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收拾山河,从崖山开始 > 第1章 朕是不会跳海的

第1章 朕是不会跳海的

    “官家,官家。”

    一名外貌秀雅的中年男子,头戴直脚幞头官帽,一身朝服整整齐齐,闯进船舱,匍匐在地,泪如雨下:“官家,事情已经不可为了,我们不能再次受辱,到了为大宋赴死的时候了。”

    船舱内外,宫女、侍卫们闻言脸色都是大变,性格脆弱的宫女已经泪眼婆娑,只是不敢哭出声罢了。

    “陆卿家,你是想抱着朕跳海吗?”正站在一张案桌后面的小皇帝赵昺,放下手里的一管毛笔,走到男子跟前,居高临下看着他。

    “额?”

    陆秀夫对小皇帝一下子说中自己的想法,满脸愕然,下意识地抬头看了一下小皇帝。

    作为左丞相,这一年来,可以说每天都有一定的时间陪伴在小皇帝身边,对小皇帝非常了解。此刻,他感觉小皇帝变了,虽然说不出哪里变了,但就是有这种感觉。不过眼下情形,岂容他细细思考?

    “官家,谢太后和孝恭懿圣皇帝的故事,不能再在您的身上发生了。您明白臣的意思吗?”

    陆秀夫再次请求道。声音哀痛而悲怆。

    “别哭丧了,朕还没到必须去死的地步。”看着地上哀痛欲绝的陆秀夫,小皇帝有些不耐烦,转身坐在软榻上,语气坚定地道。“朕是不会跳海的,当然你也不能跳。”

    “可……”

    小皇帝直接打断:“没有可是。”

    如果是之前的小皇帝,只能跳海,但他已经不是了。他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人。

    他怎么也想不到,昨晚上床睡觉还好端端的,今早醒来,已经是在这条陌生的船上了。大长腿变成了小短腿,壮实的手臂也变成了粉嫩的小胳膊。当他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更是几乎崩溃了。

    他一个三十来岁的人,竟然穿越到宋末八岁小皇帝赵昺的身上。

    如今,这条船就泊在崖山脚下的海面。外面,则是杀声连天的战场。他们已经被元军包围在这片海域二十多天,此刻,元军统帅张弘范正带着水军猛攻宋军水寨。

    他虽然是个军人,但也是历史爱好者。所以对于宋末元初的这些事儿还是熟悉的。

    前世人对于小皇帝跳海,整个皇朝结束,都是有深深的痛惜和遗憾。一些学者在学术交流文章中认为,虽然当时情况危急,还是有破局的可能。

    今天上午,在他从穿越之后的沮丧中清醒过来之后,他也观察了当前战况,做了一些思考,心中渐渐有了主意。当下不再犹豫,直接说道:“秀儿,去把玉玺拿来。”

    虽然不知道小皇帝要干嘛,婢女尹秀儿还是按照吩咐把玉玺拿过来。

    赵昺走到案几跟前,那里摆放着他刚刚准备好的两份圣旨,他从尹秀儿手里接过玉玺,由一双小手捧着,一一盖了上去,对陆秀夫道:“这两道圣旨,朕要宣给张卿家,你拿去看看吧。”

    陆秀夫从地上起来,双手接过圣旨,低头一看,愕然抬头,脸上露出欣喜之色。

    “陆卿家。”赵昺这时又道,语气较前和缓了一些。“朕知道你忠君体国,不惧生死。但你想过吗?如果朕跟着你跳海,固然能留下万古芳名,可跟着朕的这十数万将士和家属怎么办?也让他们跟着朕跳入这茫茫大海吗?”

    “这?”陆秀夫回答不出,他确实没有想那么多。

    “退一步说,真要跳海,也不是现在这个时候。”赵昺定定地看着他,语气复又严厉起来。“只要还有一丝的希望,我们就不能轻言放弃,这是你作为丞相该有的定力,不是吗?”

