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台湾娱乐1971(1-640) > 第 14 部分

第 14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却听记者席上一人发问:“既然金庸先生如此看好这个协会,为什么只担任荣誉理事长呢,这个职务似乎没有任何权利啊!是不是理事长和副理事长必须是台湾人?”

    刘兆玄云淡风轻地站在主席台上,心中却直想骂娘,刚刚跑出来一个三流作家捣乱,现在又是记者挑刺,看来香港那边有些人对协会的人员安排很不满啊。

    金庸笑笑说:“这点你可别乱说。上官鼎他们邀请我的时候,就是提出让我做理事长,是我自己拒绝的。做一个协会的管事人,其实是很累人的,做一个名誉理事长多好,既有面子又得清闲,哈哈哈。”

    那记者见金庸不配合,又问倪匡道:“倪先生,作为香港武侠小说名家,为什么你这次连常任理事都没有担任,只做了一个普通会员呢?”

    “我可不是武侠名家,你说我是科幻名家或许我还会承认。”倪匡不耐烦道,“我同时给十多家杂志写稿,生活都快不能自理了,哪有时间帮别人理事?”

    “哈哈哈……”听着倪匡调侃的话语,会场里一片笑声。

    王梓钧亦轻轻地鼓掌,总算见识到这位牛人的风范了,不愧是在厕所里写过“举头看金门,低头看小鸟”妙人。这位爷连喜欢收集舒淇l。照的爱好都敢自爆,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特别是他码字平均时速4500字,最高时速可达8000多字,同时在十多家杂志连载小说,王梓钧都怀疑倪匡是不是也是穿越人士。

    目前情况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香港的一部分作者和媒体不满协会中香港人席位太少,故意找茬抬杠。只是他们没想到,作为香港名人的金庸和倪匡居然帮“外人”说话。很快的,许多人都将目光转向了梁羽生,想看看他有什么反应。

    梁羽生不得不硬着头皮说道:“我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文字工作者投入到武侠小说创作的行列,让香港的武侠小说能够兴旺起来。”

    这话说得有水平,想表达的意思都说清楚了,却又谁都没得罪。

    刘兆玄见香港的媒体不再继续发难了,这才说道:“下面我宣布协会的会徽和会刊!请会徽的设计者柳丁南上台领奖。”

    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欢呼雀跃着冲上台去。

    柳丁南是一个高中生,自小喜欢看武侠小说,自从在杂志上看到武侠协会的征集令后,他就一直在绞尽脑汁地设计会徽,然后没报任何希望地将自己的设计寄出去,想不到居然采纳了。

    会徽是草书的“武侠”二字,难能可贵的是,他居然将这两个字模拟成两个在比武的人,一个拖掌,一个抱拳,有那么一丝仁的意味在里边。

    似乎是为了平息香港作家的怨气,这次的奖品由金庸和梁羽生来颁发,后面其他的步骤也偏向于香港这边。

    柳丁南激动地从两位大师手中接过奖品,下来之后,五千元现金他直接放进裤兜里看也没看,而是很快地拆开协会会刊《武魂》的创刊号。

    “好厚啊!”这是柳丁南拿到会刊的第一反应,这本杂志就像一本书一样,是普通杂志厚度的数倍。

    封面是精致铜版彩画,是高山流水的中国水墨风格,隐约中,可以看到一个剑客在官道上策马奔行。

    《武魂》:创刊号·特别版。

    柳丁南看着上面几个字脸上一笑,原来是特别版,看来只有这一期杂志才会这么厚。

    翻开扉页,柳丁南看到上面港台地区20个名家的签名一阵激动,这世界上只此一本啊,十年之后拿去拍卖,恐怕能换一栋房子。

    ……

    与柳丁南一样,此时台湾无数的武侠迷都将那超厚的《武魂》拿到手。只不过他们手里扉页的签名是印刷的,而柳丁南的却是手写的。

    卷首是金庸的一篇文章,大致是阐述武侠的意义,跟他在会上发言的意思大同小异。接着是刊登的武侠协会成立的消息,详细介绍了20名武侠名家的基本信息。

    再翻到后面,许多人都看出这本杂志的与众不同来,后面的大部分内容居然不是小说连载,而是武侠评论、技法探讨等。那些评论甚至引经据典地探讨小李飞刀和楚留香谁更厉害;煞有介事分析不同小说里女主角的美貌和智商指数。另外还有一些小品文,比如爆料某作家的窘事等等。

    这些新奇的内容让许多武侠迷大呼过瘾,他们从来没想过这种平时和朋友讨论的话题,居然还可以上杂志。当看到杂志上的征稿启事时,许多人都有了提笔的冲动。

    咦,这是什么?

