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台湾娱乐1971(1-640) > 第 32 部分

第 32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好啊,香港有什么好吃的小吃?我第一次来香港,还没出去好好玩呢。”陈飞鹏xg子最急,扔下手中的吉他就要出n。

    张氏兄弟是香港土著,便带着几人去找吃饭的地方。

    王梓钧说:“去路边摊,那里的东西才是最有特se的。”

    张氏兄弟也想不起哪里的好,张仁勇便自作烛照将众人带到自己家附近的一个摊子,冲老板喊道:“四嫂,有什么好吃的,拿出来好好招待一下我的几位朋友。”

    那四嫂已经四五十岁,听了他的话笑道:“我这里哪有好吃的,就填填肚子。”

    “我们来点吧。”陈飞鹏拉起冯乃歆,两个人跑去看水牌上的菜单。

    冯乃歆说:“这个看着不错,叫什么碗翅仔吧。”

    好在这时候官方都用的国语和英语,那四嫂也听得懂,笑道:“几位看起来是有钱的老板,怎么想到在我这个摊子来吃?这碗翅仔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张仁勇解释道:“这碗翅仔是庙街那边传过来的,本叫做‘倒馊水”以前是酒店里客人吃剩下的鱼翅头尾、开豆粉水、落味jg、豉油这些东西绊起来卖的。现在虽然不是馊水了,可也都是酒楼不要的边角料,说不定还是放坏了的。”

    飞鹏一听,就觉得胃不舒服,吃这个还不如去酒店里吃鱼翅呢。

    张仁奎连忙说:“四嫂,先来一人来一碗吉鱼蛋吧。”

    李豹问:“这回不会再是那什么了吧?”

    “不会不会?”张仁奎连忙摇头,“这个是正宗的鱼蛋。”

    端上来啤酒,王梓钧把酒满上,举杯道:“来,干一杯,这几天辛苦大家了。”

    “干!”

    光辉乐队的四人此时在台湾已经家喻户晓,只是在香港、东南亚等地还不怎么出名,不过郑振坤正准备明年将他们往外推广。这四人可比王梓钧努力多了,每日演出不断,如今出入都坐上了跑车。

    不过他们四人最感谢的还是王梓钧,要不是王梓钧怂恿,他们或许还在老老实实的上班、读书,偶尔去一下歌厅唱歌。在音乐上,更是将王梓钧当成了导师,除了基础外,他们对于摇滚的理解与发挥,大部分都是经过王梓钧获得的。

    不说别的,若非认识王梓钧,他们怎么能有机会和邓丽君一起喝酒?

    “梓钧,这几天我们在研究你这几首粤语歌,想自己也作一首,可是cao作起来却很麻烦。”冯乃凯说出自己心中的疑问,“似乎,写一首粤语歌,比写一首国语歌难上几倍。”

    “你们没有o到n道而已。”王梓钧笑着解释道,“纯正的国语只有四声,而在粤语里面,平、上、去、入四声各分高低两调,这就是八个声调,加上入声里还有一个中调,就是九声。按照国语歌的创作方法,基本上是先有词后谱曲。而写粤语歌,如果采用先词后曲的方法,旋律动听与否,悦耳与否,完全取决于歌词本身的字。换句话说,歌词的字,限死了旋律进行,完全不能变不能动,一变动马上出现‘倒字’。所以说,写粤语歌一定要先曲后词。”

    “原来是这样!”四人恍然大悟,感叹在王梓钧身上又学到了东西。

    邓丽君的大眼睛盯着王梓钧看,好像是在研究稀有动物一样,终于忍不住说道:“你好像是刚接触粤语歌几天吧,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呃,”王梓钧道,“这个,仔细琢磨就知道了。像他们四个,已经有很丰富的创作经验了,即便不用我提醒,他们自己o索半个月,一样能搞清楚原因。”

    张氏兄弟听王梓钧说得云山雾罩,完全不明白他在说什么。倒是听懂了最后一句话,那就是王梓钧自己琢磨几天,就能把四个人凑在一起nong半个月的事情想通。

    实在是,太聪明了!

