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台湾娱乐1971(1-640) > 第 54 部分

第 54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br />

    琼瑶在皇冠杂志的专栏里说:“上个星期我正筹备新片《心有千千结》,很荣幸的接到了梓钧的首映式邀请函。在我眼中,梓钧一直是个身上具有文艺气息的青年。去年的《喋血孤城》和《上海滩》一部是战争片,一部是黑帮加爱情片,它们出自于梓钧之手,让我感到很诧异…直到前晚看了《酒干倘卖无》,我才发现自己没有看错,他归根结底还是拍文艺片了,而且是一部让人忍不住拍手叫好的文艺片。

    我是个很感性的人,整部片子对我来说完全就是一颗催泪炸弹,演了不到一半我就开始感动得流泪,到后面更是哭得稀里哗啦,泪流满面。电影里的一贯元素,关于爱情、友情、奋斗……等等等等,在这部电影中都给予了淡化。它唯一想表达的,就是亲情的伟大与感恩之心……《酒干倘卖无》,值得你好好的哭一场。”

    《七色界》杂志也邀请到刘家昌写影评文章:“看了这部电影,我是很受打击的。站在导演的角度,它让我觉得自己拍出的东西很苍白可笑;站在一个歌曲作者的角度,最后女主角唱的两首歌,听得我毛骨悚然。那种愤懑与咆哮,就像是佛祖的当头棒喝,一下子将我打醒。然后我就在想,创作歌曲和电影,它的初衷在何处?记得年轻的时候写歌,非常的轻松快乐,而今爱好成为一种职业,有时候反倒是种痛苦…”

    《中国时报》的娱乐版刊文道:“这是一部反思电影,当一个人功成名就的时候,可否想过默默支持自己的父母和妻子?帮你渡过难关、两肋c刀的朋友……看到这些影评文章,无数的影迷被激起了好奇心,很想去看看这到底是一部什么电影,为什么让这些名人名家们备说不一,同时一致拍手叫好呢?

    可惜他们还得再等等,这部电影七月份学生放暑假后才会上映,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呢。

    就在影迷们时《酒干倘卖无》猜测不已的时候,《中央日报》突然发表一篇社论。大致内容是,《酒干倘卖无》所表现的道德取向与价值观,是应该发扬的,教育部已将《酒干倘卖无》作为重点宣传影片,鼓励年轻人多看看。

    这一下把许多人震得不轻,国民党党报怎么跑来宣传电影来了?《中央日报》不是没宣传过电影,但以前宣传的都是什么《十万大山剿匪记》之类的反g影片。

    王梓钧却是有些点猜想,估计教育部、文化局现在被从欧美传来的车库摇滚、前朋克潮流给搞得焦头烂额了。西方观念的不断冲击,在社会上造成了思想混乱,道德滑坡也经常被知识分子提起,大叹世风日下。

    《酒干倘卖无》一出来,正好和了教育部的脾胃,自然是拿来当做宣传武器了。当然,要不是王梓钧把原作中的拆迂换了一个角度倾向于替当局说话,这部电影不被禁才怪。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蒋经国知悉了电影的情节后,说了一句话:这个电影好,可以宣传宣传。

    教育部的部长知道后,立即听风就是雨,让秘书打个电话给《中央日报》的主编,让他们弄一篇宣传《酒干倘卖无》的稿子。结果教育部下面的人和《中央日报》一商量,就弄出这么个社论来。

    就好比张一毛弄部新电影出来,涛哥说,这部电影不错,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绝对会j飞狗跳。

    《中央日报》社论一出,下面的媒体就慌神了。各报纸、电台、电视台的负责人,自发的联系王氏公司,说要替他们宣传。

    说是宣传,他们也就是把其他杂志或者报道复制粘贴一遍而已,但那铺天盖地的宣传阵势却让许多电影人蛋疼。各公司准备在七月份上映的好片子纷纷改变计划,换上一些j肋片,免得和王梓钧的电影硬碰硬。

    白沐阳现在办公桌上放着十多份报纸,全是报道《酒干倘卖无》的。看起来很多,其实也就两三篇文章而已,内容都差不多,这些报纸的编辑无耻到连报道的标题都不改。

    “早知道,何必花那么多钱去做宣传。”

    白沐阳苦笑道。

    《酒干倘卖无》的投资是500台币,不过没包括王梓钧演唱会拍摄的费用,那笔手'机看钱大多数让海山公司出了。

    王梓钧却有些不爽,这种宣传力度,取得好票房是肯定的,但总让人少了一点征服观众的满足感。

    对于许多人来说,这部原本叫做《搭锚车》的电影,远不如什么《赌神》之类的出名。但它引起的社会效应却不比《赌神》差上分毫。特别是《赌神》带来的效应是负面的,而《搭错车》却是正面的。

