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锦衣夜行(精校版) > 第 11 部分

第 11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毙枰罅孔式穑陀写厦鞯某黾胰朔19髁恕安势薄保鞘孪茸急讣甘哂栈罅Φ墓笾匚锲返辈释罚杏腥ㄓ惺频幕しㄊ┲飨圩隽思呛诺那┏铮缓蠊榻保庵址ㄗ釉缧幸皇薄?br />

    可是这种东西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赌,就算是对汉人传统、儒家文化继承的并不彻底的蒙元政府也承受不了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强烈谴责,最终以涉嫌赌博的名义终止了这项活动,朱元璋这位上古宗法制度、礼法制度的坚定拥护者,最痛恨的就是不劳而获,就连一般的赌博活动都在他坚决的打击范围之内,你在大明朝搞“彩票”?真是不知死字怎么写。

    而且发行彩票被统治阶层坚决制止的最主要原因是:一旦搞彩票,你就难以禁止成千上万人的大型集会。而如此规模庞大的群众集会太危险了,这是任何封建社会所不允许的,齐王否决这个办法,主要原因也正在于此。风宪官的弹劾、朝野的谴责,他可以不在乎,真要有事也有王府长史顶着,王府长史职同王相,实际上就是王爷犯罪的替罪羊,专业背黑锅的。

    可是谋反的罪名除外!王爷自己谋反,或者因为他的过错促成了别人谋反,那就是不可饶恕的罪责了,就算他是皇子,也要承担主要责任。

    齐王的脸色刷地一下沉下来,不悦地道:“杨旭,孤王看你精明,才将大事相托,如今你就只能想出这么一个拾人牙慧的好办法?”

    夏浔叹了口气,只好硬着头皮把冯总旗所说的第二个办法说了出来,他留了个心眼,在他想来,三个办法中,这个办法是危害最小的,而且齐王如果不采用,顶多被他斥骂一声荒唐,还不致于让齐王大怒,一脚把他踢出殿去。

    齐王朱榑听了之后微微侧了身,轻轻拍着膝盖,开始沉思起来。

    夏浔暗暗纳罕:“奇怪,他怎么一点不恼?”

    朱榑沉吟片刻,举起的手掌一停,忽地往空中一挥,断然道:“好办法,就这么干!”

    夏浔一愣,朱榑反而奇道:“怎么?有什么问题?”

    夏浔忙道:“哦,没……没什么问题。”

    齐王微笑道:“这个办法倒是使得。”

    他下了床榻,缓缓踱着步子,抚须道:“贩卖兽筋、牛皮、生熟铁,应该会获利颇非,不过……还是慢啊,至少两个月内难见盈利,不能解本王眼下之渴,这个法子可以用,但是还得想个解决眼前难处的法子,来钱更快的法子,你还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他若只是咨询,夏浔便要摇头说无了,问题是齐王目光灼灼,话虽似在问询,脸上的神情却已摆明了“没办法你就去想,总之,一客不烦二主,你必须给我解决”的无赖德性,夏浔一咬牙,只好又把冯总旗所教的扩建王府、藉以敛财的法子说了出来,心道:“如此扰民,巧立名目地敲榨地方,败坏王府声誉,这回王爷总该勃然大怒了吧?”

    不想齐王听了之后竟立即放声大笑,喜不自禁地夸奖道:“妙啊!好主意,真是好主意,哈哈,真亏你怎么想得出来,这个法子妙之极矣!”

    夏浔听得目瞪口呆,好半晌才定定神,小心提醒道:“王爷,这个法子,固然可以充盈王府库廪,又可解决眼下急需,不过……扩建王府,圈占民居,必然民怨沸腾,于王爷的贤名大大的不利啊。”

    他看看齐王脸色,又道:“而贩卖牛皮、兽筋和生铁,更为国法所不容,一旦被风宪官们侦知,恐怕对王爷大大不利。这些法子虽能生利,是否可行,门下觉得却是大有商榷的余地……”

    “嗳,有什么不可行的。”

    齐王朱榑不以为然:“这天下是我朱家的,这青州府是父皇赐予孤的藩国,这里的山川河流、万千黎民,都是属于孤的,孤王要他们表表孝心,有什么不可以?那些官吏富绅都是有家有业有恒产的,孤要他们孝敬一二,他们还敢造反?”

