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锦衣夜行(精校版) > 第 207 部分

第 207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他咳嗽一声,肃然答道:“本官正是都察院陈瑛,下跪者何人,因何事鸣冤?”

    那少妇道:“民妇徐苏氏,丈夫叫徐泽亨,本是山东蒲台县人氏,忽有一日,有几个大汉持刀闯上门来,自称是朝廷锦衣卫,先是挟持了民妇,继而又要捉拿民妇的丈夫,因为民妇的丈夫向邻居街坊呼救,那些人便扔下民妇掳了民妇的丈夫离开。

    大人,民妇虽是乡间妇人,也听说过锦衣卫的赫赫威名,民妇知那蒲台县护不住民妇的安全,就抱着孩子躲了起来,可民妇的丈夫却就此下落不明,生死不知。民妇无奈,一路乞讨到京城,只想着锦衣卫虽然跋扈,地方上的官儿怕他,京里总有管着他们的人,民妇便四下打听……………”

    苏欣晨擦了擦眼泪,又道:“民妇在南京城里四处寻访,姓们都说,这案子既然犯到了锦衣卫手上,整个南京城里,还有人敢为民妇主持公道的,就只有都察院的陈瑛陈青天,民妇这才问清下朝的道路,候在这儿等着大人出来!大人,我丈夫是冤枉的。民妇与丈夫成亲数载,又有了自家骨r,他是什么样的人,民妇还不清楚么?大人啊,我丈夫是本本份份的百姓,他不是白莲妖人啊!”

    戴裕彬站在人群中,听到这里不禁微微一笑:“这小娘子不赖啊,我这一道儿没白调教她,说的甚好!”听到只有都察院的陈瑛陈青天,敢与嚣张跋扈的锦衣卫对抗,陈瑛当仁不让地挺起了胸膛,有些示威地横了一眼左右的朝官,这才低头看向苏欣晨,沉声道:“徐苏氏,你可知道,你丈夫已经招认是白莲教匪了!”“不可能,这不可能,青天大老爷,这一定是屈打成招!”陈瑛脸色一沉,苏秋晨忙道:“不不不,青天大老爷,民妇不是说您,民妇是说那锦衣卫,一定是屈打成招!坊间都说:“进了锦衣卫的门,入了阎罗王的口,活人变成鬼,鬼要脱层皮,早间亲人被索去,当晚就得埋棺材”我那丈夫落到他们手里,不知要受多少酷刑,才会任人摆布,自认妖匪,大人呐,您要为民妇作主啊!”

    陈瑛听她骂锦衣卫,把锦衣卫的嚣张跋扈清清楚楚地传进了在场所有文武的口中,想到老对头纪纲听说后的窘迫气愤,不禁心中大乐,便道:“徐苏氏,自你丈夫移交到本官衙中时,本官就已着人往山东府去寻你了,你既是重要的嫌犯、也是重要的证人,今日既然见到了你总要带你回去讯问的,你可敢与你丈夫当堂对质么?你放心,本官查案,公正廉明绝不会对你用刑,取供词的!”

    到了此事,陈瑛已经下定决心,要倒向杨旭一边了。案子本来就不清不楚,除了徐泽亨这个重要的人证,没有更有力的证据。本来,有人举告就得查,证据不可能早就摆在那儿等他取用,如果那样还查的什么案子?直接宣判就是了。

    证据是查案之后决定被告有罪无罪的,他本也想借这个机会整倒杨旭可问题是也不知杨旭是不是早做了手脚,他拿不到一点有力的证据,唯一可以让杨旭惹上嫌疑的,就是徐泽亨,如今徐泽亨的妻小居然跑到京里来告状还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告到了他的面前,他已经被挤兑在这儿了。

    徐泽亨夫妻是一定要对质的,到时候只要徐泽亨这个唯一的人证一翻供,那锦衣卫就大势去矣。想通了这个关节,老谋深算的陈瑛便马上拿定了主意,他的枪口开始朝向第二目标了!

    苏欣晨是贫家女从小就在外面抛头露面做事情她在混堂里收款做事,那进进出出的客人调笑几句、动动手脚的事儿是常用的,久经历练,可不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男人说句话就脸红的没见识女人,这一路上戴裕彬又不断调教时不时的便由戴裕彬做主审官,与她模拟对答,教她应付各种可能的问话和场面,哪还会慌张失措。

    闻言之下,苏欣晨仰起脸来,坚定地道:“青天大老爷,民妇坚信,丈夫是清白的,是被冤枉的,民妇愿随青天大老爷回衙,为我丈夫洗清冤屈!”

    陈瑛深沉地一笑,说道:“好!来人呐,把徐苏氏母子带上,回都察院!”

    生在皇宫口儿的这件事,怎么可能瞒过锦衣卫?陈瑛刚回到都察院,纪纲那边就收到了消息。

    纪纲的脸色y沉的可怕,他并不担心反证,这么大的一场官司,怎么可能没有反证。没有反证才见了鬼了,可是有反证就一定能翻案?