    在王梓钧想来,即便是不用政府帮忙宣传,自己也是一样能获得成功的,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是在众多大腕大家创作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只艺术上的高度就不是当下任何一部电影能够比拟。

    让我们来看看《酒干倘卖无》在另一个时空的创作人员:

    出品人麦嘉,香港影帝,著名导演。监制黄百鸣,香港名编,名导,名演员,五部电影打破香港票房纪录。策划张艾嘉,音乐人,两届金马影后,两届金像影后,港台最厉害的女导演之一。编剧黄百鸣、吴念真、叶云樵、宋项如。吴念真,台湾著名作家,编剧,导演,演员;曾五次摘得金马奖最佳编剧,七次获得最佳编剧提名。

    主题曲作者,罗大佑、李寿全、梁弘志,都是台湾音乐界殿堂级的人物。词作者,罗大佑、吴念真。摄影师阵容绝对华丽到死:台湾组的摄影指导是贺用正。第一组摄影师是廖庆松,号称台湾新电影保姆。第二组摄影师是林鸿钟。第三组摄影师是叶清标。第四组摄影师是杜可风,华人电影圈最了不起的文艺片摄影师,被称为亚洲第一摄影师,六次摘得金像奖最佳摄影。香港组的摄影指导是徐克,香港电影领军人物。第一组摄影师是黄仲标,香港著名摄影师,香港电影摄影师协会任会长,三次摘得金马奖最佳摄影,一次摘得金像奖最佳摄影。第二组摄影师是黄岳泰,华人电影圈最了不起的商业片摄影师,香港电影摄影师协会主席,曾经九次摘得金像奖最佳摄影,而且,其中包含两个三连冠,以及金像奖史上的第一个最佳摄影;金像奖主席文隽说,现在香港一半以上的摄影师都是黄岳泰的徒子徒孙。第三组摄影师是敖志君,香港著名摄影师,《无间道》导演刘伟强的师父。香港电影金像奖只举办过29届,曾经参加过电影《搭错车》拍摄的摄影师就摘走16个最佳摄影奖。

    王梓钧此时手下的摄影师自然比不过这些人,但王梓钧提前做的功课也远比他们多得多,加上有原电影做参照,他对镜头的苛刻几乎让摄影师们抱头痛哭。这样一来,摄影效果反而比原作更好,同时那些在《喋血孤城》中成长起来的摄影师们,手下的本事也获得了大幅度提高。

    至于台词、音乐经过王梓钧几个月的琢磨,也更加精炼优美,可以说是全方位超过原作。

    1973年7月10日。

    《酒干倘卖无》在台北率先公映。

    “竹内先生,你看眼前的景象如何?”王梓钧指着影院外面长长的购票队伍。

    竹内宽仁前些天亦去了影城观看首映,不过他更感兴趣的是王梓钧的影城,当即就给日本东宝总部打了电话汇报。

    “很壮观,不过这是在台湾,如果拿去日本,还是需要我们这些本土公司帮忙才行。”

    竹内宽仁突然话题一转,问道,“王桑,关于影城投资的事情,您真的不需要再考虑一下?”

    王梓钧笑道:”不,多谢贵公司美意,只是近段时间台湾的经济情况很糟糕,投资建设影城的事情还是先别提了。”

    竹内宽仁道:“恕我直言,我那天也听了王桑的构想,感觉非常的震撼。不过建好的无论是城池还有园林,其实都是很简陋普通的民间建筑物,如果要建造富殿的话,那样的资金是天文数字,只靠王氏一家是很难做到的。”

    “总有一天会建成的。”王梓钧婉拒的笑道。

    “好吧。”竹内有些遗憾地说,“我询问了总裁,东宝愿意和贵公司继续商谈购片事宜。那个附加的合约我们可以取消,不过东宝可以作为王氏公司在日本发展的战略伙伴。以后王氏公司在日本发行的电影必须由东宝公司发行,宣传费用由东宝公司承担,票房分成东宝占六成。而且东宝具有选片的权利,可以拒绝王氏公司出产的劣质电影。战略伙伴的关系没有期限,任何一方都可以终止这种关系,不过在提出终止关系后半年才会生效,并且必须拿出合理的理由。”

    妈的,跟那天的内容也就换个说法而已。

    王梓钧想了想,如果由东宝负责日本的宣传发行的话,王氏占四威的票房其实还是很占便宜的。只不过战略伙伴一下就把他套死了,半年的解约期,可以发生很多事情。”成交。”王梓钧终于还是答应下来,反正日本也不会是他的主战场,那边的票房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上映的时间终于开始,观众陆续走进影院中。

