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锦衣夜行(精校版) > 第 181 部分

第 181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扔谡睿科攘碓窕橐觥=峁蠖嗍侵圃炝艘欢栽古迹斐闪郊业拿埽缓蟊闶橇礁鲎迦杭涞某逋话。 ?br />

    朱棣就藩北平二十多年,这些事他并非一无所知,对夏浔所说的“与其强迫融合,反而迫其对立,不如润物无声,虽所许时日更处,反而更见成效“的说法深以为然,朱棣轻轻点头道:嗯,朕久居北京,这些事情也时常听说。你所说的这些,朕大体赞同,只是所涉具体政策太过繁杂,一时理会不清,回头你上个详细的奏章划来。”

    夏浔忙恭声应是。

    朱棣目光一凝,又道:“所谓军队改制,又指什么?”

    夏浔深深吸了口气,说道:“一则屯田之制;二则军户之制!”

    屯田之制和军户制定,也是朱元璋极为得意的两项政策,不过从这两项政策制定之初,就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即便在洪武朝时,哪怕是朱元璋那样强势的一个皇帝,也常有大臣上疏,就这些政策的弊端提出异议,建文、永乐两朝时,政局气氛比较宽松,有关这方面的争论更是时常可见,做为皇帝,朱棣对这方面的利弊得失一直非常清楚。

    所以夏浔只说了这两条,还没说内容,朱棣的眉头就微微蹙了起来。

    其中的复杂程度、改革难度极大,如果一旦在全国施行,要涉及数百万军队和数百万个军户家庭,这是国本,即便皇帝,也不敢一拍脑门,便轻率地答应。何况,简拔辽东幕府下设的专署为官署,大批由夏浔一手提拔起来的官员就会摇身一变成为朝廷官员,再让也着手c持屯田和军户……”雒佥和陈寿等人的话又将一层y霾掩上了他的心头。

    朱棣不是长在深宫妇人之手的一个蠢蛋,对于捧杀之语未必尽信。不过,防备权力的流失乃是身为统治者的一种本能,也是身为统治者的一个必然。权力的牢固,是江山稳固的保障,哪怕是亲生儿子,也不能寄望于感情和信任,这是必须的手段。

    朱棣站起身,在殿中徐徐踱了几步,缓缓说道:“这些事情,很难!而且,真要变动的话,涉及太多的子民了,没有十年功夫,怕是一点成效也见不到。

    夏浔也站起身,说道:“皇上现在去办,或许要难上十年。可若皇上不做,等将来其情其状更加不堪的时候,叫皇上的子孙去做,将会更加困难。再者,臣所言,可以先在局部施行,尤其是辽东,辽东一则屯田有限,二则户口少、土地多,用不了十年,只须五年,便可完全大变样儿,到那时,有了成功的例子和模索出来的经验,皇上再在全国施行,也就容易多了。”

    朱棣扭头睨了他一眼,问道:“那……朕把辽东交到你的手上,给你五年……”不!朕给你十年功夫,你可有把握将辽东治理得阡陌千里、屯堡相连、人口兴旺、马壮兵强?”

    夏浔把胸一挺,慨然道:“皇上,别的地方臣不敢保证,辽东地方,资源雄厚却未得开发,故而变革也易。无需十年,只要施之得法,五年功夫,辽东就一定可以达到皇上所希望的模样。不过……”

    夏浔肩膀一塌,苦着脸,小声央求道:“皇上,这事没皇上点头,一定办不成,若是皇上点了头,而必须由臣去办才办得成,那就证明,这件政策是上不符天心、下不合民意,乃是以强权施为的逆天之举,人在政在、人亡政亡,没有推行变革的价值……”

    朱棣听他主动请缨,说是只需五年,便可让辽东来个大变样,心中便是一沉,可再听他这一句,似乎不愿久居辽东,眉头便是一挑,睨着他道:“怎么?”

    夏浔吞吞吐吐地道:“这个……”臣是说,为皇上分忱,是臣的本份。辽东么,只要皇上点头,臣去铺铺路就好,三五个月的功夫,总可制定出较详细的政策。然后,皇上派一老成持重的大臣坐镇辽东,确保政策实施无误就好了。”

    朱棣绷紧的脸皮子松驰下来,眸中掠过一丝笑意,似笑非笑地瞟着他,问道:“哦,你刚届三旬,年轻力壮,为朕守着辽东不是正好么,把辽东交予一老成持重之臣……”那你想去哪儿?”

    夏浔干笑道:“皇上管着这么大的天下呢,可不只是一个辽东。臣想追随在皇上左右,为皇上出谋画策、分忧解难,哪儿有了急事,皇上一声令下,臣就风风火火赶去料理了。经营辽东么,臣年轻力壮、精力充沛是不假,可年轻也有年轻的缺点……

    皇上您也知道,臣不是一个静得下心来,数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一件事的人,若是臣有那般定性,当初考中秀才之后,继续认真读书,怕不考个举人进士,正途出身?就算不济,凭着臣家中资财,衣食无忧,在青州皓首穷经,钻研学问,将来也是个德高望重的博学鸿儒,怎会借了齐王府的门面,跑去北平经商呢?