    他第一所恃者,就是谋反。这个罪名向来是皇帝的逆鳞,虽亲如父子,亦不可触犯。杨旭这么年轻就已位极人臣,军界政界人脉无数,只要他跟谋反沾一点边儿,皇上就绝不敢等闲视之。

    他第二所恃,就是陈瑛。他不相信陈瑛会放过整垮杨旭的这个好机会,他和陈瑛是金陵城里两个阎君级的人物,他最令人忌惮的,是他无所顾忌的权力和手段的残忍、凶狠,而陈瑛令人忌惮的,则是他高明的整人手腕和他y沉的心机。

    纪纲很清楚,要搞垮杨旭这等重量级的人物,不是光凭y谋手段就办得到的了,而要说到公案刑诉,他自知远逊于陈瑛,陈瑛既然经办此案,夏浔又是陈瑛必欲置诸死地的对手,这个好机会,陈瑛岂能不欣然笑纳?

    与此同时,纪纲并没闲着。他锦衣卫真的全都撤回京师来了么?

    没有,青州、蒲台两地,他的秘探正在到处打探情报。只不过依旧是暗中行事,他原来暗中行事是不想打草惊蛇,不想在拿到真凭实据以前,让杨旭有了防备,从而提前做好应战准备,销毁一切证据。而现在,却是迫于他自己在此案中的敏感身份。

    可是白莲教被承认为正教的时间少,视为邪教的时候长,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在官府的严厉打击下秘密传教的,白莲教徒在这方面的战斗经验实在是无比丰富,前几年朝廷剿白莲教,对这些白莲教徒更是一次血与火的洗炼,眼下你公开查,也休想现门口摆摊的小贩、庙前测字的先生就是白莲教,何况是暗查,是以一直劳而无功。

    纪纲听到这个消息,马上也察觉到,此事恐怕要功败垂成了。

    他默默地看着肃立于面前的朱图和陈郁南,恍惚间,好像看到香案上供着两颗猪头……!。

    第706章 对质公堂

    朱图和陈郁南如丧考妣地走讲都察院的大门,可是刚一迈进门去马上就变了一副脸色,胸膛挺起,神色坦然。虎死不倒威,何况还没死!

    关乎国公的案子,一般的官员是不想沾染的,想沾染的只有大皇子和二皇子派系的官员,可是他们各有忌惮。彭家到底是不是白莲教,太子派的官员心中也没谱儿,夏浔事先没向他们通些声息,一回来又被限制了自由,想找他问个清楚都不可能。

    薛品对夏浔的生活虽然极为照顾,但是让他私纵官员去见夏浔,他肯定是不敢冒险的,何况暗中谁知道有没有人正在盯着夏浔,一旦与之接触,行踪落在别人手里,反而授人把柄。因此,太子派的人不敢轻易有所动作。

    而陈瑛事先也嘱咐了二皇子,切勿利用这个机会落井下石,现在二皇子应该是韬光隐晦的时候,如果惹得皇上生厌,这云南恐怕是不想去也得去了,因此二皇子一派的官员也保持了缄默。而纪纲权柄虽重,却缺少盟友,他是太子系的人,就连太子系的官员都排挤他,他在朝中如何孤立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他也发动不起声势浩大的讨伐。

    可朱图和陈郁南的自救之举,打破了这个僵局,太子系的官员趁机抓住纵火案不放,由此入手,来了一手“曲线救浔”,二皇子系的人成为主要被攻击者,哪怕是为了自保,也不能不做抗辩的,何况他们当然也可以用纵火案大做文章。

    双方都在舞剑,其意都在夏浔,然则又都是在纵火案上大做文章,没有直接干涉白莲教一案,朱棣何等警觉,马上发现群臣有以纵火案为借口,挑起更大争端的企图,所以果断下令:立即审结此案。朱图和陈郁南弄巧成拙,提前促使了死期到来

    他们不是白痴,到了这一步,心中纵然还有一线希望一点幻想,又如何不知道事败身死的可能更大一些?更可悲的是,构陷国公这么大的罪,就算他们把纪纲扯进来,也救不了他们自己。而纪纲已经答应,一旦事有不济,他们捐躯成仁,必定厚待他们的家眷,哪怕是受了他们牵连被贬为官奴,也一定救他们出来。

    纪纲这人虽然权欲心重,生性残忍,却有一桩好处,言出必鉴!而且朱图和陈郁南也清楚,就算纪纲不想遵守承诺,他也会厚待自己的家着,纪纲在朝堂上是个孤臣,他不会想让自己的手下们再离心离德,这是招揽人心之举。

    因此,已经没有回头路的这两只过河卒子,只能一条道儿走到黑了,他们来时,身上已经暗藏了毒药,一旦事败,唯死而已!