    这个时候大多数学校已经放假,学生们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

    “你们快点啊,这可是我哥们儿的片子。”孙希弼牵着女朋友周燕的手,招呼着他在台大的同学。

    一个漂亮女生笑道:“有个明星做同学就是好,连票都不用排队买。喂,死胖子,你不是和王梓钧认识吗?哪天你把我也介绍到王氏公司去吧,说不定我还会成你嫂子呢。”

    “阿秀,你又发s了吧。梓钧公司里的美女多着呢,怎么会看上你?”另一个女生开玩笑道。

    “怎么就看不上我?我告诉你,姑乃乃还非得把王梓钧擒获不可。”阿秀彪悍地说,转头问道,“喂,阿扁,你说我做得到不。”

    “阿秀女侠武功高强,手到擒来。”阿扁笑道,挽着自己女朋友吴淑珍的手,和其他人挤进影院里。

    几人挨着一起坐下,问孙希弼:

    “希弼,你的朋友王老板公司里需要法律顾问吗?”

    “怎么,陈师兄你想找工作还是实习?”

    孙希弼问。

    以后被无数人痛扁,被小布什大骂“狗娘养的”的阿扁,此时大学三年级刚结束,并且以全台湾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律师资格考试,并成为目前台湾最年轻的律师。所以孙希弼非常奇怪,现在许多律师事务所找去工作,他怎么会想到问王梓钧要不要人?

    “是的,我想去王氏做法律顾问,反正也不需要耽误太多时间。”很自然地笑着说。

    的真正意图,还是因为王梓钧最近风头大盛,公司事务必然与当局的一些部门有联系。若是去那里工作的话,说不定有机会见到一些部门的高层,对自己的今后的发展很有帮助。

    其实目前的野心并不太大,刚人大学时踌躇满志,什么要改善台湾司法之类的豪言壮语,此刻早就被抛到天边去了。

    他现在的女朋友吴淑珍出身豪门,而他自己却是个出身普通的草根,吴淑珍家里禁止他们交往。虽说台湾最年轻律师这种名号让他有了些名声,但距离娶吴淑珍还差得太远。

    现在的努力方向就是尽快地往上爬,让女朋友的家人对自己另眼相看。

    “那好啊,我跟梓钧说说。”孙希弼道。

    在万众期待中,《酒干倘卖无》终于开始放映。

    随着王氏公司出品的几部电影上映,开头那只老虎也渐渐被大家熟悉,而当王梓钧作品五个字出来,一些王梓钧的粉丝则是直接开始喝彩鼓掌了。这搞得一些年纪大的观众莫名其妙,电影还没开始呢,你鼓什么掌?

    “喂,你准备好手绢和纸巾了吗?”一个女观众问她的同伴。”没啊,我只准备了瓜子和爆米花。”另一个女生说着抓了把瓜子开始磕起来,“要手绢干什么?切,我还真不信它能把我看哭。要不是琼瑶大姐说这电影好看,我才不来呢,我只看琼瑶片。”

    这女生的豪言壮语很快就停息下来,影片开始的时候是温馨加搞笑,接着是期待,再就是担心、沉重、埋怨、悲痛,最后是后悔。

    整个过程,每个部分的镜头情绪持续多少秒钟,在剪辑时王梓钧都是经过科学考虑的,尽量做到引着观众的情绪走。

    此刻,王梓钧就像是化身为上帝,用一只无形的手,控制每一个影院的每一个观众,让他们悲喜、让他们怅然。

    当阿美功威名就,坐着昂贵的轿车与阿明的灵车交错而过,她根本不知道那死的是她小时候最要好的伙伴。有时候,人得意起来,回一个头都是很困难的。

    当《酒干倘卖无》的歌声响起,越是年长、经历过许多事情的人,越是觉得悲痛,忍不住开始流泪。

    由于是林清霞的主演,林父、林母还有大哥、大嫂、小妹都买了电影票进入观看。林清霞的大哥觉得很伤感,但还忍着没哭出来,而小妹虽说古灵精怪,但毕竟年纪太小,只是觉得背上而已。

    林母和王梓芸则是一边看一边哭,王梓芸却是想起了自己死去的母亲,扑到林威森怀里大哭起来。

    林父慨然道:“这才是好电影嘛,这样的电影就该多拍。成森,晚上回去打个电话给你妹妹和梓钧,让他们今后就拍这种电影。那些打打杀杀的片子有什么好?浪费钱而已。”

    (未完待续)

