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妻妾成群(完本) > 第 129 部分

第 129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虽然目前为止凤阳与淮安都没有开城门开始救济百姓,但是这些百姓似乎没有要离去的意思,而且是越聚越多。

    此事到现在已经是刻不容缓,必须解决了,沐临风当机立断道:“如果不容我们多想,王之桢!”

    王之桢闻言立刻上前道:“臣下在!”

    沐临风立刻道:“你饥渴开始调集粮食运往苏北,在粮食未到苏北之前,让苏北四郡自己先拿出粮食来,现就开始展开救济!”

    王之桢想要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立刻道:“臣下遵命!”

    沐临风随即让人招来南京总兵陈大寒,陈大寒一身铠甲走路都晃出声响来,这还是他第一次进皇宫,心中有些激动和期盼。

    陈大寒一进入奉天殿立刻跪倒在地,先是给坐在龙椅上打着哈欠的朱慈烺请安,之后才给沐临风请安道:“臣下陈大寒见过王爷!”

    沐临风立刻道:“陈将军,今日起所有江边的船只严禁下江,只有得到本王的命令的船只才可以下江,若是发现有船只渡过一个灾民来,就拿你试问!”

    陈大寒闻言心中一凛,立刻抱拳道:“王爷放心,有末将在,据对不放过一个灾民过江!”

    众官员不知道沐临风葫芦里到底是卖的什么药,也不敢多问。

    却听沐临风这时才放声道:“本王已经做好了市区苏北四郡的准备,希望各位大人也要做好这种心理准备!”

    众官员闻言解释一惊,王之桢立刻上前道:“王爷,苏北可是我北方屏障啊!”

    沐临风没等王之桢说完,立刻就道:“只要是灾民,一律救济……失去苏北四郡事小,失去江北百姓的民心事大,孰轻孰重,莫非王大人没有看出来么?”

    沐临风说到最后的语气有点重,王之桢心下一凛,立刻退下道:“臣下遵命!”

    沐临风这时冲着殿外道:“宣吴三桂觐见!” 不时吴三桂也进了奉天殿,立刻给朱慈烺与沐临风请安。

    沐临风立刻对吴三桂道:“现在委任吴三桂为苏北总督兼四郡总兵,四郡的兵马,吴三桂可以任意调度……”

    吴三桂闻言立刻领命道:“臣下遵命!”

    沐临风立刻又对王之桢与史可法道:“命王之桢为救济灾民总巡抚,史可法为副巡抚,总管苏北四郡救济灾民一切事务!”

    王之桢与史可法闻言立刻上前领命道:“臣下遵命!”

    沐临风这才对王之桢与史可法道:“你们上任之前沐某可以不管,但是你们上任之后,不可饿死一个灾民,要做到筷c粥锅而不倒!”

    王之桢与史可法都是诚惶诚恐的道:“臣下知道,定不辱王爷重任!”

    沐临风随即就让王之桢、史可法与吴三桂即可上任,三人匆匆离开朝堂。

    沐临风这才对洪承畴道:“违命洪承畴为粮草侦办,总揽粮草调集事务!”

    洪承畴闻言立刻上前领命,沐临风立刻又对其他众官员道:“所有官员在有关粮草调度方面疑虑都听洪大人的,违令者,洪承畴有先斩后奏之权!”

    洪承畴与众官员闻言解释高呼道:“臣下遵命!”

    朝议散后,沐临风便开始寻思,苏北四郡若是真的像洪承畴说的那般,被李自成的军队混进去,那么四郡失守是很有可能的。

    不过方才在朝堂说宁愿四郡失守也要救济灾民的话,不过是一时意气,毕竟苏北四郡是沐临风起事的根本,还有就如王之桢说的,是北方的屏障,一旦失去,南京将l的暴露了出来。

    所以沐临风才会让吴三桂去苏北四郡总揽军事,就是希望凭借吴三桂的才智,能想出一个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来,虽然这有点奢望,但是沐临风还是觉得应该一试。

    而后几日,吴三桂、王之桢与史可法已经去了苏北四郡上任,随后便传来庐州也出现了灾民,而凤阳与淮安的灾民竟然高达几万人,而且后续还有不少灾民知道了沐临风准备救济灾民的消息,正在陆续赶来。

    王之桢给沐临风的奏章里提到,估计这次来苏北四郡的灾民,可能会达到五六万人,甚至可能会更多。

    沐临风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若是这些灾民都是江南的,此事很容易解决,只要将这些灾民平摊给其他没有受灾的各郡县就行,但是这些灾民是李自成的子民,还要防止有士兵混入作乱。