    皇上,臣是怕自已做事没个定性儿,若是久镇辽东,日久生厌,疏忽了政事,误了朝廷大事,辜负了皇上的信任,也害了辽东的军民,所以……”

    朱棣看他搓着手,绞尽脑汁地想着理由,生怕自已真把他“发配”辽东似的,不禁“噗哧”一下笑出声来,摆手道:“好啦好啦,朕和你开个玩笑,看把你急的,真让你久镇辽东的话,茗儿还不与朕拼命么?呵呵,好,你先仔细说说,你对屯田之制和军户之制有何看法。”

    朱棣刚说到这儿,木恩蹑着脚尖,幽灵似的出现在门口,细声细气儿地道:“皇上,天色晚了,娘娘叫奴婢来,促请皇上安歇。”

    朱棣一愕,便笑道:“好好好,那就歇了吧,明日再谈!木恩,引杨旭去寝居去歇息了!”

    夏浔忙躬身道:“臣遵旨,躬送陛下!”

    夏浔所献的辽东方略颇称朱棣的心意,一番长谈又去了他的一块心病,是以十分轻松,不想欣欣然转回寝宫,迎面徐皇后便抛来一个白眼,嗔道:“杨旭刚刚回来,你就拉着不放,若非我派人去请,还不知要聊到什么时候,哪有你这样做姐夫的,好不近人情!

    夏浔由木恩引着,东转西转的,就到了他当初在燕王府养伤的那处殿阁,抬眼一望,宫灯高挂,照着廊下一个丽人,罗衣绣袂,一伴颜色素净的丝棉比甲,亭亭玉立,摇曳生姿,只是身子站得稍往里了些,看不见容颜。

    夏浔心头怦地一跳:“居然还有宫女侍寝?皇上也太客气了吧,这不是我犯错误么……”

    第608章 久旱逢暴雨

    夏浔脚下不停,再往前去,越看越觉得熟悉,脚下不禁慢下来

    身后,木恩微微一笑,已然停住脚步,接着,反向走去。

    夏浔浑然未觉,紧紧盯着廊下的人儿,一步步走过去,终于,那立于廊下的女子也向前迈了一步。

    只这一步,她的容颜便呈现在灯光之下,妩媚柔婉,美丽脱俗,那娇美的容颜,配着那玲珑剔透的曼妙身姿,夏浔狂喜,失声叫道:“茗儿!”

    茗儿浅笑而立,轻轻歪着头,显得有些调皮。她那一头乌黑的长发梳得丝丝齐整,挽个慵懒性感的美人髻,c一枝晶莹剔透翠色欲流的翡翠发簪。宫灯的绯色灯光映着她那白嫩细腻的肌肤,柳眉杏眼、瑶鼻樱唇,俨然便是烧在上好瓷器上的一个淡彩工笔仕女画像。

    “茗儿!”

    夏浔快步走近,张开了双臂。

    茗儿笑靥如花,再也不想衿持,她忘情地唤了一声:“相公!”

    便雀跃着扑上来,扑进夏浔的怀抱,紧紧地一抱,然后仰起那俏脸儿来,嫣然一笑,柔声道:“相公想不想我?”

    “想想想!哪有一日,不想我的娇妻!”

    夏浔忙不迭地点头,揽住她的行腰,俯身下去,便是深深的一个吻。

    已然经历过云雨滋味,经过夏浔的一番调教,茗儿的吻技已然不是那般生涩,灵巧的雀舌欢喜地迎凑着郎君的唇舌,这一番滋意缠绵,直到她呼吸不畅,俏脸飞霞,才算是停歇下来。好在这院中侍候的人早被茗儿都打发了出去,要不然这番羞人情景可都被人看了去。

    “相公!”

    二个人携手进了房,茗儿含情脉脉地看着郎君,又是一声呼唤,那俏模样儿,羞涩一笑时当真是百媚横生,倾国倾城。

    夏浔挽住她的手,只见殿中陈设,与自己当初住在这里时一般无二茗儿靠近了他,轻轻偎进他的怀里,也看着殿中的一切,柔声道:“相公,这里就是你当初养伤住过的房间。”

    夏浔轻轻点头,说道:“嗯,我还记得,那时候茗儿还是一个小丫头!”

    茗儿向他回眸一笑柔情万千地道:“现在却是相公家里一个小妇人!”

    想起两人自相识以来种种,夏浔心中也是柔情蜜情,情丝缠绕,过了半晌,才轻轻地道:“是呀,记得头一回相遇,那小丫头喜欢了我的一条火狐皮毛,还险些被我气得哭鼻子!”

