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台湾娱乐1971(1-640) > 第 111 部分

第 111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不错那陵园中,一共有600多座抗日战士的陵墓,其中就包括死守上海四行仓库的谢晋元领导的八百壮士”王梓钧重重地说。

    “轰”

    满堂哗然。

    “王先生,你不会是开玩笑的吧?少字国军将士的陵墓,怎么会在南太平洋?”

    “王先生,你是不是弄错了?”

    记者们纷纷提出疑问,甚至有人怀疑王梓钧在编做子虚乌有的东西,恶意炒作。

    王梓钧道:“不会有错的,我前段时间,已经派人去调查过了。那里的烈士,除了镇守四行仓库的壮士外,还有共军的新四军,以及我军的缅甸远征军将士。他们都是当初被日本人俘虏后,押送到那里做苦力,然后客死他乡的。他们死后,当地的华侨不忍烈士遗骨暴露在风雨之中,筹款建起了烈士的陵园。可惜,不久那里火山爆发,当地人都搬走了,陵园也无人照料,日渐破败。我派去的人回来说,有些坟墓已经裂开,连尸骨都暴露在空气中,整座陵园成了狐兔野兽的乐园。”

    王梓钧说得郑重其事,下面的记者也渐渐去除了恶意猜测。

    王梓钧继续道:“这些烈士,他们都是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英魂,我们不应该把他们遗忘所以,我发起倡议,我个人愿意捐赠出100万台币,组织人手将这些烈士的遗体请回国内,悉心安葬。如果有人愿意出钱出力的,都可以加入进来,甚至想要去南太平洋那边的,只需要在当局通过以后,也可以加入进来。我们这个队伍需要五十个义工。”

    “我报名”

    “我也要报名”

    记者们纷纷举手,这可是个采访的好机会,不论是出于公心还是想要报道,都必须参加。

    春节越来越近,周总理的死讯在香港的媒体上还没有完全散去痕迹,王梓钧这边发起的迎回烈士遗骨运动,又再次引人关注。

    仅仅三日,报名者多达数百人,其中赫然有位叫做邱盛的老兵,就是当年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幸存者。

    邱老人出来接受参访说,他们当初在南太平洋做苦力,最多的时候差不多近2000人,但最后死得只剩下几百人了。后来美国人打跑了日本人,便把幸存者运送回中国,死去的将士则留在了当地。

    邱盛的话,立即证实了王梓钧说出的消息的正确性,人们迎回烈士遗骨的情绪更加高涨。

    台北介寿馆里,接到消息的严家淦和蒋经国格外重视。对蒋经国来说,他正需要这样的事情来巩固他的统治,获取各界各地区的民意。

    王梓钧这个事情,做得刚好符合他的利益。

    如果把这些遗骨迎回,不说别的,国民党台湾的那些无数老兵,起码就会对蒋经国好感大增。

    “这个小王,之前怎么也不打个招呼?”蒋经国笑骂道。

    严家淦如今唯蒋经国马首是瞻,询问道:“这个事情交给谁来负责?”

    蒋经国说:“把香港那个老兵接过来一起去,作为老兵的代表。民间的代表就算王梓钧吧,让他必须亲自过去。我们军方也要派一个高级将领和一个老兵过去,然后政府这边,你看谁去合适?”

    严家淦说:“要不我去吧?少字”

    蒋经国想了想,说道:“你是国家总统,怎么能亲自去,干脆我去算了。”

    “这可不行。”严家淦大惊,南太平洋那鸟不拉屎的地方,蒋经国过去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这台湾刚刚稳定的政局又得乱了。

    “那让谁去好?”蒋经国也觉得自己刚才的话不妥。

    “你看那个人如何?”严家淦道。

    “那个?”蒋经国问。

    家淦点点头。

    ————————————————————————

    哎,又是一个月结束了。

    这个月忙得有点疯,跑出去接了点事情赚外快,必须得在五月一号前弄出来,每天白天敲键盘,晚上也敲键盘,打字打得想吐了。

    下个月就轻松多了,能专心写小说。

    380【吸金】

    380【吸金,到网址

    正文 381【前赴巴新】

    381【前赴巴新】

    对于这个赴南太平洋迎回烈士遗骨的团队,王梓钧早猜到当局会派一个政府人员来领队,却没想到会是这么一位。

    蒋经国派过来的人,居然是何应钦——这名发动过皖南事变,担任过黄埔军校教育长,内战时期民国国防部长,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投降的国民党元老。

