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台湾娱乐1971(1-640) > 第 101 部分

第 101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梓钧正磋磨着,哪天将这吐纳之法给几个女的也练练,就不知道她们能不能坚持得下来。

    ……………………………………………………………………………………………………

    到了片场,看到赵雅芝回来,其他人纷纷过来关切地询问她发生了什么事情。

    赵雅芝只好按着王梓钧那套说辞,称自己的哥哥惹到黑社会,还好有王梓钧帮忙摆平。人们这才恍然大悟,传来传去,最后某小报居然刊登出赵雅芝大哥是社团成员的新闻。直到多年后,八卦圈内还流传着关于这件事五花八门的消息。

    王梓钧和林清霞结伴而来,碰到赵雅芝时,林清霞便丢下王梓钧跑去和赵雅芝说悄悄话去了。

    赵雅芝面对林清霞时,情绪那可是相当复杂,既愧疚又嫉妒,还不得不装着什么都没有发生。

    拍了一场戏后,小青陈美琪跑到王梓钧跟前,眼巴巴的问道:“导演,我的演技有进步吧,我这两天可是请教了很多前辈哦。”

    “不错,有进步,再接再砺。”王梓钧夸奖道,对于陈美琪这个半路出道,只在王氏电影公司的训练班学过一个月的新人来说,她却是是进步神速。

    陈美琪还未满十七岁,少女心性,听了王梓钧夸奖地话,立即心情愉悦,接下来一整天居然超常发挥,演得有板有眼。

    “下一场准备,所有人开始埋位了”

    这一场是室内戏,拍的是许仙和白素贞结婚d房的场面。

    也就这一场,两人才换下了长年不变的那套装扮,传奇了大红的喜袍。

    红烛闪烁着火光,林清霞和赵雅芝穿着红艳艳地衣服抱在一起,衣服映着俏脸,说不出的美艳。

    林清霞拦着赵雅芝的腰说:哈哈哈。”

    看着林清霞笑场,王梓钧感觉莫名其妙,问道:“青霞,你刚才笑什么,不是演得挺好的吗?”。

    “不是,第一次反串男角色,有些不习惯。”林清霞傲娇道,“反正就是觉得好笑嘛。”

    “……”王梓钧扶额道,“重来。”

    林清霞强忍住笑,说道:“娘子。你看,红烛过半,夜已深沉,我们早点安歇吧……”

    赵雅芝做出一副含羞的模样,那低头嫣然一笑,当真是媚惑众生,把旁边的一个摄影师都看呆了。

    看着林清霞与赵雅芝两女牵着手走向床第,王梓钧却是幻想起未来几人行的幸福生活。

    “卡”王梓钧连忙把幻想掐断,喊道,“准备下一场。”

    ……………………………………………………………………

    晚上拍了两场夜戏忙得很晚,赵雅芝便没有回台北,直接住在影城的酒店里。

    刚刚梳洗完准备睡觉,便听到咚咚的敲门声。

    “难道梓钧那个坏家伙半夜溜来了?”赵雅芝心里好笑,起身跑去开门。

    结果门一打开,却是刘銮盛那带着讨好意味的笑脸:“赵小姐&039;》好,这么晚还来打扰您真不好意思。”

    赵雅芝脸上笑容一滞,说道:“刘老板,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谈吧,这么晚了不方便。”

    “明天你又要拍戏,时间紧来不及啊。”刘銮盛焦急地说,他这两天找王梓钧都快找疯了。一听人说《新白娘子传奇》重新开拍,立马就跑了过来。

    不过打听道王梓钧的脾气是吃软不吃硬的刘銮盛,并没有直接去找王梓钧,而是想先找赵雅芝说好话。一来女人心软好说服一些,二来赵雅芝的一句枕边风比他刘銮盛说一千句都管用。

    刘銮盛说着就往里面挤,他怕自己半夜来找赵雅芝的事情被人看见,传进王梓钧耳朵那就坏事了。

    赵雅芝以为他想闯进来非礼,吓得直接拉着门猛地关上。

    “嘭”刘銮盛的鼻尖最先与房门亲密接触,鼻血顺势流下。

    刘銮盛狼狈地拿出手帕捂着鼻子,不停地敲门说:“赵小姐&039;》,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向王先生道歉,那天在机场是我不对。”

    赵雅芝搞不明白这人想做什么,隔着门回道:“刘老板想要道歉,就直接找他本人吧。抱歉,很晚了,我要睡觉了。”

    “赵小姐&039;》,救命啊”刘銮盛这时也不顾及形象,苦苦哀求道,“那天是我错了,我癞蛤蟆想吃天鹅r。我现在有批货扣在海关,求你行行好,拜托王先生放我一马好吗?”。

