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台湾娱乐1971(1-640) > 第 28 部分

第 28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咦,林大少也在啊。”王梓钧笑道,脸上完全看不出两人之间曾经发生过矛盾。

    郑振坤笑道:“既然你们认识,那我就不多介绍了。两位都是青年俊才,日后多多亲近一下。”

    王梓钧道:“我们昨晚已经亲近了,林大少的风采我可是领略过了。”

    林振发脑袋有些晕,昨晚邓丽君不是说他只是个写歌的吗?怎么和郑振坤走得这么近?难道他是很有名的作曲家?

    郑振坤的为人林振发还是知道的,绝对不会因为他林振发的面子而去打压自己的朋友。他也可以去找丽风的黄连振,不过丽风唱片明显实力不如海山唱片雄厚,根本是压不住的。

    想了想,林振发还是决定先搞清楚王梓钧的底细。

    自从经过黄连振的牵线搭桥认识邓丽君后,林振发惊为天人,将以前的nv朋友全都甩了,不顾家里的反对狂追,旁人看来当真是ng子回头。昨晚的失态主要还是因为他对邓丽君太过紧张,一冲动之下就和王梓钧摊牌了。

    想到这里,林振发站起来说:“昨天王兄匆匆而别,我都还不知道王兄在哪里高就呢。”

    王梓钧玩味地看着他,笑道:“我只是郑老板手下的一个打工仔而已,可不比林大少你家大业大。动一根指头,直接就能在台湾赶绝我啊。”

    郑振坤听了王梓钧y阳怪气的话,哪里还不知道两人之间有矛盾,连忙说道:“两位之间看来有些误会,不如这样,今天中午我做东,咱们好好的喝几杯?”

    “郑总的盛情我领了,不过今天还有要事,只能先失陪了。”王梓钧说道,“上次我说那个杂志,现在已经联系好了主编,想在海山借个音乐专才过去当编辑。当然,只是兼职,不是想挖您的墙角。”

    郑振坤道:“这事好说,可不耽误吃饭的功夫。”

    王梓钧道:“我真的有事,今天中午已经约好了杂志未来的主编吃饭。”

    “那就改天。”郑振坤一脸笑容地拍拍王梓钧的肩膀,那意思自然是要王梓钧给他一个面子。

    “行,改天郑总您随叫随到。”王梓钧说着就告辞出n了。

    等王梓钧走后,郑振坤才问林振发说:“你们发生矛盾了?”

    “有点。”林振发点头说。

    什么叫有点?连把人赶绝的话都说出来了!郑振坤对林振发有些无语,林家让他接手一个不算xiao的造纸公司,就是想磨他的xg子,谁知一到台湾居然就和人发生这种冲突。

    林振发问道:“郑叔叔,这个王梓钧到底是做什么的?”

    郑振坤哭笑不得,搞了半天,这xiao子连对方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

    “以前是我公司签约的歌手,不过最近nong了个电影公司,还拍了一部大卖的片子。”郑振坤说道。

    林振发问:“不会是什么官宦子弟吧。”

    “不是,他父亲就是个普通的老兵。”郑振坤说着猛地反应过来,劝解道,“你想做什么?我劝你还是老实点。”

    林振发听郑振坤所说,觉得王梓钧就是一普通货se,不屑道:“不就是个歌手吗?nong个电影破公司,这种人我见多了。郑叔叔你不必劝我,我知道分寸的。只要您肯帮我一个忙,不再出他的歌,其他的我想办法,我保证他hun不下去。”

    郑振坤苦笑道:“我倒是想出他的歌,可惜他不肯唱啊。”

    “啊?”林振发有些o不着头脑。

    郑振坤苦口婆心道:“振发啊,你听叔叔一句话。在台湾你千万别luan来,王梓钧是你惹不起的。”

    林振发被郑振坤越说越i糊,郑振坤也不想和他多说,直接让秘书找来关于王梓钧的报道。

    只看前面的报道还好说,林振发看见首映式上,王梓钧和蒋经国头挨在一起,窃窃si语的照片,顿时瞳孔放大。他是做生意的,自然对时事很关心,知道现在台湾基本上是蒋经国在当家,能和xiao蒋关系如此亲密,谁能在台湾赶绝他?