    这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从一开始就是!

    都察院正堂,今天的重头戏是审杨旭,这是最关键的时刻。

    可陈瑛对此几乎不抱什么希望,尽管别人不论褒贬,都承认当朝第一公案高手乃是他陈瑛,可陈瑛很清楚,如果辅国公杨旭做都察院长,未必就比他逊色。当初浙东水师官员栽赃杨旭一案,他虽不在场,事后却因职业习惯,搜集了全部卷宗认真看过,对杨旭有力的反击手段、缜密的分析能力、很有逻辑的驳辩语言,陈瑛这个大行家是颇为信服的。

    没有强有力的物证,就连那唯一的人证都不好说会不会翻供,就想给一位大臣安上谋反的罪名?这种事不是没有,可是想要成功,要么是皇帝有心要除掉他,要么是这个官员没有足够的能量上达天听,辅国公是那么好对付的?

    徐泽亨被抬上来了,虽经都察院认真治疗过,徐泽亨仍旧虚弱之极,他的伤太重了,而且锦衣卫懒得伺候他,就连金疮药都是丢给他自己上,他能给身体正面上药,背上的伤却无法顾及,正值夏季,天气炎热,等他被转到都察院时,身上无法施药的创处俱已化脓生虫,这身子怎么好得了?他早被折磨得没有人样儿了。

    看到朱图和陈郁南在场,徐泽亨十分恐惧,立即按照他们迫供得到的答案,向主审、旁审三位大人交待道:“回老爷的话,草民徐泽亨,山东蒲台人氏,自幼就入了香堂,成为白莲教徒。我们教主就是本县士绅林羽七,林羽七是继承了他爹的位子,我们蒲台办……”前文说过,他招供的唯一目的,是想少受折磨,自然不会有的没的统统招出来。白莲教是邪教,首脑人物固然难逃一死,可家眷顶多发配而已,如果说出他们曾试图在德州造反,那就真的完蛋大吉了,所以好多不该说的东西,他并没有招出来徐泽亨滔滔不绝地讲了一番林羽七教中人物和传教的事情,话题便又转到了青州彭家一事上:“草民早就知道青州彭家,彭家在山东府名头很响亮,他们家的生意做得很大,常有彭家的车马、货物经过本县另外,草民的妻子本是德州人氏,当年曾获彭家搭救照料,这也是草民知道彭家的缘风……”

    薛品有些不耐烦地打断他道:“这些陈芝麻烂谷子就不要说了,说正题!”

    “是是!”

    徐泽亨道:“回大老爷,彭家老太公过世,我们林教主得到消息以后,就告诉我说,要带几个人去吊唁,还特意提到要我带上娘子,以及唐赛儿那孩子,草民也问过教主,这么远的道儿,派人送份礼去就是了,何必这般大动干戈,教主对草民说……”

    徐泽亨舔舔嘴唇道:“教主说,彭家财雄势广,山东各地都有彭家生意,与彭家好生结交一番,对咱们自有好处。教主还说,彭家老太公是本教的一位老前辈,就算不冲着好处,也得去拜祭拜祭才是。草民心中好奇,也曾向教主问起彭家来历,可教主只是笑笑并不作答,草民也不晓得是教主也不知道彭家的真正底细还是对草民有所隐瞒……”

    陈瑛问道:“你们回到蒲台县后发生了什么事?”

    徐泽亨道:“小民回到蒲台县不久,教主就吩咐下来,叫我们销毁一切与白莲教有关的信物、经卷,草民曾问过教主,教主说这是彭家送来的消息说我们在青州露了马脚,锦衣卫正在侦缉我们,教主还说,彭家送来的消息绝对可靠,乃是来自京里的一位大人物草民再问,教主就不肯多说了。”

    听到这里,薛品和吕震相顾失色,京里的大人物?这不是暗指杨旭,还能是谁?能给彭家通报这等机密的,除了杨旭,也不可能再有第二个。

    “没多久就有两个锦衣卫潜进裘婆婆家……”

    “是两个还是三个?”

    “两个!”

    陈瑛看了一眼朱图,朱图忙解释道:“哦,潜进去拿人的是两个还有一个赶着车等在外面大街上。”

    陈瑛对徐泽亨道:“说下去!”

    徐泽亨道:“他们两个中了裘婆婆和赛儿的法术,裘婆婆急急告知我们教主我们教主便把那两个锦衣卫处理掉了,并且严嘱我们停止一切教务,以防被人抓住把柄。”

    “那处理掉的两个锦衣卫,尸首埋在何处?”

    “草民不知,草民只知道……教主处理过了……”

    吕震喃喃自语道:“好啊,又是个死无对证!”

    陈瑛没理他,依照自己的思路,一条条问下去,这都是审过了多少遍的,徐泽亨想都不想,张口就来,等到一切问罢,陈瑛道:“你方才所言,句句属实么?”

