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调教初唐 > 第 215 部分

第 215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我是你的夫君,你心里边想着什么,我这里都能感应得到。”我拍了拍自己的手口处,拿起了她的一只手,摆在了我的心口上温言笑道。这种情绪,我岂能瞧不出来?特别是方才闲云携着新娘的手,步入了d房,房门关闭的刹那,流霜那欢喜中充满了失落的表情,全都被我纳入了眼中。

    那是她这十多年来唯一相亲相爱的亲人,也是与她唯一有血脉联系的弟弟,如今,伴在弟弟身畔的,不再是自己这个姐姐,而是一个方见过数面的女子,以后弟弟的一切,仿佛在这一刻,被另一个人拦在了中间,流霜会有这样的念头,我并不觉得奇怪。

    与其说闲云是她的弟弟,倒还不如说是她的一根主心骨,我却很理解流霜的心思,十多年的时间,与弟弟相依为命,为了弟弟,不论是吃苦,还是受罪,她都忍受了下来,为的,就是希望闲云能过上好生活,能给霍家留上一条根,渐渐地,闲云长大也懂事了,虽然有时候还是没心没肺的,但他的心里边,任何人都没有姐姐重要。

    而现在,闲云终于完成了大半,完成了流霜希望他完成地事情:成家。立业,至少现在闲云在书院里的工作相当的稳定,很是受学生们欢迎,另外,在《新神农本草经》上的留名,让他在大唐医学界里。也挣下了一份名声,加上随在我身边多年,来往者非富既贵,待人接物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一切,也算是很可以的了。

    不过,流霜现在,肯定就跟一位走上了冠军领奖台地冠军一样。她一直以来直接追求的目标实现了之后,短时间内,她会出现一种理性的失落还有迷茫,而我,身为她日后的丈夫,自然有责任和义务开解她。另外,我会陪伴着她走完剩余的路途。

    --------

    流霜笑了起来,笑得十分的惬意,还有说不出的轻松,她的手掌紧紧地贴在我地心口处。仿佛一刻也不愿意与我肌肤相离,闭上了眼,微暖的唇轻轻地啄在我的下颔处:“谢谢你。今天,我真的很快活……”我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回吻了她的脸颊,搂着这个漂亮人儿。看着天空的星月,一时间,才发现寂静的夜晚,也别有一番的魅力……

    闲云闹腾腾的把婚给接了之后,我特地以书院院长的名义给闲云放了一个月地假,让他努力在家练习双修合壁,早日给霍家传宗接代。岂料这小子在家中方呆了十天不到,就继续回书院上课。理由是他不能因为家事而误了事业,嗯,事业心还不错,而且流霜这位大姐和他的媳妇都一力支持。我也懒得多说,爱咋咋的。

    开始了,终于,贞观二十二年秋初,几位得道高僧从吐蕃国都赶到了那位吐蕃王爷芒布松赞的大军之中。传递了一个神秘的消息,而这之后,这几名得道高僧被这位王爷给严加看管,除了他的心腹侍卫之外,任何人不得接近看守之地,自得到了消息之后,虽然吐蕃大军依旧严格地执守着他们地职责。不过,这只大军还是发生了奇怪的事情。

    首先就是属于禄东赞一族的薛氏将领被芒布松赞寻了由头派出去寻边,又或者是因为过错而削去军职,另外还派出了信使去慰问同样在吐蕃北部守卫边境的墨脱哲可。动作不大,但是这一切都瞒不过大唐的眼睛,果然,终于在忐忑不安,忧心重重之中,这位依旧摇摆不定的吐蕃王爷终于等到了从吐蕃国都逻些城赶来的使臣。

    事情很快就有了结果,使臣所言,果然与得道高僧们所说的出奇地吻合,而且,当芒布松赞拒绝交出兵权的时候,使臣的护卫曾想击杀掉这位王爷,遗憾的是,芒布松赞已然早有了准备,衣服之内着重甲,最后,以三名心腹侍卫地代价,把使团一行人全部锁拿,三天之后,身上带着轻伤的墨脱哲可率亲兵千骑赶到了芒布松赞的大营之中,七月末,芒布松赞遣使入吐谷浑,潜入了我大唐吐谷浑都护府所在地西海城。

    芒布松赞用三匹良马,牛一万头,羊五万口,还有吐蕃愿意与大唐以积石山为分界线,并以放弃

    谷浑为条件,希望大唐能与吐蕃和平共处。李叔叔了芒布松赞的要求,当然,签这份条约的是芒布松赞和大唐的一个地方领导,而非是大唐皇帝陛下和吐蕃国主,李叔叔为了事儿高兴了好些天,因为有了这张条约在手,大唐可以明正言顺地跨入高原地区,把原本属于吐蕃的大片领土地收入大唐的囊中,而吐谷浑和东女国,则成为了被大唐包围在自己的国土地范围的两个国中之国。