    放到后面,却是杂志设置的一个栏目,叫做新人新作,旨在推广新晋作家,能在这个版块刊登作品的作家,其已经发表的武侠作品不得超过三部。

    《搜神记》——孔宣上古神侠小说力作!

    一个骑着白龙鹿,腰上悬着一把断剑,在风中横吹竹笛的少年,从山涧一跃而过,说不出的潇洒。

    而图画的旁边居然还有人物介绍。

    拓拔野:又名公孙轩辕、公孙青阳、缚天赐……

    ——————

    用了四年多的电脑在上个月烧坏电源后,显示器再次调皮,先传这些,维修人员马上上门了。

    正文 065【汉麟出版社】

    火鸟电影公司。

    平鑫涛走进琼瑶的办公室,扬了扬手中的《武魂》杂志,笑道:“阿喆,给你看一个有趣的东西。”

    “又要出什么文学杂志吗?”琼瑶问道,平鑫涛的皇冠出版社准备出杂志的时候,都会来找她商量的。

    琼瑶今年33岁,1米65的个子,外形丰腴而温婉,是个不折不扣的成熟美女。而眼前这个平鑫涛,则是她未来的丈夫,此时半公开的地下情人,她为了这个男人还要当八年的小三。

    平鑫涛将杂志递过去说:“这本杂志在台湾已经卖疯了,听说香港那边也在准备拿刊号。杂志的内容设置很有意思,值得我们借鉴。”

    “哦?”琼瑶听他这么一说,倒是来了兴趣。平鑫涛做杂志这么多年,眼光还是很毒辣的,既然他都称赞,那肯定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杂志入手,琼瑶首先感到的还是其重量。平鑫涛笑道:“这是创刊特别版,最后面整整五万字都是在连载一部小说。”

    琼瑶看了下定价,居然是6元钱,惊讶道:“好贵,不会以后还是这个价格吧。”

    “它值这个价。”平鑫涛说道,“你看一下它的出版社,汉麟出版社,看来这一行又要多一个竞争对手了。”

    琼瑶开始翻阅《武魂》,她与普通读者当然不一样,首先看的不是内容而是版权页,看出版社和主编这些。

    主编于东楼?这人是谁!

    接着又扫了一眼目录页,琼瑶终于明白平鑫涛的意思,从它的版块划分来看,其定位直接是武侠界的领头人,而且内容亲和力极强,很能与读者互动。

    一路看下来,作为半个武侠迷的琼瑶都忍不住要去给这本杂志投稿了。

    平鑫涛问道:“你觉得我们的《皇冠》是不是应该来一次大改版?”

    《皇冠》杂志借着连载琼瑶的小说,现在已经成了台湾言情类文学杂志的老大了,平鑫涛此言,是要学《武魂》那样,把自己摆到文学杂志武林盟主的位置。

    “我看可以试试。”琼瑶点头说。

    “我也觉得可行,我先去构想一下改版的内容,明天我们再碰头商量。”平鑫涛说完在琼瑶脸上亲了一下,满脸兴奋地离开。

    琼瑶仔细地阅读过来,终于到了最后的《搜神记》部分。神侠小说这一概念让琼瑶愣了一下,而那副彩色c话也勾起她阅读的欲望。再次翻开一页,却是金庸写的一篇书评,从文学和创新的角度将这本书夸得天上才有地上全无。

    再翻一页,居然还不是正文,而是诸葛青云写的书评,直接把《搜神记》与《蜀山剑侠传》相比较,深度剖析里面人物的性格,这让琼瑶愈发对这本小说好奇。

    “朝露昙花,咫尺天涯,人道是黄河十曲,毕竟东流去。八千年玉老,一夜枯荣,问苍天此生何必……”

    开篇的《刹那芳华曲》就将爱使用排比句的琼瑶震住,她实在无法想象一本武侠小说居然以这么古典的诗词开始。

    琼瑶渐渐地入迷,被里面新奇的上古世界所吸引,不知不觉就将五万字看完,终于明白了追看小说的痛苦。等翻到最后一页,居然是作者介绍。

    孔宣:男,18岁,原名王梓钧……

    琼瑶瞪大了眼珠子,她没想到这小说的作者居然是王梓钧!她可是王梓钧的忠实歌迷啊。

    看着简介旁边负载的作者生活照,琼瑶不禁想起自己小说《烟雨朦胧》中的何书桓,要是王梓钧能再大几岁就好了,几年前的电影版就可以让他来做男主角。那英俊的外貌、过人的才华和优雅的气质,完全就是她小说里的人物。

    想到这里,琼瑶愈发打定了要请王梓钧来拍戏的念头。

    ……

    “台北武林大会,上官鼎夺取盟主之位!”