    齐王振振有辞地道:“再说贩运牛皮兽筋、生铁熟铁,朝廷有管制,是怕有人采买此物铸兵造反,孤会做此大逆不道之事吗?孤赚了钱,还不是要用在地方上?孤采买石料、木料、油漆、砖瓦不花钱么?孤要雇佣匠人工人难道不花钱么?取之于地方,用之于地方,有什么不得了的。你想的法子很好,就这么办了。”

    夏浔听了哭笑不得,他还以为王爷不知其中利害,因此点拨一下,谁知齐王并不是不知其中利害,而是骄纵枉法,根本不在乎其中的利害。在齐王眼里,国就是家,家就是国,天下既然是他们家的,他想用什么、想怎么用,自然是天经地义的。什么律法,那是给臣民们设立的,管他p事。

    也是夏浔不知道其他藩王都干过些什么行径,才会错估了齐王的觉悟。谷王朱橞夺民田,侵公税,杀无辜,藏匿亡命,长史虞廷劝谏,马上被他找个罪名给杀了,骄横之极;晋王朱㭎有一天闲来无事,竟然以军马包围一个村落,屠无罪百姓二百余家,还常饲恶犬,以啮人为乐,根本就是一个变态;岷王朱楩杀戮吏民,擅收诸司印信,明目张胆。比起这几位兄弟的所作所为,齐王朱榑还算是好的。

    其实龙生九子,各各不同,也不能说朱元璋的这些儿子个个混蛋。比如燕王、宁王,守土成边,于百姓却秋毫无犯,在藩国极爱百姓爱戴;蜀王朱椿,人称蜀秀才,孝友慈祥,谦谦君子,不但从无扰民之举,得知藩国内有学子家境贫困时,他还会拿出自己的俸禄救济他们;又比如庆王朱栴天性英敏,勤奋好学,不但写的一手好书法,还大力宏扬文化,在藩国内搜集整理,出版了多部典志文章;而周王朱橚也是一位贤王,对治下百姓十分爱护,现在他正召集人手,重尝百草,准备把所有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整理成书,以济世人,一旦成书,这将成为中国植物学发展史上的一本巨著。

    可惜,齐王朱榑虽没那几位混蛋王爷跋扈,却也绝对不是一位贤王,道德、律法都不能约束他,他之所以没有大恶,只是既没有那无故杀人的兄弟王爷心理变态,也没有需要他去为恶的因素罢了,如今他这位藩王被钱难住了,欣然接受夏浔所献的计策,自然在情理之中。

    锦衣卫对这位王爷,可谓了解的十分透澈,每一步计划中齐王朱榑应有的反应,都已在他们的推算判断之下,夏浔所扮演的,只是一个把他引上断头台的角色罢了。

    夏浔见齐王如此喜欢“纳谏”,开金矿的建议可是无论如何不敢再提了,开采金矿,必建护矿队伍,这事可大可小,如果朱元璋继续在位还没什么,若换了建文上台,这就是送上门的造反罪名啊。幸好齐王正沉浸在难题得以解决的喜悦之中,也没胃口大开,继续征询更多如何捞钱的损招。

    齐王兴冲冲地对舒公公吩咐道:“小舒子,告诉工正所,立即扩建王府新址,圈地内的百姓人家,统统择地另建新居。让工正所的人私下透露出去,如果有想不拆房子的,嘿嘿……”

    舒公公心领神会,微笑道:“奴婢明白,奴婢明白……”

    夏浔见缝c针,连忙向齐王告辞,齐王扭头道:“你去吧,哦,对了!关于购销牛皮兽筋,生熟铁料的事,你要马上着手,从何处购进,销往何处,尽快拿出个章程来,需要本王出面的地方,你告诉小舒子一声便是。”

    “是,门下告退。”

    夏浔匆匆离开王府,到外面会齐了女保镖彭姑娘和几个家人,立即赶回了府中,随即便召肖管事捧了大堆的帐册到他书房,两个人嘀嘀咕咕的商量了一阵,肖管事便施施然地离去了,却把一大堆帐册都丢在了夏浔的书房里。

    当天傍晚,冯检校再次登门,夏浔急忙出迎,二人和和气气地踏进书房,房门一关,冯西辉的脸马上沉下来了,开门见山地喝问道:“本官对你面授三计,为何不在齐王面前合盘托出?”

    夏浔呆道:“大人是说什么?”

    冯西辉目泛凶光,冷冷地道:“你为何自作聪明,献什么‘拈阄s利’之计?却不直接说出我教你的三个办法?”

    夏浔暗自一惊:“他们在王府里果然有耳目,幸亏我未雨绸缪。”

    仔细想想,当时侍候在殿里的除了舒公公之外还有七八个小黄门,舒公公是替齐王理财的人,如果他是冯西辉一党,那就用不着夏浔献计了,完全可以籍他之口说出这些办法,所以此人可以排除在外,那么这个耳目就一定在那七八个小黄门当中了,这个人地位有限,受冯西辉收买后,只能起些通风报信的作用。”

    心里暗暗分析着,夏浔对冯西辉说道:“大人恕罪,小人并非想要自作主张。只是担心直接献上大人的办法,会引起王爷的怀疑,那‘拈阄s利’一旦举行,参与的人成千上万,声势浩大,想瞒也瞒不住人,齐王爷不可能接受这个建议的。”

    冯西辉神色稍缓,说道:“哼,你也懂得用计?以后不可再卖弄自己的小聪明……,钓鱼不是这样钓的。就算你是为了小心从事,为何那开矿采金之计你不曾献上,这又有什么理由?”