    “音乐大才子,我敬你一杯!”邓丽君望着王梓钧,真想把他的脑袋打开,看看里面装的是什么。

    ……

    那位警务处处长薛畿辅显然与人有过沟通,第二天已经没有人在影院n口捣luan了,不电脑访问过经那么一闹,影院的上座率又从80%下降到70%。

    而《十四nv英豪》的上座率,也一步步滑落,只有79%。这才一周多啊,再这样下去,邵逸夫的这个大制作就要扑街了,能有个200万票房那真是上天保佑。

    历史上,《十四nv英豪》最终票房250多万,其导演程刚更是被邵逸夫直接打入冷宫,后来不得不去求邓光荣这个后辈才能得到机会。如今有王梓钧cha上一脚,在《喋血孤城》的挤压下,说不定票房真不能上200万。

    就在邵逸夫焦头烂额的时候,王梓钧一伙人跑去参加邓丽君的歌友会去了。

    歌友会的地址选在一家歌厅里,那歌厅的老板也是邓丽君的歌i,通过与管伟华联系,歌i共同分担费用包整晚的场。当然,这位歌厅老板出了其中很大一部分。

    邓丽君今晚穿一身丝质的旗袍,身材浮凸有致,纤腰盈握,美丽动人。

    至于邓丽君发胖,那是80年代末的事情了,主要是疾病所致。谣传邓丽君死忠台湾,不肯去大陆演出,其实原因也不过是邓丽君发胖之后不愿以此身见人,不仅在大陆,就连在台湾也很少在公开场合表演。

    在场一共来了500多位歌i,邓丽君一出现,便大声狂呼着:“丽君!我爱你,丽君……”

    歌友会并没有像演唱会那样一个在舞台上唱歌,而是大家围成一个圈子,邓丽君就坐在中央。先是打招呼拉家常,说说问候的话,歌i们问问近况,说些祝福和愿望。

    邓丽君拿着话筒甜甜地笑着挥手:“朋友们好,我是邓丽君,很高兴大家能来参加青丽之友会。”

    邓丽君话音刚落,那些歌i又疯狂地喊起来。能来参加这个歌友会的,可都是死忠粉丝啊。

    “大家买了我的新唱片吗?”邓丽君问。

    “买了!”歌i大吼。

    “里面有首叫做《甜蜜蜜》的新歌,大家觉得好听吗?”

    “好听!”

    “我每天睡觉都听,不听就睡不着!”

    “……”

    光辉乐队和王梓钧就坐在最外围,几人相视一笑,歌i有时候是最可爱的动物。

    “原来大家都喜欢。”邓丽君站起来,指着王梓钧等人的方向说,“今天《甜蜜蜜》的词曲作者来了,大家想不想见他?”

    “想!”歌i们发现有意外之喜,都大声呼喊起来。

    王梓钧从人堆里挤过去,接过话筒打招呼说:“大家好,我就是这几天报纸上报道的十恶不赦大坏蛋王梓钧。”

    “怎么会是他?”

    “是啊,听说他买凶杀人,把《言报》的总编给干掉了!”

    “滚,你这个流氓,不要和我家阿君呆在一起!”

    “啊,是王梓钧,我爱你,我喜欢你的歌!”

    “……”

    王梓钧脸上一直挂着笑容,他现在终于知道自己的名声有多坏了。这个时代媒体受众,可不像几十年后的人那么具有怀疑jg神,是很容易收报纸和电视影响的。不过还好,这些人里面,居然还有自己的歌i。

    邓丽君连忙说道:“请大家安静!安静!!!!!”

    邓丽君连喊几声,大家才安静下来,她继续道:“大家相信我吗?”

    “当然相信!”

    邓丽君道:“那好,既然相信我,那就请大家相信梓钧。王梓钧是我的老朋友,我们早就认识了,他怎么会是报纸上那种人?”

    “阿君,你不要被这个人表面上骗了。”

    “丽君才不会上当,报纸上是假的!”

    “你怎么知道是假的?”

    说着说着,下面的人自己就吵了起来。

    “嘘!”王梓钧在话筒前发出声音,隔了老久众人才安静下来看着他。王梓钧笑道,“我是什么人,还轮不到一家连名字都不敢写出来的报纸来评价。今天是丽君的歌友会,大家以歌jiao友,其他的我们以后再说,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一首粤语新歌《千千阙歌》。”

    ——————

    呃,这章发晚了。中午喝了些酒,下午那张传了后就睡觉去了,一脚睡醒9点多。我现在还没吃饭呢!

    至于上一章王梓钧的运气,可以理解成恶搞,主要是觉得王梓钧缺钱,给他点意外之才。灵感来源于我大学一个哥们儿,他dnf玩的是战斗法师,有一天看上了一根300多rb的bang子,于是就想将自己正在用的那根已经绑定无法卖掉的100多rb的bang子nong坏了再去买。这哥们找到凯莉升级武器,从+7一直升到+15,一把100多的普通bang子生生被他强化成价值4000多元的极品。而过程中,他一直都只在说一句话:“尼玛,怎么还没有强化爆掉!”

