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调教初唐 > 第 230 部分

第 230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大胖小子!”晋阳公主用十分肯定的语气冲我言道。

    “真的假的?”我吃了一惊,难道这小丫头是x光眼?晋阳公主得意地扬了扬下巴:“是小三告诉我的,说是怀孕的时候走路习惯先迈左腿的生儿子;先迈右腿的生女儿。明达看见好几回姐姐,瞅她都迈的是左腿。”

    听了这话,边上的李治咳个不停,而我,老半天才从脸上挤出一个笑容,老三男生女法儿,当时娘亲还真碰巧生了个女娃儿,老三更是姓以为真,没想到,这家伙竟然拿这玩意拿宝贝来四处宣扬,边上的李治整天跟在我p股后边转悠,自然清楚内情得很,可眼下晋阳公主来上这么一句,这位太子爷能憋住笑容就算得是不错的了。

    “九哥、姐夫,你们的表情怎么怪怪的?”晋阳公主很是好奇地眨着漂亮的大眼睛瞅瞅我再瞅瞅李治,我们赶紧摆脑袋,就在这时候,就听到了一阵唿哨声,远处一个鬼鬼樂樂的身影在边上的林子里忽隐忽现,顿时把晋阳公主的注意力给吸引了过去,晋阳公主只看了一眼,一对星月般亮清亮的眸子弯得像是弦月一般的可爱。

    第995章 眉目传情

    用说了,肯定是老三这个没心没肺的小痞子,除了他人能让这位晋阳公主这副表情,唉,我冷哼了一声头也不回地喝道:“老三,鬼鬼樂樂的躲在那儿想装神弄鬼不成?还不滚出来给太子殿下和公主殿下见礼?!”

    老三战战兢兢地从草丛里边钻了出来,一脸的哭丧:“房正见过太子殿下,见过公主殿下。”

    “不许唤我公主,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晋阳公主上前两步,很是气鼓鼓地道,那模样,跟当初李漱跟我说话时一个表情,老三尴尬得紧,一个劲在那挠头,一面拿眼瞅我。我无奈地摇了摇头挥了挥手跟赶苍蝇似的:“爱干啥干啥去,别在我跟前丢人现眼的。”

    老三得了我这话,傻愣愣地笑着应了声,冲晋阳公主挤挤眼,这小子撒腿就窜了出去,“臭小子,也不知道等我!”晋阳公主忍不住低骂了句,我跟李治保持石化的状态,晋阳公主回过了头来冲我们嫣然一笑:“九哥姐夫,我去找小三玩儿去了。一会儿再见……”也匆匆地跟我们道了别,冲老三消失的方向跑去,小蛮靴的底子敲得青石路发着密集的脆响,没多远,就听到了晋阳公主换老三的声音传了过来。

    回过了头来,李治正摇头呢。“唉,看样子,这妞子还真是……”李治话只说了半截,后半截不说我也知道是啥意思,咱也不问。反正如今也还没到谈这事的时候,最主要就是老三这小p孩子还未成年。

    跟在我身边,李治还向我提起了晋阳公主地事情,嗯,公主还有一个来月就要加礼了。从去年到今年,李叔叔的耳根子就没清静过,没办法,最主要还就是关于晋阳公主的婚事的问题。满朝的达官勋贵前来求亲的人可谓是数不胜数。就连一些门阀世家也颇有意动。为啥?还不就是因为李明达这位晋阳公主是李叔叔手里边最宝贵的明珠。

    -------…

    且不说朝堂上,大唐相当一部份官吏士绅都知道这位晋阳公主的名声,当然,大多都是京城地官场传出去地,因为这位公主不仅仅性情温婉内敛,还娴淑动人,当然。这只不过是其他人看到地晋阳公主的另一面罢了,至于晋阳公主跟老三干的坏事咱就不一一表述了,免得破坏这位公主在大唐帝国百姓和官吏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不过这丫头会察颜观色得紧,简直就是李叔叔的消防员,李叔叔一冒火,这丫头一出现,哼叽两声,撒下娇。李叔叔脑门子上澎湃的火山口就跟没了燃料似的突突突几下就只剩下青烟了。莫说是满朝文武。就算是宫里地嫔妃、皇子等人,几乎没人不受过这位小公主的照应,而且。总是能营救成功,嗯,成功率可谓是百分之百。众所周知,唐朝大多数公主都是以地名为封号的,而“晋阳”正是李家起兵的地方,是李家的根本,所以李叔叔给李明达册了“晋阳”的公主封号,单从这一点也可看出李叔叔对这个闺女的疼爱程度。