    不过想象,何应钦却是最好的人选。

    解放战争国民党落败以后,担任国防部长的何应钦先逃到香港,再从香港来到台湾。到了台湾后,何应钦隐居在牯岭街“闭门思过”,没脸见人。1950年蒋介石再次当上总统,他才跑出来复出,结果已经没他份儿了。(此君跟蒋介石的关系是尔虞我诈,加上他跟大权人物陈诚不对付,而蒋初到台北,很多地方要倚靠陈诚。)

    从50年代起,何应钦头上便顶着各种党政军内大而无权的职位,在民间混得风生水起。一会儿建立一个协会,一会儿创办一个组织,蒋介石也由着他闹腾,偶尔老蒋还亲自出任这些协会的会长,何应钦当副会长。

    迁台后风光无限的陈诚病死了,白崇禧也死得不明不白,各路国民党元老不是离世就是晚景凄凉孤寂。可这位政坛失势的何应钦,却活得最是潇洒自在。他晚年的“公事”无非是开会应景,发表讲话,参加证婚、剪彩、葬礼等。其余大部分时间是打桥牌、打猎、打高尔夫球、栽花种树等。遇上什么大事,他都要出来吆喝两声,凑一下热闹。

    如今这一趟,让何应钦带队,无论是从哪一方面都是非常适合的。

    台北松山机场。

    顾祝同拉着何应钦的手说:“敬之啊,南洋此行,起坟之前,替我向这些将士敬一碗酒。可惜我身体一向硬朗,这个时候居然抱病,不能奔波万里。”

    “顾兄你就放心吧,我会把你的心意带到的。”何应钦说道。

    两人此时的情况差不多,不过顾祝同虽处闲职,可门生弟子却有许多实权人物,可比何应钦的影响力大多了。两人都是身体硬朗,精力充沛,常常参加社交活动,近些年交情颇深。

    这一次随团的,除开王梓钧等人外,还有20多名港台记者,以及三十名经过严格审查的义工。

    七十年代的台湾人可比后世对政治敏感热情多了,当局对外也不似陈水扁、马英九等人不敢吱声。像后世大陆与菲律宾争抢的黄岩岛,前两年菲律宾有三十多个人上岛去c旗,病床上的蒋介石立马发言谴责,并威胁说要动用军队。菲律宾政府吓得连忙出来澄清,说上黄岩岛c旗纯属民间行为,跟当局无关。

    机场外,许多老兵和市民闻信前来送行,场面非常热闹。何应钦是个会作秀的人,当即说出一番满腔热诚的话来,发誓要把抗日烈士的遗骨请回,请各位同胞放心,立即引来一阵掌声与喝彩。

    王梓钧这还是第一次与何应钦、顾祝同见面,留下的影响是,两个都是老狐狸,那眼珠子深邃得似乎能把人看透一样。

    “这位就是王小友吧,我可是在报纸上经常看到你的名字。”顾祝同握着王梓钧的手,“亲切慈祥”地笑着说。此人是老蒋的死忠心腹,蒋经国能够在蒋介石死后快速掌握局势,他是出了很大力气的。

    “些许薄名,不敢污老将军的耳朵,惭愧”王梓钧恭敬道。

    “哈哈,你这可不是薄名,在好莱坞获了奖,为中国人争光啊。”顾祝同拍拍王梓钧的肩头说,“年轻人,好好干”

    “谨遵老将军教诲,梓钧铭记于心。”王梓钧小心道。

    一旁的何应钦说道:“飞机就要起飞了,顾兄,我们就先走了。”

    “诸位义士,一路顺风”顾祝同朝众人抱拳道。

    所有人都纷纷回礼道谢。

    巴布亚新几内亚原来是英属殖民地,二战后联合国交给澳大利亚托管,直到去年9月份才正式独立建国。

    此地原来有许多华侨,由于巴新建国后,政治前景和生存环境不明,当地的华侨多数都跑到了澳洲生活。

    在王梓钧等人成行之前,台湾当局已经照会过巴新与澳大利亚,那边表示会配合这次行动。

    此时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如果坐飞机的话,只开通了与澳洲的航线。王梓钧一行,不得不从台北飞到香港,再从香港飞往澳洲,最后从澳洲转道巴新,再坐汽车去拉布尔。(拉布尔火山爆发的时间其实还要靠后,童鞋们就不要深究了。)

    上了飞机后,何应钦先是和香港那位叫做邱盛的老兵拉家常,亲切的询问其近况。

    王梓钧在旁边听着,由衷地佩服这位老狐狸的社交水平。邱盛原本面对何应钦时还有些紧张,而且抱着一些警惕,但何应钦只说了几句话,嘘寒问暖后回忆了一些往事,就迅速地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不到十分钟,只当过大头兵的邱盛老人,就已经对何应钦无话不说,完全当自己人了。

