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调教初唐 > 第 184 部分

第 184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妹咬了半天牙关,方自站起了身来冷声道:“你们几人,当日作这些事时,又何尝想过今日,早知如此,又为何如此对我娘亲和大姐?!来人,将那几人拖出去给我重重责打!”

    我抬起了手臂,打了个响指,顿时,屋内十数名面目本就狰狞的家将轰然应诺,大步窜出,上前数步,不待那五人挣扎求饶,径直就拖出了正厅

    |了木杖拍击在r上的声音,每击一下,渗人心魄地惨叫声,我没说话依旧安然地盘腿坐在矮榻上,两目冷然地在诸人的面容上扫视着,没一个人敢跟本公子对眼,嗯,都还知道好歹。

    而对于宫女姐姐的处置,我举上双手赞同,新官上任都还讲究三把火,更何况,杨氏与这三姐妹是被从应国公府中赶出去的,虽然大姐碧娘和三妹这两人心地善良,这只能代表她们不了解世俗的残酷本质。

    这个时候,不拿出点家主的气势来狠狠地煞煞这帮子人的气焰,日后,怕也会有难过地时候,毕竟这一家做主的都是女子,没个男人,那她们就必须表现得强势一点。

    叽拉鬼叫声仍在继续,大姐和三妹几乎已经坐不住了,靠着宫女姐姐当着支柱在那儿强撑着摆出恶形恶状,这让我心中不由得一软。宫女姐姐的心肠,何尝不是在宫庭里的明争暗斗的艰难生存中才锻炼出来的,不然,她怕也早就化成了一杯黄土而已。

    每一杖落下,似乎都拍打在正厅里的家丁和侍女的心灵上,一个二个地面色全都白得不能再白,方才还有些嬉皮笑脸的意思,这下,全都已经剩下了一种情感:恐惧。

    到了这种情况,我觉得已经差不多了,扭头看了宫女姐姐一眼,示意她也可以了,我这并不是出于对那几个蠢货的同情心,而是不希望这种事情在我眼中发生,毕竟在大唐,杖杀家奴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不过我家里边从来没发生过,而且我也不希望宫女姐姐太过狠辣。

    终于,宫女姐姐似乎也体会了我的苦心,与她大姐作了交流还是什么的。大姐清了清嗓子,依旧一副漠不经心地样子:“罢了,今日是我等姐妹陪着娘亲回府地大喜日子,若是出了人命,触了霉头也不好,且饶他们一命,赶出府去,一刻也不许停留!德叔,您是府里地老人,这事,还是交给您办最为稳妥,您看如何?”

    --------

    “大小姐的菩萨心肠,实在是让老奴无话可说,那几个畜生确实是死不足惜,不过,若在这个时候出了事,还是怕伤了老夫人地心,老奴这就去办。”德叔赶紧站起了身来,恭敬地朝着上座施礼之后匆匆地走出了门外,不过出门之时不停地拿袖口拭着额头上的密汗,看样子,老家伙也怕是明白了点,知道这姐妹几个也绝不是当年那副软弱可欺的萌动少女了。

    三姐妹对厅内还跪坐的家丁和侍女们又温言宽慰了一般又赏了一些钱帛,看得我心里佩服不已,这三姐妹刚刚入府就来上了这么一手,一大棒之后,又来上一枚甜枣,对整个府里所有的下人都起到了强烈的震慑作用,不管是谁,都感到头皮发凉。都明白了这三姐妹绝对不是什么善良人士,以后得打起十二万分的小心侍候,不然,小心连命都没了。

    处置完了大事,驱散了这些已经被摄服了心神的家丁侍女,一家子回到了后堂坐下之后。大姐碧娘这才长出了一口气,抬起了袖子擦了擦额角上的汗水,像个小姑娘似的吐了吐粉红的舌头:“我差点都露了馅了,这样的事儿,还是二妹在行多了。”

    “就是,听到他们的叫唤声,我都差点儿想把耳朵给捂住了。”三妹也很有同感地附合道。我不由得笑了起来:“你们俩啊,还真得跟照儿多多学习一些,治小家,跟治国是一个道理,靠的就是有赏有罚,公正严明,却不能因为心软,就做出什么损已之事来。”

    第790章 车内妮喃

    知道了,好姐夫!”三妹端起了茶水灌了一大口之后音拖得长长地朝我道。逗得这一家子都笑了起来,对这丫头,我还真没啥手段来收拾她,不过,今天我也总算是明白了,大姐碧娘跟三妹润娘,都是心慈手软的主,看到了正趴在岳母大人跟前的贺兰敏之,我冲他招了招手,小家伙一蹦一跳地到了我的跟前:“姨父有事吗?”