    而且有时候李叔叔跟朝臣议事的时候,也对这位闺女从不避嫌,也让大臣们明白了他是何等地宠爱这个闺女。现在这位名声在外,在宫中和百姓之中声望颇佳地公主快要成年了,长安城里边的达官勋贵们,还有好些个勋贵子弟,哪个不是哭着喊着地向李叔叔求亲,希望能娶得这位李叔叔的爱女。

    被李叔叔一律婉拒,说晋阳公主年纪还小,他还希望闺女能在身边多陪上几年,等她再大一些再谈这个问题也不迟,最令我高兴地就是上个月,长孙y人也向李叔叔提亲,希望晋阳公主能嫁给他的第二个儿子,嗯,李叔叔以晋阳公主与长孙y人的二儿子八字不合为由给拒绝了,公主反对,声言不嫁,在这位捧在手心里还生怕摔着的爱女跟前,李叔叔自然不是对手,只能败退,所以才瞎扯了这么一句理由来拒绝。

    李叔叔到了我家,跟几位老人一块儿聊天,没等多久,稳婆就出来了,端着一盆淡淡的血水出来的,嗯,虽然已经见多了这场面,但是我心里边还忍不住哆嗦了下。“恭喜大人,公主生了。”听到了稳婆这话,我顿时窜上了前追问道:“母子平安?”

    平安,都平安。”稳婆笑眯眯地答道,那边,李叔上一丢,大步也赶了过来,张嘴就是一句:“是男娃还是女娃?”

    “男娃,大胖小子。”得到了这个回答之后,李叔叔得得眉毛都笑的快眯进了眼缝:“好!好闺女,哈哈哈,老夫又多了个外孙了。”看得出来,李叔叔是个重男轻女的人物,不过让我奇怪的是,他对自家闺女的亲情却又比对儿子好上百倍,这实在是太让人奇怪了,咋回事呢?

    二位道长的恭喜声中,李叔叔一个劲头的乐,还冲我爹不停地自吹自擂,转念一想,嗯,总算也有了些头绪。李叔叔是太疼爱自己的闺女了,生怕其他人家的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万一自家闺女生了女儿,不招婆家待见,那后果就有些那个了。想通了这一碴,我也不由得为李叔叔这位人父而有些感慨,谁说帝王本是无情物?若真那样,李叔叔算啥?

    李漱第一胎是个男娃,第二胎又跳出来一个男娃,八斤二两,在这个年代,确实算得上是个大胖小子了。老爷子跟李叔叔两个老汉乐呵呵地你抱一下,我搂一把,仿佛这刚生出来的小东西是个了不得的小宝贝一般,倒是我娘亲喜欢得都不知道该咋办才好了,连连唤人快些端炖的参汤来给咱媳妇补补身子。

    孙道长理着长须给李漱把了脉,认为李漱产后除了略微有些力乏和虚弱之外,没有其他任何后遗症,身体很好。而袁道长正在那儿对着我那八斤二两的儿子捏八字,然后说这娃儿一脸福像,日后必然是宝贵人,而且天庭饱满、双目聪慧,日后若是能努力学习,必然会是个出将出相的人物。嗯,全是p话!刚刚生出来的娃子脸皱的跟小老头似的,也不知道这位袁神g从哪能瞅得出这孩子天庭饱满双目聪慧来着。

    本公子都快成大唐第一富豪了,这小子的娘亲又是大唐公主殿下,这小子难道还会穷得去讨饭不成?这话虽然不入我的耳朵,不过把李叔叔和我爹给哄的都快抱着这哭声嚎亮的娃儿跳踢踏舞了。

    -------…

    说来也怪,也不知道是袁天罡是不是故意咱房家的马p,反正我那几个娃儿,这位袁神g指着这个是宰相,那个是将军,这个日后必然会是名人,总成言之,房府第三代没有一个不成器的,包括老三和我那二妹,袁神g都认为他们也大有出头的份。

    老爷子信这个,我可不信,不过,我倒也觉得这装神弄鬼的老牛鼻子说的也有些道理,或许是长期观察了咱房府的教育模式,认为本公子这位大教育家的娃儿在我这位大唐功勋教育家的调教之下,肯定都会成为一代英材。

    本公子啥也没做,既不去跟两个老头子抢娃儿抱,也不像我娘一般手足无措,而是等孙道长让开了地盘之后,赶紧坐到了床沿,紧紧地握着李漱的手儿,看着她那被汗水打湿的额头,还有那张略显得苍白的小脸上溢满了骄傲,看着她,李漱也同样看着我,都没有说话,但是有一股子说不出的感动和欢喜在我们的指掌间传递着,交融在了一起。

