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调教初唐 > 第 207 部分

第 207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姓庵执培烈獾目谄一鼓芩瞪叮扛尚ψ拍恿四油罚骸凹热淮蠼慊岸妓嫡夥萆狭耍胰羰窃倏推腔拐媸前汛蠼愕背闪送馊恕!?br />

    --------

    有啥,吃顿饭而已,再说了,我就真这么走了也有些说不过去,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来开解掉大姐碧娘的心结,或许是她们一家三姐妹对我都极好的缘故吧。

    “太好了!我跟妹妹一块去。”贺兰敏之欢呼了一声,跳下了榻案,牵着妹妹的手儿就窜出了厅门。“这小子,心疼他这个妹妹得紧。在学校里,但凡有人敢动萍儿一根手指头,这小子准能跳上前去给人家一拳头。”我看着这两个孩子的背影笑了起来。

    “是啊,他们兄妹的感情能这样,我这个作母亲的,心里也能安生一些。”大姐碧娘的话里,有说不出的倦意,这让我不由得一惊:“大姐,你身子不舒服?”

    大姐碧娘笑着摆了摆头:“没有,不过,今日姐姐跟你说的话,你可不能漏到我妹子那儿,不然,当姐的可饶你不得!”大姐碧娘故意板着脸说话的那俏模样,就好像是年芳二八正一脸嗔意薄怒的少女,看得我嘴里下意识地应道:“放心,但有一字片言漏出去,小弟绝不芶活。”

    这话让大姐碧娘微微一愣,脸顿时腾起了团团的羞红,低啐了一口:“活不活的,捉弄姐姐呢!小心我揍你。”嘴上说得老凶,可是那表情与神态却没有一点恼怒的意思,这让我自己也不知道该说啥,刚才那话说的也实在是不对头,具体有啥不对头,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就只是觉得脑袋像边像是给人滴了几滴墨汁一般,朦朦胧胧的,心里却有一股说不出来由的喜意。

    我端坐在大姐碧娘的对面,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摆似的,只好一个劲地搓着,仿佛能把手上的皮都搓下一块来,屋子里的安静几乎像是让人出不了气一般。

    第893章 李治荐材

    奇怪了,为啥我对上宫女姐姐的大姐和三妹的时候,处的时候,总会有一种束手无策之感?

    身体的反应,永远强于意识,脑袋里边还没能分析出什么结果,可两眼却落在大姐碧娘那胭脂酡红的脸颊上,虽然大姐碧娘没有像平常一般在眉心处贴上华丽精致的额妆,但是眉心处隐隐地嫣红,反倒是倍添妩媚。

    等我脑袋恢复一点意识之下,顿时警惕了起来,暗骂自己疯子,这位可是咱老婆的大姐,再说了,人家孤儿寡母的,自己要犯了甚子事,到了那时候,怕是放绞r机里边连皮带渣一块儿绞了都不为过。

    可不知道为啥子,大姐碧娘的态度又让我隐隐升起一丝期待,很奇怪,咱好歹也是有妻有妾的人了,莫非御姐控的意志依旧在心里潜藏着不成?可再咋的,咱也不能太过了,毕竟大姐和三妹也算得上是咱的半个亲人,嗯,半个,大概也就三分之左右还差不多。

    正琢磨着,总算是菜肴送上来了,匆匆地吃完了这餐饭,两个小家伙跟前,我反而没有方才那种施展不开手脚的感觉,谈笑自若了起来,吃完了这顿晚餐之后,离门之时,莽然间回首的当口,小院门口幽色的暖暖灯光,久久地驻立着……

    背着手,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缓步到了家门口,就瞅见了一匹熟悉的座骑,嗯。很壮实,很剽悍地马匹,特别是p股上的印记,把本公子给吓了一跳,程老妖人咋又窜我家来了?

    心里有些忐忑,上了台阶一问。果然,程叔叔上门已经快有半个时辰了,一听了门房处家丁的言语,我自然不敢怠慢,拍了拍p股,快步朝前而去,就在半路上,瞅着了正在外边纳凉的娘亲还有李漱她们。独独不见程鸾鸾,嗯,不用说了,老家伙可是个人憎鬼厌的家伙,娘亲他们受不了躲出来也是正常。

    --------

    “娘亲,漱妹,你们怎么都呆在这儿?”我上前数步笑言道。

    娘亲歪头冲后边的远处地房屋道:“娘在屋里边呆着气闷得紧,就让你媳妇陪娘亲出来溜溜,对了,咱们亲家翁也来了。你还是快些去见见吧。”