    所以苏北四郡在以后的日子将会很难度过,有句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此救济下去也不是办法,看来此时需要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来解决才是。

    又过几日,王之桢上奏章说,之前的灾民还是囤积在四郡的城外,如今已经开始拥入城镇,如今担心城镇中的灾民就有李自成的士兵,但是又无法查出,吴三桂也正在此时头疼,想不出解决方法,请沐临风定夺。

    沐临风看完奏章,暗骂了一句吴三桂废物之后良久,这才想到,即便是自己在哪里,也不会想到什么更好的办法,沐临风知道自己说的是气话。

    但是如此下去苏北四郡将会越来越乱,而且会一发而不可收拾,沐临风思索再三也没有想到办法。

    这日暴雨,沐临风在王府的后院的凉亭中思索,却突然发现原来王府的后院中,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大缸,不知道是做什么的,找来下人询问后才知道,原来是王府都是木制结构,为了防止大火,所以在王府中准备了这些大缸以备不时之需。

    沐临风看着这些雨水中的大缸,足有半人高,心念一动,立刻拍着脑袋笑道:“有了,原来这么简单!”

    就此此时下人送来了王之桢从扬州发来的密函,密函中提及百姓已经突破十万人,城外搭建的粥厂都已经都人满为患了,而四郡的粮食也有供不应求了。

    第四篇 烟雨江南,南北分明 571章 北方大旱,暗藏杀机四

    密函中还提及,灾民已经开始大批量涌进城中,还有不少灾民开始在城中作乱,有偷东西的,有拦路抢劫的,甚至还有打家劫舍的,王之桢等官员因为无法分清这些人到底是灾民,还是李自成派来的人,虽然捉了一些人,但是还是不敢轻易处决,怕引起更大的s乱,所以请沐临风定夺。

    沐临风看完密函后,知道王之桢等人的难处,清楚当中的端倪,这些生事的灾民,自然不乏是灾民实在饿的没有办法下的不明之举,但是沐临风相信这当中肯定多数都是有不怀好意之人做的,就连灾民做的事,也很有可能事这些人蛊惑的。

    沐临风刚才也正是想到了让灾民们自己出城的方法,随即叫来孔武,让他准备上千口这样的大缸,找人运往苏北四郡,随即送上了密函一封,让孔武交给王之桢启阅。

    信函先送到了扬州,王之桢打开看了之后,立刻脸色一变,随即哈哈大笑道:“妙计,妙计啊……”说着将书信递给史可法与吴三桂看。

    史可法与吴三桂两人看完之后,皆是笑道:“这种点子也只有王爷他能想到!”

    王之桢将书信收好之后,这才笑道:“王某早就说过了,王爷他不同常人,可惜啊……”

    吴三桂闻言不解道:“王爷已经替我等解决了难题,还可惜什么?”

    王之桢摇了摇头,没有说话,却听史可法在一旁笑道:“王大人恐怕至今对王爷拥立当今皇上还耿耿于怀呢吧?”

    王之桢闻言仍是笑而不语,吴三桂这时笑道:“王大人这是多虑了,王爷如此做,自有王爷的考虑,我们做下臣的,还是莫要做干预王爷的想法才是!”

    史可法闻言立刻到:“三桂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随即低声对吴三桂与王之桢道:“两位难道没有看出王爷近期内的变化嘛?”

    王之桢与史可法闻言皆是一凛,摇头表示不知,却听史可法道:“多余话史某也不变多话,只能说王爷现在是王爷,不再是以前的沐帅了,以后说话做事,还是要多小心才是!莫要做一些自以为王爷不知道、又自以为是为王爷好的事,要知道有时候往往适得其反……”

    王之桢闻言沉默不语,他听出史可法言语中似乎另有它意,吴三桂似乎没有听出史可法的意思,连忙拱手问道:“史大人,既然已经话已至此,为何不点透说明?”

    史可法笑着摇头道:“作为同僚,史某已经说了自己应该说的话,言尽于此,自己做的事,必然要自己负责……史某再多嘴一句,有句话说的好,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有些事还是尽本分就好,多做只会多错。”

    王之桢听着史可法的话,一直没有说话,吴三桂见史可法不再多说,知道自己再问,史可法也不会多说,只好自己思量。

    两日后,从南京运来了上千口大缸,由孔武亲自押送过来,吴三桂率先在江口来迎接孔武,然后运着大缸一起进了扬州城,孔武在一路之上,看着扬州郊外的灾民们成千上万的躺在路边,心中不禁一阵感慨。

    孔武这次前来,除了是给王之桢等人运送大缸,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帮沐临风视察一下四郡的救济情况。

