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混在媒体 > 第 1 部分

第 1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第一章 1…2

    引子

    现在的时间是2002年6月1日凌晨4:30分,滨海市东边的天际出现了微微的一抹红色,林枫完成了最后一次的存盘,小说《混在媒体》终于完成了,整整两个月时间,每天只睡5个小时,只是要在离开滨海市之前把小说完工。

    这是如同蛇蜕一般的痛苦,十年时间的经历,在两个月内重演一次,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欢乐一幕幕的在眼前重新浮现。这是一次重生,但愿一只美丽的蝴蝶能冲天而出。林枫的书桌上放着今天去北京的机票,对于他来说,今天意味着一次新生,他要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里去讨生活,他不知道今后将要面对的是什么,就象是他在一个传媒网站的bbs里写的一句话:也许有人会笑我的行为,但我觉得我象是一只扑火的飞蛾,即使面对的是死亡,但至少我为了自己的理想飞向了光明。

    林枫关上了电脑,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看了看在睡梦中还露出甜甜笑意的儿子,说实话,现在他最放不下的是自己18个月大的儿子,当初决定要离开滨海市时,他犹豫了许久,要么为了自己的事业去奋斗,要么就继续留在滨海市,守着一份并不高的工资和永远没有什么发展的报纸,但至少可以和儿子在一起。可是他害怕,非常害怕,怕有一天儿子问他:“爸爸,你当了这么多年记者,都写了什么文章,为大家做了多少事?”在滨海市想当个名记可太难了,这是个几乎没有新闻和不让做新闻的地方。

    说实在话,林枫这几年在滨海市的新闻圈算是干的不错了,几乎可以说是个得奖专业户,能得的奖他几乎都得过了,全国奖、省奖、市奖,可不知为什么就是没有什么成就感。终于有一天他想通了是为什么,因为他是一个虚荣心很强的人,他希望自己的每一篇文章都能得到读者的共鸣,可是滨海市是个奇怪的地方,老百姓似乎都不大读报,全省最大的一份报纸发行量也就只有17万份,尽管他们对外宣称自己有30万份的发行量,可是行内人都知道这是个欺骗客户的数字,令人最奇怪的是客户也都知道这是个虚数,可是所有的报纸媒体都还乐此不疲。当然这也不是只有滨海市才有的现象,几乎全国每一个城市都是这样。可是一个铁定的事实是在滨海市不管在哪家媒体你都不可能拥有众多的读者,而更让林枫觉得有些悲哀的是他所在的经济时报连网站都没有,他到北京去面试的时候,不少媒体看到他的文章都感到奇怪,这些写得不错或体裁不错的新闻为什么从来就没见过,连转载都没有,这在全国的媒体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林枫也争辩过,可是连他自己都觉得底气不足,一个报社连自己的网站都没有,可能吗?可事实就是如此。

    本来林枫就有心要将自己的故事写出来,可是一直也静不下心来,直到他决定要去北京发展,想到北京之前还有一点时间,不如将自己近十年的媒体从业经历写出来,让大家了解一些传媒里的故事。之所以林枫一直不敢将自己的故事写出来是因为从来没有人把传媒里的事如此明确的暴露在普通大众的面前,而且文章一出来,肯定会触到不少人的痛处,会得罪很多人,如今要走了,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还有一个让林枫出逃的原因,也是林枫一直不想说也说不出口的事,那就是他和太太聂真华之间的事。还是在几个小时之前,林枫又和聂真华做了一次爱,但是对于林枫来说那是一种痛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林枫对聂真华已经完全失去了兴趣,严格的说已经完全没有了性欲,和聂真华上床完全是完成任务,甚至连正常的勃起都很困难,要完成任务,他不得不想着另外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是他生命里的一个魔女,从认识了这个女人之后,林枫一脑子想的都是这个女人,不管什么家庭、事业,一切他都无所谓起来,他就想让这个女人开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女人也让林枫成熟了许多,甚至让他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吃醋,但所有的狂热都过去之后,林枫才知道那种爱情只不过是单方面的一厢情愿,那个女人自始至终没有真正爱过他,对于那个女人来说,这不过是一场游戏,但是在这场游戏中她才是真正的赢家。