    徐泽亨道:“草民所言句句属实!”

    “现在本官提审一应嫌犯、人证,你可敢与他们当堂对质!”

    “草民所言非虚,不怕与人对质!”

    “好,来人呐,带嫌犯裘氏!”

    那裘婆子风中残烛一般,摇摇晃晃地上了堂,睁着一双昏花的老眼,你问的凶,她慢吞吞的,你问的急,她还是慢吞吞的,反正就是不认账,你说我是?拿证据来。没证据?你有招儿使去!因为事涉一位国公,不能有屈打成招之嫌,动不得大刑,对人老成精的裘老婆子能问出啥来。

    紧接着又提戏班班主王宸堂上堂,王宸堂迈着小碎步,踩着鼓点儿就飘上堂上来,未曾言语泪先流,见了官就喊冤枉,待听得那徐泽亨指他也是白莲教徒,两人还曾一起烧香礼拜明王、佛祖,马上就捏着兰花指,娇声叱骂他徐泽亨没有良心,祸害自家乡亲。

    他哭哭啼啼的,讲他开戏班子如何不易,讲他这些年的辛酸和兴衰,又讲他年轻时候扮花旦红极一时的荣光,隐隐约约的,好象在说他跟徐老掌柜的年轻时候还有过一段断袖之情。这粪坑是越捣越臭了,把个不好男风的陈瑛给恶心的……

    等到彭庄主瞪着双眼,大步流星地走上堂来,一听徐泽亨所指,马上就骂了他一个狗血喷头,再往下听,连书案都停笔不记了,一庄之主,也是个有身份的人物,骂的却都是粗俗不堪的乡间俚语,而且还都是山东方言,那书案一来听不懂,二来……这东西能够皇上看么?

    这些嫌犯人证早在一个月前就等于是串好供了,彼此的供词衔接的天衣无缝。

    等到小萝莉唐赛儿上来,一瞧见林叔叔那凄惨的模样,马上就吓哭了,“滂沱大雨”说下就下,什么都别想再问出来。这个抹眼泪儿的小萝莉是白莲妖人?她还弄死过两个锦衣卫?两旁拄g而立的衙役们都觉得有点太过份了。

    第707章 节节败退

    吕震听了一会儿,身子往陈瑛一藏,朝对面一倾,坐在陈瑛另一侧的薛品会意,马上凑过来,吕震小声问道:“啊……薛大人,你大理寺审过这样的案子么?”

    “没有,刑部呢?”

    “也没有!”

    两个人坐正了身子,齐声一咳,又一齐倾向陈瑛:“部院大人呐,双方对质各执一辞,没有佐证的情况下,这嘴仗就算打到明年也没个完,咱们是不如……请辅国公上堂算了,这案子今天可是要结的!”

    陈瑛笑了笑,说道:“两位大人言之有理,来人啊,带杨旭上堂!”

    杨旭上堂了,虽然他现在只是被限制了自由,可毕竟是嫌犯的身份,上了堂是没有坐位的,不过却也没人敢让他跪着回话,这条规矩被三位主审以及站班衙役们故意忽略了。

    夏浔上堂受审,自然不能穿官服,因此穿了一袭月白色的道服,头挽起,只c一根簪子,大概是在庙里待了一段时间,修身养性的缘故,飘飘然的,还真有一点仙风道骨的意思。

    陈瑛把他取自朱图、陈郁南、徐泽亨等各人的口供向夏浔陈述了一遍,夏浔一直云淡风轻地站在那儿,等陈瑛说罢,却勃然爆了。

    他睨着朱图,晒然冷笑道:“白莲教?你们既然把陈芝麻烂谷子都翻出来了,应当知道杨某早与唐陈氏相识,唐陈氏是被蒲台恶霸仇秋掳回家去,被杨某路见不平救她出来的,若林羽七这拜弟唐姚举一家也是白莲教,有那等妖术邪法,唐家娘子还会被见色起意的恶霸掳走吗?”

    得益于朝廷对白莲教妖魔化的宣传渲染下,在良民姓心目中,那白莲教俱是一些妖人,精通一些妖功术法,专害良民姓。可唐家娘子却是被一乡绅恶霸掳回府去的,还亏得夏浔救她回来,若说她家是妖人,与朝廷一向的宣传可是大大不符。

    朱图一窒,尚未及辩解,夏浔又转向陈郁南,喝问道:“你说你拿一份礼,随便报个名姓,就混入了吊唁人群,由此可见,彭家虽然交游广阔,大多也只是寻常生意往来,彼此并不熟捻,若非如此,你岂能轻易混入?林羽七去吊唁,怎见得就比你关系密切十分?再者,彭家若真有这般隐秘身份,敢大剌剌地广纳四方宾客?”