    想起父亲和自己说的那些关于台湾的恐怖事件,林振发背心发寒,就想撒tui跑离台湾。(曾经有香港商人到台湾做生意,被当局得知其人也同大陆有生意来往,于是强bi着做了编外间谍。后来此人去大陆,暴lu之后直接被枪决了。)

    不管你在马来西亚多牛bi,在台湾失踪个把商人,那还真没什么大不了的。

    ……

    王梓钧联系了刘家昌,让其兼职做即将创刊的杂志音乐版编辑,加上自己的老师周蓝萍,这阵容够强大的。其实也不是编辑,而是让他们做专业总监和老师,培养起来一批专业的记者编辑,毕竟以后杂志不可能一直靠他们。至于时政版,自然有郑元帮忙联系,然后是电影、服装、时尚、体育……这些都在一一联系当中。

    要做就要把杂志做大,王梓钧做的可不是三流八卦xiao报。

    宁海今年六十三岁了,以前是《良友》画报的资深记者。后来画报停刊,他便回台湾自己办了一份报纸,结果没多久当局报禁,让他赔了个底朝天,只得老老实实找了个杂志编辑的工作养家糊口,一直做到主编的位置,然后退休。

    郑元是宁海的好友之子,昨晚打电话给他说有人要办《良友》画报那样的报纸,一下子就把他吸引住了,拖着老身子骨就约王梓钧出来详谈。

    两人约好在酒店的餐厅见面,刚到这里,宁海一眼就认出了坐在那里等候的王梓钧。

    关注时政、明星与时尚,是宁海在做《良友》画报记者的时候就养成的习惯,王梓钧这段时间风光无限,他又怎么会不知道。

    “宁老先生好!”王梓钧恭敬地握手道。

    “王老板好啊,你拍的电影可是让整个台湾都轰动了。”宁海笑道,“我估计等下个月影片一出去,整个东南亚都会轰动。”

    “宁先生谬赞了。”王梓钧说着拿起菜谱开始点餐,问道,“您来点什么?”

    “人老了,牙口不好,随便点些酥软的就行。”宁海问道,“我听阿元说,你想做一份综合xg杂志?”

    王梓钧点头说:“是有这个想法,所以我才请宁先生过来。您有的是经验,这杂志还需要你掌舵。”

    宁海问道:“这些年不是没人想过在台湾重办《良友》画报,只是却都相继失败了,你可知道?”

    王梓钧笑道:“失败的原因嘛,不外乎时政通不过审查,电影本土没有几部好电影,艺人也必须规规矩矩,你要是爆出谁的丑闻,那个艺人直接就被当局封杀了。不过,现在环境已经宽松了许多,只要我们注意一点,这些问题是不成问题的。宁先生,这是我的一点想法……”

    王梓钧推过去一本厚厚的策划书,宁海拿过来一看,奇怪道:“《壹周刊》?这是新杂志的名字吗,怎么这么怪?”

    王梓钧道:“怪才让人记住嘛。”

    宁海手中拿的,正是王梓钧借助后世《壹周刊》的内容而写的策划书。

    毕竟相隔了将近一个世纪,《壹周刊》无论是内容、版式都要比《良友》画报先进不知道多少倍。宁海看得异彩连连,连吃饭都忘记了,半个xiao时候才勉强看完,ji动道:“王老板,这个挑子我应承下来了,不知道这本策划书能不能拿回去仔细看看?”

    “当然可以。”王梓钧点头道,“下午我们去见见于东楼,他以后会负责这本杂志的印刷、发行。”

    正文 125【书香传媒】

    125【书香传媒】

    牯岭街依旧是那番模样,书摊书店一家连一家,连空气中都散发着书香。只是租书店里原先薄薄的xiao说,现在基本已经换成了汉麟出版社的jg装版,当然,不排除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盗版。

    王梓钧心中感叹,这地方等到明年就会因为市容整顿,书摊全部得搬走。

    宁海现在手里还拿着几本老旧的《良友》画报,他看着两边琳琅满目的图书说:“你的策划书我认真看了几遍,只有一个问题——你把《壹周刊》分为两册来卖,一册刊载时事、政治、经济、社会内容,一册刊载娱乐圈、生活悠闲资讯。这个想法是好的,找准了各自的受众定位。只是刊载生活资讯这一册,里面那些揭人隐si的内容,是不是有些不大妥当?”

    台湾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其中一点就是不揭人短,90年代香港《壹周刊》的八卦内部确实在台湾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抵触。但八卦是人的天xg,8第一期就直接用当红nv明星的luo照当封面,然后里面夹杂着七八成编造的八卦内容,军、政、商、娱乐圈子被爆得一个不漏,还不是照样成为当时发行最火爆的杂志。只不过后来由于爆了一个当局大佬的隐si,踢到了铁板,不得不被迫停刊。

    所以说,在台湾做八卦不是不可以,只是要掌握一个度和认清人才行。

    两人来到汉麟出版社,这时的出版社已经再次扩张,人员达到100余人,地址也搬到了三福公寓附近的一幢办公楼里。

    王梓钧此时带着一顶帽子,一副墨镜,这是他成名后长期以来的打扮。

    那前台xiao姐一时没把他认出来,甜甜地笑问:“先生,请问你是要投稿还是做出版业务?”