    辗转飞行是很累的,特别是随行的还有老人。队伍在到达悉尼后,便停下来,在早已经联系好的酒店里休息了一夜。

    第二天,众人又乘着飞机直飞巴新,然后坐车前往目的地。

    王梓钧前些日子在记者招待会上的发言,也并非完全虚假,他上次从新加坡回来后,却是花钱让人去拉布尔寻找陵园的所在,只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就找到了陵园。

    如今,当初花钱雇的那人也在队伍当中,充当向导为大家带路。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路况非常糟糕,除了当初英国知名时建成的城市外,其他地方简直比不上中国古代社会。

    没办法,西方殖民者来之前,这里还是原始社会。

    得知王梓钧等人的到来,当地的一些华侨也自发随行,加上巴新的政府特派接待人员,队伍都快接近百人了。

    汽车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颠簸不已,何应钦看着外边荒凉的景象,感叹道:“让这些抗日烈士埋骨蛮荒之地,真乃我辈之耻。梓钧啊,你这次可是做了一件天大的事情。”

    “老将军你暮年之躯,万里迎回烈日遗骨,才是值得我们这些小辈学习。”王梓钧恭维道。这两天以来,他跟何应钦算是慢慢熟悉起来。怎么说呢,这位太会演戏了,这种表演已经深入到骨子里,说起话来每每悲天悯人——虚伪的政客属性。

    何应钦要真那么热血爱国的话,当初又怎么会帮助冈村宁次逃过南京审判,在民众的一片骂声中将其送回日本。

    何应钦虽然听得出王梓钧实在拍他马p,但现在无权无势的他,对马p还是很受用的,问道:“梓钧,你有没有兴趣加入中国童子军总会?”

    “童子军总会?”王梓钧听都没听过。

    “是的。”何应钦一解释,王梓钧才终于搞明白中国童子军是什么玩意儿了。

    童子军的说法最先是在西方兴起,后来民国政府也学了过来,挑选培养童子军。11以下称为幼童军,11岁到18岁称为童子军,18岁以上叫青年童子军。这些童子军要通过各种测试和考核,然后严格训练其从意志、生活技能到专业技能,学习各种礼仪、文化。

    这些童子军在成年之后,进入军队和政府的各个体系之中,成为国民党手下掌控的一股精干力量。抗战爆发后,这些热血的童子军纷纷踏上前线,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前些年,何应钦把废弃已久的童子军总会重新恢复,老蒋当会长,他任副会长,不过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如今的童子军远没有当年的影响了。

    何应钦感叹道:“刚才,我突然想起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时的一些往事。四行仓库保卫战打得最激烈的时候,11名童子军冒着枪林弹雨,不顾生命危险,将三大载重车的慰劳品送给前方战士。其中有个年仅15岁的女童子军,我还记得她的名字,她叫杨惠敏。孤身一人冒着敌人的炮火,泅渡苏州河,向坚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献旗,使得抗战勇士们斗志为之一振。”

    王梓钧可不知道还有这种事,不禁肃然起敬,一个十五岁的女子,冒着枪弹泅河送旗,那才叫做热血爱国。

    何应钦道:“现在的年轻人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十多岁的小孩儿学着人玩摇滚,穿喇叭裤,只知道享受。梓钧你是许多年轻人的偶像,你应该多多倡导他们走上正道。童子军总会现在还空着个理事的位子,正好是为你准备的。”

    王梓钧这才反应过来,何应钦这是借他王梓钧的名气发展童子军总会啊。这职务没有丝毫权利,纯粹就是个空头头衔,而且现在的童子军几乎是有名无实,p用没有,他加入进去做什么?

    可是何应钦的邀请,王梓钧又不好直接拒绝。幸好,这个时候突然有人喊道:“到了”

    381【前赴巴新】

    381【前赴巴,到网址

    正文 382【再生一个】

    382【再生一个】

    当众人下车进入陵园,入眼是一片残垣断壁,里面密布着数百座坟茔,好一部分的墓碑都已经断裂,散落于地。近三十年的风雨摧残,墓碑上的字已经褪色,隐约可见“故国民军八十八师xx之墓”、“故国民军新四军xx之墓”的字样。

    这些都是国共内战时,拉布尔当地的华侨为客死他乡的烈士所建的陵园,大部分墓主人生前的职务和姓名都写得一清二楚,除了军人外,还有数十座墓的主人只是日军从大陆抓来做苦力的普通老百姓。