    茗儿向他皱皱鼻子迄今想起,仍是不无醋意,轻轻嗔道:“任人百般央求偏你不肯相让!”

    夏浔一笑,柔声道:“是啊,如今想来,不让那条狐皮子给你,大概是上苍着意的安排,就为今日让我亲自送一条,给我可爱的小妻子!”

    茗儿惊喜地张大眸子,问道:“甚么?”

    夏浔在她唇上轻轻啄吻了一下,笑道:“我在辽东,选了上好的火狐皮毛,此番见驾我带来了,本想托皇后娘娘给你捎回去,怎知我的小美人儿思夫心切,竟然追到北京来了。”

    茗儿俏脸微晕,红着桃腮粉颊辩解道:“才没有……”是姐姐嫌路上寂寞,偏要人家陪着……”

    话未说完,看见夏浔促狭的笑容,茗儿大窘,忍不住扑进他怀里,在他胸口用力捶了一下,唤道:“坏人,取笑人家!”

    这一下子,天雷勾动地火,两个人又是一番激情热吻,茗儿被夏浔拥在怀里,几乎是双腿离地,被他边亲边抱着,挪到了床边。

    “哎呀,小心着些,莫要触动这个!”

    帷幄被金钩束起着,床栏内侧,系着金钩的地方,有一个青铜的扳手。

    夏浔止次在这住时,还不曾见过这个,不禁奇道:“这是甚么?”

    茗儿在床缘边娴雅优美地坐了,说道:“还记得咱们上回跌下的密道么?”

    夏浔也在床边坐了,握住她的小手道:“当然记得。”

    茗儿道:“后来姐夫起兵靖难,姐姐和高炽守卫北京,那时节担心城池有失,一旦落入敌手,便被用作挟制姐夫的人质,姐姐便要能工巧匠对这地下秘道进行了一番改造,几处重要的宫室,都安装了简易的机关,这把手就是开关,一旦扳下来,就可以藏进地下密道。”

    夏浔哦了一声,茗儿又道:“再到后来,姐夫登基坐殿,成了皇帝,这秘道对外的出口便都封死了,可这殿中的机关因为建造不易,不舍得毁去,便留了下来,说不定什么时候,还能有些用处。”

    夏浔嗯了一声,眸光突地一亮,转首便看向茗儿。

    茗儿奇道:“怎么?”

    夏浔道:“咱们要不要秉烛夜游,再去那地下秘道里走走?”

    “啊?现在么?”

    “嗯!好不好?”

    当初在秘道中那段经历,实在是惊心动魄,刻骨难忘。而且夏浔走进她幼小的心灵,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对茗儿来说,这记忆比夏浔更加深刻。能与心上人同往旧地重游,别有一番滋味,茗儿如何不肯?只是,与丈夫新婚燕尔,便即分开,如今久别重逢,正是你依我依、如胶似膝的时刻,他却想着去游游地道,茗儿不觉有些好笑。

    不过丈夫这么说了,难道她一个女儿家要表现得比丈夫还要情急亲热?茗儿便点了点头,夏浔兴致勃勃,起身去桌上取了灯烛过来,递与茗儿道:“来,你持着火烛。”

    等茗儿接了火烛,夏浔却从床上抱起一床被褥来,茗儿愕然道:“相公作什么?”

    夏浔向她诡秘地一笑,说道:“你说呢?”

    茗儿眸波轻轻一闪,随即便明白了夏浔的意思,不由得满脸红晕,轻轻啐他一口,嗔道:“好荒唐,干嘛要去那里……那里……”

    夏浔嘿嘿一笑,已然伸手扳下了弄关。

    地面传出轻微的轰隆声,原本平坦的大方砖的地面便向下沉去,露出一个黑dd的d口有石阶可以下去,与当初那种连着床榻桌椅陡然沉下的方式果然大不一样。

    夏浔便一手抱起被褥,一手牵着茗儿的小手,打着灯烛沿着那石阶走下去。

    启动下边的机关,入口又轰隆隆地合上了,灯烛的亮光在这黑漆漆的dx里不能及远,仿佛四面八方都是无穷无尽的虚无,只有他们两个人、一盏灯。

    茗儿既觉兴奋、又有些害怕,攥紧了夏浔的手道:“相公,咱们还是上去吧。”

    这一说话,声音空d隐隐还有回声茗儿靠得夏浔更近了。

    夏浔却不理会拉着她的手只管往前走,秉烛夜游,四下观赏,前尘往事,历历在目,一一浮现在脑海中。

    “唉!”

    夏浔轻轻叹息一声,转首看向茗儿,感慨地道:“人之际遇真是难以揣摩。那时节,我怎知会有今日富贵,又怎想得到那时高高在上尊荣无比的小郡主,如今便成了我的娇妻呢?”