    正文 212【隐婚】

    永和镇上,王梓钧家里那平房已经换成了三层的小洋楼。

    年前买建材、打地基,年后三月份开始动工,加上精装修,前些天终于入住。而在大儿子那里带了几个月孙子的王贤致也重新回到镇上做起了理发生意。

    今天刚开业,便有镇上等了几个月不理发的老熟人上门。

    一个老头感叹道:“老王啊,你这个房子外头看到还不觉得,里头搞得硬是安逸,跟酒店差不多。龟儿子,我看比我在四川时候那县长家的都好。”

    另一个正在理发的老头说:“你那个乡下县长算么子?我年轻时候在湖北帮东家跑货,有一回船翻了,我救了东家一条命,东家直接送了我一个大宅子。是那种起码有两百坪的大家伙。”

    “瓜兮兮的,你就吹嘛。有个大宅子还不赶快讨婆娘生娃儿,跑去当兵?”

    “这个我知道。老曾头确实娶了媳妇儿,还帮他生了个闺女,只不过是别人下的种。”

    “李疙瘩,再乱说我掐死你。”老曾头恼羞成怒,就要从座位上跳起来。

    王贤致正在给他刮脖子上胡子,吓了一跳,忙呵斥道:“不要命了,差点割破你喉咙。”

    那几个老头连忙噤声,看样子王贤致还是能镇住人的。

    外面晌起汽车的引擎声,却是王梓钧的宾利开进了院子里,后面还跟进来一群小p孩。

    王梓钧提着些老年营养品和林青霞下得车来,林青霞手里却是拿着一大盒子的糖果,全都分给那些跟进来的小p孩。

    “谢谢姐姐!”

    “谢谢阿姨!”

    “谢谢阿嫂!”

    附近的小孩们是最喜欢林青霞的,因为每次她来都会买很多糖。不过五花八门的称呼听得王梓钧直发笑,拍了拍那孩子的脑袋,笑骂道:“混小子,乱叫什么?”

    “你是阿哥,这位漂亮姐姐就是阿嫂七八岁大小孩正经严肃地说。

    林青霞却是很高兴,拉着王梓钧的手到屋里去了。

    “小三子带媳妇回来啦?”屋门口一个等着理发的老婆婆笑盈盈地看着两人。

    “阿庆嫂好。”王梓钧问候了一声,便和林青霞奁接去屋里了。

    看着两人的背影消失,屋里的人感叹道:

    “还是王大哥命好,大儿子刚添了个大胖孙子,女儿也是大老板,小儿子就更厉害啦,《中央日报》都写文章夸奖的。

    王贤致呸了一声道:“除了闺女,两个小子部不是什么好东西。”

    旁人听了起哄道:“你不要了,送我一个行不,我也好沾光住住新房子。”

    “滚一边去。”王贤致笑骂,儿子浪子回头,他又怎么会不高兴?

    “你说这梓钧昨就说变好就变好呢?以前天天打架的。”

    “这有出息的男人,哪个小时候没点脾气?刘邦还是个流氓呢。”“那我们家那小子怎么不变好?气都气死我了。”

    “怎么?阿庆嫂,你儿子又去赌钱了?”

    “哎,这个不成器的东西,我年轻时攒的首饰藏在墙d里都被他偷去输光了。”

    “阿庆嫂,带他去看看梓钧拍的那个《酒干倘卖无》吧。我看报纸上就报道过,说家里有儿子不成器,爹妈就带他去看《酒干倘卖无》,看完之后那个儿子就幡然悔悟了。”

    阿齐嫂听得一愣一愣的,疑惑道:“有那么神没有?我求了好几年菩萨都没用,看个电影就好?”

    “好不好我也不清楚,反正我是看报纸上那么说的。而且还是真事儿,登了全家人照片的。”

    “那行,我明天就去买票,带那个不成器的去看看。”

    王贤致听王梓钧的电影还有这个功能,老怀大尉,说道:“买什么票?我待会儿找梓钧拿100张门票出来,喜欢看电影的到我这里来领。”

    “这敢情好,我家那丫头就抱怨不好买票昵。”

    此时距离《酒干倘卖无》在台北上映已经一周多了,中部和南部地区也在台北上映的两三天后陆续上映,首周全台票房达到570万之多(由于物价上涨,电影门票也涨了不少)。

    这数据已经比有些电影的总票房还多了,照这样下去,总票房很可能突破3000万台币,很有希望打破《喋血孤城》的记录。

    王梓钧对于能不能超过《喋血孤城》也是不太报希望,因为后者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票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场面宏大火爆,许多人看了一遍、两遍都还要来过瘾,甚至听说有人看了三十多遍(有人看《追捕》看了五十多遍,高仓健微r)。

