敞,她若是和大宝两人都厚着脸皮住这怎么好意思。

    大宝和周志远睡一床不过是偶尔,若是长期的两三个月恐怕三婶不一定乐意。

    她再去和乃乃挤张床岂不是又打扰老人休息吗?

    况且,三个人写作业也没那么大的地方。

    别看每天中午吃午饭三婶什么意见都没有,那也是因为午饭根本不需要她动手全都是乃乃做的缘故。

    而且自家这时常递米送面拿r的可没少往城里送东西,不然给谁家有两个孩子来吃午饭这时间长了也不会乐意的。

    周小云在三婶家很注意分寸,三婶笑眯眯的不说什么可心里其实是个很讲究的人。若是大宝过分狂了或者是话太多声音太大三婶都会微皱眉头。

    不过,这也难怪,三叔三婶两人都有睡午觉的习惯。若是吵吵嚷嚷的哪能睡的下去。

    所以,为这个周小云没少在背地里提醒大宝在三叔家要注意些。

    大宝大大咧咧的没把这放在心上,不过是把说话声音稍降低了那么一些些而已。

    若是晚上再住这儿,就得涉及到睡啊洗啊等等麻烦事,那还不一定得闹出多少不好摆在明面上说出来的矛盾呢?

    好好的两兄弟家别再为了此事闹不愉快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若是再去住大伯家好像是更不可能的事情。

    自己可是兄妹四个人呢,小宝和二丫都在上小学去和周志海周小霞挤挤还能说的过去,若是她和大宝再回去哪还有地方睡?

    再说了,这刚开学不久就听说大宝他们快有晚自习了,初三了自然要抓抓紧。这晚上回家就更不方便了。

    想来想去,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租房住。

    不过,这不是件小事,得回家和父母好好商量才行。

    想定了主意的周小云在回家路上和哥哥大宝提到了租房的事情,大宝不出所料的讶然:“租房子又花钱又费事,咱们住三叔家不就得了。”

    周小云解释了老半天,见大宝还是雾煞煞的样子索性直接说道:“反正我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你可要帮腔听见没有。”

    习惯了妹妹的独裁大宝也没想起反对点了点头答应了。

    反正,听周小云的话总没错的。

    好像从好早起就这样了。

    第一百八十四章 租房(一)

    其实不用周小云说,周国强夫妻俩也一直在考虑孩子住宿的问题。

    周小云能想到的大人自然不会想不到,周国强心里也在掂量来掂量去不知该如何是好。二丫和小宝嘛就去和周小霞周志远挤一挤,可是大宝和大丫该怎么办呢?

    赵玉珍和周国强商量了老半天也没想出什么好主意。

    住老三家自然是最省心的,可是正如周小云所想的,吃顿午饭就够打扰人家的,若是再住上两三个月人家指不定怎么不乐意呢!

    老三家的商品房住四个人也不过是够住而已,再多上两个孩子就太挤了。

    再者,大宝又是个调皮性子,若是再惹出什么不愉快来两家人岂不是闹出矛盾来?

    可是,不住老三家又让孩子住拿呢?大宝学校听说还有宿舍,可是周小云念的英明中学只有高中才能住校呢!

    这可怎么办呢?

    等周小云回来后把自己的想法和父母一说,意外的得到了周国强和赵玉珍的一致赞同。

    对呀,可以租房子让孩子住上几个月嘛,刚好大宝上晚自习就方便了不用来回跑了。

    花钱就花吧,也不在乎那点钱。

    周小云本以为要大费口舌才能让父母点头还想着让大宝在旁边帮帮腔,没想到父母这么爽快的就同意了,一时还有些不大适应。

    小宝一听心里有些不乐意:“姐姐,你和哥哥在学校旁边租房子住那不是一个星期才能回来一趟了么?”那他岂不是要五天都看不见姐姐了?

    周小云笑着捏了小宝的脸颊一下:“那你好好学习,等明年也考到英明中学来和我念同一所中学怎么样?”

    小宝一听这个心情好了起来,豪情万丈的说道:“那是肯定的,我一定要考上英明中学。我现在就去看书去了。”说完,钻屋里看书复习去了。

    大宝哈哈大笑,眼泪都快要笑出来了。这小宝说风就是雨的也太可笑了点吧。。。。。。

    笑的打跌的大宝被从屋里探出头来做鬼脸的小宝吓了一跳。

    小宝见吓了大宝一跳得意的回屋去了,这次轮到小宝嘻嘻的笑了。

    二丫也有点舍不得哥哥姐姐,不过她比小宝好多了,不一会儿就把这个问题抛在了脑后开开心心的准备到大伯家去睡觉。

    既然要租房子地点当然就得选的近一些,英明中学和启明中学中间有一条街,那条街上有好多小饭店小餐馆小商店理发店服装店音像店什么的应有尽有,周小云最爱去的新华书店也在那条街上。那条街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上海街”,估计是想沾沾大城市的光。