    “嗯,姨父今日确实找你有事。”我和蔼地拍了拍贺兰敏之的头之后,表情严肃了下来:“敏之,你一定要好好的努力学习,早日成材,你可看好了,这家里,你的外婆,娘亲还姨娘还有你的妹妹都是女子,你既身为武家的一份子,就有责任和义务,担负起你应尽的责任,为师送你一句话:‘乌鸦反哺知孝义却敢怠慢家中亲人,那时候,休怪姨父不认你!”

    贺兰敏之哪里敢不应承,恭敬地在我跟前一拜:“敏之一定记住姨父的话儿,不负家中的亲人。可是姨父,‘乌鸦反哺知孝义报娘恩’是什么意思啊?”

    “你不知道?”我纳闷,这不是古文里边的东西吗?我抬起了脑袋瞅向四周,杨氏、武氏三姐妹,还有贺兰萍儿全都笑吟吟地瞅我,看样子,她们也不太理解,嗯,这个时代可能还没有这一句名言出现,本公子正好继续我的拿来主义继续施展才华。

    清了清嗓子:“敏之你见过乌鸦吗?”

    “见过!”贺兰敏之用力地点了点头:“以前去父亲坟上的时候,曾经见过,娘亲说,乌鸦的叫声不吉利,而且还很难听,呱呱呱的。”

    听到了贺兰敏之学乌鸦叫,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回眸看了大姐碧娘一眼,大姐碧娘脸上浮起一丝淡淡的薄红,移开了双眸。“嗯。是,就是那种鸟儿,通体漆黑、面貌丑陋,不论何人,都不会去喜欢的鸟儿,甚至登不了大雅之堂,入下了水墨丹青的鸟儿,却有一种真正值得我们普遍称道的美德:孝。甚至可以甚称为楷模,这种鸟儿在母鸟的哺育之下长大后,当母鸟年老体衰。不能觅食,又或者伤病而无力飞行地时候,它的子女就会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的喂到母鸟的口中,以此回报母鸟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母鸟临终为止。”--------

    “真的假的。姐夫莫不是在骗人吧?”三妹瞪大了漂亮的眼睛,凑到近前疑惑地问道。我一脸的严肃:“姐夫决非吹牛,这是姐夫当年观察了数年,方才知晓地事儿,至于羔羊跪r,想必你们该是能瞅见的吧?”关中一地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羊,这种事儿肯定大家都见识过。

    “嗯。见过,萍儿见过!”贺兰萍儿赶紧举起了手,表示支持自己的姨父皆师尊的话。“‘乌鸦反知孝义出,不知道会羞煞多少无良之徒。”宫女姐姐有些感慨地叹道。

    “我一定能比那羊羔和乌鸦做的还要好,娘亲、外婆,敏之以后长大成长,一定会好好的教敬你们。一定不会让你们伤心的。”

    “好好好,敏之。真是老身地好外孙。”杨氏又不由得眼睑里浮起了泪花儿,边上的贺兰萍儿不高兴了,上得前来揪着我的手儿撒娇道:“姨父怎么光教导哥哥,不教导萍儿。”听得我大笑了起来:“小丫头,你跟你哥哥可是一胞所生,说他。不同样也在说你吗?咱们的萍儿这么乖巧。自然也能明白。对吧?”“这还差不多。”贺兰萍儿有些沾沾自喜地扳起了手指头。旁边的三妹润娘被这位小侄女可爱的表情给逗得笑得眉弯眸舒,搂着这小丫头亲了一口:“鬼精鬼精的。也不知道是跟谁学地。”

    “跟三姨娘学的。”贺兰萍儿说完这话,咯咯咯地笑倒在三妹润娘的怀里。一家子热闹地笑成了一团。大姐碧娘搂过了贺兰敏之,激动地亲了亲自己这个聪明乖巧的孩儿。“娘听了你这话,心里也就知足了。谢谢你……”大姐碧娘的最后三个字是朝我说的。

    看着那张梨花带雨,娇媚无双的脸颊还有那包含着深浓情意的双眸,这倒令我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脸都有些烫,嗯,可能是天气太热了,该死地阳光啥时候穿破了屋顶,冲我兜头罩下?