    听娘亲的口气,程叔叔今天的来意不太明了,不敢怠慢,告别了娘亲和婆娘,快步走进了房间。果然,老爷子正陪着程叔叔坐在榻上聊天。程叔叔唾沫横飞的架势让老爷子有些招架不住,而边上程鸾鸾正无聊坐在边上提着酒坛子给二老斟酒。

    见到我进来之后,程鸾鸾明显地松了一口气,把酒坛往榻上一搁,快步前迎:“俊郎回来了,父亲和公公可是等了您好些时间了。”

    老爷子看样子跟程叔叔这个老痞子也没多少共同语言,见我到了之后,便借口要去处理公务去书房去了。程叔叔冲我勾了勾手指:“贤婿小后生,来来来,陪老夫喝点酒,你爹也忒不地道了。干上一杯都上扭捏个半天,哎呀……我说闺女,你拧我干吗?”

    程鸾鸾也拿这个口无遮拦的亲爹没啥好办法,脸都涨红了,我赶紧开口劝道:“鸾妹,为夫在这儿陪岳父大人便是,你还是去瞅瞅拓儿他们睡了没有。”

    程鸾鸾也松了口气,至少不用夹在自家老爷子和丈夫之间难受,不过,临出门的时候,还回头瞪了程叔叔一眼:“爹,您可少喝点,不然等我回去,非告诉娘不可。”

    “成!爹就喝这一杯!快去看着我那乖外孙,莫让那小子玩野了不睡觉啊……”程叔叔一脸慈详地挥手送别了程鸾鸾之后,一仰脖子,一杯烈酒连个泡泡都不冒就全下了程叔叔的肚子。

    我无语,咱可没程鸾鸾的胆子敢威胁程叔叔,老家伙大马金刀地坐在榻案上,高度酒变成了他打口渴地凉水一个劲地灌,三五杯落肚子后,抄起桌上的肘子大嚼了起来,看样子,方才在闺女跟前还装纯洁,这会闺女闪人了,老家伙就猛吃猛喝,仿佛是饿了千年的恶鬼一般。一大块的肘子r三五口就落了程叔叔那无底d似的胃,程叔叔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嗯,今日老夫等贤婿你,可是连饭都没吃就来了。”

    “哎呀,那这可是小婿的罪过,岳父大人您尽管用,小婿给您倒酒便是。”脸上赔着笑,替程叔叔杯里满上了酒,心里愤愤地骂这老家伙,吃本公子不穷,涨坏某人的狗肚。

    程叔叔总算是

    头,桌案上的佳肴只剩下一些残羹,程叔叔满意地打又灌了一口酒,从案上的牙签盒里拿了一根牙签叨在嘴里,前襟半开,露出了胸口那堪比毛线衣的黑毛。很像是西游记里边黑风寨地寨主,怕也就黑熊精才能跟程叔叔这模样对得上型号,我小口地抿着酒,不无恶意地想到。

    岂料,这时候,程叔叔杀气腾腾地开口言道:“贤婿小后生,你给老夫说清楚,倒底咋回事?是不是那老家伙见老夫的闺女比他家的强,借故找你小子的碴?四品县令,呸!这不是寒碴人吗?”

    害的老子刚刚进入喉咙的烈酒给呛进了气管,又辣又辛地刺激让我很没面子地呛咳了起来,手忙脚乱地接过了程叔叔递来的茶水一口灌下之后才算是舒服了点,冲着这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老流氓苦笑道:“岳父大人,您莫吓唬小婿了,哪有这事。”

    “那你小子放着好好的将军不做,去兼什么中县的县令,莫不是吃饱了撑的闲了?要不要老夫陪你出门口摔上两膀子。”程叔叔说话的风格依旧是那样的蛮横无礼,这实在是让我疲于招架。

    顶不住了,直接向程叔叔坦白,反正这事情最多半个月,咱地任命就要出来了,程叔叔听了半天才明白我到底是要去干嘛。程叔叔总算是换回了喜容:“他娘的,老夫就知道你小子鬼精鬼精的,唔,好嘛,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哇哈哈哈,说不得,小后生你比你爹还能耐。”

    --------

    程叔叔激动的表情相当地狰狞,让人瞅不过眼去。面对程叔叔的心态的变化,需要很大的勇气,这也是为什么一般人不愿意跟这个老流氓打交道的原因。不过,或许是出于对自家闺女的爱护,程叔叔还在把他所认为比较有效果的治理地方政务的经验向我倾囊相授,很感动,但是,对于程叔叔那种比秦王暴政还狠上几份的执政方式,打死我也不能用,用来治军还成,用来治民,得,本公子绝对会成为大唐第一恶吏。

    —

    随后的数日,关于本公子的言论总算是逐渐地平息了下来,因为,从高层有意无意间漏出来的口风,已经在长安城里风传了开来,也就是说,房府之二男,是奉了大唐皇帝令,准备去当个县令,为大唐的新税法推广之前作好试点工作。