    随团而来的,还有一个仙风道骨的风水师,他拿出罗盘神神叨叨的算了好半天,判定翌日辰时是起坟的吉时。

    众人当下把那些倒下、断掉的墓碑一一寻回,重新放置好,专门人员造册记录着详细名单。于此同时,记者们纷纷拍照,开始采访当地的华侨一些当年往事。

    忙活了一整天,除了十多个坟墓的主人无法确定身份外,其他的全都登记在册。

    由于火山爆发的原因,整个拉布尔已经毁灭,当地人早已迁往他处,附近没有什么地方可供住宿。来往路途又太远,众人只好拿出带来的帐篷在荒野露宿,第二天早早起来,摆上瓜果祭品祭拜之后,风水师开始指挥着起坟事宜。

    起坟搬迁最好不要超过午时,免得逝者事故被阳气所伤。但这足足六百多座坟茔,一个上午根本起不完,便不能那么讲究了。中午的时候,大家用餐完毕,风水师看看时辰,让大家继续动工,用黑布蒙x盖骨,来阻挡阳气入侵。

    一直忙活到晚上,大家打着电筒赶工,连记者们都在下午的时候加入进来,才终于把所有的遗骨全部起出。

    借着电筒的光亮草草吃了晚饭,王梓钧坐在帐篷前,看着这荒芜的陵园,除了偶尔有人说话外,四下静谧一片,草丛中不时传来昆虫的鸣叫声。

    身边脚步声响起,王梓钧回头一看,笑道:“何老还没休息吗?这地方湿气很重,要当心身体。”

    何应钦走到王梓钧身边坐下,笑道:“我这身子骨还没老朽到那种地步。”

    “您宝刀不老,是我多虑了。”王梓钧问,“何老您看这些遗骨请回去,究竟葬在何处才好?特别是这些新四军的战士遗骨。”

    何应钦笑道:“新四军,自然是运回大陆,建丰这点度量还是有的。”

    建丰是蒋经国的字,何应钦的语气,少不得有点倚老卖老的意思。

    事实上,去年是这么多年来,两岸关系最融洽的一年。年初,弥留之际的蒋介石就请太祖或者总理赴台商讨和平统一大事,太祖对此很有兴趣,可惜他和总理都有病在身,当时是准备让刚刚复出的邓公来台商议的。

    可惜,邓公还未成行,蒋介石就挂了,蒋经国上台,为了显示自己得位正统,宣传口号上大力鼓吹继承先总统遗志,要反攻大陆。和谈之事无限期搁置,令人扼腕。

    两岸老人在最后时刻,心中最惦记的还是统一问题,前些日子周总理去世后,骨灰是在台湾厅放了一夜,才撒入江河湖海的。

    太祖恐怕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许多事情都看开了,开始着手料理身后事。这几年着力改善两岸关系,鼓励两岸的民间交流,多次邀请台湾的运动员到大陆比赛,同时开始大赦大陆在押的国民党人员。1975年这一年里,大陆的司法机关根据太祖的指示,连续特赦了在押的293名国民党战犯、95名美蒋特工和49名武装特务船员。原国民党县团级以上党政军特人员,能工作的安排工作,不能工作的养起来,愿去台湾的给路费。病榻上的太祖,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竭尽全力地向历史作着交代。

    大陆的善意,蒋经国看在心里,自然也是明白的,对面连活人都肯放回来,这些新四军战士的遗骨自然会安排送回大陆。

    王梓钧用开玩笑的语气问:“何老这么多年了,有没有想过回大陆去?”

    王梓钧之所以敢这么问,还是因为多日相处,他发现何应钦虽然本能地做作,但到老之后,又身居闲职,其实说话做事的都是很随意的,也不会因为这种谈话给王梓钧扣什么帽子。

    “怎么不想?”何应钦笑道,“你们这些年轻的一代根本无法理解上一辈的想法,这台湾的老人,有哪一个不想回去的?”

    何应钦突然想起两年前,他跟顾祝同站在金门岛上,久久遥望大陆时的情形。

    “是啊,狐死首丘,叶落归根。”王梓钧不由感叹道。

    何应钦笑着看着王梓钧,说道:“你这个年轻人有些意思,跟同辈人格格不入。你知道吗?去年你写文章拥护建丰,许多老人可是对你很有兴趣,研究过你的履历,越研究就越让人惊讶。”

    王梓钧说:“不瞒何老您说,这些都是我父亲教我的,我一个毛头小子,哪能想到这些?”