    回家的路女姐姐坐在车里,倚在我的怀中,双手死死地勒在我佛要把我整个人捆在她的腰带上方才放心一般。“好了,好照儿,为夫虽然有脚,可是在你跟前,哪里还能挪得动步,就算是你撵为夫,为夫也不会走的。”我拍了拍宫女姐姐的香肩笑言道。宫女姐姐地丰胸就抵在我地腰腹间,双腿像是两条灵动地白蛇一般缠在我的腿上,裙角被掀起了半截,露出地粉腿,晃得人眼花缭乱。

    “不,妾身不想放手。”宫女姐姐固执起来,那股子劲头,谁都敌不过。我只好点头:“成,想抱到啥时候就就抱到啥时候。呵呵呵……”

    “妾身今日处置的时候,是不是显得太过y狠了?”这个时候,宫女姐姐吸了吸鼻子,抬起了双眸,由向往上望着我。我亦同样望着她。嘴角一弯,露出了一个笑容摇了摇头:“不,你做得很对,不这样,日后岳母与你那两位姐妹的日子也想来会有波折,还不如让他们明白,应国公如今当家做主之人是谁。”

    宫女姐姐原本略显得紧张的表情总算是松弛了下来,语气也软得如同车窗外摇曳的和风一般轻柔:“如此妾身就放心了。”

    “放什么心?莫非你以为为夫是那种没有见识,又同情心泛滥的滥好人不成?哼!”我故意拧起了眉头作愤怒状,倒惹来宫女姐姐的一阵咯咯娇笑,笑颜如花,丰胸起澜,我忍不住就俯低了脑袋,噙住了宫女姐姐的双唇,大手轻车熟路地游移入了宫女姐姐的薄衫裙内,感受着那脂玉一般的肌肤带来的滑腻感和弹性。一开始,宫女姐姐似乎还担忧被外人偷看似的,不过在本公子的魔爪之下,渐渐地迷失了神智,低吟浅唱的应和起来……--------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马车的移动总算是嘎然而止,房成在车外嚎了半天,我与两腮浮绯的宫女姐姐这从车中钻了出来。宫女姐姐的衣裙依旧显得有些凌乱,原本打理得异常完美的发髻也松散地垂下了数缕青丝,颈背处的红斑更显露出那种动人心魄的风情。

    我一脸的怒气:“叫啥玩意,咋的?难道不能让房车在家门口多摆放一会能挡着你的路不成?!”嗯,欲求不满的人一般都我这样,脾气肯定不会好。勃那尔斤和房成两人表情古怪的抬眼瞅天,气的老子想一人踹上一脚,这个时候,腰眼微微一痛,宫女姐姐似笑非笑地瞅着我,脸上的绯色让她的羞意更加的分明。“俊郎莫闹了,姐妹们还等着咱们呢。”

    “好的照儿,来来,你今天也累了一日了,为夫来扶着你,嘿嘿!小心一点……哎呀,你手怎么又挠我?”最终宫女姐姐挣脱了我的搀扶,提着裙摆飞似地朝前逃去,窈窕的身段,翩翩的衣裙,像好像是后世的艺术片中,那种充满了诗意与浪温情怀的慢镜头。我乐滋滋地背起了手,咧着嘴儿,朝着宫女姐姐消失的方向前行而去。

    两天之后,又一份文章轰动了大唐的帝都长安,标题就是:“乌鸦反知孝义更是把孝道的提升了一个高度,而孔颖达孔老头在这篇文章刊发之后的第二也天发表了一篇文章,赞扬了写昨天那篇稿子的作者的崇高思想,并且称,禽兽都知道仁孝,何况于人乎?在士子之间也同样引起了广泛的影响。

    本公子再凭此事,声望又再一次地登顶,不仅仅在仕子间获得了好感,同样,大唐的中老年人,甚至那些妇人们,提到本公子的名头,都会翘起一个大拇指,嗯,是我的婆娘告诉我的,绝对不是在自我吹捧。

    第791章 还没疯够的李叔叔

    想想也是,不论是现在,又或者是后世,谁不希望自己的后辈既有出息又孝顺,本公子当年初到大唐之时,号称房二愣子、败家典范、做人莫学房遗爱……那种臭不可闻的名声,如今已经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我这位大唐优秀知识青年、新兴大文豪,新派学术领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无数种赞喻之言和褒奖。

    浪子回头金不换,这句名言用在本公子的身上确实是对的不行。若是原先的那个房二楞子的灵魂,想都不用想,直接丢茅坑算了。哼着流行歌曲的调子,迈着八字步,朝着前方的大屋行去,娘亲和妻妾还有我的孩儿们都在等着我回去一块儿吃饭呢。

    这一段时间,大唐已经开始大规模地在辽东、倭岛开采金银铜铁和煤矿等各种宝贵的矿藏。而原本修筑的由长安经晋阳直至营州、辽州的水泥直路终于经过了十数万劳工的数年共同努力,终于建设完成,大量对于大唐来说急需的矿产像流水一般地向着长安运来。大唐每月的铁矿石产量和生铁产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数目,武研院的铁和铜的供应量终于得到了保证,不过这个时候,我下令,生产迫击炮和火炮的数量不变,最主要的是改造,改造目前的许多武研院的生产工具和器械,而且也要研究和生产一些民用和工用设施和设备。