    赵雅芝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刘銮盛话里的意思,却是王梓钧y了他一手,现在来服软告饶了。

    “抱歉,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赵雅芝道,男人做的事情,她不想多嘴,免得招王梓钧烦。

    “赵小姐&039;》啊,那批货关系到我的身家性命啊。你要是不答应,我就滚在你门口一整晚上,直到你答应为止。”刘銮盛靠在门上,用手帕擦着鼻血,脸上表情恨恨的,喉咙里发出的声音却凄惨无比。

    听说刘銮盛要滚在外面,赵雅芝吓了一跳,对方要真做得出来,那明天早上这里就热闹了,说不定那帮记者知道了会怎么写。担心之下,她连忙把门打开。

    刘銮盛正靠在门上,赵雅芝把门一拉,刘銮盛整个人直接往里倒。赵雅芝见一个黑影扑来,连忙闪开,后者直接摔到在地上。

    “你,你没事吧。”赵雅芝见他脸上还有血迹,还以为对方是摔出来的。

    “没,没事。”刘銮盛暗叫倒霉,狼狈地爬起来。

    ————————————————————————————————————

    第二天,就在这个房间里。

    赵雅芝看了王梓钧一眼,生怕他怪自己多事。

    王梓钧翘着二郎腿,伸手去掏烟。他刚刚把烟含在嘴里,刘銮盛已经捧着打火机把火递了上来。

    “刘大老板给我点烟,我哪担待得起来。阿芝”王梓钧朝赵雅芝勾勾手。

    赵雅芝白了王梓钧一眼,知道他是在摆谱,便乖乖地拿起茶几上的打火机帮他打火。等把烟点燃,王梓钧顺势一搂,已经将她搂在了怀里。

    赵雅芝心中一惊,但见刘銮盛一副毫不奇怪的表情,便也不再挣扎。

    “王先生和赵小姐&039;》真是郎才女貌,小弟有眼不识泰山。前日里冒犯了二位,还望王先生你大人有大量,放小弟一马。这点小意思,不成敬意。”刘銮盛说着摸出一张10万港币的支票。其实他被扣的那批风扇总的价值也才几十万,这十万块钱完全是拜码头的通行费。

    王梓钧拿着支票看了一阵,说道:“无功不受禄,刘先生还是收回去吧。”

    刘銮盛一脸苦色,可怜兮兮地看向赵雅芝。

    “梓钧,我看还是算了吧,都是误会。”赵雅芝被他那可怜的模样看得心中一软,忍不住帮着求情。但总的说来,她却感到虚荣心满足,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意。要知道当初大姐&039;》带着她去和刘銮盛相亲的时候,这位刘老板当时派头十足,那摸样好像是他跟一个女明星谈恋爱是种施舍一样。而就是那样一个目中无人高高在上的家伙,现在却好像一条狗一样求饶。

    刘銮盛心里骂着狗男女,嘴上却附和道:“是啊是啊,都是误会,都快小弟眼瞎。”

    外面剧组还等着拍戏呢,王梓钧可没瞎功夫和他绕圈子,说道:“你的钱收回去吧,以后嘴巴闭紧一点就是。”

    “是是是,我什么都没看到。”刘銮盛会意道。

    这才是王梓钧的目的,他之所以为难刘銮盛,就是想让其知道深浅,免得追不到赵雅芝愤恨之下嘴巴乱说。

    刘銮盛见王梓钧把这事揭过了,讨好地道:“这次给王先生和蒋公子&039;》添麻烦了,要不哪天有空,小弟做东,请蒋公子&039;》屈尊出来吃饭,好当面赔罪。”

    王梓钧面色一冷,说道:“别不知进退啊”

    “是銮盛尴尬地笑了笑,他本想借着这个机会便坏事为好事,趁机搭上蒋孝勇这条线。结果刚说出口,真实意图就被王梓钧识破了。

    361【讨饶】

    361【讨饶,到网址

    正文 362【什么叫火爆】

    362【什么叫火爆】

    王氏影城。

    王梓钧看着远处正亲热地挨在一起对台词的林清霞和赵雅芝,不由地脸上泛起了笑容。从香港回来已经一个月,赵雅芝对王梓钧可是说不出的温柔体贴,只是王梓钧在面对林清霞时,就难免做贼心虚了。

    哎,要是她们几个能一直这样相亲相爱,那就太好了。王梓钧忍不住在那里yy。

    “导演,模型运过来了。”助手跑过来说道。

    王梓钧刚刚站起来,已经看见特效小组的人抬着个大家伙往这边走,忙喊道:“那边,往那边抬”