    正文 139【千千阙歌】

    139【千千阙歌】

    王梓钧朝冯乃凯四人招招手,四人走进圈子里坐下,这些歌i们才知道原本放在中间的乐器原来是为他们准备的。

    光辉乐队现在身上的发型、服饰都是有专业人士设计的,不像王梓钧,只要不是什么大场合,他基本上都是随便将衣服往身上一套了事。

    所以说,如果纯以造型上来看,光辉乐队绝对比王梓钧更有大牌明星范儿。这个时代特有的狮子头,带着蛤蟆墨镜,脖子上拴着金属链,一条黑se反光皮ku,浑身上下散发的就一个字——酷!

    邓丽君介绍道:“这是红遍台湾的光辉乐队,冯乃凯、李豹、陈飞鹏、冯乃歆,想必一些朋友应该认识。”

    众人被光辉乐队独特时尚的造型给震住了,不过之后的效果则有了两种反差,一些年纪大的歌i骂其hua里胡哨、有伤风化,一些年轻的歌i则尖声叫好。

    四人朝周围招了招手,便摆nong起各自的乐器。

    “嘘!”王梓钧再次做出噤声的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

    这些歌i见他这样子,便停止下争吵,想听听他到底会唱成什么样子。

    “徐徐回望,曾属于彼此的晚上

    红红仍是你,赠我的心中yan阳

    ……”

    歌声响起,让大家jg神一振,这才想起王梓钧刚才说自己要唱粤语歌。

    怎么说呢?这个时候的香港人,特别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听到粤语歌的感觉就像是后世四川人听到川话歌,东北人听到东北方言唱歌一样。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亲切。

    邓丽君昨天唱的时候,还喂找到唱粤语歌的诀窍,但王梓钧演唱起来却非常熟稔。

    “一瞬间,太多东西要讲

    可惜即将在各一方

    只好深深把这刻尽凝望

    来日纵是千千阙歌

    飘于远方我路上

    来日纵是千千晚星

    亮过今晚月亮

    都比不起这宵美丽

    亦绝不可使我更欣赏

    ah,因你今晚共我唱

    ……”

    醇厚的歌声从王梓钧的喉咙发出,再经话筒传出来,就像是老朋友的倾诉一样。经过一年的练习,王梓钧的歌艺已经从原来的二三流提升到一流水准。虽然一些细微的地方比不上邓丽君,但已经相差不远了。

    这首歌经过王梓钧的演绎,有种和陈慧娴nv版原唱不同的味道,多了一份男人的阳xg柔情。

    “……来日纵是千千阙歌

    飘于远方我路上

    来日纵是千千晚星

    亮过今晚月亮……”

    歌i们从原本的随意、不屑、好奇等等各种态度中变得重视起来,聚jg会神的听着,生怕漏了一句歌词。直到王梓钧一曲唱完,他们还在回味着歌中的意境。

    “粤语还能唱成这样?”

    “是啊,原来粤语歌好好听。”

    “你不是说王梓钧是坏人吗?你别听啊。”

    “坏人怎么了?说好了今晚以歌会友,不论人品。”

    “口是心非!”

    “……”

    冯乃凯朝王梓钧竖起大拇指,赞道:“虽然那天录歌的时候听过,但现在听着还是忍不住叫好。”

    “是啊,老大就是老大,我们怎么唱都没这个味道。”陈飞鹏也说道。

    邓丽君却是第一次听王梓钧唱这首歌,震撼一点不比这些歌ixiao,不由得想起去年歌唱比赛时,他也是那样,用自己写的歌,将台下的评委和歌i惊得说不出话来,把一场比赛变成自己的演唱会。

    王梓钧嘴角微微翘起,看着四周嘈杂的歌i,心中狂呼:美丽的香港,等着我用粤语歌来征服你吧。

    这个时候的粤语歌无外乎两种,一种是传统戏曲;一种是口水歌、市井民谣,多用于广告之中,又称为广告歌。一些经典的广告歌,在xiao市民中传唱还很广,只是都上不得台面。

    香港乐坛之前的十年,是国语歌曲、英文歌曲和黄梅调的天下,唱的都是缠绵悱恻的情歌,比如著名的《不了情》(不是《新不了情》)。剩下的就是少年组宛若地下组织一样,偷偷oo地唱披头四,这少部分人后来也成为了王梓钧《jg忠报国》的忠实粉丝。

    至于粤语流行曲,貌似,一首都没有!或许有,但未有流行起来。

    王梓钧卡住了时代的脖子,因为过了今年,香港将是一个粤语的世界。明年《七十二家房客》的热映,让粤语在电影中被承认;后年电视剧主题曲《啼笑姻缘》疯狂传唱,成为香港粤语歌的发端,拉开了香港今后几十年粤语歌成为主流的序幕。

    “王梓钧,再唱一遍!”