    “大人之言甚为在理,下官以为,现如何我武研院物料已经十分的充分,是该对原本一些老旧的生产工具进行修整和改造的时候了。比如我们地水锤。目前为止,仅有八部重型水锤,十五部轻型水锤,而且其中地构件多为木制,几乎每隔三五天就会出现坏损。更换部件,重新起用,这都得花费大量的时间,使得我们的工期经常赶得很紧。”钟骅首先站了起来对我的发言表示了全力的支持。

    “而且,这些水锤都是请工部的匠人们照图制作的。当时并没有按我们武研院的标准化来进行制作,所以部件的损坏修理所花费地时间确实极长。像前天就有一部水锤停工了。现在部件也还在赶制调试当中。”另外一位官员也同样地站了出来表达了他们的想法。

    我点了点头:“嗯。是地,这些本官都知道。另外,本官就是希望大家能集思广义。再创造出一些新地、更耐用、更便捷地器械。比如我手中的这东西,大家都应该都见过地,我称之为螺丝。这是我当初请了一位老工匠。整整花了三天的时间才打造出来地,要知道。这样一个小玩意,如果能加大使用器械来完成的话,我估计能缩短到半盏茶的功夫。甚至半盏茶地时间都不需要。”

    “本官呢,就是有这么个想法……”我把手中地螺丝摆到了案桌上。这东西早几年就做出来了。不过,太耗工时。所以一直没有规模性的生产,但是到了今天,已经到了一种很紧迫地发展和要求变革的开端了。人,不能被老思想和老套路所束缚,要懂得创新。

    我的案桌上摆地就是一些小物件:螺丝、螺丝帽、被旋出了螺口的钢管等等,而钢丝和弹簧已经被武研院地工匠们解决了,当时,我自己私自掏腰包,花了三千贯作为奖励,才激发了大家伙地创造性和积极性。

    李叔叔这一次前往泰山,所乘坐的车辆,在底盘上安装地就是这种弹簧,有了这个,能让李叔叔在车上尽量的少受颠簸,不光是李叔叔的车辆,其他诸位朝庭大佬包括我爹地车辆都安装了这玩意。让李叔叔等人很是赞口不绝。

    而原本在水泥直道上跑运输的各个商家,他们的马车也都有偿地更换上了这种能减轻震动的玩意,让武研院给大唐的财政添了一小笔的财,嗯,很小,总计大概收益了约三百七十四贯,不过,这是大唐工部成立至今,唯一从百姓手里边赚到的第一笔钱款。

    其中的意义可想而知。李叔叔当时也给震了一小震,不过,老家伙依旧对于武研院的事情采取了你办事我放心的态度,依旧不闻不问,仿佛武研院跟我家的私家武器公司似的,不过这样也好,我也才能大展拳脚,打出一片高科技?的天地,嗯,反正武研院就算算不上高科技,至少也算是科技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但凡能解决此物,老规矩,三千贯!本官出钱!你们拿,不过,这也得瞅你没有没有这个本事。我乐呵呵的拍了拍案桌,下边的一帮匠师各个两眼发绿,三千贯,若是在辽东或者倭岛,够买上好几千亩的良田了,绝对能成为一个地主级的人物。谁能不心动?

    “房大人放心,咱们别的本事没有,磨叽这些小玩意那是绝对拿手,给我们三两个月,整不出来,咱们愿意把脑袋割下来送您。”已经有性急的匠师跳了出来拍胸脯喊话了。我部这家伙笑了笑:“本官要你们的脑袋干吗?那玩意拿当球踢都嫌它不圆,都别给我瞎扯了,这样罢,你们自己,五人一组,各自组建一只团队,对这些小东西进行研究,一应的物料开支,都由武研院负责,做成了,就是你们几个人的成绩,所谓集思广义就是这个道理,别整日想着独吞,到时候,你们干瞪眼瞅着别人把钱拿手,那可怪我不得。”

    堂下一片的笑声和应诺声。“大人,工部又催咱们了,说是咱们的钢尺和精准秤这些东西的产量太低了,要求我们加大供货量,因为现在所有工部的工程,全部都已经采用了新的标准。可咱们人手不够啊,根本就没办法满足他们的要求。”又一位官员站了出来朝我诉苦道。

    “哦,这样啊。”我摸了摸下巴,现在,武研院设定的新式标准型计量单位已经在官方完全地流通了开来,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既简便又十分的精确,这让工部的工程人员都感受了极大的便利,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推广,可问题就在于。武研院目前的工匠人数都超过了在长安的工部的匠人的人数了,但是由于我们这边的活计实在太多,而且侧重点主要是在军事和武器制造业以及改良大唐的各类器械这一方面。

    对于民用和工用部份投入的力量一直不大,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开今天这个会议的原因。“要不这样吧,我会再跟工部进行交流,实在不行,本官会向陛下请奏,让在长安的工部,成为一个直接主管行政和规划、统筹管理全国工部工程和人员的单位,而把他下边的将作监等工坊全部都划归我武研院,一,我们可以帮传带,让那些工坊也采用跟我们一样的生生流水线,而且也采用同样的管理办法进行统一的规划和部署,把工匠们的能力发挥到最大。诸位以为如何?”