    只见特效组的人拿出气枪,很快将数截长条状气球的东西吹胀起来,接着又拿出两个连着“蛇皮”蛇头。那些蛇皮的背面却是有拉链,将“气球”裹起来,用拉链缝好,很快就成了一青一白两条大蛇。而那大蛇的嘴,居然还是活动的,嘴巴张开后可以控制下面的机关一伸一缩地吐着信子。不仅如此,连蛇的眼睛都可以转动,做得栩栩如生,宛如活物。

    模型师库克斯?巴奈克走过来问:“老板,你看这两条蛇还可以吧?少字”

    “很棒,非常酷,多谢你了。”王梓钧满意道。

    “不用谢我,这是我的工作。”库克斯突然笑道,“如果你真要谢的话,那就把我调到《星球大战》的剧组去吧,我听说那边的工作非常有挑战性。”

    “放心,我会放你回去的。”王梓钧笑道,“对了,特效组那帮小子还好吧。”

    “当然,他们非常好学。如果他们全都能说英语就更好了。”库克斯道。

    王梓钧拍拍他的肩说:“伙计,再委屈你一个月,教会他们一些最基本的东西,然后你就可以回洛杉矶了。”

    库克斯是王梓钧在组建工业光魔时,最初的几个元老之一,这次过来除了帮忙完成《新白娘子传奇》的部分特效外,主要就是充当老师的角色。王氏电影公司新建的特效部门,现在只能算是一个大型的烟火组,吊威亚、玩爆破、下雨、做烟雾还有一套,其他的能力实在一般。

    王梓钧将特效部门的精英调去洛杉矶帮忙学习的同时,也只能让库克斯来教其他人一些简单的东西。至于有没有人抓住这个机会,学到更多的东西,那就要靠他们自己了。

    当然,除了蛇以外,诸如五鬼的骷髅模型,还有虾兵蟹将的套装,也是王氏公司的人员,在库克斯的指导下完成的。其精美程度,甚至远远超出90年代原版《新白娘子传奇》。

    这些道具虽然费钱,但并不是一次性使用,完全可以放在仓库里用于以后的拍摄,甚至是租赁出去。香港邵氏片场的各种拍摄道具就非常齐全,每年有不少小公司小导演去租赁,为邵氏带去了不少收入。

    道具虽然真,但却是死物。为了让蛇动起来,王梓钧专门请来一支专业的舞龙队伍,将两条蛇当做龙灯来耍。拍摄时,用非常细的金属g来支撑,或者在上面牵引,到后期制作时再把人和控制物抹掉就是。

    不得不说,库克斯花了将近三个月做出来的这两条蛇非常的灵活,活动起来居然看不出任何破绽。

    王梓钧让这些人试了一阵,掌握了c纵蛇道具做出各种动作的诀窍。接下来两天,便一直跳拍赵雅芝和陈美琪的各种蛇变镜头。比如最初得到的化蛇成人,然后喝了雄黄酒变成蛇,以及其他一些变蛇打斗的场景。

    把这些镜头拍完后,台南那边终于传回来一个好消息。原来刚刚开拍的时候,王梓钧就派了一个摄像师去台南的武庙,之后一直长住下来,就等着打雷闪电,好拍那种风雨如晦、天地变色的场面。

    台南武庙里的七层塔,是王梓钧当成雷峰塔拍的,不过只拍外形。金山寺则是选的台中的一家寺院,至于雷峰塔内的镜头,则是直接在王氏影城布置拍摄。

    拍打雷下雨,主要是为了将水漫金山那场戏做得真,换成后世,直接用电脑做就可以,哪用得着派专门的摄像师整天在那里蹲点。好在此时已是夏天,雷雨天本就多,换成冬天那才是愁死人。

    至于大水灌进城里的镜头,那就简单了,标准的七十年代奥特曼的拍摄方法,先做好街道、房屋的模型,旁边用人提着水桶往里灌水就可以。

    ………………………………………………

    林口的山林中。

    化妆人员正在给李京浩的儿子李正勋梳牧童的发髻,小家伙端着镜子不停地照来照去,又朝他对面的王祖贤坐着鬼脸。

    王梓钧笑道:“京浩,你这儿子可比你活泼多了。”

    “小孩子嘛,爱笑爱闹才是正常的。”李京浩那千年冰块脸也终于解冻了。

    这场戏本来是《新白娘子传奇》的开头,王梓钧让王祖贤来演白素贞幼年的时候,但王祖贤当时要上课,耽耽搁搁一直拖到现在。等王祖贤有了时间,原本演许仙一千七百年前牧童的小孩儿却生病了,王梓钧觉得李正勋正合适,干脆把他抓了过来演牧童。