    听吴三桂说,由于扬州南边是江,北边是凤阳,东面是淮安,西面是庐州,所以被三郡分摊也阻拦了不少灾民,在那三郡比扬州这里要严重的多。

    到了扬州城南门,孔武见扬州的城门旁也尽是灾民,老少男女都有,有的小孩连一件遮体的衣服都没有,瘦的都已经皮包骨头了,城门此时没有关,据吴三桂说已经没有关的必要了,因为扬州城内的灾民比城外更多,关不关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灾民们开始见到有车队前来,纷纷上来围着队伍,有的人甚至爬上马车,见到上千辆马车运载的只是空缸,连一粒粮食也没见过,这才作罢。

    进了扬州城后,孔武见到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看见灾民横七竖八的躺在路道上,孩子们见到有马车路过,都睁大了眼睛张望,老人们眯着眼睛看来,显然是已经饿的没有任何力气再动弹了,少年与壮丁们见到马车驶来,不顾官兵的阻拦,上前围观,和在城外一样,见到没有粮食后,失望的回到路边躺着。

    孔武令人将大缸就卸载在南城的城楼边上,让士兵把守着,不过也只是派了寥寥数百人,毕竟大缸不是粮食,也不怕灾民来抢。

    吴三桂一路领着孔武到了扬州的府衙前,就连府衙的大门口,都躺着数十个灾民,不是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孔武转头看去,只见一个少年手中拿着一个馒头,边啃边跑,后面跟着一群衣服破烂的少年在追赶着,再后面则是扬州的骑兵。

    孔武见状连忙对身旁的吴三桂道:“一个孩子抢了个馒头而已,用得着大动干戈么?”

    吴三桂闻言笑着摇了摇头,没有说话,随即领着孔武进了衙门,王之桢与史可法都在府衙内等着,见到吴三桂领着孔武进来后,纷纷拱手道:“孔将军!”

    孔武向王之桢与史可法还礼之后,立刻开门见山的道:“王爷送来的密函,三位都看过了吧!”

    王之桢立刻道:“看过了,粮食也已经准备好了!”

    孔武点头道:“如今大缸也已经送来了,即刻开始筹办吧!”

    孔武说完见王之桢脸露难色,连忙问道:“办法王爷已经替你们想好了,还有什么难处?”

    王之桢这时才拱手道:“办法是有了,可惜粮食却已经不多了,只怕用不了多久,灾民还是会进城……”

    孔武闻言立刻让三人带着自己去看一下扬州的粮仓内还有多少粮食,王之桢与史可法、吴三桂三人领着孔武去了西城郊外的粮仓,这里一路上也有灾民,粮仓的四周也都是,但是粮仓四周由重兵把守,灾民们也不敢轻易闹事,偶有一两个闹事的,也被立刻逮捕。

    孔武进了粮仓看了一下,发现正如王之桢所言,粮食的确所剩不多,只怕维持不了几天了。

    王之桢这时在一旁对孔武道:“若是将粥再煮的稀一点,恐怕还能多撑几天……”

    孔武闻言立刻挥手道:“不成,王爷早有吩咐,筷c倒,人头落,你们谁敢以身试法?”

    王之桢闻言脸色一变,连忙道:“王某也就是这么一说,但是若是还没有粮食运来,只怕就连稀粥汤都喝不上了!”

    第四篇 烟雨江南,南北分明 572章 北方大旱,暗藏杀机五

    孔武与王之桢、史可法及吴三桂走出粮仓后,这才道:“粮草会尽快运来,过几日王爷还会亲自来扬州视察,若是你们向让王爷看到这种情况……孔某真是替三位大人担心哪!”

    三人一听沐临风要来,脸色都是一变,王之桢连忙道:“王爷何时来……”

    史可法却在一旁对孔武道:“王爷万万不能来!”

    孔武闻言奇道:“为何王爷不能来?”

    史可法立刻对孔武道:“如今四郡里到处都是灾民,王爷来了孔武安全无法得到保证!”

    孔武闻言冷笑一声,道:“史大人是怕王爷见到这些灾民后会责怪你等吧?”

    史可法连忙道:“孔将军误会了,史某真正担心的是这些城内的灾民究竟有多少是灾民,多少是李自成派来的j细,士兵……史某掉脑袋事小,王爷的人身安全关系社稷、天下安慰,不能马虎……”

    孔武闻言沉吟了稍许,这才对史可法拱手道:“史大人说的极是,方才是孔某冒昧了,史大人莫要见怪!”