    “群雄论剑台湾,武坛再起风云!”

    “武侠的复兴——论亚洲武侠文化发展研究会成立意义。”

    “……”

    此时距离武侠协会成立已经过去三天,武侠作为港台地区的华人特色文化,经过数十家媒体的报道,武侠协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就连只看言情小说的人,也大都知道了武侠协会的存在。

    而相应的,则是《武魂》的热卖,短短三天销售量达到了10万册,这让王梓钧笑得合不拢嘴。

    当时在住院的时候,王梓钧便给了于东楼三十万元,用来组建出版社和招人办杂志。现在《武魂》名义上属于协会,但六成利润归汉麟出版社所有,四成上交协会作为活动经费。即便如此,这一期杂志也已经将出版社的投资全都赚回来了,看来做出版做好了也是暴利啊。

    牯岭街三福公寓楼下,汉麟出版社。

    四个年轻人喜滋滋地拿着刚发的奖金,他们都是暑假里被于东楼聘来的大学生。来了之后要在20天以内抢赶一本精美的创刊杂志出来,实在有够呛,大家连续半个月加班,每天只能睡几个小时,要不是于东楼许诺高额奖金,他们早撑不住走人了。

    可是半个月的付出今天终于得到了回报,每人拿到了两千块钱奖金。两千元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可是一笔巨款。

    王梓钧与古龙、于东楼勾肩搭背地来到出版社,古龙想起街头排队买杂志的火爆场面,不禁感叹道:“我当时怎么就没想着要和你们一起投资呢?光分红就能买多少瓶酒啊。”

    于东楼不客气地说:“我找你商量了好多回,你倒是想投资,可惜钱全都花光了。”

    王梓钧笑道:“熊大哥想入股也可以,把你以前的小说版权让出来,我把自己的股份分三成给你。”

    “不行,不行,我可不占你便宜。”古龙连连摆手,他现在的小说还没有到改编电影的时候,版权确实不值几个钱。

    王梓钧可明白古龙的价值,怎么肯放过?何况出版社发展壮大后古龙也不吃亏,便生拉活拽地劝他入伙。

    于东楼是古龙的骨灰级粉丝,当下也不停地怂恿。古龙为人豪爽随性,没把金钱看在眼里,既然两人都这么说,他也就恭敬不如从命地答应了,不过却坚持只要一成。

    经过一番商量,王梓钧将自己的两成股份给古龙,于东楼也坚持要让出半成,于是三人在出版社的股份比例成了5:2。5:2。5。

    进入出版社中,于东楼拍手道:“大家放下手里的工作,出来见老板了。”

    “啊,是王梓钧来了。”四个年轻人负责编了杂志,自然对王梓钧非常熟熟悉。

    于东楼开玩笑道:“这可是你们的大老板,居然敢直呼其名,小心他扣你们工资。”

    “什么,他是老板?”四人惊讶道,想到王梓钧年纪比他们还小,不仅唱歌、写小说,居然还开了公司,不由得佩服不已。

    “来,我来介绍一下。”于东楼指着四人中唯一的女孩子说,“这是云晓蝶,淡江文理学院的高材生,负责文字编辑工作。”

    “你好。”王梓钧朝她点头道。

    “老板好!我是你的歌迷,好喜欢那首‘一生有你’。”云晓蝶激动得和王梓钧握手。此时近了一看,才发现王梓钧比海报上还要帅,心中不由地小鹿乱撞。

    “这是白云深,来自台大的绘画天才,是牛哥的高徒。负责杂志的封面和c图。”于东楼指着一个瘦高的男生说。

    “你好,这次你帮我画的《搜神记》c图非常棒。”王梓钧赞扬道。

    “老板过奖了。”白云深话不多,人有些腼腆。

    于东楼又介绍了剩下的两位,分别是台大的金亮和清华的毕艳东。

    “这次杂志真是辛苦大家了,我知道大家都没休息好,现在我宣布所有人放假三天。”王梓钧笑着挥手说。

    “老板万岁!”四人齐声欢呼。

    ……

    到了里面的办公室,王梓钧立即问道:“怎么全是在校的大学生?”