    《酒干倘卖无》适合成年人看,少年人即便是看懂了,也无法完全领会那种深层次的情感。《喋血孤城》得到了众多男人的响应,这部却是女人们一致叫好,每次进去看着看着就开始哭,一边哭一遍说导演拍得真好。

    与另一个世界一样,《酒千倘卖无》的主题曲比电影流传更加广泛迅速,现在大街小巷,人们口中哼的、从唱机、收音机里传出的歌,几乎清一色的都是《酒干倘卖无》。你要是不会唱这首歌,那绝对会被认为不懂得追赶潮流的落伍者。

    一下子,那些收破烂的人发现人们对他突然变得良善起来,出去收酒瓶子也不用受人鄙视了。在他们心里,王梓钧导演就是最可爱的人,如果这个时候就有总统选举的话,他们手里的票一定全投给王梓钧。

    屋里林青霞听着外面的谈话,搂着王梓钧的脖子说:“梓钧,你说伯父知道我们的事情,会怎么想啊?”

    王梓看书就来最快~钧笑道:“自然是高兴得睡不着。”

    “可是,我们没有办婚礼,他老人家会不会觉得我很随便。”林青霞有些苦恼地说。

    “好啦,别想太多了。”王梓钧安慰道。

    或许是林青霞察觉出什么,在《酒干倘卖无》上映之后,老是暗示王梓钧说要结婚,王梓钧本就答应过她,两人便偷偷地去办了结婚证明。

    王贤致忙活了一天,终于收工了,而林青霞早已把饭菜做好。

    王贤致满意地看着林青霞,越看越喜欢,问王梓钧道:”你们什么时候结婚啊?”

    王梓钧拿出结婚证书:”爸,你看这个。”

    王贤致看着看着,突然流着泪笑起来:

    “你们三个终于全都成家了,我也全对得起你妈了。你们什么时候办婚礼啊?”

    “这个,”王梓钧道,“我们不打算办婚礼。”

    王贤致听了猛的一拍桌子:“混蛋,不办婚礼算什么结婚!”

    “我和青霞都是明星,不一样的。”王梓钧解释道。

    王贤致吹胡子瞪眼道:“狗p才不一样,明星不是人啊?我过会儿翻翻黄历,看哪天日子好一点。”

    “要办婚礼你自己办去吧,反正到时候我不参加。”王梓钧知道父亲的脾气,反正和他解释没用,只能来横的。

    “老子打死你个逆子。”王贤致说着站起来,抡起p股下面的椅子就冲王梓钧砸过去,吓得他赶紧逃跑。

    “喂,有话好说啊。”王梓钧没想到老头子反应这么大。

    林青霞也被吓坏了:“伯父,你消消气,不办婚礼是我提出来的。”

    “什么你提的,就是我的主意。”王梓钧一边围着桌子跑一边说,“青霞,你也该改口叫爸爸了啊,怎么还叫伯父。”

    十多分钟后,王贤致气喘吁吁的放下椅子,指着王梓钧骂道:“你小子,结了婚以后给我好好地疼媳妇儿,别整那些五迷三道的。

    青霞是个好姑娘,要是你乱来,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王梓钧连忙应和,心中却是惭愧,还没结婚就已经对不起她了。

    “爸,我给你盛饭。”林青霞见两人缓和下来,连忙说道。

    王梓钧眼睛看着电视,余光却在瞟着老爸,见他一个人在喝酒,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电视放的是华视频道,正好是《金曲奖》

    节目。

    “观众朋友大家好,现在是《金曲奖》时间。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是年轻歌手萧丽珠小姐。”

    “大家好。”萧丽珠朝着镜头挥挥手打招呼,圆圆的苹果脸就像是个邻家女孩,没有一点歌星的范儿。

    林青霞盛饭回来,看见电视后惊讶道:

    “咦,是丽珠啊。”

    王梓钧点头说:“海山公司安排的,电影原声唱片在做宣传。”

    王贤致问:“这小姑娘你们认识?”

    王梓钧道:“是我老师的关门弟子,这次电影里的歌就是她唱的。”

    电视里萧丽珠端坐着,看样子还有一点紧张。

    主持人用聊家常的语气说:“丽珠这段时间可是在乐坛独占风头,电台的点歌榜上,把王梓钧的歌部比下去了。”

    此刻不少观众坐在电视机前,听了主持人的话满头雾水一一这萧丽珠是谁d6可?没听说过啊,怎么会风头盖过王梓钧?