    —

    另外,等大唐在这里站稳了脚根之后,李叔叔随时可以以不是跟吐蕃国主签署的条约的名义撕毁掉,然后再跟其他势力联合起来,再进一步地瓜分吐蕃的领土,削弱吐蕃的势力。这么下去,不消十年的功夫,吐蕃,怕是能剩下百来万老弱病残都算是不错的了。

    与大唐签定了条约之后,这位吐蕃王爷举起了为自己兄长松赞干布抱仇,清君侧的大旗,很快,就得到了不少吐蕃部落的响应,双方的军队已经在牦牛河、紫山一带有了小规模的接触,互有死伤。

    而位于聿赍城的吐蕃王爷拔布弄赞在其子涅赞芒赞的怂恿和自己兄长芒布松赞的来信劝说之下,终于站了出来,不过这边的态度显得相当的暧昧,既不承认逻些城对于东部吐蕃的控制权,又没有完全地倒向芒布松赞。而是以一种以逸待劳的姿态

    而代表着吐蕃正统的一方自然是禄东赞,禄东赞不愧是历史上吐蕃有名的枭雄,当机立断,以幼主芒松芒赞之名,晋封拔布弄赞为东吐蕃王,另外,将东吐蕃的土地划归其治理,意涂阻止拔布弄赞相助于其兄芒布松赞。

    拔布弄赞本来就是个没主意的人,他倒是很愿意接受这个东吐蕃王的位置,可是他儿子,野心极大的涅赞芒赞根本就不同意自己的父亲这么干,最后,拔布弄赞同意了涅赞芒赞的要求。婉拒了这个东吐蕃王位,却又以东吐蕃王的名义令东吐蕃的部落对向归附,另外,又遣使与其兄交好,总而言之,这家伙就跟三国时孙吴政权干的差不多。

    --------

    大唐对于吐谷浑都护府和着剑南道两地都保持着外松内紧的态势,高度密切地关注着吐蕃三国演义的进况,以方便大唐能在最为有利的时候出击以获取最大的利益。

    另外,李叔叔在一次大朝会上,向大唐周边各属国使节宣布了吐蕃发生了内部动乱的消息,并且宣布,大唐身为宗主国,但是对于属国内部的事务不会过多的c手。“因为他们各执一词,朕身为天可汗,也要秉公而断,所以,希望吐蕃三方能够尽量地保持谨慎,我大唐会派出使节,前往吐蕃三方,问清楚事情的缘由,再做出最公平、公正的处置……”李叔叔高高地挥舞着大手,站在龙案跟前唾沫横飞地让百多名属国使节皆尽目溢泪花,感动得五体投体,至少李叔叔说的话,做的动作和表情,都显示出了大唐身为宗主国的处事态度。

    同样也向这些属国表明了一个道理,大唐,永远是一个讲究和谐,希望与周边诸国共同协手进步,谋求共同发展的一个超级大国,同样也是他们的守护者,大唐的威名所代表的就是正义!

    李叔叔今天的表现获得了属国们更多的忠诚度,还有更多的向望,嗯,至少就在今天,一共有二十七个属国的使节希望能增加向大唐增派留学生的份额,虽然学成毕业回去的这些家伙满口的之乎者也,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君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听一大堆的鬼话让人如听天书,一头的雾水。可越是这样,越让周边国家的土老冒们觉得华夏文化的深不可测,增加了那种更加渴望去理解更多的念头。

    嗯,看样子再过个二三十年,大唐周边的蛮子们怕是连杀头羊都要说上半天杀生成仁,舍身取义了。

    第929章 历史重演

    怜的,儒家文化精粹的腐蚀性果然强大到了极点,嗯我感到欣慰,另外一点,大唐周边的属国,目前为止,除了吐蕃整出了一些莫明其妙的字母之外,再没有一个国家有自己创造的识文字,而且现在的吐蕃文字根本就还没开始推广,也跟周边国家一般,捧着一本大唐书籍,用吐蕃话读出来。

    而大唐在辽东道的朝鲜半岛上宣传着华夏民族的古代神话,已经让这些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渐渐地开始认同自己与华夏民族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为自己竟然意欲抛弃华夏民族而感到无比的羞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什么高句丽、新罗、百济,都将只会在后世专门挖人祖坟坟的考古学家的研究中出现了。

    李叔叔表面上看是坚决而实际上近乎暧昧的表达,反而助长了吐蕃三方的气焰,在吐蕃高原上,一群面上抹着烂泥、光着一子膀子的蛮子们,叽拉鬼叫地拿着骨头捧子敲在了一块。很兴奋的蛮子,似乎都希望自己能在大唐作出最终仲裁之前,先把对手给掐死掉。

