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大宝从地里抱起一捆麦杆子飞快的送到田边的平板车上,一趟趟的跑的很欢。小宝抱的少多了,二丫更是几根几根的拿着,说是做事还不如说在玩耍。

    周小云的任务是搞好后勤工作,得负责看家外带喂j鸭猪。等日头高挂时,周小云在家里烧了热水,灌在又大又结实的绿幽幽的军用水壶里递到田边给大人喝了解渴。

    周小云回家时顺便把累的在地里瞎捣乱的小宝和二丫带了回家,大宝嘛,个头力气都跟上十三四的男孩了,在地里还能做点事帮的上忙,周小云心想还是让他在这吧。

    到了中午时,周国强推着三轮车回来了。他嘱咐周小云把卖剩的二斤猪r烧了给忙碌的小舅子加餐,说完就匆忙地赶到地头去割麦子了。

    周小云家的厨房是自家砌的锅灶,有两口大铁锅。周小云在其中一口锅里煮了半锅米饭,等饭好了就去切猪r来烧。

    周小云用起家里的刀有些不顺手,铁打的刀很沉,她的右胳膊撑不了几分钟就酸了。勉强将猪r切成了四四方方的大块,大宝不在家没人烧火,周小云就用稻草引着了几根树枝,不到一会儿,火苗腾地上来了。

    锅里的油噼里啪啦的响起来,周小云把猪r放在锅里快速的翻炒了几下,待浅色的r变了颜色倒了些酱油给r上色,之后加入葱花姜末糖盐醋,动作流利熟练毫无停滞,若有大人在旁边周小云就不敢表现成这样了。

    尤其是在赵玉珍面前,周小云都故意动作笨拙些。总得藏着点,能干过火了就太不像孩子了。

    总的来说,周小云的隐藏和低调很是比较成功的。赵玉珍只觉得女儿乖巧懂事是个好帮手,倒没有起疑心。

    锅里的萝卜烧r香气四溢,把馋嘴的小宝和二丫都“勾”了过来。

    二丫拉着忙碌的周小云的衣角,童声很可爱动听:“姐姐,我肚子饿了。”

    周小云看着二丫撒娇的模样心里一暖,或许是移情作用,她总不自觉的把二丫当成了妞妞来疼爱:“好了,二丫,我先来盛点饭菜给你吃,别急啊。”

    小宝不甘示弱也挤了过来:“姐姐,我也要吃。”

    “好好好,你们俩一起吃。”

    周小云给小宝和二丫各盛了碗饭,又用吃饭的大碗盛了一满碗的r和萝卜。

    这时节正是青萝卜最好吃的时候,周小云家前面的小菜园里种了二分地的萝卜。青萝卜生吃又甜又脆水又多,和r一起烧了非常入味又香又软,小宝吃的那个香啊!整整吃了一大碗米饭大半碗的萝卜和r才停嘴。

    这时候的饭碗是白色的大瓷碗,不美观但结实耐用又很便宜。不过,等人们生活条件都好了就逐渐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轻薄小巧印着漂亮图案的小碗。

    小宝能吃这样一大碗饭让周小云很惊喜,小脸红扑扑的捏一下开始有r了,看来饭量胃口都是可以培养的啊!

    第五十一章 麦假(二)

    小宝和二丫吃饱了,周小云吩咐两人就在家里待着不要到处乱跑,自己跑到地里去喊大人们回来吃午饭。

    等到了半路,正巧碰上了拉着平板车的周国强,再伸头一看,大宝正在平板车后面推车呢。

    周国强没舍得用三轮车拉麦秆,三轮车还留着放猪r呢。他借了老大家的平板车来拖麦秆,一车高高满满的麦秆重倒是不重,周国强一个人游刃有余,后面大宝装模作样的帮着推其实根本没出什么力。

    不过今天大宝表现良好,在地里帮着做了半天的事没有耍滑偷懒,得到了高度赞扬。这时近天中了,肚子饿的咕咕叫,见周国强往回运麦秆假装要帮忙也跟着回家来了。

    周小云告诉周国强一声:“爸,饭菜都做好了,你们回家就盛了吃吧。我到田里去喊舅舅和妈妈。”

    “等他们回来一起吃吧,我到家后还要把平板车掀了把这些麦秆弄到院子里。估计等你妈和你舅舅回来,时间刚好差不多。”周国强说完就拉着车走了。

    周小云一溜小跑到田里,到了田边看见妈妈和舅舅正坐在那喝茶。等气息平稳下来,周小云放声喊:“妈妈,舅舅,回家吃饭啦!”