    “是啊,再唱一首粤语歌,我们要听粤语歌。”

    这些歌i真是可爱,刚刚还对王梓钧大骂不止,现在一首歌就把他们收买了。

    王梓钧笑笑:“今天可是丽君的歌友会,我不能喧宾夺主。”

    “王梓钧,这首歌有卖吗?”

    “对,哪里有卖的,我想买回家慢慢听。”

    王梓钧道:“大家留意一下音像店,过几天就会发售。这张唱片一共有六首歌,名字就叫《千千阙歌》。”

    ……

    黄阿伦是土生土长的香港本地人,做过码头搬运工人,也当过米铺伙计,如今年纪大了,便开了一家xiaoxiao的铺面,卖一些日常杂货。

    如今香港经济有了很大起se,不像20年前,穷人只能倒馊水吃。不过有一点没变,那就是还得受帮会份子的欺压。

    “喂,老不死的,月钱准备好了吗?”几个穿着短褂的敲着他的柜台。

    “好了,您收好。”黄阿伦拿出10块钱jiao到手里。

    领头那人撮了个牙hua说:“不够,涨价了,现在的行情要12块。”

    “十……十二块?”黄阿伦想要反驳,最后还是从chou屉里又加了两块。

    那领头的将钱放好,说道:“不是我撇子梁讹你,最近物价上涨(受美国金融风bo影响),所有帮派的月钱都涨了。”

    “是,是,撇子哥办事公道。”黄阿伦连忙附和道。

    等那些人离开,阁楼上下来一个十多岁的少nv,脸se不好道:“爷爷,那些坏蛋又来了?”

    “哎,hua钱破灾。”黄阿伦摆nong了柜台上的收音机,这是他儿子知道他喜欢听黄梅调,专n给他买的。

    “哼,我们辛辛苦苦赚的钱,凭什么要给他们。”少nv撅嘴道。

    “哎,阿莲,你不懂的。”黄阿伦把收音机给孙nv,“帮我调一下频道。”

    阿莲将频率调到香港广播电台(phk)的华语频道,每天这个时候都有黄梅调要播放。调好之后,阿莲就上楼做作业去了,她更喜欢国语情歌,对黄梅调可没什么兴趣。

    阿莲看着窗外肮脏破败的街道发呆,很快便听到爷爷的喊声:“阿莲,你是不是调错了,怎么不是黄梅调啊?”

    “哦,来了。”阿莲飞跑下楼,却听见收音机里传来悦耳的歌声,居然是粤语歌:

    “……来日纵是千千阙歌

    飘于远方我路上

    来日纵是千千晚星

    亮过今晚月亮……”

    “阿莲,阿莲……”阿莲听得入i,她从未听过这么好听的粤语歌,便连爷爷的叫声都忽略了。

    “阿莲,错了没有?”黄阿伦又问。

    “啊?”阿莲反应过来,“没错,爷爷,你先听听这个吧。”

    这是谁的歌?唱得真好听!

    ……

    同一时间,香港无数台收音机前等着听黄梅调的听众,此刻都倾听着那旋律动听的粤语歌。

    黄沾是第一时间打电话给自己的好友顾嘉辉,直接说道:“阿辉,快调到香港电台的华语频道!”

    顾嘉辉感觉有些莫名其妙,不过还是很快打开了收音机,然后就听到:“来日纵是千千阙歌,飘于远方我路上……”

    一曲放完,顾嘉辉深吸了一口气:“这首歌的作者是谁?”

    “我也刚听到,哪里知啊!”黄沾说。

    “你在电台做过主持人,快帮忙问问,我一定要见到他!”顾嘉辉狂热地说。

    “好的,你等等。”黄沾挂上电话后,直奔向电台。

    ……

    “阿祥,阿祥,快上来!”谭咏麟赤luo着上身,站在楼上冲在街对面买烟的陈百祥大喊。

    “什么啊?”陈百祥点燃一根烟,拖着拖鞋往回走。

    “快点,有好听的歌,电台里!”谭咏麟焦急地说着,跑回房里把收音机抱了出来。

    “来日纵是千千阙歌,飘于远方我路上……”

    歌声从楼上传下来,陈百祥听着歌忘记了走路,停下来看着楼上,嘴巴里的烟不知不觉地掉在地上。

    一曲放完,陈百祥才呼吸急促地问:“谁,谁的歌?”