    最后一次做a和前面几次一样,林枫是在默念着那个女人的名字中渡过彼岸。林枫一直担心的是是不是有一天会不由自主的把那个名字当场喊出来,但他又没有办法,不然和聂真华的那项例行工作就无法完成。林枫一次又一次机械的运动着,聂真华则在机器的c纵下发出快乐的呻吟声,每叫一声林枫的心就会揪一下,虽然说对于聂真华他已经可有可无了,但是传统的观念却让他无法放弃这一切,他最担心的事就是将来儿子没有妈妈怎么办,所以又一次下定决心出逃。

    不由自主的,林枫的泪水从眼眶里滑了出来,聂真华看到了,很关心的问道:

    “是不是不想走了,不想走没关系,我们还可以想别的办法,我们的生活水平比别人还高很多,要不你在家里休息一段时间?”

    林枫知道那是聂真华的真心话,他也知道聂真华至今还是对他痴心不改,而对聂真华的愧疚是从他爱上那个魔女之后,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惶惶不可终日之后,才体会到聂真华的心境,所以他对聂真华的感情也就转化成了一种补偿。林枫到后来过了很久都不知道他那天的眼泪是为谁流的,是魔女是聂真华是儿子还是自己,那时他根本不知自己每天在想些什么,只是觉得自己跌到一个怪圈之中了,他知道自己没有能力爬出来,所以只好选择离开,远离这一切,也许就能安心一点,所以他走了。

    第一章

    1

    林枫从小就和别的男孩不太一样,当所有的男孩子热衷于爬墙打鸟的时候,他却喜欢和女孩子一起去演《红色娘子军》,从小到大,他总是被人家称为特有文艺细胞的那一类。

    可是命运对林枫总是有点不太公平,明明书念的还可以,可是两次高考都不是那么如意,结果是只考了一个大专。从上大专的那年起他就再也没正经念过书,当明星的愿望是彻底破灭了,可是跟文艺沾边的事他却从来没少干。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他走上了当记者的道路。林枫至今还记得很清楚,那是一个9月的雨天,已经逃课两天的他不情愿的来到了学校,因为那天要公布实习名单。滨海市的雨一下起来总是数月不停,林枫的心情也像这雨天一下,灰灰暗暗的,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致。至于安排实习单位的事,林枫从来放在心上过,因为像这样吊而郎当的学生是不会给安排什么好的实习单位的。

    当天的名单确实如林枫所料,什么大公司什么政府机关,全没他的份,老师甚至忘了他的存在,名单里根本就没有他。直他的声音从教室的后排冒出来的时候,老师才发现居然有一个学生没有实习单位。唯一剩下的一个单位是滨海市商业广播电台,倒不是那个单位不好,而是因为滨海市职业大学的实习其实就是分配,如果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感觉良好的话,就算是分配成功了。可是滨海市商业广播电台可是纯粹要找个干活的实习生,因为他们刚开台没多久,人手不够用,想找个免费的劳动力,而按照媒体的规矩没有本科学历根本不可能当记者。

    林枫可没想那么多,能到电台去干活,是他想都没想过的事。1992年10月3日是永远也忘不了的日子,因为这是他进入媒体的第一天,也许是种缘份,他后来的太太也是10月3日出生的,这是后话。

    2

    本来以为到电台之后,干的不过是整理资料,打打下手之类的事。可是没想到的是,当他到新闻部报名之后,主任林秋却把他当成个记者来用。

    林秋看起来一点儿也不象是个电台的新闻部主任,要说她更像个要下岗的国营百货大楼的营业员还差不多。新闻是什么,什么是五个w,林枫是一窍不通,可是整个滨海市商业广播电台新闻部连主任只有三个记者,根本不够用,林枫自然就成了一个整装待发的士兵了。

    从小就爱接受挑战的林枫倒也无所谓,花了十分钟时间学会了采访机怎么用,就准备进入工作状态了。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林枫后来的新闻风格带有明显的冲劲;可是总有点底气不足,毕竟是半路出家,又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

    那个时代中国的新闻可以说还是刚刚学步的婴儿,什么华西都市报之类的还没出现,什么叫做批评报道之类的,一般人还都不太清楚,只是在摸索着走。那时候滨海市商业广播电台有一条新闻热线,这也是滨海市当年最火的一条热线,每天的电话就从来没有停过,那时大家也真的把自己当成包青天了,什么事都想管,什么新闻都想做。