    就在吐蕃乱作一团的当口,大唐确实严格地遵守了诺言,吐谷浑都护府没有一兵一卒越过积石山,只是在积石山西与冬给措纳湖之间,修筑一座永久型军事要塞,意图很明显地让芒布松赞明白,大唐认同了与他签署的协议,而这座永久型军事要塞与玛多城正好遥遥相对,直线距离一百余里。大唐的官方说法是修筑一座有利于双边开展贸易地城廓,实际上是拿来干啥的,两国都很清楚。

    不过正因为这样,这让那位吐蕃王爷芒布松赞十分的欣慰和高兴,大唐认同了协议,这就代表芒布松赞至少在短时间内不需要考虑来自大唐的军事压力,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与禄东赞的作战当中。

    另外,芒布松赞也开始与大唐商贩作起了买卖。用马匹来换取武器。这种事情。自然是李叔叔乐于看到的,除了被东吐蕃和北吐蕃分隔在西方的禄东赞集团外,另外两个吐蕃军事集团都与大唐做起了贸易,贸易额甚至已经超过了吐蕃最强盛时间地一倍有余,而且,大都是武械交易。

    大唐地流水线上产出地武具和护甲,大量地向着吐蕃输送。也向西方的中亚诸国输送,这些自然都是比不上大唐自已使用的外贸型武器装备。而正是贸易量的增长,大量的钱帛和马匹的增加,让大唐的朝庭重臣们越加地重视起武研院来。

    --------

    这是好事,至少大家伙都已经开始明白了,做军火贸易地利润,远远地超过了其他贸易,而武研院在扩大产能的同时。也注意到了民生与军事器械之间的关联性。武研院研制的十车、七车、三车,在辽东、河套、陇右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使得这些地方的农业开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陇右地区因为气候干旱,以种植棉花为主,而辽东与河套地区已经成为了大唐新的产粮区,大量地粮食储备,便捷地道路交通,使得大唐的地区间贸易量激增,另外,在李叔叔的指示下,打通关中南下剑南道道路地工作已经加大了投入,而同样,通往中亚的道路建设,正以前所未所有速度向着西方拓展。

    贞观二十二年九月初,大唐远征志愿军终于在里海边上,与大食军队第一次碰面了,这是东方第一帝国和西亚地区最强大的蛮族武装的第一次碰撞,大唐军队共计出动了八千精骑,八千精锐步兵,另外还有两千陌刀手,而波斯帝国和中亚诸国共出动盟军七万。一左一右,形成倚角之势。

    而大食帝国依旧像以往一般的骄傲,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伊本。阿凡亲自率领以三万骑兵为先导,十万步兵为主力的大军,意欲在里海战场上,一举将中亚地区的抵抗力量一举摧毁。为大食完全占据中亚,成为跨越欧亚非三大州的帝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奥斯曼。伊本。阿凡犯下了致命的错误,他实在是太看轻了大唐的军事战斗力,只派出了一万骑兵攻击大唐远征军护卫的左翼,而派出了两万大食骑兵去冲击波斯帝国为首的盟军。而十万步兵,则缓缓地向着波斯联军推进,意欲在最短的时间,削弱到盟军的有生力量。

    遗憾的是,大唐这一万八千人,成为了大食军队的梦魇,大唐久经训练,在战场上摔爬滚打了无数回的精锐老兵们,给了这些狂妄自大的异教

    狠狠的教训。大唐远征军以八千精锐步兵和两千陌帝国的一万骑兵寸步难行,而那八千大唐铁骑,游弋到了大食步兵主阵的侧后方,由起发动了袭击,战斗整整持续了一天,波斯盟军死伤近万,而大唐远征军,以死伤不足两千人的代价,击溃了大食帝国的十万步兵,共计斩首一万七千余,俘敌两万,余者溃散,大食帝国的第三任阿里发奥斯曼。伊本。阿凡领着亲兵狼狈地抛下了步兵集团,早一步在全军溃败前逃离了战场。

    这一战,不仅仅打响了大唐帝国远征军的威名,更是让中亚诸国和波斯帝国感到胆寒,以两万人不到的远征军,仅仅以一万步兵对抗一万铁骑,竟然让大食的一万铁骑损兵折将的无功而返,一万骑兵,等到溃逃的时候,不足五千,就连大食骑兵指挥官也给大唐的手雷给炸成了一个残废,两天后死在了俘虏营中。而更令人恐惧的就是大唐远征军八千铁骑,生生将十万大军给冲得七零八落,这一仗,让大唐远征军的威名在中西亚威名远扬。