    赵玉珍听后拉着弟弟的手站了起来,也没什么可收拾的,把镰刀就放在地里留下午来继续用,拿起水壶三人就一起回了家。

    到家后,周国强正好也忙完了,招呼着小舅子洗手吃饭。

    周小云把r和萝卜盛在大海碗里端上了桌,想想又觉得一个菜太单调,征得赵玉珍同意后,又去打了五个j蛋快速地炒了一盘。

    周国强拿出一瓶打来的散酒要给小舅子倒上,赵刚连连摆手:“二哥,咱们下午还得接着做事,这酒就别喝了,直接吃饭吧。早点吃完早点去,这几亩地的活可不轻。”

    周国强想想也是,吩咐赵玉珍盛米饭来。

    赵刚吃着香喷喷的萝卜烧r赞口不绝:“姐,这菜真是大丫做的吗?真看不出来,手艺还不错。”

    赵玉珍笑着又给赵刚添了碗饭:“可不是吗?这两天忙收麦子,大丫可帮了大忙了。”

    大宝本来低头猛吃r,听赵玉珍使劲夸妹妹心里有些不乐意了,故意咳了一声挺起了胸膛。

    正忙着和弟弟说话的赵玉珍没留意自己漏夸了大宝惹来大宝的不满,周小云就坐在大宝的旁边可是看的一清二楚。

    周小云存心给大宝穿穿“高木屐”,大声地向舅舅说:“舅舅,你好久没来咱家了。我告诉你,大哥现在可是咱家最肯做事的了。你看,今天上午大哥在地里帮了半天忙回来都没说声累。刚才还悄悄和我说下午再去呢!”

    下午再去?

    大宝逞强了一上午,正打算着下午就去找伙伴玩呢。先听妹妹夸自己还挺得意的,听到后来不由得暗暗叫苦。

    赵刚不知道大宝心里的小九九,当着姐姐姐夫的面夸起了大宝:“大宝今年十岁了吧,瞧这个头这身板,就说是十三四别人也都相信。今早在地里做事特别勤快,力气都快赶上我了。”

    大宝平生听不得一句好话,被舅舅这样说一通心里乐得开了花。再听到妹妹在一旁附和,头都晕的不知身在何处了。

    所以吃完饭后,大宝忍住了出去玩的欲望,像个“男子汉”似的跟去地里做事了。

    周小云在家里收拾碗筷刷锅刷碗扫地,顺带把剩下的米饭倒给了“劳苦功高”的母j们吃。

    只听她一边喂j一边嘴里喃喃自语:“快来吃啊,吃饱了多下点蛋,咱们能炒j蛋吃。”

    估计若母j能听懂她说话的话,绝不会这样一拥而上上蹿下跳你争我抢吃的那么欢了。

    下午周小云又送了一趟开水去地里,大宝挥汗如雨早渴得不行了,跑过来连喝几大口。接受着妹妹的崇拜目光,实在不好意思半途走人又回去再接再厉。

    周小云特意带了提篮来,她可没忘记学校还布置了一提蓝麦粒的勤工俭学的任务呢!地里收割过的地方稀稀拉拉的掉了些麦粒,间或还能捡到饱满的麦穗。不一会儿,周小云就捡了小半提篮。

    这时,大宝才想起要交一提蓝麦粒的事,也跑过来和妹妹一起捡起来。

    周小云见大宝满头大汗的样子有些心疼:“哥哥,你要是累了就去歇会吧。我来替你捡一提篮的麦粒。”

    大宝晒的黑红的脸庞笑嘻嘻地:“没关系的,大丫,捡麦粒也不需要花什么劲,咱俩一起捡。我要是累了我就去坐田埂边喝水休息。”

    兄妹俩有说有笑的,边捡麦粒边聊天。等一提蓝满了,大宝自告奋勇的拎着提篮把麦粒倒进了口袋里。看来,若把自家这几亩地捡完也能捡些粮食呢!

    回家倒麦秆的周国强又拉着车来了,车上多了两个在家呆不住的小淘气硬要跟着来。小宝跳下车,就奔着哥哥姐姐跑过来,非要帮忙。

    等二丫再歪歪扭扭跌跌碰碰地过来,捡麦粒大军正式成立了,成员四人即周家兄妹四人,事情不重边做边玩。一下午,周家的麦地里的说笑声都未停过。

    第五十一章 麦假(二)

    小宝和二丫吃饱了,周小云吩咐两人就在家里待着不要到处乱跑,自己跑到地里去喊大人们回来吃午饭。

    等到了半路,正巧碰上了拉着平板车的周国强,再伸头一看,大宝正在平板车后面推车呢。

    周国强没舍得用三轮车拉麦秆,三轮车还留着放猪r呢。他借了老大家的平板车来拖麦秆,一车高高满满的麦秆重倒是不重,周国强一个人游刃有余,后面大宝装模作样的帮着推其实根本没出什么力。