    钟骅一听我这话,喜得眉梢直跳:“大人之见甚善,下官以为,这是一件大好事,因为如今大唐工部下辖的工坊,已经比之当初十不足三四,而且都是一些零敲碎打的,若是划归我武研院,便于我们统一的使用这些劳动力,必然能使我武研院的生产量更上一层楼,而且,也便于集中人员进行新型器械的研发。”

    这家伙虽然不是一个官迷,但谁不希望自己的事业越办越大?况且现今工部专注于的是各项工程的建设,手下边的工坊,例如原本的弩坊是否取消的问题已经被提上了日程,而我们接收过来之后,却能获得大量的熟练工匠,他们除了制弩,自然还能干其他事情。

    四月初,李叔叔传回了来讯,他已经成功地封禅了泰山,不过,这位老流氓就跟放风的猎犬似的,出了门就想撒欢不回来,似乎野外的花花草草很芬芳,让他陶醉得流连忘返,他决定继续东巡,要去山东一道巡行,一来嘛,安抚当地的百姓,毕竟山东的响马可是出了名的,而山东至隋朝以来,就一直没有安宁过,所以,李叔叔这件事说他是出于公心还能说得过去,可他不止要到山东。

    老家伙领着大部队决定要到登州去看一看大唐的水师炮舰的雄姿,顺便去慰问慰问这些为大唐建下了功勋的水师将士们。

    第792章 华夏先民的后裔

    李叔叔对李治这一段时间对于政事的处置很是称赞了一番,宣布让李治继续努力,争取再创佳,另外李治拿应国公府的事情还提高我大唐朝庭在百姓中的声望一事自然是大大地褒奖,说李治处事果决的风格很有他当年的风范等等等,总之扯了一大堆的p话,到头来,还是告诉了李治,你继续蹲在那儿熬吧,你爹我还没玩够。

    这样一来,李治继续傻愣愣地坐在龙榻下边的席案上,继续当他的监国太子,不过这家伙已经对这件事情多有报怨。他可不是皇帝,既然只是太子,那么就得表现得更好一点,天天早朝都得兢兢业业地把事情给办完,办不完的,就赶紧招辅政的大臣们招集起来共同的商议,经常是吵得唾沫横飞。

    每天早上的时间都耗费上处理政务上,不过还好,目前大唐一切都很正常,没有什么大的变故,不然,怕是他整天都得呆在宫里,想溜出来,那是门也没有。

    比如现在,李治就跟我和李恪坐在临江楼上,望着窗外的美妙景色,吃吃喝喝。

    “坐那位置上,每说一句话都得斟酌好半天,就是生怕一时间说错了话,那些个大臣们朝我飞唾沫星子,唉,我总算是理解我父皇的难为之处了,怪不得一出去就不愿意回长安,非要逛上好半年。”李治很是愤愤地灌了一大口酒,把一块皮冻丢进了嘴里,用猪r来精心制作的各种菜肴已经在长安各大酒楼风行开来了。

    毕竟这玩意本身做工就简单得很,所以流传出去也没什么,至于什么红烧r、回锅r、脆皮大肠、红烧狮子头什么的。反正都被我用高价卖给了各大酒楼,不过,东坡?嗯,奇qisuu書网房二肘子被我保留了下来,作为房家酒楼和临江楼的招牌菜。招牌菜不需要太多,十数样就可以了,其他地菜肴,卖给了其他的酒楼之后,同样也能让大家共同致富嘛。

    而今年,各家酒楼都向长安周边地区的农户们大量地订购猪r。没办法,这些菜色。非猪r不可,其他r拿来做这些菜。根本就没这种味道。咱房府的庄院也同样大力地养猪,据几个家在庄院的家将说,今年庄院里,每家至少养了五头猪,等到猪长成之时,边杀边卖,说不定还能赚上一笔。

    “稚奴你这话可就不对了。父皇可是为了你着想。让你多多接触。处理政事,也好给自己攒一些人望。别人盼都盼不来的好事,你还当父皇害你似的。”边上的李恪乐呵呵地笑着,不过。看起来更像是在兴灾乐祸。

    我也在边上乐,不过挨李恪伸过来的一臭脚丫子之后,只得板起了脸,表情显得十分的严肃:“小治啊,古语有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这点儿辛苦算什么?你做地活有我多吗?为师我一天都是脚不沾地的跑,四下处置着事务,连个打盹地时间都没你,你瞅瞅你,每天才忙上一个早上,就叫苦了?”