    “这个么……”

    夏浔稍一犹豫,冯西辉的双目已冷冷地眯起,两道冷芒凝聚如线,森然瞪向他,夏浔瑟缩了一下,胆怯道:“大人恕罪,小人……小人只是……”

    “只是什么?”

    冯西辉负手近一步,夏浔仓惶退了两步,后腰撞在书案上,书案上歪歪斜斜地摞着的一堆账本吃他一撞“哗啦”一下倒下来,夏浔期期艾艾地解释道:“小人……小人是想,那贩铁器牛皮兽筋的生意获利虽厚,终……终不及开矿采金。

    两计若一起献上,小人必被安排贩运铁器兽皮,我的人不在青州,钱也要支用大半,那么……那么开矿采金时我能入的股份就少了,好处……好处不免要被别人家占去,所以……所以我没有马上献上此计,回来后就让肖管事给小人盘了盘账,看看能挪出多少活钱,想着先攒出了本钱,再……再……”

    冯西辉看看那倒落下来的一摞账本,眸中的杀气立即消失了,原来如此,这就说得通了。转念再想,如果夏浔真能在开矿采金上占个大头,赚到更多的钱,最后还不是要给自己做了嫁衣?冯西辉马上转怒为喜,满面春风地道:“嗯,你倒懂得抓住机会,好吧,你想从中捞些好处也未为不可,不过你要尽快筹措资金,时间不能太长,开矿采金的主意务必得尽快献上去,否则,本官也不好对上面交待的。”

    “是是!”

    夏浔忙不迭答应下来,接着把齐王要他尽快联系货源和买家的事向冯总旗交待了一遍,这些冯总旗当然已经知道了,因为计策并非出自冯总旗之手,他也不知道这些具体的门路,还要向那位神秘d中人请教一番,因此听他说完也不多问,只是点点头道:“我知道了,这些事情我会尽快安排,一俟有了眉目就通知你。”

    夏浔送他离开的时候,已是华灯初上。

    看看冯总旗远去的背影,再看看天边弯月如钩,夏浔心中的杀气暗暗升腾:“冯总旗在王府中另有耳目,我想两边搪塞是不行的。他步步紧,迫我入彀,我若再不自救,悔之晚矣,冯总旗,当速除之!”

    第030章 妙想信手拈来

    “那当然啦,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兵器,刀是排在第一位的,你说它厉不厉害。”

    很奇怪,和夏浔仿佛上辈子是仇家的彭梓祺,偏偏和夏浔的贴身小丫环肖荻非常对脾气,才两天相处下来,两人已十分的亲近了。大清早,彭梓祺在院子里蹲着马步,便和一旁的小荻有说有笑地聊起了天。

    “嗯,我看彭哥哥那天一刀就砍断了那位师傅的长枪,好快的刀啊,我都看不清楚,那几位师傅的样子看起来都很厉害的,怎么那么不济事呢?”

    “呵呵,技击之道,若只是身高力大就是高手,又何必拜师学艺呢?师傅教徒弟,不是什么都要倾囊相授的,什么样的人可以教,什么样的人不可以教,什么样的本事可以教,什么样的本事不可以教,这些都是有说道的。收弟子呢,第一等的徒弟是要收来当传人的,这样的弟子除了救命绝招不到大限来时当师傅的不肯传授,其它的本事是一定要认真调教的;第二等的徒弟呢,是收来赚学费束修的,这样的徒弟也要传些真功夫,不过就要大打折扣了。

    练武的人,大多是穷人,可是能把武艺练至大成的,家里大多都要很富裕才成。因为练武耗钱、耗时间、还得有头脑,一天书也没读过、一日三餐不继的人哪有可能练好上乘功夫。那样的人,你真把上乘功夫传给他,反而是害了他,莫不如教他些基本功夫,让他踏踏实实地练好,混口饭吃就行了。

    这样的徒弟,大多只传招式,不传心法,就像你那天看到的几个人,碰上真正的高手,当然不济事。你要知道,功夫可不只是功夫架子,每一招每一式都有心法口诀的,光练招式套路而不懂心法口诀的,又不进行拆招散手训练,其实根本不懂得运用之法,他们的身体是练的很棒,可那功夫看来虎虎生风,却只能唬唬外行。”

    小荻恍然道:“原来如此,我听说彭哥哥家里好多人练武的,你们练了武艺,是像人家说的那样,走遍天下,行侠仗义吗?”