    “我找于东楼。”王梓钧道。

    “请问你有预约吗?”前台xiao姐问。

    “有的。”王梓钧点头道,趁着她打电话的时候,回头去看出版社的办公大厅,只见一些员工正勤奋努力的工作,另一些员工却在发呆。

    “咦,老板,你终于来公司拉?”刘荣拿着稿子经过,惊讶地看着王梓钧。

    “刘编辑,听说你做主编了,恭喜恭喜。”王梓钧和他握手道。

    刘荣笑道:“多亏了老板和于总的提拔,不然我还失业在家呢。”

    王梓钧道:“今天我来有些事情要谈,你一起进来吧。”

    三人来到二楼的总经理办公室,让王梓钧哭笑不得的是,于东楼居然吃着泡面在看文件,赶时间也不是这个赶法啊。

    看见王梓钧来,于东楼站起来,嚼着泡面囫囵说:“梓钧,你来看看,这个‘亚洲武侠文学奖’做得怎么样?是在你当初那个策划的基础上nong出来的。”

    王梓钧拿起来扫了一眼,当初他只是说了大略的东西,经过于东楼一润se,还真有几分国际大奖的模样。

    “哦,我倒忘了给你们介绍。”王梓钧放下文件,拍拍脑子说,“这位是宁海老先生,以前是《良友》画报的大记者,现在我想请他来主编《壹周刊》。这一位是汉麟出版社的经理于东楼,这是《武魂》杂志的主编刘荣。”

    “宁老先生你好!”于东楼与刘荣都过来握手。

    于东楼那里王梓钧早和他说过想法,作为出版鬼才的于东楼很快就看到里面的商机,举双手支持,说发行和印刷这些细节就jiao给他做,宁海只需要做内容就行。

    自从汉麟出版社成立以来,王梓钧就没再管过这里,在于东楼的苦心经营下,出版社目前在台湾业内已经能和真善美、chun秋、清华这些老出版社相抗衡了,上个月刚刚办起了自己的印刷厂。

    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古龙等人xiao说的jg装版,以及王梓钧两部xiao说的连载出版。现在出版jg装版xiao说似乎成了不景气盗版业的救命稻草,见汉麟出版社火了,于是各大还没倒闭的出版社纷纷联系老牌作者,希冀能靠这个分一杯羹。可惜台湾四大名家早和汉麟出版社签了合同,让其他出版社无声叹息,只得去寻二流作家商讨出版事宜。

    上半年出版界的畸形繁荣,把台湾一众稍微有点名气的xiao说家都乐开了hua,出版费大笔大笔入账,而且还是以前的xiao说,他们对汉麟出版社这个开山怪印象大好。

    最高兴的还是古龙,虽然他将以前xiao说的版权都当做股份入股了出版社,可每个月的分红让他有jg力去慢慢地创新xiao说,不必像以前那样为生活费发愁。

    这个事情还有个结果是,古龙喝酒和寻欢的空闲也多了起来,闹到最后他那个日本nv朋友终于忍不住和他分手了。

    于东楼现在在文化和出版界认识不少人,《壹周刊》的部分栏目编辑由他来找,又在大楼里nong了几间独立的办公室,作为《壹周刊》的办刊地点。

    在刘荣陪宁海去熟悉办公环境地时候,王梓钧和于东楼来到了不远的古龙家里。

    古龙现在是汉麟出版社三大股东之一,按理说该算有钱人了,可家里的摆设一点都没变。唯一的变化就是nv朋友千代子离开后,房间里luan得不行,酒瓶子到处都是,换洗的衣物随处luan丢。

    古龙下巴上的胡渣像是几个星期都没刮过,乍看之下王梓钧都没认出来。

    “梓钧,快过来看看,这是我最近写的《陆xiao凤传奇》。”古龙见到王梓钧后,直接把他抓进去看稿子。

    王梓钧哭笑不得,这位爷连他的电影首映式都不参加,敢情是躲在家写xiao说啊。

    《陆xiao凤》王梓钧上辈子看电视都不知道看过多少版本了,随便瞟了几眼便把稿子放下,和古龙说了一下《壹周刊》的事情。然后才说道:“我们三个都是出版社的股东,所以需要大家一起商量。现在印刷厂、出版社、杂志社虽然都是于大哥管着,但其实是互不统属的,许多时候办事不方便。我想把将要办的《壹周刊》和出版社、印刷厂、《武魂》杂志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做成一个传媒集团,名字嘛,干脆就叫书香传媒。以后扩大经营范围,还可以把牛哥他们拉进来,做漫画,甚至是动漫。不过这些都是后事,现在主要是做个初步的计划。”