    这场戏很简单,就是牧童看到小白蛇被抓,出来救了小蛇一命,然后小白蛇化成小姑娘,说今后要报答他。这种镜头随便找个副导演,甚至是摄影师自己就可以搞定。没奈何李京浩这个家伙知道自己要上镜后,死活拉着王梓钧亲自来导。

    “好萌啊”王梓钧抱起穿着古装的王祖贤。

    “什么是萌啊?”王祖贤乌溜溜的眼珠看着王梓钧问。

    “萌,嗯,就是可爱的意思。”王梓钧解释道。

    “美羊羊也很萌啊。”王祖贤期冀地注视着王梓钧,说道,“王梓钧,我想看《喜洋洋与灰太狼》,电视台里停播了,说新的要下个月才放。”

    “跟你说过多少遍,要喊大哥哥,不准喊我名字。”王梓钧道。

    “可妈妈让我叫你王叔叔。”王祖贤道。

    自己居然成怪蜀黍了,王梓钧擦汗道:“那你还是喊我名字吧。”

    “我要看《喜洋洋与灰太狼》,我妈妈说是你写的故事,你肯定能看到新的。”王祖贤说。

    这个,《喜羊羊》王梓钧早就不参与了,都是动漫社那帮家伙在做。

    王梓钧敷衍道:“好,等你下个星期天放假我就带你去看。”

    “说好的,来拉钩”王祖贤高兴道。

    李正勋跑过来,仰视着王梓钧说:“我也要看。”

    “才不让你看。”王祖贤对李正勋先前对她做鬼脸的事还记者仇呢。

    “我又没跟你说话,小气鬼”李正勋翘着嘴说。

    王祖贤毫不示弱地回敬:“你才是小气鬼。”

    两个小孩你来我往的斗嘴,王梓钧受不了闹腾,说道:“好啦,好啦,别吵了,先拍戏”

    王祖贤还好,已经出演了不少电影了,很轻松地就过了。而李正勋的台词更多,加上是第一次拍戏,老是忘词。

    每次李正勋忘词,王祖贤都不忘在旁边挖苦:“真是笨死了。”

    王祖贤一干扰,李正勋更不行了,很简单的几个镜头,王梓钧居然足足拍了一上午。

    所有的工作人员倒是没厌烦,因为看两个小孩儿吵架可以解闷。

    回到山下吃过饭,等演员都到齐了之后,王梓钧很快又拿起导筒,喊道:“所有人埋位了。喂,陈美琪,你在做什么,叫你埋位?”

    陈美琪不好意思道:“刚才道具组给我的剑不知道放哪去了。”

    “快找,你给一分钟时间”王梓钧哭笑不得,这个陈美琪演技倒是进步得很快,就是常常丢三落四,尽出小状况。

    “喝,哈……当,当,当……”陈美琪正到处找剑,旁边却传来一阵模拟的打斗声。众人一看,却是王祖贤和李正勋两个小家伙,一人手里拿着一把道具剑在那里斗剑。

    陈美琪这下终于想起自己的剑去哪了,刚才王祖贤在她身边晃了一下。

    两个小孩追打得热闹,其他大人笑嘻嘻地看着好戏,王梓钧喊道:“道具组的,再拿两把剑来”

    “开始埋位啦”

    “《新白娘子传奇》第四百三十四场,艾克什”

    陈美琪手指宝剑,捏着剑诀在剑身上一划,早已穿好虾兵蟹将“盔甲”的龙虎武师从高处跳下来,落到陈美琪身边,然后大叫着冲上去。

    这些打斗场景龙虎武师们早已烂熟于心,基本上只需要动作导演指点两句,他们就能搞定,很快就躺了一地尸体。

    “咔下一场烟火组准备”王梓钧喊道。

    烟火组的导演向王梓钧比了个ok的手势。

    “哈哈哈”看到小青召唤来的虾兵蟹将被自己打败,法海捋着胡子哈哈大笑。

    “姐姐小心”陈美琪大喊。

    赵雅芝戟指在身前装模做样的比划一阵,烟火组的水枪里出瓢泼大雨。

    王梓钧在一边看得无聊,拍电视剧因为成本问题,对许多细节本来就放得很宽,甚至明知道有小穿帮也不会去重拍。至于这些法力对抗场面,那就更是无趣了,纯粹是演员装模作样比划几下,剩下的就是各种补拍剪接做后期。

    “下一场”

    新加坡籍演员李顺明演的法海高举着钵盂,钵盂不远处,赵雅芝躺在地上,做出各种呻吟挣扎。

    “喂,阿芝,你这是在打滚呢?”王梓钧也没喊停,直接说道,惹得剧组的人一阵哄笑。

    “哈哈,”赵雅芝自己都笑了起来,“好难做啊。”

    “你就想象着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把你往前面拖,你却不想被他拖走。所以你的身体要想前移动,但却要给观众一种你在往后使劲的感觉。ok?”王梓钧问。

    赵雅芝道:“我试试看吧”

    “重来”王梓钧道。

    几遍之后,法海举手道:“导演,能不能歇会儿?”