    到新闻部上班的第二天,林枫就已经把自己当成新闻部的一员,也真的把自己当成了一个记者,那种飘飘然的感觉可真不错,林枫至今在梦里还时常回忆起那样的心态。

    那天的天气并不是很好,林枫坐在临窗的一张办公桌前,做着白日梦,梦想着自己成为一个名记的时候,有多少人会仰着头来看他。这种梦直到今日,林枫还在不停的做着,从来没有变成过现实。

    窗外的小雨一直下个不停,窗户有点发毛。本来滨海市10月的天气不该是这个样子,10月天的雨该是倾盆大雨,从小就讨厌毛毛雨的林枫这两天倒是一点也没感觉到不快。电话铃响了几遍他也没听见,直到林秋满身湿淋淋的冲进办公室。

    “你在干什么哪,我们要你在这里实习是要你来干活的,不是请你到这里来发呆的,如果有什么不满意或不愿意干,你就明说,我们到你们学校再找一个来。”

    林枫一下子从白日梦里惊醒过来,“主任,我,我在想……”

    “什么也不用想,要干就好好干!你家是不是在南湾区?”

    “是,怎么了主任?”

    “我这儿有一个投诉,就是在南湾区,他们都嫌太远,而且手头上又都有事没干完,你愿意去吗?”

    “愿意,愿意!”林枫就差没有一下跳起来。才第二天,就可以去采访,而且是独立采访,大概全中国的实习记者都不遇上过这种事,可居然就让林枫赶上了。事后林枫才知道,那条新闻是个硬骨头,基本上是谁也啃不动,那些老记者早就知道了,当然不愿意去。

    南湾区有不少地方是在城乡交接部,那种地方是又不象城市又不象农村,那种三不管的地界,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出新闻的好地方。那封投诉信到林枫手上的时候据说已经在市里的众多机关里游荡过了,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就是没人管。林枫看到那封信时有几分正义感油然而生,那是一份盖着七个单位公章的投诉信,反映的问题不过是当地的一个化粪池漏了,粪水流到了路面上达三个月之久无人处理。

    林枫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呢,我们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要为老百姓解忧才对。念了十几年书,生活在一个相对单纯的世界里,当然无法想象还有这样的事存在,对于林枫来说,应该是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的,他没想的事,今后他要遇到的事多数都没那么阳光了。

    到南湾区的路相对于滨海市这样的中型城市来说是相当远的,而且这两天又下雨,路不是很好走。林枫骑着那辆除了铃不响,哪儿都响的自选车赶到现场的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家家户户都点上了灯。当时的心情,林枫到现在想起来还会情不自禁的笑出声来,那时他是把自己当成了微服私访的包青天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章 3…4

    3

    那是一个有着20多幢楼的小区,被粪水淹着的那幢楼是七个单位共用的单元楼,来接待林枫的居然是市罐头厂的厂长李修正,这个老头后来还真成了林枫的好朋友。

    “你来看看,我们这儿都成了什么样子。”李修正一面带路一面就开始介绍情况。

    那个样子确实有些惨不忍睹,整幢楼被粪水包围着,10月的滨海市气温高达三十六七度,月份可达39度,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了整整三个月时间,让人无法想象。

    “老李,你又在和谁发牢s了?”

    “老张,干什么去?”

    “倒蚊子去?”

    倒蚊子?这说法让林枫有几分奇怪,蚊子用倒?当他看到老张的垃圾袋里装了有几百只蚊子只后,嘴就再也合不上了。

    “我们每天都要用居委会发的一种专门杀蚊子的药来杀一次蚊子,不然晚上根本就不要想睡了,三十多度我们还得关紧门窗睡觉(那年月居民家里还没有空调),这场面你见过吗?杀死的蚊子,每天几乎都有这么多。”

    林枫简直不知该怎么回答才好,“你们这没人管吗?”