    茗儿随他走了一阵,已不觉害怕了,只觉偎在他的身边,心里便无比的踏实,听他说话,不觉莞尔道:“还说呢,那时节,我怎能想得到,那个可恶的大骗子,竟然就是人家的终身依靠!”

    听着茗儿的情话,夏浔静静地看着她的模样,四周漆黑一片,静谧非常,衬得眼前的情景如梦似幻,茗儿手中举着一盏莲花吐蕾形状的宫灯,整个人都沐浴在那朦胧的光晕里,俏丽的脸蛋羞笑盈盈的,仿佛一个美丽温柔的小狐仙,叫人心神皆醉,不由看得痴了。

    “相公,不要在这里吧……”

    被褥放在一张石台上,茗儿站在旁边,好象一只受人欺侮的小羊羔,手足无措的样子,非常紧张。

    夏浔满脸带笑,恍若未闻地去解她的衣带,褪她的罗裳。

    恩爱,是讲究情调的。夏浔可不是那种只肯遵从同一种方式,好象纯为繁衍后代才凑和的敦伦。这里的环境,会让茗儿紧张,可紧张同时也能令人更加敏感、兴奋,在这个地方,可能会让她想起自己年幼的时候,可是心思代入一个未成年的小萝莉,那种羞窘的罪恶感,有时也能更容易叫人兴奋到极致。

    夏浔想给自己、也给茗儿的重逢,制造一场美妙难忘的记忆。

    罗裳在茗儿的半推半就间,被夏浔褪下,白生生的胳膊大腿,在柔和的灯光下发出雪腻润泽的玉光。“麒麟送子”的抹胸滑落,一对玉碗般倒扣的茹房跃然入目,随即却被茗儿交叉双臂,羞涩地掩住只在皓腕旁露出一弯一痕,孤一般的圆光。

    “相公,不要~~”

    弱弱的哀求声适得其反,此时似乎更能刺激男性的欲望,夏浔以迷醉的目光,看着她美的身子,突然扯去了她的亵裤……茗儿的两只手忙不过来了,只能娇呼着转过身去,把一个又圆又翘的臀儿丢给他。

    夏浔半跪在被褥上,眼前是一双圆润雪白的大腿,目光缓缓上移,白腻的臀部向上翘起,犹如一只浑圆的雪球悬在半空,那臀象牙雕成般细白,光滑滑粉润润的,腰肢却纤细之极,甚至还带著几分少女的稚气,夏浔忍不住把唇贴上了那微微颤抖的娇躯,唇鼻触处,一片腻滑。

    d窟中静谧、黑暗,那雪臀却象夜空中一轮高挂的满月,明媚而性感。月圆之日,正是某一类生物最易发情的时候,比如此刻的夏浔。他几乎是带着几分难捺的粗暴,把自己娇美的小妻子掀翻在背褥上,先是“呀”地一声惊呼传出,未几,甜腻腻的呻吟便奏起了一篇绝美的乐章……

    天光大亮,徐皇后洗漱已毕,用过早餐,又在花园里散了半个时辰的步,回到寝室还不见小妹子过来,这时节皇上早就去前殿见人问事了,杨旭不可能让皇上候着,一定也早去侍驾了,小妹子怎么……”徐皇后关心自家妹子,便摆驾到妹子的寝殿去探望她。

    徐皇后到了那里才知道妹子尚未起呢,一问宫婢,才知杨旭一早起来,还有院子里打了趟拳,练了几回刀法,如今已然用过早餐,去前殿侍驾,临行时刻意吩咐过,叫她们不要惊扰了夫人休息。

    徐皇后和茗儿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妹,自然无须见外,她也不让宫中侍婢唤起,便独自走进房去,绕过“喜鹊登枝”的黄花梨十二扇折屏,定眼一瞧那张紫檀木的六柱带门围子架子床,帷幄半卷,小妹子可不正睡在上面么。蹑脚走过去,只见小妹子秀发披散,俏靥绯红,像只小懒猫儿似的,睡得那叫一个香甜。

    徐皇后摇摇头便在榻边坐了,目光随意一扫,忽地看到小妹子颈侧好象吮起了一个醒目的唇印,仔细一看果不其然,似乎…被子掩着的身子上还有吻痴……”真是的!

    她的目光向一垂,忽又注意到那被褥边缘似乎有些尘土痕迹,伸出手去一掀,只见褥褥向下的一面都沾着一层尘土。徐皇后不由暗暗咋舌:“天啦,妹子昨夜倒底搞了些什么花样,两夫妻这也……这也恩爱得太过份了吧,怎么还从床上跑到了地上去?”