    《酒干倘卖无》街头人人都会哼两句,但绝大部分的人都以为是林青霞的原唱,即便是电台点歌的时候,都不会留意到底是谁唱的。

    所以说,现在萧丽珠的歌红透台湾,但却只有极少人才知道萧丽珠这个名字。

    萧丽珠窘道:“哪有abil,我可不敢同他比的。”

    这女人还有自知之明,许多观众心想。

    女主持又道:“听说王梓钧是你的师哥?

    你们的关系怎样?”

    萧丽珠点头道:”恩,我们都是周老师的学生,师兄在唱歌上给了我很多指点,这一次唱片里的歌也是他亲手写的。”

    电视机前看节目的观众心想,原来是王梓钧的师妹,不知道她唱了什么歌,哪天去买来听听。

    主持人笑道:“唱片是下周上市吧。”

    丽珠点头到道。

    “那就让我们先睹为快吧。

    夏丽珠拿起话筒,熟悉的音乐声响起,让正在看电视的许多观众脑子有点发悟。

    “酒干倘卖无。多么熟悉的声音…“噗!”无数正在边吃饭边看电视的观众把饭菜喷的满桌子都是。

    已回四川,网吧打字完全没感觉。

    正文 213【婚礼】

    “哎,猪r又涨了,累死累活一个月,连r都买不起。”易明海是从中部到台北来闯荡的年轻歌手,和一个玩音乐的朋友租住在一栋简陋的民居里。

    李兴小心地给吉他松弦,说道:“夜总会的酒水这个月涨价两次了,客人越来越少,指不定明天就没人请咱们唱歌了。

    由于有王梓钧的出现,台湾流行和摇滚音乐的发展比原先那个世界快了至少五年以上。

    乐坛也异常繁荣起来,大量的年轻歌手出现,但真正成名的却少之又少。无数年轻歌手拥挤在台北,他们的生存是个很大的问题。

    “我说,我们还是找一份兼职吧,只唱歌怕是会被饿死。”易明海说着开了唱机,将王梓钧《精忠报国》那张唱片放上去。

    易明海认为王梓钧所有的歌里面,这张唱片里的十二首歌是最经典的,当初他就是听了这些歌,义无反顾地来到台北。

    李兴问道:“对了,明天肖丽珠的唱片要发售,我们要不要去买?”

    “萧丽珠?谁啊,这名字好像在哪里听过。”易明海问道。

    李兴道:“就是《酒干倘卖无》的原声唱片啊。”

    “哦,她唱的啊,我就说怎么不像是林青霞说话时的声音。”易明海说,“当然要买,饿肚子也要买。”

    李兴倒在床上,仰望着天花板道:“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像王梓钧那样一炮而红啊。”

    “总有那么一天的。”易明海说。

    萧丽珠唱片的发售,还在西门町搞了个签售仪式,排队等待签名的歌迷排成了长龙。与其他歌手最大不同的是,这个队伍里上了年纪的人占了很大的比例,甚至还有头发花白的老头老太太。

    同样是年轻歌手,与易明海和李兴这种闷头闯荡的同行比,萧丽珠就要幸运得多了,唱片还没出,她的歌就因为电影被大家所熟知。

    自从洪小乔离开台湾后,人们对《金曲奖》的关注度就渐渐下降,不过这个节目仍1日是如今台湾综艺节目的王牌之一,那天的节目也让许多人记住这个圆脸的小姑娘。

    这些天市民争论最多的话题,除了猪r又涨价外,便是看过那期《金曲奖》的人和没看过的争《酒干倘卖无》到底是谁唱的。

    萧丽珠签名签得手发抖,不过心中的高兴的高兴就不用提了,按今天的火爆程度来看,借着电影的东风,突破白金唱片的销量也并不是难事。她最感谢的自然是师哥王梓钧,按照正常的情况来说,这张唱片应该直接作为电影原声唱片发售,而不是她萧丽珠的个人唱片,她最多得到一笔演唱费用而已。

    王梓钧这是在刻意帮她打造人气,才将她的名字冠在原声唱片上面,而且还慷慨的分给她5%的版税。

    王梓钧现在可没闲工夫管这些,他正忙着和林青霞的婚礼呢。

    说是不办婚礼,可两家的亲人却是要庆祝一下的。在后世,稍微出名一点的明星,其婚礼不是打扮特办,就是低调得只摆几桌宴席,除了亲人就连朋友都不通知。

    房间里布置一新,灯饰、气球、红纸、彩条……颇有些结婚的味道。

    林青霞穿着婚纱坐在梳妆台前,镜子里的美人笑靥如花,白色的婚纱下肌肤似雪,那一抹锁骨美惊人,让男人见了忍不住就想亲吻。

    “我十八岁的新娘,好美啊。”王梓钧一边赞叹着,一边亲手为她化妆,笑问道,“这算不算戏文里为娘子画眉。”

    林丽霞手撑着下巴,支在梳妆台上看着自己的姐姐,羡慕地说:“什么时候才轮到我结婚呢,穿婚纱真好看。”

    “怎么,想嫁了?”王梓钧开玩笑道,“要不要姐夫给你介绍一个男朋友?”