    “有人管还会这样子吗?我们不知反映了多少回了,可就是没人管,环卫处的人说这里的厕所的化粪池不归他们管,这里是算先锋村的。可先锋村说,我们根本就没有这笔经费,管不了,何况你们住的是单元楼,又不是我们村里的居民。我们求爷爷告乃乃,最后把要求都降为只要谁帮我们弄一台抽水机,把粪水抽掉就行了,可这皮球踢了整整三个月,我们还得生活在这里。”

    “你们罐头厂不能出点钱来解决这个问题吗?”林枫多少有些不解。

    “唉,我们连工资都发不出来,还有钱干这个,我们向上级不知反映了多少回,这样的环境很快就会影响到我们罐头厂的生产车间,到时候滨海市老百姓吃的就不知是什么了。”

    从外面通向这幢楼的路是不知从那找来的几块长木板,走在上面的时候真要有几分技术,一不小心会掉到粪水里去,出来的路上尽管林枫小心翼翼的,可还是一不小心,一脚踏到了粪水里,整只鞋都泡进粪水里。当时林枫心里想的事就是如何救这些居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出来的路上,李修正拿了一个信封给林枫:“这是我们小区居民的一点心意,你收下。”林枫十分诧异,“这是什么,我们的工作就是帮你们解决问题,不要搞这些花样吗?”

    在林枫的坚持下,李修正收回了那个信封。可要想把问题解决可不是那么容易,他一共发了七组报道,从先锋村到南湾区政府到市建委,不知跑了多少趟,以至于有人都在怀疑林枫到底收了多少好处,好在后来在林枫的努力下,小区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可第一次的采访也给林枫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一脚粪水,一个红包。

    为这些事,林枫想了许久,为什么这么小的一件事,竟然三个月时间没有人帮助解决?为什么新闻都曝光了,林枫把这事当成自己的事,跑了一个多星期才解决?为什么整个小区都凑不出钱来租一台抽水机,却有钱给记者打红包?

    林枫带着许多不解走上了新闻之路,但他也下定决心,以后要做一个不收红包的记者。

    接下来的日子,林枫努力要做一个记者。每天都是最早出现在办公室时,他的新闻上稿量超过了任何一个正式记者。工作是林枫最大的乐趣,可是有一天,台长突然找到了他,对于他来说这可是破天荒的事,到台里实习一个多月了,他连台长长的什么样子都没见过。

    台长的办公室比林枫的办公室好多了,那才叫豪华。三十多平米的大屋子里只有他一个人办公。台长是个50岁左右可爱的胖老头。这是台长最初给他留下的印象。

    “陈台长,您找我有事?”

    “你就是新闻部的实习生小林,听说你最近干的相当不错,以后要多努力。不过,你不要忘了你还不是正式记者,只是实习生,明白吗??”

    林枫的脑子嗡的一声就大了。

    “年轻人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行,好好努力,争取毕业以后留在我们台里。”

    林枫回到办公室,心里特别难受,自己干了那么多事,竟然得不到一点肯定,还被人认为不注意自己的身份?

    窗外的树黑绿黑绿的,南方的树几乎从不落叶,可那种颜色让人觉得特别压抑。同学们的工作基本上都定了下来,可是自己的工作还八字还没一撇。留在商业台,那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林枫心里十分有数,尽管台里说的很好听,可是文凭就是一道门槛,是林枫永远无法逾越的一道鸿沟。

    家里帮林枫找了好几份工作,可林枫都回绝了,他想成为电台的记者,如果有可能,最好成为主持人,林枫对自己的普通话特别自信,在这个南方的城市里,他完全有能力成为一名主持人的,可现在,一切都是未知数。

    整整一个上午他都在发呆,直到快吃午饭时,隔壁办公室的张主任走过来,看到林枫正在发呆,问了一句,“想什么呢,小林?”

    “没什么。”

    张主任转身正要走,忽然又想起了什么,“小林,你是不是滨海市人?”

    “是啊,您怎么想起问这个了?”

    林枫不解的问。

    “我们下午有一档游戏节目,想找一个会说本地话的嘉宾,你的本地话说的怎么样?”

    林枫一直想成为主持人,他所自信的是他的普通话,可没想到的事第一次有机会上直播台,居然是让他说滨海话。可是机会不可能每天都有,林枫的滨海市话其实说的并不好,他小时候是在北方长大的,然而面对这个机会的时候,他不得不违心的说,“没问题!”