    彭梓祺笑道:“道听途说的事,你不要当真啦。我家那些兄弟们,都学了一身好武艺,可他们不好勇斗狠上街闹事就不错了,你还指望他们去行侠仗义?哼!就说我大堂哥吧,大堂兄练就一手飞针绝技,你猜他咋用?”

    小荻好奇地问道:“怎么用?”

    彭梓祺撇撇嘴道:“有一回,他在外面惹了事,大伯大发雷霆,要找他回来吃家法,当时他不在,堂兄弟们都在厅上陪跪,没人给他送信儿。我大堂兄叫彭瀚波,其实为人还不坏啦,对我也很好,当时我恰好在外面,就想去给他报个信儿。我打听到大堂兄正在‘怡香院’里吃酒,就急匆匆地赶过去了,结果一进屋我就看到……,哼哼!哼哼!”

    小荻心痒难搔地道:“看到什么了,彭哥哥,快说嘛。”

    彭梓祺脸红红地道:“我看到他呀,把一百文一张的宝钞扔在空中,然后使飞针绝技将那宝钞钉在墙上甚至房梁上,然后让那院子里的姑娘们去捡,谁摸到了,把针拔下来还给他,钱就归谁了。但是不许踩凳子搬桌子,那些姑娘们就互相帮忙,爬墙的爬墙,叠罗汉的叠罗汉……”

    小荻讶然道:“一百文一张的宝钞,好大方啊,这个法儿好玩,还能赚钱花,听得我都想去玩了。”

    彭梓祺嘿嘿笑道:“你去吧,听清楚了,身上不准穿衣服,要光着p股去捡才成。”

    “啊!”小荻的小脸腾地一下红了,羞怩地道:“你大堂兄怎么这样啊,太离谱了。”

    “离谱?还有更离谱的呢。不过……”

    彭梓祺乜了小荻一眼,忽然放低了声音道:“我听说你家少爷也不大靠谱呢,他在家里没有长辈看着,还不为所唯为?”

    “唯所欲为?”小荻奇怪地道:“什么啊,怎么为所欲为啦,我家少爷从来不干那么荒唐离谱的事。”

    “真的没有?”彭梓祺狐疑地上下看小荻:“他有没有……对你动手动脚,揩你的油啊?”

    小荻红着脸道:“怎么可能,彭哥哥你不要乱讲,少爷……一向当我是亲妹妹一样的。”

    彭梓祺眯起了眼睛,不相信地道:“真的?那个好色无行的家伙放着你这么可爱的小丫头在身边,居然没偷吃?猫儿不偷腥,我不信。”

    小荻红着脸道:“真的,我没骗你啊。我家少爷哪有你说的那么不堪,一定是有人对你瞎说,彭哥哥刚才不也说,道听途说的事当不得真吗?你几时见过我家少爷放浪无行了?”

    彭梓祺怔了一怔,还真被小荻问的说不出话来了。

    这时小荻已转移了话题,喜滋滋地道:“彭哥哥,你要照顾我家少爷三个月呢,这段时间,你教我功夫好不好?”

    彭梓祺奇道:“你学功夫干什么?”

    “保护少爷啊!”

    小荻理直气壮地道:“而且,还可以保护自己。爹爹常对我说,我们家出身低,嫁不得好人家,男人会欺负你,婆婆也会欺负你,小姑子也会欺负你,要是我学了一身好本事,将来嫁个粗鲁汉,他要敢欺负我,我就狠狠揍他。”

    彭梓祺失笑道:“还没嫁人,先想着揍自己汉子啦?这样的话,我可不敢教你。别说你了,我彭家在青州算是有名有号的人家吧?那又怎么样,姑娘一旦嫁出去,就是人家的人了,就要乖乖听话,要不然才真的会惹祸上身。我二姑姑要不是学了一身好武功,又怎会被人休回家,差点上吊自杀呢。”

    小荻惊道:“啊?你二姑姑怎么啦?”

    彭梓祺收了马步,又开始压腿,一边压腿一边叹道:“我二姑姑嫁的是本地一户乡绅人家,她的婆婆很厉害的,常常寻衅滋事,变着法儿的整治她。二姑姑一开始忍了,后来实在气不过,顶了几句嘴,她男人就要打她,二姑姑是练过功夫的人,哪能被他打到,反而把他摔了个跟头。

    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她婆家七大姑,八大姨,小叔子,小姑子全家上阵,什么家活什儿都抄起来了,劈头盖脸地打她,二姑姑恼了,结果不用说,他们全让我二姑给打趴下了,这一下可坏了,她男人一纸休书就把她打发回家了。

    城里乡下但凡听说这事的,没有一个帮她说话的,不管她婆婆如何刁钻,不管她动手时如何留了分寸,总之,你当媳妇的敢顶婆婆的嘴,敢动男人的手,你就一万个不对。我爷爷那个悔啊,只恨当初不该教她功夫,要不然让她男人揍一顿也好,怎么也不致于闹成这样啊。