    “不用在我面前装,我别的能力没有,看人还是能看明白的。就像今天起坟的时候,你对那些烈士遗骨的敬重不是装出来的,而且对我军军人与新四军一视同仁。不像其他人,许多随行的义工,根本对新四军的遗骨敷衍了事。你对共党的印象肯定很不错吧,”何应钦见王梓钧面色微变,笑道,“这次送新四军遗骨回大陆,肯定需要人做代表,不过你就不用想了。你在民间的名气太大,是不可能让你去的。”

    王梓钧感到心中发寒,敢情自己今天的一举一动都被这老狐狸瞧在眼里。当下苦笑道:“何老,我可是入了国民党的,怎么会对共党有好感,您肯定是看错了。”

    “错不错无所谓,反正我就是一闲人。”何应钦道,“以后有空的话,就来陪老头子我打打球,至于那个中国童子军总会,你爱来不来,我也不勉强你。”

    王梓钧说:“行,以后我找何老您打高尔夫球,不过我的球技太差,您可得让着我点。”

    “小马p精”何应钦笑骂道。

    带着这些遗骨出关回过非常麻烦,好在有台湾当局那边负责联系。众人回去的时候,走的是水路,过了数日才回到台湾。

    当王梓钧等人带着数百先烈的骨灰盒回去的时候,码头上或自发或当局组织,已经来了不少人迎接。

    当局也借此大力宣传,狠狠地歌颂了一番国民党当年的抗战事迹,又说自己不忘前人之功,护好这些先烈遗骨。其中八百壮士和缅甸远征军烈士的遗骨葬在桃园,下葬的时候,蒋经国亲自前来掘土,发表了一通感人肺腑的激情感言,当着无数记者的面说:“国共之间的恩怨,不会牵连到这些烈士,新四军抗战有功,他们的遗骨会派人送回大陆去。”

    台湾媒体对此大加赞赏,说蒋经国恢宏大度,不计前嫌。香港媒体也差不多,不过重点报道的却是王梓钧一行这次行动的过程,特别是那些娱乐八卦媒体,将王梓钧在拉布尔亲自抬棺的照片放到封面上,大赞曰爱国艺人。

    1976年1月28日,春节前夕,一百多名新四军烈士的遗骨,通过秘密渠道送回大陆。

    大陆那边还沉浸在周总理去世的哀痛之中,加上这是国民党运回来的,并未对此事大家宣扬,而是非常低调地将这些烈士的遗骨安葬。

    永和老家里,由于等王梓钧回来,今天拖到快过年了才开始送灶神。

    摆好祭品,大家跪拜磕头,已经能满地跑的十斤老是要去抓祭台上的麦芽糖,被他老爹狠打了几下p股才老实下来。

    送完灶神后,吴晓珍和林清霞忙着包汤圆,王贤致则带着两个儿子挂灯笼、清扫着屋子,一边做事一边问他们的境况聊天。

    “梓钧,你庸庸碌碌几年,这次总算是做了一次有用的事。”王贤致难得地夸奖小儿子一回,“说道,我们这些或者的老家伙,都是从战场上捡回来的一条命。这次请回同袍的遗骨,你做得很好。”

    王梓钧嘿嘿笑道:“那是,我是您儿子啊,当然要继承你的遗风。”

    “说你胖你还喘起来了,跟你老子说话都没正形。”王贤致笑骂。

    王梓荣道:“梓钧做得大事可多了,蒋院长这次可是亲口夸了他的,还被国防部发了一枚奖章嘉奖。”

    “你好意思说。”王贤致数落道,“你那个竹联帮闹得越来越不像话了,你想做台湾的杜月笙?我跟你说,趁着收手,混黑道的没一个好下场。”

    “爸,我知道。”王梓荣垂头丧气。他按照张安乐提出的策略,现在已经把除开四海帮的地盘外、台湾北部各县市的小帮派扫荡一空,竹联帮的势力飞快发展。不过在此期间,这些地区的犯罪案件也不断提升,也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注意。一些看不顺眼,甚至说要取缔岛内一切帮会组织,还社会一个安定。当局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掀起了一次大规模的扫黑行动。

    王梓荣若想要安抚稳固这些新得的地盘,起码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这还是四海帮不出来捣乱的前提下才能做到。

    晚上,全家人坐在一起吃着汤圆拉家常,笑声不断,尽量着天伦之乐。

    不过,林凤娇家里的气氛就有些凝固了。

    就在今天下午,在美国“留学”一年的林凤娇突然回来,而且还带着一个快一岁大的儿子。

    这让林凤娇的父母大吃一惊,特别是文人出身的林父,差点将女儿扫地出门。

    林父怕丢人,等女儿到了屋里才脸色发黑地大吼:“你这个不知廉耻的忤逆,丢人都丢到家了,你给我跪下”

    林凤娇被父亲一吼,虽然早有准备,也被吓得浑身一颤。她强打着精神,将儿子交给母亲,低着头跪在地上。

    林父一见那婴孩气就不打一处来,质问道:“说,这个野种是谁的?”