    “行行行,是小弟我不知足总成了吧?”李治翻起两个白眼,愤愤地又灌了口酒,未了,又把话题转到了我的书院上,如今虽然书院才动工不久,但是引起地关注却是全长安,甚至是全大唐士人的注目,为啥?就因为这是一所完全私人创建的,并且得到了皇帝陛下亲自认可的书院,而且书院的院长,又恰好是大唐新兴的学术界名人:房二。这能不让人吃惊吗?

    “俊哥儿您可别忘记了,等我家忠儿再大上一两岁,我就让他来拜您为师。”李治乐滋滋地道,嗯,这个李忠可是李治的心肝宝贝心头r,因为太子妃王氏一直没有生育,倒是宇文氏很能生养,这才几年,给李治就添了一男一女,让李治高兴地都不知道姓啥来,而且李忠也是聪明可爱地紧,李叔叔也经常夸这个牙都还没长齐的孙子脾性像他。

    太恶俗了,我怀疑是李忠爱n床、又或者是喜欢见了漂亮姑娘就拉着手儿喊娘地色狼习性像李叔叔还差不多。

    边的上李恪到也有了精神:“俊哥儿,你可别光顾着近的,远地不闻不管啊,为兄我的孩子,可也要你多多教诲,给我好好调教一般,现在,那帮小子已经野了,我这个当爹要揍,可那些娘们一个二个哭着喊着要上吊……”李恪有些丧气地道:“那帮小子,太过份了,这一次,我一个也没带回过,可不想,又在安州闹出了事,还差点惹了官司,唉……”

    “这一次我回京,一来嘛,是养病。二来嘛,也就是跟父皇商议这事儿,我这个当爹地管不了,你这个当叔叔的那股子凶悍劲正好拿来镇镇这帮小崽子,只要有啥不对,给我往死里抽!免得长大了祸害人。”李恪倒会推卸责任,把人往我这里一丢,拍拍p股就想走人不成?

    “我说为德兄,您这也太看得起小弟了吧,你家那几个孩儿也丢给我,我那一大摊子地事儿可都还挂着……”

    边上的李治打断了我的话头。“俊哥儿你且宽心,这事儿,我父皇在临出京地时候就说过了,反正您教一人也是教,教百人也是教,加上您建书院,不也是为了教书育人之大计吗?我家忠儿,还有三哥的孩儿们,交给你,咱们也放心得很。”

    “贤弟若再推辞,那便是看不起为兄了。”李恪一脸猥琐地笑意,李叔叔都同意了,李治这位太子爷也没意见,我还能说啥?教就教呗,反正谁不听话老子就把他吊起来打,哼,反正王爷我都已经揍了好几个,太子爷也在我这里吃了不少地苦头,不信收拾不了几个小p孩。

    一咬牙,干脆就摆明车马地道:“那行,不过丑话可先说在前边,小弟我性子急,瞅不顺眼大巴掌就甩过去,万一小殿下回去哭诉什么的……”

    “放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见着不对,您就收拾他们便是,别给咱们留脸。”李治笑道。这事儿就算是这么定了,以后看样子我不仅仅会成为皇太孙地老师,还要成为预备吴王的老师,得,这种荣耀,在封建和谐社会里,也算是极难得的了,这样更好,上层和下层都有我地弟子,更便于我的思想和学术流派的成长和推广。

    吃着喝着,继续闲聊了起来,派送给我大哥的十万倭奴业已于三月初直接运抵了江南道,五万留在了苏州等地,开始修筑苏州、杭州、越州、明州、台州、温州、福州直至泉州的水泥直道。

    另外留三万于福州、泉州,用以当地码头的改造工程,把以往的木质码头全都更换成更坚固,更耐风雨的水泥码头,另外两万倭奴直接运抵了流求大岛,在后世称为高雄地方,兴建一个巨型的码头,另外,大哥征集了五州的船工,开始大肆建造抗风浪,适合南方多变气候的巨型船舶,为日后进抵吕宋岛岛而做好万全的准备。

    “我大唐开发南部诸岛的时间可是越来越近了,小治我都有些等不及能看到关于吕宋的消息了。”李治一谈起南方,思路总会忍不住往吕宋岛上溜过去,没办法,谁让吕宋岛有那么巨大的开发价值,而且我更是向李治等人吹嘘过,吕宋岛往南行进,更是有着无数大大小小的岛屿,上面同样埋藏着数不清道不尽的财富。