    什么辛苦你了,受累了这些子安慰话我一句都说不出口,只是默默地看着她,总觉得这些都不足以表达我此刻内心那复杂得过份的情感,李漱想必也理解我,也同样以甜美的微笑来回应我,直至传来了参汤的香味儿,我亲自一勺一勺地喂进了李漱的嘴里边。

    “别喂了,妾身真喝不下了。”一直喂到第三碗,打了两个饱呃的李漱实在没办法再跟我这么眉目传情下去了。我这才遗憾地放下了碗,冲李漱温言道:“你真不吃了?多吃一些,身子才能早些养好。”

    第996章 不愧是算命起家的神g

    这有啥?我说好闺女……”边上凑过来一张老脸:“君的话,多吃一些好,身子才能早些恢复,知道吗?”的慈祥,李漱很不高兴地撅起了嘴:“爹,女儿撑不下了,都让他灌了一肚子的汤水了,都快满到这儿了。”李漱夸张地拿手指了指自己的喉咙。

    李漱依旧很执着地拒绝了,看样子真是饱了,这个时候,娘亲把小孙儿抱在了怀里边,见我们一群大男人在产房里边叽叽歪歪了老半天还没出去的意思,忍不住伸腿踢了我一下。我只好又嘱咐了李漱一番,这才请陛下移驾出去,免得干挠到稳婆她们完成后面的收尾工作。

    李叔叔决定提前吃酒宴,或许是方才在外边就抿了几口酒尚未过瘾头,四个老头蹲一块,本公子和李治两个晚辈作陪,担当起了侍候人的角色。或许是高兴过了头,李叔叔和老爷子打着酒呃开始讨论起孩子的名字来。

    李叔叔的摇头晃脑地接过了我恭敬地递上来的《说文解字》翻找起来,边上,老爷子有些悻悻然地灌着酒。李叔叔很厚脸皮地把起名的事儿抢在了手里边,老爷子争不过,没办法,谁让李叔叔是皇帝陛下,只得由他,不过,老爷子在选择哪个字上也有很大的发言权。

    李叔叔拿了两个字来让大伙讨论比较,一个是“慧”字;另一个则是“安”字。一个是代表聪明伶俐,而另一个却代表着好和不争。稳中取胜。

    包括二位神g道长也加入了讨论,孙神邈甚至忽悠出一句:“《贾子道术》有云:‘亟见窕察谓之慧’;《周书。谥法》有云:‘柔质受谏曰慧。’贫道以为,慧比安略胜一筹。”老爷子拿着那张写上了“慧”字的纸张,一脸地欣喜,看得出来,老爷子认为这个“慧”字最是适应咱房府的子孙。

    -------…

    老爷子喜欢的东西,我同样也喜欢,废话。我不站我家老爷子这一边难道还站李叔叔这老流氓这一边不成?可李叔叔还在犹豫。瞅他的样子。他似乎更中意“安”字,怎么办?在起名字方面,我没有发言权的,自然不能抢着说话,怎么办?

    我的目光最终落到了袁神g的脸上,只有靠这位算命出身的老神g了,我借着饮茶地动作。凑到袁神g地边上:“道长,慧!”我说得很轻,除了袁神g之外,再没人能听到。

    袁天罡哪里还不明白我地意思,这位老神g跟我相交多年,而且,咱们俩的关系也铁,这家伙又是最擅长于察颜观色的人。见我家老爷子的表情。还有李叔叔的样子,再加上我这句很明显的提点,这位神g立即了解了目前的局势。

    果然。袁天罡给了我一个心领神会地眼神之后,开始了一场令我感到震惊外加崇拜的忽悠表演。

    “道友之见,与贫道不谋而合,安泰,百姓安居乐业,以安字为用,不过是行那锦上添花之举罢了,而以慧而用之,却又别有一番妙处。贫道一生测字无数,依贫道之见,这个“慧”字……”份,在这一方面的能力要远远比我家老爷子和李叔叔强上百倍,只这一句话,就把这我们这些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都想看看这位能胡扯出啥子花样来。

    李叔叔原本正捧着那张写了“安”字的纸张正欲开口,听了袁神g来上这么一句话,也不由得兴趣大增起来,放下了手里的纸张,抿了一口酒之后笑道:“哦,道长既然如此说,朕倒也想好好听一听,道长对这个“慧”字之解。”

    袁神g一本正经,很严肃的表情,提起了笔,又在一张干将地白纸上写下了一个飘逸地“慧”字。“陛下请看,这慧字上面的两个‘丰’字,自然是取意于丰收之意,丰收者,天下及黎民也,所以,它们又分别代表国事和天下事,而中间的‘’字寓意家事。从字面上看,家事、国事、天下事都放在心上,称之为‘慧’。”