    “哇呜呜……”小孩儿被林父的吼声一吓,放声大哭。

    “哦,乖,好外孙,不哭,不哭……”林母虽然对女儿的这种行为也很气恼,不过对于怀里抱着的外孙也是喜欢得不得了,那眉眼之间,很有些女儿小时候的影子。

    林凤娇抬头看着父亲,说道:“孩子叫王书熠。”

    “姓王?”林父林母一起看向小孩,果然有些地方跟王梓钧长得很像,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这个混蛋”林父满腔怒火,自己的女儿居然跟一个有妇之夫生下了儿子,这传出去他老脸都丢光了。当下就要冲出门,找王梓钧说个明白

    “爸”跪在地上的林凤娇抱住父亲的腿不让他走,说道,“这事不怪他,是我勾引他的。”

    林父文人出身,体质本来就弱,加上长期抱病,被女儿拉住腿后居然挣脱不开,只能怒气冲冲地指着林凤娇说:“你,你,你……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

    说着,林父居然捶胸顿足地哭了起来。

    林凤娇的弟弟妹妹躲在里间,撒开一条门缝正往外望,这种事情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劝才好。

    林母说:“凤娇啊,你怎么这么糊涂。这女人未婚先育,一辈子可就毁了,你以后可怎么过啊?”

    林凤娇说:“妈,是我自己要生孩子的,我不结婚,我以后都跟着他。”

    “你……”林父听了女人这话,气得胸闷气短,气血上涌之下,直接晕倒了。

    “爸”

    “老头子”

    家人吓得不轻,团团围过来,林母掐着丈夫的人中,几秒钟之后,林父才缓过劲来。

    林凤娇看着老父的憔悴模样,有些后悔这次贸然回来了。她一来是想念家人,二来觉得这个事情迟早要让他们知道,这才偷偷摸摸地从美国回来过年。没想到父亲的反应这么大,居然直接气晕了。

    “我背爸去医院。”弟弟林永胜说道。

    “没事,我缓一会儿。”林父摆手道,他是要面子的人,这种事情不想闹出去,越少人知道越好。

    林永胜已经是个少年了,虽然还有些贪玩长不大,但如今老父被气得不轻,作为家里的男丁,他自觉得该出来说话。

    “姐,你这样牺牲,未免太便宜他了吧”林永胜道。王梓钧因为林凤娇的关系,一直对林永胜不错,简直就当亲弟弟看待,所以林永胜一向是很喜欢王梓钧的。可是遇到这种事,林永胜对王梓钧的好感去了大半,只觉得他就是欺骗姐姐感情的负心汉。

    林凤娇只把弟弟当成一个孩子,说道:“永盛,这事你别管。”

    “不行,我要去找他理论”林永胜负气道。

    “站住”在王梓钧面前温柔可人的林凤娇突然大喊一声,语气里居然带着一股不容违抗的意志,“有你什么事,回房去”

    以前林父有病不能c劳,林母又是个没主见的传统女人,家里很多事都是林凤娇在做主。所以对于弟弟妹妹来说,那叫做长姐如母,其威严不比父亲低。林凤娇一发话,林永胜顿时就站住了,可是心里越想越气,盘算着哪天私下要给王梓钧一个教训。

    林凤娇让妹妹将气得发昏的老父扶到里屋,然后把妹妹喊出去,屋子里只剩下林凤娇母子以及她的父母。

    “爸,你消消火。”林凤娇扶着父亲的胸膛帮他顺气。

    “给你气死了才好”林父喘着气说。

    林母把怀里哭泣的孩子哄睡之后,才说道:“凤娇,你这样子下去不是个办法。要不妈找人帮你介绍一个,以你的人才,虽然带着孩子,但肯定会有好男人要你的。”

    “妈你别多心了,我现在过得挺好。”林凤娇说道。

    “你现在年轻,到老了才知道好歹”林母道,“就算那个王梓钧现在对你好。但你名分也没有,十年二十年之后,变成黄脸婆了,他还会再正眼看你?到时候你孤苦伶仃的,和谁一起过生活?”