    整个中午林枫的脑子都特别乱,他有些搞不清自己的位置了。如果被听众听出自己的滨海市话说的不地道,那台里会对自己有什么样的评价,搞不好连这次实习的机会都要泡汤了。

    忐忑不安的心情一直伴随着林枫。

    4

    下午三点整,林枫终于坐在了直播台前,戴上耳机之后,趁张主任没注意,林枫狠狠的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以确认是不是在做梦。

    一个小时的节目真的很快,林枫还明白是怎么回事,节目已经做完了。下了节目之后,林枫处于极度亢奋状态,见人就傻笑。很难用语言来形容这种感觉,没有当成明星,可是当主持人还是有点明星的感觉的。

    人生有的时候就是充满着让人无法想像的冲突和变化,林枫的一生是因为一个电话而转变的,这是下午5点钟的事。当时办公室里只有林枫一个人,突然有人打进电话说有劫机案发生。林枫的脑袋嗡的一下就大了起来。

    “你再说一遍!”

    “发生劫机案,3点钟从杭城飞到滨海市的班机被劫持到了台湾。”

    该怎么办?林枫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唯一的办法,找台长去。这时林枫感到无比的刺激。台里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怎么报道这一事件。

    “我可以参加吗?”林枫怯生生的问台长。

    “为什么不参加呢?你要是不在办公室接到这个电话,我们就一点消息都没有了。”陈台长回答说。

    其实当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两个记者根本就没通知到,实际上能到现场的记者也就只有新闻部主任林秋和林枫两个人了,这是林枫事后才知道的,也就是上天注定要让林枫当记者,才会给他这么个机会。

    人们总是说,记者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一个种人,尽管说法有点偏激,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确实如此。

    会议是在一种极为紧张的气氛下召开的,陈学武台长表现出了几乎与当年的新闻环境极不相衬的一种敏感,因为那年月除了新华社和央视几乎没有什么人做过这样的新闻。

    “就现在的情况,我做如下的安排,今晚的娱乐节目照做,但主持人换成陈锋,他是播新闻的,而且敏感性强,一路热线专门留给前方记者,两个当班编辑不准离开导播间。林秋、林枫到机场去,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发回一手消息。这是我的手机,你们带到现场用来发新闻。所有人只听我一个人现场协调,报道一定要尊重事实,有任何问题直接向我本人汇报。出发。”

    全程直播报道劫机案全过程,这在大陆的媒体里绝对是第一回,就在林枫出发去机场的路上,台里也是最紧张的时候。副台长郑友斌出现在台里。

    “全程直播劫机案,老陈,你疯了吗?不知道我们的新闻报道纪律?”

    “我怎么会不知道?但是首先我们是新闻工作者,听众既然收听我们的节目,他们就有权从我们的电台得知第一手的新闻资料!”

    “出了问题谁来负责?”

    “当然是我,还有谁?我认为我们这样做没有错。如果宣传部有什么责难,我一个人来承担。”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5…6

    5

    陈锋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的新闻专业,做这种类型的新闻是他梦寐以求的事。就在台长和副台长争执的时候,他已经跑到录音间做晚上新闻直播的标头了。6点整,人们和往常一样打开收音机,收听滨海市商业广播电台的节目。这是一个刚刚改成直播的电台,也是中国新闻改革的第一步,自然吸引了众多的听众,电台也出现了改革开放以后收听率最高的一个电台。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陈锋,你们一定很奇怪,今天晚上的《黄金娱乐城》怎么换成了我在主持。现在报告大家一个消息,从杭城飞到滨海市的t2576航班于今天下午4:25分证实被劫持到了台湾,据本台收到的最新消息,该飞机目前已经降落在台湾桃园机场。本台记者林秋,林枫已经赶到了滨海市机场,将为大家发回一线报道。本台今晚的节目将正常播出,随时c播劫机案的最新消息,请大家注意收听。”

    消息一经发出,整个滨海市都轰动了,人们都在互相询问究竟发生了什么。商场里的收音机突然热销了起来,很多年都没看到过这样的场面了,人们手中拿着收音机,三五成群的围在一起,收听劫机案的最新消息。

    陈锋根本就没想到,他的娱乐节目根本就播不成了,直播间的两部热线讨论的都是有关于劫机案的内容。

    此时的林秋和林枫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台里的节目已经成为收听率最高的节目,他们赶到滨海市机场后,发现这儿根本就进不去了,整个机场都被武警包围着,现场就没有什么滨海市的记者,出现在他们面前的都是外国新闻社和香港的一些媒体驻滨海市的记者,他们在互相询问着最新的消息。

    这时,林秋对林枫说:“我们是不是要发回第一条报道了?把现场的情况描述一下。”

    “您是主任,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好了!”