    越扯越开心,越吹越来劲,酒精上头的我拿筷子头沾了酒在案桌上画着记忆中的地图,歪歪扭扭地大概地划出了几个大岛。最后,把澳大利亚岛画成了一个很怪异的图形。嘴里依旧不停地在吹嘘着:“就是这个大岛,嘿嘿,你们知道这上边有什么吗?数不尽的矿藏和土地,这里几乎有我大唐帝国目前疆域的一半大小,可上边,就几个连话都说不明白的蛮人,再无其他。这上边,有着各种各样其他地方看不到的动物,甚至还有的动物肚皮上还有着一个口袋,能把小崽子装在里边。

    别不信,我房俊啥时候说过慌话了,告诉你们,不光这儿,还有这边。就是我大唐往北往东一直前行,一直走到道路的尽头,然后跨过了个不过百里的海峡,对面,就是一个地面之下埋藏着无数黄金和财富的土地,那里的人,就是山海经里记载的我华夏先民的后裔,只不过离国时久,早把我华夏的语言都给忘记得一干二净了……“

    第793章 考古学家聚会

    “真的假的?那北边可是寒冬腊月,听说雪都至少得有三尺厚,人能过得去?”李恪一脸的不相信,我白了一眼这家伙:“你难道就不能夏天过去?要不然就坐船过去不也一样吗?”

    李治打了个酒呃,拍了拍案桌,手指把本公子的北美洲抹掉到大半。“俊哥儿,您也真能吹的,他们若真是我中华先民的后裔,怎么能把祖宗的言语都忘得一干二净?”李治对我所言完全持怀疑态度。

    “小治啊,你看看你,这就是一种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同化和异化过程。”嗯,忽悠,咱的强项。“你们想必也该知道林邑国的吧?”我灌了一口酒,眯起了眼道。

    李恪点了点头:“那是自然,愔弟现下就在那儿,那小子,在林邑那儿,可活得比我这当哥哥的还滋润百倍。”

    “林邑国大家都该知道那原本是我们的祖先所占据的领土的对吗?

    前秦、前汉,皆迁民以固,不过,数百年之后,到了咱们现在,当地人中,亦还残有不少的原属我华夏百姓的后裔,可你们知不知道,这些剩下来的百姓,绝大部份都忘记了他们祖先所使用的语言。这就是一个被其他民族进行语言和思想同化的过程。“

    我话到了这,李治听得眼前一亮,不由得击掌兴奋地道:“怪不得我父皇每占据一地,都要大量地以土地置换之法,迁民以充实过去,原本,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嗯,儒子可教。哈哈哈。”我得意地大笑了起来,不过边上的李恪依旧没放弃方才的问题:“那你有什么根据说那些在那个东方大陆上地百姓是我华夏先民的后裔呢?”

    这简单。太简单了,知道马伯庸那位无知神人吗?他可是俺地偶像,嗯嗯,我是猥琐地抽了抽嘴角:“你们不知道吧?他们那些后裔都自称为殷地安人。”

    “什么东西?”李治支愣起耳朵半天没听明白啥意思,边上的李恪也在掏耳朵,似乎我方才说话的声音太小了,又或者他的听觉已经被酒精所麻醉。

    我只好再次拿起了筷子沾了沾酒水,在案桌上写下了几个大安:殷地安人。感谢网络,感谢马伯庸。感谢科学假说。感谢,嗯。总之我要感谢的人事物很多。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唾沫横飞的忽悠着:“殷者。商朝也。代表着他们时时刻刻不忘故土和祖先。地安二字,意寓为他们这些殷商遗民找到了一块平安祥和的土地,并且在那里生存繁衍……”

    “俊哥儿,殷商之人能有那么厉害的造船技术吗?就咱们现在大唐的海船。怕也难得在暴风疾雨之中航行上一两个月不需要靠岸补给。”李治地表情由全盘怀疑到半信半疑,到现在地问一个问题都显得小心翼翼。生怕自己被别人当作不相信正理的笨蛋。

    “这你就不明白了。”我得意地笑道,本公子就这样,只要忽悠下去。假地都能把它拨乱反正变成真地。咱就有这本事。

    “你们该知道前秦之时,不说其他。光是替他们那六十万大军打造制作武器,若是照贞观十七年之前的法子。那绝对是个大得不得了地工程,而秦朝。在那个时代就已经拥有了流水线生产地制度和方法。这些方法后来被掩没于尘土之中而秦始皇亦下令制作巨舰,运渡重洋,往蓬莱仙岛而去,春秋战国之时,鲁班亦曾制得木鸟,翔天数日而不坠,还有后汉三国纷乱之时,诸葛孔明曾制得木牛流马以运粮草……这些东西,很多技术都到了咱们这儿失传了,可你能说古代的科技比不上咱们现在吗?”