    古龙坦然道:“这个问题你们商量着办就是,我说过不管经营的。”

    于东楼却为难道:“现在出版社急速扩张,虽然赚得多,但刚刚建了印刷厂,已经没什么资金了。”

    于东楼的意思是说,如果要把《壹周刊》也nong进来,必须要王梓钧出钱,这个时候书香传媒的股份就不好算了。

    王梓钧想了想说:“那就先把《壹周刊》放在一边,将出版社、印刷厂和《武魂》整合,大家的股份不变。”

    于东楼道:“行,我最近也在考虑这个事情。”

    “那就这样吧。”王梓钧起身道,“走,叫上宁老和刘荣一起喝酒去。”

    “你们等一下。”古龙一听喝酒来了劲头,忙跑去刮胡须。

    三人回到出版社,宁海选办公地点已经选好了,正准备拉着他和刘荣一起去吃饭,却听后面有人叫道:“王学长!”

    王梓钧听到有人叫姓王的,不禁地回过头看去,却见一个nv孩子惊喜地跑过来说:“王学长,还真是你呀!”

    王梓钧觉得这nv的有些面熟,疑问道:“你是?”

    那nv孩子说:“我是刘念君啊,去年还在清华大学让您点评过我的xiao说。”

    “哦,”王梓钧一拍脑袋,“我记起来了,你的xiao说叫《列国记》吧,我记得我把xiao说给刘荣主编了。”

    刘荣笑道:“刘xiao姐可是最近《武魂》投票上人气最高的才nv。”

    刘念君不好意思道:“还要多亏了王学长和刘主编,现在回头去看我的初稿,实在是太幼稚了。”

    “好了,不说了,既然碰上,一起去吃饭吧。”王梓钧说道。

    几人走了一阵,却听刘念君突然指着古龙叫道:“哎呀,我想起来了,你是古龙。”

    古龙oo自己的脸,自言自语道:“我是古龙很奇怪吗?”

    刘念君兴奋地跑到古龙身边,崇拜地说道:“我特喜欢你写的《欢乐英雄》,这之前我从来没想到过有人能把武侠xiao说写成有趣又诙谐的哲学散文的。你知道吗?我的《列国记》就是看了《欢乐英雄》后有了想法,又从王学长的《搜神记》中得到灵感才动笔的。”

    “你真的喜欢《欢乐英雄》?”古龙也很惊讶,《欢乐英雄》篇幅不是很长,却是他hua了大量心血的创新突破之作,不过市场反应却没楚留香好,这让当时的他有些丧失信心。

    “当然了。我觉得从纯文学xg的角度来说,欢乐英雄在最近第一。”刘念君道。

    古龙被这么一恭维,好爽地他都有些不好意思。

    酒席之上,于东楼、刘荣、宁海三人讨论着关于新刊物的事情,而古龙则是和刘念君打得火热。

    王梓钧头疼道,这两男nv不会搞到一起吧,没听说古龙有个叫刘念君的nv朋友啊。

    古龙不愧是hua丛老手,经过他的刻意讨好,加上刘念君又对他颇为崇拜,一顿饭还没吃完,两人已经眉来眼去了。

    推荐梵辰的娱乐xiao说:《娱乐圈外挂光环》

    拥有外挂,剽窃未来电影,优美歌曲,电视剧,电视台策划……横行娱乐圈!

    此书作者就是大大有名的钟大俊同学,在各位大神的多本书中出场。

    正文 126【暗藏祸心】

    126【暗藏祸心】

    海山唱片公司的摄影室里,林振发正郁闷地看着里头的情形。郑振坤对他说王梓钧已经有nv朋友了,和邓丽君多半是朋友关系,让他务须担心,只管追求就是。

    可眼下的情景哪里像是普通朋友?两人正在“眉目传情”啊。

    “手放自然一点,右手心托着左手肘,然后嘴巴轻咬着左手食指。”王梓钧站在照相机后面看了一阵,突然跑过去亲手纠正邓丽君的动作。

    邓丽君此时烫着一头微卷的头发,画着jg致的妆容,两鬓秀发垂下来,让她的脸型看起来更xiao一些,整个人变得更加甜美。

    这是在照《壹周刊》的创刊封面照片,可惜汉麟出版社那么没有自己专业的摄影室和摄影师,只得来海山这边借。

    王梓钧一只手握着邓丽君的手腕往上抬了一点,另一只手则握着她的xiao手,往下轻轻一放,说道:“脖子别这么僵硬,看起来一点都不自然,全身放轻松,不然你的笑容看起来很僵。整体感觉就是清纯加一点点的妩媚。”