    爷爷带了厚礼上她婆家陪罪,好话说尽都没有用,这样的媳妇人家说啥也不要了,我二姑羞愤难当,在家里上吊自尽,幸亏发现得早,把她救下来了,可是不管她如何悔过都没用了。后来,她出家做了姑子。今年春上,我去庵里看她,二姑只大我十四岁,以前是远近闻名的大美人儿,可现在看起来就像快五十的人,一脸皱纹……”

    两人都沉默下来,小荻心慌慌地想:“彭家这么大的势力,姑娘嫁了人,也得由着人家欺负,爹爹还真没说错呢。我……我以后也会如此么……”

    正想着,夏浔衣着光鲜,人五人六地晃了出来:“咳!彭公子,咱们今儿再出去走走?”

    小荻看到夏浔,突然两眼放光:“嘿!一辈子吃定少爷啦,我就一直做少爷的小丫环好了,不嫁人还不成么!”

    夏浔被她看得莫名其妙,忍不住问道:“小荻,你怎么了?”

    小荻舔舔嘴唇,深情地看着自己内定的“长期饭票”,心虚地笑道:“没什么啊,少爷早上好。”

    夏浔狐疑地看看她,总觉得她伸出粉红色的小舌头,轻轻舔过水嫩樱唇的动作,像极了捧起小鱼儿正准备进餐的猫儿……

    彭大姑娘在一旁板起了俏脸,冷冰冰地问道:“今天准备去哪儿招蜂引蝶啊?”

    夏浔今天既没招蜂,也没引蝶,而是去看了自家的店铺。

    头一家他就去了“林杨当铺”,见到了他“仰慕已久”的林北夏林大掌柜,在林大掌柜挟枪带棒、明捧暗损的一番接待之后,夏浔粗粗翻了翻帐目,听了听近来的经营情况,便灰溜溜地离开了。

    离开“林杨当铺”的时候,林北夏在夏浔的心目中嫌疑度大大减轻。因为林北夏的表现,根本不像一个对他怀有杀机、而且已经付诸行动的人。

    林北夏的确对他充满了怨恨,可是如果林北夏是幕后凶手,他在见到夏浔的时候,绝不会把他的不满和怨恨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从犯罪心理的角度分析,不管林掌柜是个城府很深、善于伪装的人,还是一个胸无城府、喜怒形于色的粗人,只要是他策划了对杨文轩的行刺,就绝不会再对杨文轩暴露出这么强烈的敌意。

    如果他善于伪装,他会隐藏自己的仇恨,那更易于他达到自己的目的,避免暴露自己;如果他不善于伪装,他的仇恨也已找到了渲泻口----买凶杀人,从而发生移情作用。他的注意力会放在他谋划的行刺上,从而对自己的情绪产生安抚作用,敌意不会表现得如此明显。只有痛恨一个人,却并没有对这个人有任何实质的行动时,这个人才会一逞口舌之利,发泄自己的怨气。所以,庚员外也就上升为夏浔心中的第一怀疑对象。

    离开林杨当铺后,夏浔又走了几家店铺,油坊、粮米坊,最后来到了杨家作坊,这家作坊位于城郊,主要生产日用铁器,比如铁锅、锯子、锤子、菜刀、绣花针、马掌等等,莫要小看了这些生意,寻常的铁匠铺子只能生产些菜刀等简单的工具,一天打造不出两把,只能满足同一小部分人的生活需求,像锈花针这样精致的小玩意儿他们还生产不出来。

    而杨家作坊是量产,不仅可以供应山东各地的杂货铺子,还远销朝鲜、琉球。以一枚针来说,本钱极小,技术含量却不小,没有相应的锤锻技术,你就拿根铁杵去磨吧。所以一根针卖到朝鲜琉球这样的地方去,至少有五分银子可赚,针本来就极轻微细小,易于携带,哪怕是个小行商背一口褡裢出去,换回来的也是十倍重量的白银,这可是长期而稳定的财富来源,所以算得上是杨家的一项重要产业,他身在青州城,一次不去未免说不过去。

    到了杨家作坊,夏浔认真听取了王掌柜的汇报,一边看进销收支的各项帐目,一边随口问些东西,他不是虚应其事地应付,而是真的在认真了解自己名下的生意,因为如果他真能实现自己的计划,这些产业都将真正的属于他。

    等到对整个作坊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之后,他又在王掌柜的陪同下,亲自下到一个个工作棚子,视察生产情况。在这里,夏浔头一回看到了针的制作过程。

    这时候的针使用的是拉丝和渗碳热处理技术,匠人将上好的熟铁锻成细条,加热后用穿孔的铁模具拉拔成丝,再将细细的铁丝剪断,搓削光滑后穿眼成为针形,放到铁锅里缓慢翻炒使之退火,最后用松木、木炭、豆豉做渗碳剂拌以细泥,将针覆盖加热进行渗碳,最后将针在水中淬硬。