    于东楼道:“杂志赶得紧,我一时半会儿哪去找人?这四人都是刘兆玄、牛哥他们几个推荐来的,能力绝对没有问题。”

    “他们暑假过完返校了怎么办?”王梓钧问。

    “我正在挖人,前段时间实在太忙了,连财务都没来得及招,还是我自己兼任的。”于东楼笑道,“你不会怕我贪污吧。”

    “你要是现在就狠下心贪污公款,那可就真没抱负。”王梓钧笑道。

    于东楼说:“那我就等出版社赚了钱再贪。”

    “给你一个贪污的好机会!”王梓钧眨眼道。

    “说来听听。”

    王梓钧问道:“你不觉得现在市面上的武侠和言情小说开本太小,封面太难看了吗?”

    于东楼惊道:“你也发现这个问题了?”

    王梓钧反问:“你也这么认为?”

    于东楼拍手道:“我当初为什么敢在出版业不景气的时候做出版社?就是因为发现现在的出版物可以改进的地方太多。你比如说武侠小说吧,首先,我们要增加它的开本,厚度也要增加。然后是封面要精美,还要配c图……”

    人才啊,王梓钧心中感叹。他只不过说了一句而已,于东楼居然心里早就想明白了。

    ——————————

    三江票快被林大追上了,菊花危险啊。

    正文 066【琼瑶相邀】

    《文艺苑》的编辑刘荣最近过得非常的艰难,自从《大唐双龙传》火了之后,他就直接被杂志社给辞了。要知道当初《大唐双龙传》可是寄稿到《文艺苑》的,就因为不肯多出那几千块钱的稿费,居然就将一座金山给推出去了。

    可是谁又知道《大唐双龙传》会火成那样呢?而且,不肯出钱的是主编,他不过是替人背黑锅而已。

    “没用的东西,今天再找不到工作,你就别回来。”赋闲在家十多天的刘荣一大早就被老婆赶出家门。

    揉着迷糊的睡眼,刘荣在路边摊上喝了碗粥,就在街上闲逛着。

    找工作哪有那么好找的?下力活刘荣自然是看不上,可要应聘文职,谁又会收留被上个东家开除的家伙?

    刘荣下意识地走进书店,扫了一眼杂志书架,目光直落到《武魂》上,问道:“老板,那本杂志拿来我看看。”

    “喜欢就赶快买,我今天刚进的货,晚了就没了。”老板说道。

    刘荣在家郁闷了十多天,一点都不了解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奇怪地问道:“这本新杂志很好卖?”

    “当然好卖,我这个小书店几天就卖了几十本。”老板笑着说。

    刘荣被他说得心动,就要翻开来看看。却见两个学生背着书包冲进来,大呼道:“齐叔,来一本《武魂》。”

    老板似乎和两人熟识,笑骂道:“两个小兔崽子,是不是偷家里的钱了?”

    其中一个学生辩解说:“冤枉啊,我和我哥捡了好几天的废品才凑齐的钱。齐叔你快给我们吧,我同学天天拿到教室里来炫耀,又不肯借,眼馋死我了。”

    “拿去吧,学习不用功,还看课外书。你妈知道了还不打断你们的腿!”老板拿下一本杂志,嘱咐道,“别说是我卖给你们的,不让我都得遭殃。”

    “放心吧,齐叔。”兄弟两接过杂志,“不说我妈也知道是你。”

    “混帐小子!”老板作势欲打,两兄弟笑哈哈地跑掉了。

    刘荣越发好奇,花钱买了一本,在路上一边走路一边读。才知道这居然是一本会刊,而且翻开里面的内容,前面三十多页居然没有一部小说,心中暗叹:“这杂志的策划者真是天才。这样设计内容,既显出自己的独树一帜,又贴近读者,而且内容和其他杂志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甚至在推书、评书环节还可以帮其他杂志做推广,因此直接避开了当下几家大型杂志的围剿。可谓是一举多得。”

    王梓钧?怎么又是他!

    刘荣看到后面的作者介绍就是一阵头痛,但当看到金庸和诸葛青云的书评时,却是莫名惊诧,如果每一期的新人作品都有名家做推荐的话,那这本杂志绝对会吸引无数新人投稿,成为作家的摇篮。

    这是一座金矿。

    刘荣翻开版权页,发现是一家闻所未闻的出版社发行的,而且角落里居然有招聘编辑的信息。刘荣大喜,一家新的具有无限前景的出版社,自己一进去又是老人,天啦,说不定哪天还可以混成主编!

    想到这里,刘荣直往车站跑,跑了几步后又停了下来,站在路边等计程车。

    谁知平时随处可见的计程车今天居然半天都没有一辆,焦急的刘荣不得不再次往车站狂奔。

    等车的时候,身边两个年轻人居然人手拿着一本杂志,正在讨论《搜神记》。

    一人道:“想不到武侠还可以这样写,炎黄蛮荒时代啊,想想都让人神往。”

    另一人说:“是啊,神农大帝死后居然可以化成石头。孔宣真是个天才,不知道那些法术他是怎么想到的。”

    “你看过他的《大唐双龙传》吗?”

