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我要做门阀 > 第三百二十七节 诗经的正确解读方式(2)

第三百二十七节 诗经的正确解读方式(2)

    解延年望着眼前的这个头戴貂蝉冠的年轻人,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自入关中,他就听说了对方的别号张蚩尤!

    传言之中,这是一个睚眦必报,反击极为迅速的年轻新贵!

    据说得罪过他的人,每一个都不得好死!

    传说中,连宫廷里的婕妤,也有一位栽在他手里,当今天子的帝姬,也曾被他狠狠打脸!

    解延年贸然得罪并吸引一位这样的年轻权贵的仇视是否值得?

    但很快他就将心中的恐惧,丢到了一边。

    “正因为此人睚眦必报,吾才必须阻止今日之事……”他在心里对自己说。

    这个人毛诗学派已经得罪了。

    以他的性格,也必定会报复和打压毛诗学派。

    若让他顺利成为公羊学派的大儒,拥有影响公羊学派的权力,解延年敢保证,他必定会找个借口来攻仵毛诗!

    这样想着,他就毫无畏惧的上前,拜道:“不敢当侍中赞,鄙人正是解延年,蒙家师贯公不弃,收为弟子,以授之正义!”

    张越听着,却是呵呵一笑:“诗之正义?呵呵!”

    和一样,作为儒家经典,在汉季也同样不可避免的陷入了自相残杀的内讧之中。

    特别是董仲舒上书当今,提出大一统气的说,要是孔子如今复活,恐怕会发现,他留下的每一个字都被徒子徒孙们翻来覆去的研究。

    甚至连错别字,漏字,都成为了无数人争相研究和讨论的重点。

    为什么呢?无数的疑问,不绝于耳。

    在西方,人类一思考,雅威就笑了。

    而在中国,儒生一思考,孔子就哭了。

    因为,又有人在想办法曲解和扭曲他的意思了。

    此刻,整个世界都是一片寂静。

    人人都皱着眉头,思考着张越的问题。

    孔子为何要将作为诗经首篇?这其中究竟隐藏着何等高深莫名的道理?

    只是想想,人人都血脉偾张,难以自抑。

    甚至有人觉得,若能破解这个问题,得到合理解释,那么大家距离孔子的道路就又近了一些了。

    张越却是静静等待了片刻,然后微微理了理衣襟,道:“七八年前,先亡兄讳安,念小子顽劣,欲延请名师教之,乃不惜变卖土地,携小子东行河间,以觅名师……”

    说道这里,原主的记忆就不可避免的浮上心头。

    那些在河间的日日夜夜,亡兄的委屈和泪水,仿佛就在昨日,就在刚刚,清晰无比,让他感同身受,眼眶也忍不住发红、湿润。

    “时至晚春,小子至今记得,当时淫雨霏霏,河间无日不雨,长兄携我住于君子馆外十里之村舍,朝听颂诗,暮闻颂义……”

    所有人都只是静静的听着,汉人尤讲节义。

    特别是兄弟之情,兄友弟恭的故事总能博得人们好感,更别提张越如今也算功成名就了。

    这样一个大人物,讲述亡兄的故事,谁敢打扰?

    “当时,盘缠将尽,长兄点不起油灯,每日只能早早睡下不能读书……”说到这里,张越的眼角就流下了泪水,不过这是演的。

    其时,当初还没有那么惨呢!

    还不至于点不起油灯。

    但不讲惨一点,如何衬托自己?

    “吾当时虽然年幼,但也不忍长兄每日为吾这顽劣小子入学之事苦恼,正好当时,有一富商也携子往河间求为门徒,其家富,每夜能燃大烛,而小子所居之室恰好有一个破壁,于是……小子便每夜趁长兄入睡后,捧书简于破壁前,以盗邻室之光而读……”

    说到这里,张越就在心里向匡衡先生说了一声对不起,不好意思,将您的典故抄了过来。

    但众人听着,却都是感同身受,甚至有些人还流下了眼泪。

    没办法,对于文人来说,这种穷人家的孩子,发愤图强,通过种种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从来都是让人感动的。

    而张越所说的这个故事,更是无比励志!

    古代有苏秦头悬梁,锥刺股,身挂六国相印,名垂青史

    今有张子重凿壁偷光!

    这简直是本年度最佳心灵鸡汤,甚至可以入选汉家有史以来前十的心灵鸡汤!

    就连解延年听着都是莫名感动,羞愧的低下了头。

    因为他知道,这个侍中官所说的故事的反派,就是他和他的师门。

    虽然,这个事情他可以保证,他的老师甚至君子馆里的主事者,一个都不知道。

    因为,每年去君子馆求学的人,数以千计。

    除非求学者,才学惊艳绝伦,不然,十之都是被婉拒。

    只是……

    这个故事与诗经将列为篇首有一毛钱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