    邓丽君被他的大手一握,不由地往外chou,刚一用力才想到是在工作,只得任他调教着。

    站在一旁的林振发却是越看越不爽,忍不住cha言道:“我觉得刚才的姿势已经不错了,就这样拍吧。”

    王梓钧说话客气,一般不得罪人,不过既然林振发和他已经不睦,那么就不必顾忌什么了。他最讨厌工作的时候被人打断,头也没回地说:“闲杂人等请出去。谁放你进来的?”

    林振发身为马来华侨,国语还是不错的,听出王梓钧骂他是狗,心中愤恨却不便发作。

    “丽君,你们先忙吧,我在外面等!”林振发刻意保持着风度,压下怒气转身出去,心想:你最好一辈子别出台湾,等哪天你来马来西亚,老子让你来得了,回不去!

    林振发出身于马来西亚的大家族,从xiao都没人敢给他颜se看,敢和他作对的,下场都没什么好的。

    邓丽君没看出两个男人之间的jiao阵,她还在体悟王梓钧所说的清纯加妩媚呢。最终邓丽君找对了感觉,眼神有些懵懂i离地看着镜头,红chun轻咬着指甲,说不出的惊yan。

    “对,就是这样!”王梓钧接连按下快n。

    后世拍照时那什么腰疼、脸疼、肚子疼的姿势,实在太过妖媚,不适合邓丽君的风格,所以王梓钧还是觉得拍这种本se一些的照片。

    与此同时,林振发正在外面与公司的专职摄影师闲聊着,不经意地问:“兄弟,这个王梓钧每次来公司拍照都是自己nong吗?怎么不让你cha手?”

    摄影师知道林振发是老板的世jiao之子,老实地回答说:“他拍照有自己的一套,我说不服他,只有让他自己nong咯。”

    “他拍出来的照片很好吗?”林振发问。

    “还不错吧,tg能抓人眼睛的,不过我不怎么喜欢那种风格。”摄影师说。

    林振发压低了声音说:“听说他以前是hun帮会的,不会杀过人吧?”

    摄影师道:“你还别说,我表弟就是帮会里的,他说王梓钧以前可凶残了,大年30为竹联帮收账,提着刀堵在别人家n口,一个人挑翻了别人十多个。”

    林振发脸上闪过兴奋的表情,追问道:“他杀人了?”

    摄影师摇头说:“人倒是没杀。杀了人早跑路了,不过砍伤的人却不少,他以前是竹联帮战斗堂的,天天都在火拼。”

    林振发问道:“你表弟现在在台北吗?”

    摄影师这才警觉过来,警惕地看了他一眼。

    林振发从兜里o出一沓新台币,这是他前两天才兑换的,足足有上万元。林振发将钱塞进摄影师手里说:“兄弟,帮个忙,这些钱就归你了。”

    摄影师想了想,摇头说:“不行,王梓钧可得罪不得,郑总知道了非把我炒了不可。”

    林振发见他眼睛飘着钱,明白是钱不够。

    眼下还没有什么信用卡,都是随身带现钱和支票本的,马来西亚那边的支票在这里不能用,所以林振发随身带了不少钱。他又o了几千马币(1马币在当时相当于20新台币)说:“我身上的零钱就这么多了,事后一定有重谢。”

    “那好吧。”摄影师看着手里的钱,咬牙将自己表弟的地址告诉林振发。

    林振发欢喜地将那地址收起来,心中盘算着如何搞黑王梓钧,而自己又不会被牵扯到。

    不多时,王梓钧与邓丽君从摄影室里出来。

    王梓钧拍着那摄影师的肩膀说:“胶卷就在照相机里,麻烦老兄帮忙冲印一下。”

    摄影师点头答应道:“王先生你就放心吧,您jiao代的事情我一定办好。”

    “那就多谢了。”王梓钧感谢道。

    林振发说:“阿君,郑叔叔今天请吃饭,我们快去吧,别让他等急了。”

    “我看我还是不去的好。”邓丽君说道,丽风唱片的老板黄连振对她很是关照,而黄连振与郑振坤又是多年的冤家对头,她现在是丽风的员工,si下却与郑振坤吃饭,说出去影响不好。

    王梓钧笑道:“黄老板可不是xiao心眼的人,怕什么?”