    “好!”我用力地拍起了巴掌大声叫好,先人你个板板地,不愧是测字算命起家的神g,在这一方面忽悠人的本事本公子就算是拍马也追之不及袁神g在大家伙崇拜的眼神中很是得意地谦虚了两句,又接着忽悠道:“……这‘慧’字以心为底,么呢,说明聪明人心系于事,心里要装得下这些事,都放在心里地人,就有了慧地基础。另外,事与事之间是想互关联的,是相辅相成的。放在心上,就是用心去想,去思考,思考各事地规律,思考各事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当这些道理都弄懂了,慧就产生了。有慧之人,进而从容处事,潇洒为人。”

    这下,连李叔叔也没话说了,或者应该说让这位老神g给忽悠晕了才对,老爷子更是一脸沉醉,恨不得把这个“慧”字亲上几下以示喜欢之意。

    最后,咱家的老五终于领取了自己的名字:房慧。在家中陪着李漱呆了两天之后,咱也得公干了,必竟不能因私而忘公,咱好歹也是大唐优秀工作者,年年都能拿全勤奖的人,这时候,也该出山忙忙正事了。

    武研院的火器局里,零号仓库里边堆上了整整一百个油桶,每个能装一百斤左右的火油,现如今,每个油桶都盛得满满当当的,仓库里边那股子浓重的异味让人有些受不了,咱也有些受不了,所以,大伙全戴上了口罩,包括前来搬动的匠人。小心翼翼地将一个油桶推到了两轮车上,推出了零号仓库,推到了距离零号仓库百多米远的试验场地内,这里,业已经摆到了一座全钢构件蒸酒?嗯,现在应该叫蒸馏炼油装置。咱家的酒产量是月月增加,现在,蒸酒早已经不是咱房府的独门生意了,因为以李叔叔为首,李恪、李治、苏定芳、程处亮、李业诩等人的加入。形成了一个股份制的大唐酒业集团。

    原本酒业是咱房家的独资产业,可是到了后来,由于白酒贸易的暴利性,加上北方游牧民族对于白酒的偏爱,使得白酒贸易的量日益增大,要知道,这白酒当时只有咱房家有,那些北方的国际友人们就好这一口,使得白酒换马匹这项贸易已占到了大唐对游牧民族贸易总量的五分之一。

    -------…

    于是乎,朝庭上还开始有人对于房家这门独资企业用上了心思,很多人或明或暗的都开始窥探起来,虽然这项贸易上,是由政府牵头,李叔叔授意,而且我采用的是平价售酒给政府,可即使这样,仍旧有很多人心里边不舒服得紧,有事没事总要在李叔叔的耳根子边哼叽两声。

    这不禁让老爷子,也让我开始头疼起来,不过,就在这时候,李叔叔跳出来了,嗯,当然是以李治当出头鸟来跟咱谈判,能不答应吗?咱赚钱而已,用不着跟别人置气,所以,咱相当痛快地答应了合资的要求。

    似乎在我这位优秀年青到了大唐之后,合资办企业这种模式,似乎已经成为了一股子横扫大唐整个商界的风气。

    由于江南全面推广占城稻的种植,大力地开垦耕作面积,使用江南稻米的产量成倍的增长,产量的增长过度,也同样使得南方的粮价略显下跌,为此,在李叔叔的授意下,还有朝庭方面的一路绿灯[奇+書网qisuu。],咱们皇家酒业集团于去年就开始在江南地区筹建大型蒸酒作坊。

    光是在杨州、苏州、杭州,咱们这个酒业集团就在这三地建造了三个月均产酒达一万七八千斤的作坊,在这个年代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了不得的大企业了,可放到后世,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光是咱们贵州仁怀市茅台镇的年产酒量就能达到八万吨,我后世呆曾经生活过的那个小县城里边,有个小酒厂,也就几十号人,可人家的年产酒量也就是近千吨。

    咱们这儿一个地方性大型酒作坊不过年产酒二十来万斤,换算下来年产量不过五十多吨,可怜得很,不过,在这个年代来讲已经算是了不得的了。至少目前而言,酒这玩意蒸多了也不好,毕竟物以稀为贵,咱们还想多赚个十来年的暴利再说。

    第997章 爱玩火的太子爷

    样,蒸酒的器具也早就不是当年那张两张破铁皮就解所有构件全是大唐武研院提供的,就像这些无缝钢管、蒸馏罩什么的,另外,其中还有几节部份地方采用了玻璃,使得人不需要揭盖就能看得清楚里边的状况。可谓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蒸酒工具。