    茗儿昨夜久旱逢暴雨,旱情解除,不过……涝了。

    她那一个身子被夏浔龙精虎猛地“蹂躏”着,开了又谢、谢了又开,花心儿都酥麻了,到最后已是畅快得体软如酥、气若游丝,最后她是被夏浔连着被子一块儿抱回来的,抱回来的时候,就已经昏睡不醒了。

    徐皇后无奈摇头,慈母一般给妹子掩了掩被角,已是一夜好睡的茗儿被她的动作惊醒了,双眼未睁,甜腻腻地便叫:“相公……”

    徐皇后板着脸,翻个白眼道:“相什么公啊,你这丫头,虽然年轻,可也该~~也该爱惜自己身子,看你平时文文静静的,怎么……怎么这么疯?”

    徐皇后说着,心里也自发窘,脸就忍不住红了,茗儿这才发现是自己姐姐到了,她身上还没穿衣裳呐,不禁羞得哎呀一声,整个身子都钻进了被窝,徐皇后唤了几声,茗儿死活不肯出来,徐皇后又好气又好笑,忍不住在她p股上狠狠拍了一巴掌。

    这时节,经过一夜鏖战的夏浔却是神清气爽,精神奕奕,在朱棣面前与人唇枪舌箭,正展开另一场大战!

    第609章 今世万世

    御前这场相争,原因就是夏浔昨夜与永乐皇帝提及的对辽东的变制改革。

    夏浔已经赶到北京,献俘礼是宣扬国威的一件大事,而夏浔和朱棣就是这件大事的两个主角,他既然到了,群臣就该商议举行献俘礼,同时着归附各部头领朝谒天了,以示我朝威加海内,恩夷抚远之上朝威风。当然,期间少不得就封赏辽东将士一事也得公开宣告。

    这本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但是人员难得凑的这么齐,夏浔便又当众提起了辽东变革的事来。他是真有点只争朝夕的意思,也是出于一种很朴素的民族感情,希望把辽东这个未来可以变成火药桶、大明掘墓人的所在,彻底改造成大明的坚固边墙。

    夏浔第一件事提的依旧是升幕府专署为官衙,永乐随行官员和北京行在的大臣们对此并没有什么意见,听他讲了讲升格府衙的必要性,便大多表示了赞同。

    即便是看着夏浔七个不顺八个不服的邱福,对此也无法表示反对。夏浔治理辽东,不只有战功,还有文治,这就是文治卓著的一种表现了。前天他们在皇上面前还大肆吹捧夏浔治理辽东如何出色,这时出言反对岂不是打自己的脸?

    再者说,整个辽东,地域不小啊,这么大的地方,一旦由幕府专署升级成官衙,将有大量的职位空缺,辽东没有这么多人才,朝廷也不允许这么多官员就地选拔,那样的话,势必得从关内选任大批官员去充实这些有司衙门,谁没有门生故旧、族亲子侄?说不定自己就能得一两个职位,安置自已的亲友,反对这件事,无异是断人前程。

    何况,设立官府可以加强对辽东的控制,这些大臣们不管彼此政见如何,是否有私人恩怨,在这一个目标上还是统一的,他们也希望大明能加强对辽东的控制,减少乘自北方的祸患,所以这件事几乎获得了一致通过。

    可是一说到对归附部落的安置,众文武的意见就迥然不同了。

    邱福首先提出了异议。

    他认为让归附的胡人部落与汉民杂居相处,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在他看来,胡人风气剽悍,好勇斗狠,与汉人杂居,家长里短的,难免要生出一些事端,而胡人习惯于族群聚居、互相扶助,一有事情就举族出动讨公道,那样的话一人之事就会迅速变成一家之事,进而变成一族之事,造成极大动荡。

    夏浔却认为,辽东由于工商业的发展,汉人和少数民族已经形成了一种密切合作关系,双方也习惯了由司法署和司商署来协荐解决争端,故而司法权基本上已经由部落长那里收归到了专署衙门,虽然目前这只是在社会治安和经营贸易方面的管理,却已是一个良好的过渡。地方官府的建立,可以顺利扩大司法权利,至少偶发事件,有辽东军队的存在,也足以保障对事态的控制,有问题是暂时的,利益却是长远的,如果不进行这种变革,归附部族始终拥有极大的自主权力,现在朝廷是省了不少心思,可遗留给子孙的,却是一些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爆发的大祸患。

    辽东目前还有少数独立掌握着司法权的部落,那都是没有参予到辽东工商经营的、在偏远山区过着自给自足生活的小部落。而这一点在中原也不例外,一些居住在僻远山区或者与大城大阜交通不便利的乡村的汉人,主导村镇秩序的主要力量何尝不是族宗长老们?这一点并不要紧。

    此外,两个人也就免除强制婚嫁、免除更汉名着汉服等歧视性强制政策,以及胡人作官的各项待遇方面相持不下,两个人据理力争,邱福所主张的,其实更利于眼下的安定和平稳,但是从以往归附的部落多有发生叛离和争端来看,夏浔的融合之策才是一劳永逸的法子。

    行在参政陈寿粲然一笑,捻着胡须,摇头晃脑地道:“皇上,臣以为,淇国公所言,才是老成谋国之见。外夷异类,终非我族,不可以国人待之。唐玄宗厚爱胡人,结果安史之乱,几乎丧亡唐室;宋徽宗与金国缔盟,结果辽国灭亡之日,金人兵锋便指向中原。厚待夷狄,视如自已,不啻与虎谋皮呀!”