    “看了,看得我热血沸腾,场面太宏大了,一出来就是战舰军队、千军万马。就是傅君倬死得太可惜了。”

    “反正我现在是孔宣的铁杆书迷,只要是他的书我全买。这本《搜神记》绝对是神作,可惜只有五万字,不知道拓拔野能不能从雨师妾手中逃走。”

    “我看肯定是雨师妾喜欢上了拓拔野,美女爱英雄啊。说不定雨师妾还是女主角呢。”

    “绝对不会,上面不是说雨师妾不是处女了吗?我猜女主角是那个白衣女子。”

    “《神雕侠侣》里面的小龙女还不是处女呢。”

    “……”

    听着两人的议论,刘荣心里颇不是滋味,这个人才本来是该由他来发掘的。

    好不容易来到了牯岭街,刘荣忐忑地走进汉麟出版社。

    “你好!我是来应聘编辑的。”这时出版社里已经多出了一个前台小姐,刘荣朝她点头笑道。

    前台小姐微笑着把他引进里面的休息室,说道:“麻烦您稍等,等里面的面试完,我会通知你。”

    刘荣一听心道不好,自己知道消息太晚,恐怕是要错过机会了。

    焦急地等了十多分钟,刘荣终于被叫了进去。

    “是你!”刘荣看着对面坐的那个年轻人,不由地吃惊道。

    王梓钧略一回忆,也把他记了起来,笑道:“刘编辑,我们可真是有缘啊。”

    刘荣想起自己和他的不愉快,便站起来说:“不好意思,我想我今天来错了。”

    “不。”王梓钧说道,“你被录取了,明天来上班吧。”

    “什么?”刘荣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考核都不用?”

    王梓钧道:“你当初能发现我的小说,说明你眼光不错,你能亲自到学校去找我,说明你办事认真,最后你放弃了我的小说,证明你服从上级安排。我对你印象很好!”

    刘荣苦笑,昔日自己根本不放在眼里的穷学生,转眼就成了自己的老板,有时候人生的际遇就是如此扯淡。

    “老板,你家里的电话。”前台小姐敲着门说。

    王梓钧站起来和刘荣握手道:“希望你以后能相信自己的眼光,坚持自己的想法。”

    “一定,一定。”刘荣点头说。

    王梓钧走出去接起电话,听到是自己姐姐的声音。

    “喂,姐姐,家里有什么事吗?”王梓钧问。

    电话里头传来王梓芸兴奋的声音:“梓钧,快回来,家里来客人了。”

    “什么客人啊?”王梓钧一头雾水。

    “是琼瑶啊,琼瑶亲自登门,说要请你拍电影。是主演啊。”王梓芸着急地说。

    琼瑶找我拍电影?

    王梓钧对此没什么感觉,上辈子他拍过一部琼瑶的电视剧,拍得他差点精神分裂。剧本的每一句台词都必须经过琼瑶乃乃的审核,演员在拍摄的时候不能说错一个字。背剧本跟背课文似的,完全不让演员自由发挥,一个个的排比句和绕口令让人蛋疼无比。

    不过这个时代拍琼瑶戏,不论是男主角还是女主角,拍一个红一个,台湾七十年代当红演员,几乎全是琼瑶戏出身。

    只是,王梓钧现在已经不缺名声了。

    不管拍不拍戏,王梓钧还是决定回去见她一面,瞻仰一下一代牛人的风采。

    ——————

    用的朋友笔记本码字,好坑爹的键盘设置,找个标点找半天。

    大家有空去投下三江票吧,快被林大暴菊了。

    正文 067【昔日虎贲】

    琼瑶站在王梓钧家的理发店里,里面充满了一种劣质洗发水的味道,满地都是夹断的头发,虽然经过了清扫,却仍有些扫不干净。

    屋子里很窄,家具也很少,没有收音机,也没有书架,甚至连一台电视机都没有。出身书香门第的琼瑶无法想象,能够写出优美歌词和小说的王梓钧,居然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

    不知道他的知识和信息是从何处获得的?