    而我,已经给大哥去了信,希望大哥那边能不能给我一点帮助,至少,看看有没有一些年少、血热,有能力的青年官员推荐给我这个亲弟弟。而在我的发动之下,本公子的纨绔之友们,都齐心协力地为我忙碌了起来,不过,找来的人材实在是让本公子大开眼界。

    例如李业诩这家伙,给我推荐的人材是一位制器名师,据说这人的能力不亚于欧治之、干将莫邪,只要是我想要的武器,这位名匠一定能给我打造出来,最后总算是强笑着收下了这位名匠,毕竟是兄弟们的一番苦心,咱不能太打击人心了,不过,这位名匠兄我是不会送往小县令去打造菜刀镰刀锄头的,而是出了银两,请这位名匠留在书院,帮助我们整理一些古代流传下来的冶炼法。

    不过,令我想不到的是,李治倒先给我推荐了一个人材,此人身量并不算魁梧,身上穿着的亦是一身素白长衫,能让人感受到了他身上的儒雅之气,却在举止之间,就透着一股子武人特有的自信。

    “下官王方翼,见过房大人。”这位年纪比我大不几岁的青年人很是中规中举地朝我长施了一礼。“王方翼?”我挠挠头,这名字怎么听着有些耳熟悉?

    第894章 瞎猫撞上的死耗子

    悉不熟悉,咱也得先回礼:“王兄请起,既是太子殿想来王兄之材,必非泛泛之辈。”我笑着上前扶起了这位王方翼,手臂接触的当口,能感觉得到,他身上的肌r很是紧很结实,看来这家伙还真跟李治所说的一般,文武双全之材,至少从表面上看是这样。

    李治干笔两声,抹了抹自己的额头:“王卿也坐下罢,我师尊一向不拘虚礼的。”

    三人也就分宾主而坐,李治指着王方翼冲我笑言道:“师尊,这位乃是弟子拙荆的堂兄,现在在我大唐金吾卫中担任旅帅一职,说来,还与师尊同在军中为朝庭效命。”李治这话我听明白了,这小子也够鬼精的,知道任用外戚了,不过,用不用,权利在我。

    “既然都不是外人,也就不着那些虚礼了,小弟房俊,见过方翼兄。”我笑着重新给这位王旅帅见礼。旅帅,不过是一个称喟,在军中是个主掌五百人的校官,位正七品下,比校尉还略低,不过,想来有了李治的照拂,还有了太子妃这层关系在,想来这位王方翼自己要真能有些本事的话,日后的前途,自然不可限量。

    “岂敢担大人如此称喟。”王方翼倒是没有想到我如此好说话,不禁有些发愣,把目光向李治投去,李治笑着点了点头:“孤的师尊一向如此,卿不必拘礼了,来人,快把酒食呈上。”

    酒菜一上桌。两杯酒下肚,大家之间显得有些生涩地气氛就显得融洽了起来。王方翼看也得算是一个妙人,嗯,很健谈,而且妙语如珠,另外。其对于大唐军事方面的知识和他对于军事上的理解让我很是有些吃惊。

    他认为,大唐军事的改革之中,最能让将士们心动的便是功勋授田制,另外,由府兵制向募兵制变化,大唐的军事战斗力非但不会减弱,从长远来看,大唐如果军事纠察、参谋体制和中下级军官三权分立。不仅仅能杜绝各级将领拥兵自重地想法,而且还能使得大唐对于军队的控制力日益增强,另外,监军制度的变革,便得大唐的军事力量在谋划与作战之时,不会再受到不合适宜的外力干挠,同样,杜绝了朝庭宦官集团向军方渗入手脚,引起汉末纷乱的景象。

    --------

    至于大唐的府兵,跟普通的百姓实际上根本没有多大地关系。其实这也是为什么大唐不仅仅把全国户口就调查得一清二楚,而且还要根据各家经济情况分成九个等次,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据李叔叔的法令,但凡下三等户,是没有当兵的资格的。也就是说,贫苦之家,甚至你想当兵都轮不到你。

    其一,就是担心太过贫苦的家庭一般就是劳动力不足,若是再将主要劳力抽去当兵,这样一来,这一家还活不活了?不活的话,这些人是很有可能会成为社会的动乱源。所以,这也算得上是这个时代的帝王的良苦用心,古代王朝的政治机构地用意也够细密的。

    大唐规定,只在上等中等之家。但凡有自己愿意当兵的,由政府挑选出来,给他正式当兵。当兵人家的租庸调都豁免了。这是国家对他们的优待。此外则更无饷给,一切随身武装,也许军人自办。这样的人家集合上一千二百家,便成一个府,府就等于现在地军区。

