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乱世

    周代末年,由于烽火戏诸侯,致使皇帝的威严一落千丈。周朝的八百诸侯国中大部分已经不再听命于皇帝,他们互相厮杀,互相征讨,形成了天下大乱的局面。

    少数听命于周幽王的诸侯国有:郑、邴、谷、贾、南燕、营、雯、吴、许、宿、向、邹……其中邹国是听命于皇帝的最大诸侯国。

    战争初期,比较小的诸侯国陆续被吞并,八百诸侯国中有三百多个比较大的诸侯国还存在着。

    邹国,宁安府内。

    “报!”一个蓝旗官(探马蓝旗)跑了进来。

    “何事?”邹隐公问。

    “邓国使者前来求援!”

    “带进来!”

    只见一人身高七尺,宽头大耳,五官精致,面如美玉,双眼清润,仿佛眼中有一眼清泉在涌动,嘴上

    有着三绺黑胡。此人头戴白色翻转帽(请参照诸葛亮的帽子),身披白布纱衣

    ,腰系铜边腰带,面有悲伤之气。走了几步撩衣跪倒:“大王在上,小人贾珍奉我王之命向贵国求援,请大王速发救兵!”

    邹隐公是有名的热心肠,听到此话拍案而起:“何国兵围?”

    “赵国!”

    “几万军兵?”

    “八千多人。”

    “子文将军!”

    “在!”从文武群臣中走出一员大将,铜盔铜甲,剑眉虎目,狮鼻,方海口,身高九尺,面如黄铜,此人20来岁,却有一身武艺,有万夫不挡之勇,手使一杆铁枪,此枪20来斤,九尺九寸长,两旁腥红的血槽表明此枪是杀人的利器。

    “去校军场,点兵支援邓国!”隐公拿出一支令扔给邹雲(字子文)。

    “得令”邹雲接过令件向外走去,贾珍快步跟随。

    来到校军场邹雲点了6千魔狱死士,就准备奔邓国进发。(一种骑兵,该骑兵手持钩镰枪,身披重甲,脸上带着铁制面具,骑着具装战马,马头上也有铁制面具,面具上配有用混铁合钢做成的独角,拥有增强撞击威力的作用。这种骑兵还擅长射箭,虽然没有百发百中之技,却也能十发九中。)

    “大哥!”刚要出征的邹雲,被一声喊叫止住脚步。回头望去,只见自己的表弟邹峰追了出来。

    这邹峰可是出了名的饭桶,一点不像邹雲,邹峰武艺甚至还不如普通士兵。但是邹雲有能耐,他就算沾光了,在邹国当个副将。此人还脸皮甚厚,总是嘻嘻哈哈的逗趣,不过也有好处,有句话说得好: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

    “什么事?”

    “带上我一个!我也要跟着去!”

    毕竟是表弟,邹雲也不反对,说了一声:“想来就来吧!”说完抖了抖被风吹的随风飘起的斗篷,把大枪背到后背上,带着6千魔狱死士、贾珍、邹峰如离弦之箭一样冲向邓国。

    邓国是个小国,兵力只有4,5千人。城墙不高,护城河也不深。

    单说邓国大将历云佑,此人身高八尺,面似银盆,银盔银甲,瓜子脸,眼似玛瑙,晶莹剔透,一尺虎须散满前心,此人手使一杆青金长枪,枪身由乌金弹铁打造而成,枪身还缠绕金丝,这个金丝并不是真正的金,而是玄金铁,可以加强枪身硬度。由于乌金弹铁专门制造软枪,而软枪又较短,所以此枪长7尺。历云佑自称其枪为“贯虹”。

    此时历将军正在中军大营中思考退敌方法,虽然两方兵力相差很多,但历云佑文武双全,在四千多兵卒中抽出一千多老弱病残的士兵手持弓箭守城,其余三千多人养精蓄锐,准备近距离厮杀。有道是:兵者,以箭卫城,无与为谁,均可以一降十也。

    这样的防卫确实很有用,赵军曾三次攻城,均伤亡惨重而归。但是城中粮草、弓箭所剩无几,城头眼看快顶不住了。

    此时,距赵军上一次的猛攻已经过了两个时辰。估计过不了多久赵军还会攻城。

    “报!历将军!敌军的援军到了!”一个老兵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

    “不必惊慌!援军有多少人?”

    “一万多名铁甲军!并且在另一面扎下了营盘,好想要从两面同时围攻我们!”

    “我知道了,告诉大家不必惊慌,我自有良策!”

    “是!”老兵行了个礼转身跑了出去。

    历云佑眉头紧锁,继续思考着退敌方案,他刚才说自有良策只不过是安稳军心罢了。

    突然!原本安静的城外突然像炸了锅一样,喊杀震天。

    “报报报报报……报历将军!敌人又开始猛攻,请大人早拿定夺!”