    不过今天大宝表现良好,在地里帮着做了半天的事没有耍滑偷懒,得到了高度赞扬。这时近天中了,肚子饿的咕咕叫,见周国强往回运麦秆假装要帮忙也跟着回家来了。

    周小云告诉周国强一声:“爸,饭菜都做好了,你们回家就盛了吃吧。我到田里去喊舅舅和妈妈。”

    “等他们回来一起吃吧,我到家后还要把平板车掀了把这些麦秆弄到院子里。估计等你妈和你舅舅回来,时间刚好差不多。”周国强说完就拉着车走了。

    周小云一溜小跑到田里,到了田边看见妈妈和舅舅正坐在那喝茶。等气息平稳下来,周小云放声喊:“妈妈,舅舅,回家吃饭啦!”

    赵玉珍听后拉着弟弟的手站了起来,也没什么可收拾的,把镰刀就放在地里留下午来继续用,拿起水壶三人就一起回了家。

    到家后,周国强正好也忙完了,招呼着小舅子洗手吃饭。

    周小云把r和萝卜盛在大海碗里端上了桌,想想又觉得一个菜太单调,征得赵玉珍同意后,又去打了五个j蛋快速地炒了一盘。

    周国强拿出一瓶打来的散酒要给小舅子倒上,赵刚连连摆手:“二哥,咱们下午还得接着做事,这酒就别喝了,直接吃饭吧。早点吃完早点去,这几亩地的活可不轻。”

    周国强想想也是,吩咐赵玉珍盛米饭来。

    赵刚吃着香喷喷的萝卜烧r赞口不绝:“姐,这菜真是大丫做的吗?真看不出来,手艺还不错。”

    赵玉珍笑着又给赵刚添了碗饭:“可不是吗?这两天忙收麦子,大丫可帮了大忙了。”

    大宝本来低头猛吃r,听赵玉珍使劲夸妹妹心里有些不乐意了,故意咳了一声挺起了胸膛。

    正忙着和弟弟说话的赵玉珍没留意自己漏夸了大宝惹来大宝的不满,周小云就坐在大宝的旁边可是看的一清二楚。

    周小云存心给大宝穿穿“高木屐”,大声地向舅舅说:“舅舅,你好久没来咱家了。我告诉你,大哥现在可是咱家最肯做事的了。你看,今天上午大哥在地里帮了半天忙回来都没说声累。刚才还悄悄和我说下午再去呢!”

    下午再去?

    大宝逞强了一上午,正打算着下午就去找伙伴玩呢。先听妹妹夸自己还挺得意的,听到后来不由得暗暗叫苦。

    赵刚不知道大宝心里的小九九,当着姐姐姐夫的面夸起了大宝:“大宝今年十岁了吧,瞧这个头这身板,就说是十三四别人也都相信。今早在地里做事特别勤快,力气都快赶上我了。”

    大宝平生听不得一句好话,被舅舅这样说一通心里乐得开了花。再听到妹妹在一旁附和,头都晕的不知身在何处了。

    所以吃完饭后,大宝忍住了出去玩的欲望,像个“男子汉”似的跟去地里做事了。

    周小云在家里收拾碗筷刷锅刷碗扫地,顺带把剩下的米饭倒给了“劳苦功高”的母j们吃。

    只听她一边喂j一边嘴里喃喃自语:“快来吃啊,吃饱了多下点蛋,咱们能炒j蛋吃。”

    估计若母j能听懂她说话的话,绝不会这样一拥而上上蹿下跳你争我抢吃的那么欢了。

    下午周小云又送了一趟开水去地里,大宝挥汗如雨早渴得不行了,跑过来连喝几大口。接受着妹妹的崇拜目光,实在不好意思半途走人又回去再接再厉。

    周小云特意带了提篮来,她可没忘记学校还布置了一提蓝麦粒的勤工俭学的任务呢!地里收割过的地方稀稀拉拉的掉了些麦粒,间或还能捡到饱满的麦穗。不一会儿,周小云就捡了小半提篮。

    这时,大宝才想起要交一提蓝麦粒的事,也跑过来和妹妹一起捡起来。

    周小云见大宝满头大汗的样子有些心疼:“哥哥,你要是累了就去歇会吧。我来替你捡一提篮的麦粒。”

    大宝晒的黑红的脸庞笑嘻嘻地:“没关系的,大丫,捡麦粒也不需要花什么劲,咱俩一起捡。我要是累了我就去坐田埂边喝水休息。”

    兄妹俩有说有笑的,边捡麦粒边聊天。等一提蓝满了,大宝自告奋勇的拎着提篮把麦粒倒进了口袋里。看来,若把自家这几亩地捡完也能捡些粮食呢!