    “我也没做过这样的报道,我们只有商量着办了,这样,就由你发回第一组报道。”林主任肯定的说。

    “我?”林枫做梦也不可能想到会碰到这样的报道,更不可能想到的是还由他来发回第一轮的现场报道,这意味着什么?很有可能他是第一个直播劫机案的记者。

    “有什么犹豫的?你的普通话比我好多了,我们的听众要的是第一线的资料,而且要听的最清楚。就这么办了。”

    林枫这才第一次感受到林秋做为新闻部主任的魄力,难怪领导会选中林秋当新闻部主任,这个看起来快到更年期的普通女人,竟有如此的反映和胆识。

    林秋草草写了几个字,就把他交给了林枫。

    “我给你的是一个提纲,内容要你自己加上去,考虑一下,马上开始报道。”

    林枫深深吸了一口气,想压住那颗砰砰乱跳的心。这时,他觉得自己的手心冰凉,他用舌头润了润由于紧张已经发干的嘴唇。

    拿起手机的时候林枫可以感觉出自己的手在抖的厉害。

    电话听筒里传来嘟嘟的接通音,可是并没有人接听。

    打错了?林枫又看了一眼号码,没错啊?

    “你好,这里是滨海市商业广播电台。”

    “我是林枫,我现在要发回第一组报道。”

    “林秋主任呢?”大概是编辑认为不该由一个实习生来发回报道,问了一句。

    “林主任就在我身边,是她让我发回报道的。”

    “那好,我帮你把电话接进直播间,你拿着电话不要放掉。”

    林枫清楚的听到话筒里传来陈锋的声音。

    “……我觉得前一位听友说的很对,劫机犯是在拿我们的生命在开玩笑。我手上收到的资料是,全世界目前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坚决制止这种暴力行为,他不管将飞机劫持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会受到法律的严惩。我们的记者已经从前方发回第一组报道了,我们看看他们那里有什么最新消息。你好,林枫,有什么最新的消息吗?”

    “你好,陈锋,我现在是在滨海市机场为大家发回现场报道,”林枫听到自己的声音由于激动已经有些变得不太象自己的声音了,“现在我们就在滨海市机场,据我们了解到的最新消息,机上一共有132名乘客,全部是来滨海市的(后来林枫听到录音,一直在骂自己怎么那么多废话,飞机就是飞来滨海市的,当然所有的乘客都是来自滨海市的。)目前,有关方面不希望媒体的介入,所有的记者现在都在机场的门口等待消息,另据了解,目前所有的乘客都很安全,台湾方面已经给飞机上送水和食物。至于飞机什么时候返回,目前还没有任何消息。此次被劫持的飞机是杭城民航管理局下属的,杭城民航管理局的负责人已经在赶来滨海市的路上,估计不久就会到,目前我们根本就无法进入机场内部,所有的主要通道都有武警把守,稍后我们将继续发回现场报道。”

    6

    放下电话的时候,林枫还在想刚才自己究竟都说了些什么?林秋主任高兴的说:“小伙子,不错嘛!几乎没有一个口误,比我强多了。”

    这时滨海市的其它几家媒体也陆续赶到了机场。

    “你们是哪个台的?”

    “什么,是滨海市商业广播电台的?”

    “你们那个小伙子是哪里的?”

    “实习生?”

    所有的记者看到林枫他们在发回现场报道,都有些吃惊,尤其让他们无法想象的是林枫居然是实习生。

    “他怎么会那么熟练,不象实习生,倒象经常报道这种突发事件的老记者。你们从哪搞来的。”

    林秋主任也显得很兴奋,和那些记者聊了起来,林枫倒是觉得这时候好象不是聊天的时候,何况那些记者他是一个都没见过,他努力的想让自己冷静一点,其实心里已经不知燥动到什么程度了。

    “请问哪位是商业广播电台的记者?”一个看上去才20出头的小伙子在一旁问道。

    “我就是。”

    “你们不是说无法进入机场内部吗?我可以带你们进入。”小伙子说话有一种干练。

    “你是谁,你怎么可以进到机场内部?”