    大量的历史与事实证明,古代的科学技术有些并不逊于现代,甚至有可能赶超现代地科学技术。这一点,李治和李恪不得不点头。毕竟,本公子当年向李叔叔申报流水线生产制度时,就曾说过是从历史尘埃中查找到的秦朝所使用地生产制度。

    吹,反正吃饱喝足了没啥事,不吹还能干啥?加上本公子的知识渊博,吹的这些东西他们别说见了,怕是连听都没听过,什么两河文明、什么叫史前文明,亚特兰蒂斯大陆沉没说、什么非洲地埃及帝国,古罗马、古希腊,嗯,整个地球都被我地嘴皮子翻弄了一遍,听得这两位皇子全都只能张着嘴,瞪着眼,满脸的崇拜,听我忽悠。

    主要是他们地文化层次太差,思想眼界不宽,嗯,总之,最后我是咋回家的也忘记了,只记得李恪一个劲地问我那华夏遗民后裔所存在的大洲是否真有其事。我最一句还有印象地话就是“废话,本公子再忽悠谁也绝不会忽悠兄台您。”

    书院地建设以超英赶美的速度狂飙突进,嗯,都是在保证质量,不偷工减料地情况之下,现如今,已经有四幢高达三层、建在半山的藏书阁已经修筑近半,而在书院还有大量的建筑物同样在拔地而起地同时。

    进奏院内,业已经从全国各地收集抓捕了约近百人地盗墓者。

    我站在队伍的最前沿,看着这一群当代的考古学家、古玩鉴定专家,心情非常地激动,嗯,很难得,后世能让那些考古学家其聚一堂的机会也很小,除非是又去挖某某名人的大墓葬群时,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不过跟前这一群人没有一点身为专家学者的自觉,反倒是一个二个表情猥琐,目光恐惧地盯着我,难道我有那么可怕吗?摸了摸下巴,朝着其中一个最年长者何颜悦色地道:“这位老丈姓甚名谁?今年多大了?”

    “小地见过大人,小的叫白羽,翼州人士,今年六十四岁。”老家伙腿一软,直接跪到了地上,表情看起来显得十分地凄凉,可怜的人儿,难道我还会对他下啥毒手不成?

    朝蔡楠打了个眼色,蔡楠上前两步,一把将这个看起来干巴瘦猴的老汉提了起来。

    “老家伙,别装得跟个龟孙似的,前几日找到你的时候咋不见你这么老实,害的老子追你整整追了五个山头,差点没把老子累死!”蔡楠表情显得十分的愤慨,这话听得我两眼发直,乖乖,不愧是专家级的人物,又老又干瘦,想不到精力和斗志竟然如此之旺盛。

    “大人,您饶了小的吧,当时大人你跟另位几位大人又没穿官袍,小的还以为你是那荒坟的后辈子孙,这心里一慌,这不就跑了嘛。”老头子一脸的哭丧表情。我差点笑出声来,蔡楠更是一脸黑线:“少给老子放p,那荒坟关我p事,本官可是奉了我们大人之令,特地来寻你们这些盗墓挖坟的行家,不然,早一刀子把你给剁了!”

    “行了行了,蔡大人,莫把老人家给吓着了,嗯大家都别害怕,本官请诸位来,并非是要让大家伙去吃牢饭,也不是追究你们以前干的那些破事,本官之所以找你们来,就是想问问你们,你们干这一行,是为了什么?”我扫了一眼在场的诸位专家学者,可惜这帮子人没一个能明白我到底啥子意思,一个二个的表情就像是挨了一刀的兔子,找不到地方躲藏似的。

    “他们整这些玩意不就是为了钱财吗?大人,能不能问点有建设性的东西?”边上柳玉飞这位小白脸级的笨蛋忍不住报怨道,被本公子恶狠狠地瞪了一眼外加挨了他大哥柳嘉明一黑拳之后,呲牙咧嘴的闪后边装委屈去了。

    “不想说,不愿意说,没关系,不过,你们以后也用不着偷偷摸摸的干这种活计了,本官决定,你们如果愿意留下来,替朝庭办事,嗯,我们官府一定不会追究你们以前的罪行。”我继续表现得温和一些,听了我这话,倒是让在场的诸位专业盗墓人士面露半信半疑的喜色,不过看他们的样子,还是不太敢相信。

    “算了,裘老,李孝德,这帮子人就先暂且交给你了,先好好地给我调教好了,以后,我有大用。对了,没文化的,让他们给我学习文化,不懂得坛坛罐罐珍贵的,让他们明白什么才叫无价之宝,总而言之,你们去请几个大唐有名的古董