    这针是夏浔以前在生活中见惯了的东西,他却从不知道要如何制作这些东西,想不到这时候的针居然是先拉出软而韧的钢丝,再通过炒熟渗碳来加硬。目击整个c作过程,夏浔不由啧啧称奇,看着那烧红的熟铁被抽成细细长长柔韧发亮的铁丝,夏浔心中攸然闪过一个念头,他及时捕捉住了这个想法,斟酌良久,嘴角渐渐漾起微笑。

    又若有所思地看了一阵儿,夏浔问正在抽丝的姜师傅:“姜师傅,这铁丝只能抽两尺长么?”

    姜师傅一见东家动问,忙放下家什,起身答道:“东家,这铁丝不只能拉两尺,只不过做针的话,每根锻铁抽出两尺长再予以截断然后穿眼就成了,无须拉得太长。”

    夏浔捏着下巴,沉吟道:“嗯,那么近丈长的铁丝,也能拉出来么?”

    姜师傅点头道:“一丈来长的一根整丝也能拉出来,不过那就要用到上等好钢,做针嘛,用不着那么好的钢铁,也不需要拉那么长的丝。”

    夏浔点头道:“好,能做得出来就好,姜师傅,请你用最好的钢,再加上你姜家的秘法,为我打制五条钢丝,柔韧度越高越好,最迟明天打造好。王掌柜,姜师傅打制好后,你马上亲自把它们送到我府上,我有用处。这个月……给姜师傅多加两贯的工钱。”

    “奇怪,这家伙又想要干什么了?”彭梓祺好奇地看着夏浔,在他目中闪烁着诡谲的光芒,令人望人生悸。

    第031章 推还是不推?

    在杨家作坊用过午膳之后,王掌柜把东家亲自送出了门外。离开作坊,站在十字街头,夏浔心中一阵犹豫:“这个时间……,快到妙弋姑娘约我相见的时辰了,我去,还是不去?”

    从本心里来说,夏浔不想见她,那日短短的接触中,夏浔已经察觉到,庚家这对母女和杨文轩都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现在他唯一还没有搞清楚的只是这对母女是否知道彼此的存在,以及……孙家小姐和杨文轩已经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至于那位孙夫人……,不用说了,想起她那副饥渴难捺的模样,夏浔便暗暗打了一个冷战,瞎子都能感觉出来他们两人的关系已经亲密到了何种地步,这个杨文轩啊,还真是……

    如果有可能,夏浔希望自己一辈子都不要和这对母女再有任何瓜葛,可是眼下庚员外的嫌疑越来越重,要找出那个潜在的威胁,先要查清此人的根底,正面着手不易突破,从孙夫人那里着手,百分百得与那妇人发生关系,或许从孙小姐处下手会奏奇效……

    见,亦或不见?很难决定啊。

    彭梓祺有些狐疑地问道:“你不会连要去哪儿都没想好吧?”

    “应付不了孙夫人那种熟透了的妩媚妇人,还应付不了一个妙龄少女么?伸头一头,缩头也是一刀,拼了!”

    夏浔吸了口气,挺起胸膛道:“走,去玉皇庙。”

    彭梓祺晒然道:“你们读书人不去拜孔庙,拜玉帝做甚么?”

    夏浔叹道:“只是有一个不想见,却又不得不见的人在那里等我罢了。”

    彭梓祺正想再问个清楚,夏浔已举步向前走去。

    城南玉皇庙,香火并不十分兴旺,山门处进出的信徒游客稀稀落落,夏浔带着彭梓祺赶到玉皇庙前,抬头看了看那高大的山门匾额,正要走进去,一旁忽有人叫道:“啊,原来杨公子在此。”

    夏浔伫足看去,就见右侧碑廊后面闪出一个青衣老者,笑容可掬地迎过来,向他深施一礼道:“小老儿朱d,见过杨公子。”

    夏浔瞧这人一身家仆打扮,容貌有些面熟,微微错愕道:“你是……”

    老人笑道:“小老儿是朱府管家。前两日在十字街头,我家公子与人起了冲突,公子曾经从中斡旋劝和……”

    “啊!”他这一说,夏浔便想了起来,拍拍额头道:“对对对,我记起来了,老管家今儿怎么也到这来了?”

    朱d道:“哦,我家小姐到庙里上香,小老儿陪同前来,年纪大了,不中用,路走多了就会气喘,所以候在这庙外面,小老儿正在廊下歇凉,恰好看见公子,便来打个招呼,再致谢意。”

    说着,他瞟了眼站在夏浔身侧比大姑娘还俊俏几分的伴当,笑道:“公子也来庙里进香?”