    在两人的坚持下,邓丽君才答应一起过去。

    几人走后,摄影师oo身上价值近十万台币的钱,心想:这个王梓钧,当了明星了却不知道出手大方点。道谢有什么用?红包都不给一个,活该被人整!

    郑振坤亲自驱车载着三人来到酒店,对邓丽君开玩笑道:“去年我就想签邓xiao姐,可惜被丽风的老黄给捷足先登了,真是遗憾啊。”

    邓丽君腼腆道:“郑老板说笑了。”

    郑振坤今天请吃饭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王梓钧与林振发能摒弃前嫌。

    吃饭的时候,一点火yao味都没有,王梓钧和林振发说说笑笑,倒像是朋友一样,却不知林振发正y着准备使坏呢。

    对于王梓钧来说,他对林振发并无太大恶感,自然也不怎么喜欢。和林振发抬杠,仅仅是上辈子作为邓丽君的粉丝,不愿看她再次陷入这段失败的感情而已。

    吃吃喝喝,众人聊了一个多钟头,郑振坤老狐狸一只,自然看出这顿饭其实没什么作用,也只有顺其自然了,反正他做了自己该做的,两个年轻人想怎么干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

    《壹周刊》的架子已经慢慢搭起来,手下的记者除了几位大学毕业生外,其他的都是高薪从其他地方挖来的。

    这些记者都没有所谓的狗仔队jg神,什么爬树、钻dong、蹲点……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侮辱。做记者嘛,想采访谁自然要光明正大的采访,偷偷oo地算什么无冕之王!

    好在,王梓钧也不想把《壹周刊》做成那种纯粹靠爆人隐si当卖点的刊物。信息来源闭塞、八卦元素稀缺的当下,其实只要稍稍地附带一点秘闻,其吸引力也不比日后什么yan。照、什么隐婚生子差。

    第一期的主打是关于邓丽君的专题,从她xiao时候怎么喜欢唱歌,到一步步踏入乐坛,再到东南亚巡演,都详细的反应在文章里。里面甚至附带有邓丽君xiao时候的黑白照片,这些元素已经足够邓丽君的歌i疯狂。

    由于素材不足的原因,《壹周刊》最后并未一分为二来售卖,而是合为一本,到了一定的阶段再拆分。时事评论这些有郑元这个《中国时报》的名记把关,王梓钧倒不担心出什么政治问题。

    六月渐渐过去,《喋血孤城》上映已经四周了,票房远远超于去年的《唐山大兄》,已达到1500多万台币。而且现在各大影院的上座率依旧保持在70%以上,有些xiao地方甚至高达90%,热度仍未减退,这让业内人士掉了一地眼镜,大呼妖怪!

    许多影i现在甚至si下底比谁看得遍数多,最近一期的《武魂》闲话版,甚至有个武侠i炫耀自己已经看整整20场《喋血孤城》,一时间名声大噪。

    李xiao龙的《jg武n》在香港三月底就已经上映,可是由于去年的《唐山大兄》热映,李xiao龙名声大振,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片商都闻风而动,一时之间竞争无比ji烈。由于拷贝不足,加上李xiao龙似乎和导演吵翻了,再加上嘉禾一些其他内部原因,台湾的片商们六月中旬才拿到电影。

    这个时候,王梓钧的《喋血孤城》已经发威,台北全线上映全线爆满,便是李xiao龙的电影又如何?难道还能把爆满的电影撤下来空出影院?

    而且,hua了大价钱的片商们也不希望这两部大戏撞到一起,于是乎就等着《喋血孤城》下画之后再上《jg武n》。

    谁知道《喋血孤城》上映了一个月,依然势头强劲,比一般刚上映的电影还猛,也不知道等它下画得等多少时候。片商们心中不是滋味啊,以前是找不到好影片赚钱,现在又两个片子撞到了一起,让人干着急。

    关于电影的事情王梓钧基本上没去过问了,白沐阳正在和岛外的片商谈架起来,现在《喋血孤城》拷贝充足,踌躇满志的就要打出台湾。

    而《壹周刊》第一期的发行正在准备之中,王梓钧将工作甩出去后,终于闲下来。这几日他都呆在林清霞家里,陪她温习功课,因为林清霞马上就要高中毕业考试了。

    正文 127【邀拍电视剧】

    127【邀拍电视剧】

    林清霞正趴在写字台上看着书,不过看她一脸满脸痛苦的样子,能看进去多少就不知道了。

    旁边王梓钧和林丽霞啃着林母做的卤jitui,林丽霞一边吃一边咂嘴巴,感叹地说:“毕业班的孩子真可怜,连jitui都不吃。”

    “你故意馋你姐是吧?”王梓钧拍了下林丽霞的脑袋,说完自己也夸张地啃了一口。

    林丽霞嘟着嘴道:“你不也一样吗?哎呀,姐姐,jitui真好吃,你要不来一只?”说着,她与王梓钧一起嘿嘿偷笑。

    林清霞先是捂着耳朵,却经不住妹妹的念叨,终于把书扔一边,气呼呼地说:“我受不了了,不看了!”