    边上站着的李治同样也认识蒸酒的器具,不过,路上我已经把炼油和蒸酒属于相同原理的意思向他作了解答,所以这会子他显得相当安静,或许应该说他更希望能看到这东西能在军事上有多大的用途。

    十斤左右裹夹着浓烈刺鼻味道的浓稠油脂被缓缓地倾入了一口特制的蒸锅里,毕竟是试验,谁也说不清后果,所以,量少一些最好,也最安全。十来斤石油倒入了蒸锅之后,蒸锅被一位匠师架到了一口业已装了水,正被烧得热气腾腾的底锅上,因为是特制的,所以水蒸气是没办法和蒸馏出来的轻油一块儿进入管道内。

    钟等人也干脆学我坐到了上风头,很是悠哉地瞅着随着炉火被吹得越来越旺,水蒸气也呲呲作响,顶得锅盖的出气口发出刺耳的尖笛声,这时候,已经有两位匠人,通过远处的摇臂和皮带,连动到蒸锅的搅拌器上,使之能受热更加的均匀,咱可是烧过玻璃的,若是连这招都不会用,那也太蠢了点。

    鼓风机狂吹,三个蜂窝煤组构成的煤炉地发热量豪不逊色于其他煤炉子。或许是由于倾入蒸锅里边地石油的数量太少了,不到一柱香地功夫。正在观察冷凝管情况的一位老匠师吼了一声:“出油了!”

    听了这位地话。本公子从小马扎上窜起来就朝前跑去,目标正是二十多米之外的蒸馏冷凝y体出口。那位匠师似乎还没反应过来,等第一滴y体滴到了沙地上之后才惊觉。赶紧从边上拿来了一个玻璃瓶子,凑到了y体出口。我也冲到了跟前,伸手换开老匠师,我自己来亲自c作。

    -------…

    清亮,略略有些淡黄色地y体由一开始的一滴,两滴。到逐渐地变成了涓涓细流。一股子那种后世进油库去加油时。传出来的那股子熟悉味道开始呈现了出来。我乐的快握不住瓶子了。一个劲地提醒自己要镇定,不以物悲,不以物喜,嗯。不大一会的功夫。这只大约能装满一斤水地小瓶子就满了。很快就换了一只瓶子,李治也赶紧替我打起了下手,只要一瓶快满,他就会递上另一个瓶子。咱们师徒俩地配合相当地默契。

    如法泡制,接了好几瓶之后,出来地量是越来越少。我赶紧招呼他们停手。而这边地都已经装出了好几个瓶子,颜色也是有深有浅,各不相同。边上。早有记录员正在按比例对出油比例和出油的色泽进行记录。

    我心情有些激动了拿起了第一瓶油,让人拿来了一团棉花。拿个子夹住,伸进了瓶子里边搅动了一下。让它饱浸了油渍之后丢到了一个盘子里边,然后点然了一张纸。小心地凑上前去。就在还未点着的时候我还特地开言让大家伙让开一些,然后才把火苗子靠近。

    就听到了嘭的一声,一大团地火苗从盘中腾空而起。把周边凑上前来观看地匠师个官员们给吓了一大跳。李治这位八卦小王爷凑的最近。加上不听本公子的劝戒,差点让火焰把他的眉毛给撩了去。看这位太子爷抽着凉气直摸眉毛:“哎呀,还真够吓人地,孤差点让这玩意给烧着呢。”我差点笑出了声来,冲李治板着脸训了句:“让你闪远点,你还偏偏使足了劲往跟前凑,知道啥叫苦口婆心,知道啥叫良言苦口了吧?”

    “是是是,俊哥儿您都对!”李治悻悻然地回了句嘴,目光又转尔被这惊人的火苗子吸引过来。火焰在众人的眼前狂野地散发着热力,可以从他们地眼里边,看到了一种畏惧,是的,就这么一点儿提炼出来的火油,竟然有如此之大地火力,烤得我们都下意识地向手挪着脚步,想想吧,要是这种油沾在人体上,那还不知道会烧成啥样。

    随后,经进行了多项的试验,用翠绿肥厚地树草沾上了这种油,照样燃烧,然后,我让匠师去接了一盆水来,然后,把这种蒸馏出来的火油倒在了水面上,同样燃烧得相当地剧烈。这下,大家伙的目光都亮闪闪地,乎能与燃烧的火焰相媲美了。

    这种东西,不说其他的,装在一个能容纳一两斤y体玻璃瓶里,抛掷到了远处,玻璃瓶就散碎在远处,让瓶内的油洒得到处都是,然后用火箭引然,经久不熄的火焰,别说是在陆地作战,就算是在海里作战,战舰要是让这东西沾上,不给烧成灰烬才怪。