    “你又怎么了?”王梓钧问。

    法海道:“我这样一直举着钵,手膀子举酸了”

    王梓钧:“……”

    ……………………………………………………………………

    “《新白娘子传奇》第九百零六场,艾克什”

    王梓钧看着场中周润发饰演的戚宝山与妖怪的打斗,动作导演突然喊停,像两个演员讲解了一番才重新开始。

    “导演,你喝咖啡。”米雪端着杯咖啡过来,不知道她上哪弄的。

    王梓钧笑道:“以后安心拍戏就是,不用想别的。对了,佳艺电视台那边准备拍一部《s雕英雄传》,我推荐了你去演黄蓉。等把《新百娘子传奇》拍完,你回去把金庸的原著小说翻出来读读,对你有好处的。”

    “真的”米雪惊喜非常,想不到这么快她就可以做女主角了。

    “嘘别打扰拍戏”王梓钧说道,心里好笑,即便自己不推荐,米雪也可以靠着她长期积攒下来的人缘获得这个角色。而且一炮而红,直到83版s雕播出以前,人们一提起黄蓉,直接反应就是想起米雪。

    米雪连忙捂住嘴巴,往动作导演那边看了看,见还在继续拍摄,这才小声道:“谢谢老板,我会努力演好的。”

    等那边拍完,王梓钧把周润发喊过来,说道:“佳艺电视台那边要拍《s雕英雄传》,有一个角色不知道你能不能演好。”

    “钧哥,你说,我会尽量做到最好的。”周润发最近一年,除了在永盛坐办公室那些日子,其他时间基本上吃住都在片场,从龙套到各种配角演了不知道多少,他对自己的演技已经非常自信了。

    “对你来说,这个角色很难。”王梓钧道,“我想让你去演郭靖,但郭靖很笨,很老实。而你不仅人长得帅,还聪明的很,你那双眼睛非常的灵动,一看就是聪明人。”

    “这个,档期很急吗?要不我回去再练一练演笨人。”周润发道。

    “不用,我相信你能做好。”王梓钧说,“米雪演的是黄蓉,你们下去可以多沟通沟通。我已经和佳艺电视台那边推荐了你们两个,这点面子他们还是要给的。你要是把郭靖演红了,我就为你量身打造一部电影。”

    “谢谢钧哥。”周润发听了无比兴奋,王梓钧亲手打造的电影男主角啊,这消息要传出去,足以让他还没开拍电影就成明星。

    米雪则是羡慕地看了看周润发,感叹他的运气之好。

    王梓钧笑着对米雪说:“你别眼红,他要是做了男主角,我就让你做女主角。不过这个女主角戏份不多,那是一部男人戏。”

    “不用不用,只要是主角就可以。”米雪连忙道,说出口了才发现自己表现得有些太过急切了。

    王梓钧已经把米雪从佳艺电视台挖过来,过户到王氏娱乐经纪公司名下,对于米雪这种毫无名气的小演员来说,王梓钧在付出一笔钱后,佳艺电视台那边当即就答应卖掉,他们没有任何损失,反而还赚了一笔。更何况,王梓钧本人就是佳艺电视台的股东。

    王梓钧此举的目的,就是要捧出周润发和米雪这对荧幕情侣,壮大王氏的明星阵容。

    像邵氏就经常搞这种噱头,什么十二金钗啊,什么三大小生啊。一旦有了这个称呼后,似乎就加了不少属性一样,身家也跟着看涨。

    又过了大半个月,《新白娘子传奇》的主要镜头终于拍完,剩下的一些补拍的细节,王梓钧全部都交给了副导演,自己一头扎进录音棚里。

    《新白娘子传奇》除了特效之外,更加重要的就是里面的c曲。

    原作中,所有c曲的曲调都是左宏元创作的,甚至还主唱了一首,其他演唱者还有高胜美、裘正海等人。

    高胜美今年才几岁,王梓钧自然不可能把她请来唱歌。反正就男声和女声两种,王梓钧特地把邓丽君请了回来。

    台北机场,王梓钧亲自开车去接人。

    好在没人知道她要回来,现场围观的人并不多。王梓钧走过去,笑道:“欢迎回家。”