    王梓钧走过去把书合上,笑道:“临时抱佛脚,明天就考试了,你现在复习有什么用?不如好好地玩一玩。”

    林清霞走了几步,将自己摔倒在沙发上,痛苦地说:“我是考不上大学了,爸一定会骂死我。”

    “考大学有什么用?”林丽霞跑过去和姐姐靠在一起,说道,“反正现在梓钧是导演,以后你就做明星呀,每天有人追着要签名,还可以赚好多好多的钱!”

    清霞笑骂。

    “来丽霞把jitui塞到姐姐嘴里,又吩咐王梓钧道,“梓钧啊,快去把我chuang头那本《烟雨濛濛》(《情深深雨ngng》)拿来,我要听故事!”

    “行,你是千金大小姐。”王梓钧笑呵呵地说。

    王梓钧浑厚的嗓音,念起小说来还是很好听的。林清霞与妹妹搂在一起,倒在宽大的沙发上,非常享受这种温馨的气氛,心想:如果能一辈子这样躺着听故事就好了,可惜……明天要考试!

    林丽霞听着听着突然说:“梓钧,你怎么不拍电视剧呢?自从史yan文(布袋戏)播完以后,现在的电视剧可不好看,都无聊死了。要是能把《烟雨ngng》拍成电视剧,肯定很多人看。”

    “电视剧?”王梓钧立即想起赵雅芝的《新白娘子传奇》和《上海滩》,不过转念一想就没了兴趣。现在台湾就三家电视台,拍电视剧只能依靠香港和东南亚电视市场赚钱,还不如去拍电影呢。

    林丽霞又找来一副扑克牌,准备打牌消磨时光。

    王梓钧玩了两把,颇觉无趣,便建议道:“我们换一个新玩法怎么样?”

    林清霞姐妹好奇问:“什么新玩法?”

    “叫做‘斗富翁’。”王梓钧把斗地主改了个名字,将规则讲给两姐妹听。

    王梓钧一人发了五百块钱做赌注,林丽霞学的很快,只玩了几局就掌握了一些诀窍。可惜林清霞这几天看书看得脑子luan成一团,ii糊糊地就把自己的本钱给输光了。

    林丽霞抱着一堆钞票,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哈哈大笑:“零hua钱,好多零hua钱,我要去买好吃的。”

    正在做缝纫的林母在一旁笑着说道:“梓钧,你别老是惯着这丫头。”

    “叮铃铃……”

    电话铃声响起,林母接起电话,说了几句便喊道:“梓钧,是你的电话。”

    “我的电话?”王梓钧莫名其妙,不知都谁打电话找到这里来了。

    王梓钧接过话筒:“喂,你好,王梓钧。”

    “王先生你好,我是华视的刘先云。”电话里传来一个男低音。

    王梓钧心想:华视的总经理?我和他没jiao情啊,就首映式请他来了一次,话都没说几句。

    刘先云问:“我想请王先生一起出来吃顿便饭,最近有时间吗?”

    既然请吃饭,那自然是有求于自己了。王梓钧搞不清楚是什么事,但又不好拒绝,便说道:“我明天有空,要不我直接来华视吧。”

    刘先云道:“那太好了,我明天一天都在电视台,随时恭候大驾。”

    “那就明天上午吧。”王梓钧道。

    “可以。”

    王梓钧挂掉电话,心里琢磨着刘先云找自己什么事情,可怎么想他也想不明白。

    “有工作要忙吗?”林清霞问。

    王梓钧点头说:“嗯,有个人约了明天吃饭。”

    林丽霞cha嘴道:“不会是nv人吧?”

    林母听了走过来敲自己nv儿的额头说:“就会胡说!”