    谭咏麟耸了耸肩:“我也不知道。”

    “快,快去唱片店里看看,一定要买到!”陈百祥拖着拖鞋,往最近的唱片售卖点疯狂地奔跑。

    “你等等我啊!”谭咏麟回房拿了一件衣服套着就朝楼下追去。

    音像店里。

    “老板,有这首歌卖吗?”陈百祥喘息着,气息不匀地哼了起来,“来日纵是千千阙歌……”

    “哦,千千阙歌啊。”那老板笑道,“没有卖的,我也是刚刚在电台里听到。”

    “哦,这样啊。”陈百祥失望道,随即拿起老板的笔写下电话号码,“老板,如果有歌卖了,麻烦通知我一声。”

    “好的。”老板答应道。

    谭咏麟奔进店里,问道:“有吗?”

    “没有。”陈百祥摇头说。

    “再去其他店里看看。”谭咏麟道。

    两人现在同属一个叫做失败者的乐队(温拿乐队前身),自去年组建以来,歌唱了不少,可惜却没一首红起来,反而把积蓄都hua了。如果今年年底还不能成功,乐队就面临着解散的危险。

    而刚才这首粤语歌,让两人隐隐有种感觉,唱国语唱不红,或许唱粤语可以成功。

    正文 140【风继续吹】

    140【风继续吹】

    电影上映已经两周了,《十四nv英豪》的累计票房是134万元,与此时其他电影的票房比,依然具有巨大的优势。即便此时下画,也能排进年度票房榜前十。可是不要忘了,《十四nv英豪》的投资可是400万元!

    与此相对的,《喋血孤城》两周累计票房128万元。虽然仍低于《十四nv英豪》,但是在良好的口碑下,上座率节节攀升,已经bi进了九成,更有不少是看第二遍、第三遍的回头客。而《十四nv英豪》如今的平均上座率却下降到了61%,被《喋血孤城》超过简直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邵逸夫已经将旗下这部nong了三年的大片彻底抛弃了,正着手准备着李翰祥《大军阀》的后期宣传,准备再过一个星期就上映。

    邵逸夫不急,《十四nv英豪》的导演程刚却急了,和他19岁的儿子程小东整天拉着人去看电影。虽然看过该片的人都说片子不错,但上座率迅速下滑的问题却仍旧存在。

    按程刚的想法,这部耗尽自己心血的作品,至少要连映两个月才下画,可如今只坚持了两个星期就病怏怏的了。

    父子俩坐在街边的台阶上,程刚垂头丧气地说:“冬儿,我们的电影真的那么不好看?”

    程小东在这部电影里担任了一些武打动作的设计,因此对影片还是有很深感情的。他摇头分析道:“不是我们的片子不好看,而是生不逢时,遇到了《喋血孤城》。我们的卖点是大明星大制作,hua尽心思制作了无数的大型道具。但明星的号召力与新鲜感很快就过去了,而那些耗资巨大的假山、假房子和《喋血孤城》的实景拍摄相比,就像是玩具一样。观众将两部片子放在一起比较,此消彼长之下,他们自然愿意去看《喋血孤城》。

    而还有一点,我们的电影剧情虽然不错,但都是演义里的旧故事,人们耳熟能详,翻不出什么新意。而《喋血孤城》的切入点却非常好,以普通下级军官为中心,牵扯出整个战场的,中间有夹杂着爱情,自然更加吸引普通观众。

    而且,这个片子导演的煽情功夫,也是我们比不上的。我们电影里是让反派虐待、殴打正面人物,来体现正面人物的伟大,然后再用正面人物的胜利ji起观众的共鸣。但虐待只是虐待,《喋血孤城》里是直接用死来煽情的,连男主角都在电影还没完的时候就死了。这些,都是我们输掉的原因。”

    程刚吃惊地看着儿子,问道:“这些是你自己想到的?”

    程小东道:“自从听人将两部片子拿在一起议论的时候,我就去看了《喋血孤城》。再加上看到一些影评,经过自己的推敲,就想到了这些。”

    “你比我聪明。”程刚拍拍自己儿子的肩膀道,“听你这么一说,我们输得不冤。”

    程小东道:“其实造成这个结果,邵老板也有很大的责任。我想他临时将我们的电影提前半个月放映,肯定是之前看过了《喋血孤城》,想用《十四nv英豪》去阻击。这是个天大的错误,我们不仅不应该提前放映日期,而且应该延后来避开!”