    陈郁南一见夏浔当面,先就矮了半截,那敢与他辩解,吱吱唔唔半晌,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刚想申辩两声,夏浔又转向陈瑛:“部院大人,彭家给林羽七通风报信,还会特意告诉他们是京里一个大人物通知他们的?白莲教乃朝廷反叛,一旦查获,定不轻饶,这种消息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

    纵然误信人言,不过烧毁些经卷佛像,而这些东西,回头仍可置办,可若掉的是人头,那就再也长不出来了,还需要特意告诉他们,是甚么京里的大人物告诉他们的么?彭家若真是白莲教,做事又这般愚蠢,早不知被朝廷破获多久,还容他们逍遥至今?这分明就是锦衣卫屈打成招,授意他诬攀杨某!”

    “呃……”

    陈瑛抬起手来刚要说话,夏浔又转向地上跪着的徐泽亨,沉声道:“看你唇白面青,形容枯槁,想必落到锦衣卫手里后,没少受罪?你放心,这儿不是锦衣卫,而是都察院,上坐的这位不是锦衣卫指挥使纪纲,而是都察院的陈瑛大人,在这儿,你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无需什么忌讳,没有人敢再对你动刑!”

    “什么?”

    徐泽亨听了攸然心动,可他下意识地瞟了眼旁边的朱图,碰到他那毒蛇般的眼神,顿时触电般一缩。那地狱般惨酷的刑罚在他心底烙下了深深恐惧的y影,他现在是闻锦衣卫而色变,在他心中,已经没有比锦衣卫更可怕的人了。

    这种痛苦造成的恐惧,深深烙印在他的心里,已经形成了一种条件反s似的本能,他不敢,他已经不敢生起反抗的念头。

    如果通过长期的虐待和欺压,叫一个人对他形成不敢反抗的畏惧并不难,可是在这么短短一段时间里,就能让一个本来有勇气与朝廷对抗的男人变得闻声变色,见影丧胆,彻底丧失与之对抗的勇气,这得是多么酷厉的刑罚?

    众人都注意着夏浔的厉声叱责时,一旁的人犯中,那半死不死的裘老婆子低低对唐赛儿说了两句什么,夏浔这边话音刚落,唐赛儿便越众而出,她脸上的泪痕还没干呢,晶莹的泪珠还挂在稚美的颊上,便用童稚而响亮的声音道:“大老爷,我刚才看见苏婶婶抱着孩子在外面呢,为啥不叫苏婶婶来问问呢,林叔叔如果是妖匪,苏婶婶还能不知道吗?”

    “欣晨也在这儿?”

    被朱图y冷的目光瞪得瑟缩了身子,恐惧地低下头去的徐泽亨突然抬起头来,目中放出惊喜的光芒。

    这一刻,他眼里再无他物!

    徐泽亨当初受刑不过坚不吐实,本是为了避免难以禁受的痛苦折磨,他以为自己是不怕死的,仅仅是承受不了那种痛苦。可是当他招供以后不再承受折磨,求生的欲望不免又占了上风。

    固然,他想死很难,这么重要的人证,看守的很严,如果他不肯进食、不肯用药,他怕招致锦衣卫更残酷的折磨。

    可是潜意识里,未尝不是因为他还想活着,哪怕能多活一刻也是好的。只有生无可恋的人,才会一心求死,而徐泽亨心里放不下的人和事太多了,他牵挂着年迈的老父亲、牵挂着他可爱的妻子,牵挂着他年幼的儿子,他舍不得死。

    “带徐苏氏!”

    陈瑛一声令下,苏欣晨抱着儿子缓缓地走上堂来,徐泽亨一直被两个衙役用水木g柱住身子,压得动弹不得,可他仍旧竭力扭转了头颅,向后面看去。

    “相公!”

    一见徐泽亨,苏欣晨便大哭起来,抱着儿子向他冲去,徐泽亨也拼命挣扎起来,身子一动,身上的患处绷裂,血水迅速渗透了白麻布的囚衣,可他浑然不觉,只是叫道妻子和儿子:“娘子!晨帆!娘子……”

    苏欣晨一见丈夫,泪水顿时迷离了双眼,她忘形地冲向丈夫,却被两个衙役紧紧拦住,情急之下,苏欣晨终于想起了戴裕彬的叮嘱,忙嘶声大呼道:“相公,公公被官兵给杀了,奴家一路乞讨逃到京师,给你鸣冤告状!相公,你怎么这般糊涂,受刑不过,屈打成招,咱一家人还有活路么?”

    朱图再也忍不住了,跳起来咆哮道:“封她的嘴!封她的嘴!这不合规矩!”

    苏欣晨不理,只是嘶声大叫:“相公,你若有个三长两短,你叫我和孩子怎么办!相公,堂上坐的是陈青天,你有冤要说、有冤要诉啊,相公,为了咱们一家人能堂堂正正地活着,为了我和孩子……”说到这里,那衙役才抓住她的手臂,封住了她的口。

    陈瑛脸色一沉,那和善的假面已然撕下,他冷冷瞟了一眼脸色青紫、神色惊恐的朱图,沉声道:“朱大人,你今日只是旁证,若依着杨旭的反告,你还是诬告的嫌犯,本官堂上,岂能容你大声咆哮,你眼里还有本官么!”