    “不会的,梓钧不是这样的人。”林母的话戳中了林凤娇的软肋,林凤娇的语气虽然肯定,但多少带着几分自我安慰。

    林父气急道:“凤娇啊,你是挺有主见的一个孩子,怎么这事这么糊涂”

    见二老强烈反对,林凤娇咬牙道:“你们要不是不同意,我马上回美国去也省得你们看着生气。”

    “你……哎我怎么生出你这个女儿”林父知道女儿的硬脾气,说得出做得到,只得唉声长叹。

    林母一直是个没主见的女人,此时也只能干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三人沉默一阵,林父知道这事无可挽回,对妻子道:“把孩子给我抱抱。”

    “给,小心些。”林母说。

    林父抱着小孩,对这个外孙又爱又恨,但疼爱却是占了大半,他说道:“跟那个姓王的说,这孩子得改名字,姓林除非他离婚娶你过门,否则别想跟着他姓。”

    林凤娇一阵为难。自己的孩子王梓钧的老爹是见过的,喜欢得跟宝贝一样,就算王梓钧同意,他老爸也不会同意。

    林凤娇小声道:“爸,要不我和梓钧再生一个,跟着我们家姓林吧。”

    还要生一个?

    林父听了,气得差点把孩子摔地上。

    382【再生一个】

    382【再生一个,到网址

    正文 383【争吵】

    383【争吵】

    林凤娇回来的事情并没有告诉王梓钧,不过一直负责保护她安全的女保镖张兰瑞和迟芳随后便给王梓钧打了电话,然后才各自回老家过年去。

    王梓钧躲着林清霞,悄悄给林凤娇家里挂了个电话过去,接电话的却是林母,数落了王梓钧几句,电话筒又传到林父手里,破口就大骂:“你这个斯文败类,骗我女儿的感情,还敢打电话过来我告诉你王梓钧,你现在有两个选择:要么离婚之后娶我女儿负责,要么给我滚远一点,别让我看到你。对了,这小孩不是你儿子,是我们林家的后代,跟你没半点关系……”

    听筒里传来阵阵咆哮,王梓钧苦笑着捂住耳朵,一句也不敢反驳。谁叫他把人家女儿都搞出“人命”了?

    不过好在林父是文人出身,骂人并不擅长,来来去去就那么几句。王梓钧这个被骂的人还没什么,骂人的林父已经气喘吁吁累得不行了。

    等那边消停了,王梓钧才说:“伯父,这个事情是我做得不对,明天我去您家当门道歉,您看行吗?”。

    “谁是你伯父?我刚才给了你两条路选,你好自为之,不然我把这个事情公布出去,让大家好好看看你的丑恶嘴脸。”林父怒道。王梓钧还想说话,那边却已经挂断了,他只能无奈地摇头。

    “梓钧,怎么了?”林清霞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

    “没什么,给一个朋友打电话拜年。”王梓钧说。

    林清霞见他先前脸色不对,不禁心头起疑,但也没说什么。

    王梓钧出了房间不久,电话才响起来,打来的却是林凤娇。原来林凤娇在得知王梓钧打来电话后,便和老爸抢电话,结果林父直接挂了,之后把电话线都拔了,现在林凤娇还是跑到外面电话亭打来的。

    “喂,这里是王梓钧家?”林清霞接起电话说道。

    电话那头一阵沉默,在林清霞忍不住要挂电话时,林凤娇才说道:“青霞啊,我是凤娇,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林清霞想到林凤娇和丈夫之间的暧昧,心里就一阵不爽,但也不好表现出来,问道:“凤娇你不是在美国念书吗?已经回台北了?”

    “嗯,回来过年。”林凤娇说。

    林清霞联想到刚才王梓钧的反应,立马警觉起来,就像个要保护自己领地不受侵犯的狮子,当下示威兼秀恩爱道,“我和梓钧正打算一起去逛街呢,你要不要一起去?对了,你在美国交男朋友没有?听说美国那边很开放的。”

    林凤娇哪听不出对方话里的火药味,贝齿咬着嘴唇,忍气吞声道:“代我向梓钧问候一声,我先挂了。”

    “那好。”林清霞说,“改天我和梓钧一起去看你。”

    林凤娇也憋不住了,挑衅道:“好啊,我也很想你们。特别是梓钧,他在美国的时候很照顾我的,拍戏的时候也经常来看我。”

    听着林凤娇近乎宣战似的挑衅,林清霞手指绕着电话线,气得指甲把自己的手心都快掐破了。

    输人不输阵,林清霞平复情绪,故作惊讶道:“是吗?梓钧这人就是对朋友很热心的。”

    林凤娇说:“是啊,梓钧是很热心,我在美国遇到麻烦事,都是他帮我解决的。我还没感谢他呢。”

    “不用感谢了,我代他接手你的好意。”林清霞强忍住砸电话的冲动。

    两人唇枪舌剑一通,林清霞渐渐招架不住,找个借口挂了电话,一肚子的气憋着不知道朝哪儿撒。

    林清霞走出房间,却见王梓钧已经换好了衣服,正准备出门。想到他很可能是去见林凤娇,林清霞愈加愤怒,开口问道:“梓钧,你去哪儿呢?”