    程刚叹气道:“我开始的时候也没当回事,太相信邵氏群星的号召力了。”

    程小东安慰道:“没事的,大不了我们吸取教训,再拍一部。”

    程刚苦笑道:“你啊,还是想得太天真了。邵老板最大的特点是好面子,我这次砸了他400万是小事,但却输了他的面子。哪里还有机会重新执导筒?”

    程小东道:“要不我们去嘉禾?”

    程刚有些为难地说:“还是,再等等吧。毕竟邵老板以前待我不薄,现在去嘉禾是投敌啊。”“来日纵是千千阙歌,

    飘于远方我路上……”父子俩身后商店的收音机里,再次响起了歌声,几个路人停下来朝商店靠拢,就这样静静地听着,直到一首歌放完才继续行路。

    程刚看得目定口呆,问道:“这是谁的歌?这么大吸引力?”

    “不知道。”程小东道,“不过现在满大街都有人在唱,连邻居那个脑子有点不正常的傻子都能哼几句。”

    ……

    《千千阙歌》在电台已经播送好几天了,所带来的影响就是现在满大街都能听到唱这首歌的人。

    如今香港就两家电视台,其中一家是每个月25元的收费台(亚视前身),只有中产阶级才有能力看。另一家就是大名鼎鼎的tvb无线台了,不过也不是整天都有节目。

    大部分市民,其娱乐除了电影、报刊之外,就是听电台广播,所以广播的传播速度是非常惊人的。而王梓钧的《千千阙歌》,又是除了广告歌之外的唯一粤语歌,在普通民众之中的传唱率可想而知。

    电台的负责人本来是不愿意播送粤语歌的,还是海山唱片公司塞了大笔公关费才决定给他试播三天。结果从第一天播出开始,电台的电话直接被打爆了,都是听众打来询问歌曲信息的。

    现在电台里那位接电话的小姐已经辞职了,她每天至少要接五百个电话,结果回家睡觉时耳朵里都是电话铃声。

    除了普通市民,震动最大的却是专业人士。许多人像黄沾一样,亲自跑到电台里来询问,结果没有获得任何关于歌手和歌曲作者的信息。

    一首粤语歌造成这种从上到下各个阶层集体轰动,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们来分析一下当前香港的社会环境。

    北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实行对外封闭的政策。可是香港却迅速发展成对外开放社会,不但经济起飞,而且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网络中的重要成员。英港政fu虽实行殖民主义,但对法治和人权的重视,却也是别的华人社会难见。同时,大陆生活水平和香港的差距越来越大,令香港人产生了优越感。

    开始的时候,港人同台湾人一样,集体情怀都是怀念大陆家乡。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陆和香港又相互隔绝,港府有意无意地限制港人的“中国意识”,港人的“中国人”身份,根本难以建立。代之而起的,是一种发自民间的本土庶民jg神。

    这种庶民jg神用什么来表达呢?既能区别于英国、又能区别于大陆,还能代表香港自身,那就只有粤语了!

    在粤语歌和电影流行之前,大多数香港人其实是称呼自己为中国人的,但粤语流行起来后,便逐渐自称香港人,而且语气里颇有些自豪。

    如今这些本土庶民情绪的积累已经达到了顶峰,上个月雨灾后的社会反应更是让这种情绪到了爆点,而王梓钧的《千千阙歌》,就像一根火柴,将这种情绪给点燃、引爆!

    三家亲共和三家亲台的报纸还在对骂,但其他的报刊、杂志却已经把关注的对象转移到《千千阙歌》上。

    一些专家说用粤语唱歌土里土气、俗不可耐,而大多数人却拍手赞成,其中以黄沾和顾嘉辉为主要代表。

    他们称港人要有港人文化和jg神,而粤语就是最好的载体。

    而且从专业角度来讲,《千千阙歌》这首歌本身的质量就是上乘之作,不管是国语还是粤语,都是值得一听的。

    论战只进行了两三天,反对的声音就被如chao的赞誉声给压了下去。于是大家又纷纷猜测,《千千阙歌》的演唱者和作者的身份。

    可惜电台那边是海山唱片香港公司的工作人员去接洽的,他们也不知道底细。记者们跑去海山公司采访,那里的员工却三缄其口,只说唱片过几日就要发售,请大家随时留意音像店。

    直到电台播出五天后,才有参加了邓丽君歌友会的歌i说出这首歌是王梓钧唱的。

    一时间舆论哗然,因为大家之前的猜测,都说演唱者和词曲作者是香港人。

    这,这简直就是丢脸!