    林丽霞撇嘴道:“才不急呢?我可不像我姐那么好说话,偷偷摸摸地就把婚结了,便宜了你这个大坏蛋。”

    林青霞幸福地笑道:”多浪漫啊,婚纱是样式是我和梓钧亲自设计的,妆也是他亲手画的。”

    “没出息。”林丽霞叹气道,“姐,我真是看不起你,这点小手段就把你骗到手了。”

    王梓钧轻轻地在林青霞脸上扑了香粉,在她头发上亲了一下,拉她站起来。怎么看怎么漂亮,赞道:“猿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林丽霞心里听了酸溜溜的,不属道:”别以为会念几句曹子建的《洛神赋》就才高八斗了。”

    王梓钧逗她道:“怎么?难道你认为我说锚了,你姐姐没有传说中的洛神漂亮。““我可没说,你别挑拨离间啊。”林丽霞转移话题问,“姐姐,这个家伙有没有向你求婚过啊,就像电影里演的那样,单膝跪在地上,双手捧上戒指。”

    林青霞笑道:“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电影啊。”

    林丽霞蛮横道:“我不管,反正不能这么便宜他,没求婚哪里行?”

    林青霞也期待地看着王梓钧。

    结婚戒指早交给证婚人了,王梓钧在房间里四处看看,摘了一根做装饰的彩色丝条下来,用刀割断后做成一只简易的戒指。然后他整了整自己的婚礼服,才单膝跪到地上,注视着林青霞的眼睛,深情地说:“我的女神,嫁给我好吗?”

    林青霞咬着下唇,就要去接戒指,林丽霞拦下道:“姐,怎么能这么容易就答应?”

    林青霞奇怪道:”那还要怎么样?”

    “你没听说过吗?好事多磨,太容易了就不是好事了。”林丽霞说着歪理,转眼向还跪在地上的王梓钧道,“我问你,你爱不。爱我姐?”

    “爱!”王梓钧心道,我这是在娶老婆还是在娶小姨子?

    “有多爱?”

    “掏心窝子的爱。”

    “那你现在把心掏出来给我姐看看。”

    王梓钧:“,”

    “看来说的部是假话。”林丽霞眼睛眯成两湾月牙,笑得像头小狐狸。

    王梓钧看她那得意的样子,索性扯开衣服,亮出自己的衣服,r麻地说:“青霞,你仔细听听,我的心是不是在喊你的名字?它现在心里装的都是你。”

    “呕!”林丽霞作者恶心状,“受不了了。”

    林青霞却笑得像朵花一样,把那丝绸戒指接过来戴在手上,轻柔地说:“我答应了。”

    今天来参加婚礼的人,除了林、王两家外,还有住在王梓钧家里的李京浩和艾利,以及同艾利一起练舞的张氏兄弟。

    艾利这家伙已经把王梓钧大部分的舞蹈动作都练会了,不过并不能运用自如。现在就赖在王梓钧家里,公司需要外国演员的时候就去拍戏,闲着就练舞。倒是张氏兄弟让王梓钧颇为惊讶,这两个小流氓,唱歌、演戏都不行,去公司做幕后也没耐心,但学舞居然学得飞快,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霹雳舞已经跳得有模有样了。

    “当当当当……新娘出场!”林丽霞在后面挽着的姐姐拖地婚纱,兴高采烈地喊到。

    王梓钧挽着自己18岁的新娘,在婚礼进行曲中走出来。明媚的阳光照在两人的身上,就像是带着圣洁梦幻的光晕,如童话中的王子与公主。

    林父对于大办婚礼还是秘密结婚并没有什么意见,林母则是有些不满,不过现在看到两人幸福的摸样,心中的不快也减轻了许多。

    “哦,漂亮的新娘,就像是天使一样。”

    艾利夸张地说。

    今天唯一的陌生人就是那位证婚的神父了,这家伙是个外国佬,是艾利介绍来的,听说嘴很紧的。

    两人牵着手来到神父面前,神父捧着《圣经》庄严地问道:“王梓钧先生,你愿意娶这个女人,从今天开始相互拥有、相互扶持,爱她、忠诚于她,无论她富裕或贫穷、疾病还是健康都彼此相爱、珍惜,直至死亡。你愿意吗?”