    “这东西,只要有空气,只有一颗火星,在任何地方都能燃烧得起来,对于我大唐的军事方面很重要,相当的重要。”这是让火焰撩黄了左眉的李治观看完了一系列的应用试验之后作出的总结,他的表情显得很严肃,可那一边黄一边黑的眉毛让我觉得有些滑稽,我干脆就不看他,低着头道:“嗯,你所说的,正是我想的,另外,本官还有一件事物想实验一下……”我从怀里边像变戏法似地掏出了一个扁形的铁盒,手指一拔,铮的一声,铁盒上半部被我弹开,李治原本还在那摆太子爷架子,这会让我手里边的东西给吸引住了。

    “俊哥儿,这是什么玩意?”李治凑到近前,很想伸手过来,我赶紧道:“莫急,先等我把这火油倒进去,准备好了再给你们演示。”

    我熟练地从案桌上拿起了一把梅花起子,把后盖处的螺栓拧开,然后便露出了底部的一个孔d,里面,塞满了棉线和棉花,我观察了一下,拿起了一瓶颜色较淡的火油,小心地通过打开的这个孔d,缓缓地将这种火d倾进去,不大会的功夫,就已经满了,里边的棉花和棉线被完全浸泡在火油里边,我满意地点了点头。

    边上的人都不明白我在干吗?咱也懒得解释,又拿起了螺栓重新拧紧了,抖了几下,确实油料不会从下边溢出之后,我总算是满意地弹开了上盖,手指头猛一用力,上面的糙钢片与固定在下方的燧石便磨擦出了火花,奔向引出来的棉线线头处,一次,两次,咦?难道不行,火花太少了不足以引燃?我不信邪地又拔了两下,伸出来的棉线头处果然燃起了火苗子。

    -------…

    我得意地一盖火帽,火焰消失,再打开火帽,然后用力拔弄,火焰再次出现,伴着火焰的,是强烈到了极点的抽气声,大家伙方才盯着这个小玩意的目光到了现在也已经不一样了起来。

    “我试试!”李治就跟不怕死的救火队员似的扑了过来,一把就夺了过去,边上的人一个二个全红了眼,不过都顾及住了李治的身份,不敢跟这位太子爷争夺。李治就跟后世的六七岁的小孩子似的,怀着对火又喜欢又害怕的那种感情,一会点燃,一会就熄掉,如此反复了十来次,看得我都觉得这娃儿幼稚得可以,好说歹说总算是把这个打火机给收回了囊中。

    李治磨皮擦痒,一脸的幽怨仿佛有人抢夺走了他最心爱的玩物,我在他耳边低声道:“急甚子,到时候为师送你便是,这个不过是样品罢了。”

    “啊?又是样品?”李治一听傻了眼,仿佛又看到了自己兜里边的钱嗖嗖嗖地往我口袋里钻,这傻小子,我白了他一眼懒得理会,开始跟他们总结起来。“……要严格的保密,记住了,除了你们在场的这些人之外,暂时不要再让其他人知道这种东西。明白吗?”

    “诺!”钟及诸位匠师都赶紧应声。“钟大人,让武研院那些边多做一些油桶过来,继续提炼这种火油,想必大家也见到了这种火油的威力了所以,我再向你们重申一遍,防火中第一要务,安全同样是重中之重,切忌这些东西绝对不能靠近明火,另外,提炼出来的这些,再另择一地储存,以免发生意外,要知道这些东西爆炸的威力,怕是连火药都不及。

    第998章 老生长谈

    那严肃到了极点的表情在提醒着他们这件事的严重性相信武研院火器局的管理制度,这里业已经安全生产了好几年来,都没出过一次死亡事故,就是因为他们都明白,生命是第一位的。

    虽然也发生过事故,但由于火器局的所有建筑物采用的全是砖石混泥土结构,包括房顶也都采用的是预制板结构,想烧?您总得找着东西来烧,不光是武研院火器局的工作人员们明白了这个砖石建筑物的好处,同样经常来参观的李叔叔和大唐重臣们也都知道了。

    所以,在新立项建设的建筑物,也开始出现了纯砖石结构的建筑,就像现在还在建设当中的大明宫,嗯,现在还叫永安宫,贞观十九年之前,原本修筑的百分之百的都是全木质结构建筑,而贞观十九年之后,开始出现了砖石混凝土结构为主体的建筑物,而就像含元殿前的龙尾大道左侧的那座鼓楼就是因为不小心引发了大火给烧成了残骸,之后在原地推倒重建的便是完全采用混泥土构架筑成的新式建筑。

    从火器局建立至今,共发生过灾害事故近百起,但是没有一人死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火药时代的生产奇迹。