    回家倒麦秆的周国强又拉着车来了,车上多了两个在家呆不住的小淘气硬要跟着来。小宝跳下车,就奔着哥哥姐姐跑过来,非要帮忙。

    等二丫再歪歪扭扭跌跌碰碰地过来,捡麦粒大军正式成立了,成员四人即周家兄妹四人,事情不重边做边玩。一下午,周家的麦地里的说笑声都未停过。

    第五十二章 “六一”节的汇演(一)

    麦子收了五天后总算全部收完了,赵刚在姐姐家吃了顿丰盛的晚餐喝地醉醺醺的回家去了。

    忙碌了几天的周国强和赵玉珍事情还没结束,接下来脱麦粒晒麦子装粮囤堆麦秆还有一大堆子事。不过,这些就可以慢些带着做了,不像收割麦子那么赶时间。

    收麦子期间,猪r生意比平时还好些。周国强一算账乐的合不拢嘴,和赵玉珍合计着再去收猪能多收两头放家里。

    周小云和大宝去学校时一人带了一提篮麦粒,估计乔校长收了这么多麦子拿去卖了也能给教师们多改善点办公条件。

    生活一切都有条不紊向前进行着,转眼间一个多月过去了,六一儿童节快到了。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乔校长发愁的时候:县里教育局总会在这时候搞一个文艺汇演,像这样的乡下学校哪有什么孩子能拿得出手呢?前年找了个孩子去唱革命歌曲,不过是差强人意。去年勉强排了一个舞蹈,学校为此还出钱给孩子做了套衣服,可惜和城里学校五花八门的节目比起来实在是寒酸。今年又该怎么办呢?

    等方文超来主动找乔校长说准备让周小云去参加文艺汇演时,乔校长高兴得一拍大腿。先是细述往年学校面临六一汇演的窘状,再滔滔不绝地赞扬了年轻的方文超一通,什么“慧眼识人才”啦,“名师出高徒啦”一大堆赞扬和马p劈头盖脸的往方文超砸去。

    刚毕业不到二年的方文超哪里见过这阵仗,早被“老谋深算”“老j巨猾”的乔校长拍的头晕目眩。当下就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带着周小云去县城参加汇演并且一定拿个奖回来。

    年轻人就是有工作的激情啊,乔校长目送方文超的背影嘴咧到了耳朵边。不过,刚才拍自己的大腿也太用力了,那个疼呦!

    一把老骨头都快被拍散了,都怪自己太激动,估计有五指印了。

    等出了校长办公室,方文超发热的头脑才稍微冷静下来,迷糊的想起自己好像答应了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

    一定要在全县小学的文艺汇演上获奖?这哪里能打包票呢?

    全县小学少说也得二三十所,一家学校一个节目那数字就不少了。那时分设一二三等奖是没错,可是获奖总数绝不超过一半,一、二等奖基本被县城小学包揽,三等奖也是不容易的事情呢!

    方文超当然觉得周小云不错,不然也不会去自告奋勇毛遂自荐了。可是他毕竟毕业不久还是个菜鸟,从没有见过类似的阵仗。一时也摸不清各家学校的表演水平,若是周小云无功而返到时怎么向满心期盼的校长交待啊!

    前思后想了半天后,方文超特地去找了周小云来,跟她说了再过三天就要去参加县里的比赛且一定要获奖回来。不管怎么说,事情已经到这份上了,只能往前走也没有后退的道理,只能尽力而为。

    周小云听了方文超说的话有些傻眼了,她可没有想到这事情这么慎重。

    说来她前生根本没参加过什么文艺活动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参考,她练吹口琴大半年了,自我感觉吹的不错,可是“一定要拿奖回来”这个目标也太高了。若是表现不好砸了场那岂不是辜负了一直苦心栽培自己的方文超和殷殷期盼的乔校长了吗?

    一直没把这件事看的怎么重要的周小云这时可有点慌了:“方老师,我可不敢打包票一定会获奖。人家城里学校一定有很多好节目,我……”

    心里没底的方文超这时在周小云面前表现得很有信心,怎么着也得给周小云鼓鼓气:

    “放心吧,周小云,你练的这么认真刻苦吹的那么好,要对自己有信心才行。我告诉你实话,你学乐器比我有天赋多了,我当时十来岁学的口琴,学了两年也不过和你现在差不多的水平。再说了,县城学校咱不跟他们比,这么多农村学校不见得比咱们强。我相信你到时一定会大放异彩。大胆的去,方老师对你有信心。”

    说着说着,方文超也开始定下心来。不管周小云怎么懂事现在还不过是个一米二多的七岁孩子,这时候得在她面前表现出信心来。若自己都乱了阵脚周小云还不更慌了。

    听了方文超鼓励的一番话,周小云稍稍放下心来,心想苦练了这么久是骡子是马得拉出去溜溜才知道。有什么好怕的,自己都是多活一回的人了,还怕这样的“小事”么?