    夏浔昨夜与娇妻几番云雨,y阳调和,如今是神清气爽,听他反驳,一点火气都不生,气定神闲地道:“陈大人此言差矣。唐初对外用兵,胜多败少,奠定了大唐的霸气威风,而这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其中不乏异族,所用兵马,更有不少乃是胡兵。凌烟阁中二十四人,试数数胡人占了几何?

    唐之藩镇政策,才是国之大患。朝廷疲弱之际,藩镇将领遂起异心而已,其弊在干放权太重,其因在于人之贪欲,而非出于胡汉之争。自古以来,哪个朝代没有叛将逆臣?其中又有几个是胡人?纵然是同族的大将,见朝廷势弱,遂起野心者不知瓦己。自三皇五帝到如今,你何必单单挑出一个安禄山来说事儿?”

    陈寿的手僵在胡须上,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夏浔道:“现在的政策,轻松、简单,无需多费心神,于长远看,却是朝廷心腹之患。纵然一时有些难处我们这一世人不去做,将来留给后人的就是不可收拾的一个烂摊子,诸位大人读圣人书,但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种变革就是关乎我大明气运、万世太平的事了,如何不肯做?”

    这句话顿时挑动了朱棣的心弦,江山是他的,他对未来的责任感远比其他任何人都要重,听到这里,拍案赞道:“杨旭说得好!邱福、陈寿所言,不无道理。”天生之才何地没有?为君者用人,只应择其是否贤明,何必分别彼此呢?

    其人贤则任之,其人非贤,虽至亲亦不可用。汉武帝重用金日隙,这二人不但皆是胡人,且为胡人王子,但一生忠心耿耿,成为朝廷栋梁。

    唐玄宗宠任安禄山,致有播迁之祸,乃是他用人不明。宋微宗宠任小人,荒纵无度,以致有夷狄之祸。岂是因为用了夷狄之人么?

    春秋之法,夷而入于中国则中国之。朕为天下主,覆载之内,但有贤才,用之不弃,方是明君。前元当年以无敌兵威,悍然入主中原,国祚不过百年,便被俺皇考举义帜,逐出中原,原因何在?就在于前元柄用蒙古鞑靼,而外汉人南人,以至于自取灭亡,这前车之鉴,怎可不慎?”

    皇帝已经盖棺论定了,众人也就不宜再就此事纠缠,纷纷称是退向左右。

    朱棣吁了口气,又道:“使其处于我宦属之间,日相亲近,终有成为一家之日;若竖起篱笆,当贼一样防着,如何可以教化他们呢?当然,他们初来归附,多是畏我势力,未必尽是出于赤诚,适当的防范还是必要的,古人说受降如受敌,杨旭,你在辽东,对此不可不慎、不可不察!”

    夏浔忙躬身道:“臣谨遵圣上教诲!”

    朱棣淡淡地扫了眼邱福和陈寿,这两人一文一武、一唱一和,意见却无比统一,联想到前日他们对夏浔众口一词的明捧暗杀,朱棣心中已经隐隐有了些醒悟。

    比起这两个人,雒佥就机警的多,他原为南京刑部尚书,半生都是在司法口儿打拼出来的,心思最为缜密。方才夏浔突然当众提出辽东变革的谏议,他便有所警觉了,夏浔是昨日到北京城的,就住在行宫里,想必与皇帝有过沟通,他既然敢当众提出来,恐怕皇帝纵然没有全部同意,也已大为意动,这时还是看看风色的好。

    他没有及时提醒邱福和陈寿,就是想利用他们探探皇帝的口风,看看皇帝对夏浔的谏议到底支持到什么程度,如今一听皇上斩钉截铁的断语,不由暗暗庆幸。

    昔日徐辉祖四人歃血为盟,除了梅殷、耿炳文,第四个人便是他。这四个人能走到一块儿,其实各有难言之隐。徐辉祖为了他的忠义之荐,连亲弟弟都葬送在自已手里,如何还能向朱棣俯首称臣?如果他那么做,将为天下人所唾弃,名声将臭不可闻。他除了一条道走到黑,已经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耿炳文前朝老将,对朱元璋亲自立下的继承人同样忠心耿耿,何况朱棣登基之后,罢其长兴侯爵位,赋闲在家,他也有自已的政治诉求。梅殷则是因为朱棣不屑其无耻,根本不理他抛来的媚眼儿,只让公主姐姐给他写了封家书,便叫他滚回京城来了,根本不下圣旨,羞惭得他无地自容,以致生了怨恨。