    邓丽君也笑着说:“我这次回来可是休假,休想让我给你干活。”

    王梓钧说:“对于一个好歌手来说,录音棚就是最好的度假地。所以,你的假期我已经为你好了。”

    “好啦,嘴巴说不过你,才不会傻到跟你斗嘴。”邓丽君连忙退守。

    上车之后,邓丽君把王梓钧寄给她的歌谱来,说道:“梓钧,你这次写的这些歌好有意思,特别是这个《千年等一回》。”

    王梓钧嘿嘿地笑了笑,他可不敢居功,《千年等一回》还有电视剧中的那些c曲,不是对各种传统戏曲音乐融汇贯通的人,根本不可能写出来。

    说起来,刘家昌虽然提携过邓丽君,但邓丽君和刘家昌都有一个共同的老师,那就是包揽《新白娘子传奇》中所有歌曲的左宏元。此君从小会唱京剧,后来因为战乱流离失所,每到一个地方就学会当地的戏曲,什么河南梆子、绍兴戏样样精通。五年前的一个电视剧中,他就把昆曲、越剧、黄梅戏溶为一体,创作出不少c曲,这些c曲虽然没有后来的《新白娘子传奇》那么成功,但已经初见雏形了。

    “急着录歌吗?”。邓丽君问。

    王梓钧说:“我们争取五天之内录完吧,录音棚那边我已经安排好了。”

    “好啊。我是苦命的长工,你怎么安排我怎么做。”邓丽君开玩笑说。

    王梓钧考虑了一下说:“那我安排先吃饭吧。”

    邓丽君道:“去我家吧,我们买些食材回去,我会做日本料理了。对了,把青霞也叫来,让你们尝尝我的手艺。”

    王梓钧点头,直接开着车子王梓钧菜市场跑。

    ……………………………………………………………………

    一个星期后,邓丽君的歌已经录好,补拍的镜头也齐了,王梓钧终于可以歇口气,将剩下的后期工作交给别人来完成。而他自己,也配合着海山公司的安排,去做几场秀或者上电视录节目,宣传自己的新专辑。

    王梓钧新唱片的名字就叫《东风破》,是张十二首歌的大碟。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歌国语、粤语、英文各三首,而且每首歌风格各异,有摇滚、有乡村、有中国风,好像是怎么乱怎么弄,内容的跟品杂糅和的盗版碟一样。

    按理说,每个歌手都有自己特定的受众群体,每一种曲风,喜欢的人也不同。搞得这么乱,对于唱片销量来说,肯定会有影响。哪个群体都想讨好,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哪边都讨不了好。

    但王梓钧不管这些,他发唱片完全是照着自己的喜好来。郑振坤对此非常不满,王梓钧坚持如故,搞得郑振坤半点办法没有。

    当其他歌手得知这个消息后,看王梓钧的眼神就跟看怪物一样,这还真不拿发唱片当回事啊。不过再看这些歌的词曲作者,便一个个都不再发言了,更没有资格嘲笑。你妹的,各种风格,各种语言,作者居然全都是王梓钧一个人。

    当然,还是有不少人抱着看笑话的心态,比如说海山公司的竞争者们,个个都想看到王梓钧这个海山镇山之宝的新唱片歉收。

    1975年7月1日,王梓钧宣传多时的新碟在香港、台湾、澳门同步发售。

    香港某大型音像店。

    老板播放着唱片里的新歌《东风破》,专门雇了个人在门口喊:“新碟,新碟,王梓钧的新唱片已到货”

    不到半个小时,音像店里已经挤满了人。

    “别挤,别挤,货源充足,都有得买”老板满头大汗。

    “五张,我要五张”

    “喂,前面的,你买五张听得过来吗?”。

    “我帮我朋友买的不行啊”

    “买你老母,你买那么多,买光了后面的人哪里买去”

    老板笑得合不拢嘴,每年王梓钧发唱片的时候,就是他大赚一笔的日子。

    老板正数着钱,一个伙计突然喊道:“老板,唱片卖完了。”

    “卖完了?这么快”老板一愣,这一天不到,他进的五百张唱片居然就光了,比去年还离谱。去年他进五百张,可是足足卖了一个星期啊。

    好在顾客已经没剩几个,老板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急,我马上打电话&039;》,让人送货过来”

    台湾那边情况同样火爆。

    不知道是海山公司宣传到位,还是王梓钧的粉丝增多,抑或是港台两地的经济发展迅速,人们腰包里的钱多了。反正不管是什么原因,今天王梓钧的唱片居然比去年卖得更快,等销售量统计出来,新唱片在港澳台三地的首日总销量居然超过了五万张。

    …………………………………………

    海山公司发行部。

    “部长,看样子不够啊”

    “让工厂再灌五万张不,八万张”

    …………………………

    歌林唱片公司的会议室。

    “《东风破》的三地首日销量已经反馈回来,这一张唱片一天的销量,已经快要赶上于我们公司最红的三个歌手新唱片的综合了各位有什么好说的?”