    而这一战之后,大食帝国阿里发三世奥斯曼。伊本。阿凡不得不退守法尔西斯坦,让出了人迹罕至的卡维尔盐漠为缓冲地带,一面积蓄力量,意欲痛定思痛,再次征调大军向东征伐,报这一箭之仇。而大唐远征军在王玄策的指示下,大唐远征军占据了里海南岩的一座村庄为大唐的新驻军点,并且与中亚诸国达成了新的协议,这一次战争所获得的战利品,大唐只需要马匹和黄金,其他战利品按着各国出兵的比例来进行分割。

    鉴于这一次的胜利,波斯帝国与中亚诸国允诺,除了交易给大唐的各种商品之外,自作主张地向王玄策出了愿意帮助大唐扩建波斯都护府的控制地盘,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百里的范围,王玄策自然是来者不拒,看样子也柄承了一种信念,那就是总而言之,能占的尽量占,不管是土地河流还是矿藏,何况于以大唐帝国的名义来占据领土,这对于中亚诸国,包括波斯帝都都是巴不得的事。

    他们巴不得有像大唐帝国这样军事力量无敌但是又显得相当温和的帝国来作为自己的后盾。

    --------

    而这其间,却发生了另一件事,那就是大唐派出帝国皇帝李叔叔向天竺派出了一只使团,以鸿胪寺少卿蒋师仁意欲与天竺交好,另一个意图就是警告天竺诸国,不要打目前正乱成一团的吐蕃的主意,更不得以任何理由对禄东赞军事集团进行帮助。

    可没有想到的是,不料此时统治天竺众多诸侯小国的摩揭陀国国王戒日王曷利失尸罗迭达已然身故,而帝那伏帝国君阿祖那趁乱篡位僭立,并实行残酷的宗教迫害,整个天竺北部乱成了一锅粥,大唐的使节好死不死偏偏在这个时候到达了天竺,阿祖那听说大唐使节来到,竟派出两千兵将伏击我大唐使节团,蒋师仁战死,副使史遥受伤被俘,与余下的活口二十七人全部投入牢狱。

    蒋师仁也算是明智,在队伍给天竺军队完全包围之下,下令手下自由突围,三百人的使节团,其中有两百人皆是大唐的精锐骑兵,拚死搏杀之后,数十人逃出了天竺,进入了尼泊尔。

    不过,尼泊尔并没有答应大唐将士的请求他们发兵求援大唐使节其他成员的请求,只是把大唐的使节成员安全地送至了逻些城,而禄东赞同样借口由于吐蕃内乱,无法出一兵一卒以助大唐救援使节,同样,派人把这数十人送往长安,而在逻些城的大唐间谍们得到了这一消息之后,已经在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递送到了大唐进奏院。

    巡夜的进奏院的信鸽饲养员打着哈欠,发现了来自吐蕃的情报,立即在第一时间交给了翻译人员,解读出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好是半夜。

    第930章 想不想玩把大的?

    过,大唐使节被杀,使节团灰飞烟灭,这样的大事是今以来的第一遭,进奏院的官员自然不敢怠慢,当夜就把消息呈进了皇宫,李叔叔于是……发彪了。

    啪!又是一个,嗯,可怜的茶碗,咋就这么可怜呢?我眯着眼睛,蹲坐在参谋院后边的席位上,小心地打个哈欠,一面瞅着一脸狂怒之色的李叔叔在诸位大臣的跟前发彪。本公子被人半夜拉了起来,连滚带爬地赶了近百里路,从渭南赶到了大唐帝都长安,直入了皇宫,才从苏定芳等人的嘴里边知晓有这么一回事,这让我禁不住有些啼笑皆非,历史,又一次重演了。

    “俊哥儿,你笑甚子?莫不是这你都算计好的吧?”边上的裴行俭张嘴就没句好话,我白了一眼这位兄台,清了清嗓子也低声道:“我这是觉得古怪,这佛教怎么就这么不受人待见,那位阿祖那似乎跟佛教有隔代仇似的。”

    “管他们有仇没仇,咱可没功夫信那送自个的r割给畜生吃的玩意。”段云松咬牙切齿地道,蒋师仁跟他相熟,打个好几回交道,在辽东的时候,蒋师仁就是第一批派往辽东的抚慰官,专门协调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与段云松的关系还不错,可谁曾想,原本以为就是一个平常得紧的出使,竟然把大唐鸿胪寺的一位优秀外交人员给这么断送掉,这让段云松不由得着恼起来。

    “算了,想那么多也没可。可是他们千不该万不该,把咱们大唐的使臣给杀了,哼,不管怎么地,不让他们尝尝料子,他们哪知道马牙是从哪儿长出来的。”薛仁贵一脸的杀气腾腾,嗯,都不错。不愧是军方的后起之秀。都是狂热的帝国主义份子。看来这几年大唐皇家军事学院的忠君爱国,以大唐帝国利益至上的理念已经完全渗进了他们的骨子里边。