    ……另外,这种玻璃瓶,本公子也会多订购一些过来,到时候,我再来详细地研制火油的各种用途,就比如我手中的这个,有了这东西,能给我大唐百姓带来多大的便利。另外,如果我大唐将士或者是其他人员出征在外,有了这东西,要远远比身上带着其他地引火器具要方便上百倍,所以这东西,让他们继续加快制作。

    谁让这武研院火器局是让我作主,再加上,这些人跟前我混。咱还没出过一次昏招。让下边的人受苦。我让他们制作这小玩意,他们也很快就明白了我的心思,领命而去。

    很快,李治就从我这里搜刮走了一个翻盖式打火机,花钱不多,不到五百钱,这是公价。因为打火机目前的客房主要是政务工作人员和军队,李治这位太子爷既不属于公职人员,也不属于军方系统,不过,看在他爹是皇帝的面子上,咱卖了一个给他,而且还认认真真地记在了我随身携带在身上的武研院收款收据上。

    -------…

    “俊哥儿,这东西直接送我不就成了。这又不是你家的东西。干嘛还跟小弟较那么久的劲。”李治喜孜孜地在那把玩着打火机,手指头潇洒地一扳,铮地一声。嗯,这种声音很带劲,很有力量感地玩意儿,就该带劲。

    边上地几位王爷也是一脸的羡慕,不过目前这东西还没有推广开来,加上我也没有想到这几位学生王爷也会跟着李治一块窜渭南来打秋风,所以只能让他们在边上干瞪眼了。

    我写完了最后一个数字,把第一张折起来,撕下,交到了李治的手里边,不y不阳地道:“照你这么说来,你是不是觉得只要是别人的东西,咱们都可以谁便拿了?”

    李治听出我的语气不善,干笑了两声:“也不全是,不过,好歹小弟也是太子,拿一两样东西,连一贯都不到,应该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吧?”这语气里,分明就带着一股子傲气。

    我抬起了头,看了李治一眼。无奈地叹息了一声:“小治啊小治,你知道不知道前汉是何以灭亡的吗?”

    李治脑袋瓜子差点儿撞在桌子上,表情显得相当的痛苦,目光是那样地悲切,他身边的几位王爷全都面现惧色,准备缩脚开溜。“都给为师坐下,好好的听着,我不光是说你们的兄长,你们也得打起精神!”我扫了一眼这帮子嘴巴上说是来渭南学习,骨子里分明就是想来蹭吃蹭喝顺便玩乐的王爷学生们一眼沉声道。

    一帮子家伙全都灰溜溜地坐了下来,摆出了一副虔诚的专心听讲的模样。李治也不敢在我跟前撒野,摆出了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

    前汉何以灭亡地故事,我跟他们说了没有十遍怕是也有五遍了,可以算得上是点典地老生长谈。但每一次,我的理由都绝对不会一样,内容核心,包括前汉灭亡的讨论主题也会不一样,总能让我说出新地意义来,当然,我这话一出口,他们就知道,本公子已经决定要开始长篇大论了。

    我看着他,心里边隐隐约约有些失望,都这么大的人了,经过了我年的教育,还带着这么一股子的旧封建帝王思想,这取的。“想必你你也曾经听过我说过的一句话,叫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李治和这些王爷都齐齐点头以示认同,这句话,我不仅仅是嘴巴上说说而已,我同样也在教育着军事学院的学员,书院的学员,希望他们能深切地理解这一句话。

    “你知道你现在的行为,一个小小的,并不妥当的行为代表着什么吗?”我伸出了右手,比划了指甲尖尖大小那么一点儿向李治郑重地道。李治带着些许茫然地摇了摇头。我深吸了一口气:“你可知道,陛下曾经说过,皇帝,代表的是百姓的意志,一言一行皆为楷模,所以陛下每时每刻都要三省自身,甚至还曾言:‘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而且,陛下从来都是严格区分国库和皇家的内库的钱帛,除了每年应该从国库里抽提的钱帛之外,便没再多拿一分一厘,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习惯了,先提问题,很多的问题都先一个一个地排列出来,摊到这些王爷和太子的跟前,先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他们的眼中闪烁着明悟,不愧是我教育了多年的学生,李治最先醒悟了过来,面现愧色,垂头不言,我也懒得再打击他,等大家的心绪都显得安宁之后,我方自缓缓地言道:“一个打火机虽然小,但是,这正代表了一种对于国家这个概念的漠视,那是因为,你们或许会觉得,这天下是你们李家的,那么,天下子民的财物也该是你们的,任由你们取用才对,可是陛下这么干了没有?为什么他没有这么干?反而每每有灾害之时,甚至从内库里拿出钱帛来济民?那是因为,陛下知道,你站在什么位置,就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权利越大,责任越大,这话,师尊您曾不止一次向我等提起过。”李治沉声开口言道。