    若果某地是军事要地,便在那地方设立一个府。募招上中等人家壮丁籍为府兵。这种府的数目,有时多,有时少。现今大唐全国共有六百余府。若假定这六百余府都是中府的话,那唐代全国便有六十余万军队,大概最少也有四十万。而这四十万乃至六十万的军队,并不要国家一文钱,一粒米来给养,因为他们自己有田有地。他们一面保卫国家,一面还自立生产。

    而眼下,大唐的兵制开始产生了变化,那就是军事学院的出现,将原本的府兵制,正逐渐地向募兵制转变,当然,这个转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由国家地财政来养兵,其实也是一种双赢,募兵者,家中的税赋是减半,也就是说不会向府兵一般全额免除,但是,招募的职业兵的所有装备都是由国家统一提供,不再由私人自己负责和掏钱。

    另外,此外已经有了相当勋位地军人,正因为勋位仅仅是一种荣誉,并不与实职官员

    换言之,他还是一个兵。而于是政府要员,有时还役,给差唤。因此勋位在身,不为荣而转为辱。倘使别人称呼你勋位如校尉、副尉之类,已不是一种尊敬,而成了一种讥讽了。武官的勋名被人看不起,军人的地位也就堕落了。

    另外还有一点相当地重要,府兵大都是殷实之家的子弟,他们的衣服、马匹、兵器,都是自己置备制造随身携带去的。

    因为他们田地不需要纳租,又不要向国家当差服役,所以有力量自备武装,长短肥瘦当然称身,刀枪轻重,也能配合他地体力,马的性格也懂得,他的生命要靠这些的,前途立功,也要靠这些,所以一切衣甲、兵器、马匹都很好,很讲究,很精良,这也是其他军人所不及之处。

    —

    而且那些府兵,仍恐国家薪饷不够用,随身还要带点零用钱。唐代用绢作币,大家携带绢匹,可到了边疆,边疆的长官、营官们就会说:你们的绢匹该交给我,存放在储藏室,待需要时再领取。于是故意叫士兵们作苦工,一天做八点钟的,要他们做十点钟,吃睡都不好,处处折磨他,希望他死了,可以把他存放的财物没收。

    而如今,大量的,经过了严格培训的职业军人走入了中下级军官的岗位,参谋制度的建立,军纪纠察的出现,让这种私吞士兵财物,虚纳军饷的行为受到了极大的打亚和控制,使得最高长官再也没有了以前那种对麾下军队实施亲信、亲兵控制的大家长作风……

    “啪啪啪……”鼓掌,太高兴了,太兴奋了,他娘的,李治这家伙还真给本公子送来了宝贝,这人不管如何,本公子都要定了!

    王方翼看样子为了今天这个见面,想必已经准备了相当长的时间,不然,他也绝对没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说出这些精辟的论断,但不管怎么说,他的观察能力,还有冷静,着实非一般人可比,就光这一点,称其为大材亦不为过。

    我既高兴又兴奋,而边上的李治却是一脸的愕然,看样子,李治这根墙头草只注意培养自己的势力,却万万没有想到这家伙居然也是一位大材。

    --------

    不过,咱可不管李治如何想,端起了酒盏向王方翼邀饮之后朝他笑问道:“方翼兄之言甚善,不过,小弟有个问题,想问了问方翼兄,不知道方翼兄,是愿意随在小弟身边,一同往渭南县,先去当一个品阶都不入流的小小官员,还是愿意去大唐军事学院之内,去进修深造。”

    “这……”王方翼听了我这话,脸上不由得出现了一丝波动,不过,他垂下了头默默地思考了半晌,昂起了头,很是郑重地向我拱手为礼:“方翼,见过县令大人。”

    “哈哈哈,好,方翼兄还是快快请起,能得方翼兄之助,小弟确实如虎添翼。多谢殿下劳心劳心,为微臣募集人材。”我扶起了王方翼之后,回头朝李治小小地拍了一记马p。李治倒是一副喜上眉梢的表情:“哪里哪里,不过是凑巧罢了,若非是拙荆向我推荐了她的堂兄,治怕也没机会在师尊与卿的对答之中了解卿竟然如此贤俊。”

    酒过三旬,王方翼一脸的喜色,看样子是坐不住了,再加上我跟李治之间似乎有话要说,王方翼借口去看自己的堂妹,也就是李治的太子妃王氏,告辞了出去。

    “小治,你还真能耐,送人材给我之前,也不兴问了问人家擅长什么?”我举起了杯朝李治邀饮,顺便叹息了口气,李治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嘿嘿,俊哥儿莫要怪小弟,我老婆都吹了枕头风了,我若是不帮忙,还真说不过去,再说了,王方翼可是凭着真本事进的金吾卫,所以,小治也觉得他还是有些本事的,所以就直接请您直接来跟他面对面的交流,您看得上,更好,看不上,我到时候也好跟家里人交待。”