    陆秀夫听得一阵惊心。他再次感觉到,小皇帝变了。

    “你让江卿家去宣旨吧。你告诉他,可以多带一些侍卫,边行边自行砍断连接各船的铁索和缆绳,顺便还可以向各个战船的将士宣旨。”

    “官家,这?”陆秀夫感到困惑。“这会不会干扰张帅的指挥?”

    “陆卿家不必犹豫。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不必在意张卿家的反应。况且,只要张卿家不傻,他能领会得了朕的用意。”

    看着陆秀夫的身影消失在厚重的门帘外面,赵昺胸中的郁闷稍稍开解了一些。他离开案桌,来到一扇窗户跟前,踏上摆在窗户底下的矮凳,拉开窗帘。窗外细雨霏霏,矢石蔽空,杀声阵阵。千余艘战船斗的正酣。

    这里是崖山之西,对面不远处,是逶迤数里的汤瓶山,战场就在两山对崎之间的海面。

    两个不同的时空,此刻在他的眼前交汇、重叠。

    公元1275年,宋蒙之间相持四十多年的战争接近尾声。这一年,元军统帅伯颜大军兵临南宋首都临安。太皇太后谢道清抱着五岁的小皇帝宋恭帝出城投降。

    然而,并非所有的皇族都甘心束手就擒。宋度宗的杨淑妃在国舅杨亮节的护卫下,带着两个小皇子赵昰和赵昺出逃。在金华与大臣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等人会合。一路从温州、福州、泉州、广州直至逃到崖山。路上,大臣们先是拥立赵昺的异母哥哥赵昰登基做皇帝,是为宋端宗,尊生母杨淑妃为杨太后。1278年4月,赵昰落水得病死去,才由赵昺登基,改年号祥兴。

    元廷发现他们南逃之后,即派镇国上将军、江东道宣慰使张弘范带兵追击,在崖山,双方相遇。

    公元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二月初六。在围困了二十多天之后,元军向宋军发起总攻,史称崖山海战。

    战斗整整打了一天,宋军进行了顽强抵抗,最终还是溃败了。左丞相陆秀夫背着赵昺跳进大海。身后,还跟着追随他的十万军民。

    那是一场气吞山河、亘古未有的大悲剧啊!

    南宋由此灭亡。

    然而,这场战斗,宋军输得有些憋屈。

    虽然元军已经占有整个中国版图,而南宋流亡小朝廷则只能盘踞海中一岛之地,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但就崖山战场而言,宋军有各类船只上千艘,人员二十多万。剔除跟随的王室成员、朝廷大臣、宫女、宫廷内侍人员以及随军家属等非战斗人员,宋军的人数仍有数万。

    而元军有战船四百多艘,士兵二万多。

    在力量对比上,宋军在数量上占有优势。

    固然,宋军士兵的个人军事素质不如元军,但战败最重要原因,是宋军统帅张世杰在指挥上出现失误。他没有听从派兵扼守西南出海口的建议,又用连环方式将所有船只连成一字阵的水寨,摆出死守的姿态。这给了张弘范一个机会。

    张弘范在挥兵到达之后,马上封锁了西南出海口和宋军取水通道。宋军被断绝撤退之路,取水困难,处在困厄之中。连日喝不到淡水,士兵体力严重下降。

    而连环阵营又造成宋军无法机动灵活应战,使其没有受到攻击的部位,只能按兵不动,而受到攻击的部位,元军却占有优势兵力。在这种状况之下,宋军数量上的优势发挥不出来,处处被动挨打,最终溃败。

    勿庸讳言,赵昺对宋朝是有偏爱的,这个被人斥之为积贫积弱的朝代,有着种种的弊端,然而它又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远超盛唐。

    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所以有人断言,崖山之后再无中华。此话虽然绝对了一些,偏激了一些,但也并非全无道理。

    以赵昺对此话的理解,并非是华夏文明断裂或者湮灭,而是文明的走向出现偏差,从此之后,华夏文明,不是少了些优雅的气度、宽博的胸襟和硬朗的风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