    “我是这里部队的,我们的军用机场和滨海市机场是连在一起的。从我们那里可以进入滨海市机场。我是你们商业台的忠实听众。”

    林枫转头去找林秋主任时,不知林秋主任到哪里去了,可他却看到滨海市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的李军主任,按照行政级别,他可是在我们之上的,我们商业台只算是人民广播电台的系列台。

    “我们一起去吧。”李军对林枫说。

    “不要惊动太多人,那我可没办法!”那个小军人说。

    “就我们两个。”李军倒是反应挺快。

    去的路上,李军挺奇怪地问林枫:“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

    “我是新来的实习生。”

    从军用机场到滨海市机场还挺远的,走了整整30分钟。路上林枫还一直考虑到底该怎么报道。

    “李主任,您看我们这组报道该怎么办?”

    “我们走一步看一步吧!”

    机场边上的杂草挺高的,还散发着一种清香,林枫和李军卧在草丛里,蚊虫倒不是很多,可是下午下过雨,草丛里有点湿。

    “李主任,要是我们被武警发现了怎么办?”

    “……”

    第一章 7…8

    7

    夜幕已经完全降临到滨海市的大地,天空的星星显得特别得亮,林枫趴在草丛里,跑道对面的机场大门口还是聚满了正在焦急等待消息的记者。林枫不由得有些得意起来,那么多老记者还不如我一个新丁。可是一看到跑道上荷枪实弹的武警战士,林枫的心又开始悬了起来,“我连记者证都没有,万一被抓起来了怎么办?”就是这种心里压力,让林枫在之后每一个岗位上最关心的事就是有没有记者证。

    “毕毕毕……”林枫的传呼突然叫了起来,吓的林枫出了一身的冷汗。

    “谁的传呼?”李军在一旁关切的问。林枫估计李军是在关心有没有新的消息。

    “可能是林主任的,可是现在怎么和她联络?”

    “用我的手机吧!”这个平时吝啬的要命的家伙居然让林枫用手机,看样子在好新闻面前所有的记者是一样的,不会浪费一丝一毫的线索和机会。

    “你好,是林主任吗?我是林枫。”

    “你在哪里?”

    “我已经进到机场里面了,刚才找不到您,有什么事吗?”

    “什么,你已经进到机场里面了?刚才从机场方面得到最新消息,飞机已经从台湾起飞回来了,机上的乘客全部安全,估计很快就到滨海市了。你在里面一定要做好准备,如果有可能就发回现场报道;如果不行,就用采访机录下等一会儿的情景,一定要注意录好同期音!”

    林枫突然觉得自己的任务似乎太重了,能不能完成心里一点底也没有。夜幕下的机场特别的安静,青蛙的叫声听的一清二楚。

    林枫一动不动的盯着天空,他知道这时不可能再有什么飞机飞进来,如果有,一定就是被劫持的t2576次航班。李军趴在旁边一声不吭,过了一会儿,他递了一根烟过来,“抽吗?”

    林枫瞪了李军一眼,“在这儿一开打火机,武警不是一下就发现了吗?”

    就在这时,天空传来了一阵轰鸣声,林枫抬头一捍,三个小亮点从南方飞了过来。林枫这一刹那忽然觉得自己的心跳的特别快,好久没有这种兴奋的感觉了,他甚至可以感觉到自己的荷尔蒙分泌增多。

    林枫忽然变得镇定起来了,也许该来的终究会来,他不紧不慢的打开采访机,把话筒举过头顶,让飞机的轰鸣声尽量的收进话筒,然后看了一下表,记下了那个让他一辈子都不会忘掉的时间。

    “各位听众,现在是北京时间19:33分,被劫持的t2576航班终于回到的祖国大陆,安全地降落在滨海市机场,当飞机落地的那一刹那,我可以感受到近百个家庭就会马上团圆,我们不用再为他们担惊受怕了,我们也不希望再有同样的事件发生。这是本台记者林秋、林枫在滨海市机场发回的报道。”