    史可法闻言笑道:“哪里,哪里,我等都是王爷一手提拔起来的,自然要多为王爷分忧,要为王爷想到他想不到的危险,以确保王爷百分之百安全之后,才能让王爷来江北视察,这一点还请孔将军回南京后,务必要劝王爷不可来才是!”

    孔武闻言连道了几句一定后,这才问三人道:“那么此刻没有积粮,如何应对,只怕凤阳、淮安与庐州的情况比扬州还要糟糕,灾民们吃空那三郡,自然就会来扬州,过几日来的灾民会更多,一旦扬州也被吃空了的话,南京就危险了,那时候就不是长江能阻隔灾民的了……”

    孔武说的道理王之桢等人都懂,一旦灾民饿急了,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莫说是官兵了,就算是皇帝老子,只要阻挡他们吃饭的,一律都不会放在眼里。

    但是没有粮食,一切都是空谈,众人回府衙的路上,谁也没有想到任何办法,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等江南的粮食运来。

    孔武让吴三桂立刻派士兵将大缸先按照沐临风的意思给弄好,随即吴三桂派出千余人的士兵除了扬州城,在扬州的北城门外,开始是每隔一里放一个,随即开始用转头码出灶头,将大缸放到灶头上,随即在灶头上再搭建一个草棚。

    四处的灾民以为有东西吃了,纷纷上来围观,但是见官兵们造好了灶头后,并没有煮粥的意思,这才纷纷散去。

    开始是每过一里一个灶头,四五里之后,开始一里两个灶头,随后的半里四个灶头,里扬州城越远灶头就越多,而且间隔的就越短。

    灶头造好后,吴三桂派人把守这些灶头,不让任何人靠近,如今能做的就是等,等江南粮食运到后,就可以立刻开始煮粥派发了。

    孔武在扬州呆了几日后,又去淮安、凤阳与庐州视察,的确,那里因为离李自成的势力最近,灾民的情况远远比想象中的还要严重,还要多,城市里的大街小巷都出都是灾民,连走路的地方都没有,所有的商铺都已经关门了,街上除了灾民,没有一个本地的居民敢轻易上街。

    与凤阳、淮安及庐州三郡相比,扬州的情况根本不值得一提,孔武将运来的大缸平均分给了三郡,岂止根本不够,随即让三郡的知府自己向办法再找一些大缸来,好在各郡的粮仓为了防止火灾都有不少这样的缸,也算是解决了初步问题。

    视察完苏北四郡的情况之后,沐临风立刻回到南京,将四郡的情况向沐临风回报了。

    沐临风听孔武说的绘声绘色,将那些灾民如何惨,小孩如何可怜说的让沐临风就感觉身临其境一般,陈圆圆与顾眉生、卞玉京、寇白门、德川家惠及钟南屏听的更是声泪俱下,不能自已。

    沐临风连忙众女子去休息后,这才具体的询问了孔武,四郡的具体一些情况。

    孔武将四郡唯一的要求告诉沐临风,四郡什么都不缺,就是缺粮食。

    然而这一点,不用孔武说明,沐临风也能知道,但是这事着急也没有办法,如今洪承畴已经去南方征调粮食,最快的一批粮食也要两天之后才能到南京,苏州、南京、南通几城粮食在救灾的最初就已经运往了江北四郡,如果再运的话,只怕不但吃不饱江北的灾民,就连这些城的百姓也要遭殃了。

    沐临风沉吟了半晌,最终道:“唯一的办法,还是等!”是啊,如今除了等,还能做什么。

    在孔武去了苏北四郡视察的同时,沐临风一刻也没有闲着,一直在催促洪承畴纳粮的进度,南方的米商还算合作,洪承畴征调粮食的工作进展的也算顺利,可惜南方多雨,有些地方的路都已经被淹了,根本无法行驶,该走水路的话,只怕耽搁的时间会更久。