    -------…

    我点了点头,声音放温和了一些:“为师曾经有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就代表国家的盛衰,需要全体国民的共同参与,而不只是极少数人的责任。那么,国民既然承担了他们的责任,那么,他们的权力是不是该得到保证呢?可是,如果皇帝,把国家当成了一家的私产,那么它的盛衰存亡有普通百姓有什么关系?那样的话,百姓们就是思考,我们这是怎么了?揽这责任岂不是自作多情吗?”

    这话显得有些刺耳,但是更刺耳的话我都说过,别说是在李治这几位学生王爷跟前,就算是跟李叔叔,我跟他也同样探讨过更加露骨的问题,不过都是私下里讨论,没有第三者的那种。

    “揽下了责任,得不到相应的权利,自己的财产无法受到保障,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不知道何时会消亡,那么,就有会人觉得,所谓国难者,不过是一家之私祸也,国耻者,亦为一家之私辱也,而后便民不知有国,国不知有民……这样一来,大唐帝国,迟早会踏古人的路途!为师的话,绝不是危言耸听,前人的事,难道你们看到的还少吗?像那位汉灵帝,就是因为他把国家当作了私产,把官位当作了可以交易的财物,把黎民的百姓当成了可以任意抛弃的商品,所以,汉朝灭亡了。前朝的隋炀帝,三征高丽,为的是什么?为的是他的面子,为的是他的私怨,而不顾天下黎民百姓的死活,所以,天下黎民弃了他,弃了隋朝……”

    一个个活生生,血淋淋的例证让我显得那样漫不经心地吐露出来,眼前的这些王爷,哪一个不是额角滴落了汗水,表情,嗯,我也并非是迫他们,我只是在提醒他们。同样也是在警告他们,朝代更迭的原因

    第999章 生存还是毁灭

    中原大地上,千百年来,历史总是治乱交替的,一代立,一开始总是励精图治,结果导致国泰民安、太平盛世。但是过不多久,就开始走向下坡,走向衰落、崩溃、最后解体。为什么呢奇书…整理…提供下载?导致国家解体和崩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我说到了这儿,看向了深思的李治。

    “还请师尊教诲……”李治与几位王爷全站了起来,整束衣冠,然后再朝我郑重行礼,这意思就是,他希望我授业,这是大礼,不过,我承受得起,我有这个资格来承受。

    还是刚才那句简单的话,家天下,帝王把国家当成了他一家私有之物,总把国家,总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当着了他们极少数人的私产,或者成为了少数人意志的体现,而正直代表着国家体系构成多数的百姓的意志和利益以及思想在国家里得不到任何的尊重,进一步受到了压迫,甚至连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权利都没有办法获得保证。

    这个时候,国家丧失了公平,那么,丧生了一切权利和公平的百姓自然也就失去了为这个国家继续付出义务的责任,转而开始寻求另一条出路,社会就会动乱,就会奋起反抗,结果是推翻统治者的政权,另立新朝。

    我没有立即回答他们,反而是继续照着我的思路言说:“前朝给推翻了,然后呢,新政权的建立一开始励精图治,整顿朝纲。与民休息。以恢复被严重破坏了的社会生产,使社会秩序逐步走上正轨。但是,由于在国家理念上地根本错误,或者应该说他们在国家观念上地错误,仍旧把国家当作一家一姓之私产,而不是权力分享、资源分享;其结果仍旧是多数人还是被剥夺、被压迫,被排斥在国家机构之外。由于上位者视国为一家之私产,多数有才能的人被排挤在管理的利益和管理机构之外。久而久之。人群中隐藏的智慧不能发挥。国家就失去了创造与生机。腐败与黑暗、人间不公、道德沦落甚至民不聊生,就会同时出现,此时这个朝代的维持就困难了。于是新一轮的治乱交替又重新开始……”

    -------…

    李治和着这几位王爷全都危襟正坐。垂首恭听。没有了方才的傲然之色,他们都从儿童时代就接受我的调教,我给他们说地这些,是真实地、血淋淋、赤ll地历史,他们不是傻瓜。他们都是优秀地皇子。他们的智商也绝对不是那种得过且过的低能儿,他们身上地责任甚至要比起一般人更加地沉重,特别是身为皇太子的李治。

    我推演的吗?不是。这只不过是冷酷而又不得不让人承认的现实,历史的轮回,一次次地由起点回到了终点,似乎永远没有尽头,这种循环带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