    第895章 好吃懒做的太子爷

    了李治这话,我总算是回过了味来,又气又好笑,赶家伙根本就没把我的事情放在心上,整天就忙顾着去吃喝玩乐,今天这位王才子,若不是李治的婆娘吹了枕头风,怕是这位王才子也落不到本公子的手里边。

    不过,让我高兴的是,本公子就是那瞎猫,在不思进取,没有作为的太子爷李治这儿还真撞上了一只才华横溢的死耗子,嗯,这种机遇,却实难得。

    我不由得摇起了脑袋,冲李治言道:“你这人还真是,方才我瞅见你那表情就知道你小子肯定是连这位王才子面都没见过。那这杯谢礼酒我可只能敬你一半!”我嘿嘿一笑,抿了半杯酒,冲李治言道。

    李治干笑两声:“这能怪我吗?我这不了也才从父皇那儿把人要到手里边,可谁曾想,才通知你一声,就这么来了,小弟自然是没有准备了。”

    我白了李治一眼,挟了筷菜丢进了嘴里笑言道:“少废话,不过,太子妃的这位堂兄,确实不像是一般的世家子弟。倒像是一个实干之人。”

    “不实干还行?我老婆这位堂兄,虽说也是世家之人,可打小就命不好啊……”李治叹了口气,缓缓地把王方翼的来历向我原原本本地倒了出来,原来这位王方翼竟然是同安大长公主的孙儿,他爹王仁表,曾任州刺史,不过死得早,他与母亲李氏相依为命。还博得“孝童”地美名,但是李氏和同安大长公主的关系并不融洽,而李叔叔,自然得为自己的姑母说话,也就站到了长公主一边,李氏只能带着年细的王方翼搬出了长安。去乡下居住。

    家庭的骤变,对王方翼的成长影响极大。刚迁入凤泉别墅时,由于年久失修。显得异常萧条荒凉。王方翼和佣人们一起开荒垦地。植树造林,缮修房舍,经过几年地辛勤劳动,居然拥有良田数十顷。房前屋后都长满了灌木竹林,俨然又恢复了昔日官室的面貌。

    --------

    通过这一段的劳动磨炼,王方翼每日与佣人们一块劳作。相应地自然能理解到百姓地一些疾苦,在凤泉别墅居住期间,王方翼还坚持每天练武学艺,练出了一身真功夫,希望有一天能跃马弯弓于疆场为国家效力。后来,李叔叔知晓此事之后。也觉得他们孤儿寡母的可怜,就把王方翼被召回京城,不过,王方翼硬是凭着真本事,硬是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升上了旅帅一职。

    “前几个月,同安大长公主去世了。王方翼这才把他娘亲从乡下接回长安,不过,毕竟外出多年,宗族之内,又很少有人看得起这个在乡下混了十来年的野小子。不过。我夫人幼时。多跟这位堂哥亲厚,所以,这一次俊哥儿您托我去帮你打寻人材之事,小弟自是上心地。就跟我夫人漏了句嘴,她就一力向我推荐她这位堂兄。”李治厚皮实脸的模样让人想揣他。还上心?这话说的……

    不过,这位王方翼既然有真本事,又与普通百姓一块而劳作过,相信他肯定比世家子弟更能理解百姓地生存状况。从他刚才的说话来看,这人是站在了百姓的位置在考虑问题,很不错,这种人材正是我所需要的。不管他是否是世家子弟,只要他能公正公平地办事,那就是我所需要的人材。

    “小治,你就别给为师打马虎眼了,也还真是,我怎么就摊上你这么个懒散的徒弟,让你帮个小忙,你都能给我做成这样。”我长叹了口气,很失望。

    李治赶紧替我斟上了酒叫屈道:“俊哥儿,您可真是误会我了,别人地事儿我不敢说,可师尊您的事,小弟就是拚了命也得给你挤出人手来用。像王义方,还有现在的王方翼,这些可都是小弟……”

    “王义方是我早就从里这儿拿走的,至于王方翼,是你老婆送给为师的,这里边,可没你啥功劳吧?再说了,王义方,为师可早就决定将其留在曲江书院,而不是随为师一块去c持渭南县地政务。”我冷笑道。

    李治无语,嘿嘿嘿地干笑几声之后,只好说道:“得,谁让我摊上您这么个师尊,人选嘛,倒也有一两个,只是不知道俊哥儿您用不用得上罢了。”

    李治

    出口,我忍不住笑骂道:“想不到,你倒是还给为师呢?”