    “呃……,是啊,正好走到这儿,便到庙中拜拜,这便进去了,老管家回见。”

    答对完了朱府管家,夏浔向彭梓祺微一颔首,举步进了山门,继而再入仪门,过了成汤殿,绕过献亭、玉皇殿,忽见左庑二十八宿殿里两个人影有些熟悉,夏浔定睛一看,只见虚目鼠神像下面,站着一对男女。男的眉清目秀,女的娟丽俊俏,竟然是朱家小姐朱善碧和前两日刚刚结识的崔元烈。

    眼见二人谈笑甚欢,一个谈笑风生、神采飞扬,一个眉目传情,掩唇嫣然,竟似彼此有了几分情意,夏浔不觉微笑起来:“才短短几日功夫,他们竟然……,这还真是缘到自然来啊。”

    彭梓祺一旁看着,说道:“你不上前打声招呼么?”

    夏浔莞尔摇头:“不要了吧,这个时候,还是不要打扰的好。”

    正说着,就见崔元烈和朱姑娘说了几句什么,顺手掏出一张宝钞,递给朱姑娘的贴身小婢,似乎要她去买什么东西。小丫环接了宝钞欢欢喜喜地离开了,崔元烈则向朱姑娘束手揖让,朱姑娘含羞点头,两人相傍着转向了殿宇深处,一边走崔元烈一边指指点点,似乎给她介绍着庙中神仙的传说故事。

    夏浔微微一笑,转向了另外一侧的庑殿:“走吧,咱们走这边,莫要惊扰了人家这对有情人。”

    彭梓祺跟着他行去,回头看了一眼,故意说道:“那位朱姑娘很漂亮啊,若是当日你便有意接近她,凭你家世相貌,说不定她的一颗芳心就属于你了。”

    夏浔道:“天下美人何止万千,难道只要美丽的,我就要想方设法弄到手么?”

    “难道你不就是这样的人么?”

    夏浔意味深长地一笑:“缘如风,风不定。云聚是缘,云散是缘。缘是不可求的,只能候其自来,来也是缘,去也是缘。已得是缘,未得亦是缘,我要的人,一定要和我有缘才行。我是什么样的人,你真的了解吗?”

    彭梓祺冷哼一声道:“装神弄鬼,打什么机锋!”

    夏浔笑道:“自与公子相识,听你说的最多的一个字就是‘哼’,你说咱们这是什么缘?”

    彭梓祺脱口说道:“孽缘!”

    夏浔击掌笑道:“有道理!太有道理了,哈哈哈……”

    夏浔大笑而去,彭梓祺这才省觉此话大有语病,欲待分辩,夏浔已转入十二辰殿,只得恨恨一跺脚,红着脸追了上去。

    “啊,彭公子,有劳你在这里相候,我去见一个人。”

    过了关帝殿,见到不太起眼的蚕神殿匾额之后,夏浔突然止步,对彭梓祺道。

    彭梓祺狐疑地道:“你要见什么人?”

    夏浔道:“这人么,要和我谈一笔很大的生意,所以实在不方便有人在侧。”

    彭梓祺眨眨眼道:“不需我护在左右?你不怕那刺客出现害你么?”

    夏浔道:“怕,当然怕,不过我这一天来行踪不定,那刺客有未卜先知的本事不成?再说,我就去那蚕神殿与之一唔,并不往别处去,呵呵,请公子在此稍候。”

    “鬼鬼祟祟的,见的一定是女人!你若真是与女人在此幽会,却要本姑娘给你望门把风,我绝饶不了你,一柱香,我就等你一柱香时间,到时你不出来……,哼!哼哼!”

    彭梓祺暗暗想着,往石阶上一坐,横刀于膝,冷笑等候。

    夏浔走到蚕神殿前,鬼鬼祟祟地左右一看,飘身闪进殿去

    蚕神殿并不大,单独供奉着蚕神娘娘,玉皇庙香火本来就不旺盛,青州地面上蚕桑之业不够兴旺,拜蚕神的更是寥寥无几,此时小殿中只有两个女人,一个是头梳双丫髻的小侍婢,年约十二三,长相清秀,另一个正是孙家小姐妙弋。

    “咳!孙姑娘,小生……”

    “文轩哥哥,你可来了!”

    一见夏浔,孙妙弋喜出望外,纵身便扑到他的怀里,软绵绵的少女娇躯,又兼夏日穿得单薄,夏浔可以感觉得到她肌体的弹性和柔软,乃至由内而外的青春活力,唬得他连忙双手高举,说道:“孙姑娘,请住手,这里……这里……”

    “啊!”