    四人对新朝的立场不但各不相同,结盟的目的其实也有参差,他们也知道再想推翻朱棣的统治,把建文帝的儿子或兄弟扶上皇位是不可能的,却出干各种目的,联手对新朝功臣展开了反扑。结果,不久朱棣提北平为北京行在,把雒佥调离了南京,也亏得如此,此后一些事情,雒佥根本没有参与,才没有被纪纲挖出来。当然,以雒佥的精明,如果他当时还在南京,以他的能力,那么到底是夏浔成功反击,还是沉冤千古,也就很难说了。

    如今徐辉祖已经成了一个废人,梅殷和耿炳文也已不在人世,结盟的目的都已不复存在,雒佥大可顾好自家前程便是了。但人是一种很复杂的生物,如果情感能够永远、完全服从于理智的支配,那人也就不是人了。只要有机会,雒佥还是本能地想要给夏浔一刀。

    可这一刀,看来现在还不是机会。

    夏浔想趁热打铁,再把其他两件事情谈谈,朱棣却不想在献俘礼前,引起朝臣们太多的争议和矛盾,一见夏浔要说话,便抢着说道:“好啦,辽东之事,今日暂议到这里吧。北京行部和行五军都督府要负责献俘礼一事,速去筹备。朕与皇后,要去北海子一游,众卿就此散了吧!”

    众人纷纷散去,夏浔一下子变得无所事事了,忽地省起自家娘子还在寝殿甜睡“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呀!”

    夏浔性致大起,兴冲冲地便奔了自已的寝居之处……

    第610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夫人呢?

    夏浔回到寝室,看见一个小侍女正翘着小p股上床榻,却不见茗儿身影,便出声问道。

    “啊!老爷!”

    巧云忙从榻上爬下来,整理好裙裾,向夏浔福了一礼,俏脸便有些红晕。

    她已经是大姑娘了,虽未经男女之事,却也并非一窍不通,方才侍候自家小姐,眼见榻上一片狼籍,哪还不明白发生过甚么,忽见男主人出现,便有些难为情。

    ,“老爷,夫人正在旁间房里沐浴。哦,对了,方才皇后娘娘来过,然后木公公来请,说是要与皇上同游北海子,才刚刚离开,然后夫人便去沐浴了。”

    夏浔点点头道:,“嗯,你整理你的。”说完转身便走了出去。

    巧云把新的床单被褥铺好,卷起一团铺盖,逃也似地走了出去。

    沐浴房就在旁边一间房里,夏浔折出去,轻启门扉进了内室,就见水雾弥漫间,一张硕大的木制浴桶,这种浴桶是椭圆形的,内有木制的坐板,人可以很舒适地躺在里面。茗儿看来是真的累了,整个人都沐浴在热水里面,头枕在边缘的厚毛巾上,又打起了瞌睡。

    夏浔见自己进来,她都不曾发觉,不禁微微一笑,便轻轻宽起了衣衫。

    茗儿浸在热水里,忍不住又是昏昏欲睡,她的体力和精神还未恢复呢,躺在浴桶中,便不觉打起盹来。忽然她的削肩被人碰了一下,

    茗儿张开眼睛,一个强壮结实的男人身体赫然在目”骇得茗儿方要惊呼,这才发觉那笑吟吟浸到水里来的男人正是自己夫婿,不由松了口气,白了他一眼,懒洋洋地道:“坏人,你早上不是沐浴过了么,还来s扰人家。”

    夏浔也泡进热水里,轻轻揽住她,笑嘻嘻地道:,“自己沐浴和洗鸳鸯浴,滋味怎个相同?”

    茗儿被热水一泡,酸软的身子懒洋洋的不想动弹,被他一挤,顺势本让出了些位置,仍旧闭起双眼”声调慵懒地道:“好困呵”一大早姐姐就来吵我,人家想打个嗑睡,你又来扰人。”

    夏浔失笑道:,“一大早?这都几点了还一大早,小懒猫儿。”

    他在茗儿滑嫩的香肩上吻了一下”深深地吻下去,感触着年轻女孩充满活力的肌肤弹性,然后滑向她的脸蛋、她的红唇,再滑向她胸前丰润的饱满。

    茗儿的身体还在昨夜激情的余震之中,根本禁不起爱抚,被他一触”那种酥麻酸软的感觉又来了”忍不住呻吟一声”央求道:“好酸!相公,不要……”

    夏浔在她耳边轻轻地道:“乖宝贝儿,皇后娘娘可是做了一件大好事,若不是她把你带来北京”相公不知还要多久才能见到你,小茗儿,相公好生想念你。”

    ,“相公,我也想你……”