    “师尊这话可就过份了,什么叫留一手,只不过,我真不知道这人合不合您的心思。”李治摆出了一副犹豫难决地模样。

    —

    “哦?你到是说说,什么人能让咱们的太子爷这么难为?莫非你是舍不得把人材放走不成?”我指着李治笑道。“非也,非是小弟不愿为,而是担心师尊见不惯此人之作风。”李治一本正经地摇了摇头。

    这还真让我来了兴趣,凑到了近前:“你倒是说说,这人是谁?”

    “俊哥儿您想必也该知道,我这府里边,有文才的挺多的,但是既有文采,说话又风趣的,还真没几个,其中一位,不知道怎么的,很是不得旁人所喜,还给他取了这么个怪异的名呈:‘人猫’。”

    “人……李义府!”我一拍大腿,想起人了,王义方就跟我提到过这个人物,李义府,有材华,有才干,王义方也承认这一点,但是,对李义府的为人极是不屑,李义府为人狡诈,媚上而威下地表现让很多人都看不惯,另外,害起人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王义方就与这家伙在太子府中交了几回手,可李治大多都会被李义府的花言巧语所惑。

    李义府,没想到这人竟然让李治如此看重,这倒是真让我不由得一愣。

    李治见我的表情有些有异,略显得不好意思地道:“此人倒也算得是个博学多闻之士,处置事情也很得人心,所以,前几个月方才小弟授予东宫舍人之位,不过,既是师尊要用人,小治若是连个人材也不交给师尊历练,也显得小治太小心眼了。”

    --------

    李治说这话地时候,表情显得有些奇怪,我抿了口酒,安然地拍了拍大腿:“小治,直说吧,你是想给师尊送人还是送麻烦?你跟了为师多年,想来观人的眼力也该有了一些,而你所说的李义府,为师也略有所闻,我也知道你不是只听一面之辞的普通人,所以,你既然会把他交给我,想来,必然有是什么交待。”

    李治眯起了眼半晌摇首道:“知我者,俊哥儿也,嘿嘿,还真没想到,小弟方才说出口,您就能猜出小弟的心思。”

    “我可不是你肚子里边的虫,只不过,你的表情,还有你的语气,都显得很不老实,很j诈,很……嗯,等为师再想几个形容词咋样?”我歪头冲李治笑道。

    李治翻了个白眼,伸手提起了酒壶递替我斟了杯酒:“好了好了,算是小治怕了您总成了吧,这杯酒,就当是小弟赔罪的。其实,小治把这人交给师尊,确实是有些想法的,此人,确有才能,这一点,小治不得不承认,不过,其性之狡,令人生厌,若不是小治跟俊哥儿您混了这么多年,照小弟往常的眼力还真看不出此人一心只顾利禄之事。不过,小弟之所以安安静静的瞅着,就是想寻他一个错处,到时候给他敲敲警钟,现在既然是师尊出身,小治可就轻松多了。”

    “所以,你就把他丢我这儿?你小子可真够懒的。”听了李治这话,真是让我哭笑不得,赶情这家伙跟他爹一个模样,把本公子当成了驯兽师,嗯嗯,伯乐,专门他们父子俩驯千里马来玩。

    “这可不是懒不懒的问题,俊哥儿您莫忘记了,可是您告诉小弟,为君者,不再于他有多强的能力,而在于他会知人而善用,嘿嘿……”李治得意地冲我笑道。我则丢了一个白眼回敬:“偷懒就偷懒,别给为师整那么多的歪理。”

    李治倒没有继续辩解,反倒是有些感慨地灌了口酒后苦笑道:“其实,小治最羡慕的,就是俊哥儿您说的西汉初的那种制度。虽说咱们大唐的三省六部制也很好,不过,当皇帝的,还是太累了点……”

    第896章 宰相也成了手下?

    治这话可真把我给吓了一跳,打量了一下四周,还好花水边的水榭上,周围一个人影都没有,让我松了口气,不过我赶紧正容言道:“你这是什么话,那根筋不对了?传到你爹耳里边,可不是抽你一顿那么简单。”

    “您就别东张西望了,这附近,绝对没有人,其实我瞅我父皇每天那么累,从清晨,一直忙碌至深夜,每天都为了政务劳累如此,实在是……”李治是看到李叔叔为了大唐江山,每日兢兢业业,丝毫不敢懈怠。

    二十余年如一日,李治是什么样的人,我清楚得很,一把躺椅和一张书案摆在他跟前的话,他绝对会先去躺椅上好好地打个盹,再来处置政务,不是说他不努力,而是缺乏李叔叔的果决和毅力,另外,耳根子软,对于自已的主见往往难以坚持住,这更是他的弱点。