    朱图目眦欲裂,疯狂地吼道:“放p!陈瑛!我知道你跟我锦衣卫一向不对付,你这是挟怨报复,你想替肖祖杰报仇,你故意整我,陈瑛!我要告你,我……”

    他知道锦衣卫要输了,他们输就输在要对付的人如此难缠,偏偏没有拿到有力的证据。如果他们手中拿到几样物证的话,这案子就不是今天这副局面。可他们动手的时候,实未想到从他们还没去山东时起,夏浔就已叫人盯着他们,当夏浔还在湖州赈灾的时候,就已着手销毁证据了。

    结果他们一俟得了口供,立即去蒲台抓人,本以为十拿九稳必获铁证的事,赶去看到的却只是一片白地。没有拿到得力的证据,却又不肯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误判了皇帝和陈瑛对此案的态,犯了第二个错误,以致搞得如此被动。

    陈瑛大怒,抓起惊堂木“啪”地一拍,咆哮道:“来人呐,把这咆哮公堂的朱图拿下,剥去官服待审!”

    都察院与锦衣卫早就打出仇来了,只因这案子从一开始陈瑛就态暧昧,手下才不敢有所表现,现在陈瑛表明了态,那些都察院的差人哪还客气?冲上去就要锁拿朱图,朱图上堂自然是赤手空拳,可他此时已如得了失心疯一般,那莫名的恐惧迫得他只想泄,哪肯束手就缚。

    亏得堂上衙役众多,手中又持大g、锁链,一连被踹倒了三个衙役,他们再把朱图扑倒在地上,强行脱了他的官服,将他五花大绑地捆了起来。

    徐泽亨眼睁睁地看着,看着他心目中最可怖的恶魔被人剥去官服,押在当场,竟然也有束手待毙的一天,耳边又响起娘子刚刚撕心裂肺的呼喊,心中忽地涌生无穷的勇气,他突然像疯了一样,猛地跳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牢牢抵在他膝弯间的那根水火g竟然被他这一挺身给折断了,这得多大的力气?骇得那衙役持着半截断g连退了三步。

    徐泽亨嘶声大吼起来:“青天大老爷!草民冤枉!草民冤枉啊!草民是被锦衣卫屈打成招的,证词都是他们写好我背下来的,草民本是本份百姓,草民冤枉啊……”

    徐泽亨胸中激荡,竭尽全力地一句话吼出去,“噗”地喷出一口血雾,仰面便倒!

    第708章 刹那灵机

    朱棣面前奏章一堆:山东府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联名上奏,并附蒲台县的证词,说山东府勤于政事,早年间虽也有些白莲余孽,但是在洪武爷的时候经过严厉清剿,白莲教匪已销声匿迹,确乎多年不曾有所行迹。

    青州府的奏章,说青州府在齐王爷和山东府三司分司的管理下,

    地方上政务清明,百姓们安居乐业,近年来还多次严厉打击不法之徒,市井间一片祥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境内一向安宁,彭家庄在地方上也从无不法行迹云云……

    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薛禄上书陈情,说据他所知,那裘婆婆、唐赛儿确实是手段高明的戏子,在山东府内很有名,薛禄为父庆寿,还曾请这戏班子过府表演,甚受乡民欢迎,大家都知那是戏法儿,并无人视其如妖术邪法,也未见她们有装神弄鬼,盅惑乡民之举止。

    御使台多位御使上书,有人说案情大白于天下,朱图、陈郁南立即服毒自尽,其构陷辅国公之动机不明,恐有幕后元凶授意,请求皇上严查。

    又有御使上奏,赤ll地指出,湖州知府常英林贪墨府库、鱼r百姓,是被辅国公杨旭和都察院御使俞吉察办的,此前曾有人弹劾纪纲收受常英林贿略,且与常英林是姻亲,因此构陷国公一案,纪纲有重大嫌疑,请求皇上彻查。

    纪纲上书请罪,言疏于管理,致使手下胆大妄为诬告国公,请求处治,同时自辩自己只是纳了常英林的表妹为妾,彼此关系一向疏远并无亲密往来,更不曾收受贿略,恳请皇上明查。都察院的奏报、大理寺和刑部的奏报、内阁大学士解缙的弹劾……

    这些奏章有前两天送来的,有今天呈上的,每一份封奏后面都代表着一个人或者一股势力的倾向、意图和利益。

    “徐泽亨病体虚弱,激忿高呼,吐血身亡,朱图、陈郁南见事机败露,当即败服自尽……”

    朱棣轻轻叩着书案,忽然道:“朕喜欢看戏尤其喜欢看神怪戏,三司会审这出戏,比那神怪戏还要精采,哈哈,哈哈……”

    内侍大太监狗儿就站在他身后朱棣突然问道:“你是不是有些奇怪,朕为什么没等三保回来,听到他的禀报,便勒令陈瑛迅速结案?”