    原先媒体还鼓吹,这是香港本土jg神和文化的崛起,结果转眼演唱者就成了台湾人。

    于是乎,一些报纸又开始骂王梓钧,说他冒名顶替,其实是借这首歌炒作他的电影。王梓钧一夜之间又成了罪人。

    就在《喋血孤城》在港上映的第十六天,《千千阙歌》在电台播出的第六天,《千千阙歌》突然从电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首粤语歌,叫做《风继续吹》。

    “风继续吹,不忍远离

    心里亦有泪,不愿流泪望着你

    过去多少快乐,记忆何妨与你一起去追

    要将忧郁苦痛洗去,柔情蜜意我愿记取

    ……”

    癫狂了,每天守在收音机前等着听《千千阙歌》的听众都癫狂了。

    真是的粤语歌之风继续吹,之后的几天里,街头巷尾大人小孩口中都在唱着:“风继续吹,不忍远离……”

    一时之间,好像你不会唱几句《千千阙歌》和《风继续吹》,就没脸在香港活下去一样。

    《风继续吹》播送的三天后,电台主持人突然说了一句:“拥有六首经典粤语歌曲的《千千阙歌》唱片,将于明天上午九点,在全港各大唱片商店销售……”

    这句话像是一颗炸弹,立即就在港岛爆炸开了。

    当天晚上,一些音像店n口已经有人搬来板凳坐下。这些人猜到了明天唱片售卖的火爆,因此打算整夜排队,就为能第一时间将唱片买到手。

    正文 141【失败者乐队】

    141【失败者乐队】

    王梓钧早早起床,跑到酒店的天台上,先打了半个小时的拳,休息片刻,又练了半个小时的嗓子。一旁的张仁奎拿着刚刚泡好的参茶直打哈欠,似乎是还没睡醒。而张仁勇则一脸兴奋,跟着王梓钧一招一式地比划。

    王梓钧接过张仁勇递来的ao巾,擦了下额头地汗水收功,笑道:“你这样直接学套路是没用的,都是花架子,要先学基本功。”

    “我会基本功,我有朋友当龙虎武师,他教过我蹲马步和打木人桩。”张仁勇道。

    王梓钧问:“那你扎个马步我看看?”

    张仁勇双手握拳,蹲着非常标准的马步姿势。王梓钧走到他身后,伸脚一踢,张仁勇直接跪倒在地上。

    “你这也叫马步?”王梓钧从张仁奎手里拿过参茶,一边喝一边下楼。

    张仁奎朝哥哥嘿嘿直笑,张仁勇瞪了弟弟一样,满脸通红地爬起来跟在王梓钧后面。

    吃过早点,光辉乐队的四人便坐车去机场,然后飞回台北。台湾那边,他们的经纪人昨晚打电话过来,说那边一大堆演出等着,要四人马上回去,就差在电话里骂娘了。

    这就是职业歌手的悲哀啊,一切都得听公司的安排。

    王梓钧带上墨镜,与张氏兄弟一起出去,远远看着唱片商店外排队的人群。

    张仁勇不明就里,问道:“这些人排队买什么?商店大减价吗?”

    张仁奎凑过去小声地提醒:“是买老板的唱片。”

    仁勇挠挠后脑勺。

    “开卖了,开卖了!”人群里一阵sao动。

    “别挤!”

    “啊,我的脚!”

    “你推我做什么?”

    “当我没看见?你他妈想cha队!”

    “……”

    张仁勇目瞪口呆地说:“也就小时候大旱抢水的时候见过这种场面。”

    “哈哈,我买到了!”一个男子从商店内挤出,狂奔了几步就被人堵住,他紧张地问,“你……你们想干什么?”

    “唱片,”一个古惑仔走过来,指着男子怀里的唱片,又指了指自己的后面,“我们大佬要了。”

    “不,不给,我排了一整夜才买到的。”男子壮着胆说。

    那个所谓的大佬走上来,笑道:“放心,我们会给你钱的。”

    “好,好吧……”男子做出jiao唱片的样子,等那些人一放松,立马从缝隙里拔腿就跑。

    “逮住他!”众古惑仔狂追而去。

    丽的映声有线电视台的记者钟大俊来到现场,整个人都傻了,转身对摄影师说:“我们是不是来错地方了?”

    摄影师犹豫道:“应该,没有来错吧。那确实是个唱片商店,不是米店。”

    “是王梓钧!”突然,有人大声喊道。

    “什么王梓钧?”其他人不解地问。

    “唱歌的啊!唱《风继续吹》的是王梓钧!”只见一个少nv从店里出来,那唱片的包装上印着一个装着西装的男歌手,不是王梓钧是谁?