    “陈小姐,你先喝水,梓钧他正在赶回来的路上。”王梓芸殷切地招呼着,在她眼里,琼瑶可是大人物,以前工厂里的姐妹聊的电视剧都是琼瑶写的。

    王志贤却没怎么把琼瑶当回事,只冲她点了点头,便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谢谢!”琼瑶笑着接过水杯。

    很快又有理发的客人上门,王梓芸不好意思地说:“陈小姐,我们还是去里屋等吧,一会儿我爸忙起来头发乱飞。”

    琼瑶也不想呆在一地发丝的地方,从善如流地跟她进去。

    “那是你们小时候吗?”琼瑶抬头就看见墙上一张旧相片,三个孩子穿着厚袄站成一排,脸上全是天真的笑容。

    王梓芸指着相片说:“中间的是我哥,那时候他都13岁了,梓钧才4岁,可是个子却挺高呢。”

    “是挺高的,起码像6岁的孩子。”琼瑶笑着点评道,“那他现在也一定很高咯。”

    “是啊,1米78了,比大哥都高一点,还在继续长个头呢。”王梓芸说起弟弟就口若悬河,特别地开心。

    琼瑶眼光转向旁边一个大幅的相框,玻璃镜面里全是琐碎的小照片,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那是?

    琼瑶的眼神突然凝聚在最中间的一张,惊讶地上前一步仔细查看。

    相片上是三个男人,其中两人穿着灰布棉军衣,不过肩章臂章全是光溜溜的,看不出是什么军衔和职务。旁边一人穿的却是西服,笑起来颇为儒雅。他们身后的背景是土墙和茅草屋顶,脚边还有一条土狗在吐着舌头,看起来像是在农家小院中。

    “这张相片左边那个是令尊吗?”琼瑶问道。

    “是啊。你看我爸年轻的时候神气吧,当年我妈可是富家小姐,跟着他一起私奔的。”王梓芸得意地说。

    琼瑶又问:“那中间这个军人是谁?”

    王梓芸摇头道:“不知道,这张相片我小时候就有的,每次我爸看着相片里的人就叹气。”

    中间的军人琼瑶不认识,但最右边那个西服男子她却是知道的——民国第一写手、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物张恨水!

    当年张恨水的书迷遍布全国,上到大师教授、下到民夫走卒,都有他的粉丝。要说他的影响力,蒋介石和宋美龄曾经亲自登门拜访,张恨水招待了这两位后,却只叫佣人送其出门。对于张学良的邀请,张恨水更是直接拒绝了。天朝建国之初,张恨水不幸中风,周恩。来立即将其聘为文化部顾问,每个月发600斤大米。

    琼瑶突然想到张恨水在《虎贲万岁》自序中的一段话:“是一九四四年的一二月间,在南温泉桃子沟,我的草屋里来了两位不速之客。他们全穿着灰布棉军衣,黑黑的面孔,完全是战士丰采。我愕然于两个大兵光顾,便忙着招待。通过姓名之后,让我肃然起敬,他们乃是不久以前,死守常德的两位壮士。他们不肯让我写出姓名,就算是甲乙两先生吧。他们说:来此无别事,因为敬惜他们的同胞在常德死得十分壮烈,八千多人,战死百分之九十几。他们这后死者,要把这些壮烈事迹表扬出来。他们是武人,拿惯了枪杆,拿不惯笔杆,要我给他们写一部小说……”

    难道,外面那位垂垂老态,替别人剪头发为生计的老人,居然就是当年常德保卫战死剩下的虎贲军战士?

    “陈小姐,你不舒服吗?”王梓芸见她脸上不对,关切地问。

    “没什么。”琼瑶道,“你能说一下令尊当军人的事情吗?我对战士的事情很感兴趣。”

    ……

    “爸,这是我给你带回来的上等米酒,没事喝两口,对你的风湿病有好处。”王梓钧把酒罐子放下,问道,“家里的客人呢?”

    “在里屋。”王志贤随手一指。等王梓钧进去之后他才忍不住把酒罐子打开,心里喜滋滋地想:还是小儿子孝顺,惦记着他老子的风湿病,大儿子回来从来都是两手空空的。

    王梓钧进到屋里,就看到自己的姐姐和琼瑶坐在长椅上聊得起劲,当下便说道:“琼瑶先生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啊。”

    “梓钧回来了,快过来,我和陈姐正在说爸爸的事呢。”王梓芸招手道。

    得,就这几个小时的时间,两女的都成姐妹了。王梓钧实在佩服。

    琼瑶见王梓钧回来,忍不住打趣道:“王先生现在可是大忙人,见一面不容易啊。”

    王梓钧见琼瑶笑语盈盈的样子,不禁诧异,自己和她不熟啊,怎么一见面就开起玩笑来了。不过他也是不拘的性子,笑道:“忙可是要分人的,你看陈姐您一召唤,我不是马上就回来了吗?”