    狗儿欠了欠身,说道:“奴婢的确是糊涂的很!”

    朱棣笑了笑,突然问道:“杨旭快到了?”

    都察院三司会审已经有了结果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来不及禀报皇上了因此相关人等依旧押回原处,等着第二天禀报皇帝。今儿一早,陈瑛、薛品、吕端三人上殿,向皇帝复旨陈述案情经过,并将审理结果奏上于是仍然待在香林寺的夏浔便接到了圣旨,入宫见驾。

    夏浔走过金水桥的时候,就见前边空地上锦衣卫和宫中太监呈雁翎状排列两旁,中间站定一人,气定神闲,乃是郑和。前边施刑的大汉拉起一匹白布,往空中奋力一扬,向下狠狠一掷“嗵”地一声闷响,竟然是在施廷杖之刑。

    夏浔怔了怔,举步走过去,只见那锦衣卫已经扒开白布,里边裹着的赫然竟是纪纲,纪纲是锦衣卫的大头目,可是内廷郑公公亲自监刑,这些施刑的锦衣卫可没有人敢循私,纪纲被扒了官服,只着一身小衣,裤子褪到臀下,p股上血r模糊一片。

    这一摔差点儿要了他的命,虽然锦衣卫在奋力一摔时,看似用了全力,可是在腕力上巧妙地用了点劲道,使得落地那一下儿卸了点劲儿,但这也够他受的了。

    纪纲脸如金纸,抬起眼来看了看夏浔,似乎有点找不准焦距,过了好半天,眼神才定在夏浔身上,一俟看清了他,纪纲的目芒便攸地一缩,夏浔淡淡地看了他一眼,什么都没有说,便漠然转向郑和,纪纲的眼神又变得凶狠起来,狠狠地盯在他的背上。

    以前,两个人是同路人,自从纪纲成为锦衣卫指挥使,两个人就开始各行各路、越走越远了,而现在,已经成了对面而行,这一生一世,都不可能有并肩的时候了。

    “抬了你们大人下去,施些药!”

    郑和淡淡地吩咐了一声,一旁锦衣卫赶紧抢上来,搀起奄奄一息的纪纲,给他提起裤子,两边一架,一溜烟儿地跑开了。施刑、观刑的锦衣卫和内侍太监们纷纷散去,郑和向夏浔迎上来,微微施了一礼,脸上露出些笑意:“辅国公!”

    两个人一同谋事时,夏浔一直对他很尊敬,两个人的关系比较融洽。后来,郑和的继子郑恩来,又是夏浔帮忙安排到南镇,做了一个户,如今已升至副千户,郑和欠了他一个大人情,这关系就更好的多了。

    夏浔也拱拱手,寒喧道:“郑公公,好久不见啊!”

    郑和微笑道:“呵呵,是啊,前几天,奉旨到北边走了一趟,查访一些事情,今天刚回来!国公可安好啊?”

    夏浔“喔”了一声,说道:“还好,还好,皇上在谨身殿呢?”

    郑和道:“是,皇上在谨身殿,正在等候国公!”

    夏浔又“喔”了一声,拱手道:“如此,杨某先去见过皇上,容后有暇,再与公公叙旧。”

    郑和向他微笑着一拱手,夏浔便举步向谨身殿走去,郑和在后面深深望了他一眼,亦自转身离去。

    夏浔到了谨身殿,候得木恩进去通禀完毕,便高声唱名道:“臣杨旭,觑见皇上!”

    稍顷,里边传出一个淡淡的声音:“进来!”

    夏浔罪名洗脱,已然重新穿上官服这时迈步进了谨身殿,向御书案前一揖到地,恭声再道:“臣杨旭,奉诏见驾!”

    “起来!”

    朱棣淡淡地说了一句夏浔向侧方迈开一步,直起腰来,瞧见皇上身旁还垂手站着宫里的大太监狗儿,不觉微微一怔。宫里这几个大太监,除了木恩,都是靖难起兵时就追随朱棣左右的,他都认识,这其中,武功深不可测的,只有郑和与狗儿两人。

    这些个太监或有勇、或有谋、或勤勉干练俱都对朱棣忠心耿耿。

    他们如今在宫中各有职司,担任着诸如司礼监、御马监都要害衙门的职务,轻易不必随侍于皇帝左右的,难得在这谨身殿里看见狗儿这等大太监,夏浔不免微微有些诧异。

    朱棣道:“陈瑛已将案子审结情况呈报于朕了!”