    而如今这个时候,多耽误一个时辰,都可能丢有几十条人命,甚至更多,而天道就是如此,江南的雨水都快成灾了,江北却滴水不落。

    孔武也将史可法的担忧如实的告诉了沐临风,让沐临风近期内别去苏北,毕竟那里现在很乱,沐临风去了很有可能会让李自成刺杀的目标。

    沐临风认为史可法说的很有道理,倒不是自己怕死,而是怕一旦自己去了那里有了什么损伤后,给那边的救灾造成困扰。

    沐临风让人给苏北四郡的王之桢等人送了一封密函,除了让他们继续本分自己的工作之外,最后还称赞了几人几句,表示他们的工作态度自己很是欣慰。

    在等第一批江南粮食的同时,沐临风想到了郑芝豹、陈晖与杨耿,这三人从福建押回南京也有一段日子了,一直关押在皇宫的天牢中,二沐临风也一直对三人不闻不问。

    沐临风其实也不是先想起了这三人,而是先想到了自己的妻子郑怜香,如今郑怜香已经与郑氏一族潜逃台湾了,不知道如今过的怎么样,这才想到了杨耿等人。

    沐临风知道也是时候去看看这三人了,立刻让孔武开道,直接去了皇宫的天牢。

    皇宫的天牢是沐临风第二次来,上一次的情形沐临风至今仍历历在目,天牢的样子一点没有变,那种腐臭的味道依旧。

    看守带着沐临风一直进了天牢的最里面,这才出现了一道铁门,看守将铁门打开之后,沐临风才看到,铁门之内,有三个人被铁链拴在木柱上。

    三人听到铁门打开的声音,纷纷抬头张望,沐临风这才看清三人正是杨耿、陈晖以及郑芝豹,三人见是沐临风,立刻满眼怒火的瞪着沐临风。

    第四篇 烟雨江南,南北分明 573章 北方大旱,暗藏杀机六

    看守这时给沐临风搬了一张凳子,沐临风坐下之后,这才看着三人,见三人瞪着自己,不怒反笑道:“三位,好久不见了,气色不错嘛!”

    陈晖与杨耿看了沐临风一眼后,皆低下头,却听郑芝豹冷哼一声,这才道:“你将爷爷关在这里算是什么意思,要杀要剐痛快点!”

    沐临风笑道:“我和怜香是新婚夫妻,你若是我爷爷,岂不也是怜香的爷爷了么?”

    郑芝龙闻言脸色一变,还未说话,却听一旁的杨耿这时道:“你不会是来劝降我等的吧?”

    沐临风冷笑一声,随即摇头道:“杨先生误会了,本王深知三位与郑芝龙的关系,是绝对不会投降的,本王从来没有如此奢望过!”

    陈晖呸了一声后,冷声道:“既然你知道我等的心意,你就应该知道,你只有杀了我等……”

    沐临风这时站起身来,没有理会三人,随即对一旁的看守道:“等本王走后,将三人换一间干净点的囚室,三顿伙食要按时,除了不能让他们离开囚室和与外面有联系之外,任何要求都可以满足他们!”

    沐临风说着回头看了三人一眼,随即一句话也没说,转身便离开了囚室,郑芝豹与陈晖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骂着沐临风,当中还夹杂着杨耿的叹息之声。

    沐临风离开了天牢后,本来是想去见见朱媺娖的,但是一想到朱媺娖心里想着的是周士显,恐怕根本没有自己的地位,心中就是一阵恼火与嫉妒,连忙出了皇宫。

    出了皇宫的沐临风漫无目的的在大街上逛着,不自觉间就走到了媚香楼前,随即让身后的亲随兵在门口等着,自己则走了进去。

    这时一道身影出现在沐临风的面前,正是李芳怡,此时的李芳怡正穿着一件紫色的外衣,甚是美艳,正在大厅中坐着打盹,而此时还是白天,媚香楼根本没有什么客人。

    沐临风走到李芳怡身旁坐下后,看着李芳怡,龟公认识沐临风立刻上前要给沐临风请安,沐临风立刻示意龟公不要说话。

    良久之后,李芳怡才醒来,见自己的身侧坐着一个人,吓了一跳,连忙站起身来,见是沐临风后,这才拍了拍胸口,定了定神,道:“原来是沐王爷啊,真是稀客啊!”

    沐临风闻言笑道:“芳怡此言差矣,要知道这间媚香楼,可是我给买下的,我应该是这间青楼的主人才是,怎么会是客人呢?”

    李芳怡闻言一鄂,随即坐下道:“是,是,是,那么老板这次来,是检查的呢,还是算账的呢?”

    沐临风这时一把抓住李芳怡的手,笑道:“我来这里,还能做什么?芳怡难道不知道么?”

    李芳怡连忙缩回手,道:“这大白天的,小心别人看到!”

    岂知沐临风坐的更近了,伸手搂着李芳怡的肩膀,低声道:“要说小别胜新婚,芳怡,你想我没?”

    李芳怡连忙站起身来,道:“想你又有何用,现在你已经贵为王爷了,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又岂会将我这种女子放在心上!”

    沐临风闻言哈哈一笑,随即站起身来,走到李芳怡身侧,道:“若是心里没有芳怡你,又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说着竟一把抱起了李芳怡。

    李芳怡大惊失色,连忙让沐临风让自己下来,沐临风哪里会听她的,立刻抱着她向二楼走去,但是又不知道那间房间没有人。

    李芳怡这时在沐临风的怀中,见沐临风急色的样子,扑哧一笑,随即道:“最里间!”