    “那些蛮子,把我大唐帝国地使节看成什么?看成什么了?!”李叔叔须发皆张,怒发冲冠,嗯,看样子李叔叔也是匆匆从床上爬起来地,头发没有收拾好。还有几偻像唱戏似地在脸颊旁边摆动,很有后世那种后现代主义感的古装电视连续剧演员的感觉。

    --------

    “陛下,臣等愿意领军讨伐,将阿祖那擒于陛下案前千刀万剐,以息陛下雷霆之怒。”一群武将非但没有一点劝李叔叔理智的意思,反倒一个劲头地煽风点火,看得我直摇头,可怜的阿祖那。你惹谁不好。偏偏来惹伟大的、强盛到极致,正找不着玩意儿来磨牙练爪子的大唐帝国,这不是自已拿脑袋往火坑里伸吗?

    别以为大唐离你天竺十万八千里。惹急了李叔叔,派上个五千精骑,绝能把你们天竺给灭成一堆废墟。边上地苏定芳一个劲地搓手:“也不知道陛下是啥心思。”两眼冒出的绿光,跟那一帮老想逗风惹火的老兵痞没啥区别。

    “陛下就是再有心思,也不太可能从长安发兵打到天竺去,你可别忘记了,天竺诸国,与我大唐之间,还隔着一个乱成一锅粥的吐蕃。”我白了好战的名将兄一眼说道。

    “是这个理,可咱大唐总不能眼睁睁地瞅着让人在咱们大唐的脸面上狠抽了一耳光啥也不干吧?”苏定芳愤愤地道,仿佛那一耳光就抽在了他那张满是胡子渣的横r老脸上。

    这话让我无语确实,大唐立国至令三十余年,还没丢过这么大的脸,使臣被杀,副使半死不活地给丢进了监牢里边,而随行地官员和卫士几乎被绞杀干净,大唐如果p都不放一个,周边属国会如何来看待大唐?最首要一点就是大唐帝国地颜面何存?

    “陛下,臣以为,您现在如何气恼都于事无补,还请陛下冷静下来,毕竟事涉我大唐的体面,一切还需从长计议才是。”父亲等人继续向李叔叔劝慰道,这时候,李叔叔大概也摔杯子摔累了,喘了两口气,这才恢复了些理智,点了点头,拿手把微散的发丝向后一抹,冷笑了数声:“也好,朕也想看一看,那些天竺佛国地人能长几个脑袋,诸位爱卿,这件事,你们觉得该怎么处置为好?”

    “杀!”程叔叔站起了身来,浑身透着一股子血腥味极其浓重的杀气,边上,几员大唐名将也都一至认同程叔叔的意见。“陛下,大唐使节持节而往天竺诸国,代表的是我大唐的国威,更是代表我大唐帝国的意志,而今,天竺诸国竟然敢擅杀

    使臣,其行当诛,其罪可诛!不诛其国,不足以璋我威,不足以平我大唐之民愤,更不足震摄周边之宵小,若是人人皆学,那我大唐,到时候将会四面皆敌。”李绩大叔y森森地挑了挑眉角,笑得连下门牙都露了出来,嗯,这种笑容确实鬼异得很。

    “老臣附议,不过,吐蕃内乱,目前,我大唐的首要目标是要让吐蕃继续乱下去,另外,我大唐直达夷播海,隔断西突厥东进的天可汗直道进入了最要紧的关头,而安西四镇的兵力目前来说,防御尚可,出击不足,且还要维护通往波斯都护府的直道修筑这些头等大事,所以老臣以为现在不是讨伐天竺诸国的最佳时机。”李靖伯父的眼光确实要比其他人看得更远一点,或者应该说他的战略眼光看得更加的全面。

    “难道朕就这么不声不响地咽下这口气不成?”李叔叔拧起了眉头不悦地问道。老爷子站了出来:“陛下,要不这样,再派使臣,问责于天竺诸国,要他们先把我大唐副使和所有被俘之人员一应交出,另外,令天竺诸国赔偿我大唐的损失,其三,要阿祖那入贡长安,向我大唐皇帝陛下认罪伏法。”

    听了老爷子这话,我跟一票新生代名将差点笑出了声来,一个二个一脸的古怪之色,我也觉得脸红,老爷子该不是半夜起床,导致还有些迷糊,以致于出这种歪主意。

    天竺诸国若要是有那心向我大唐认罪,他们早干嘛去了,再说,让阿祖那入贡长安,向李叔叔磕头认罪,除非这家伙是个二百五。难道?我眼中一亮。老爷子这招y损。

    果然,李叔叔抚掌大笑:“知我者,房爱卿也,唔,明日早朝,老夫会让诸属国使节都知道,我大唐如此宽容,若是天竺诸国再不识趣,那可就怪不得我大唐了,呵呵呵……”李叔叔笑得眼角都吊了起来。