    茗儿有些情动,反手抱住夏浔有力的腰杆儿,脸蛋贴在他饱满结实的胸肌上,满足地叹了口气:,“是呢,若不是姐姐,人家也只好在家里等着你。”

    ,“家里都好么?”夏浔说着,大手便轻轻滑到了她腴润细嫩如豆腐的大腿内侧,为她放松着肌r茗儿点点头,情意绵绵地道:“嗯,家里都好着呢,你不用担心。

    现如今你是国公,我在家里,不但要c持好家务,免生无妄是非,还得注意门风,莫为他人说道。说起来,也就是沾了皇后姐姐的便宜,我此番伴驾出来,才没有人说道,要不然,也只好守在家里”

    夏浔轻笑道:,“悔教夫婿觅封侯了?”

    茗儿柔声道:,“才没有!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是男儿该做的事。妾妇之道,以顺为本,人家岂会厮缠着你,叫你做个缠绵枕榻的大丈夫?只是,人家真的好想你。”

    两个人脸贴脸儿地温存了一阵,夏浔问道:,“皇上此番北巡,应该不会滞留太久,你我相聚匆匆,若再会面时,最快又得几个月之后了。”

    茗儿轻轻仰起脸,问道:,“辽东之事很复杂么?皇上遣你北行时,不是说,很快就能回来?”

    夏浔道:,“皇上倒没诳我,如果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确很快就能回去,说不定我现在早就回南京城逍遥快活去了,可是难得有此机会,若是就此放过,我会心中不安的。”

    夏浔把辽东情形向茗儿简略地说了说,吁声道:,“你不是说,男儿大丈夫当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么?我这么做,你会不会怪我?”

    茗儿莞尔摇头,向他嫣然一笑,柔声道:“这才是我的好大君,得此佳偶良伴,是茗儿的骄傲!你放心吧,人家会好好持家,免分你的心神,不会为此生一分怨尤的。”

    夏浔感动地抱住她,静静地靠了一阵,又问:“皇上北巡,是大皇子监国摄政吧?”

    茗儿道:,“是!内阁及六部官员,此番皆未随皇帝南巡,留在南京辅佐大皇子,重要国事,仍以快马传递行在,由皇上决断,不过大皇子监国摄政,确是一点不假。”

    夏浔点点头,有些轻松地道:,“看来皇上的心意已经定了。此番北巡,一个重要的目的,恐怕就是要告知天下,储君已定,回去之后,三位皇子的君臣名份,就会彻底定下来!”

    茗儿嫣然一笑,道:,“嗯!姐姐喜欢高炽的忠厚仁恕,皇上这般决定,姐姐很喜欢。说起来,姐姐这次带我同来,未必就是向着自己妹妹。你为高炽争储,出力甚巨,姐姐这是想要犒赏你也说不定。”

    夏浔低低笑道:,“用我自己的小娇妻来犒赏我么?皇后娘娘好生小

    气!”

    茗儿俏巧地白了他一眼,娇嗔道:,“那你想怎么样啊,要我姐姐赐你两个美人儿么?”

    夏浔打个哈哈道:“美人儿是真有,倒无需皇后娘娘来送。为大在辽东,各部落攀附献礼,多有女子奉上,你还别不信”你的夫君可是守身如玉,一个未碰喔。”

    茗儿脸红红地亲他一口,甜蜜地道:,“人家信你啦!新婚之夜时,都没见你……都没见你如昨夜一般凶猛!”

    虽是作惯了的夫妻,说起这般羞人事,茗儿还是羞不可抑,忍不住把头埋进他怀里。

    夏浔低笑道:“新婚之夜,我的小茗儿初尝云雨滋味,为夫只是怕你承受不起,才不忍大肆伐挞”你当我体力不支么?”

    说着,他已抓过茗儿的小手,悄悄向水下探去,贴着她元宝般可爱的耳朵道:,“昨夜看你穿得抹胸,绣的是麒麟送子,嘿嘿!麒麟如何送子?来吧,还是让为夫来给我的宝贝茗儿送子吧!”

    茗儿的小手忽地触及一处粗挺挺玉柱的所在,蜇了手般便往回急缩,惊呼道:,“呀!昨夜才那般颠狂,现在怎么又又变成了这般模样?”

    夏浔故作委曲状道:,“娘子,你也不看为夫在辽东独守空枕”已经多少时日!”

    茗儿听了又是感动又是情动”可是真要她服侍夫君,现在实在是有些怕了。

    男人一旦动了情欲,便如燃起一团炽焰,那生火的薪柴不烧光,哪有那么容易就褪了火气。这时一只手轻轻抄到茗儿的腿弯,一条大腿便被他慢慢抬起。

    水面微微荡漾,一只纤足翩然出水”光润无暇,小巧细致,就像白玉雕成般晶莹剔透,足掌薄而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