    沐临风闻言立刻会心一笑,看着怀中的李芳怡,笑道:“还是芳怡知道我的心思,看来你我真是想到一起去了!”说着连忙抱着李芳怡走到最里的一间房门前,一脚踢开房门。

    进了房间后,沐临风立刻吻住了怀中的李芳怡,李芳怡已经将玉手缠绕在沐临风的脖颈后,与沐临风尽情地缠绵在一起。

    沐临风与李芳怡痛吻了良久之后,这才松口,随即放下李芳怡,走到房门前将房门关上之后,立刻就脱尽了身上的衣服。

    李芳怡也是久未人道,思念沐临风甚紧,如今在自己心爱的男人l地站在自己身前,脸上微微一红,随即扑了过去,一口吻住了沐临风。

    沐临风一边吻着李芳怡,一边帮李芳怡脱着衣物,待李芳怡赤身l体之后,这才一把抱起李芳怡走向床边,随即坐下,让李芳怡坐在自己的腿上。

    沐临风没有料到李芳怡这次比自己还主动,从自己的嘴上一直往下吻,不时还伸出舌头,在沐临风黝黑的皮肤上舔着,一直到了下身时,见到沐临风雄根早已经犹如擎天之柱,心中一凛,这才停止了动作。

    岂知沐临风这时却按着李芳怡的头,低声道:“试一下!”

    李芳怡自然明白沐临风的意思,他是想让自己给他吹箫,李芳怡毕竟是在红尘场里打滚了这么多年的,对于这些并不时太排斥,每天都是听着姑娘们向自己抱怨,说客人又如何如何强制让她们给客人吹箫了……

    虽然李芳怡对于此道还是第一次,但是却也是不排斥,抬头看了一眼沐临风,只见沐临风正闭着双眼,等着享受呢。

    毕竟李芳怡也与沐临风好久没有交h了,如此自己的爱郎有此要求,即便自己不谙此道,也仍是低下了头,一口将沐临风的雄根含在口中。

    李芳怡毕竟是第一次如此,一口含下之后,才发现原来沐临风的雄根是如此的巨硕,根本不是她那种樱桃小口所能含下的,连忙又吐出出来,咳嗽了几声。

    沐临风见状哈哈一笑,连忙搂住李芳怡一阵狂吻之后,这才低声道:“这是要慢慢舔的,你再试试!”

    沐临风说着便躺倒在床上,李芳怡趴在沐临风的胯下,这时用手握住了沐临风的雄根,立刻感觉到一阵炙热,沐临风的雄根霎时仿佛又粗壮了一圈,吓得李芳怡目瞪口呆。

    沐临风见李芳怡在自己胯下久久没有动作,这才睁眼看了李芳怡一眼,知道李芳怡还是不懂如何c作,这才拉着李芳怡趴在自己的身上,笑道:“既然不会就算了,不用勉强,以后再慢慢来……”说着一口吻住了李芳怡。

    李芳怡知道自己的爱郎心疼自己,心中更是感激,连忙握住了沐临风的雄根,对着自己的s处,然后慢慢坐下,将自己完全交给了沐临风……

    第四篇 烟雨江南,南北分明 574章 北方大旱,暗藏杀机七

    沐临风与李芳怡也是久未交h,一直到了日落西山,交战了七八个回合之后,李芳怡感觉沐临风是越战越勇,自己已经招架不住了,不断地向沐临风求饶。

    沐临风正在兴头上,哪里肯放过李芳怡,又战了一个回合之后,李芳怡连连道:“沐郎,奴家真的不行了,要不奴家去找几个丫头来伺候你?”

    沐临风闻言这才放过李芳怡,随即冷哼一声道:“你将我当成什么人了,发情的公猪么?”

    李芳怡依偎在沐临风的怀中,连忙道:“奴家当然不是这个意思……”

    沐临风这时趴到李芳怡的身上,正色地对李芳怡道:“我找你,是因为我心里有你,我只会和你……”

    李芳怡闻言心中一阵感动,立刻主动地吻住了沐临风,与沐临风进入第十次交h,虽然李芳怡很想自己能尽量满足沐临风,但是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次交h之后,已经感觉浑身乏力,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沐临风搂着李芳怡温柔的吻了吻李芳怡之后,这才道:“芳怡,我知道为难你了……你好好休息吧!”