    下面的人默不作声。

    人家红,你怎么比啊

    “谁跟我说的,说王梓钧的新唱片内容太乱,销量肯定下滑,现在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他的唱片比去年的还卖得好。策划部赵昌,你来说。”

    一个眼镜男举手示意了一下,说道:“关于销量的问题就不说,以王梓钧的名气,就算是块废塑料都有人买。至于为什么会卖得这么快,这么离谱,我去调查了一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东风破》这首歌,许多本来不是王梓钧的歌迷的人,走在路上听到音像店放这首歌,几乎十个有八九个都会仔细地去听,有两三个会进店里去询问。这两三个中,只要有一个人购买,那就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东风破》真有这么大吸引力?”

    “真的,这首歌非常的特别。王梓钧把它叫做《中国风》,几个月前曾经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电台播过,但播了一个月就停了。而港台这边大部分人都没听过,所以乍听之下非常好奇,很容易被吸引。另外,我认为这种曲风的歌,很可能像当初王梓钧弄出来的现代民谣和华语流行曲一样流行起来,我觉得我们要趁早在这方面下手。”

    “你说我们也要创作中国风的歌曲?”

    “是的,这种歌绝对会流行。”

    “谁会创作这种歌?”

    “填词不难,弄出点古意就可以。至于作曲,现在还要慢慢研究一下。不过肯定要用到二胡、琵琶或者古筝、笛子这种传统乐器。”

    “尽快拿出方案来,作曲的我去找”

    “是。”

    好久没有像这么火爆的场面了,现在你走在香港、台湾、澳门的大街小巷,只要有在放唱片或者广播的地方,就一定在放东风破。即便是以前的《上海滩》和《真心英雄》也没这么恐怖。

    而这种群众自己帮忙的地摊轰炸式传播,则又让许多原本对王梓钧的歌没兴趣的人走进商店里。就像后世的刀郎,他的专辑宣传非常不给力,几乎等于无。但突然某一天,你走上大街,耳中全是《冲动的惩罚》、《2002年的第一场雪》,那独特的风格让不少人纷纷打听这他到底是谁的歌(不得不说,老王当初就这么掏了腰包。)

    ————————————————————————

    这一万五千字找别人传的,从昨天到现在老王都不能登录起点账号,不解。我上龙空上ac,p事没有,唯独不能登录起点,客服说登陆不了起点可能是电脑或者网络环境原因。登陆起点的要求真高……

    362【什么叫火爆】

    362【什么叫火爆,到网址

    正文 363【东风破晓】

    363【东风破晓】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台北某报摊,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子正坐在板凳上,脚翘着二郎腿,听着收音机里传出的《东风破》,手指敲着扶手,一边陶醉得摇头晃脑。

    “徐伯伯,您老怎么不听京剧,改听流行歌曲了?”杜克邦走过来笑道。

    叫徐伯伯的老人马着脸说:“谁说我老头子就不能听歌曲了,我爱听什么就听什么,谁管得着?”

    杜克邦连忙道:“我不是说你不该听,可你听着流行歌,脑袋却像听戏一样摇来摇去,看上去好别扭。”

    “别扭吗?”。徐伯伯道,“那些小青年听什么摇滚,p股也摇来摇去的,我摇脑袋怎么了?”

    “当我没说。”杜克邦忍住笑说,“我要一份这一期的《壹周刊》。”

    “要娱乐版还是时政版?”徐伯伯问。

    “当然是娱乐版。”杜克邦说。

    徐伯伯叹气道:“这娱乐版的几天就卖脱销,时政版摆一个月也就卖出几本,下次我都懒得进了。”

    《壹周刊》的娱乐版此时已经成为台湾发行量最大的同类刊物,但剥离出来的时政版,由于关于本岛和大陆之间的许多东西不能写,对读者的吸引力大减,好在里面还有经济股票之类的内容,不然根本就卖不出去,所以与娱乐版的火爆相比,时政版仅仅能勉强盈利。