    给自己做好了心里建设后,周小云又在方文超的指导下练了好一会儿,等天快黑时才让她回家了。

    临走时,方文超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拉住周小云嘱咐她到临走的那一天穿的好一些。他没好意思直说周小云穿的都是偏大的旧衣服,这样的打扮可太寒酸了。

    周小云一点即透,朝自己身上的花褂子和黑裤子看一眼,的确是太“朴素”了,这身衣服上学在家穿还行要是出去表演时还穿着那就太不像样了。最少也得穿件漂亮点的新衣服啊!

    看来今天得回家和妈妈好好商量商量,周小云一边想着怎么和父母说一边走回了家。

    第五十三章“六一”节的汇演(二)

    到家时天基本黑透了,赵玉珍五点多钟时就做好了晚饭,可是久等不见周小云回来。她留了点饭在一边给周小云,一家人都已吃过了。

    周小云刚一进家门就被赵玉珍责备了一通:“大丫你今天做什么去了,怎么到现在才回来?一家人等了你半天没等到人,饭都吃过了。”

    周小云乖乖答道:“我被方老师叫去说了点事情,结果说完后才发现天都黑了,我跑着回来的。”

    赵玉珍数落了周小云两句,然后把收在旁边的饭端了出来。周小云心里暖洋洋的,老妈刀子嘴豆腐心哪!

    周小云肚子确实也饿了,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大碗里是周小云最爱吃的面条,不是挂面而是手擀面哦!做手擀面赵玉珍很拿手,只不过平时忙很少做。今天有了空闲做了来给孩子们解馋,用了骨头汤来下面条,香的很。

    周小云哧溜哧溜的吸面条,最后把汤都喝光了。

    文艺腔点说,面条里有股母爱的味道什么山珍海味也比不了啊!

    周小云以前总觉得自己是家中兄妹里最不起眼最不被父母喜爱的那个,现在想来自己曾经的怨愤似乎太过武断。

    灯下赵玉珍尚年轻的脸上尽是关爱,为什么自己以前从未曾留意呢?

    周小云这一瞬间心里掠过了历历往事,五味杂陈百般滋味只有自己知晓。沉醉于回忆中的周小云甚至没有听见赵玉珍在说什么。

    一连喊了几声女儿都没应,赵玉珍有些奇怪。明明大丫眼睛在看着自己呀,怎么自己喊她好多声了她愣是不答应呢?

    赵玉珍用手在周小云眼前晃了几下,周小云这才惊醒过来:“妈,你在叫我?”

    赵玉珍又好气又好笑,很久没见到周小云迷糊可爱的模样了:“我都叫你多少声了,你才听见哪,这都想什么呢?”

    周小云觉得这是沟通的好机会,乘机把方老师教她学吹口琴并让她参加比赛的事情说了出来。其中学口琴过程中的辛苦练习轻描淡写一带而过,重点强调了文艺汇演的重要性和给她购买新衣服的必要性。

    赵玉珍听说方老师要亲自带女儿去县里比赛直觉这是件大事,连忙把丈夫周国强喊过来,让周国强拿个主意。

    周国强和赵玉珍一样感到不可置信,用崭新的目光打量自己这个七岁的女儿。

    白净清秀的一张小脸咋看之下似乎和别家孩子没什么不同,就是那双大眼睛特别的水灵沉静,让人看出这女孩子的聪明灵气,嘴角微翘不笑也带着笑意此刻正抿着,有种沉着坚毅的感觉。

    细细打量后,周国强觉得女儿和以前似乎有些不同,至于到底哪儿不同又说不清楚。最后他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女儿长大了性格也跟着变了,变得不像幼儿时期的内向懦弱。

    不过,不管怎样这种变化是在往好的方向进行,就这点来讲周国强还是很满意的。他虽然在外整天忙碌,但是不代表他对家里的事情一无所知。

    自家女儿里里外外都能帮上忙成了妻子的得力助手这还是知道的,尤其是还会照顾弟妹会做饭,这样的孩子方圆十里也找不出第二个来。

    周国强想到这儿不免有些得意,再想到女儿就要去县里参加什么比赛了,更觉得面上光彩。他对女儿提出的要求给予了肯定:

    “他妈,孩子去参加比赛是件好事情,代表着学校去的哩。嗯,我看得穿的漂漂亮亮的,明天星期六不逢集家里事情也不忙,你在家呆着,我带着大丫进城到商场里买身好看的衣裳。把咱大丫打扮成一朵花去比赛。”

    周小云喜出望外,她原本想着到逢集时买一件裙子就行,没想到爸爸如此慷慨要带她进城买身好衣服。

    周小云记得自己小时候可是除了过年过节很少有新衣服穿的。

    这真是意外的惊喜,谁不愿打扮的漂亮点呢!