    正在这时房外的龟公叫道:“妈妈,开始上客了……”他自然知道沐临风与李芳怡在房间是做什么,说完之后便离开了。

    沐临风在床上躺了一会之后,这才从床上坐起,李芳怡连忙道:“沐郎,你今夜不在这里过夜么?”

    沐临风一边穿着衣服,一边道:“没听到么,一会上客了,我就不在这里打搅你做生意了……”

    李芳怡这时坐起身来,趴到沐临风的背后,在沐临风的脖颈处深深地一吻后,道:“沐郎,你不会是在生气吧?”

    沐临风闻言一鄂,随即转过身来,搂住李芳怡,笑道:“我怎么会生气呢?傻丫头,我知道你已经尽力了,而我也相当的满意,只是最近北方的灾民越来越多,我不能在此过夜,怕万一有什么突变情况……”

    李芳怡知道沐临风不是为了自己没能让他得到最大的快乐才离开,这才放心了,交代了沐临风几句保重身子之后,才目送着沐临风离开,而自己想要下床之时,却发现自己的两腿已经累的无法动弹了,不过想起方才与沐临风共赴巫山的情形,脸上不免又是一红……

    沐临风出了房间,本想见见李香君与柳如是,不过如今媚香楼已经开始上客,只怕想见李香君与柳如是也不是那么容易,而且此二女已经在南京,日后有的是机会。

    沐临风离开了媚香楼后,立刻回到了王府之中,刚进后院就见陈圆圆与卞玉京正在院子中赏月,立刻上前搂着两人进了房间……

    两日后,洪承畴筹集的粮草终于运到了南京,沐临风立刻让人送去苏北,仍是由孔武亲自押送过去。

    孔武将粮草押送到扬州之后,王之桢等人立刻按照沐临风的吩咐,开始在城外煮粥,离城近的地方只煮三分之一缸,远一点的地方煮半缸,最远的地方则是开始煮满缸。

    扬州城内的灾民知道城外在煮粥派发,立刻潮水一般的向北城外涌去,城附近的粥厂很快就被灾民吃光了,立刻告诉灾民在前方不远处还有粥,灾民继续向城北而去,一直到了离扬州三十里处,才出现了大量的粥厂,在面也渐渐开始在这边囤积。

    而王之桢等人也早就按照沐临风的吩咐,在这里给灾民们搭建了多处的集体草棚,供百姓们休息。

    扬州城中的灾民一走,剩下不肯走的,吴三桂立刻让士兵将其等全部抓获,排除了一些是饿得实在没有办法走的,立刻让士兵送去城北的灾民集中营。

    再剩下的就不用多说了,自然就是李自成派来生事的人,如此一抓竟然抓获了数千人,严刑拷打之下,尽数招人。

    灾民走后的扬州,百姓们也敢出门了,商铺也逐渐挨个开业,逐渐又开始回复以往的繁荣。

    扬州按照沐临风的办法,得到了根本的解决方案,其他的三郡在得到粮食之后,立刻按照扬州的办法继续实行,很快三郡由李自成派来的j细、刺客……都尽数被捕获,而灾民们也得到了暂时的保障。

    但是得到了苏北四郡有粥厂的消息很快在北方传开了,四处各地的灾民都开始向四郡涌来,毕竟受灾的地方不止只有山东和山西,还有河南、山西、甘肃等地,虽然那些地方的旱情比之山东山西要轻缓了许多,但是犹如李自成今年来征战连年,也没有多少存粮。

    江南的粮食仍是源源不断地向苏北四郡运去,但是运送的总是没有灾民们吃的快。

    沐临风开始意识到,光靠救济,从根本上无法解决问题,而且沐临风最担心的还不是灾民越来越的问题。

    北方的百姓没有吃的,那就说明李自成的军队存粮也不会很多,如此长时间下去,李自成必然会打苏北四郡的主意。

    虽然沐临风派了大批的人马过去,但是沐临风知道,一个人饿起来是什么事都能赶出来的,更何况是整个江北的人都饿,那么后果是不堪想象的,不是自己拥有先进的火器就能阻挡得了的。

    沐临风虽然也做好了失去江北四郡的打算,但是他知道一旦李自成的军队缺粮,他要的就不是城池土地,而是粮食,等吃空了苏北四郡,必然会南下。

    沐临风决定必须在这件事还没有发生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随即立刻命令所有沿江城市的船只一律只可以停在南岸,不允许一只船只停在北岸,违令者斩。

    但是沐临风的船厂可是在淮安的,一旦船厂被李自成占领,那么渡江是必然的,沐临风并不怕李自成的军队,而是怕一旦苏北四郡失守,那些灾民就只能听从李自成的蛊惑,甘愿给李自成充当炮灰了。