    “啊!”历云佑再也沉不住气了,他站起身说“传我将令!两位副将带兵守住前面,我带人去后方与他们的援军决一死战!”历云佑抽出大枪直奔后方。

    来到后方城头,只见密密麻麻的赵军铁甲军正在攻城,城头的弓箭像雨点一样往下射,战鼓如雷。

    赵国的铁甲军对弓箭有一定的防御作用,但也免不了大片的死伤,但赵军,前面的死了后面的上来,这一次的攻击比任何一次都猛。

    没过多久,有士兵报告:“报!历将军,箭都射完了!怎么办?”

    “近战部队准备!上来一个砍一个!给我顶住!”

    城下的赵军见敌方停止放箭,都人人奋勇,个个争先。“杀呀!冲啊!别让邓庄公跑了呀……。”“咚咚咚……”鼓声震天。

    不少赵军已经登上城头,历云佑挥枪左扎右点,此枪果然是宝贝,扎那些铁甲像扎到了纸一样。

    片刻、城头、云梯、刀枪、盾牌、已经满是鲜血,两方以城头为战场,开始玩命厮杀,,历将军的战袍随风飘荡,大枪被正午的阳光照的闪着金光,放眼一看,一条金色的火龙在空中闪来闪去,每一闪便有一个人倒在血泊之中。

    这时,地方大将王猛登上城头,只见他横眉瞪眼,见邓军就杀,见邓军就砍,刀上已经满是鲜血,一边砍,一边还哈哈大笑着。

    历云佑一看大怒,举枪直奔王猛,王猛一看来人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举刀就砍,历云佑抬枪一档,喊了一声:“开呀!”

    “当!”两人都是大将,这一次兵刃的接触,发出巨大的金属碰撞的响声,两人都被震得向后退了几步。

    历云佑厮杀多时,体力已经消耗过多,不由得气喘吁吁。

    此时,王猛再次举起刀向历云佑的头部劈来。历云佑也使足了力气再次抬枪一档。

    “当!”这次双方使出的劲都极大,接触的地方闪出几点火星,巨大的冲击力几乎使周围的空气都发生了扭曲,金属震动的声音如耳鸣一般回荡在四周。

    再看两人的兵器,历云佑的抢完好无损,可是王猛的刀刃却被击开一个缺口。

    “啊?这……”王猛大吃一惊。

    就在王猛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历云佑挺枪对着王猛的面门扎去。

    “噗嗤!”

    此枪乃神器也,削铁如泥,更别说人头骨了。只见王猛的头,像西瓜被劈碎了一样,瞬间倒在地上。

    刚杀完王猛,一个军卒大惊失色的跑了过来:“报!历将军,大事不好!前面失守,两员大将双双阵亡。”

    “哎呀!”历云佑大吃一惊。接着问:“主公可好?”

    “敌人刚刚占领城头,正要杀向内部,主公没事。”

    “所有人听着,养军千日,用在一时,主公需要我们的保护,大家跟我来!”说完带着剩下的士兵向城内赶

    历云佑风似风火似火的赶到中军殿后,发现里面已经打成一团,为首的一员大将,铁盔铁甲,身高七尺满脸麻子,手中一把宝剑,长得三分不像人七分好像鬼。

    “来的什么人?”那员将官问道。

    “历云佑!你是何人?”

    “我乃赵国大将,姓赵名叶是也。”

    “没听说过!”历云佑显出一脸的不屑。

    “好鼠辈,休走招剑!”说着赵叶举刀就砍。

    历云佑用枪挑开宝剑,接着又是一枪。

    “噗”枪尖从前心扎进去,从后背穿了出来。

    身后的士兵一看主将胜了,都冲了上去,一时间,刀枪并举,寒光乱闪。

    “叮!当!啊!噗嗤!噼啪!”历云佑趁乱,冲进中军殿。

    进殿一看,里面的卫兵也在和赵军打着,历云佑左一枪右一枪,把赵军扎倒一大片,之后大喊:“主公!主公!”

    “我在这儿……”一个颤抖的声音回答。

    历云佑一看,声音是从桌子底下传来的,急忙向桌子底下观看,只见邓庄公抱着脑袋蹲在桌子底下,帽子也丢了,袍子也漏了,自己好像还没有从惊吓中缓过来,还在不住的颤抖。

    “来人,牵马来!”历云佑边说边扶起邓庄公。

    有士兵牵过历云佑的板甲战马,和一匹白色骏马,两人上了坐骑,历云佑在前面突围,其他军兵左右保护着往城门方向冲。

    一路上赵国的铁甲军混着普通士兵如潮水一样向邓庄公一伙人围来。“杀啊!冲啊!活捉邓庄公啊”

    “乒!当!乒!……”

    此时历云佑早已变得像血葫芦一样,也不知到底是自己受伤了,还是别人的血溅上去的。赵军打着打着一看那个满身腥红的人都不敢靠近,这更为突围创造了好机会,这一行人,快的像离弦之箭一样,眨眼间便冲出城门。

    冲出了城门后,邓庄公边大口喘气边说;“历将军!贾军师去邹国求援,为何迟迟不见回来?”

    “可不可能是邹国不发救兵呢?”历云佑边说边用战袍擦去脸上的鲜血。

    “不可能!邹隐公是那种有求必应的人,我们去求他,他不可能袖手旁观。”

    “从邹国到邓国半个时辰便可到达,可是现在已经过了一个时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