    而且他的打扮也不似现在的流行造型,头发没有烫过,直直的,略微有一点刘海。那西服似乎是特制的,很不正式的样子,就那样敞着,露出里面的格子衬衣,下身居然穿的是牛仔裤。

    若换一个人穿成这样,恐怕会被人认为是从乡下进城的土包子。只是这不伦不类的打扮穿在王梓钧身上,却有一种别样的韵味。

    “好靓,好有型啊!”那少nv捧着唱片惊叫。

    周围她的几个好友围上来看,纷纷评价说:“是啊,你看他的眉ao,像两把剑一样。”

    “还有鼻子,嘴唇也很好看。”

    “他的睫ao好长。”

    “哇,真是耶,五官好jg致,就像是雕刻出来的。”

    半靠化妆半靠长相而已,王梓钧还记得海山唱片那化妆师崇拜的表情。

    那些排队的人听见这群少nv的叫声,少部分人疑惑地问“王梓钧是谁?”,另一些则议论纷纷“不会吧,唱粤语歌的真是台湾人?”、“有没有搞错啊!”

    “喂,靓nv,词曲作者是谁?”有人提醒道。

    那少nv翻到唱片包装的背面,念道:“作词:王梓钧,作曲:王梓钧,编曲:王梓钧、光辉乐队,伴奏:光辉乐队,后期:海山唱片……”

    “怎么会这样!”

    “作词作曲怎么不是香港人?香港那些音乐人都是吃屎的吗!”

    王梓钧远远地看着,转头看向街的另一边。

    那是邵氏旗下的一家影院,影院前最大的宣传海报不是《十四nv英豪》,而是李翰祥的《大军阀》。

    哼!想联合绞杀我?

    若非邵氏bi得急,王梓钧这张唱片还准备再酝酿几天的,可是《大军阀》即将上映,bi得他不得不提早出手。

    不然这部李翰祥回归邵氏的第一部电影一旦被炒热,《喋血孤城》的后半个月就要难过了。王梓钧可是记得,这部《大军阀》投资不到《十四nv英豪》的四分之一,票房却比后者多出将近100万。

    而今,王梓钧的计划非常成功,不仅用几首粤语歌将媒体与市民的关注点从《言报》的负面报道上拉出来,而且压制了《大军阀》的前期宣传。

    相信明天的报纸上,通篇都会是关于香港音乐史上第一张粤语专辑的报道,而《大军阀》的宣传文章,恐怕没多少人会去专注了。

    此时此刻,邵逸夫拿着方逸华送进来的唱片,看着包装背面一排王梓钧的名字,叹息了一声。

    “老板,要不约王梓钧出来谈谈?这样下去,对大家都不好。不如先试探一下他的态度,或许他跟邹文怀只是普通的合作关系。”方逸华建议道。

    邵逸夫其实早有这个想法,只是他是个重面子、重规矩的人,一旦他做出的决定,即便证明是错的,他都会硬撑下去,同时想办法补救。

    他堂堂邵大亨,能向一个ao头小子低头认错吗?绝对不可能,不然会被人笑掉大牙的。即便这两部电影颗粒无收,他邵氏也还陪得起。

    “要相信翰祥,对他的电影,我还是很有信心的。”邵逸夫拆开唱片的包装,将其放在唱机上。

    动听的粤语歌响起,邵逸夫听了一阵,夸赞道:“真是个奇才啊。若不是听了他的歌,我还以为粤语只能用来唱广告歌。不管结果如何,这种人才我还是想见一见的。月底那场舞会,你帮我约他一下吧。”

    香港北角。

    温拿乐队的前身失败者乐队的成员陈百祥、陈百燊兄弟,以及彭健新、叶志强都住在这里,谭咏麟虽住得远,不过隔三差五地都在这里睡觉过夜。

    五人都是20岁左右,一事无成。陈百祥也是个穷光蛋,还没有“阿叻”这个雅号。他们现在这个乐队的状况,与乐队的名字jiao相辉映,当真是失败透顶。

    “买到了,买到了!”陈百祥捧着一张唱片往楼上飞跑,谭咏麟、陈百燊两人在后面追着。

    打开房n,彭建新和叶志强迫不及待地打开唱机。

    五个人围坐在一起,将唱机放在中间。

    “冷暖哪可休,,回头多少个秋

    寻遍了却偏失去,未盼却在手

    我得到没有,没法解释得失错漏

    ……”

    唱片的第一首歌却不是他们这几天熟悉的《千千阙歌》与《风继续吹》,而是一首叫做《一生何求》的粤语歌。

    “一生何求,常判决放弃与拥有

    耗尽我这一生,触不到已跑开

    一生何求,i惘里永远看不透

    没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

    与前两首歌相比,这首歌的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