    林枫至今还保留着那盘录音带,直到现在他还是搞不清楚当时怎么会那么镇定不出一点儿纰漏地录下那一段话。

    就在飞机降落的那一瞬间,林枫和李军同时奔向了那架被劫持的飞机,当武警发现他们的时候,他们已经跑到了飞机旁边,那些武警战士也不知该干些什么,他们从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他们不知道该对记者说些什么,只是木然的隔开了林枫李军和乘客。

    这时,挤在机场门口的记者们不知用什么办法也都涌进了机场,也不知谁大大声喊着:“请乘客们马上进入候机厅,我们还有事向你们询问,在此之前,请不要发表任何看法。”乘客们的脸上已经看不出任何惊慌的表情,他们平静的一个跟一个的进入了候机厅。

    接着有人就对记者说,杭城民航局的有关领导要接受记者采访,人们又跟着一窝蜂的走进接待厅。可是见面会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才第二个问题,一个来自香港的记者极为敏感的提出了为什么安检之后,还会有人能劫机,是不是杭城方面根本就没认真进行安检,杭城民航的领导究竟该负什么样的责任。杭城民航局的那位领导腾的一下就火了,“你什么意思?我有权不接受你们的采访!”说完转身就走,任凭其他的记者怎么解释和要求,也再不出来接受访问了。

    其实当时这位领导的心态很好理解,在当时,我们的领导恐怕从来没经受过这样的考验,真的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记者们立刻象没头苍蝇一样,轰的就散开了,各自想办法。这时林秋走到林枫的身边。“刚才录得怎么样?”

    “应该还可以吧。”

    “这样,我把你录好的东西先送回台里,等一下可能根本就不会让我们和乘客接触,不过你还是想办法,多搜集一些资料。哦,还有你不要再回任何传呼了,不管什么情况,刚才陈台长打来电话,说宣传部通知,这次关于劫机事件的报道要统一口径,等他们来发通稿。陈台长没有接电话,台里的人说没有接到台长的指示,等台长的正式通知才能停止播出这次特别节目。陈台长要求我们做到‘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不接其他人的电话,全力以赴做好此次报道,有任何问题他来承担。”

    林枫听了这句话,越发的有些不能自己,如果没有这次的劫机事件,没有这样一位领导,他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有这么好的机会。

    接下来的时间,林枫一直在听,一直想从老记者那儿得到什么新的线索或什么好的采访点子。可是现场的气氛相当沉闷,谁也想不出什么好点子。

    这时,一位机场的工作人员走进了接待厅,对所有的记者说乘客将直接送走,不接受记者的访问,请大家回去。现场一下子就乱了,不少记者在说,怎么能这样呢?这有点不合国际惯例,国内的记者自然是见怪不怪,而那些少见多怪的外国新闻社的记者则有些愤愤不平。

    大家再次涌向候机厅,这时,突然有个人对记者说:“乘客等一下坐这部大巴走。”

    一得到这个消息,所有的记者都涌上了一部停在停机坪的大巴,林枫也被人群带着上了车,整部大巴几乎一下子就被记者坐满了。这时林枫忽然想到,既然是不让记者和乘客见面,那等一会乘客要上车时,记者一定会被赶下去的。

    林枫的脑子一直在不停的转,怎么样才能不被赶下车呢?除非是没有被人发现,等一下乘客一大堆要上车,来查车的人肯定不会对车里检查的太仔细,如果侥幸没被发现,就可以进行独家专访了。(不过当时林枫还不知道独家专访这个词。)林枫走到车的后部,钻到座位的底下。

    8

    十分钟之后,果然有人上车来赶人了,“不是不让你们和乘客见面了吗,怎么都上车了,下去下去。”车上的记者很无奈地被赶下了车。林枫在座位底下心砰砰直跳,他生怕被人发现,同时他还有一个担心,如果有关人士和乘客一起上车,那他也没有机会进行采访了。

    车开出去五分钟之后,林枫悄悄探出头,他高兴的差点没跳起来,并没有人跟车,他可以堂而皇之地进行采访了。

    从机场到市区的半个小时时间,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