    琼瑶想不到他一点也不像普通的年轻人那样害臊,居然打蛇上g借着话题就黏了上来。当下也不开玩笑了,正经道:“我这次来主要是想请你参演一部电影的。”

    “什么电影?”王梓钧问。

    “《彩云飞》,我的火鸟公司出品,导演是李行。”琼瑶介绍道。

    说起台湾导演,现在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侯孝贤和李安。但在六、七十年代,李行的电影却是横扫台湾,又叫好又叫座,拿金马奖拿到手软。

    王梓钧诧异道:“为什么选我呢?”

    琼瑶看了他一眼说:“我拍电影最重眼缘,我觉得你就是《彩云飞》中的孟云楼,所以就找到了你。”

    王梓钧这才想起琼瑶有挑人的癖好,只要是她看好的演员,生拉硬拽都要找来演戏。曾经的瑶女郎王艳,琼瑶非常喜欢她,以至于前后数次邀请,终于拉到《还珠2》里演了晴儿。

    王梓钧心神电转,考虑着要不要接这个戏。首先,有李行和琼瑶在,这部戏肯定会大卖,这是不用质疑的。只是难道重生一次,又要做回演员去?

    上辈子,对于王梓钧来说,演员是职业,唱歌是副业,当导演才是理想和爱好。只是现在若是自己想当导演拍电影的话,却是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除非花大价钱直接去买下一家电影公司,那样什么都是现成的,直接开拍就行了。

    王梓钧飞快地翻转资料,发现国泰电影公司就要倒闭了,而接手其片场和发行渠道的,正是香港嘉禾的邹文怀。以自己的实力来说,是绝对抢不过的,还是不要妄想了。

    而那种小的电影公司,王梓钧资料里根本没有,对他们一点都不了解。

    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自己独立拍摄。但问题是王梓钧对现在的电影圈子根本就不熟,连好的摄影师都不认识一个,根本找不到人手来组建剧组。

    考虑片刻,王梓钧还是决定答应下来,至少在拍摄期间,要把现在台湾的电影圈子混熟。

    “不知道女主角有没有人选?”王梓钧问。

    琼瑶说:“已经有了,准备找甄珍来演。”

    甄珍是未来刘家昌的老婆,70年代和林清霞齐名的女演员。

    王梓钧说道:“我答应参加演出,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琼瑶问道。

    “女主角由我来推荐。”王梓钧笑道。

    琼瑶皱着眉头,考虑了一下说:“我要先看看人再说。”

    “可以。”

    正文 章节删除说明

    书评区骂声一片,刚才又和几个作者朋友聊了一下,最终还是删除了。

    说一下这几章吧,其实早就有铺垫的,会牵扯出竹联帮与四海帮的大战,张监制(张瑚)也是一个重要配角,还有引出王梓钧的电影公司。

    不过我没照顾到林姐的形象,没料到大家反应这么大,所以还是删了,关于某一块的构思将全部删去,张瑚和胡智今后的戏份也会全删。

    抱歉,让大家郁闷了。

    正文 068【女婿上门】

    “琼瑶真的要找我试戏?”林清霞听到这个消息,一脸的不可置信。

    “当然是真的。”王梓钧笑道,“这可是我帮你争取来的,你要怎么谢我?”

    “嗯,我想想。”林清霞作出思考的样子,突然说,“那我就请你吃黑白切吧。”

    “又是黑白切?你能不能换一个花样。”王梓钧捂脸抱怨,自从两人确立恋爱关系以来,每次约会都是吃这个。

    林清霞想了想说:“那吃担仔面?”

    “那还是吃黑白切吧。”王梓钧苦笑,担仔面的虾味他可吃不惯。

    两人来到一家小店里,搬来小板凳坐下,很快老板就捞来两碗黑白切。

    黑白切是台湾的一种小吃,王梓钧更习惯把它叫做大杂烩,豆干、青菜、猪r……五花八门地糅在一起,煮出来一大碗。

    “好香啊。”林清霞迫不及待地开动,却又烫得直吐舌头,像一只贪吃的小猪。

    这一碗黑白切是卤煮的,吃起来颇为鲜香可口。

    王梓钧看她吃得起劲,夹起一块猪耳朵r说:“来,张口。”

    林清霞四下看了看,发现店里没人注意,才张口把r咬住,然后一边笑一边咀嚼。

    “啊~~~”王梓钧张大了嘴巴,眼巴巴地望着林清霞。

    “馋嘴!”林清霞笑骂着夹了根青菜扔进他嘴里。

    王梓钧一脸陶醉的吃着,还故意夸张地说:“香。”

    “哈哈。”林清霞见他一副小孩的样子,忍不住娇笑道。

    小店之中,两人坐在小板凳上,你一口我一口的喂着,王梓钧觉得今天的黑白切实在是天底下最美味的食物。

    吃完东西,两人手拉着手出去,不多时来到一家假发店。

    “来这里做什么?”林清霞问道。

    “给你选一副假发。”王梓钧抚摸着她的学生头说,“这部戏里的女主角是长头发。”

    店主见客人到来,热情地走过来问:“两位想选什么类型的假发?”