    --------

    明白了,大唐现在暂时没精力派上大军去绕天绕地的去打天竺诸国,可也不能这么白挨人抽那么一巴掌,不然,天下人还不把咱大唐给看扁了,所以,咱们还大张旗鼓地再次派出使臣,问责于天竺诸国,老爷子提出的这三条,能成功第一条的话,就得算是老天爷保佑了,更何况阿祖那这等人,擅杀大唐使节,掠其财物之后,还敢p颠颠的窜大唐长安来给李叔叔磕头,除非他不想活了。

    这样一来,大唐却又有了讨伐天竺诸国的充分理由,另外,使节的一来一回,至少也得近一年的时间,有了这一年的缓冲期,大唐的天可汗直道肯定能修筑完毕,另外,一年下来,吐蕃那几位怕是也都打成了残废,大唐到了那时候,就可以抽调兵力作其他用途,还可以做做战前的各种准备。

    不过,我有个想法,嗯,相当重要的想法,为什么大家伙都要等着呢?难道就不能换一个思路,从另一边干事吗?在我看来,大唐若是按照经由安西都护府至葱岭再折向南的方法实在是太次了点,第一,道路遥远,补给困难,时间上来说,征调两万大唐精锐几乎搞了个万里长征,有那闲劲,还真不如等吐蕃掐完之后再直接从吐蕃而入进入天竺诸国,不过,这个法子也太慢了,我最主要的是担心李叔叔活不到三国归晋,所以,还有一条路,可以让大唐以最短的时间,杀入印度半岛,把这座还是战火纷乱的大岛完全归属于我大唐帝国。

    这时候,我终于咬牙下定了决定,拉了苏定芳这位名将兄一把:“定芳兄,想不想玩把大的?再建一回开疆拓土的奇功?”

    为什么选择这位呢?首先,苏定芳是一位帅才,同样,有着强烈的冒险精神的帅才,没冒险精神,敢领着万骑去当时还强大的薛延陀的地盘上溜达一圈,搞得薛延陀因此而衰败下去?

    第931章 剑走偏锋

    了我这话,苏定芳两眼一亮,一把就拽住了我。讨道:“兄弟,莫非你有啥招?说说,只要行得通,要哥哥我卖命给你都成。”

    “行,小弟就等您这话。”我猥琐地勾着身子,悄悄地往厅门溜过去,正等着我说主意的苏定芳一头雾水的瞅着我,搞不明白我想干嘛,我赶紧冲他使了个眼色:“小弟n急,先出去溜溜……”

    “哎呀,老苏我正想说这话呢,一块去。”苏定芳刚站起身来,一直就蹲在咱二人后边的裴行俭岂是易与之辈,一抱肚子,一脸的痛苦之色揪住了苏定芳的袖子:“大哥等等小弟,小弟也快憋不住了。”两眼里尽里狡兔一般的红光。

    其余几人岂会不知道发生变故?薛仁贵一脸斯文地拍了拍p股,一手捂在腹前,笑眯眯地冲我点头,段云松用一种似乎在回味刚才喝的茶水有问题的表情悄悄摸摸地向着这边挪起了脚步。

    “……我靠!”我无奈地翻了个白眼,学着鬼片里的倩女,长袖一摆,人就这么忽悠忽悠地飘出了厅门……

    一群大唐年轻俊杰,挤眉弄眼,一脸诡色地集体向着公厕走去,搞得半道上的大内侍卫一个二个皆另眼相看于我们,嗯,表情很古怪,不过,我可没功夫理这些,拧着眉头思索,思来想去,算了,告诉一个人,还不如把我的思路说出来,另外把好处告诉他们。由着他们去决断之后再去找李叔叔,说不定,还比我自己出头更有意义,毕竟,我再立功,李叔叔也不可能在这时候升我的官,那我还不如拿这事来做人情,另外。这件事。交给这帮子热血青年。他们地进取心和冒险精神,还有建功立业,开彊拓土的渴望要远远比那些老名将强烈,毕竟,他们都是处于上升期的将领,再说了天竺根本就是一盘子的散沙,那里的士兵。对于大唐的精锐来说,根本就是一堆子渣。伸两手指头说不定就能撂倒一群。

    --------

    寻了个避静处蹲了下来,全拿眼瞅着我,见四下无人,我清了清嗓子:“诸位兄台既然都一块儿来了,那咱也不跟大伙瞎扯,就一句话,小弟我脱身不开。不然。咱也不会把这战功让与诸位,不过,若是陛下用了我这一策。而诸位兄弟中的任何一位能够成为统领大军讨伐天竺诸国的统帅地话,我只希望他能请咱们去临江楼,狠狠地搓上一顿。”