    上海街上当然也有许多民房出租,周国强带着周小云和大宝两人跑了大半天总算看好了一处。

    这户人家在外地打工很少回来,只留下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在家里看家,那个老头姓曾,还挺和蔼客气。

    房子是自家盖的楼房,老人住楼下,楼上有两件卧室和一间洗手间外加一个小厨房,地方不是很大可胜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卧室里都有床和简单的衣橱,只要带被褥枕头衣服就能入住。

    最好的是楼梯处有门把楼上楼下隔开,从里面可以反锁上。

    周小云对环境还算满意,大宝当然更提不出什么建议来连连点头说好。

    周国强和曾爷爷商定暂时先租三个月,以后若想续租就再付钱。

    周国强把三个月的租金都付完后,趁着星期天用三轮车把家里被褥带了两套来,赵玉珍当然也跟着来了,手里拎着一个包裹,里面是周小云和大宝的衣服。

    小宝二丫也非要跟来凑热闹不可。

    就这么着,一家人浩浩荡荡的坐上三轮车直奔上海街。

    赵玉珍打量了房子后也挺满意,离大宝和周小云的学校最多几分钟不行路程,两人以后上学不骑车都行。而且房子挺干净,只要稍微打扫一下就行。

    等把床铺都铺好后,再把衣服都放进衣橱里。

    周小云把地扫一遍,指挥大宝用拖把把地拖上一遍,小宝和二丫拿了抹布到处擦,兄妹四人不一会儿把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

    赵玉珍和周国强自然有别的重要的事情,他俩在厨房里捣鼓了半天,把厨房收拾的发亮。

    周国强又到楼下不远处充煤气的地方给充了满满一罐煤气,还买了一个小小的电热锅外加新的茶壶两个水瓶来。

    赵玉珍则带着孩子们到商店去买了些日常用品。牙刷牙膏茶杯毛巾脸盆脚盆雪花膏梳子样样都买齐了个个手里都拿满了才回来。

    东西安置好后,周国强带上一家老小下了馆子。

    坐在饭馆里,几个孩子叽叽喳喳的讨论要吃些什么。

    周国强不知怎么的想起了几年前带着周小云来城里吃饭的情景,现在想到周小云只点一份炒土豆丝的样子心里有些酸酸的。

    周国强笑着说道:“想吃什么就说,爱吃什么今天咱们就吃什么。”

    终于有一天可以挺直腰杆说出了这句话,周国强觉得这简直就是做父亲最大的幸福与快乐。有什么比能满足孩子的要求更让父母开心的事情呢?

    大宝嚷着要吃牛r,他是个不折不扣的牛r迷,最爱吃牛r。

    小宝早被训练的不挑食了,什么都吃。

    二丫嘻嘻笑着要吃虾,周国强大方的点了一盘。

    再加上一份红烧r,一个炒蚕豆,这顿饭可真是没少花钱。

    可见了孩子们吃的挺开心的,周国强觉得这钱花的真值。

    赵玉珍见周国强付钱也跟着去看了看,心疼的说道:“你也真是的,孩子说吃牛r你就买牛r说吃虾你就买虾,这菜多贵啊!这一顿饭的钱都够咱们在家吃几天的了。”

    周国强笑道:“孩子们喜欢就行。”

    赵玉珍又嘀咕了几句,大意是昨天和今天可是花了不少钱,又是付房租又是买东西又是出来吃饭的。

    周国强早知道赵玉珍的个性,他也不是舍不得,不过肯定是要唠叨两句心里才舒服的,随她说两句就得了。

    店老板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客气的递了根烟给周国强抽。

    周国强点上烟,很自然的打听起了城里的猪r价格。这做生意做惯了到哪儿都放不下。

    第一百八十五章 租房(二)

    店老板和周国强诉起苦来,说现在的猪r怎么怎么贵有时去菜市场迟了还买不到好r。

    周国强起了拉拢生意的念头,提出自己就是做猪r生意的可以提供送货上门服务,需要什么就打个电话半小时左右就能送到。价格还保证低廉优惠。

    店老板来了兴致,把周国强家里的电话号码要了下来,直说以后有需要就打电话给他。

    这家饭店第二天就试着打了电话过来。

    周国强立刻放下手头的事情就将人家需要的猪头猪蹄猪腰猪大肠递了来。

    当场过程价格实在,赢得了老板的好感,成了周国强的长期顾客。并且还介绍了不少别家的饭店给周国强。

    周国强也没想到自己竟然在无意中开辟了一条新的财源,这三轮车开的越发起劲了。

    这时以后的事情暂且不提,现在来说说周国强一家人吃完午饭以后的事情。

    吩咐周小云大宝带着小宝二丫就在房子里待会儿,周国强和赵玉珍到了老三家去。

    这不管怎么样总得要说上一声。

    到的时候周国民和宋明丽正好都在家,见大忙人周国强夫妇居然来了都很惊讶。

    乃乃连忙问道:“你们俩吃了午饭没有,厨房那儿还有些吃剩的我给你们热一热吧!”