    沐临风这时候意识到,该是挥军北上,彻底解决李自成的时候了。

    在此同时福建送来急报,说荷兰人不断触动海军,s扰福建海边城池,而且福州的大批洋商已经开始撤离福州,大多数是直接开船回国,少数洋商开始北上。

    沐临风受到这条消息之后,心中一震,不论洋商还是华商都是商人,商人看的就是利益,既然大批的洋商撤离,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福建将要有大的战争了。

    沐临风不禁开始头疼,北方的李自成还没解决,南边很有可能也要出事,恐怕不止荷兰人,加上那个上次听张坚说的越南已经被洋人殖民了,看来洋人方面将会有大动作。

    第四篇 烟雨江南,南北分明 575章 北方大旱,暗藏杀机八

    沐临风想到南北两边的事情,着实头疼,而如今洪承畴在南方征调粮草,史可法与王之桢在苏北四郡赈济救灾,向找个人商议一下都困难。

    如果将此事放在朝议上来谈的话,那些百官没有一个是有主见的,到最后还是要看他沐临风乾坤独断,一人定夺。

    沐临风从这两件事中突然发现,原来自己到用人之时,竟然仍要倚重王之桢、洪承畴与史可法那些老臣,除了这三人之外,竟然再也无人可用,心中开始意识到,该是大力发展新的得力干吏才成。

    在此之前,沐临风新成立的农务署、廉政司与财务署的官吏都已经启用了新人陈子龙、侯方域、、冒辟疆、黄宗羲、顾炎武等人,本来他们也算是朝廷中的新鲜血y,可谓是天下的明日之星,不过可惜这些人都是专才,各有奇才,却始终没有一个治国奇才,精通权衡之人出现。

    沐临风从前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一直认为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人达近千年见识的自己,遇到什么事都可以一力承担,力挽狂澜,定能扭转乾坤。

    岂知这一次南北同时来事,才发现自己分身乏术,力所不及,如果但从一方面入手,沐临风相信自己可以雷霆之势,铁腕手段,直接给一方以痛击。

    但是这一次不同,北方灾年,南方若是大雨再如此下下去的话,只怕也要有水患,加上北方的李自成,南方的洋蛮子,哪一方面都需要用钱,用粮草,而如今的粮草大部分都用在了征集灾民上了。

    一旦发生战事,军粮如何解决,如今即便无战事,江北的灾民的生计问题,也是需要大量的粮草,一切都是粮食。

    孔武这几日出入沐府,见沐临风总是眉头紧锁,也知道沐临风定是为国事c劳,本来向将自己调查的一些事情向沐临风回报,但是见沐临风如此,也不变说出,让沐临风徒增烦恼了。

    几日来,沐临风一直在思索应对李自成与南方局势的良策,但是百思不得其解,若是只对付一方的话,沐临风还能知道如何应付,但是两边若是同时来的话,只怕即便自己有了良策,江南国库空虚,也不是办法。

    沐临风这日突然想到,如果北方都是大灾之年,那么河北也应该受到了波及,若是此刻与满人联合起来,先将李自成灭好,还是联合李自成先将满洲赶出关外好呢。

    而对付洋人,看来近期只能暂时与之较好,不能随意轻易拉破脸皮,荷兰人那边但也不能屈服,若是赶来犯中土,必然反击。

    就在沐临风一筹莫展的时候,府邸里来了一个吴府的下来,说吴行有要事,让沐临风去一趟吴府。

    沐临风闻言第一个想到了就是莫非吴行的蒸汽机有了什么进展不成,连忙带了几个亲随,就立刻奔着吴府而去。

    到了吴府,下人领着沐临风进了府邸,刚进门沐临风就见到了吴府院子里的那架机器怪兽,吴行此刻正在一旁看着机器上的某个零件,聚精会神。

    沐临风这时再看那蒸汽机似乎变了个模样,虽然沐临风对蒸汽机的构造不是很明了,但是也清楚蒸汽机绝对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而吴府院子里的这台机器,已经比之前要浓缩了一些,而且有一直钢管朝空而立,两边有轮子,这架势似乎更像是一顶大炮。

    沐临风见状也不禁呆立当场,自己让吴行研究蒸汽机,不想吴行却研究出一台“大炮”来,不禁连连咋舌。

    沐临风见那“大炮”的后座开始冒出腾腾蒸汽,吴行在一旁立刻道:“赶紧减压……”

    这时一旁的一个下工,连忙打开后座上的一个活塞,顿时蒸汽扑哧一声冒出,整个“大炮”都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