    “这有何难,只要俊哥儿你能想出招来,让咱们兄弟能赶上趟,别说请一顿请上十顿都没问题。若是连这都办不到地,那就扭头自个去茅厕得了。”苏定芳抬起了头,这里,他年纪最长,功勋最重,在这一票年青纨绔名将中地声望也算是拔尖的,这话一出口,在场的诸人先互望了一眼,齐齐点头。

    裴行俭应和道:“就是,俊哥儿还是快快说说你有啥招得了,别憋的咱们兄弟伙难受,再说了,你这主意真能管用,就算是落不到咱们的头上,那些个老爷们啃骨头,咱们好歹也了落点汤喝喝。”

    裴行俭这话倒是得到了这帮子人的认同,大伙自个去公平争取就成,既然如此咱也不客气了,左右看了下,从地上抄起了一块石子,就在那块青石板上画了起来,只画了一个粗略的平面图,大唐就不管了,我只画了吐蕃、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长安就直接画了一个圈。

    这些人怎么老往里边挤,我头也不抬地赶紧拿手撑开:“都别挤,再挤我可真不说了。瞧瞧,云松兄你那大脚板都快把剑南道给盖住了。”

    大伙都默默地瞅着没一个人开口说话,都想看看我玩什么玄机。我对着这张显得并不规整地地图指点地道:“这儿是吐蕃,这里是葱岭,这里是印度,这儿,便是中南半岛,这儿想必大伙都知道,这是我大唐帝都长安。诸位请看,我大唐使臣往天竺,就需要由长安出发,至安西四镇,再折向西南,经由葱岭而入天竺,这一条路,不仅仅难走,而且路途太远,一去就得半年,就跟到了波斯一般,而且还难走,想想,咱们的军队,若是走上个半年,就算是沿途的诸国也愿意出军粮,那一路得耗费多少?”

    听了我这话,所有人都摇起了脑袋,这跟大唐中亚远征军不一样,远征军完全就是以中亚的波斯都护府为根据地,再说了,他们的一切锱重补给皆由一众中亚国家提供,根本

    们不需要后勤。

    “听你这么一说,老苏也觉得,要从那边去打天竺诸国,太难了,难怪方才李靖伯父不看好,让陛下忍忍,莫非俊哥儿你是想从这儿借道?”苏定芳手指手落到了青石板上,他的手指在中间一带划了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的起点是大唐长安,沿途经过陇右、吐谷浑、吐蕃,尼泊尔,最后抵达天竺。

    “不可能,这条路至少现在根本就行不通。”薛仁贵没一句废话,直接就点了点吐蕃,方才还跃跃欲试准备发言的段云松也闭上了嘴,点了点头以示认同薛仁贵地话。

    我笑道:“没错,目前吐蕃三国纷乱,虽然我大唐是他们名义上的宗主国,可是,咱们真要数万兵马借道吐蕃去打远在千里的天竺,你们说说,他们相信吗?三家都各怀鬼胎,谁知道我大唐这几万人倒底想干吗?首先芒布松赞肯定就不会答应。所以,这条路同样也走不通,想走通的话,得等到我大唐能在这片高原上拿主意地时候再说话。”

    我把手指落到了大唐与吐蕃在西南角地交界处。“这里,才是小弟给你们指点的明路。”

    “南诏六部?”段云松一巴掌拍自个大腿上,激动地喝问了起来,“没错,就是这儿,诸位请看,南诏六部横向往西,就是平原,虽说这边气候炎热潮湿,不过,我大唐在剑南道所练之数万精锐,最是适应炎热潮湿地气候,如今南诏六部这南诏六部早就变成了我大唐的良民了,唐尚书把这些山民迁入平地,教其耕种,这才三五年地功夫,早就没了以前那种敢跟我大唐叫板地劲头了。我大唐在剑南道可是下了大功夫的,如今,最远的永昌至益州和昆州的道路已经完全筑成,数万剑南道精锐,可直接由永昌出兵,向西而行,就是平原,沿着这儿……”

    --------

    我的手指这么一画,天竺可以倚仗的吐蕃高原这个天然屏障,就等于是天然的马其诺防线,被我大唐的精锐轻易地就抛在了身后。

    “好!”一声暴喝,把我们全给吓得一哆嗦。“娘的,吓老……”苏定芳怒了,一抬脑袋,原本很嚣张的气焰连个p都没放出来就化为了飞灰。脸上带着比鬼还难看的笑容,张着嘴半个字也吐不出来。

    这声音太熟了,不对劲,我赶紧抬头,果然,四个笑眯眯的老流氓,就蹲在我们边上,李绩大叔、李靖伯父、李道宗、李叔叔,全都不吱身,天又恰好刚刚擦亮,呼呼的风吹过来,李叔叔两腮的乱发给吹的跟鬼影子似的,李叔叔勾起个兰花指把头发给抹到了脑门,一脸的慈眉善目冲我笑道:“贤婿,在这儿闹啥玩意?”