    赵玉珍有些心疼钱,商场里卖的衣服该有多贵啊!哪是农村人买得起的。但是女儿这么有出息做父母哪有不高兴的。现在家里经济比以前宽裕不少,不至于因为衣服贵点就买不起。再者现在是夏天,一条裙子能贵到哪去?

    想到这儿,赵玉珍释然,便答应下来。

    第二天,吃过了早饭,周国强骑着自行车带着周小云去了县城。

    临走时,大宝闹着也要跟着,被周国强扬起的巴掌吓的跑了老远。

    大概骑了一个多小时,县城到了。周国强骑了这么长时间的车累的汗淋淋的,这时见到了宏光商场,便停车让周小云下来。把车支好后带周小云进了商场。

    宏光商场一共两层楼,每层楼有二百多平米,算得上是县里规模最大的商场了。

    这时候商场还属于国有企业,卖东西售货员都是商场里的员工,一个个坐在那打毛衣聊天还有几个在吃瓜子,见有客人来也没见站起来,等人看中了东西才去开票收钱。

    周小云不由得怀念起后来专卖店服务人员的热情。

    、

    第五十四章 “六一”节的汇演(三)

    周国强逛商场的次数寥寥可数,上次来的时候还是几年前老三家的儿子满岁了和妻子来买礼物,他想着难得来一次干脆好好逛逛。

    先到卖电视的柜台转了一圈,这时电视机有三大品牌“熊猫”“长虹”“康佳”,其中“熊猫”牌的黑白电视机质量最好也比稍贵一些。

    周国强看了看标价,这时做了几个月生意兜里已经有了一点钱的他不会对以百为单位的钱感到那么难以接受了,不过十四寸的黑白电视机居然卖到了二百多还是让周国强感到咋舌了。

    家里的房子盖好了一定要把这个搬一台回家,周国强这样想道。

    作为一家之主作为一个父亲,他为自己的孩子过的不如别家孩子感到难过惭愧。而自家两个兄弟过的都比自己好这让他心里颇不是个滋味,但是这种复杂的感情他很少表露出来,即使在妻子赵玉珍面前他也从不提。

    其实,谁不想让孩子过上好些的日子呢?大宝小宝整天闹着看电视,他当面斥责孩子背地里埋怨自己,他也想满足孩子的要求可是没钱也没办法。

    这三个月来卖猪r生意渐渐上了轨道,回头客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好挣钱越来越多这又让周国强对未来有了信心。等着吧,孩子们,最多明年爸爸就来搬台电视回家。

    周国强默默下了决心最后看了电视机一眼,就拉着周小云再去看别的柜台。

    先看了成人衣柜,周国强一眼相中了一件衬衫,笔挺的领子雪白的袖头看着都很帅气,再一看价钱,哗,四十!

    周国强立即打消了让营业员拿件给他看看的念头,又去看女装。

    这时夏装都已上市,花花绿绿的各式短袖衫长裙短裙短裤,周国强本想着给一年忙碌到头的赵玉珍带上一件,可惜看看价格都太高了。虽说身上特地带了八十块钱,可周国强没忘了今天来最重要的事情是给女儿买一件好衣服,只好做罢等最后看剩多少钱再说。

    这样父女俩边走边逛终于走到了二楼的童装童鞋柜台。

    这个柜台挂了不少孩童的衣服,周国强一眼看中了一件大红色的带花边的裙子,示意周小云看看是否喜欢。

    周小云看了两眼就摇起了头:“爸爸,这件衣服颜色太深了,夏天穿觉得怪热的。还是找件素净点的吧!我看那件浅蓝色底带些白花的就挺好看。”

    周小云一来就看好了这件浅蓝色的裙子,很雅淡素净正是她喜爱的颜色,款式也很简单但是胜在大方得体,出入什么样的场合也不至于失礼。

    周国强让营业员拿来给周小云试了试,周小云躲到柜台里边用一米多高的柜台挡着快速地换了衣服,好在现在年龄小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只不过心里有种别扭感。

    等换好了裙子的周小云扭捏的钻出柜台站到周国强的面前,周国强顿时眼前一亮。

    很少穿新衣服的周小云穿上了这条浅蓝色的裙子亭亭玉立像朵小花让人怜爱,连营业员都连声称赞穿的漂亮。

    周国强问了下价格,二十八!贵了点,不过这料子软软的滑滑的看起来就是好布料,做工也很精致,尤其是裙角的绣花很雅致,就连不识货的周国强都觉得这衣服值这个价。

    周国强付了钱后又替周小云买了双鞋子,周小云乖巧地挑了一双白色塑料凉鞋,才几块钱是童鞋柜里最便宜的一种。

    好了,大功告成,周国强摸了摸身上剩下的钱,狠狠心又替大宝买了一身运动汗衫和短裤,带弹力的很适合好动的大宝夏天穿。想想还得给小宝和二丫带点东西,就又去给小宝和二丫一人买了双凉鞋。哪个孩子都是父母心头的宝啊!