    “哦,有个老朋友请喝茶。”王梓钧说。

    林清霞见王梓钧还在说鬼话,气极而笑道:“我正好也没事做,要不我陪你去吧。”

    “男人之间的聚会,你去做什么?”王梓钧说。

    林清霞盯着他的眼睛说:“恐怕不是男性朋友吧?”

    王梓钧笑着摸摸林清霞的头顶,说道:“别胡思乱想了。”

    林清霞突然道:“凤娇刚才打电话过来了。”

    王梓钧吃了一惊,不过很快恢复镇定,笑道:“是吗?她在美国还是回台湾了?”

    林清霞诈道:“她说她正往我们家赶来,要和你和我说个清楚。梓钧,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有吗?怎么会。”王梓钧干笑道,心念电转,只想着怎么应付接下来的情况。

    “哼”林清霞见王梓钧脸色虽然平静,但他们相处日久,她一眼就看出丈夫眼神中的闪烁,肯定心中有鬼,当下冷哼一声,转身就回房去了。

    王梓钧这才明白自己中计了,苦笑着跟在老婆身后。

    两人先后回到卧室,林清霞心中有气,冷冷道:“你跟着我做什么?去见你的老情人啊。”

    王梓钧走过去,拥她入怀,说道:“青霞,别怄气了。大过年的,应该开心一点。”

    “你要我怎么开心?”林清霞看着他,质问道。

    “对不起。”王梓钧见瞒是瞒不住了,只能低头认错。

    林清霞心里虽然已经猜到了实情,可王梓钧亲口承认,仍旧让她大受打击。林清霞心里委屈无比,只觉的眼眶发胀,眼珠子不听话地往下掉。

    “你怎么又哭了?”王梓钧一看到林清霞掉眼泪就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林清霞、林凤娇、赵雅芝三女当中,就数林清霞最多愁善感。虽然在外人面前显得干练成熟,但一回到家就撕下了伪装,跟水做得一样老掉泪。

    不过,这次林清霞的眼泪只掉了几颗就止住了,她退后两步,望着王梓钧问:“你准备怎么做?是我们离婚,还是你和她分手?”

    王梓钧默然不语。

    “你说啊”林清霞原本想忍辱负重,努力维系着两人之间的感情,可惜刚才被林凤娇差点气疯了,王梓钧纯属撞枪口上。

    王梓钧叹气道:“青霞,你就别我了。”

    “我你吗?我什么时候过你?是你一直在骗我”林清霞咆哮着,像只愤怒的小兽。

    “青霞,对不起,是我不好。”王梓钧自责地说。

    “你舍不得她是不是?”林清霞质问。

    王梓钧硬着头皮说:“事到如今,我也不想瞒你了。凤娇她,已经有孩子了,你说我怎么放心丢下他们母子不管?”说着,王梓钧见林清霞要发飙,连忙补充道,“意外,孩子绝对是意外”

    “好啊,王梓钧,你一直跟我说不想现在要孩子。却早已经和她……我们,我们……”林清霞怒火冲天,可是“离婚”两个刚要说出口,却生生地憋在喉咙里。

    说到底,林清霞舍不得离开他,就算他花心一直骗着她,林清霞也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否则,林清霞早已经在很久前就翻脸了。

    一会儿想到和王梓钧之间的快乐往事,一会儿又是王梓钧和林凤娇之间的不堪关系,林清霞心中就像有一个钟摆在摇晃,忽而指向这边,忽而指向那边,一直摇摆不定,无法做出最后的决定。

    “青霞,别离开我好吗?”。王梓钧走过去抱住她,用近乎哀求的语气道。

    感受到王梓钧语气里的真诚与不舍,林清霞心里的天枰不由得朝感情这边偏移,可要她再次轻易地原谅他,却是绝对办不到的,她已经给过他很多次机会了。

    林清霞痛苦地说:“梓钧,我不想这么不明不白的下去。我们是真真正正地在过日子,不是在演琼瑶戏,我受够了,你知道吗?”。

    王梓钧不知道林清霞为什么突然发这么大火,轻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