    “没闹啥,就玩玩,嘿嘿,咱们哥几个就在这玩儿。”我给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就赶紧回了一句。李叔叔继续笑,笑得一口白牙在灰色的早晨份外的y森:“是吗?老夫若没路过这儿,还真不知道,你小子有p不在参谋院里放,倒上这儿撒野来啦?”

    听了这话,我很有心丧若死的感觉,看样子,李叔叔在我p股后边蹲了不少的时候了,这个时代,大伙全穿的是软底快鞋,走起路来,都没个声响,想必是李叔叔等人也是去厕所,岂料我们这群年青俊杰竟然蹲在半道上猥琐地算计人,这才起了心,悄悄地领着三位大唐名将过来想瞅个究竟。没想到一瞅,又是我这个女婿仔在这儿给人出主意,原本也就想瞅瞅我能整出什么坏点子,可谁想,本公子竟然另寻捷径,打破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固定思维,剑走偏锋,不过,这一招过来,却全盘皆活,李叔叔不叫好才怪。

    不过,老流氓一向是喜怒无常,脸色一板,背起双手留给我们这群年轻俊杰一个很吊的背影:“少给老夫放p,走,回屋老夫再找你们算帐。”

    第932章 还是利诱

    伙互瞅一眼,得,一个二个全面泛苦色,倒是李靖伯了拍我的肩膀:“呵呵。一帮小年青,怕甚子,莫非陛下还能吃了你们不成?瞧你们这点胆,还想跟咱们这一辈争功?哈哈哈……”

    回到了参谋院内,我们这群年轻纨绔全被李叔叔提溜到了前边,李绩大叔等人跟那些没去茅厕的人士在后边交头结耳,一个二个一脸古怪的笑容,老爷子也哭笑不得地拿手指头指我半天,摇了摇头翻白眼瞅房梁去也。

    李叔叔盘腿坐在榻上,脸上挂着古怪的笑容,伸指一指苏定芳:“苏卿,你且来说说,刚才你们在干吗?”

    苏定芳干笑两声,借着挠头的动作斜了我一眼,还好,咱哥俩相处久了,这种事儿不需要合计都能心领神会。“方才我等内急,就一块儿去出恭,走到了半道上,大伙就聊起了怎么收拾天竺诸国的事儿,当时大伙也是心急,顿时就吵了起来,后来干脆就打赌,看谁的办法更有效,所以,就在那半道上就……”

    “是吗?苏将军这话没说错吧?”李叔叔似笑非笑地扫了我们这群年轻俊杰一眼,六七颗脑袋下下点得飞快。“哦。看来,还是朕错怪尔等了,嗯,这经由剑南道出兵,向西直入天竺的主意,又是谁的?”

    好几对眼睛全落我身上,,早知道玩个p的n遁,直接勾起膀子让苏定芳一个人跳出来言语多好。“正是微臣。微臣就是蹲那儿划着地图,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想法。”我赶紧向李叔叔坦白道。这时候,人赃并获了,再不坦白,那是傻子。李叔叔白了我一眼,挑了挑眉头:“呵呵,新鲜,说说。你这是怎么想到的?”

    --------

    我把方才地理由又说了一遍。这个时候。张亮大将军两眼一翻:“胡闹,我说贤侄,你知道不知道,宜州以下二十余州,大率土地下湿,皆多瘴疠,人尤夭折。下上雾,毒气重蒸。如此重重危机之地,怎么能说走就走,说过就过?要知道,当年我大唐讨伐南地之时,我大唐勇士,皆是身经百战之辈,可许多将士。并不是倒在敌人的刀剑之下。可是受瘴疠之害,十死之中,倒有五成是受了其害。”

    “唔。张卿说的也有道理,贤婿啊,兵者,国之大事也,这可不是玩笑,绝对不是闹着玩的。”李叔叔一脸认同状,李靖伯父也在那儿颔首,当年,他也是南征统帅之一。

    这话倒把我给激起了性子,当下站起了身来:“陛下,微臣绝非无的放矢。微臣若无把握,岂敢说这样的话,再说了,臣希望朝庭用剑南道的将士,不用关中等地的勇士,便是此理。”

    南方人习惯那种炎热潮湿地气候,对于丛林,长年就生活在其间,也知道一些如何在这种地方生存地道理,另外,大唐地商人的脚步,早已经在当地人的帮助之下,走进了印度进行贸易,通过他们的足迹,我大唐进奏院的那些狂热爱国的情报人员们,早已经把足迹遍布了缅甸平原、公河平原,以及天竺东北部。而我大唐武贲军一部四百余人,在一次长途野外训练当中,曾经从永昌到达了伽摩缕波,这个位于恒河平原的小国,不过,这个国家现在不过是一个饮毛泣血地蛮子部落。

    我在场中涛涛不绝地说着,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