    最后下楼到女装柜给赵玉珍买了件短袖衬衫,的确良的薄布透气凉快赵玉珍向往已久了。

    等一切买完了已经中午了,周国强估摸着周小云该饿了,带着周小云到了商场旁边一家小饭馆里叫了两份米饭,询问周小云想吃什么菜。

    周小云当然很清楚周国强用了多少钱,今天一天花出去的钱够辛苦的父母忙活大半个月了,周小云看了都替心疼。这时哪还舍得点贵的菜,忙说:“爸爸,炒个土豆丝给我吃吧,我最爱吃土豆丝了。”

    周国强有些心酸,依着女儿的意思点了个炒土豆丝,看女儿大口大口吃的很香才觉的心里安慰了些。

    等下午回到了家,孩子们人人有新衣服或新鞋子穿皆大欢喜,大宝当时就把短袖远动衫和短裤穿到了身上,镜子照了左一遍右一遍别提有多喜欢了。小宝和二丫也把新鞋子穿到了脚上,美的不行。

    周小云把自己的新裙子和新鞋子收好等后天去县里再穿,她躲到屋里继续去练吹口琴了。既然父母都知道了比赛的事情她也就没有遮遮掩掩跑到背地练习,就在家里练了起来。

    悠扬的琴声把大宝和小宝二丫都吸引了过来,在旁边不管能不能听的懂都不肯走了。

    赵玉珍没有想到周国强还给自己带了衣服,一边抱怨丈夫乱花钱,一边美滋滋的穿起了新衣服。照镜子一看年轻漂亮了许多,赵玉珍脸上有掩不住的笑意。

    第五十五章 “六一”节的汇演(四)

    星期一早上,方文超带周小云坐车去了县城。

    乔校长笑眯眯的来送行,嘱咐方文超要把周小云安全地带去带回,方文超一口答应下来。乔校长又和蔼的面向周小云:“周小云,你今天去不要紧张要好好表现知道吗?”

    周小云听话的点了点头,今天她穿上了从商场里买来的新裙子和新凉鞋,将头发编作了两条麻花辫垂至胸前,看起来很白净很秀气很水灵。

    这样的周小云哪里还像乡下泥孩子,说是城里长大的女孩子也没有人会怀疑。

    教育局主办的活动放在了县城实验小学的礼堂里,实验小学占地不小有几栋四层的教学楼,环境比起乡下小学强的太多了。到了实验小学后,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有着前生记忆的周小云自然不会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丫头那样东张西瞧,不过她还是对这所听闻已久的老牌学校很好奇的。

    她跟在方文超身后向礼堂走去眼睛朝四周张望,不少学生正在外活动,活动内容和乡下孩子差不多也就是踢踢毽子跳跳皮筋,不过城里小学的孩子们明显穿着打扮要好多了。

    他们好奇的看着学校里突然多出来的人群,不过也只是好奇的看看而已没有孩子围过来凑热闹。

    这要是放在乡下,恐怕早围着礼堂里三层外三层,周小云想到这嘴角浮起了微笑。

    到了礼堂里,方文超让周小云坐在前排的演员席上等着自己跑到了前面去抽签。这时表演节目的顺序是现场抽签决定的,这上场顺序很有讲究的。

    太过前面了不好,评委打分很容易打低;可在末尾就更糟,太多节目演下来早看的麻木了,哪还有欣赏的心思。

    最理想的当然是排在中间靠前一点,一共二十多个节目等气氛热起来第十来个上场是最好的。

    周小云左右都坐着来比赛的孩子,左边几个位置坐的一群看来是跳舞的,穿着纱裙都在十一二岁左右,听她们叽叽喳喳的周小云知道了这是城里一所小学的学生。

    右边坐着的是个和她差不多大的女孩子,这个女孩子手里拿着把二胡打扮的很漂亮时髦,头发高高的盘起像个小公主,脸上还化了妆很鲜亮,身上赫然穿着一件大红色的带花边的裙子。

    周小云觉得眼熟不由得多看了两眼,这一看终于想起来了:这不是周国强带到她去买衣服时先看好的那一件吗?怪不得似曾相识,幸好当时她没看好不然今天穿着同样的衣服上场多别扭啊!