    孙妙弋这才省觉自己喜极忘形,连忙脸红红地离开他的怀抱,先娇嗔地白了他一眼,又对那小丫环道:“小玉,去庙外摊子上看看,给我选个荷包儿回来。”

    “是,小姐。”

    小丫头答应一声,瞄了夏浔一眼,只见这位爷呆头鹅一般在那儿站着,什么表示都没有,登时撅起了小嘴,很不高兴地向殿外走去,倒是孙小姐反应快,抿嘴一笑,自袖中摸出张两百文面额的宝钞来塞给她,小姑娘这才欢天喜地的去了。

    夏浔看到这里,忽地明白了方才崔元烈使钱让那朱小姐身边小婢去买东西的用意来,崔元烈买东西是假,十有八九是借机赏赐,让那电灯泡自己消失。

    原来那时贵介公子与大家小姐倒也不是全不得交往,私下交往者大有人在,许多明清话本中便常说起大家闺秀后花园幽会情郎、亦或闺中少妇与男子私相交往的风流韵事,可见风气一斑。只是要想做成这些事儿,小姐身边的贴身丫头是必须要使好处打点过的。

    因为贴身丫头与小姐几乎是寸步不离,不把她们打点好了,给足了甜头,你哪有机会与她家小姐做亲密接触?所以有钱你得使钱,没钱就只好使美男计,如张生对红娘甜言蜜语的那番话儿:“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教你叠被铺床?”更有些人是先偷了丫环,才有机会染指小姐的。

    可惜此“杨文轩”非彼杨文轩,对这种古代泡女规则全然不懂,那小玉丫头本来收惯了他的好处,见他今日如此小气,心中当然不满,若她存心使坏,也不需要张扬他们的事,只等他们两人你侬我侬、郎情妾意到了紧要关头的时候,找个借口跑来请小姐回府,那也无趣的很了。

    幸好孙家小姐机灵,还道情郎忘了带钱,自己替他掏了荷包,又搭身子又搭钱,还心甘情愿欢欢喜喜的,这杨文轩勾搭女人的手段还当真高明。

    小玉丫头乖乖地出去,殿门却还敞着,孙家小姐再度扑到他的怀中,夏浔又叫:“孙姑娘,光天化日,神佛面前,人多眼杂,千万小心。”

    孙妙弋“嗤”地一笑,还以为他是有意戏弄自己,含羞带笑地嗔道:“讨厌,好久不见人家,一见了就装佯儿,你胆子小啊?那你当初你怎么就敢……就敢……哼!”

    说着她先红了脸,气不过地在夏浔胸口捶了一记粉拳,拉起他的手道:“来!”

    蚕神殿前边有窗,后面是山墙,左面也是一堵墙壁,右面却有一个门口,走进去,是一处小小的配殿,配殿空空一无所有,墙角又有一道门户,却是锁着的,孙妙弋自怀中摸出一枚钥匙,打开门锁拉开小门儿,外边立刻有光透进来。

    孙妙弋一猫腰钻了出去,向夏浔招手道:“来!”

    夏浔莫名其妙,硬着头皮跟上去,一俟过了小门儿,就见这是一个四面山墙形成的天井,不算很大,五尺见方的天井,里边长满了野草,高处有树干斜探过来,掩住了半角天空。东西两侧的山墙有些倾斜,因此筑了两道斜坡的砖墙,抵住了墙壁,天井便更显狭小了。

    孙小姐是怎么知道这个地方的?而且居然有这个地方的钥匙,其中定有一番缘故,但是夏浔很聪明地没有问起,这里既然是“他”和她的幽会之所,“他”本应该知道其中缘故的,说不定就是他使钱打点了庙中僧人,才得了这么一个隐秘的地方。

    他正四下打量的功夫,孙姑娘已自外面锁好了门,自后面抱住了他,脸颊贴着他宽广结实的后背,昵声道:“没良心的小冤家,你说,你有多久没见人家了?人家一个闺女家,又无法跑去找你,没良心,你好没良心……”

    夏浔暗暗叫苦,只能硬着头皮道:“小姐……”

    “叫我妙妙!”

    孙姑娘不悦地捶了他一下,夏浔苦笑着改口:“妙妙,我们……我们好象并没有很久不见啊,前天我们不还见过一次么。”

    “少装,那也算呀!”

    孙妙弋娇嗔道:“我听说你从泰州买回一个妾,打从那天起,你就没登过我家的门吧?哼!当初花言巧语的,一骗了人家的身子去,你就变了模样,你说,心里头倒底有没有人家?”

    “糟糕,杨文轩已经把人家吃掉了?”

    夏浔顿时头大无比,猛地想起了张十三嘱咐他的那番话:“若是未曾嫁人的姑娘小姐,你还是虚与委蛇的好,要不然,一旦她铁下心来,宁肯身败名烈,也要把j情张扬开来,十有八久官府要判你们成亲的,若不肯成亲,那便一生一世不得再另行婚嫁。”

    杨文轩给自己留下的麻烦,还真不小啊……

    其实眼前这个“小麻烦”,长得还真是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