    “长及背心的,要柔顺一点。”王梓钧说。

    “好的,你稍等。”店主说着找来几幅不用样式的假发。

    王梓钧看了看,指着其中一副说:“试试它吧。”

    “这个怎么戴啊?”林清霞拿着那假发笨拙地摆弄着,好不容易罩在头上,那头发居然像瀑布一样从脸上垂下来。

    “哈哈哈。”王梓钧被她滑稽的样子弄笑了,取下来帮她说,“傻丫头,是这样。”

    等林清霞将假发戴上,她像是换了个人似地。短发时的林清霞就像是一朵含苞蓓蕾,而此刻则平添了几分温柔妩媚。

    “真美。”王梓钧由衷地赞叹。

    “真的好看吗?”林清霞忍不住去照镜子,她看着镜子里的美人诧异地说,“真奇怪,怎么看起来不像是我。”

    那店主亦赞道:“这位小姐天生丽质,不论短发长发都好看。不过长发更适合她的脸型和气质。”

    “就这样戴着吧。”王梓钧付钱给店主,拉着林清霞就往外跑。

    林清霞说:“要是我就这样子回去,你说我爸妈他们会不会吓一跳?”

    王梓钧忍不住打趣道:“他们会说,哎呀,我什么时候多了个漂亮女儿。”

    林清霞笑了笑,认真地说:“听我妈说,我在大陆还有个姐姐呢,当时他们南下的时候太急,没来得及把姐姐带走。你说什么时候我们才可以回大陆,真想知道姐姐长什么样子。”

    “以后会有机会的。”王梓钧心道:再等十年吧。

    “对了,梓钧。”林清霞转过身对着他,“我爸妈知道我和你在恋爱了,我哥告诉他们的。”

    林清霞的哥哥和她一起去医院看过王梓钧几次,彼此都见过面。

    “怎么?他们反对吗?”王梓钧问。

    林清霞说:“他们倒是不反对,只是想请你去家里坐坐,亲自把把关。倒是我妹妹,现在提起你就生气,说你是负心汉。”

    王梓钧哈哈笑道:“那她有没有说你是狐狸精,抢了她的男朋友?”

    “你才是只狐狸,狡猾得很。”林清霞嗔道,挥拳打来。

    王梓钧受了两记粉拳,问道:“要不今天就去你家?”

    “这么快?要不再等等吧。”林清霞有些不安地说。

    “怕什么,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的。”王梓钧道,“对了,你爸妈他们都喜欢什么?”

    林清霞说:“我爸喜欢喝茶,我妈喜欢听昆曲,我哥哥喜欢听看小说,我妹妹喜欢好看的衣服。”

    ……

    “维良。”林母拍拍林父的肩膀。

    “什么事?”林父动也没动,扶着眼镜在看报纸,上面报道市区那边有人吃了生力面拉肚子住院的消息,初步估计是生力面的卫生问题。

    “怎么还在看报!”林母抱怨道,“青霞说今天要带男朋友回来。”

    “哦。”林父翻了页报纸,“带回来就带回来呗,你急什么?”

    林母气道:“你自己的闺女都不关心。青霞现在还在上高中,人小不懂事,万一被骗了怎么办?”

    林父笑道:“成森上次不是去医院看过吗?他说那男孩子人不错。”

    林母担忧道:“但那是个歌星啊,放到以前就是唱戏的。人说戏子无情,指不定哪天就变心了。”

    “不至于吧,前段时间不是还因为游行挨了枪子儿吗?”林父道。

    “真是一点都不担心。”林母嘀咕着,心里却想着今天该做什么好菜。

    ……

    王梓钧随着林清霞到家,迎面而来的却是个小霸王。

    林丽霞虎着脸说:“王梓钧,你以后可不许骗我姐姐。”

    “我当然不会骗他。”王梓钧说着拿出一个包裹交给林丽霞,“看看我给你的礼物。”

    “哼。”林丽霞接过包裹,转身就走,丢给王梓钧一个后脑勺。

    林母听到动静,系着条围裙出来,笑脸道:“梓钧来啦,快进来。哎呀,还拿什么东西,这么客气。”

    “伯母好。”王梓钧笑着说,“一点心意而已,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