    周小云的频频注视让这个女孩意会错了,以为自己太漂亮太惹眼了,有些得意地和周小云来攀谈:“你也是来表演节目的吧,你是哪个学校的?”

    周小云本不想多事可是人家开口问了也不能不答:“我来自兴旺小学。”

    这女孩脸上浮现了一丝轻蔑:“兴旺小学?这是什么学校啊,听都没有听过呢,是乡下小学吧。我就是这个学校的,是实验小学的学生。”说到“实验小学”几个字,女孩有些骄傲的挺了挺胸膛,有种城里学生的优越感。

    周小云矜持地笑笑不吱声了。跟这样的人有什么可说的,早知道第一句就不应该搭理她。

    女孩自顾自的说下去:“我叫秦雪,今年八岁一年级了,我待会要表演拉二胡,你呢?”

    周小云叹了口气,真是没眼色的,没看出她这个乡下人不想理她吗?一看就是娇惯的城里小大姐:“我叫周小云。”识相了吧,别来和我说话了。

    可惜她的愿望上帝没接收到,秦雪又在喋喋不休了:“你一会表演什么?你手里什么也没拿是不是准备唱歌啊?”

    口琴在方老师手里呢,不过这不需要向她交代吧,她们还没熟到这个地步吧。

    含糊的答应了一声,正好方文超抽完签过来了,他笑着说“咱们手气不错,第二十个出场,不用着急慢慢欣赏节目,最后再压轴。”

    其实,方文超心里很沮丧,手气也太坏了,怎么抽到了倒数的签呢?这可是最不讨好的次序,可是在周小云面前哪里能表现出这种情绪来,只得强颜欢笑让周小云放心。

    周小云装作什么也不懂跟着高兴起来:“那好,我就先看节目。肯定有好多精彩的节目,我还没参加过这样的活动呢,今天要大开眼界了。”

    旁边秦雪的老师也过来了,很巧的是秦雪的签是十九号,刚好在周小云的前一个。

    秦雪对自己在倒数几个上场有些不满意,撅起了嘴。看周小云笑的开学样子很刺眼,故意说的声音很大让周小云听见:“真是笨,倒数上场最不好了,向来不容易拿到高分,不知道高兴个什么劲儿。”

    方文超也听见了有些尴尬,周小云直当没听见让方文超坐了下来。

    秦雪见人家没搭理她自己讨了个没趣也有些悻悻然,和自己的老师聊天去了。

    不一会儿,一男一女两个主持人上来说了一大堆官话套词,终于宣布汇演正式开始。

    节目有好有一般的,大部分是些舞蹈歌曲,有个学校别出心裁弄了几个男生表演武术赢得了不少的掌声。

    周小云看后渐渐放下心来,她原本以为都像后来电视上晚会里演的那样,现在看来也就是一般。毕竟表演的都是小学生,那时每家学校都没多少经费来排节目,所以大家水平都差不多。偶尔有出色的让人眼前一亮的多是城里小学的节目。

    时间悄悄溜走,掌声渐渐稀疏下来,评委交头接耳认真看节目的越来越少。这时,实验小学的秦雪上台表演了。她坐在台上拿出二胡,架势就挺拉风的,会乐器的小学生哪有几个啊,评委们都来了精神。

    第五十六章 凯旋而归

    平心而论,秦雪的二胡水平也就一般,估计最多也就学了一年。拉出的曲调还算熟练,但不够圆润有些刺耳的感觉。

    即使如此,一首曲子下来后观众仍然报以了热烈的掌声。怎么着也是今天难得的乐器类节目了,前面歌舞泛滥,这时有这样的节目出现倒让人有新鲜感。

    秦雪鞠躬下台后步子有些轻飘飘的,春风得意满面笑容。她看着上台去的周小云有些不屑,心想她这样的乡下孩子能表演什么好节目。

    周小云站到台上看着台下的三四百观众有些眼晕,前生自己从未在人前出过这样的风头呢?今日也算一偿心愿了,她定了定神,举起手中的口琴吹出了这几个月来练了不知多少遍的“让我们荡起双桨”。

    当悠扬的口琴声透过话筒飘散在礼堂中,顿时礼堂里安静了下来。

    这首耳熟能详的校园歌曲谁不会唱谁不爱听呢?再看台上的小女孩身着浅蓝白花的裙子雅致如朵野花,眼睛水灵的发出光彩,台下的人都陶醉了。

    一曲既闭,掌声如雷,连评委都激动的鼓起了掌。

    周小云在那一刻有种难以言喻的满足,走下台来,方文超早迎了过来。他激动的难以自持话不成句:“太棒了,太精彩了。”

    方文超的赞扬让周小云无比高兴,脸上扬起了笑容,看来拿奖不是问题。

    回位置时,邻座秦雪那难以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