    “我愿意。”王梓钧笑着看向打扮得如同仙女一般的林青霞。

    神父又问:“林青霞小姐,你愿意嫁给这个男人从今天开始相互拥有、相互扶持,爱他、忠诚于他,无论他富裕或贫穷、疾病还是健康都彼此相爱、珍惜,直至死亡。你愿意吗?”

    林青霞甜蜜地说:“我愿意。”

    神父向草坪上的众人问:“在场的诸位,王梓钧先生与林青霞小姐今天即将结为夫妻,从今以后相亲相爱,白头到老,你们有人反对吗?”

    “没有。”大家异口同声道。

    神父宣布道:“在上帝的面前,我宣布你们结为夫妻。新郎新娘请交换结婚戒指。”

    林丽霞用一个红色的托盘把戒指端过来,王梓钧摘掉那丝绸戒指,将钻戒戴在林青霞的芊芊玉指上。在这一刻,王梓钧有些精神恍惚。

    我居然结婚了?

    王梓钧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一时冲动,有时候想起来,似乎是因为林凤娇的事情心虚,觉得对不起林青霞,想要用一场婚礼来补偿一样。

    可是,这样真的就补偿了林青霞吗?又对林凤娇公平如何?

    王梓钧突然发现,自己又对林凤娇歉疚起来,真他妈纠结。

    正文 214【生死李小龙·一】

    婚礼举办完毕,王梓钧便与林青霞一起去香港度蜜月了。

    说是去度蜜月,其实主要还是关于香港颁布电视牌照的事情。英港政府准备五月份的时候就发牌照,可惜突如其来的股灾让这个事情延后了。

    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李小龙的死。王梓钧只记得是七月底死的,好像传说他死在丁佩床上,而丁佩又是向华强未来的老婆,所以有人怀疑是向华强下手的。另外一种说法又是日本人下的手,至于怎么下的手,王梓钧却是记不大清了,好像是通过一种机械。还有种说法是李小龙长期过度训练和工作,已经患了脑瘤,去年底拍完《猛龙过江》后就晕倒过,还专门去美国医院呆了几天,但一出院李小龙说自己身体壮得像十八岁,又投入工作中。最后一种说法,则是官方消息,说是服用药物过敏。但这种说法是最扯淡的,李小龙死之前感到身体不适,就吃过一片阿司匹林,世界上还没听说过吃阿司匹林过敏死的。

    说实话,王梓钧与李小龙这辈子也不过点头之交,上次切磋后,又在金马奖颁奖典礼上见过一面,并没有什么太深的交情。但毕竟这是第一位闪耀在世界影坛上的华人巨星,若是能不死的话,当然是最好。

    王梓钧不是没想过提早提醒李小龙注意安全,但只打过两次交道,王梓钧就知道李小灰此人的性格有些刚愎,何况李小龙本人就是高手,加上身边还有保镖。若是自己说什么注毫安全的话,李小龙绝对只会置之一笑,自己对也是白劝。

    以王梓钧想来,李小龙多半是过劳死,一天到晚训练不说,就连前年住大半年医院的日一候都在写书,去年底又过度疲劳大病一场。冈l从洛杉矶的医院出来,又不顾私人医生的劝芒投入工作,结果从录音室出来后昏倒。

    王梓钧不清楚的是,他到香港已经7月19日了,历史上李小龙第二天就会挂掉。

    “青霞,喜欢看李小龙的电影吗?”下了飞机,王梓钧就问林青霞。

    这次是以度蜜月的借口来香港的,所以除了林青霞外,王梓钧身边只带了一个李京浩。

    之所以带李京浩,自然是怕李小龙那边出什么问题。

    “李小龙的电影,一般喜欢吧。”林青霞文静得很,其实对武打片真不怎么感兴趣。

    “听说李小龙最近在家,不如去拜访拜访吧。”王梓钧说。

    林青霞刚刚结了婚,心情正愉快着呢,谠不定王梓钧把她卖了,她还得帮忙数钱。她黍在王梓钧肩头上说道:“随便啊,你说去哪莉去哪。”

    三人去酒店放好行李,王梓钧便打电话去李小龙家中,接电话的是李小龙的妻子琳达。

    听说王梓钧要拜访,很高兴地表示随时欢迎。

    王梓钧道:“那就晚上吧,很久没见到李先生了,想和他学两招拳法。”

    琳达说:“好啊,我最近学会了一道中国菜……布兰登,小心一点,别把你妹妹弄哭了。”

    “好的,夫人,晚上见。”王梓钧挂掉电话,就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