    杜克邦拿了一本娱乐版的《壹周刊》,又要了一份报纸,回去的时候又带了些卤菜和啤酒。

    回到家里,刚刚开门就闻见一股炒菜的香味,袁颖正在厨房做饭呢。

    作为王梓钧在台北最大一个歌友会的会长,因为会中有一些会员是官员和富商的子弟,杜克邦虽然没有刻意去攀附,但也因此搭上了一些关系,小生意越做越红火,今年年初更是把袁颖娶回了家。

    袁颖做好饭端出来,却见杜克邦正在沙发上看着杂志,笑道:“什么东西那么好看,吃饭了都不知道收拾桌子。”

    “我在看这上面关于《东风破》的评论,你也过来看看。”杜克邦说,“乐评人对梓钧这次的新专辑评价出奇的高啊。”

    两口子都是王梓钧的歌迷,袁颖见丈夫看得起劲,她也凑了过来。

    “……不得不说,王梓钧今天的唱片非常的怪异。国语、粤语和英文歌各三首,能这样发片的歌手,恐怕也就是王梓钧一人了,能容忍王梓钧这么做的,好像也只有郑振坤而已。作为一个歌手,肯定会羡慕王梓钧有那么一个宽容信任的好老板;而作为一个唱片公司的老板,也一定会妒忌郑振坤有那么一个创作编曲和唱歌样样精通的吸金怪物……

    我们来说说里面的歌曲。比如《yellow》和《开心的马骝》,一首是非常抒情的英式摇滚歌曲,另一首则是非常动感的粤语摇滚口水歌,很难令人相信,它们居然出现在同一张专辑中,并且作者和歌手是同一个人。学生、白领,或者自认为有些听歌品味的人,相信都会喜欢《yellow》这首歌,抒情、文艺,带有那种淡淡的忧郁气质,让人百听不厌。

    而《开心的马骝》呢?你看看现在街头阿飞们的打扮就知道谁最喜欢了。自从王梓钧的新唱片发售以后,阿飞和耍酷的小青年,现在已经开始慢慢淘汰他们原本非常喜欢,甚至冒着被少年组抓捕危险都要穿的喇叭裤。取而代之的是《开心的马骝》中表述的打扮,必定不扣上面几个纽扣的灰色衬衫、从裆部到裤腿都肥大宽松的裤子,还有手腕上的胶表……

    当然,这不代表前者就不听《开心的马骝》,后者就不听《yellow》。这才是王梓钧真正的神奇之处,他用原本类型与受众不统一的歌,征服了他的听众。那些阿飞们,即便是听不懂英文,也会偶尔抱着收音机收听《yellow》,还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

    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这张唱片的精髓在于《东风破》这首歌。只要是华人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在乍听到《东风破》时,都有一种惊艳的感觉。初看《东风破》的名字,笔者很是惊讶王梓钧会用词牌做歌名。再仔细一想,不对呀,词牌中并没有“东风破”这个词牌。东风寒、醉东风、沉醉东风、东风齐著力、东风吹酒面、东风第一枝……就是没有东风破。回头一想,才发觉自己被王梓钧给欺骗了,不过能听到这么精彩的华语歌,笔者受骗也心甘情愿……”

    杜克邦和袁颖两口子还没把乐评看完,又忍不住把唱机搬出来,放入王梓钧的新唱片听了起来。

    如果说《壹周刊》是王梓钧请来的人自吹自擂,那么香港《明报周刊》中余光中的文章就更加客观了。

    余光中现在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中文系教授,一项只对写诗作文感兴趣的余光中,这个时候居然跑出来写了一篇乐评。准确的说,这不是一片称职的乐评,更像是一片科普学术文章。

    “昨日,我在中文系的学生像我推荐了一首歌,说这首歌的歌词有一种诗的意境,并询问我是否有《东风破》这个词牌。

    这位学生对于文字还是有一定造诣的,这一点我深知。所以在他推荐之后,我便准备去音像店买回来仔细听一听。出了大学的校门我才发现,大街小巷上,每走一段路,都会听到这首歌,传唱度之高令人咋舌。

    当我拿到歌词后,这首歌其实我已经被动地听了无数遍。确实如我那位学生所说,这首歌的歌词有一种诗的意境。经历过民国战乱的人,想必看了歌词会更加感触。听说这张唱片卖得非常好,我想从大陆逃亡到香港、台湾的一些老人是起了很大作用,这首歌会很轻易地勾起他们对于往昔岁月的回忆……

    我的学生问我,古代是否有《东风破》这个词牌。答案是没有。词,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唐宋时的流行歌曲,词牌就是词的一种固定曲调。只可惜,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词的文字虽然流传下来,但词牌的曲调却早已遗失殆尽,所以现在我们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