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侯寺僧

后魏范阳五侯寺和尚,不知他的姓名,平常就是一直诵读《法华经》。

    当初他死的时候,暂时埋在堤下,后来又改葬,发现尸骨已枯萎,但是唯独舌头没有。

    雍州有个和尚诵读《法华经》,隐居在白鹿山中,感动了一个童子每天给他送衣服。

    一直到死他的尸体放在岩石下,尸骨都已枯干,只是舌头不烂。【原文】后魏范陽五侯寺僧,失其名,诵法华为常业。

    初死,权殓堤下,后改葬,骸骨并枯,唯舌不坏。雍州有僧诵法华,隐白鹿山,感一童子供给。

    及死,置尸岩下,余骸并枯,唯舌不朽。(出《法苑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