    当帝王,他靠的也不过是李叔叔给他打好的底子,至于另外一根历史支线上说他灭高句丽如何如何,实际上,最重要的原因是高句丽的内乱,而且,他手下的人材大都为李叔叔所培养起来的,这就很有说明问题。

    虽然经过了与我长时间的相处,他比以往要更明白很多事理,也开拓了他的眼光和用人的手段,但是相比起李叔叔而言,他还是无法青出于蓝。另一个时空的长孙无忌为什么要一力支撑他登位。难道就因为认为李治是一位英明果敢地君王吗?实际上。他只不过希望能找到一个更容易控制地傀儡。只不过长孙y人没有想到李治这家伙运气好,找了个更狠地女皇帝在后边撑腰,而且,长孙y人自李叔叔死后,行为太过跋扈,使得朝中重臣对他不满者居多。不然绝对不可能败得如此之快。

    至少我的理解是这样。不过,也更坚定了我推李治上位的决心,因为,我需要一个能尊重,并且听得进我的建议的皇帝,继续把我的思想给承继下去。另外,李治地不作为,同样也会让李叔叔担心。而这一点,恰好是我更希望能利用地。

    --------

    劝慰了一会,一向没心没肺的李治又重新焕发出了热情,与我共饮了数盏之后,拍着胸脯保证,从今日起。他一定给我留意人材,只要能要到手中,一定会交给我调教,反正,他对我是百分之二百的放心。

    两天之后。我被李叔叔招入了宫中,李叔叔瞅着我。啥话也不说,表情显得有些古怪,这让我着实有些忐忑,谁知道这位老流氓又想发什么神经。“贤婿啊……”李叔叔说话喜欢带上感叹语气。

    “小婿在。不知道岳父大人有何吩咐?”我赶紧赔着笑脸接口答道。“小子,你知道不知道你这几天。闹得老夫一直不得安宁。”李叔叔似乎为了表现出他内心的愤怒,故意侧着脑袋跟我说话,把一半脸埋进黑暗当中,显得很y狠。

    这让我不由得一愣:“岳父大人,您莫不是开玩笑吧?小婿这几日可是规矩得很,啥坏事也没干,整天就为了新公干的事儿在发愁,连跟朋友一块出去玩耍都没时间。啥时候又惹着您老人家了?”

    “放p,这几天,你四下拉壮丁的消息,都传到老夫地耳朵里边来了。一帮子老混蛋整天在我耳边嘀咕,一会给我推荐这个,一会让我起用那个,这不是你引起的吗?”李叔叔恶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这哪能怪我,小婿还不是按您的吩咐去做地,再说了,那些人必然是为了各自的利益,才来s扰岳父大人您的吧?”我郁闷地顶了一句,老流氓一个,p事都往我身上扯。

    李叔叔冷哼了一声:“嗯,你倒还能看得清楚,老夫这是在告诉你,为了让你能完全的处置新法一事,老夫可是顶了不小的压力。朝你发发牢s难道不成吗?”

    “成,您都这么说了,小婿能不应吗?就算您老人家把罪名都扣我脑袋上,小婿也不敢不认。”耍死狗了,绝招,这一招,对付程叔叔绝对没有任何杀伤力,可对付李叔叔,却很有效果。

    老家伙果然笑了起来,抬脚踢了踢我。“少给老夫耍横,要不是为了你的事儿c心,老夫

    夫这时候唤你来宫中,嗯,这里,老要交两个人给你

    “不是吧?岳父大人,您才说任人之权尽在我手,可您怎么……嘿嘿,岳父大人,小婿只是想提醒您一下而已。”瞅见李叔叔瞪眼,我赶紧服软。

    —

    “老夫可不是反复小人,止不过,是替我那傻女婿着想,送他两个人材,嘿嘿,没曾想他还不愿意要。”李叔叔抬眼瞅天,作感慨状。那嘴角,弯的说有多y贱就有多y贱。

    我赶紧赔笑,给这位大唐帝国主义头子盛满了茶水:“岳父大人您喝茶,哎呀,方才不过是小婿一时失言罢了,您老人家也用不着跟我这个浑人置气,您说是吗?”