    赵玉珍连说不用已经在外面吃过了。

    宋明丽嗔怪道:“二哥二嫂,这可就是你们的不对了,怎么来城里一趟都不到我们家来吃饭呢?太见外了。”

    周国强笑道:“我们今天到城里可不是专程来吃饭的,主要是有些事要办。”

    周国民听出了话里有话语意似乎还未完,问道:“二哥你就别卖关子了,有什么事你就直说呗!”

    周国强和赵玉珍对视一眼,最后还是赵玉珍委婉的把租房给孩子们住的事情说了一遍。

    最先发表意见的就是乃乃:“你们俩也真是的,干嘛还花那个冤枉钱?让孩子们到这儿住不就成了,让大丫和我睡,大宝和远远睡。不过就是几个月的事情挤挤就得了。”

    宋明丽看了乃乃一眼,面上却是笑道:“是啊,二哥二嫂,你们可不拿我们当兄弟看了。这点小事怎么还用的着出去租房子住呢?赶快退了房让孩子们明天就到我们家来住。”

    周国民连声附和。

    赵玉珍自然不能答应,客气的推辞了一番:“咱房钱都已经付了,就是想退也退不了。本来我们也考虑过孩子们就在你们家里挤一挤的,可是国强说的也对,这一日三餐晚上住宿太麻烦你们了。再者,你们家里的地方也就这么大,孩子们住进来你们就太挤了。现在我们在上海街上租的房子离两所中学都很近,孩子们上学放学都方便多了。大宝从下星期要上晚自习,正好也方便。”

    周国强也补上一句:“我俩今天已经把孩子们的房间收拾好了,现在他们兄妹四个都在里面待着呢。一共两个房间,大宝和大丫一人一个,还带厨房和卫生间,条件还不错。不会委屈了孩子的。”

    人家两口都这么说了,周国民和宋明丽自然无话可说。

    乃乃担心起来:“这孩子们以后吃饭可怎么办哪,要么每天都过来吃饭吧!有什么需要洗的衣服让他俩带过来给我洗。”

    慈爱的乃乃啊!

    这个问题周国强和赵玉珍在吃午饭时就和周小云大宝商量过了。

    赵玉珍心疼孩子自然让孩子们每天准时准点到老三家报到,她的理由挺充分:“反正每天这饭都是孩子乃乃做的,也没要宋明丽动一下手。就是天天去吃她也不好说什么。”

    周国强却持反对意见:“话是这么说,可是那毕竟是老三夫妻俩的家。咱们孩子都打扰了一年了,大宝这都去了两年了,总不能一直这样吃下去。短时间内没什么,可时间太长了人家肯定会嫌麻烦。这亲兄弟结了婚有了各自的孩子那也是两家人,做事可得注意分寸。等人家说出话来那可就迟了。我看还是咱们自觉些别去吃饭了。这条街上小饭馆多的是,让孩子们去吃,大丫也会做饭,有时间自己做些也成啊!”

    周小云也挺赞成周国强的想法,大宝对这个不敏感,反正只要有饭给他吃在哪儿他都是无所谓的。

    赵玉珍被说服了,虽然还在心疼以后多出的一笔生活费但是意见总算一致。

    如今不出所料的乃乃提起了这个问题。

    周国强这时出面了:“妈,你就别担心这问题了,大丫从七八岁就开始就会做饭了。以后就她和大宝两人,自己做饭吃或者就在饭馆吃点都成,衣服可以带回来让赵玉珍洗,就不麻烦您老人家了。”

    乃乃不出声了,心里挺为孩子心疼。

    才多大点的孩子啊,就要自己住自己做饭的,这哪有时间好好学习啊!

    乃乃那点心思都摆在脸上了,等周国强夫妻走了之后,宋明丽劝乃乃:“妈,你也别再这心疼了,我觉得二哥说的挺有道理。大宝十五岁了,大丫也十二岁了,都是大姑娘小伙子了,学着照顾自己是件好事,以后考上高中大学了还不得如此嘛,提早适应也好。”

    乃乃这才稍微释怀,不过,她心里却想到:老二夫妻俩肯定是顾虑宋明丽的想法根本不好意思让孩子住过来在这儿吃饭的吧!

    这亲兄弟相处还得注意尺寸啊!

    乃乃心中有些悲凉起来,忽然想起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从小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