    “哎呀,妈你敲着很疼的,都快被你敲傻了。”林丽霞抱怨道。

    ……

    中华电视台位于台北大安区,前身是教育电台,去年十月底正式开播,属于台湾“老三台”的最后一个。

    王梓钧来到华视,这里的员工没有像外面的人那样围过来追星,不过看他的眼神也有些别样的意味。

    去年王梓钧已经被评为全台湾白手起家的最年轻富豪了,随着《喋血孤城》的热映,一些财经杂志又开始给王梓钧算账。他们预计《喋血孤城》在整个东南亚上映后,王梓钧的各种资产加起来至少有3000万,这相当于日后大陆的亿万富翁了。

    18岁的亿万富翁,哦,不,马上就19岁了。

    “王先生里面请。”刘先云的nv秘书笑脸相迎,走路的时候似有似无地和王梓钧靠得很近,只是王梓钧刻意地保持距离,让这nv秘书颇为无趣。敲响刘先云的房n道,“刘总,王先生到了。”

    “请进!”秘书把n打开,刘先云已经从座位上站起来,等王梓钧走进屋内,他笑容满面地拉着王梓钧的手说,“王先生可终于来了,稀客稀客!”

    王梓钧被刘先云搞得满头雾水,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热情。只好做出笑脸道:“刘总相招,当然不能耽搁。”

    nv秘书端上来茶之后,就把办公室的n掩上了。

    王梓钧抬眼四顾,目光落在墙面上的一个横幅上,欣赏了一阵,瞥了下落款,才赞道:“‘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刘总真是雅人啊,这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深得人生之jg髓。更兼书法与内容相辅相成,拙巧相应,一定是名家所作。”

    “哈哈哈。”刘先云虽然知道王梓钧是故意拍他马p,但心中仍然很高兴,说道,“老弟可是看走眼了,这横幅就是我写的。刘某身无所长,也就这手字还能拿得出手。王老弟要是喜欢,我就送你了。”

    “不不,君子不夺人所好。”王梓钧连忙摆手。

    刘先云却当即站在板凳上,将那横幅取下卷起来,笑道:“红粉送佳人,宝剑赠英雄。再说,我写的字又不是什么贵重物品,还不如拿给喜欢人的鉴赏。”

    “长者赐不敢辞,那我就收下了。”王梓钧把横幅顺过来。

    两人客套一番,算是拉进了距离。

    刘先云说着说着,脸se就为难起来,唉声叹气地说:“王老弟,这次我找你来,可是有事相求的。”

    王梓钧这才应道:“刘总有什么事情尽管说,只要我有能力办到的,决不推辞。”

    刘先云问:“老弟可知道现下岛内三大电视台的经营情况?”

    王梓钧自然知道是亏着的,不过表面上却说:“想来应该赚了不少吧。”

    刘先云摆手道:“亏着呢。蒋院长给我下了命令,今年之内,必须要实现盈利,否则我就得卷铺盖卷回家卖红薯。”

    “呵呵,没这么夸张吧。”王梓钧附和道,却暗自查脑袋里的资料:华视在今年上半年开始,就已经开始改革,实行“广告节目化”与“节目外包”政策,同时播出大量医yao广告和闽南语电视剧。到年底的时候扭亏为盈,盈余新台币2300余万元,而这一年里,台视年度亏损600余万元、中视该年度亏损2500余万元。

    电视台、电台媒体发展的主流趋势是制播分离,西方目前也还在o索中,大陆要等到90年代才开始改革。说起来,这位刘总可算是个能人了,居然1972年就开始尝试着实行。

    刘先云以为王梓钧不懂媒介营销的东西,于是就和他简单的讲解了一下,才说道:“所以说,我们想要盈利的,最终还是要靠广告收入。而广告收入,就要看节目的收视率。现今华视初创,综艺节目比不上台视和中视,因此我想在连续剧上下功夫。”

    王梓钧问:“刘总的意思是,让我拍连续剧?”

    “对,一定要与众不同,比台视和华视的连续剧jg彩,这才能吸引观众。”刘先云说,“自从上次看了老弟拍的电影,我就有了这个心思。”

    台湾老三台各自有其背景,台视是宋美龄捣鼓出来的,中视是蒋介石下命令办的,而华视则是蒋经国。刘先云找到王梓钧,其实有一部分原因还是想讨好蒋经国。

    这样说来,帮着华视拍电视剧已经算是一项政治任务了。

    王梓钧只能点头说:“行,我马上下去筹划,最多三个月就能成片。”

    刘先云喜道:“那太好了。不知道老弟准备拍什么类型的片子?”

    “刘总觉得上海滩的故事怎么样?会不会违禁?”王梓钧想到周润发和赵雅芝的《上海滩》,他其实更想拍《新白娘子传奇》,只是现在的特效实在太烂,真的拿不出手啊。

    刘先云道:“只要不宣扬暴力和凶杀就没问题。”

    王梓钧又说:“刘总,其实我觉得可以像我在电影宣传片一样,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