    夏浔忙躬身道:“是!“朱棣道:“朕,自然是信你的。可是锦衣卫是朕的耳目,朝廷鹰犬,既有举告,不能不查。查,也是为了证明你的清白。总不能因为朕的信任,便叫你凌驾于国法之上,这对你并无好处!”

    夏浔赶紧躬身道:“臣惶恐!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皇上是爱之深,责之切,臣岂敢对皇上有所怨尤。

    朱棣笑了一声,叹道:“自从朕做了这天子,就少有人肯跟朕说心里话了,你今天也来哄朕。不平之气,总是有的,也应该有的,说,要朕怎么补偿你?”

    夏浔的腰弯得更深,惶然道:“皇上,臣没受到什么委屈。这些天在香林寺里,吃穿住行,一如家中,甚至还要好些,不过是拘束了行动而已。有举告,皇上自该下旨彻查,臣心中确实没有怨尤。”

    不知怎么的,他没敢抬头看朱棣的脸色,刚才匆匆一瞥间,他现朱棣虽然看似一如既往,可那面庞上却似笼罩着一层迷雾,叫人看不出喜、也看不出忧。最可怕的朱棣,不是他大雷霆的时候,而是他喜怒不形于色的时候。朱棣脸上那种可怕的平和,语气中那种可怕的平静,似乎比上一次朱棣在他面前说出要“杀佰儆佰”的时候还要可怕。

    朱棣“唔”了一声,又沉默了片刻,其实只是刹那,可是在躬身等候的夏浔感觉,却似亿万年般长久。一种看不到却能盛觉得到的怪异气氛,叫他非常不安。此刻的他就像一只感能敏锐的野兽,他不知道危险来自于哪里,却已经感觉到了危险的存在。

    朱棣又说话了:“诬告你的,是锦衣卫北镇千户朱图、户陈郁南,他们事情败露之际,已立即服毒自尽,逃避国法制裁。纪纲说,是朱图和陈郁南以为因湖州常英林一案,你与纪纲不和,便自作聪明,想出这等愚蠢之计媚上邀宠”哼!这等愚蠢的解释,你说朕信么?”

    夏浔欠了欠身,没有应答。

    朱棣的声音隐隐带了一丝讥讽之意:“自作聪明的,不是朱图、不是陈郁南,而是纪纲!朕很信任他,视他为股肱之臣,他却自以为很聪明,搬弄机巧,以为可以戏弄朕与股掌之上,文轩呐,你说,可不可笑!呵呵…”

    朱棣的笑声有些辛酸,夏浔欠了欠身,还是没有作答,心中不详的感觉却越来越浓。

    朱棣慢慢站了起来,轻轻呼了口气,一副云淡风轻地口吻道:“自作聪明,只是愚蠢而已,妄图欺骗朕、摆布朕,却不可原谅!对纪纲,你觉得该如何处置,只管说出来!你是苦主,有这个权利!”

    时值盛夏,一抹寒意却攸然闪过夏浔的心头,激得他身上起了一片战栗,他终于意识到那种危险的感觉是怎么一回事了。方才他对郑和随口说的一句客气话,郑和却煞有其事地向他解释了一番,当时就让他觉得有些怪异,此刻那怪异的感觉就像一条线,把一个个疑点迅速串连了起来。

    皇帝为什么没有像往常一样赐座给他:皇帝为何先对纪纲用刑,而后问他意见:平时难得一见的大太监狗儿为何突兀地出现在皇帝身边种种念头,在他心头闪电般掠过,夏浔突然双膝一弯,在朱棣面前跪了下去。

    他除去官帽,放在一旁俯身一拜,恳切道:“皇上,臣并不觉得自己冤枉,臣有罪!”

    朱棣向前踱了两步,语气有些古怪:“哦?你有罪!”

    夏浔顿道:“是!臣有罪!”

    朱棣徐徐地道:“这可奇了,你有何罪?”

    夏浔道:“自身正,才能自身净。如果臣能约束好亲眷、家人,就算有人纯心对付,又哪来的把柄可抓?蒲台林家是不是白莲教,臣不敢为之作保,可他们勾结清水泊大盗石松,明为士绅,实为水寇,却是事实。就是这样一个大盗,却是彭家的座上客,臣真的冤枉么?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臣觉得,一点也不冤!我朝连坐之法,反叛大罪,虽是邻居、保甲、里长,尚不能免罪,何况是臣的至亲!臣丈人家里,虽经臣劝诫引导,渐行善路,可是积习旧弊一时难以根除,结交的三教九流,复杂无比。

    彭家,是臣的丈人家,臣身为国公,食朝廷俸禄,蒙皇上宠信,却不能约束家人,误交匪类,臣并非全无耳闻,可臣心怀侥幸,一直未予重视。这几天来,臣反躬自省,深觉愧对皇上的信任和恩情。臣以为,锦衣卫纵然举报不确,却也不是无中生有,不能因为白莲教一事不确,就忽略了彭家结交匪类的罪名。臣向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