    “哼,还算你有点良心。”李叔叔这才放下了架子,冲我嗔道。“那是那是,饮水思源,小婿可从来不敢忘记岳父大人对小婿的厚爱和信任,方才不过是一时间脑袋转不过弯来罢了。”我自然打蛇随g上。

    李叔叔这老家伙的眼水毒,看人特准,而且凭李叔叔对于新税法的戳力支持,我相信李叔叔推荐给我地人材绝对不会是垃圾品种,更不会是那种加入我的队伍里之后吃里扒外的人手。

    “你知道崔仁师吗?”李叔叔很满意我现在地态度,安然地抿了一口茶水,冲我笑言道。李叔叔一问话,我立即下意识地答道:“认识,崔大人我认识,崔仁师?!”我差点就坐矮榻上跳了起来,李叔叔疯了?还是想耍俺这小年青。

    “坐下坐下,一惊一诈的叫唤甚子,把老夫都吓了一跳。”李叔叔很不满意地白了我一眼道。

    --------

    “可这位崔大人明明……明明是中书侍郎,这怎么,崔大人确实是国之梁材,可小婿是去当个县令,岳父大人您这是……”我脑子有些乱了,几乎没明白李叔叔是不是神经短路了,要知道,大唐没有中书令,因为这个官职被李叔叔当过,所以取消了,也就是说,一位宰相级的人物,李叔叔竟然把他下放到我地手里当我的小兵仔,三清道尊在上,李叔叔这是在玩我还是在玩人家崔大人。

    “以前崔卿是中书侍郎,不过,现在他不是了。”李叔叔一本正经地答道,这让我顿时傻了眼,李叔叔对我地支持也太过头了吧?

    李叔叔却没理我,自顾自地说道:“中书侍郎崔仁师,任职期间,欺君罔上,朕已下诏,罢去其中书侍郎之职,削正三品为从七品上,留于渭南县听用。这道政令,是朕今日朝会之时发布出去了,贤婿,老夫的手段如何?”

    “……”我没言语了,这种手段只能用无耻才能形容,而且,欺君罔上的罪名如此处罚分明轻了,李叔叔见我一脸疑惑地瞅着他,不由得轻笑道:“是啊,崔仁师是什么样的人,朕清楚得很,其人梗直,对朕亦多有直谏,做事一向公正,为朕所喜,不过,他也有错,有负于朕,谏议大夫褚遂良是按律而劾,既是有错,朕就得不得贬其官,不过,怜其才,亦想到了贤婿的身边缺人,所以,老夫就假公济私一回,将人送与贤婿,如何?”

    “小婿谢过岳父大人之恩典,只止,崔大人他……”我有些犹豫,因为这话有点不好问,可又不得不问一下。

    李叔叔摆了摆手:“你莫问了,有些事儿,你少掺和一点,朕是为了你好,你只要能把老夫交待你办事做成了,那就万事大吉,明白吗?”李叔叔婉言拒答,我也知道,朝堂上有些事情,咱不清楚,反而更好。

    不过,我还是从李叔叔的脸上捕捉到了一丝丝信息,谏议大夫褚遂良这人的品性,本公子可是了解得一清二楚,见不得人比他得李叔叔信重,更见不得人比他有才华,这件事情里边,肯定有猫腻……

    第897章 第一项任务

    观二十四年五月,朝会之上,李叔叔下诏,任命大唐房俊房遗爱为大唐帝都长安京畿地区的渭南县令,另外,削华州、同州靠近渭南的土地与人口,全部划入渭南治下。华州削了近两个县,同州也削了一个半县,就连长安,也把靠近渭南边界的三千户和大量土地一同划归渭南治下,而渭南便瞬间便从一个止有四千来户人口的中县,一下跃升到了人口二万三千余户的上县,别说是县了,就算是大唐的一个下州,也没有渭南的人口和土地多,大唐的划分法是按照人口和土地来区分,二万户以下为下等州,二万户以上为中等州,也就是说,一个渭南县的人口和土地,已经达到了一个中等州的规模。

    不过,朝堂上意外的安静,别说是朝庭臣工,就连个站出来叽叽歪歪的御史也没有。这一切,都利益于李叔叔在这近一个多月来的精心安排,因为,三位御史,二位州刺史,一位侍郎因为反对税法的改革,被李叔叔削去官职,罢为庶民。很难得见到李叔叔下这么大的狠手,由此,也同样让朝庭百官们看到李叔叔的决心。

    而李叔叔还下诏,但凡渭南县事,御史及观察史有弹劾之权,但无c手渭南县任何政务的权利,而渭南县之一应政务,起用人材,官吏的调动,一切可直接上呈中书省,直递皇帝的手中。而而不给其他人在渭南县税法和政务改革地进行过程中行c手之权。另外。李叔叔授我正议大夫之职,另赐金银丝帛。

    坐在家中的双子塔上,左首,崔仁师、王方翼、戴至德、宇文节,右边,王方翼、李义府、狄仁杰、娄师德。每人据一张案桌。桌上皆是美酒佳肴,我抬杯微笑着与诸位邀饮。

    一共八人,崔仁师与戴至德是陛下推荐给我的,戴至德是贞观初李叔叔的宠臣戴冑的养子,心思慎密,胸中颇有材学,而令也不过二十岁,算得上是一位年轻俊杰。而崔仁师虽然曾进到宰相之位。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